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剑天涯-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二娘转头道:“你这些徒弟好笨,一招要学这么久,闷死我了。”

“那你耍一套剑法让我瞧瞧。”

“好。”公孙二娘闻言,提剑起式,使的是公孙正所授的寒香十三剑,剑法轻灵逸动,身姿如柳。

十三剑毕,秋渐浓问道:“你师父是谁?”

“我师父叫公孙正。”

“没听过这名字。”

“我师父只是慕仁山庄的一个守园人而已。”

“你再使一套来瞧瞧。”

公孙二娘依言又使了一套舞柳剑法。剑停,秋渐浓道:“一流的轻功,三流的剑法。你师父若不是有心乱教你,那便十分奇怪。”

公孙二娘一怔,恼道:“你怎么说我师父教的剑法是三流?”

“我只是据实而言,你师父怕没有好好教过你功夫,你的内力这么差,剑法也不怎么样,为何轻功这么好?”

“轻功不是师父教的。”

“那就对了,你这门轻功叫一苇渡江,创自佛门高僧。”

“我不知道,是很小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教我的。”

秋渐浓点头道:“以你的资质,自幼学武,成就应该远在琴棋书画之上。”他缓步上前,取过公孙二娘手中长剑,徐徐一剑,起式甚慢,显然是要他手下八人都看得清楚。随即剑芒暴长如虹,剑风激起水波如雾,剑势如风,一团有形无质的剑气扩散开来,周边人纷纷退让,均觉气为之窒。剑气白光中,秋渐浓的身形真可称是矫若游龙,翩若惊鸿,气撼山河,势震日月。直待他收势,公孙二娘兀自觉得目眩神驰,半晌不能回过神来。直至秋渐浓将剑递到她手中,说道:“你学会了么?”

公孙二娘方自省然,摇摇头:“没,只记得几招。”

“那你记得几招,使出来让我瞧瞧。”

公孙二娘应了,凝神思索一会,将记得的几招缓慢使出来,那剑法自她手中而出,威力自是大减,然奔放舒展,使人缭乱,其形已有神似处。宋琴和瞧得半晌,轻叹了一句:“我自学剑以来十余载,还不如一个小姑娘。”

一晃在岛上已过月余,秋渐浓初始所教的那套剑法公孙二娘已然略有小成,只是内力尚不足。秋渐浓曾道:“世间任何招式需辅以内力,若无高深内力,剑招再精妙亦是无用。你的内力根基甚浅,却需假以时日,决不是一朝夕之功。自然,以你的悟性与出手之快,对付与你武功相近的人可以出奇制胜。”公孙二娘听了他的话,每夜调息练气,白天与八人同练剑法,时间倒也过的飞快。

这日,公孙二娘将那剑法从头到尾使了一遍,众人一旁观看。秋渐浓在旁凝神瞧了一会,轻吟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公孙二娘收了剑,奇道:“你念的什么?”

秋渐浓道:“是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将后面几句也念给她听了,并向她解释其意。

公孙二娘听罢笑道:“有人叫公孙大娘么?这名字跟我倒像姐妹。”

秋渐浓道:“公孙大娘是唐开元时的教坊伶人,善舞剑器而出名。后吴人张旭观其舞剑受其影响,草书笔势由此而豪放奔腾,成为一代草圣。”

公孙二娘噗嗤笑道:“可惜人家是佳人,我是野丫头,这一点未免不像。”遥想公孙大娘玉貌锦衣,尚且绛唇珠袖两寂寞,不由感叹悽怀。

秋渐忍俊不禁道:“你还知道自己是野丫头,我道你毫无自知之明呢。”

公孙二娘啐了一口,白了他一眼。秋渐浓心中一动,回想起在太白居时,也是那别有风情的一眼,至今记忆犹心。念及她当日临去时那一粒滴泪,心中遽然泛起一种被烧灼的痛。

中秋至。月朗清秋,初寒销骨,中庭地白,公孙二娘独坐于月下。身边是飞流如雪,一潭碧波,心中却空旷如野。那潭边一块巨石平滑如桌面,巨石周围堆砌几块石头,便如天然石桌椅,她正倚石观望清寒圆月,手执杯酒,口中酒味微觉苦涩。往年中秋她总与师父和邵天冲一起围桌赏月,吃着甜咸口味的月饼,而短短一年间,变化竟如此之巨。师父已不在身边,邵天冲多半拥着娇怯怯的凌叶子花前月下,耳鬓厮磨,而她却独自对着冷露清霜,潸然泪下。如今听风榭多半又是丹桂幽香暗飘,虫鸣穿透碧纱,只不知公孙正一人是否有兴把酒赏月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秋渐浓略带调笑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公孙二娘立伸袖偷拭泪珠,回首见秋渐浓带了一坛酒、一只食盒在她身边坐下,将酒坛置于石上。

她脸色微沉,道:“你这人怎么阴魂不散,片刻不能让人安宁。”

秋渐浓侧头端详她片刻,笑道:“这岛只有这么大,没几处地方可去,我想避开你也不易。瞧你这般满面闺怨的模样,莫非也跟月中嫦娥一般,夜夜孤寂冷清?”他语中自带着几分暧昧不明的调侃意味,令公孙二娘面上一热,心中便极不舒服地转过脸去。

秋渐浓见她不愉,收拾笑容正色道:“我料着你无酒不欢,这小小一壶酒怎么够你糟蹋,是以带了一坛酒来。这岛上酒虽不多,但除了你之外也无人好酒,便搬来给你糟蹋了。”

“说的好生难听,为什么我喝酒叫做糟蹋酒?”公孙二娘边说边揭开酒坛,闻到酒中桂花清香,奇道:“这岛上居然有桂花酒?”

“柳家姐妹两酿的,女孩儿家心思奇怪,都喜欢用花来酿酒。她们平素也不喝,偶尔当料酒用用烧菜。不过这桂花酒甜淡醇香,适合女孩儿,也适合今晚月色。”

公孙二娘低头看酒色嫩黄剔透,泛着淡淡翠绿,鼻端清香,一时心旷神怡。秋渐浓取出食盒中的糕点,有桂花糯米藕、云片糕、玫瑰松子糖和各类咸甜小月饼。那月饼做得小巧玲珑,模样儿极为好看,让人不忍去咬上一口。她微笑道:“这也是柳家姐妹做的么?这姐儿俩手真巧,月饼都做得这么好看。”伸指拈了一只轻咬一下,入口香酥,细品之下知是五仁月饼。再尝了一只,却是咸的。

“这些糕点月饼都是江南细点,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公孙二娘道:“我幼时是做乞丐的,后来在慕仁山庄也不过是下人待遇,能吃饱就行了,几时吃过这些精致点心?月饼也只吃过豆沙、芝麻这些素的,从不知道还有咸月饼。柳家姐妹手艺真是好,几时我也去学学。”说着再咬了一片糯米藕。

秋渐浓道:“这些是我做的,她们做菜的手艺也是我教的。”一言未毕,公孙二娘口中的莲藕险些吐了出来,另一半哽在喉头,忙吞了一口酒方才咽下。她歇了口气,意殊不信,怀疑地瞧着秋渐浓。

秋渐浓微笑道:“这么看我做什么?小时候我娘替人浣纱洗衣,做刺绣女红,没空做饭菜,都是她教我做。后来进了师门,师父长年吃的斋菜,也都是我做的。”

“你娘怎地什么都会?绣工那么巧,做菜也做得好。”

“那是因为你懒,什么都不学。”

公孙二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自斟了一杯饮下去。秋渐浓取出一只杯,道:“你一个人饮酒不无聊么?我陪你喝。”

“你也喜欢喝酒?我道你只喜欢喝茶。”

“平日我是滴酒不沾的,不过今儿个例外。”他端起杯一饮而尽。

“你也跟我天冲哥哥一样,觉得酒是穿肠毒药?那你还喝干么?”

秋渐浓不答,又斟了一杯,方道:“今晚我也想知道醉的滋味。”

公孙二娘见他一杯接一杯的喝着,不由有几分担忧,说道:“你平日里滴酒不沾,还这般喝法,很容易醉的。”

“那便瞧瞧谁先醉再说。”

公孙二娘给他一激,道:“我若是连你也比不过,岂非无用得很?只不过这酒太少,一坛酒怎么也喝不醉的,况这桂花酒是甜酒,酒性淡。”

“你等我。”秋渐浓转身离去。不多会宋琴和与他一起抱了几坛酒来,只是宋琴和满面诧异之色,放下酒坛不解地转身而去。走得几步,忍不住又回头看两眼方才离开。

一时更深露重,巨石边搁置了几只空酒坛,公孙二娘酒意已有七八分,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起来:“你怎么还不倒,真是奇怪。”

秋渐浓道:“至少也要先看你倒下。”他吐字虽尚清晰,但眼神中似也醉意朦胧,凝视公孙二娘玉一般的面颊上泛起一层淡淡胭脂色,心中骤然间火一般燃烧起来,不由得伸出手去,轻轻握住她的手。公孙二娘酒醉中不解其意,朝他笑了一下,笑靥如韶光明媚,眼波轻翦,盈盈销魂间却令他断肠。正自觉得内心痛苦煎熬,却听她无意识地问道:“你从小到大都是滴酒不沾么?怎么酒量还这般好?”

秋渐浓凝视她良久,语音凝涩:“我成亲的时候喝过合卺酒,踏入江湖后仇家众多,便没再沾过酒。”

“合卺酒?”公孙二娘酒意醒了一二分,奇道:“你成过亲么?你老婆呢?怎地从不听你提起她?”秋渐浓不答,握着她的手渐渐由炽热转为冰冻,带着秋夜寒凉之气。一阵酒气上涌,公孙二娘也没再细问,含糊又扯了几句话,便昏昏沉沉地睡去。

五更天明,宋琴和方提剑转到山后,竟见有人比他先至,不由一怔。再看却是秋渐浓倚着潭边巨石而坐,双手环抱着公孙二娘。她头枕在秋渐浓肩上,身上披着白色长衫,兀自酒醉未醒。宋琴和呆立良久,悄然转身离去。走到半道,不意余人也早醒转,均向瀑布走去。宋琴和拦在路中,摇头道:“先回去吧。”

“怎么了?”魏棋风问。

“别多问,回去。”

“怎么不能问,总该说个理由罢?”岑画意道。

“没事。”

岑画意狐疑地看他几眼,道:“瞧你神色明明有事,让开。”推开他径向前走去。宋琴和叹口气摇了摇头,知她转眼必返。

果然,她不久便奔了回来,煞白着小脸,眼神异样地瞪了宋琴和一眼。宋琴和苦笑道:“是你非去看不可,我早叫你回转。”

岑画意咬着红唇,眼神针尖般刺人。许书音笑道:“什么事让画意这么生气?我也去瞧瞧。”

岑画意恨恨道:“一对——”她似是想不到什么恰当的形容词,但又不敢说不敬之辞。许书音见她神色有异,向宋琴和望去。宋琴和耸一下肩,说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没看见。”转身走了回去。

公孙二娘宿醉方醒,觉得清寒袭人,低头一看,身上披着秋渐浓的外衣,一惊坐起。她看着秋渐浓好端端地坐着,讶道:“你一夜未睡?”

“嗯。”他应了一声。 她面上顿红,想到自己竟会给他灌醉,不由慌乱羞赧,低头瞧衣着整齐,心神稍宁,说道:“你骗我,你竟然没醉,还说你不会喝酒。”

“我只说我从不沾酒,没说过我喝醉。”秋渐浓接过她手上外衣穿上。

公孙二娘为解尴尬,随口道:“今天学什么?”

“早上识字,正午学琴,下午练剑。要是你晚上也闲着无事,就去跟柳家姐妹学做菜。”

公孙二娘一窒,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道:“你当是我什么,学这么多,哪一样能学得好?”

“你想成名成家?”

“不想啊。”

“那就是了,既非求大成,兴之所致才学,有什么不可以?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可是一样都学不好嘛。难道你以前也是这么一天学四五样东西?”

“我学的比你多。”他答。

公孙二娘奇道:“你的脑袋瓜子当真与旁人不同,也不见得特别,怎么能学那么多东西?”

秋渐浓拍了她的脑袋一下,说道:“等你知道用心去学的时候,不管学什么都能一学就会。”

公孙二娘摸摸头,喃喃道:“用心?你像在打禅机。”

“我师父就是和尚。”

“我怎么记得昨晚你好像提及你师父有女儿?”公孙二娘朦胧间想起昨晚沉睡前的对话似曾提及这些。

“是啊,师父的女儿是我大师姐,她和师父对我都很好。”

“和尚能有女儿么?”

“当然能。”

公孙二娘觉得有几分好笑,道:“那岂不是尼姑也能有女儿?”

“我觉得没什么不能。”

“喂,你师姐很喜欢你么?”

秋渐浓看她一眼:“我入师门时,师姐膝下无子,当我是亲生儿子一般。”

“什么?那她多大了?”

“跟我娘差不多年纪。你的话真多,昨晚上还没问够?”

“……”

正文 第十一章 渡天一剑

凌叶子自小舟上岸后,独自策马返回开封。一路上心中千头万绪,思忖着如何向邵天冲交代。正心神不宁之际,听得道上有人说道:“咦,这小妞不是姑苏凌家的么?”凌叶子猛一惊,回过神来,心中惊讶难言:“在这种地方也有人识得我?”抬眼看去,三骑马正在远处缓缓行来,左首一人是当日在醉花阴被玉生香救走的陈吉庆;当中是个中年文士,眉目娟好得近于女子,看上去有种极端诡异的感觉;右首是个年轻汉子,五官端正,但那双眼睛在扫视他人的时候总觉得含着几分莫名的杀气。

凌叶子倒不太记得陈吉庆,只是在他一叫之后方才想起。陈吉庆指着她道:“二位爷,那小妞是凌韫的女儿。”

那年轻汉子眯起一双眼,笑道:“原来是个小美人儿。”笑声中邪气透骨,令凌叶子不由自主的生起栗栗之意。

不过那年轻汉子的声音尚不如那中年文士的声音令人肌肤起栗,那人道:“这丫头是有用的,你可不能乱来,用完怎么处置倒是随便你。”他的声音有几分阴阳怪气,有点近似太监,但更为尖锐,一开口便如光洁的卵石互相摩擦产生的那种刺耳之声。听了他的语声,凌叶子恨不得立即用双手捂住耳朵。

那三人缓缓地策马过来,将来路拦截。凌叶子心中越来越怵,头皮发麻,眼见那三骑虽缓慢,却越来越近。一时险中求生,她咬了咬牙,忽拔出柳叶刀,在坐下马臀上刺了一刀。她骑的那马是宋琴和自马车上解下来的,也就是原先宋琴和所骑的那匹红色骏马,那马端的是神骏非凡,受痛后人立而起,嘶叫一声,陡然间撒蹄飞奔起来,宛如追月踏月一般。那三人一时猝不及防,吃了一惊,但见那马疾如雷电,狂奔到三人面前,也不停步,径如飞一般自三人头顶越过。这一着那三人始料不及,待策马追赶时,只见烟尘滚滚,一个红影渐去渐远。

陈吉庆惊叫:“怎么办?”

“追。”年轻汉子从齿缝中挤出一个字。

“她的马被刺伤,纵然神骏,已不能及远,渐渐总能追上。”

那红马一路狂奔,凌叶子紧紧抱着马脖子,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奔了不知多远,方敢回头张望一眼,见那三人早已不见人影,这才喘口气,渐渐定下神来。那马奔跑久了,血流得甚多,也渐渐神疲力尽,缓了下来。凌叶子策马停在道旁,下马看一下伤势,不由得心疼,撕下衣襟帮那马裹住刀伤,歉然道:“马儿啊,真是对不住了,方才情形实在不得已。”她心怀歉意,牵着那马缓步而行。

渐行至人烟繁多处,凌叶子生恐那三人追至,也不敢多歇,买了些干粮便又上路。此处已是江苏境内,距苏州却是甚远,她所处的仍是云台山脚下。入夜时分,她到得锦屏山下,不敢投宿农家,便捡了处丛林安顿下来,将马拴着,燃起一堆火,就着火堆而坐。夜间山林中夜猫子偶尔啼叫一声,便能将她惊吓一跳。一时也不敢安睡,左右四顾,仍是觉得心中惴惴,不由自主靠近那红马,轻轻摸着马鬃,方觉得稍安心。那马十分疲惫,甩了几下尾巴便不再理睬她。她蜷坐于拴着马的树边,双手抱紧双肩,渐渐睡去。天明后复又启程西行。她出生富贵,这一辈子从未独自一人遭遇过危难,就算在飞斧帮追杀她时尚有邵天冲在旁,此时孤身一人上路,还需躲避追捕,十分凄惶无助。

这一路凌叶子捡小路而行,避开大道,终于到得山东与河南交界处。踏上河南地界时,她心中巨石终于渐渐落地,眼见此去开封已然不远。她心中暗自庆幸,在一处小镇落了脚,这是她一路首次投宿客栈。夜间睡在客栈床上,觉得此生再也没睡过这般柔软的床,头一沾枕便已入梦。夜半,红马长声惨嘶,将她从梦中惊醒,自床上一跃而起。

她拔了刀悄悄走近客栈马厩,见月下立着三人,目光均落在她身上。

凌叶子心中一时凉透,暗叫此番无幸。那年轻汉子慢慢向她走来,笑道:“凌小姐,你还是不要枉费心机了,乖乖跟我走吧。以你的花容月貌,我决不会为难你。”

凌叶子握紧了刀。

不过这一战似乎已无必要。

那年轻人出手如电。他的手掌泛着一种奇怪的光,赤暗如血。掌上腥风微起,凌叶子闻之欲呕。那掌风瞬间便到眼前,她完全不及闪避招架,本能地闭上双目。然而“波”地沉闷暗哑的一声,那掌竟未到她面前。凌叶子闻声睁开双眼,看见一只手掌拦截于她面前,出掌的人便在她身侧。

一个缁衣芒鞋的尼姑,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立着,一掌与那年轻人相交,一掌握着一串佛珠,面上祥和宁静之色隐约可见。那年轻人怔了一怔,觉得这尼姑怪异莫名,手掌如铁,竟不似生人,而他那一掌也不过如同击在铁板上而已。这一惊诧间,那铁板却忽然发热,以快得无以形容之势化掌为指,一股极灼热的尖锐刺痛便贯穿他掌心。他惊怒间退下,抬手一看,月光下掌心一个红点,殷红如血。他另一手捧着这只手掌,愤怒怪异的目光始终不离那尼姑面上。

那中年文士耸然动容,拱手道:“师太可是净慈庵的惠净法师?”

那尼姑神情温和,合什还了一礼,宣了声佛号说道:“三位施主必是周王府幕下之宾?看形貌这位当是铁衣秀士甄怀元了,另二位却不知如何称呼?”

那中年文士心头一凛:“这尼姑知道我的名号不足为奇,可居然知道我为周王府幕客,实在有点不可小觑。”他客客气气地道:“在下正是甄怀元,这二位是在下的朋友,冒犯之处,尚请见谅。”

惠净师太道:“甄施主有礼,贫尼夜宿此间,听闻马嘶悲怆,心存悯意,便来瞧瞧,不意竟遇上三位施主。只不知这位姑娘怎么得罪了三位,三位可否看在贫尼面上,就此一笑言罢?”她年纪多半已然不小,虽置身黑暗之中,面容模糊,但声音微带苍老,有种说不出的平静安然,令人闻之心神宁定。

甄怀元尚未言语,那年轻人已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