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学大师如是说-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学在其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经济应让“看不见的手”来调节(4)         

  《道德情操论》系统地论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观念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是《国富论》的姊妹篇。《国富论》说的是经济人,而《道德情操论》说的是道德人。它从道德的高度,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和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以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亚当·斯密指出,同情是人的本性,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事情的牵挂,即是同情。其实,亚当·斯密是说,同情(利他)与利己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他指出,惟有当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同情心、以此当做行为的准则时,社会才会有和谐、安定与进步。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提出的问题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一定要用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人们之间不但要自利而且要利他,通过人的这两种天性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亚当·斯密的地位早已有定论。身为近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与集大成者,他综合了很多前人的观点,并且结合自己的创见形成了较为成熟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奠基人,对后世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经常借人体与社会的类比来说明,自然秩序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并且发挥着作用。他指出,人经常会生病,可是在人身上好像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可以让身体恢复健康。与人的身体一样,社会内部也存在一种力量,保证与调节社会的运转。对于这种社会内在的调节力量,他经常以“自然”这个字眼来表述个人的利害关系和情欲。亚当·斯密表示,自然会让他们将资本投在一般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不过,如果因为这种自然的倾向,他们将过多资本投在这些用途,那么这些用途利润的降低,与其他各用途利润的提高,马上会让他们改变这种错误的分配。不用法律干涉,个人的利害关系与情欲自然会引导人们将社会的资本尽量按最适合于整个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所有不同的用途。   

  亚当·斯密将自然规律与自然秩序当做首位的东西,并指出,在社会领域,尽管自然秩序高于人的理性,可是它又必须通过个体经济人的理性才能得以实现。从自然秩序出发,全社会有一种自然且合理的分工秩序。所以,任何一个个体的人都在这样一个整体的自然秩序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发挥独特的作用。只要每个个体都尽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整个自然秩序也就势必随着水涨船高而达到整体最优。这就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原理。   

  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分工和交换学说。他指出,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发展与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因素。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成就、技巧与判断力,好像都是分工的结果。在他看来,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这是其优越性之所在;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这是其缺点之所在。亚当·斯密只看到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亚当·斯密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这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部分。亚当·斯密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每年的劳动,原本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所有生活必需品与便利品的来源。从劳动的一般抽象意义上来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这让他更为便利地对生产劳动部门和非生产劳动部门进行了划分,也为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另外,在政治经济学史上,亚当·斯密还首次区分了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并指出两者是不一致的。在他看来,后者是特定物品的效用,前者却是指因为占有某物而具有的对别的商品的购买力。物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关系。交换价值并非由使用价值而是由劳动决定的。衡量任何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劳动,任何部门的劳动都会创造价值。         

虹桥门户网。  

第6节:经济应让“看不见的手”来调节(5)         

  亚当·斯密的价值论也充满了矛盾,他将劳动价值理论和别的价值理论混杂在一起,导致了价值的二元论。这是由于受阶级立场与眼光本身所限制造成的,在政治经济学形成初期,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亚当·斯密自相矛盾的理论常常成为其后学者互相争论的起点,也成为其后各种学术流派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亚当·斯密价值论中正确的价值规定被李嘉图继承并且发展,被提升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无法逾越的高度,并且最终为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理论源泉,而他的种种庸俗成分,就被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与流派所承袭、发挥,演变成种种庸俗、充满辩护性的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的货币理论代表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他明确提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渐从“很多种类货物”中分离出来作为“共同衡量的标准”或者“共同的价值标准”。亚当·斯密不但肯定了货币的商品性质,而且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坚持其商品性质,这是他货币理论获得成就的关键。不过,亚当·斯密并未深入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没能揭示价值的货币形式和商品矛盾之间的联系,所以没能够揭示商品转化成货币的真正原因。他指出:“金银价值对别的货币的比例,决定于一定数量金银上市所需劳动量对一定数量别的货物上市所需劳动量的比例。”亚当·斯密还区分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的职能,指出价值尺度为“价值的自然标准”,价值标准为“数量的自然标准”。除此之外,在信用货币理论方面,亚当·斯密也颇有建树。他研究了信用货币的基础、形式和作用。马克思就表示:“亚当·斯密有关信用货币的观点是独创而深刻的。”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相传在《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还是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坐着的几乎是掌握着英国经济全部命脉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而且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而在亚当·斯密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亚当·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已经站在亚当·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亚当·斯密在当时社会的受尊敬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这些社会给予斯密的推崇不足以说明他的贡献,那么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则是亚当·斯密对英国做出伟大贡献的有力证明。这一年,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后人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而这位法国英雄没有想到,即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也没有阻挡住“小店主”国家的产品进入它想要去的地方。甚至在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是来自英国的棉纺织品。   

  后世经济学家们一直把亚当·斯密当成是经济学的鼻祖,是至圣先师,是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山——他将永远屹立在人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成为人们仰望的一座伟岸丰碑。   

  书外人语   

  作为经济学的创始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捍卫者,亚当·斯密在他的伟大著作中向我们展示了财富和繁荣是如何通过自由的市场资本主义被创造出来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控制经济生活的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今天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供求规律。后人评论道,假如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话,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其思想对世人影响之大。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经济应让“看不见的手”来调节(6)         

  概括地说,由斯密提出,为其未来各代门人所赞成和传授的古典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4个一般原理:   

  1?节俭、勤奋地工作、开明的自我利益和对同胞的仁爱是美德,应予鼓励;   

  2?政府应该将其活动限于司法、维护私有产权和防范外敌入侵;   

  3?国家对经济事务应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总政策(自由贸易、低税、最精简的官僚机构等);   

  4?古典金/银本位制约束了国家实行货币贬值的行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可以繁荣的货币环境。   

  毫无疑问,亚当·斯密将因他对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强烈捍卫和他的“天赋自由”、竞争性自由企业的自我调节体系以及有限政府的主题而受到敬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甚至将斯密的竞争性自由企业模型称为《国富论》“皇冠上的明珠”,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最有实质意义的命题”。正是基于对他在《国富论》中所展示的美好前景的坚持,这位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子对未来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他指出,每个人处境的改善都可以通过节俭和良好行为、储蓄和投资、交换和劳动分工、教育和资本的形成以及新技术来实现,即便是最有力量、最邪恶的政府也不能阻止进步。   

  当然,和其他任何人一样,亚当·斯密也不是完人,除了他孤僻怪异的性格之外,就其理论而言,存在着方法论和价值论的两重性。那只被凡勃伦批评为带有“万物唯灵论”的“看不见的手”表现出他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特点。同时,亚当·斯密也未能认识到价格理论的主观效用原理。但比起他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来说,这些瑕疵是无伤大雅的。   

  在《国富论》中,这位著名的道德哲学教授对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段评价,这一评价即使是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切中要害的。他写道:“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的国家……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都不能按照各行各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的资本。”斯密的这段话起码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腐败和官僚垄断盛行,不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社会制度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今天,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探索中,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亚当·斯密当年批评的状况逐步得到根本改善,由此我们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亚当·斯密思想的深邃和伟大。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到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无数的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的周期性循环,生产力多次遭到极大破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经济极端自由的副产品之一。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国富论》中所倡导的精神和制度变革的需求一定要批判性地吸收。   

  总之,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一方面强调了对社会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另一方面强调了对社会经济运行层面的分析。他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永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丰碑,他的生命是完全的,他安息在他的墓穴中,而他的古典经济学思想将传遍世界。今天,深入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对每个人仍有莫大的教益。         

§虹§桥§书§吧§BOOK。  

第8节:干预经济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1)         

  2 干预经济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者   

  精彩语录   

  资本主义的竞争创造了一切,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工人,但却使人显得微不足道。   

  专业分工能创造价值。   

  在完全的自由贸易体系之下,自然每个国家都会把它的资本和劳动力用于最能为自己的社会带来福利的地方。这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密切相连的。   

  社会中国民收入的分配好比分吃一个大小基本不变的馅饼。工人只从其中分得一小份,其余全归资本家所有,然而资本家又不得不与土地所有者分享,而且后者所占的份额还在不断地增加。   

  工资正像所有其他契约一样,应当由市场上的公平而自由的竞争所决定,而绝不应当用立法机关的干涉加以统治。   

  劳动的市场价格是根据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而实际支付的价格。劳动稀少时就昂贵,丰裕时就便宜。劳动的市场价格不论和其自然价格有多大的背离,它也还是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符合自然价格的倾向。   

  我们通货的所有祸害都是源于纸币的发行过多,由于给了银行一种危险的权力,让它可以随意减低每一位有钱者的财产价值,并通过提高粮食和每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使受领国家年金的人以及所有因收入固定而不能从自己的肩上转嫁其任何部分负担的人都受到损害。   

  每一种商品价值的涨落都和它的生产的难易成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和它在生产上所使用的劳动量成比例。   

  假如苏格兰生产燕麦和酒的费用都比葡萄牙低,但是它生产燕麦比生产酒更有优越性,那么根据一定的费用比例和一定的交换比例,苏格兰单生产燕麦,葡萄牙单生产酒将是有利的。   

  商品价值,即用来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而不取决于支付这一劳动的报酬大小。   

  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   

  劳动的自然价值是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代所必需的价格。   

  马尔萨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财富起因的性质的,我则认为它应该是研究生产物在参与生产的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的。人们不可能制定有关数量的法则,但可能制定相当正确的有关比例的法则。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是虚妄的,后一个问题的研究则是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年生产量可以补偿其年消费量,人们就说资本增加了;如果年消费量没有为年生产量所补偿,人们就说资本减少了。因此,资本可以由增加生产或减少非生产性消费而增加。   

  谷价上涨并非因为支付地租,支付地租反而是因为谷价上涨。   

  经典理论   

  李嘉图出生在伦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9岁的时候,他看到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摆着一双鞋口有皮毛的鞋子,式样很新,从没见有人穿过。李嘉图很想要这双鞋子,他吵着让父亲给他把那双鞋买回来。父亲认为这双鞋子并不适合他穿,但李嘉图坚持要买,并承诺买回来后一定要穿,并一直穿到鞋子小了为止。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李嘉图还将自己别的鞋子都送给了弟弟妹妹。   

  鞋子买回来后,李嘉图才发现,这是一双木鞋,是鞋店专门用来做样品的。不但不舒服,而且当他穿着鞋子走在马路上时,所有人都会盯着他看,因为这双木鞋会发出很大的响声,每走一步就“喀哒”一声。本来想满足一下自己虚荣心的李嘉图却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全校都认识穿木鞋的他了。为了声音小一点,他走路时不得不尽量放轻脚步。   

  一个同学建议李嘉图换双舒服点的鞋子,并愿意借给他一双鞋子,然而李嘉图却拒绝了。他认为,父亲已经按照约定给他买了这双鞋子,他就应该按照约定一直穿着它。就这样,李嘉图一直到脚长大到穿不进去这双木鞋的时候,才开始换别的鞋子。   

  这件童年的小事对李嘉图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在未来的经济学研究工作中一丝不苟,敢于承担一切责任。   

  在14岁之前,李嘉图只接受过初等教育,之后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参与实际工作。然而,他和一名“异教徒”的婚姻,导致了和父亲关系的决裂,最后被逐出家门。   

  从此以后,李嘉图依旧在交易所从事投机活动,因为他熟悉关于金融方面的业务,善于把握时机和经营,在26岁的时候他已成为英国金融界的有钱人。之后他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化学与地质学都很感兴趣。没多久,他又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钻研了《国富论》并且结识了亚当·斯密,在经济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BOOK。◇欢◇迎访◇问◇  

第9节:干预经济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2)         

  1810年到1820年间,是李嘉图最富有成就的时期,他先后出版了《黄金的价格》和《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多部重要作品。1819年,他当选为议会议员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要求实行选举改革,主张言论、结社与集会自由,反对宗教专制。1823年9月,李嘉图因病去世。   

  经济自由主义是李嘉图理论的基本思想。他指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是不明智的,主张给予经济以更大的自由,国家的职责仅仅是保证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