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食多磨-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福田见她如此,竟是尴尬一笑。

    看来她猜对了?银丝供真是蔡礼随口乱编的一道菜?这事儿要搁平常,倒也简单,问问蔡礼便是,可他现在不知身在何方,怎么办?沈依依觉得很头疼,又问黄福田道:“敢问公公,皇上为何会突然命我做银丝供?”

    那位化名朱九郎的皇上,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会让她做一道胡编乱造的菜!

    黄福田道:“皇上尝了你做的百合面,觉得味道不好,认为你根本不懂得食物的风雅,所以……”

    百合面是苦的,很多人吃不惯,这又不是她的错,至于么?沈依依觉得自己真是有理说不清了。

    黄福田再次向她投以同情的目光,转身走了。

    沈依依站在原地,想着那道“银丝供”,没了继续围炉烤肉的心思。

    这时,沈芸芸带着小胡椒跟了出来。

    沈依依问沈芸芸道:“皇上要的银丝供,若我做不出来,会怎么样?”

    沈芸芸吓得变了脸色:“大姐,做不出银丝供,那是抗旨啊!万一触怒了皇上,别说你,我们都要跟着掉脑袋!”

    沈家人的脑袋,掉就掉呗,但她还年轻,不能把性命断送在一道莫名其妙的菜上。

    沈依依想着想着就来了气,对小胡椒道:“那条带倒刺的鞭子,给我收好了!”

    该死的蔡礼,再不出现,她都要被他害死了!

    天下这么大,限期又只有一个月,她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蔡礼身上,还是先想想别的辙吧。

    沈依依琢磨着,回敞轩去了。

    敞轩内,贵女们都在等她,能得皇上口谕,那可是殊荣。

    沈依依应付了她们几句,向她们打听:“你们可听过银丝供?”

    胡杺惊讶道:“你不知道银丝供是什么?我们还以为,银丝供是你独创的菜式,所以皇上才命你去做呢。”

    皇上竟命她做一道她根本不知道的菜!贵女们的神色,马上就变了,有的同情,有的幸灾乐祸,还有的扭头就走了,好像离她太近,就会被连累似的。

    既然她们不知道银丝供是什么,沈依依就不想久待了,很快起身,向胡杺告辞。

    胡杺明白她此刻的心情,没有留她,命丫鬟送她回去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胡枢那里,令他错愕半天,伏在桌上猛咳起来,服过药都不见好。

    于献厨而言,百合面只是凑数而已,皇上为何会去尝?他原以为,这样食物,皇上根本不屑于顾的。。。

    这下可好,他的一番筹谋,倒害了沈依依。

    万幸的是,期限是一个月,也许会有转机,只要找到蔡礼就好……胡枢想着,定了定神,使劲地按住胸口,让自己少咳两声。

    胡枢病情加重,窦氏心急如焚,拄着拐杖,带着几个媳妇和一众丫鬟婆子,赶到了他的住处。

    胡枢在丫鬟的搀扶下,起身相迎,那脸色,竟跟病入膏肓了似的。

    窦氏叫了一声“子元”,忍不住落了泪,忙命人扶他上床躺好。

    胡枢按着胸口,道:“是我不孝,让祖母、母亲和婶婶们担心了。”

    “一家人,说这个做什么。”徐氏说着,暗叹了一声,她本来安排娘家嫂子今日来相看的,可安陆侯府一听说胡枢久病未愈,担心他身体有问题,把这事儿推了。

    顾氏抹着泪道:“子元,我听说你几天都没好好用膳了?你的身子骨本来就弱,还不肯进食,病怎么会好?”

    窦氏一听,忙道:“子元,你想吃什么,告诉祖母,祖母命人做去。”

    胡枢想了想,慢慢地道:“我今儿尝了一碗百合面,味道倒好。”

第124章 请她来晋国府吧() 
“快命人去做百合面!”窦氏一叠声地道。

    “老夫人,那百合面,不是府里的厨子做的,而是暖炉会上送来的。”顾氏却道。

    按着规矩,今日暖炉会献厨的食物,是先送到顾氏那里,再由她分派到各房的,所以她很清楚。

    “暖炉会上送来的?”窦氏扬起头来,“那赶紧去问问,百合面是谁做的。”

    那些千金小姐的路数,窦氏很清楚,说是献厨,其实食物都是各府厨娘做的,趁着她们还在,命人去讨一份便是了。

    顾氏连忙遣了丫鬟,上园子里去问。

    窦氏本想多陪胡枢一会儿,但胡枢只要一开口就咳,她只好叮嘱丫鬟好生照料,带着媳妇们回了西善堂。

    一时丫鬟来回禀,道:“老夫人,夫人,百合面是沈大小姐做的。”

    沈依依来给朱九郎献厨的事儿,她们都知道,闻言并未觉得奇怪。

    窦氏当即道:“那就请她再做一碗百合面,给世子送去。”

    丫鬟却道:“老夫人,沈大小姐已经走了。”

    “走了就再去请!”窦氏马上道。

    请沈依依来煮面而已,又不是娶她做孙媳妇,没什么好犹豫的。

    顾氏忙安排了人手,去请沈依依。

    沈依依刚到住处,就见晋国府的人追了来,请她回去再做一碗百合面。今天皇上的口谕,就是百合面惹出来的,她实在是不愿再去,但她有很多疑惑,想要问一问胡枢,于是还是耐着性子,再次登上了晋国府的马车。

    这次到了晋国府,丫鬟径直将她领入小厨房,待她做好百合面后,给胡枢送了去。

    刚煮好的面条,热气腾腾,胡枢躺在床上,由丫鬟喂了一口,微微皱起了眉头:“谁做的?”

    丫鬟忙道:“世子,这是沈大小姐做的。”

    “叫她来。”胡枢说着,示意丫鬟先把百合面撤下去。

    本来晋国府规矩大,沈依依身为商户女,断没有面见世子的道理,但胡枢明显地生了气,丫鬟以为这百合面有什么不对,不敢耽误,连忙去厨房了。

    沈依依听丫鬟诚惶诚恐地说了百合面的事,跟着她去了胡枢的住处。

    隔着一道屏风,胡枢的声音传了出来:“百合面有些苦。”

    “世子,百合面本来就是苦的。”沈依依道,“苦亦是人间百味,世子不必介怀。”

    这位人瘦性子又古怪的世子,到底在搞什么鬼?做百合面,不是他授意的么,这会儿却又嫌苦?

    还有,暖炉会的那一碗百合面,为什么会给她带来麻烦?若非他帮过她许多,她都要认为,这是一个大圈套了!

    “苦亦是人间百味,说得好。”胡枢忍着咳,赞了一声,对丫鬟道,“去把百合面再端来。”

    丫鬟应声而出,房内只剩下了他和沈依依,隔着屏风相望。

    胡枢这时才道:“皇上的口谕,是个意外。”他真没料到食不厌精的皇上,会去尝那一碗百合面。

    意外?有这样的意外?沈依依说不恼,那是假的。这样一道口谕,就好像一把刀悬在脖子上,只要一个月后她拿不出银丝供,脑袋就掉了!

    是,她这条命是捡来的,她不怕死,但要死也不是这种不明不白的死法啊!

    一名厨艺爱好者,一栋酒楼的掌管人,如果死于一道菜,真是到了黄泉都嫌丢人!

    胡枢当初让她做百合面的时候,可没告诉她,食用的人是皇上!

    沈依依没有开口,但沉默亦是一种态度,胡枢隔着屏风,苦笑了起来:“我会尽快帮你找到蔡礼。”

    事关性命,他和沈依依之间的这个结,只怕是难以解除了。

    原来他与她的缘分,是这样的浅,尚未开始,已经结束。

    沈依依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道:“胡世子,您能不能告诉我,您让我暖炉会做百合面,目的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帮过他许多的恩人,她不能太忘恩负义,生气归生气,但不能拿他当仇人。

    目的啊……这可不能告诉她,胡枢隔着屏风,看了看那道有些模糊的纤细身影,语气诚恳地道:“沈大小姐,请你相信,我绝没有害你的意思。”

    行吧,这个她信。沈依依暗叹一口气,屈膝行礼,退了出去。

    门外,丫鬟端着百合面,温柔地冲她笑了笑,进去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皇上命沈依依做银丝供的事,很快传到了沈三太太的耳朵里,再经由沈三太太,传到了武昌府。

    这可是事关全族的大事,丁氏和沈大老爷马上命人赴京,要求沈依依即刻回家,解释这件事。

    沈依依才不肯回去,声称自己要潜心研究银丝供,没功夫回家,三言两句,打发了沈家的人。

    她把自己关在房里,苦思冥想了好几天,还真有些收获,记起有道偏门的菜,就叫做银丝供,但是,这里是大梁朝,并非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谁知道她所理解的银丝供,是不是蔡礼的那个银丝供?万一做错了,还是得掉脑袋。

    为了打听蔡礼的下落,她尝试着去了骠骑大将军府,想要见见花氏。毕竟当时下令撤人的是她,或许她知道点什么。然而,骠骑大将军府门上的小厮却告诉她,花氏早已离家,去了外地,但具体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线索又断了,沈依依没奈何,只好命人蹲守在骠骑大将军府附近,只要花氏或蔡礼一回来,就赶紧来告诉她。

    ………。。

    晋国府,西善堂。

    窦氏愁道:“子元刚刚好转几天,怎么又病重了?太医到底怎么说?”

    顾氏生着气道:“太医说了,他根本没大碍,全是因为不好好用膳,才越病越重。暖炉会那天,他用了两碗百合面,所以强些,这几天又什么都不吃,自然病重了。”

    窦氏叹道:“他能吃的东西太少了,平时就不怎么用膳,如今病了,胃口不好,当然什么都不愿意吃了。”

    没办法,胡枢对太多食物过敏,以至于他能尝到的食物,都是清淡寡味,几乎难以下咽的。窦氏曾经尝过他的份例菜,实在是太难吃了,连她都吞不下去。

    顾氏想了想,道:“老夫人,要不还是去请沈大小姐来做百合面吧?百合根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子元要是能多吃些,病肯定好得快。”

第125章 蔡礼归来() 
“还吃百合面?子元不嫌腻?”窦氏道,“既然沈依依的厨艺,能让子元满意,不如请她来府里,给子元做几道别的菜。”

    “老夫人,这样一来,子元过敏的事儿,可能就瞒不住她了。”顾氏提醒她道。

    “人都要饿死了,还管什么过敏不过敏?”窦氏皱眉道,“你把子元能用的食材和调料给她,让她琢磨菜式去,只要她能做出子元爱吃的菜,什么都好说。”

    窦氏发了话,顾氏自然再无疑虑,马上命人再去请沈依依。

    沈依依听说这次做饭是自由发挥,欣然应允,换了身衣裳,就准备出门。小胡椒在屋里窸窸窣窣地忙了好一会儿,方才匆匆跑出来,跳上了马车,沈依依当她小日子来了,并未多问。

    到了晋国府,丫鬟领着她们,去了最西边的厨房。这处厨房,是个独立的小院,奴仆稀少,鲜有人来,不过里面厨具齐全,锅和菜刀都富有光泽,一看就经常使用,并非荒废的地方。

    丫鬟向她们介绍了一番,先行离去了。

    沈依依在屋内查看了一下食材,正惊诧于晋国府提供的调味品,却不见小胡椒进来打下手,只好出去叫她。

    院子里,小胡椒蹲在树下,不知在鼓捣些什么,沈依依走近一看,原来她偷偷把那条带倒刺的鞭子带了进来,正研究要怎么再缠一下,才能不让倒刺扎到自己。

    沈依依顿觉额上有三道黑线飘过,这厨房虽说偏僻人少,但院角还是站着两个丫鬟的,她这样明目张胆地摆弄凶器,真的好吗?

    “你把鞭子带进来做什么?”沈依依走上前去,踢了踢小胡椒的脚。

    “大小姐,您跟晋国府八字不合,好容易参加一次暖炉会,却惹了大麻烦,我得把鞭子带着,避一避煞气。”小胡椒义正言辞地道。

    这都跟谁学的?沈依依朝院角望了望,见那两名丫鬟并没有什么反应,这才放下心来。想来也是,晋国府又不是皇宫大内,哪还管她们带什么东西进来。

    “待会儿再弄吧,先去做饭,别让胡世子等久了。”沈依依正说着,忽闻树上传来了男人惊讶的声音——

    “你还真在晋国府!”

    沈依依仰头一看,只见蔡礼靠坐在树杈上,一腿半屈,一腿空悬,悠闲无比,他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说话间,咔嚓一声,咬去了半个。

    沈依依愣住了。。。

    她曾经设想过很多种与蔡礼重逢的场景。比如他被追杀,浑身是伤啦;比如他一路乞讨着回京,穷困潦倒啦……但没有任何一种,是像眼前这样,清闲安逸,吊儿郎当。

    敢情她焦急气愤担忧了这么久,其实他什么事儿都没有,只是去旅了一趟游?!

    沈依依盯着蔡礼看了一会儿,十分沉着冷静地朝小胡椒一伸手:“鞭子给我。”

    小胡椒干脆果断地把鞭子递到了她手里。

    沈依依没有丝毫犹豫,扬起鞭子,朝树上抽去。

    “你做什么?我惹你了?!”蔡礼一手拿着苹果,自树上一跃而下。

    沈依依只觉得一阵风刮过,下一秒,鞭子就在蔡礼手里了。自始至终她都没看清,他是怎么动手的。

    这若是搁在平时,她定要赞一句:“好身手”,可是现在,她只想扑上去,挠花他的脸。

    这人真的挺有本事,分分钟惹毛她的节奏。

    他凭什么能失踪得这样心安理得?

    不过现在不是找他算账的时候,毕竟这不是在拍拖拖拉拉的电视剧,明明要挂了,还唧唧歪歪地讲个不停。沈依依忍了气,问正事儿:“银丝供是什么?”

    “银丝供?”蔡礼一手握着鞭子,咬了一口苹果,“什么银丝供?”

    他不知道什么是银丝供?因为是胡编乱造的,所以想不起来了吗?沈依依又是一股热血上头,赶紧默念几遍这事儿不是他惹的,一码归一码,然后指着他道:“你站这儿别动,我先去给胡世子做饭。”

    她说完,进了厨房。

    蔡礼啃完苹果,把核儿丢给小胡椒,又扬手一甩,把鞭子扔到了树上。

    这真的是蔡公子?!小胡椒看看手里的苹果核儿,再看看高悬树梢的鞭子,直瞪眼。原来态度起了变化的不仅仅是大小姐,就连蔡公子也变了,他们这是怎么了?!

    蔡礼跟着进了厨房,大刀阔斧地坐到了门边的条凳上。

    沈依依尽量避免去看他,免得生气。

    小胡椒丢掉苹果核,洗净了手跑进来,马上被调料架震慑住了——明明有一整面墙的调料架,但架子上只放着……一罐盐。

    她以为其他调料藏在别处,开始翻橱柜。沈依依道:“别费力气了,只有一罐盐,一块羊肉,一个冬瓜,外加一袋面粉。”

    一罐盐、一块羊肉、一个冬瓜、一袋面粉?!晋国府请她们来,其实不是给世子做饭的,而是要考校她们的厨艺吧?小胡椒把橱柜门一甩:“这饭没法做,大小姐,咱们走。”

    来都来了,不做饭就走,岂不是砸她的招牌?沈依依点点头:“你走吧,我一个人做。”

    “那算了,我还是陪您吧。”小胡椒如今应对起沈依依来,已经娴熟自如,很少会被气到跳脚了,“万一您做得太难吃,总得有个背锅的。”

    嘿,这丫头,长本事了哈?!沈依依瞪了她一眼,忍不住又笑了:“去把面和了,和成面糊糊,待会儿我要摊煎饼。”

    其实杂粮煎饼最好吃,但这里只有白面,只能将就了。

    煎饼配冬瓜煮羊肉么?晋国府既没有给生姜,也没有给黄酒,更不许她们使用自己的茱萸膏,这羊肉煮出来,一定膻腥扑鼻,无法下咽吧?小胡椒嘀咕着,犯着愁,和面去了。

    沈依依净手戴攀脖,把羊肉切成大块,生起了碳炉。晋国府今日提供的是银丝炭,烧起来没有一点儿烟,沈依依满意地点点头,将羊肉用铁丝网夹好,架到了碳炉上。

    小胡椒和着面,扭头看了一眼:“大小姐,您要烤羊肉?”

第126章 煎饼卷羊肉() 
“对,烤羊肉。”沈依依点了点头。除了盐,啥都没有,想要羊肉不那么腥膻,只有火烤或油煎了。

    烤肉,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把肉切成块,朝火上一架,就叫作烤,人人都能上手;但该什么时候撒盐,什么时候翻面,又该什么时候离火,就是学问了。

    火候不足,肉烤不熟,火候过猛,会烤焦,又或者会烤老、烤硬,无法入口。

    火候,大概是所有中华美食最玄妙的部分了,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还有调味品的运用,也是玄之又玄,不然那些烹饪书上,为何大都是“少许”、“适量”呢。

    羊肉很快烤好,盛在盘子里,肥嘟嘟地冒着油,不用品尝,不用拿筷子试探,仅凭观感,便知道是极嫩的。

    沈依依拿起刀,把羊肉切成了长条。

    那边,小胡椒按照她的吩咐,和好了面糊糊,又烧开一锅水,汆好了冬瓜条。

    随即,沈依依生起灶火,站到了大灶边,对小胡椒道:“我来摊煎饼,你来卷煎饼。”

    她说着,摊好一个,包着羊肉和冬瓜条卷起来,做了个示范。

    对于有厨艺基础的人来说,这是个简单活儿,小胡椒很快学会了。两人合作,一个摊,一个卷,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出了一盘。

    “大小姐,这叫煎饼卷羊肉么?”小胡椒问道。

    “嗯。”沈依依点点头,“还有一道菜,叫做煎饼卷一切。”

    煎饼卷一切?小胡椒先是不明白,待仔细地想了想,噗嗤一声笑了。

    这时候,蔡礼走了过来,盯着那盘煎饼卷羊肉,站定不动了。

    沈依依瞟了他一眼,道:“想吃?不好意思,这不是我的,没法请你。”

    他都能在晋国府自由出入了,还怕吃他们一个煎饼?蔡礼颇不以为意,但他盯着羊肉煎饼看了一会儿,却是伸手到腰间摸了摸,扯下一块玉佩来,塞进了沈依依手里。

    这是什么意思?沈依依诧异看他。

    “我没带钱的习惯,扶留又在外头,你把这个拿去当掉,应该能换点银子。”蔡礼摆了摆手,道。

    沈依依还是不明所以:“为什么我要拿你的玉佩去换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