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没有人不可替代-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言:我们的工作很不安全(1)
出于职业的关系,经常有机会接触不同企业的员工。在和他们单独聊天时,我都会问及“你是否满意你目前的工作”等类似的话题,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满意”,具体的原因则不尽相同。但当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你不选择跳槽”时,他们的回答则大同小异——“竞争太残酷了,新去一个公司也未必比这里更好”、“以前的一个同事跳槽了,但结果比在这个单位更糟糕”、“这儿虽然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但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还过得去,真还不敢想像到了一个新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
  身在职场,你如何看待你现在的工作?
  你是否想过,你的工作是否安全?你是否有办法应付职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技术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将制造业这个曾经吸收了无数劳动力并为他们带来工作的领域变得狭窄了。曾几何时,人们相信,科技的进步将会使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变短,从而悠闲富足地度过一生。但事实却跟人们预测的完全相反,我们的工作时间变长了,而且更为劳累。那种指望“少工作,多挣钱”的想法,就像是一场白日梦。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职场,已经和我们的父辈完全不一样。
  我们坐在更高大更宽敞更明亮的办公室里工作,使用着父辈们当时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先进办公设备,每月所领的薪水也是他们那个时候根本无法想像的。但是,我们却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没有热情,甚至没有安全感。
  “职位终身制”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铁饭碗”已经变成了“泥饭碗”,用西方人的话来说,我们已经找不到一块够我们享用一生的“奶酪”。
  每当父辈们谈起他们的生活经历,我们有时候也会觉得羡慕,尽管那种工作可能十分单调乏味。他们能够在某个“单位”工作30年甚至更长,许多人甚至就在一个地方“窝”了一辈子。每天都会从同一条路上经过,走进同一个房间,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对于喜欢按部就班的人而言,这是一种让人高兴的工作方式。尽管死板、效率低下和缺乏活力,但却能带给我们安全感和信心。
  遗憾的是,这样的工作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无情的竞争从四面八方袭来,带来的危机感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用讲事业发展,很多人连生存都已经成问题,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有一半以上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再看那些个体户,甚至那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都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一个生活在中国西部某偏僻山村的老农,却不得不面对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另一位农民的竞争,虽然他可能从来没走出过他所在的县。
  我们手中的“饭碗”已经变得不稳定,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甚至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身处在一个不断变幻着的社会环境里,公司的成立和倒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浑闲事”,裁员和跳槽更是家常便饭。
  今天,职场中很多人的价值观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有能力的员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更趋于实现自我价值,至于在哪个地方实现,已经变得不重要。他们可能今天在某家公司中满头大汗地努力工作,明天又出现在另一家公司,尽管这两家公司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这些人已经习惯了“朝秦暮楚”,却绝不会有人说他们是“叛徒”。
  而对于那些没有胜任力的员工来说,一切都变得不可捉摸。纷至沓来的繁重任务和五花八门的新鲜事物,已经使他们心力交瘁、朝不保夕。面对未来,他们已经不敢想像“明天”。
  更令人焦虑不安的是,就连我们手上的那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工作岗位都变成了随时可能消失的东西——也许昨天你还拥有它,但是,今天早上起来,它可能已经不见了。
  你应该听说过“一小时走人”的裁员事件吧?在安然公司破产案中,当时的情景可能令他们的员工到今天都还难以忘怀。而在2001年的“网络泡沫”破灭时,很多网络公司里被裁掉的员工曾这样告诉人们:“我是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之前甚至没有一点风声,都是一下子把人叫过去,人事部门的人板着脸告诉我,‘你被解雇了’,然后发给遣散费,要求把公司的文件、资料、钥匙等物品留下来,并把个人的东西收拾好,限定一个小时内离开公司,从此和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公司普通员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对那些公司的高层员工来说,也会面临同样的尴尬。在西方,某家著名企业的CEO被解雇的消息经常能见诸报端。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还记得新浪公司的“王志东事件”吗?王志东先生是新浪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该公司的CEO。以常情来揣度,身处那些职位上的人应当不用担心被裁掉的。但是,在2001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当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在2003年5月,王志东的继任者茅道临又被突然解职。类似的例子,还有曾被称为中国“打工皇帝”的段永平、“打工女皇”吴士宏……这样的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连他们的工作都不太安全,你的呢?
  为什么公司会常常高举裁员的大斧?
  

序言:我们的工作很不安全(2)
原因之一可能来自公司本身。当公司倒闭时,失业将不可避免。安然公司曾是美国能源业的巨头,在2001年时,被管理部门调查出做假账,其后,又被发现出巨大的财务黑洞,这导致了安然公司的破产。也许,安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是罪有应得的,他们也因此受到了审判。但是,安然公司的数万名员工却面临着失去工作的命运,即使他们努力工作过,即使他们并没有犯过任何过错。
  此外,当公司出现亏损时,公司管理层也会裁员。因为每一家公司的管理者都知道,公司的运营成本中,人员的工资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事实上,靠裁员摆脱困境,是一些无能的管理者最常用的一招,裁员常常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原因之二可能是,公司为了增加利润的需要,也常常将一部分员工解雇。因为公司的利润和公司所提供的岗位之间,有一种反比的关系:随着员工的增加,利润将会减少。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该项工作本身的消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注定会有一些工作会消失。过去,人们曾经目睹过马车夫的消失;前些年,人们看到了排字工的消失;近几年,人们又看到了寻呼小姐的消失。现在,人们正在注视着速记员的消失——语音识别软件的日益完善,将使所有的速记员失业。
  那么,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会有多少工作正面临消失呢?你手中的那个工作,会不会也有消失的那一天?
  时代的变化已经使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变得没有任何安全感,再没有人能够手捧一个令我们受用终身的“铁饭碗”了。而更可怕的问题在于,如果在社会上有一个人比你更便宜或更优秀,那么,你很快就会处在危险之中。在任何一个公司里,出于对工作的需要,竞争将不可避免,而那些不适应的人,将被淘汰出局。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找到应付变化的良方!
  “从一而终”的工作已经消失了,而且,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那么,我们将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一般来说,从事同一行业的人,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人是业界精英,有些人是业内中坚,有些人是业内的基础,而有些人则可有可无。
  很显然,任何公司都会趋于寻找业内的精英人士,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员工。这意味着,所有公司所需的员工加起来也只有业内的一部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说业内精英还能“朝秦暮楚”的话,那些可有可无的员工,则是行业淘汰的对象。
  2003年初,一项针对跨国公司高层的调查是:如果他们可以在一夜之将公司中的所有“无用”的员工都裁掉,那么,他们会裁掉多少?结果显示:这一比例在60%—90%之间!如果数据的真实性无从怀疑,我们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没有人不可替代!
  如果你已经对你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如果你觉得你的职位已经没有安全感,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事实不是危言耸听……那么,本书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书的主旨在于讲述职场竞争和如何提高职场竞争力,你可以在书中很轻松地找到与你面临的情形相类似的人物或事件,也同样可以找到应付这种情形的可行方法。如果你愿意为改变你的处境付出努力的话,本书也许可以改变你的一生!
  学会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并为之付出努力吧!成功虽然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轻而易举,但也绝非遥不可及,请拿出你的行动!
  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危机离你有多远
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的空前繁荣使我们欣喜不已,但与此同时,有一种危机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处在人口增长的高峰时期,社会对商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然而,科技的高度发达却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在人口增长的同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加,这就意味着许多人无法通过就业的形式来获取生活必需的报酬。
  这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身处于这个空前繁荣的社会里,每个成年人都可以感受到其压力。
  然而,在职场中总还是能够找到那么一批人,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手中握着各类文凭和证书,就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能够安安稳稳地吃上一辈子安生饭。能够意识到“文凭、证书可以帮助你获得工作,但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的员工并不太多。
  还记得前些年“网络泡沫”破灭时的情景吗?
  前几年,由于各种媒体近乎盲目地爆炒网络经济,一大批热血青年认定,只要投身于电子商务就能成为富翁,于是为了七八千甚至上万元的月薪,他们便一拥而上。是的,在这个浪潮中,有很多人淘到了一些金子,但真正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经济实质的人并不多,能够意识到网络经济危机并全身而退的只有极少数。直到今天,人们一谈到网络经济,一听到某人从事IT业,还会非常羡慕。他们都对IT业裁员成风、上市公司股票暴跌、一些大型网站被迫关张等预示危机的现象熟视无睹。
  当有人问一位网络界人士是否感觉到IT业的危机时,他回答说:“IT业是朝阳产业,不可能有危机。”
  在经历了那一场风暴后,今天的IT产业变得成熟、理智了,但却有许多人为此而付出了代价,尤其那些盲目跟风的职员们,一场行业的“洗牌”使他们进退失据。
  这种危机存在于每一个行业,遗憾的是,大多数员工都感觉不到危机的存在,他们为眼前的好光景所陶醉,工作中不求上进,以为抢占了先机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危机呢?
  简单来说,当为能不能获得一份工作而操心时,我们就正遭遇职业危机;当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成就感,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不知何去何从时,我们就处于职业危机中。
  任何人都会面临职业危机,即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有被别人取代的可能。或许,整体而言,某一行业是朝阳产业,但大多数从业者都知道,任何行业都会有被淘汰者。因此,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初,针对跨国公司的高层进行过这样一项调查:如果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公司中的所有“无用”的员工都裁掉,那么他们会裁掉多少?结果表明,这一比例在60%~90%。
  这么高的比例意味着什么?还有人觉得自己在行业或企业里扮演着举足重轻、不可替代的角色吗?
  有些员工可能为一时的荣耀而固步自封,殊不知,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今天你还是老板跟前的“红人”,明天你就有可能要加入到求职大军的行列里去了。职场的成功,不在于我们过去曾经取得了多么令人羡慕的成绩,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靠的是我们的职场竞争力。
  竞争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它也存在于职场之中。因为只有竞争才能使行业进步,只有出现危机,我们才会迫使自己进步,以适应大环境的前进步伐。
  关注一下竞争对手的工作情况,看看他们是怎样努力提高自己以避免失业的。这样,我们就会有紧迫感,就会崩紧神经、早做准备、多做准备,以免等到危机真的降临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我们必须正视危机,大到就业问题、职业前景、行业危机,小到薪资多寡、工作压力、人际纠纷等,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缺乏危机意识的三大表现
缺乏职业危机意识的明显表现之一就是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有些员工在上司把工作交办下去很久,到了预定时间还总是没有办法完成,而且总是一拖再拖。有为数不少的员工喜欢把工作放到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再做,于是,由于赶工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有的员工缺乏时间观念,对待工作总是延迟或半途而废,而且老是开会迟到或错过重要会议。如果要他们购买东西或收集信息,他们一般都需要被提醒很多次,结果还会出错或收集一些缺乏时效性的“废料”。
  “等一会儿再做,我现在正忙着呢”,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拖延的借口。其实,有些员工在说这些话时,手头上正干着无关紧要的事情,如电话聊天,或上网娱乐,或打游戏。有些员工让“办事拖拉”这种惰性成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了。因此,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结果终身碌碌无为。
  一个资历浅但有效率的员工往往会比一个资历深但拖延成性的员工更容易获得领导的信赖和倚重。办事拖拉不是无伤大局的坏习惯,而是足以让我们抱负落空、幸福遭受破坏的“敌人”。
  缺乏热忱敬业的职业精神也是没有职场危机意识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员工不知道每天上班是为了什么,工作时常常感到茫然,没有激情和热情。上班时无精打采,下班后却生龙活虎。工作对他来说是“鸡肋”,而休假才是目标,周末就是把他们从漫长的五天“牢狱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最开心的时光。
  因为对工作投入的热忱非常低,不把心思放到工作上去,于是事事都让他感到棘手、头痛,从而精力衰退和情绪低落。有的员工在被要求完成一件任务时,感觉自己就像是用双手推动一堵牢固的城墙,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似乎比登天还难。
  一些员工对工作失去热情,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付出太多而得到薪水太少,于是他们便陷入了被动地接受工作的困境中,当被迫地接受任务时,情绪自然难以高涨起来。
  一个整天无精打采的员工必定是缺乏工作热情的人,至少对目前的工作,他是不喜欢的。于是,他们也就在这种工作状态中丧失了机会。
  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是缺乏职业危机意识的第三个表现。
  许多员工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态度,觉得一份报酬一份付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许多员工认为,在一个崇尚等价交换的社会里,自己给公司提供智力和体力,公司给自己发工资,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是,有的员工日益变得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这不仅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同时也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责任心。这种类型的员工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是:“公司和老板能为我做点什么?”、“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得到的好处最多呢?”、“我付出的辛苦对得起我的工资就行了,对吧?”。他们会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
  有的员工自认为在工作中已经投入了很多,可是还没能马上获得回报,于是心有不甘,心想既然不能升职,又不能加薪,还不如忙里偷闲,反正这样做也不会被扣工资或被开除。于是,他便有可能拖延怠工,以免把工作提前完成了会再揽上新任务。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斤斤计较型员工会逐渐遭到淘汰。
  

切莫得过且过(1)
  你会是被替代的那一类吗
  尽管如今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公司里仍会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总是不能尽职尽责,而是抱着“混”的态度。尽管经常能看到身边许多同事都积极上进、努力工作,但他们却仍然“我行我素,超然物外”;老板和上司都急着出业绩、见效益,但这些仿佛与他们无关。有些员工甚至认为,只要每个月能把工作“混”过去,把工资拿到手,把公司老板和上司都糊弄了,就是自己的一种本事。
  这难道真的是一种本事吗?大好时光就这么不经意从身边溜走,而自己却一事无成,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一些员工是上司和老板让他干多少他就干多少,认为老板就给那么点钱,自己不值得付出太多。如果上司给自己讲大道理,他们就会装“傻”,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他们为此费尽心思,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花掉的精力和“聪明智慧”要比真正干工作花掉的还要多。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好好上班,却能够糊弄住公司,能把薪水拿到手就是一种成就。
  这一类员工最容易被公司裁掉,我们称其为“得过且过”的职员。
  “得过且过型”的员工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真傻”和懒惰的员工,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其实也挺高的,也想过上舒服的日子,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付出,不想动脑子,不愿意多动手,他们一有时间宁可多去玩玩,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第二类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