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牛熊的投资智慧:超越人性-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液蜕缁岣痈叩淖鹬睾统腥喜⒑煤帽;ぶと蹲示陀涤杏懈卟愦我庖辶恕
  2009年,也许多年难得遇到的投资机会悄然而至。各位读者,你们准备好了吗?
  持有股票吧,那将是带给我们希望的资产,不是现金,也非债券。
  (原文标题为《持有股票吧,那将是带给我们希望的资产》
  2009…01…01)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怎样正确选择和理解股票评论
第一,游戏规则决定投资者行为,交易机制决定了做多才能赢利的思维方式。
  制定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为了达到高股价的目的,那么就设计出来只有做多才能赚的机制,如果不是,完全可以设计出来只有做空才能赚的机制,如果要合理股价,就设计出双向都可以交易的机制,而A股从诞生以来到现在的状况,显然是前者。为什么我们的股票价格永远比其他市场高?这和我们特殊的大部分股票拥有者的构成有莫大的关系,而这种情况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改变,A股市场股价要高于境外市场的基础还是比较坚实。融资融券的推出和股指数的推出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第二,投资者的习惯决定了判断氛围,其实是人性的弱点使然。
  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喜欢听好话,而非相反,此点鲁迅先生的描述非常深刻和到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决定了他会有选择地吸取信息,比如喜欢听到鼓舞的声音而非相反,看多的声音会比看空的观点受欢迎得多,进而看多的人士比看空的人士受欢迎得多,这在任何一个报告会如果出现两种观点时候就非常明显表现出来。这也是看多的股票评论员永远比看空的评论员的人数多的重要原因,具体到对每个评论员的统计来看,也是看多的时间要比看空的时间要多。
  其实,有心者可以把以前的网络、报纸、报告会等数据进行统计,就能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奇怪的事实是,在中国,连续的、离奇、明显错误观点的人仍在活跃、持续地进行表演……显然,听众把该评论员以前的错误已经善良地忘却了。
  第三,商业模式决定观点取向,大部分商业机构并没有长期计划。
  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企业拥有者,好多企业管理者短期内更换频繁,这一事实决定其思维模式不可能超过他们所经营的时间长度,所以长期经营的考虑不现实。而短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过多的长期的眼光考虑投资者利益,反而去迎合他们的喜好,这样,只有多方的声音去迎合而没有空方的位置就能够理解了。所以,看待股评首先要研究股票评论员所在的机构的盈利模式,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也许就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但这要求判断者要有相当的经验。挑选一个长期经营为指导思想的商业机构甚为重要。
  第四,大部分的观点发出者都是受雇于以上的商业机构,独立的研究机构现在还找不到生存的空间。
  现在很多投资者都习惯于接受免费的信息而非付费,而独立的研究机构因为得不到生存的经费而难以维计,要想盈利,必然要在免费的基础上用其他的手段来赚钱,这就使很多投资者一边开心地享受免费的信息,一边痛恨地指责黑嘴,谁也没有想到该给诚实的独立机构给以合理的利润。这个社会有没有给长期担任活雷锋之人以报酬?哪怕只有一点点?挑选一个不受到受雇商业机构所左右其观点的、愿意当活雷锋的评论员甚为重要,只是比较难找。
  这个不合理的循环还没有被打破。
  第五,单个股票的表现更加明显,看空的结论并不创造效益。
  大盘的研究尚且如此,单个股票的研究结论就更加明显了,如果看空,既对持有者不利,又对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提高不利,进而不利于在该上市公司取得更多的信息,所以,大部分的研究者都不愿意树敌,这是根本的原因。其实,从概率的角度来看,20%的人拥有大部分的财富,同理,20%优秀的公司拥有大部分的利润,按道理应该是看空的股票报告多,看多报告少才比较正常,而市场是恰恰相反,各位看客,你们之所见,事实是这样么?
  第六,评论员没有必要承受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原因。
  有没有勇气来提出不同观点?提出不同观点会有什么结果?在社会活动中,从众心理是本能,是最少阻力的行为,很少能有团体容纳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意见者遭遇的处境深刻地教育了其他人,所以大部分的人被训练成为意见一致。特别是在强大的证券市场面前,特别是在2007年,看空者显得是多么弱小,这是最本质的原因。挑选一个能够承受压力的评论员甚为重要。但是,拥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之特质的人并不多见,而且还有拥有相应之经验,要不就是俗话说的死空或者死多之类。
  第七,正确选择评论员的目的何在?
  很多人花很多时间阅读众多评论员的观点,但我感觉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对你喜欢的评论员进行研究和选择,多一点冷静和思索未必不是件好事。评论员的目的是需要眼球,还是追求真实?是为了短期轰动还是长期对读者负责,是迎合还是独立?迎合是容易而且受到欢迎的;独立是痛苦的不容易受欢迎的,对真实的不懈追求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这是每个评论员不同的选择,这也是观众选择不同的评论员的品味。这和艺术领域是何其相似。
  正确理解和看待股票评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数据的刻苦收集,这和选择医生是同样的道理,站在医生之上去选择是一件难度极高的工程。正确选择医生,目的是为了健康,正确选择评论员,是为了步入盈利之路。医生的医术是选择的第一要件,更加重要的是什么?是医德。选择股票评论员何尝不是如此?
  2007年的观点中看多的太多,现在的情况也许又有变化了,下跌73%之后,严酷的事实面前看空者又渐渐增加了,是不是又到了另外的极端?我感觉现在已经步入了一个长期投资价值的区域了。
  (2009…01…17)
   txt小说上传分享

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1)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国十条、金融30条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在前段时间也进行了十年来罕见的大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适度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开始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较充裕的流动性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有利于提高A股的估值水平和市场稳定。目前,A股市场经过大幅调整后,内在价值慢慢显现,股东行为也渐渐出现变化,市场内在稳定的基础也逐渐成熟。更加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市场拥有了稳定的政策氛围,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
  本次金融危机的级别远低于1929年。
  1当前金融危机和1929年时的大萧条不同。
  大萧条时,美国将1000多英亩的棉花毁在田间,将大量小麦当燃料烧,将所存牛奶倾入密西西比河。加拿大让小麦烂在田里,阿根廷将猪肉坏在仓库中,巴西将咖啡投入炉中做燃料。91岁的经历过大萧条的路易斯·麦肯齐说,对比一下,我们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只是美国为代表的家庭开始改变消费方式,增加储蓄率而已,和当年数目众多的人们陷入长时间的饥饿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美国的失业数字是72%,最坏的数据预计是略超双位数,而当年的数据是25%。
  2各国政府的监管和救助力度空前最终会产生效果。
  1929年最糟糕的情况是各个国家进行贸易保护从而加剧了危机,而现在各个国家之间对于合作对抗金融危机取得了共识,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并不大。1929年各国政府救助银行不力,大量的银行倒闭,导致民众对银行失去了信任,很多人把现金藏起来。而现在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对待金融机构的态度是“ 你们需要钱么”,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和国有化倾向使救助力度空前,前段时间G20还做出不再让任何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倒下的承诺,使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救助。再看美国,先是动用了75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现在新总统又开始酝酿8000亿~1万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欧洲大约动用了2万亿欧元进行救助,而中国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更加积极。另外,各个国家接近零利率的极端应对也史无前例,大规模的救助及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全球经济缓慢恢复相比继续恶化的概率要更大。
  股票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区域有助市场形成稳定。
  1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已经处于低位区。
  2利率水平的大幅度下移提升了股票吸引力。
  A股股票股息率变化情况
  1年定期存款利率变化图
  资料来源:wind、英大证券
  从投资回报要求的角度分析,利率水平的大幅下降,使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收益大幅减少。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存在预期通胀的威胁,使现金持有者不得不面对现金贬值的危险,随着股票价格的大幅回落,股息率逐步增加,而当股票的股息率高于银行存款的情况出现时,配置股票就显得相对合理了。
  解禁股问题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出现转机。
  1大股东已经自发地从单方面减持转变为双向增减持有助于促使市场稳定。
  2解禁股结束单边下跌走势表明市场的稳定基础形成。
  6124以来,A股市场谈解禁股色变,解禁股下跌成为惯例,不管在解禁前还是解禁后都是如此,更有心者开辟了大小非减持业务成为大小非减持专业户,以很低的折扣取得大小非的筹码后,在二级市场中投机造成市场弱势并恶性循环。但最近情况发生了改变,解禁股渐渐成为淘金之地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可以有效地改变市场的预期。首先,大小非们就会慢慢惜售,减持专业户们就不容易拿到低的折扣,进而在二级市场倾销的举动就会大幅收敛;而淘金者慢慢增多就形成了市场稳定的基础,解禁股的压力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化解。 。 想看书来

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2)
3全流通的市场格局渐渐形成促使市场稳定
  全流通的市场肯定比股权分置时要合理,利益趋同的动力使往外掏的现象得到改观,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变革,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财务处理上的天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我们不应该又回到分置的老路上,这是我们证券市场具备真正意义的投资价值的基础,而之前只是一个融资的场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流通进程渐渐推进,全流通的股票数量将渐渐增加。相对来说,全流通的股票对投资者的心理威胁要比非全流通小一些,市场稳定的力量也在逐步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就形成了化解矛盾的正面因素。全流通局面的渐渐出现,使真正意义上的收购兼并成为可能。这会有效激活市场,控制权毕竟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
  救市政策促使市场稳定。
  1标志着主导市场的政策方向的指数基金已经重新发行。
  2007年四季度,市场接近6000点时,指数基金停止了发行,因为如果继续发行,新投资者的盲目和对投资知识的匮乏,加上市场宣传的片面性,指数基金的膨胀,从而进一步推升市场的泡沫,停止指数基金发行,表明控制市场泡沫的重要信号已经出现。因为从6124下跌以来,政府虽采取多个措施维稳,但作为推升市场的工具——指数基金这个武器一直没有被运用。而相隔一年后,市场经过大幅调整,市场泡沫已经充分被释放,市场稳定又成为必要,去年12月30日广发沪深300指数基金成立后,今年1月14日工银瑞信也宣布获得批准,政策方向信号已经出现。
  2具备高度的准确性和前瞻性的社保基金已经悄然进入。
  社保基金是我们的养命钱,因为身份具备特殊性,故具备了超然的地位。在6124点,很多投资机构还在遥望万点的时候,社保基金悄然而退;而在1664后,社保基金又无声无息地进入,数目已超100亿。从其身份的特殊性、赢利大于亏损的历史记录、政策动向的超级把握能力来分析,把社保基金的进入作为市场转好的一个重要前瞻信号之一并不为过。
  3汇金公司及中投公司的出手是市场稳定的重要条件。
  从汇金公司的投资记录来看,近年它高额注资国有大型银行,取得了巨额的账面收益,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怀疑其投资能力及操作水平。再从汇金公司出手在二级市场中增持三大银行的行动来分析,这是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首次举动,该行动有应该是得到非常高级别层面的允许才有可能作出。再从中投公司在香港市场承接境外拋盘的气概进行观察,这次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是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为坚定的。很多人期盼成立平准基金,其实成立平准基金是有额度的限制,而汇金公司和中投公司的资金并不存在。
  市场低迷时投资胜率远高于高涨期。
  1发行困难时投资胜率要超高涨期。
  很多人喜欢在市场兴旺的时候投资,这个时候经济数据良好就业充分、IPO顺利投资信心膨胀,一切都是非常如意,只是这个时候的股票比较抢手因而价格较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就相对较低,一般这个时候是伴随着天量的融资,创多年新高的融资规模随处可见,但往往是股票的购买者成为窦娥。而股票低迷时的经济表现往往是不景气:失业率高企、投资者信心不足、IPO为零,但这个时候是往往是股票价格比较低廉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坏消息,股票价格能够这样便宜么?价格高对股票发行者有利,而股票价格低则是对购买者有利,只是很多人的行动刚好相反,像 486元之中石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危机中投资收益从长远来看远大于高涨期。
  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在一个巨大下跌后的次年投资,将来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很高。这次的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也跌到一个比较极端的价格,悲观者在危机中看到的是巨大的风险,而勇敢者在危机中看到的是众多的机会。
  3符合国家需要的投资胜率更高。
  而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在国家需要大力投资启动经济的时候,在国家需要刺激证券市场发挥融资功能来支持经济发展的时候,在国家需要投资者的时候,证券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就具备了更加高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得到社会更加高的尊重和承认并被好好保护。从博弈的角度来看,6124需要淡泊,1664需要勇气。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紧跟政策导向投资无疑比反其道而行之要拥有更加高的胜算率,每次响应政策的行动最终会带来良好的回报,这次也许也不例外。虽然2008年股票曾经给投资人带来巨大损失,但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也许2009年,股票会带来希望。我以为,融冰之路也许崎岖,但已经启程。
  (原文标题为《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2009…02…0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巴菲特永远是投资之神
“股票超过价格边际就要卖出,低于设定边际就要买入。”3月20日,在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哪种方式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判断中,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明确地选择了前者,“不同的操作思路想法不同,我认为价值投资对于中国的市场也是有效的。”
  虽然近期出现了针对巴菲特投资“失利”的争议,李大霄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投资失去了依据和土壤。巴菲特目前只是做了一个买入动作而已,再尚未卖出之前,谁也无法断言巴老的投资势必失利,更谈不上价值投资理念被摧毁。
  “当巴菲特14港元甩卖中石油的时候,人们不正在以高过他4倍的价格抢入中石油A股股票么?”李大霄表示,巴菲特将永远是全球最好的投资人。巴菲特从9岁开始到如今60多年的投资经历和倡导的理念都是投资界神圣的教材之一。
  A股从1664点起反弹,除了先知先觉的市场资金抢入获利之外,社保、中央汇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也已将市场底部夯实——跌宕的金融危机无疑是检验投资人价值理念的标准。
  “之前我是看空派,但是从1664点后,我的想法慢慢转变,开始看多。”李大霄表示,这样的看法转变正是价值投资的要求所在——很多股票在1664点出现股价低于实际价值的情况,A股、B股和H股都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市场买入的好时机了。
  判断一个投资者是否是真正价值投资者的标准,李大霄认为很简单,那就是在6124点的时候是否选择了抛出股票,在1664点的时候是否买入。李大霄表示,秉承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自然会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撤出而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重新进入。而不能做到这些的显然只是“伪价值投资”。
  3月17日,李大霄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看法:“其实关键点只是标题那句话——牛市来了”。
  美国时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1万亿美元注资金融系统,终于调动起了市场神经,全球股市似乎都有了上涨理由,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迎来了又一波反弹机会。
  “我们只能够更加接近他的境界。”李大霄表示,即便在中国市场巴菲特的理念也是可以运用的,但是巴菲特想要被复制很难,只能被部分复制。
  “巴菲特本身的投资技术比较高,选择标准严格,并且个人智慧较高——这些倒是可以复制的,毕竟聪明人比较多。想要复制巴菲特最难的是他作为‘全世界最正直的人’以及‘只是管理财富而非财富享用者’的智慧,能决定了其不可复制性。”李大霄表示。
  巴菲特的经典理论,“用自己的估值方法寻找最好的公司并关注熟悉它,在价值低估的时候买入”,在他买入可口可乐这样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不过,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中国股市显然还缺乏用长久的时间证明自我价值的公司。另外,巴菲特的正直因为他在2008年金融风暴时,频频出声表态股市已经比较适合投资,且自己动手买入“优先股”而遭到市场的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