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食多磨-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贵打横坐着,手里捧着一碗八宝粥,小声地道:“正是因为饭菜做得太好,所以没人来……”

    因为饭菜做得太好,所以没人来?竟有这种事情?沈依依把惊讶写在了脸上。

    李贵看了看店内破旧的桌椅,又看了看裂纹遍布的地面:“经常光顾脚店的人,都是些做力气活儿的粗汉,只求填饱肚子,越便宜越好,而我们店里卖的饭菜,成本高,售价贵,他们吃不起。那些出得起钱的老爷公子,都去正店酒楼了,哪肯屈尊到我们这里来?他们嫌脚店低贱,怕掉了他们的身价,脏了他们的靴子……”

    原来如此。这就好比在路边摊上卖鱼翅鲍鱼,能有几人光顾?沈依依恍然大悟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该时代的民情——原来对于中下层民众来说,正经部位的鱼和肉,就已经是高档食材,不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东西了。

    不过这样的道理,既然连李贵都明白,为何老李头不调整经营策略?沈依依疑惑道:“以李伯的手艺,难道做不来便宜的菜?我们在富阳县的时候,那些早点摊贩卖的都是煎白肠、粉羹之类,想必这样的早点,在脚店是行得通的。”

    “我爹怎么可能自降身份,去做煎白肠和粉羹那样粗鄙的食物!他以前可是丰和楼的大厨!”李贵突然间憋红了脸,把碗都放下了。

    李贵居然反应这么大,沈依依有些傻眼。而小胡椒却是惊叫起来:“丰和楼?是京城的那家丰和楼吗?丰和楼可是正店之首,听说皇上经常微服出宫,就为了去丰和楼一饱口福呢!”

    正店之首?她可否理解为,老李头是五星级饭店的主厨?那就难怪了,一个在五星级饭店当过主厨的人,自有他的矜持和骄傲,怎么可能屈尊去做各种猪杂碎呢。

    不过,一个在丰和楼当过大厨的人,竟沦落到以开脚店为生了?老李头到底经历过什么?

    当然,在自己的生计尚未解决的时候,沈依依是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操心别人的,她这会儿满心里想的是:老李头不肯屈尊去做煎白肠和粉羹,但她可以呀!也许老李头会看不惯,但谁会拒绝孔方兄?

    沈依依这样想着,便对老李头道:“李伯,我们在来杭州府的路上,遭歹人打劫,钱财被洗劫一空,如今要治伤,要还钱,还要吃饭住宿,捉襟见肘,不知李伯能否让我在店里帮厨,赚点工钱?”

    “帮厨?”老李头苦笑着摇头,“店里这个光景,我哪有工钱给你?我们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房租已经拖欠三个月了。”

    沈依依想了想,道:“您让我试试手,如果赚到钱,您给我提成,如果赚不到钱,我分文不取。”

    “提成?”老李头听不太懂这个词的意思。

    “呃……”沈依依歪着头琢磨了一下,“就是抽成,分红。”

    “行,我给你十抽一。”老李头点头道。

    十抽一?还答应得这样爽快?他是不是笃定她赚不到钱?沈依依突然有些气性儿上来,道:“那您今天就让我试试?”

第25章 丰俭由人煎四件(2)() 
“行。”老李头答应得很爽快,“正好我有事要出趟门,晚些时候回来,我把李贵留下给你帮忙。今天的食材我已经买好了,在厨房里,你看着用。”

    “好。”沈依依满口应承。

    吃罢早点,老李头收拾收拾,出门去了。李贵扒在门框边,眼泪汪汪:“我爹肯定是借钱去了,我们欠了房租,还赊了好几天的菜,客人却不见半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他正说着,忽有三个挑着担子,脚上穿着草鞋的客人登门,李贵高兴坏了,赶紧把眼泪一抹,上前招呼,可是客人们在听他报了早点名字和价格后,扭头就走。对于他们来说,精致的早点一无是处,油水太少,填不饱肚子,还贵。

    李贵的眼泪又出来了。

    眼见得客人们前脚已经迈出了店门,沈依依急了,高喊一声:“诸位,留步!”

    面对挑担子穿草鞋的客人,这话好像有点文绉绉,不过她脸上贴着的膏药,成功地吸引了客人的注意力,当真停下脚步,好奇地盯着她的脸看。

    盯着年轻女人的脸看,无论古今,都不礼貌,小胡椒把筷子朝桌上一拍,立时就炸了。沈依依连忙按住了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开门做生意,就得忍常人之不能忍,只要不太过分,就当没看见,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沈依依站起身来,迎向那三位客人,热情招呼:“客官,想吃点什么?煎白肠?粉羹?血脏羹?”

    这些早点,她在富阳县的时候都吃过,用料简单,做法也简单,她能依葫芦画瓢做出来。其实她更想兜售过桥米线和伤心凉粉之类,但无奈上岗匆忙,准备不足,缺乏食材。

    领头的那个客人,终于把目光收了回来:“煎四件吧,三碗煎四件。”他想想李贵之前报的那些高档早点,小心翼翼地追问了一句:“煎四件有吗?”

    “有有有!”沈依依连声地道。

    煎四件她也吃过,和煎白肠差不多,只不过食材略有不同。

    三位客人终于开始朝店里走了,领头的那位叮嘱道:“三碗都要猪事件。”他想想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句:“多少钱一碗?”

    这个还真难倒沈依依了,杭州府的物价比富阳县高,她不敢贸然回答。还好李贵在旁边,小声地告诉她:“外面脚店里,一般都卖十五文到二十文一碗。”

    这样啊……那到底是取最高价,还是最低价呢?他们的生意本来就不好,高了怕吓走客人,低了对不起她的厨艺。沈依依稍稍一琢磨,有了主意,对那三位客人道:“鄙店的煎猪四件,原价是二十文一碗,不过今天新菜尝鲜,优惠酬宾,只收各位十五文一碗。”

    什么优惠酬宾,客人们听不懂,不过二十文和十五文的差价,他们听明白了,皆露出安心而又满意的笑容,自找了张桌子坐下了。

    沈依依快速地朝后面走,招手叫李贵,小声问道:“厨房里有猪杂碎吗?”

    所谓猪四件,就是猪大肠、猪血、猪心、猪肚等各种杂碎了,种类不限,有什么煮什么,凑满四样就是猪四件。

    “没有。”李贵表情怪异地看了她一眼。他们的厨房里,怎么可能有这些粗鄙的食材!

    “去买!”沈依依斩钉截铁。

    李贵犹犹豫豫:“林小姐,你真要做煎四件?可是,可是我爹……”

    沈依依猜透了他的心思,不等他讲完便道:“你爹是丰和楼的大厨,我又不是,他不会怪你的。”

    此话很有道理,马上打消了李贵的疑虑,他点点头,朝后门跑去:“那我去赊些回来。”

    连猪杂碎都得靠赊账了吗?不过由此看来,老李头的信誉还是不错的,不然别人不会赊给他。

    沈依依到厨房生火,准备调料,小胡椒跟了进来,打算给她帮忙。沈依依赶她道:“这儿没你什么事儿,你还是按我们昨天说好的,上街逛去,看看有什么小本生意是我们能做的,我总不能给人帮厨一辈子。啊,对了——把茱萸膏给我,我要用。”

    小胡椒取出小木盒递给她,叮嘱道:“小姐,您少搁点,杭州府想必和富阳县一样,吃不了太辣。”

    “我知道,能去腥就行,这东西成本不低,放多了我还亏本呢。”沈依依接过木盒,冲她挥手,催她快走。

    小姐从来不敢一个人待着的,如今真是长大了,小胡椒完全忘了她比沈依依还小一岁,流露出一种老母亲般的欣慰眼神,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这店想必离菜场不远,李贵很快便把猪杂碎买了回来,猪大肠、猪肚、猪肝、猪血,正好四样。显然,他挑选食材的风格,是出自老李头一派,选择了猪杂碎中更上档次的四种,而没有挑猪心猪肺之类。

    毕竟煎四件才十五文一碗,必须控制成本,沈依依问他道:“这些杂碎,多少钱一斤?”

    李贵答道:“这些是十文一斤,猪心和猪肺便宜,五文一斤,但我没买。”

    一斤十文,加上调味品和柴火等,成本大概在十五文左右,而一斤杂碎,至少能做出五碗煎四件,所以每碗煎猪四件的毛利润,高达十七文!即便她今天给外面的三位客人打了折,每碗也能赚十二文!

    如此看来,脚店菜品的售价虽然低廉,但利润是相当高的!沈依依算清了这笔账,顿时跟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起来,拎着猪杂碎清洗去了。

    她想着煎四件临时现做,耗时较长,担心客人们等不及,扭头跑了,便让李贵把老李头做的小菜捡出来几碟子,免费送给了客人吃。虽然此举有贴钱的嫌疑,但情况特殊,等她稍后做好准备工作,走上正轨就好了。

    该时代的人做煎四件,大概真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一点儿讲究都没有,猪杂碎随便洗一洗,拿白水煮软和,就端上桌去了。沈依依虽然不似老李头那般执拗,但也有自己的坚持,断然不肯做一道随随便便的白水煮杂碎。她舀了清水,反复把猪杂碎洗干净,特别是猪大肠和猪肚,还另加醋和盐多揉了几遍。

    考虑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口感喜好,她把猪杂碎都切成了大块,保证客人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真材实料。

    她在富阳县的时候,吃过煎四件,无论猪四件、羊四件还是鸡鸭事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腥气扑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在煎四件里搁了姜蒜末,还祭出了去腥神器,茱萸膏。

第26章 丰俭由人煎四件(3)() 
炉火渐旺,炖锅咕噜咕噜地响着,大块的猪肠和猪肚上下翻滚,翻滚出一层又一层的扑鼻香气。沈依依不必拿筷子戳,仅看了几眼,便知火候已到,把事先切好的猪肝和猪血加了进去,这两样食材易熟也易老,不能与猪大肠和猪肚同时下锅。

    煎四件尚未起锅,李贵飞奔而至:“林小姐,前面客人闻见香味了,催你上菜呢!”

    李贵说完,喉头一动,先咽了一口口水,随即脸红了。他感到很羞愧,他跟着老李头,什么美味佳肴没尝过,今儿居然对着一锅粗鄙不堪的煎四件吞起了口水!

    “早点已经好了,快给客人端上去,愣着做什么?”沈依依一面把食盘递给李贵,一面从锅里舀起一勺煎四件,塞进了他嘴里。

    “啊——我不吃,我不——”这样粗鄙的食物,哪怕是他们最落魄的时候,他爹都没允许他吃过!李贵慌慌张张地拒绝,但行动却比思想诚实,含含混混的一句话还没说完,一口煎四件已经顺着喉咙,吞下肚了。

    天哪,他居然吃了一口煎四件!而且还是煎四件里头最下等的猪四件!哎,不对,这真的是煎四件?他听别人描述过,煎四件是又腥又臭,肥肥腻腻的,可他刚才吞下去的食物,分明又香又软,软中又还带着点嚼劲……世上竟有如此美味的煎四件?林小姐莫不是哄他的吧?可食材是他亲自买回来的,没错啊……

    李贵又是惊诧,又是疑惑,端着食盘看了又看。

    沈依依敲了敲他端着的食盘,问道:“我做的煎四件好吃吗?”

    李贵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好吃。”

    “我的厨艺,是我们家祖传的技艺,密不外传。”沈依依故作高深状:“所以我做饭的时候,你不要放任何人进厨房,免得有人偷艺。”

    仔细想想,刚才她出面揽客,已属不够谨慎了,以后还是尽量少露面,减少被沈家和吴德找到的可能性。

    唉,这样猫着藏着,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得赶紧和小胡椒商量个对策才是。

    李贵听了沈依依的话,很快便答应了她的要求:“你放心,我们店有规矩,客人连后院都不许进,更别提厨房了。”

    老李头亦有很多厨房绝技,忌讳比沈依依还多,所以李贵很能理解。

    李贵说完,端着食盘,把热气腾腾的煎四件送进了前堂。

    肉香里带着微微的辣意,在前堂迅速飘散开来,三位客人齐齐抬头,嗅起了鼻子。

    “香,香,香!”刚才领头点餐的客人连叫了三个“香”字,“第一次闻见这么香的煎四件,这家店居然有两把刷子。”

    李贵把煎四件端给他们,三人立马埋头,大吃起来。

    他们吃饭的时候,并没有说话,但一看那大快朵颐的样子,便知这三碗煎四件,必然是鲜美无比了。李贵站在柜台里瞧着,忍不住再一次咽了口水。

    三位客人风卷残云,转眼将煎四件一扫而光,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太好吃了!这家店的煎四件,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煎四件!”

    “好吃,好吃!居然一点儿都不腥,也不臭!”

    “有那么一点点辣,吃完全身热乎乎的,舒服!”

    挑担子穿草鞋的底层劳动人民,词汇匮乏,翻来覆去都是两个字,“好吃”。但他们的惊喜溢于言表,是那样的真实而又真诚。李贵上前收账,接过带着体温的四十五文钱,激动得快要哭了——开店至今,也曾做成过几笔生意,但收钱的时候,全是骂老李头心黑菜贵的,像今天这样收获一大堆赞美之词,还是头一遭。

    送走客人,李贵捧着这四十五枚铜钱,送去给沈依依看。沈依依抓起一把,感受着铜钱实实在在的手感,比他还要激动——这脚店赚钱太容易了,还债攒本钱,指日可待!

    她激动完,又感慨万千——搁在先前,她哪里会把几十枚铜钱放在眼里,小胡椒卖了伤心凉粉回来,那钱她都懒得要。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矣。

    都怪杀千刀的劫匪,居然什么都抢走了,一个铜板都没给她们留下。

    沈依依把铜钱还给李贵,让他收好,毕竟她只是个打工仔,赚再多的钱,也不由她保管。

    李贵带着钱,回前堂去了。沈依依满怀希望地蹲在厨房门口,等着下一位客人的到来,然而等了许久,都没听见动静。她跑到后院通往前堂的门边,隔着帘子疑惑问李贵:“没客人来?”

    李贵摇头,带着些不好意思:“我们店‘名声’在外,本地人都不肯来,也就那些进城的乡下人不知底细,偶然撞进来罢了。”

    原来如此,不过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沈依依从帘子后钻出来,把李贵一指:“你,出门招揽客人去,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店新菜尝鲜,所有的菜品一律降价销售。至于有哪些菜品,你就照着煎四件之类的报。”

    李贵把嘴张成了“o”字型,瞪圆了眼睛不说话。

    这孩子!开店连吆喝都不会吗,还是跟老李头一样有自己的骄傲和坚持,不肯为粗鄙的食物吆喝?沈依依拿他没办法:“那就这样吧,反正店不是我的。”

    她转身掀开帘子,朝后走去,李贵这才像是回过了神来:“我去,我去!”

    想通了?沈依依冲他竖了竖大拇指,回厨房等好消息去了。

    不得不说,这店的地理位置太好了,李贵站在北关门前吆喝了几嗓子,引来了许多客人,一会儿功夫,店里居然坐满了!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老李头能把生意做成这样,也真是挺难得的。

    顾客满座给了沈依依极大的热情和动力,她把马力开到十足,似陀螺一样地转了起来,围着灶台没个停歇。

    自从老李头开了脚店,李贵何曾见过这样火爆的场面,忙得额头冒汗,精神亢奋不已。

    感谢当代底层民众简单而又粗糙的菜式,烹饪方式几乎只有蒸和煮,架起一个蒸笼,一次出十来份早点都没问题,一排炉子摆开,能供应小半个店面。因此在一通忙活过后,沈依依终于把所有的早点都赶了出来,没有一个客人因为等不及而离开。

    太阳升到树梢的时候,客人渐渐稀少,该赶路的赶路,该干活儿的干活儿去了。沈依依几乎累瘫了,心情却精神得不得了。李贵跟她差不多,明明腿酸到打哆嗦,却非要坚持把账算完。

    “四百九十五文!”李贵算完账,又核对了三遍,激动地跑进厨房,冲着沈依依大喊:“林小姐,我们早上一共赚了四百九十五文!”

    一个早上就赚了四百九十五文,而中饭和晚饭的赚头更大,那么一天下来,至少得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哪!

    二两银子!李贵激动得无法自已,什么粗鄙食物,什么粗人才吃的东西,统统抛到脑后去了。

    沈依依瞅了他一眼,琢磨着按照十抽一,她能得多少,希望老李头不要反悔才好。

    当年她爸爸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诉过她,只要有一门手艺傍身,搁哪儿都饿不死。这是她亲爸,诚不欺她。

    此时离中午还早,有点空闲,心情又不错,沈依依便与李贵闲聊起来:“阿贵,你去其他脚店吃过饭吗?”

第27章 肉香扑鼻石髓饭(1)() 
“去过,本来我爹不许我去的,后来他被迫离开丰和楼,我们在回杭州府的路上,身上的钱不多,这才去了几次。”李贵说着说着,黯然神伤。

    老李头是被迫离开丰和楼的?听起来有故事呀?沈依依的生活暂时有了着落,就有心思打听八卦了:“李伯为什么要离开丰和楼?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唉,都是‘上上签’闹的。”李贵唉声叹气,“我爹跟刘大厨争地位,拿‘上上签’打赌,结果我爹输了,只能走了。”

    “‘上上签’是一道菜?”沈依依问道,“拿竹签子串了肉来煮?”

    “不是。”李贵直摇头。

    好嘛,现代人果然不能太自负,看,差点闹笑话。沈依依虚心求问:“‘上上签’到底是什么?”

    李贵挠了挠头:“我跟你说不清楚,走,做给你看去。”

    此话正中沈依依下怀,二人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炉火铁锅是现成的,李贵打了个鸡蛋,搅拌均匀倒进锅,手法娴熟地将锅一转,摊了个蛋饼。

    他用蛋饼裹上些肉馅,卷成条儿,端给沈依依看:“林小姐,你瞧,这是蛋签。”

    ok,蛋签,鸡蛋肉卷,沈依依点点头。

    李贵又舀水和面,拿擀面杖擀成薄皮儿,裹上肉馅,卷成条儿,上锅蒸熟了。

    这回沈依依没等他介绍,自己抢答了:“这是面签。”

    所以,上上签是什么?

    李贵把蛋签和面签摆到一起,道:“哪种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