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析表明,领导其实是与个性与性格密切相关的。
乔治先生花费大量工夫讨论了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必备的、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因为这相比起把所有时间投放于工作、把家庭完全抛在脑后的典型领导者形象来说,可谓大相径庭。
乔治举了约翰 ·唐纳荷 (John Donahoe)先生的例子。唐纳荷曾在美国贝恩咨询公司任职。尽管他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但却常常为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二者间的关系而大伤脑筋。他的妻子艾莲每天早上 7点半去上班。这样一来,谁送他们的两个孩子上学就成了大问题。唐纳荷找到老板,提出辞职以方便接送孩子。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老板和客户一致同意他每天上午 10点上班。乔治先生最后总结道,现任 eBay高级长官的唐纳荷,这样做实际上是提高了自己的领导效能。
“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领导者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乔治写道,“领导者要想拥有完整无缺的生活,就必须学会将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各个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包括家庭、社区环境、朋友,等等。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情况,免于遭受分身应对各种情况的痛苦。”如果切实做到了这一点,领导者就可避开孤立与傲慢的误区。
杰出的领导者亦具有建立不断增强的良性领导循环的能力。乔治对此阐释道,这样的领导者往往受个人经历所激励,善于授权给周围的人。这引领他们的企业走向成功,并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
综上可见,《真北:发现你的真诚领导力》是近年来关于领导力领域最重要的书籍之一。该书的写作是基于大量紧贴个人生活的细致观察,比起管理专家一窝蜂兜售那些枯燥理论来说,《真北:发现你的真诚领导力》的现实意义要强得多。
领导之路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ly)
——戴安娜 ·布雷迪
如果企业高管们动笔写书,那么内容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歌功颂德式的回忆录,另一种则是传授成功模式的盲目乐观的说教文。但比尔·乔治跳脱了这两种框架的束缚。这位美国美敦力公司的前 CEO,现在正担任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与彼得 ·西蒙斯一起,为读者奉献了《真北:发现你的真诚领导力》一书,对领导者的经历进行了深入考察,兼具启发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以说是 2003年乔治所著的畅销书《诚信领导》的续篇。但作者在《真北》中提出了“成功人生内在规范”的理念,并指导读者如何成功把握这种内在规范,因而本书
可谓是乔治真正的巅峰之作。
《真北》的核心内容由 125位管理者的访谈记录构成。从诺华公司的 CEO丹尼尔 ·魏思乐,到 Palm公司创始人之一唐娜 ·杜宾斯基 (Donna Dubinsky),涵盖了不同国家、行业、性别的各层次管理者。两位作者有时会和管理者一起,对他们的成功经历津津乐道;但有时也会引导他们谈起自己的失败经历、感情挣扎、人生悲剧、个人遗憾,等等。正是受这些事情的触动,管理者们才摒弃了平凡的职业道路,走上了不平凡的领导之旅。在和管理者的交流和沟通中,《真北》一书的真谛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成功的领导没有捷径。本书见解深刻,
权威媒体推荐(3)
发人深省,读后余香,令人久难忘怀。
《真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丰富的事例揭示了真诚领导所蕴含的意义,并对不同受访 CEO的成功和失败经历进行了考察。现任安进公司 (Amgen)CEO的凯文 ·夏尔曾是通用电气的主力干将。 1988年,夏尔离开通用电气,转投当时风头正劲的 MCI通讯 (1998年被世通 (Worldgom)公司收购 )。可是,他非但没有迎来事业的辉煌期,而且还遭到了 GE总裁杰克 ·韦尔奇的“抛弃”,处境十分尴尬。夏尔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学会了忍耐与宽容,最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安进的 CEO。
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领导力培训计划的五个关键要素,是全书最具实用性的一部分。第一步是“了解真实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自知之明。美国嘉信理财 (Charles Schwab)前任 CEO大卫 ·波特拉克 (David Pottruck)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波特拉克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整天长时间地工作,言谈举止又过于激进,渐渐失去了同事的信赖并招致忿恨。与此同时,他的第三次婚姻也出现了危机。为解决这些问题,波特拉克要求自己定期接受反馈,虚心听取周围人的看法和意见。
第二步,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大卫 ·格根和乔恩 ·亨兹曼曾是尼克松政府的成员。他们亲身经历了水门事件的全过程,也经受了一次对道德底限的考验。亨兹曼回忆道,“当时整个白宫都弥漫着一种是非难辨的气氛。”他甚至奉命诬陷其他的政治家,这使他逐渐醒悟,并加快了离开的步伐。
领导力培训计划的第三步是找出自己的激励因素。作者写道,最成功的领导者走上领导岗位,或许是为了改变现状,或许是想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亦或许单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总之,极少是为了钱。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领导者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放弃稳定的职位。
第四步是建立好的支持团队。作者列举了许多硅谷企业的领导者的例子,其中包括 Palm公司的 CEO杜宾斯基,她得到了被乔治称为“教导主任”的 Intuit公司主席比尔 ·坎贝尔的帮助。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 ·舒尔茨也从管理大师沃伦 ·本尼斯处得到过启发。
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将工作与家庭、朋友、社区服务、体育锻炼、
宗教信仰等所有重要的生活元素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追求作者乔治和
西蒙斯提出的一种“完整无缺的生活”。
《真北》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如何激励身边的人。在书中,领导们各自谈到了工作的高层次追求 (这一部分包含的女性领导者多于前两部分 )。钟彬娴,美国雅芳公司 CEO,对“我们的努力与信念,有助于给未来的女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开创新的机会”这一企业使命进行了阐述;施乐公司 CEO安妮 ·马尔卡西则谈到施乐面临清算危机时所采取的员工激励措施。与书中其他部分一样,这些内容并不是歌功颂德式的回忆录。马尔卡西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感受:“晚上 8点半,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把车停在了公路边,然后对自己说,‘我该去哪儿?我不想回家。我根本没地方去啊! ’”
读者从众多领导者的事例中或多或少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或者是目睹亲人去世的痛楚,或者是在利益与自我之间的挣扎。领导者也会犯错,领导者也拥有自己的情感。毫无疑问,他们是真实的。全书每章后附有 DIY领导训练,旨在指导读者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估,对所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评价。尽管没有指明任何捷径,《真北》的丰富内涵却能够帮助读者找到通向成功的领导之路。
缺乏道德规范,领导意义何存
《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吴加寅
在中国企业界,领导者滥用公众信任而引发的丑闻似乎总是不绝于耳。每天,报纸上都会有企业高管因违背伦理道德而被迫下台、定罪判刑,甚至锒铛入狱的报道,读者对此早已耳熟能详。
权威媒体推荐(4)
用《真北》作者比尔 ·乔治和彼得 ·西蒙斯的话来说,这些高管普遍缺乏一种内部道德规范,而这种道德规范必不可少,构成领导的伦理基础。
当前,许多领导者以利己为中心,一切向钱看,无时无刻不在疯狂地追逐权力。渐渐的,公众对他们领导的企业丧失了信心,对其他企业也失去了原有的信任。
据报道,贵州茅台有限公司前任总经理乔洪因受贿嫌疑被监禁,并一直接受调查。
今年 2月, 27岁的商界女杰吴英受到了浙江省东阳当局的拘留。调查人员仔细察看了她写的书,并对她创建本色集团所利用的财务关系进行了审查。
除了乔洪和吴英,还有许许多多人在竞相追逐着自己的领导梦。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目标,仅仅是在追求伴随领导职位而来的财富、地位和荣耀。
这些人的才能或许不可否认,但是他们向往的领导决不是真诚的领导。
大卫 ·格根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众领导中心的主任,有着三十余年为美国企业总裁咨询的丰富经验。格根的观点是:品德好、能力差最多导致领导不力,而能力强、品德差却会造成莫大的危害。
正如比尔 ·乔治在书中描述的那样,真诚的领导者应该坦诚;且善于思考,具备深刻的洞察力;目的性强,能被远大目标激励;同时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严格的行为标准和坚定的道德准则。
丹尼尔 ·魏思乐是制药业巨头诺华公司的主席兼 CEO。从幼时起,魏思乐就饱受数种严重疾病的折磨,他的姐姐和父亲也都死于疾病。抱着与疾病作斗争的愿望,魏思乐当了一名医生。随后,他进入制药行业,供职于行政部门,最终成为了诺华公司的 CEO。
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靠着诺华的药品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切都得益于魏思乐的超越领导。
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领导者却不具备这样的远见卓识和高尚动机。相反,他们时常为了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目标。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中国人暗地里发财后,总是不愿意登上财富榜的排名;为什么很多曾经问鼎财富榜的富豪最后进了监狱。显然,这些人领导企业的方式是有问题的。他们压根没有长期奉献的打算,而是把经营企业当作一种冒险和投机。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呢?
乔治强调,要成为真诚领导者,就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道德底限。
乔治并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传教士。作为全球医药领先企业美敦力 (Medtronic)的前 CEO,他为美敦力确定的使命是“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生命”,而并非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仅如此,美敦力清白的企业记录也一直让乔治深感自豪。乔治认为,基于伦理道德进行领导不仅可以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甚至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对于仍在短期利润和自身信念、价值观之间摇摆不定的领导者来说,比尔 ·乔治的《真北》绝对值得一读。我们都需要“真北”的引导,来实现领导者的真诚使命。
知名人士推荐
大卫 ·格根 (David Gergen)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领导力中心主任,曾历任尼克松、福特、里根和克林顿时期的白宫顾问。
发现你的“真北”是在任何领域进行领导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公司、政府部门,还是非营利组织。
钟彬娴 (Ms。 Andrea Jung)
雅芳全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真北》讲述的是真诚领导的力量。伟大的领导者都有一种激情与使命感,同时也有一种强烈地想要改变世界的冲动。只要你真正热爱你所做的事情,你就能找到自己的“真北”。本书为那些迫切想要开启这段旅程的领导者提供了一幅完美的地图。
吉米 ·卡特 (Jimmy Carter)
美国第 39届总统, 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比尔 ·乔治再次提醒我们,对于商业领导者来说,理解和热忱与投入和果断同样重要。
沃伦 ·本尼斯 (Warren G Bennis)
美国当代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团成员,并担任过多家 500强企业的顾问。
比尔 ·乔治和彼得 ·西蒙斯的《真北》所讨论的是一种不同的领导者……《真北》不仅告诉我们真诚领导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而且最让人高兴的是,它还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实现真诚领导。
前言(1)
由于从小在一所著名的大学里长大,所以我一直相信,只有那些最聪明的人才能成为最优秀的领袖。我出生在一个学者家庭,父亲是数学教授,两位哥哥也分别成了医学教授和心理学教授,所以我有这种想法也是很自然的。我的家族成员和朋友们都非常看重一个人在智力上的成就,所以我也相信,那些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也能在大多数事情上,比如说领导别人上做到最好。后来我才明白,我错了。
快 30岁的时候,我搬到了华盛顿,开始在现实社会中接受教育。在大约 30年的时间里,我有幸在白宫先后成为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并与政府、媒体、商业等多个领域的领袖级人物一起共事。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出色,我也十分珍视与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还教会了我很多关于领导的知识。是的,一个人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要想领导其他人,你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工作,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判断力。但最终造就一位伟大领导者的,却是个人的内在品质。你很难定义这些品质,但它们对于成功却极为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培养这些品质。在本书当中,比尔 ·乔治,这位美国最真诚的领导者之一,所探索的正是这些品质。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你的人生旅程。
为了说明坚持自己的真北到底有多重要,我想先跟你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20世纪 70年代早期,我从法学院毕业没多久,并且刚刚从海军退役,就开始为理查德 ·尼克松 (Richard Nixon)效力。我在他的白宫办公室工作了三年半的时间,主要负责他的演讲稿起草和领导他的研究团队。我当时的导师雷 ·普莱斯(Ray Price)告诉我,尼克松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总统之一。他有着非常光彩耀眼的一面,直到今天,我还相信他是这个国家曾经选出的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尼克松似乎可以爬上山顶,看到 20或 30年后的未来,而且他可以告诉你怎样通过协调国际形势来保障美国的安全。他的中国之行和他所作的其他很多决定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其他缺点的话,尼克松很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可惜的是,尼克松的性格当中还有黑暗、尖酸和扭曲的一面。你跟他一起共事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恶魔,而且你会发现,尼克松从来没有战胜过它,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认清它。但这种恶魔的破坏性却是极其强大的:他在白宫内部建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用来监视那些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的人,但这支小组后来却把重点放到了政治选举上面。以他的名义所进行的犯罪活动最终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并直接威胁到他的政治前途。他成为自己宿命的设计师,虽然他具备所有成为总统的条件,但最终却由于内心的迷失而走向失败。
尼克松离开白宫之后,我的上司变成了杰瑞 ·福特 (Jerry Ford),然后是罗纳多 ·里根 (Ronald Reagan)。两人都不及尼克松聪明,但他们最终取得的成就却远比尼克松出色,尤其是里根。福特非常了解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长项和弱项,而且由于他有着很清醒的意识,所以他很愿意请一些比自己更加聪明的人担任内阁成员。因此,虽然他担任总统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成功地组建了美国现代史上最出色的内阁;虽然他先后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他能够从这些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白宫带来了荣耀,并拯救了整个国家。
里根跟福特一样,也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的人,并且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他不仅在生活中有着明确的指针,在政治上也有着非常明确的信念,并且他还将自己那极富感染力的乐观精神传遍整个美国。不管他的政策是否得到认同,但他无疑是自富兰克林 ·罗斯福以来最优秀的美国总统。里根并没有自以为是,他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让他走向成功的关键就是奥利佛 ·温德尔 ·霍姆斯 (OliverWendell Holmes Jr。)曾经用来评价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那句名言,“他只有一个二流的大脑,但却有一种一流的性格。 ”
前言(2)
再来说比尔 ·克林顿(Bill Cliton),他是我曾经效力过的第四任总统。大多数美国人都承认克林顿的确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他的心智和口头表达能力要远远超过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任何一个人。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见到这样的一幕:克林顿与三四个人坐在一起,他一边和大家交谈,一边默默地玩《纽约时报》上的填字游戏。而且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仅是站在他的同事的角度,还包括那些通常都没有发言权的人,比如说黑人、西班牙裔、女性等。他拥有一种我所说的“360°领导力” (我相信,在今天这个日趋复杂的世界里,这种领导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判断水平。因此,他可以轻松地作出一些政策上的选择。
可另一方面,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克林顿的性格当中也有着残缺的一面。在我看来,虽然他一直在努力地修补这些缺陷,但却并不是十分成功。我一直认为,如果等他更加成熟,人格变得更加完善时,再当总统,那么他留在我们心中的整个形象可能会变得更加高大。在我 2000年出版的《见证权力》 (Eyewitness to Power)一书当中,我曾经深有感触地写道:
如果说尼克松一直都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挣扎的话,我感觉克林顿的核心问题是:他的内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针。他拥有 360°的视角,却没有一个坚定的真北。他的内心不够强大……他并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视角来定义自己。这让他变成了一个充满冲突和矛盾的人,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似乎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给人一种忽强忽弱的感觉。
当然,克林顿的批评者对他的评价要更加严苛一些。但是我并不是要在这里大肆评价克林顿。相信所有人都看到,克林顿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