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双龙传 黄易-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陵混在人群里,大摇大摆的从容由南门入城。洛阳的规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门便开有三门,中间的城门名建国门,左为白虎门,右为长夏门,型制恢宏。此时两人身上穿的再不是瓦岗军的劲服,而是向两个农民购来的朴旧布衣,每人肩上各负一大捆新鲜割下来的菜蔬,随便报出顺口诌来的身份名字,守门的兵卫便毫不留难地放他们进城。甫进城门,初抵贵境的徐子陵顿然眼界大开。只见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 天街 ,在眼前笔直延伸开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长。街旁遍植樱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树木,中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际此春夏之交,桃红柳绿,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大道两旁店铺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与贯通各大城门的纵横各十街交错,井然有序。跋锋寒笑道: 洛阳有两大特色,不可不知。 徐子陵兴趣盎然的向他请教。跋锋寒道: 首先就是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此时前方忽现奇景,一艘帆船在隐蔽于房舍下方的洛水驶过,从他们的角度瞧去,只是帆顶移动,宛若陆地行舟。徐子陵欣然道: 我见惯江南的水乡城镇,多引江湖之水贯城而过,本没甚稀奇,但却少有如洛水般宽深笔直,使洛阳别具严整调谐的气象,而此城的规模,当然亦非水乡城市可比。另一特色又是什么呢? 此时天色大白,街上人车渐多。御道上不时有一队队甲胄鲜明的兵卫操过,作晨早的操练,使这美丽的皇城添上刁斗深严的气势。跋锋寒续道: 另一特色就是在外郭城的西墙外,因其天然环境设置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周围二百余里,比得上古时汉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与西苑连在一起,令洛阳更具规模。 两人沿街而行,抵达洛水南岸。跋锋寒指着横跨洛水,连接南北的大桥道: 这座叫新中桥,只看此桥的规模,便具体而微地说明了杨广当年如何劳民伤财。据说为了使洛阳具都城之实,那昏君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所以眼前才有此气象。 又压低声音道: 这叫坏心肠作好事,异日不论谁人得到天下,将会享受到杨广的建设成果,只要管治上稍为得法,盛世可期。 徐子陵听得肃然起敬。跋锋寒虽专志武道,但对时局的看法却极有见地,且与众不同,际此人人都在编派杨广不是的时刻,他却能指出杨广的建都筑河,实对后世有很大的裨益。跋锋寒笑道: 我们好应找个地方医医肚子了。 徐子陵欣然应是。※※※偃师城位于洛水北岸,大河之南,嵩高、少室等诸山之北,上游是洛阳,下游百里处为虎牢,乃翼护洛阳的战略要塞,亦是东拒李密的前线基地。若偃师失陷,会直接动摇洛阳的安稳。偃师之于洛阳,等若虎牢之于荥阳。现今王世充率兵至偃师,立即直接威胁到虎牢的存亡,故李密必须作出反应,或守或攻,绝不能不小心筹度。在十多名忠心可靠的统军将领与名家高手簇拥下,换上一身武官便服的寇仲与王世充、董淑妮登上泊在城外码头的战船,同行的尚有二千近卫军,坐满多艘战船。踏上甲板后,寇仲心中一动,把王世充拉到船尾处,指着洛水道: 我们必须作出些假像,才可令李密确信我们有出兵虎牢的决心。 王世充皱眉道: 我驻重兵于偃师,难道还不足够吗? 寇仲道: 那也可视作加强防守,且又不能予敌人放火烧粮的机会。我刚才研究过尚书给我的地理形势图,虎牢、荥阳皆位于洛水和大河之南,不若尚书着人在此城之东洛水两岸的适合河段设立浮桥,建立两、三座也不嫌多,然后在南岸设粮仓建军营,这种高姿态比任何军队调动更有显示力,亦免了李密要大动干戈攻城之苦。哈!此计如何? 王世充怔怔的瞧了他一会后,叹道: 如此妙计,教我怎能拒绝呢? ※※※徐子陵和跋锋寒挤进了一间闹哄哄的茶楼,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张靠角的空桌子,要了糕饼点心,放怀大吃。徐子陵随口问道: 锋寒兄似乎对洛阳份外欣赏,对吗? 跋锋寒点头道: 中土的城市里,我对洛阳和长安特别有印象,皆因两城均有王者之气,非一般城市可比拟。 徐子陵问道: 江都又如何呢? 跋锋寒道: 我尚未到过江都,那是子陵你出身的地方,自然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就像我对草原和大漠。 又微笑道: 不过相比之下,我都是比较欢喜北方的城市和山水,那种险峻雄奇,和南方的绮丽明媚,是完全不同的味道,且较合我的脾胃。 徐子陵点头道: 跋兄就像北方的大河峻岭,经得起风霜岁月的考验,不怕面对艰苦恶劣的环境。我和仲少毕竟是南方人,很易生出好逸恶劳之心,纵使练武,也没有什么严格规律,嘻! 跋锋寒笑道: 我看寇仲比较近似我,而你亦非好逸恶劳,只是本性不喜与人争斗,但假若有人惹得你动了真火,我也要为那人担心! 徐子陵微笑道: 我是那么可怕吗? 跋锋寒正容道: 我少有欣赏一个人,但你却是例外。平时你看来温文尔雅,好象事事都不放在心上,可是每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你总能显出坚毅不拨之意志,并有却敌脱身之妙计,否则我们今早就不能在洛阳这里吃点心了。 徐子陵苦笑道: 我倒没想过自己这方面的事,是了!我们是否应设法与仲少取得联络呢? 跋锋寒沉吟道: 仲少和王世充的交易如何,现今该已成定局,我们实不宜介入闻问。最好由寇仲来找我们。而我们只须照原先的约定留下标志,使他知道我们在那里就成了。 徐子陵点头表示同意,却皱起了眉头道: 那我们眼前干什么好呢? 跋锋寒哑然失笑道: 子陵你太不习惯没有寇仲的日子了,告诉我,以前你和寇仲一起时,有没有想过要干什么或不干什么的心境? 徐子陵尴尬道: 真的似乎有点不习惯,不过凡事都有开始的,唉!待会……嘿! 跋锋寒捧腹狂笑,惹得附近几台的茶客都为之侧目。笑罢,跋锋寒淡淡道: 我们先去见一位我们都认识的美人儿,看看会否有你瑜姨的消息,顺便探听和氏璧的最新情况,子陵意下如何呢? 徐子陵愕然道: 我们都认识的美人儿? 跋锋寒现出个古怪的表情,微笑道: 东溟公主单琬晶大概可算其中之一吧。 徐子陵失声道: 什么? ※※※王世充和寇仲立在战船的看台处,凝望洛阳的方向。寇仲道: 尚书可知李密曾私访襄阳的钱独关,说动他供应人力粮草予他从南方攻打洛阳的部队吗? 王世充一震道: 钱独关难道不怕死?竟如此斗胆。 寇仲道: 李密一向以智计闻名,他故意策动四大寇与江淮军合作,攻陷竟陵,胁迫北方诸城,实是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使杜伏威无暇兼顾南方,亦使洛阳以南数城因畏惧江淮军而投向他。所以尚书若不及早击破瓦岗军,早晚会给他团团围困,那就悔之已晚。 王世充大讶道: 寇小兄为何能对南北形势如此清楚? 寇仲微笑道: 当然是为了对付李密,这老贼颁下的';蒲山公令';,累得我两兄弟屡陷险境,几次险死还生,此獠岂能不灭。 王世充默然片晌后,忽道: 假若今仗胜不了李密,我是否应西联李渊? 寇仲本想答 此仗必胜 ,但念头一转,反问道: 李渊、李密两者,尚书以为谁更可怕点呢? 王世充苦笑道: 我本来从不把李渊放在眼内,甚至他起兵太原,渡龙门进关中,先后击溃宋老生和屈突通,我也以为只是一时之势。可是当李渊次子世民大败薛举、薛仁果父子的西秦军于扶风,并乘胜追击之直抵陇城,便不得不改变看法。因为关中再无西面之忧,便可全力东进,经略中原,构成对洛阳除李密外最大的威胁。 寇仲道: 尚书已很清楚李阀的形势,也该知李世民乃胸怀平定中原大志的人。所以除非尚书肯俯首称臣,否则如让李世民在关中再多取得几处立足据点,洛阳早晚要落到他手上去。 王世充叹道: 洛阳固是天下漕运交通的枢纽,但也因而陷于四面受敌的环境中,即使去掉李密,还要应付四方八面而来的攻击,非像李阀般进可攻退可守。 寇仲道: 所以去李密之胁后,尚书必须用兵关中,至不济也要制得李阀半步都踏不出潼关,而尚书则可挟胜李密的余威利用运河之便,逐步蚕食附近城镇,增加实力,舍此外再无他法。 王世充苦笑道: 我有点累了!想到舱内歇歇。 寇仲却是心中暗叹。王世充始终不是争天下的料子,绝比不上杜伏威,亦不及萧铣,当然更难与雄材大略如李世民、李密者争一日之短长。※※※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两人步上横跨洛水的天津桥时,跋锋寒油然道: 天津晓月乃洛阳八景之首,最迷人是夜阑人静,明月挂空之时,掳美来此把臂同游,个中况味,当是一言难述。 徐子陵停了下来,道: 我忽然想起一事,恐怕难陪锋寒兄去见公主了! 跋锋寒笑道: 不知子陵兄有什么急事呢? 徐子陵苦笑道: 锋寒兄勿要以为我在找借口避见公主,而是心挂失散了的兄弟,所以想去试试寻找他们。 跋锋寒道: 你是指段玉成他们四人吗? 徐子陵道: 正是他们。 跋锋寒洒然道: 如此便不阻子陵了! 两人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后,就在闹市中分道扬镳。

    第十二章 路遇故人

    徐子陵步下天津桥,回到城南区域,整个人轻松起来。他真的不想见单琬晶。此时洛阳城像苏醒过来般,车轿川流不息,热闹非常。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显是来自西域的商旅。只看眼前的繁荣,谁都感受不到城外的世界战争连绵,生灵涂炭。更想不到洛阳正陷于内外交煎的地步,成为各大势力倾轧角力的轴心。他离开了人潮涌涌的天街,沿着洛水西行,宽达十多丈的河面,巨舟并列,以大缆维舟,铁锁钩连,蔚成奇景。回头朝天津桥望过去,跋锋寒已走得影踪不见。而天津桥南北对起四座高楼,更添桥梁的气势,极为壮观。离开了桥南的肆市后,道上行人疏落多了。徐子陵沿洛堤漫步,堤边杂植槐柳,树绿成荫,风景迷人。徐子陵收摄心神,不由想起跋锋寒和单琬晶间的关系。当日单琬晶和跋锋寒约定在九江相会,恐怕不是只关男女私情那么单纯。要知单琬晶乃东溟派新一代的领袖,在派内早选了那尚明作她的夫婿,所以她虽对李世民倾心,亦是有缘无份。以单琬晶刚烈的性格和行事的作风,既能克制自己对李世民的感情而不出乱子,照道理也不该情不自禁至要与跋锋寒来个秘密偷情。所以她与跋锋寒间,定有一些彼此合作的事情。徐子陵本不会想及这方面的事,可是因跋锋寒不但知悉单琬晶既身在洛阳,更清楚她落脚的地方,事情便大不简单。若两人只是男女之情,以跋锋寒不以儿女私情为重的作风,凭那趟单琬晶下不了手杀自己一事,已足可令跋锋寒对单琬晶永不回头。徐子陵苦笑摇头。吹绉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就在此时,前面一人匆匆而至,徐子陵定睛一看,登时呆了起来,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寇仲凭窗外望,心内思潮起伏。争霸之路绝非一条康庄大道。不但前途渺茫难测,崎岖难行,随时有粉身碎骨之祸。最教人头痛的是歧路甚多,一个不小心,便错失直抵目标的机会。时机实具最关键的重要性。李世民便是最懂掌握时机的人,觑准机会,迫得他老子作反,起兵太原,趁关中精兵西出应付李密之际,渡河入关,夺得西都长安这坚强的固点,只须去了薛举父子这西面之患,便可遥看关中群雄逐鹿,乘鹬蚌相争,坐享渔人之利。而他现在才是刚起步。搞垮了李密,固然可使宋阀与瓦岗军结盟一事胎死腹中,但最得益的却是李世民而非他寇仲。所以现在仍未是杀李密的时刻,纵使李密引颈待割,他也不会杀害李密。唉!有小陵在就好了!至少有人可以谈谈心事。假若徐子陵遇害,他将会不顾一切的为他报仇,什么霸业鸿图都要摆到一旁去。 咯!咯! 寇仲愕然道: 进来! 一个小婢推门恭身施礼道: 小姐请寇公子到舱厅见面。 ※※※徐子陵犹豫了片刻,才在那人擦身而过前把他拦着,沉声道: 李大哥! 竟是久违了的李靖。他之所以犹豫,皆因始终不能对素素之事释然,若非李靖薄情,素素就不会受王伯当之辱,更不会嫁给香玉山。李靖身穿便服,但仍是轩昴爽朗,眼神变得更锐利,显是在这几年间武功大有长进。他愕然止步,脸露疑惑之色,皱眉道: 这位兄台是否认错人哩? 徐子陵这才省起自己是以 疤脸大侠 的容貌示人,低声道: 我是徐子陵,现在只是戴上面具。 李靖先是虎躯一震,然后露出惊喜神色,挽着他穿过路旁的槐树,到了堤坡边沿处,大喜道: 我也风闻到你们会来洛阳的消息,想不到就这么遇上了,小仲呢? 徐子陵扯下面具,塞入怀里。李靖叹道: 你比我长得更高了。时光过得真快,不经不觉又这么多年,昔日的两个小子,已成了名动天下的人物,现在谁说起你们来,不是咬牙切齿,就要衷心夸赞? 又急忙问道: 小仲没出事吧? 徐子陵听出他真诚的关切之意,又想起素素,心中矛盾得要命,道: 小仲没有事,我们只是暂时分手,各有各行事罢了! 李靖松了一口气,道: 来!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再说! ※※※寇仲在小婢引领下,步进舱厅。董淑妮换上华服,还刻意打扮过。安坐椅内,更是艳光照人,眩人眼目,亦多添了几分成熟的迷人风韵。寇仲在她左旁的椅子坐下后,小婢退下,还为他们关上厅门。寇仲愣然道: 你不怕给大舅舅怪责吗? 董淑妮模仿王世充的语调老声老气道: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现在怎同呢? 接着忍不住花枝乱颤地娇笑起来,媚态毕露,诱人之极。寇仲心中恍然。董淑妮实在是王世充的秘密武器,利用她的美色来笼络有利用价值的人,又或刺探情报,否则今趟王世充可能死了仍不知堕入李密的彀中。王世充为了收服自己,现在则打出董淑妮这张牌。董淑妮甜甜一笑道: 你这人真本事,人家从未见过大舅舅这么看重一个人的,可是现在人家再不欢喜你了! 寇仲失声道: 什么? ※※※房舍在洛河对岸往左右延展,不远处有座高起的钟楼,宏伟高耸,雄视把城巿一分为二的洛水。李靖叹道: 想不到当日一别,到此刻才有重逢之时。素妹真难得,若没有她,我李靖今天休想能坐在这里和你叙旧。所以听得李密造反,我便心知不妙,立即赶赴荥荥阳,才知你们已救走了她。 徐子陵一阵硬咽,差点掉下热泪,勉强忍住,沉声道: 李大哥当日为何肯让素姐回荥阳呢?难道不知荥阳大龙头府是险地吗? 李靖苦笑道: 素妹对我恩重如山,我李靖岂会是这种忘恩之人,可惜她去意甚决,又知我会拦阻,竟留书出走,悄悄离开。那时我内伤未愈,追她时更遇上风雨,大病一场后,才到荥阳找她。但素妹拒而不见,我只好先到洛阳,再入关中。现在于秦王手下办事。 徐子陵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竟是有这么一回事!※※※董淑妮容包转冷,淡淡道: 凡是大舅舅欢喜的人,我都不欢喜的。 见寇仲瞪大眼睛瞧着她,跺足嗔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欢喜自己去选择也不成吗?大舅从来都不欢喜我爹,可是娘却比任何女人都快乐。娘常说以前她们都可在野火中会自由选择对象。 寇仲反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微笑道: 那现在我可滚出去了吗? 今次轮到董淑妮杏目圆睁道: 听到我不再欢喜你,你难道不伤心难过吗? 寇仲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朝舱门漫步而去,边行边道: 当然难过得要命,我现在就要回房中痛哭一场呢。哈…… 寇仲转身接着董淑妮随手拿起朝他背脊掷来的名贵瓷瓶,笑嘻嘻道: 我也有个坏习惯,就是不欢喜给人摆布,吃软不吃硬,哈! 扬手便把瓷瓶拋回给董淑妮。董淑妮慌忙接着时,他已推门扬长去了。 砰! 花瓶再次摔出,掷在门上,撒得一地碎片。※※※李靖关心地道: 素妹近况如何? 徐子陵听到自己的声音答道: 她在巴陵,已嫁了人。 李靖欣然道: 那真要为她高兴,究竟是谁家儿郎如此幸运? 徐子陵剧震一下,朝他瞧去。李靖不解道: 为何小陵你的神色如此古怪,难道素妹的夫婿有什么问题吗? 徐子陵奇道: 素姐嫁了给别人,李大哥不感失望吗? 李靖皱眉道: 素妹若有好归宿,我高兴还来不及,究竟是否这人有问题呢? 徐子陵瞧了李靖好半晌后,摇头道: 我也不敢肯定。 李靖笑道: 差点给你吓个半死。这人究竟是谁?巴陵不是萧铣的地头吗? 徐子陵点头道: 此人正是萧铣的手下,叫香玉山。 李靖色变道: 什么? 徐子陵吃了一惊道: 是否这人真有问题? 李靖脸上现出痛苦的神色,好一会才叹道: 这人是否本身有问题,我并不清楚,但却知道……唉!小陵请恕我有难言之隐,故不能畅所欲言。天啊!为什么这么巧的。 徐子陵心念电转,沉声道: 刚才李大哥说在秦王手下办事,秦王是否李渊次子李世民呢? 李靖点头道: 就是他了,他也很欣赏你们。你们不是很想创一番事业吗?他将会是个好皇帝。 徐子陵冷笑道: 他会当上皇帝吗?他只是秦王,但世子却是李建成。只听李大哥这句话,便知他们兄弟间嫌隙已生,李阀祸机将至,大乱必兴,李大哥仍要混这浑水吗? 李靖肃容道: 小陵你确长大了,识见大是不同。不过我李靖岂是见难而退的人。 顿了一顿,双目寒光闪闪,凝视着下方长流不休的洛水,缓缓道: 国家患难,今古相同,非得圣明君主,不能安治。且为国者岂拘小节,现今谁不知李阀的地盘是秦王打回来的,亦只有他才有造福万民的才能德行。小陵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徐子陵心中一片烦厌,胸口如被大石重压,长长吁出一口气,才舒服了点,道: 李大哥不在关中,却到此险地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李靖压低声音道: 我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