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操练爱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淡峰高”回复说:“志同道合正是我最想要的。多谢大家这么热心为我解答。问题的根源确实与这个社会有关,也与自身经历有关。身边很多同事都抱着与我差不多的想法去找对象,他们都如愿了,过着不愁穿,不愁吃,不愁住的舒适生活。而有些人不考虑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仅仅凭着所谓的‘爱’去结合,结果婚后的基本的生活问题成了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成了家庭的负担……这是发生在我家的真实写照。因为家中出现过两次这种的情况,所以还在十来岁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在内心中形成婚姻没有所谓‘爱’,只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才是形成稳定婚姻的主要因素。或者说良好婚姻其实就是良好的物质生活。但不久,刚出来工作,上帝安排了我认识了一个基本符合我帖子所述的一个女孩子,当时我深知道我是爱她的,她也爱我。但当时因为自己在学业方面的执着而选择放弃。当然,也与我的个性有关。因为有了这些经历与体验才使得我至今还不想放弃我的初衷,尤其是在‘感觉’方面的追求。”     
  “纳兰帷幄”回复说:“理智性的婚姻,只能产生于革命时期。无爱婚姻,只能导致婚外恋。志同道合有什么用,又不是找合作伙伴。另外,具体到你,结婚的时候别忘了婚前财产公证,省得离婚的时候麻烦。”     
  “千千何风”说:“只想要物质没有错,只想要感情也没有问题。但是两者都想要,又不知道如何选择,你太贪心了吧?”     
  “性解放先锋”说:“不是因为爱情偏执症,而是因为物质偏执症导致的恋爱问题,第一次遇到你这样的!”     
  讨论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全面陈述我的态度了,虽然这些基本已经为其他网友们都陈述过了。     
  我感觉“云淡峰高”是一个思虑太重的人,过于理性的人,而婚姻大事恰恰不能够完全交给理性来支配,因为感情是婚姻的重要内核,而感情的产生与发展绝不会听由理性调遣。走进一份婚姻的时候如果没有理性,可能会产生很多麻烦。但如果完全由理性支配,则将难以走进一份婚姻。     
  选择结婚对象不是买房子。选购住宅时需要理性,也可以完全靠理性,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而爱情和婚姻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两个人心灵间的合作,如果把这份合作完全换算成一道数学公式,不仅是荒唐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衷心地祝愿“云淡峰高”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但,这首先可能需要他从调整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做起。     
  “非典”时期的爱情     
  2003年五月初,我便对朋友们预言:这一年的六月前后,北京会出现一次人工流产的高峰。这预言后来果然被证实了。     
  从四月下旬开始,北京人便坠入一场全面的深度恐慌中,不需要政府行为,所有人都在尽可能地“自我隔离”。单位停工,学校停课,幼儿园是最早宣布停开的机构之一。四月二十二三日北京的超市惨遭全面抢购,政府一个劲儿声明保证供应,实际上是没有理解抢购者的心理,不是担心国家连首都的物资供应都满足不了,而是想购回一两个月的吃食,就躲在家里不出门了!一度拥挤不堪的地铁车厢什么时候进去都是空荡荡的,一直是卖方市场的北京出租车突然间也像天津的出租车一样,只要有一个人在路边一站,立即围上去好几辆。我住在北三环南侧,距三环路隔了三排楼,平时开窗仍然会不堪车水马龙的噪音,而一夜之间,三环竟然也清静了,被戏称为“停车场”的三环路竟然空旷到刚考下驾照的愣头青也敢上去当练车场了。     
  所有人,都尽可能地躲在家里不出来了!     
  人闲下来,无所事事了,性生活的频率就会高,人处于恐惧中,也要用更多的性生活来释放压力,一对男女面对的时间多了,性生活也就多了。人工流产数不直线上涨,那才怪呢!         
→虹→桥→书→吧→。  
第14节:操练爱情(14)       
  一     
  洁便是一个躲在家里更多享受xing爱的女人。非典时期,她通过一个购物网站邮购了我的几本书,读后发来了电子信件:“您好!我27岁,从小叛逆……有幸拜读先生的文章,感觉十分的‘爽’!欲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不知先生能否赐教?”     
  对于每一封读者来信,我都坚持回复,这次也不例外。     
  洁当天又回了信:“关于男人和女人、关于我和别人,其实有很多想说的……非典时期不宜外出,理应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用来畅快淋漓地说自己想说的话、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洁开始在信中慢慢讲自己的经历,7岁受性骚扰,14岁第一次性交,18岁堕入与一个“又老又丑又穷”的已婚男人的性与爱,五年间六次做人流,而且还生下一个私生子,送给陌生人了。之所以不得不生下那个孩子,只是因为连做流产的几百元钱都没有,以至于一步步耽误到不得不生,但又无钱进医院,只得在家里找了个接生婆。与那个男人分手后,按洁自己的话说,又不断地在情爱的“孽海”中受尽折磨,直到一年前“出于利益的考虑”找了个男人随便地结婚了。     
  这是一个老实厚道的男人,洁说,男女在性观念上的通常差异,在他们夫妻间都颠倒过来了。洁前卫,自认为在性上没有接受不了的事物,婚后也与多人发生过性关系。而她的老公,则“保守”。     
  洁说,老公太木讷,她不喜欢。回到家里一点儿情趣都没有,乃至于她下班都不愿意回家。也由于是做业务的关系,婚后一年间洁有一半时间没有在家里过,而且,在婚后仅半年便轰轰烈烈地闹过一次离婚。     
  就在这时,非典来了。     
  非典将这一对婚后从来没有连续厮守过二十四小时的夫妻关在了家里,到洁给我写信的时候,已经整整连续厮守将近三十个二十四小时了。     
  洁说,她对丈夫的感觉在这期间一点点发生了变化。她开始觉得,和这个“木讷”的男人过日子别有一番情趣,至少让她很安静,感觉平静与安全。每天,丈夫承包三餐,对居家的她无微不至地关照。两人聊天的时候也多了,洁说,聊得越来越“投机”了。     
  我在电子信件中祝贺洁,说从婚姻的角度看,这样一个丈夫其实是很适合她的。虽然我清楚,夫妻间这样大的差距要调整好,需要多下些功夫。     
  洁也打算认真地做些事情,她在一封电子信件中写了新的烦恼:“非典时期没什么工作可忙也没什么人可见,兴趣便转移到了吃、玩还有性上。可是前两条老公还能奉陪,后一条则有些勉为其难。为此还引发了一场舌战。我告诉了她在性的问题上我的三个观点:A.性是生命本原就像吃饭穿衣一样只要你懂得享受就是美好的,而绝非万恶之首;B.不应该以“小弟弟”的坚挺与否来衡量一个男人是否够得上大男人;C.不应该以处女膜来判断一个女人是否算得上好女人……”     
  洁又特意从网站买了一套性教育光盘送给老公,想对他进行“开发”。“老公保守,但我还是挺有信心的,只要有耐心应该可以教化他……我还建议他多去结交一些女性,学习懂女人……”     
  我立即意识到了洁在玩火,便在回信中写道:“妻子教化老公,当然会成功,但是一种高危行为。因为教化的结果可能会脱离你预期的轨道。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你想教化他到何地步,以及你的轨道是什么……”     
  洁又回信同我争论这个问题。我告诉她,夫妻不一定要协调一致。所谓夫妻一定要“志同道合”才好的传统说教是以偏概全的。我理解洁幼年经历对她一生性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时难以消除的,但是,洁的丈夫也有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盖格农曾提出“性脚本”概念,指每个人成长中所接受的社会对性行为提供的脚本都是不同的。事实上,洁的丈夫持有的是主流的脚本,而洁持有的是边缘的,或曰亚文化的脚本。脚本是可能改变的,但不是像洁这种方式去强行推进。我倒认为对于洁来讲,他们夫妻现在的差异,有助于这份婚姻的稳定。冲淡叛逆造成的动荡,更多需要用传统的力量。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操练爱情(15)       
  洁最终被我说服了,她在回信中写道:“我不再想去教化他——只是慢慢用我的所想所为去影响、浸润、覆盖他原有的思想,让他自己慢慢地转变。老人说婚姻会使两个人越来越像,随着日子一天天消磨,我们真的变了……我已经过了激情洋溢的年龄,用小火精心地调制一煲浓汤也许更适合我……”     
  我相信,非典造成的隔离期越长,洁和她的丈夫便会一点点走得更近。     
  二     
  雪夫妻则走向了相反的路。     
  雪和我之间通电子信件,已经有两年多了。她第一次写信来,便是讨论离婚的。     
  雪无法接受丈夫持续不断的外遇,他结束了一个情人,不久又会出现新的一个。雪自称,四五年来她一直生活在屈辱里。她无数次想到离婚,但缺少勇气。她的身边不乏离婚的女性,这给雪提供了参照物。想象着离婚后自己像她们一样孤单一人,难以再找到可缔结婚姻的伴侣,而离婚的男人却风光无限,不乏妙龄女子环绕身边,雪便气不打一处来。     
  阻碍雪离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她的丈夫太有钱了。雪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能够分到一部分财产,也将只是极少数的,而她现在所拥有的别墅、豪华汽车、高档服饰,以及无需外出工作的悠闲居家生活,将再也难以支撑。     
  我当时对雪讲,离婚确实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既然现在预想离婚后的处境她都感到胆寒,那她显然至少在短期内是不适宜考虑离婚的。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预想到最坏的结局,女人才可以离婚,并在离婚后平静甚至轻松地开始新的生活。所有这些前提条件,雪都不具备。     
  我强烈建议雪的是,要出去工作!不要做居家太太!     
  雪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在家做花瓶,不只是可惜的问题,而是自毁人生。我告诉她,只有夫妻关系中独立的人,才会拥有平等的关系,也才可能被对方真正平等地对待与尊重。     
  雪后来确实出去工作了,但我以为这并非因为听了我的说教,而是她想通过与人接触,换一下心情,避免独在家中陷入对丈夫外遇行径的强迫性执著与憎恶中,自己折磨自己。但是,无论动机是什么,外出工作确实改变了雪,曾有半年左右我不再收到她的电子信件,而当今年春节我再度收到她的祝福的时候,却从字里行间清楚地感觉到她心境的巨大改变。     
  非典来了。     
  我是在五月下旬突然收到雪的电子信件的。信中,她告诉我,她已经决定离婚了。     
  雪的来信写得十分平静,她说:“我已准备好接受离婚可能带来的一切,我不再认为那会伤我太深,至少不会像这婚姻一样地伤我……”     
  雪告诉我,是非典帮助她做出了这个决定。     
  非典发生后,雪所在的公司实施了自我封闭与隔离,包了邻近一家宾馆的一层楼,所有员工都吃住在那里,已一个月没有回家了。     
  结婚以来,这是雪第一次长时间地离开那个家,第一次这么久无需面对自己的丈夫。有一天睡前独躺在床上,她忽然意识到,这一个月来,对她来讲不就等于那个家庭不存在吗?她离婚之后的样子,不是也不过如此吗?     
  她一下子释然了。     
  事实是,这不回家的一个月,她处于工作中,几乎彻底忘记了婚姻中的烦恼,过得很开心,很快乐,很轻松……     
  一个人的生活,她经历了!而且,她经历得很好!     
  雪说,那一刻她兴奋地坐了起来,发自内心地笑了。     
  雪说,非典过后,她就会去办离婚。这一次,她不会再迟疑与改变了。     
  我私下想,从根本上帮助雪做出这最后决定的,仍然是她出来工作这件事。     
  三     
  北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实行了封闭管理,学校里面的不许出来,学校外面的不许进去。中国人民大学是四月底封校的,当时一个感染非典的学生还没有。而北方交通大学则因为最早成为非典的重灾区,早已一跃成了“世界名校”。     
  人大的一位大四女生的男朋友,便在北交大读书。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很有基础,又热恋得昏天黑地,每天晚上五点准时约会,一起吃晚饭,有时在外面吃,更多的时候是在其中一方的学校食堂,这习惯是从入校开始培养的,快四年了,没有一天例外,就像太阳要下去月亮要出来一样雷打不动。但问题是,近一年间,两人总吵架。为什么吵呢,自己也承认是些根本拿不到台面上的琐事,比如男孩子准点来找女孩子,女孩子却因正忙晚了几分钟出宿舍楼,就足以让两人吵一架,或者男孩子和同学们打球打得正在劲儿头上,可到了约会的时间了,不能不去,去了心里又有些烦,便又会生出些吵架的事端来……         
虹桥门户网。  
第16节:操练爱情(16)       
  那女孩子也是在报刊上看到我的咨助信箱后写信来的。对于接触了太多婚后男女复杂情感纠葛的我来说,多少有些觉得他们的问题太“小儿科”,但问题是,越是小儿科的问题有时越不好解决。我只是回信说:“每天一起吃晚饭的习惯,是不是太刻意了呢?对彼此自由的束缚太大了。爱情中没有规则才有浪漫呀,当一切都变成模式的时候,不仅没有了欣喜,也会成为负担,至少成了一种不得不履行的义务。而人在履行义务的时候,心态总不会太好。     
  但人大的女生告诉我,这准时约会已成习惯,虽然彼此确实很累,但要打破这习惯更会引起大麻烦呢。我其实明白,他们需要机会与勇气,最先提出打破这常规的人,很有可能要背上“不再爱”或至少是“不够爱”对方的污名。     
  非典来了,两所大学相继封校。每天的准点约会不得不取消了。     
  北交大的男孩子,正巧住在被隔离的宿舍楼里。     
  平静的、习惯的、模式化的恋爱生活被彻底打破了。女孩子和男孩子每天通N次电话,表述她对男友健康的担心,男友则让她自己也多加小心。对非典的恐慌占据了所有人的心头,这对恋人也再无心绪吵架了。     
  人大封校整一个月的那一天,女孩子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吵架了,无时无刻不处于深深的思念中,期待着非典过去,封校解除,再见面……     
  四     
  《女士》月刊的一位男性读者,按着我的专栏上注明的邮箱给我写信来诉苦:“我妻子认准我同别的女人上过床,整天在家里对我实行精神折磨……”     
  在我的要求下,这位男士的妻子和我通了电话,说明她的怀疑依据:“他一天量十几次体温,非说自己发烧,结果每次量都不到三十六度五,他就说一定是体温表坏了。他的单位都放假十多天了,您说如果不是他偷偷和别的女人上过床,会这么担心吗?”     
  五     
  我的一位搞艺术的朋友,在人人自危的非典时期,仍然每天和女友各戴上二十层的白色口罩,拉着手上街。这两个口罩与众不同之处是,都用红笔在嘴的位置上画了点东西:男孩子的口罩上画的是一张正吐出舌头的嘴,女孩子的口罩上画的是张开迎接那舌头的嘴……     
  历史会记住这个特殊的时期,以及这个时期的爱情……     
  当女孩儿爱上男孩儿     
  中国有句古话:“世上只有藤缠树,哪有树缠藤。”这话常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中,男方应该主动,而女方总处于被动位置。现代社会,这句话绝对应该过时了。因为它实际上体现着男尊女卑的思想。仿佛男人永远是婚恋关系中的受益者,而女人是受损者。女人总要顺从,不能主动地追求和争取自己的幸福。女人主动追男人便是丢面子,便是没身份,更甚之,会被骂为“贱”。这思维逻辑的结果,从小处说,会使很多有情人错过美满姻缘,从大处说,助长着社会的性别不平等意识。     
  就我个人而言,看到那些主动追求爱情的女孩子,总是心存一份敬仰的。她们是真正自信、自尊、自立的女性。敢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女孩子,她们的事业与人生轨迹,便也一定错不过。因为,自主同样是一种内在逻辑呀。     
  在我所咨助的个案中,凡有女孩子因为暗恋男孩子而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我都鼓励她们积极主动地出击。下面便是一例。一位女孩子在来信中写道:     
  我是一位正在就读初中的女孩,16岁的我像所有的少女一样有一颗憧憬浪漫爱情的心。虽然我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但我依然向往着它。     
  我一直喜欢着一个男孩。他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他很幽默,成绩又好,而且是篮球场上的一匹“骏马”。在我心里,他根本就是个文武双全的完美男孩。我认识他5年了,5年来,我都在默默地喜欢他。     
  小学的时候,他是我遥远的一个梦,是啊,他怎么可能注意到我这么一个相貌平凡的女孩子。令我欣慰的是,我在班上数一数二的成绩也许会引起他的注意吧。         
虹桥书吧。  
第17节:操练爱情(17)       
  上了初中,也许是缘分吧,我们又在同一个班级。在众多陌生同学中,我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对我很好,就像对待妹妹一样,我对他的那份感情也暂且放下了。有了这位“哥哥”,我复何求呢。相处的时间长了,我有时会感觉到他似乎对我有些暧昧,但也许是我多心吧。那段日子,我过得很开心,很满足。     
  可是,最近他变得对我很冷淡,爱理不理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就没有这样对待过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