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海王道:从奥康奇迹悟世界一流商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香港整个塑胶行业做得风风火火的时候,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席卷了全球,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当时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因此,价格由年初的每磅元到秋后竟然暴涨到每磅4~5元。塑胶制造业一片恐慌,如临末日。不少厂家因为没有储备原料,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其实,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还不是石油危机,国外塑胶原料的出口离岸价只是略有上涨。主要是香港的进口商利用业界因石油危机产生的恐慌心理,垄断价格,一致提价,把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
  在这场关系到香港塑胶业生死存亡的危机中,身为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挺身而出,挂帅救业。
  其实当时李嘉诚的经营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地产上,而且收益颇丰,塑胶原料危机,对长江整个事业,影响并不大。李嘉诚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公心和义务。
  在李嘉诚的倡导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其中还有非潮籍塑胶商。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对方不予理睬。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很快达成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这种形势下,其他原料进口商不得不降价。
  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从此烟消云散。
  不仅如此,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更有着惊人之举。他从长江公司的库存原料中匀出万磅,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
  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李嘉诚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硬胶原胶,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在危难之中,受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
  李嘉诚的这种做法不仅挽救了整个行业,更赢得了人心。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嘉诚为何能够成功的一流商道。它充分说明:
  “利他之心”,不仅是一个人的创业之本,也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灵魂!
  (五)额外的一点点,改变世界。
  境界大并不意味着只做那些大事,不做小事。大事总是通过小事和细节来体现。
  能够将事业做大的人,不仅关注小事,而且关注“额外的付出”,就是别人没有要求你这样做,你偏偏给他一个惊喜,自然你所得到的,就是超乎寻常好的结果。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5)
而且,正因为你能带头付出,也会净化更多人的心灵,从而让环境发生变化,让世界更为完美。
  其实,我们分析奥康的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家的商道,更可以总结出两个核心的结论:
  (一)赚钱的法则和行善的法则,都是同样一个法则——付出法则。
  只要你能够首先付出,更好地付出,你就能够得到最理想的回报。
  (二)企业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出分别:
  三流企业比产品;
  二流企业比品牌;
  一流企业比商道!
   。。

“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1)
做企业都希望顺势而为,但奥康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温州鞋成为假冒伪劣的代表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时,选择逆风飞扬,在市场环境最糟糕、最恶劣的情况下,创办了自己的鞋厂,正式加入了制鞋行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康的创业者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当他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奥康的创始人王振滔哈哈一笑,说:
  “说起来,这得感谢1987的那一把大火。”
  尽管事隔多年,但王振滔对于那把大火,至今记忆犹新。
  1987年,温州生产了不少假冒伪劣的皮鞋,在全国影响很坏。“温州鞋”甚至成为“瘟鞋”的代名词。于是,浙江省工商部门将在全国各地查抄的假冒伪劣温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轰动全国。
  那把火烧完的第二天,他正在从武汉回温州的车上,准备进一批皮鞋回武汉卖。
  路上,他就听见大家在议论杭州烧温州鞋的事。当时他还不以为然,认为武汉隔杭州那么远,要烧也烧不到那里去,加上自己的皮鞋质量一直都不错,肯定没什么问题。
  谁知道,第二天他刚进家门,连鞋都没来得及换,武汉那边的合伙人就打来电话:
  “出大事了,我们的鞋全被没收了。”
  原来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全国人都知道了烧温州鞋的事。一夜之间,温州鞋成了“瘟鞋”的代名词,大家对温州鞋避之惟恐不及。有的店门口甚至连夜直接贴出了告示:本店不售温州鞋。
  而且,武汉的一份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一篇题为《武汉消费者脚踏30万双纸皮鞋》的新闻。报道一出来,对温州鞋的销售影响非常大。
  报道出来后,武汉工商局联合六个部门,组建了一个临时队伍,专门清理市场、整顿鞋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是远在杭州的武林门烧鞋,但是,对所有的温州鞋都有影响。
  突然间,武汉市场上所有温州产的鞋子全部被没收了,包括他们卖的鞋子。
  王振滔连夜赶回了武汉。
  站在湖北的鄂州商场,看着空空如也的柜台,王振滔欲哭无泪,价值20多万的货,一下子全打了水漂,多年的辛苦和努力也都付之东流。
  他想不通,自己卖的明明是真皮皮鞋,怎么就变成伪劣了呢?更让他想不通的是,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边租了一条船,以5元一双的低价处理没收他们的温州鞋,限定每人只能购买一双。
  看着排成长龙的买鞋队伍,他的心都快碎了。
  这让痛心不已的他更加怨气难平:如果我的鞋是假冒伪劣,你们可以集中销毁,但你们公开销售,说明我的鞋没有问题!
  于是,他决定讨个说法,经过艰难的诉讼,他终于获得了胜利,拿到了2000块钱的赔偿费,虽然钱不多,却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时吴甘霖问道:
  “据我的了解,在当时全国各地都排斥温州鞋的情况下,温州鞋业老板纷纷要么转行,要么改旗易帜,无一不以‘保命’为先。在遭受那么大的打击和损失下,你是否也有过改行的想法?”
  而王振滔的回答是:
  “真没想过。那把火反而烧起了我的豪情和决心:温州人如果连鞋子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于是我回到了老家,用仅剩的3万元钱创办了奥康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并发誓总有一天要为温州皮鞋雪耻。”
  吴甘霖哈哈一笑说: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你这种做法不可思议,甚至觉得你傻,什么不好做偏偏要做什么,其实这恰恰符合一流商道的做法,也正是你的高明之处:
  大家都不做,而你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好,那么你就占据了最优势的位置,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
  奥康是温州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奥康的逆风飞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系列温州企业的成长之路,也代表了一些有抱负的温州人从“商人”向“企业家”的蜕变过程。
  

“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2)
众所周知,温州人向来是以“做生意”而著名的。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众多的人都停留在只注重“赚钱”的“商人”层次,而且相当多的人“赚钱”,都是“惟钱而钱”,于是,假冒伪劣产品有之,“一窝风”而上者有之,导致一时温州货人人喊打,处处排斥。
  也就是这样的情景,促使了一些希望真正有作为的温州人的警醒,也促使了他们开始走上产业化、品牌化经营的道路,更在诚信经营、培养“利他之心”等方面建立“商道”法则,来了一次温州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凤凰涅槃”。
  我们来看另一个“逆风飞扬”的企业吧……大虎打火机。
  1992年,周大虎拿着爱人5000元的下岗费,全家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开始了进军打火机行业。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进入这个行业没多久,温州打火机市场进入了一个急速膨胀的状态。仅1993年上半年,温州的打火机厂家就从原来的100~200家,发展到了3000家。
  当时,温州打火机非常便宜,只要10元钱一个,而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生产的打火机每个要买到300~500元。由于价格相差非常大,所以,温州到处是前来批发打火机的老外。生意好到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即使你发给老外的箱子里是石头,老外都会连看都不看就带走了。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在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周大虎却濒临破产。
  为什么呢?
  原来,在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温州不少打火机厂家抱着“快捞几把”的想法,生产了大量劣质的打火机。
  由于质量低劣,1993年下半年,温州原先3500家打火机厂家,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地关闭了3000多家,几乎是全军覆没。
  周大虎的企业也面临破产。除几个骨干外,100多个工人全跑了个精光。周大虎苦闷之极,甚至在一个星期内,由于神情恍惚,他骑摩托车接连出了3次车祸。
  尽管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但周大虎依旧清醒地认为:最有发展的时机,也是最危险的时机。谁做得最好,谁就能做得最大。就在众多企业纷纷垮掉时,周大虎却选择了知难而进、逆风飞扬,创建自己的品牌——“虎牌”。
  他在质量上大做文章,在服务上大加改进,让那些吃够了劣质产品苦头的外国商人,开始将眼光转向了周大虎。周大虎的订单一下子多起来了,有时甚至一天能够接到5~10万只的订单。
  由于周大虎严把质量关,使企业成为了国家首批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他的固定资产也由以前的5000元变成了现在的3亿多元,成为了温州最著名的“打火机之王”。
  奥康也好,大虎打火机公司也好,之所以能够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来自那种不随波逐流,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品质的勇气和决心。
  而这种勇气和决心,不仅是奥康和大虎打火机一直都在坚守的,也非常符合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之道。
  通过对众多世界一流企业进行分析后,我们还进一步发现: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于逆风飞扬。
  这种逆风飞扬,不仅体现在创业之初,而且体现在日常的企业经营中。
  如著名的星巴克咖啡。星巴克以向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咖啡而闻名世界,品质是它自始至终一直坚守的,为此它不惜以高价买进最好的原料。
  有一年,由于霜冻,咖啡豆的价格猛涨,优质咖啡豆更是涨到了天价。这对星巴克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如果它依旧坚持贯有的品质,仍然选用最上乘的原材料,那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当时生产咖啡的企业和咖啡零售企业为了自保,纷纷采取优质咖啡和劣质咖啡掺杂的做法,甚至就用劣质咖啡替代,其中不乏著名的企业。他们的理由是:反正顾客也喝不出其中的区别。
  但星巴克没有这样做,他们认为:尽管顾客不知道其中的区别,但我们自己知道。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3)
星巴克仍然坚持购买天价咖啡,为此,星巴克那年损失非常惨重,甚至花了几年时间才恢复元气。尽管如此,但它却赢得了全世界顾客的心,这也使得它几十年来,始终长盛不衰。
  由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逆风飞扬,方显大智大勇。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逆风飞扬并不合常理,甚至是鸡蛋碰石头的事,但我们却认为,这其中恰恰包含了大智慧。
  无论是奥康在困境中起步、周大虎在危机四伏中坚持自我,还是星巴克在四面楚歌中始终不放弃对品质的追求,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在赔本的买卖,付出了很多,不但没有回报,甚至损失巨大。
  但从长远看,他们得到的,却远远比付出的多。因为他们抓住了一个企业发展和壮大的核心和根本:赢得了顾客的心,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做小鞋子也要有大师的境界(1)
在我们进行对话时,很偶然看到桌上放的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大师的境界》,引起了我们共同的兴趣。
  文章写道:
  大师年轻时在上海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哪怕是鞋前面裂开了一个口子像鲇鱼一样的嘴,也没钱去补,更不用说买新鞋了。
  一天,大师为了养家糊口,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去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特别想买,就问:
  “多少钱?”
  “500美元。”
  外国人觉得500美元太贵,便说:
  “能不能少点儿啊?”
  “不能少!”
  大师一边说,一边将画撕掉了。
  外国人吃了一惊:
  “年轻人,你怎么撕了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卖,少卖点儿也行啊!你是生气了吧?”
  谁知道,大师平静地说道:
  “先生,我没有生气,这画我要价500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讲价,不愿出500美元,说明在你眼里它不值这个价,也认为它不好。
  所以,我要继续努力,下次画好一些。这次画得肯定不行,所以我撕了它,重画,直到顾客认可为止。”
  可那时大师还不是大师,只是一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青年。
  尽管那时候大师非常穷,也非常需要钱,可他还是没有降低自己追求的标准,没有让物质的诱惑干扰他的最高追求。他追求的不是钱,他追求的是艺术境界。
  假如是常人,肯定会能卖多少卖多少,先换到钱再说,不会考虑什么境界不境界的问题。
  可是,大师不一样,哪怕当时他穷得连鞋子都没得穿了,还依旧有着高尚的心态,还依旧追求着艺术境界。
  就是这种心态、这种境界,使这个青年日后成为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雕塑作品。
  他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是什么成就了大师?是心态,是境界!
  我们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即使是一个最底层、最穷困潦倒的画家,也都有大师的境界。
  那么做企业呢?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无论做什么,哪怕是做小鞋子,也同样要有大师的境界。
  仔细探究奥康能够获得这样迅速发展的原因,其实是和对这种理念的认同分不开的。
  在奥康发展的过程中,和大师撕画一样,有过多次剪鞋经历。
  一次在展销会上,一名外商拿起一双奥康的皮鞋,仔细观察后提出了质疑:
  “这是真皮的吗?真皮可做不出这种效果啊!”
  看到外商疑惑的眼神,奥康一位负责人微笑着走上了前去,二话没说,拿起
  一把剪刀,三下五除二,就将那双皮鞋给剪开了。
  外商一下子目瞪口呆,觉得这个中国人的举动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慌忙说:
  “先生,你?”
  还没等外商把话说完,奥康的负责人就非常有礼貌地把皮鞋递给了他:
  “先生,你是行家,请你帮我鉴定一下,看这是真皮还是假皮?”
  外商再次一愣,接过鞋仔细研究了一番,点点头说:
  “真皮!果然真皮!用真皮做出这种效果,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我就要你的鞋,质量我放心。”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很多客户都纷纷前来探个究竟,大量的订货也随之而来,使奥康成为了那次展销会上最大的赢家。
  在奥康,这种剪鞋的故事数不胜数。
  一次,一家企业在奥康订做了一批高档皮鞋。结果,鞋子中有180双商标的位置贴偏了一些。
  其实,商标贴得符不符合标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穿在脚上,那一点点细微的差别没人能看得出来。
  可奥康却认为,即使是一个小细节,哪怕是一点点瑕疵,也关系到质量和公司的信誉。
  

做小鞋子也要有大师的境界(2)
于是,奥康领导将180多双有问题的鞋子全部挑了出来,放到了一旁,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准备剪掉。
  当时一位分厂厂长觉得鞋子就这样剪掉太可惜了,于是悄悄走过去对领导说:
  “这么好的鞋子,剪掉太让人心痛了,不如内部处理,卖给员工自己穿吧。”
  奥康的领导拒绝了。
  “不行!这些都是有问题的鞋子。”
  “可是这些鞋子只是商标贴得有点问题而已,质量上没有任何问题啊!一双鞋子有光成本就要几百块,要是剪掉的话,损失太大了。”
  “剪掉鞋子,损失的只是一些钱;但对奥康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消费者的信任,是奥康这个品牌。
  记住,欺骗消费者就是欺骗自己,我们决不能干杀鸡取卵的事情!而且如果将鞋子卖给员工,那么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同样的错误下次还会再犯。”
  当领导剪完第一双鞋之后,剩下的都由员工自己剪。很多员工特别是做这批鞋子的员工,边剪边流下了眼泪。这件事对他们触动非常大,在以后的工作中,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其实,不只是奥康,很多著名企业都这样做过。
  国内电器龙头企业海尔就是其中之一。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很多人都熟知。当年,刚刚走马上任的张瑞敏,为了狠抓产品质量,将76台存在各种缺陷的冰箱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全部砸毁。
  他第一个抡起锤子砸下了第一锤。很多员工在砸冰箱的时候,也和奥康的员工一样,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在砸冰箱之前,很多职工也建议内部处理,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相当于一个员工一年的工资。
  对此,张瑞敏的回答是:
  “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正是当年这一砸,砸出了海尔人的志气,也砸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世界名牌。
  无论是奥康剪皮鞋还是海尔砸冰箱,我们认为,都符合一个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通过对奥康的发展和众多世界一流企业的分析,我们觉得,无论是做小产品,还是做大事业,都必须具有大师的境界,这是一个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