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溆枞羲铮荚蚩穸睦逆危赵蛭云黄蜇ぃ烁钢鹑侔苍谠眨〈朔怯喙首魑Q砸运侍N嵛裟晁褐暇烧褚迅淖魑嶙陟粽撸徘献右蚜魑谢涓覆皇窃曰抡吆酰《捕弥俗魑俺抵鸪职撩。鹕猩莼銎犊嗾咴⒏糁⒁朔汀N崽毓毫柑锇倌叮凸ぶ种玻苟人媸毖Ъ冢吹梦卜峙┟瘢偈怯嘀ぷ印
    古人以不贪为满,纪晓岚在乾隆朝贪官奇多的大环境中能独善其身,可以说是十分难得。他限制个人的私欲,以“心肥”为戒,不追求至极,颇得古人“花开七分为最美”之意。

方圆实战:得意时毋大快意,失意时毋大快口

    纪晓岚说:“得意时毋大快意,失意时毋大快口。”是讲一个人得志的时候,不要高兴得忘乎所以,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也不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要对自己的时运心中有数。为了行动,也为了全身心投入,须得对自己的时运有所把握。这比弄清脾气和体格特征还重要。要想驾驭时运需要极高超的本领,尽管永远无法明白她那反复无常的行为,但毕竟可以耐心等待时来运转。如果你运气不佳,那就暂缓行动,退而自省,以免后车之覆,遭祸丧生。即使时运相继而来,也不可春风得意,须知福祸双生。
    纪晓岚有一个朋友叫陈文勤,陈文勤曾经扶乩问涉世之道,据说当时的降坛乩仙是福建籍的大学土李光地,李光地是康熙年间的理学名臣,他曾亲历当时的三藩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牵连其中的有福建耿精忠叛乱。他与著名学者、《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者陈梦雷卷入其中。后来他攫取朋友陈梦雷向清廷上报耿藩事变的信件为己功,而得康熙皇帝的宠信,而陈梦雷则因此事件而遭流放东北。李光地此举曾受到时人及后人的鄙视,他确实是康熙年间的一个世故人,一生身居要职,成为清代政坛上著名的不倒翁。
    李光地的判词说:“得意时毋大快意,失意时毋大快口,则永保终吉。”陈文勤听后大为佩服,坚守终生,并对门人说:“得意时毋大快意,稍知利害者能之;失意时毋大快口,则贤者或未能。夫快口岂特怨尤哉,夷然不屑,故作旷达之语,其招祸甚至怨尤也。”纪晓岚与朋友表示认同。
    纪晓岚还由此想起自己高祖的友人、河间诸生宋大壮的两句赠诗:
    狂奴犹故态
    旷达是牢骚
    纪晓岚觉得与乩仙指示的是“重规迭矩”,其意酷似。对于如何才能做到得意时毋大快意,失意时毋大快口问题,纪晓岚认为要淡泊名利。
    他曾说过死亡的问题:“四海之中,一日之内,死去的人不知其有多少,前生逋负者,安得如许之众?而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又如太空之云,变态不可思议。这实在是难拘以一格的。然而考虑其大势,则冤愆纠结,生于财货者居多。老子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一生,大概无不从属于此。可天地生财,只有此数,此得则彼失,此盈则彼亏。机械于是而生,恩仇于是而起。业缘报复,延及三生。如果能看到谋利者之多,就可以知索偿者之不少了。司马迁有言: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君子宁信其有,或可发人深省也。”
    其实,与皇帝相伴,不仅不能发一己之牢骚,就算是普天下的真理,也不能不顾场合乱讲一气,要时时观察皇上的脸色。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当了三年皇上,脾气渐渐大了。皇上“审查”孟子的著作,发现其中有许多对君主不够尊重的地方,大发脾气,对人说:“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遂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配享的牌位,将孟子逐出孔庙。后来有人替孟子求情,说他讲的道理基本上还是对皇帝有好处的,才恩准孟子回到孔庙。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特命老儒刘三吾编孟子节文,删掉了《孟子》中85条皇上不喜欢的内容。那么孟子究竟什么东西惹怒了皇上呢?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篇)孟子说民比皇上贵重,皇上不高兴是可以理解的。
    2.“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孟子在这里把皇上用人和杀人的权力削弱了,需要获得大夫和国人的认可,朱元璋显然有理由不赞成。
    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离娄)孟子这话的意思也很可疑:究竟这天下是天给的,还是民给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天子代天理民——代表历史规律领导人民前进。
    4.“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万章)孟子竟然把天的耳目安装到民的身上,如此说,真命天子的耳目又该往哪里摆?
    5.“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这分明是宣扬造反有理了。
    总之,朱元璋与孟子的核心分歧,就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究竟是人民听天子的,还是天子听人民的?孟子很明白“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道理,很清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义”(滕文公)。孟子无非是想强调一下,治野人也不能乱治,不能任性胡来,要守一定的规矩,不然就有翻船的危险。奈何此时已经不是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时代,皇上已经一统天下,“无法无天”惯了,已经不喜欢“规矩”之类的东西了,此时谈真理,岂不是惹得皇上不高兴?因此,圣人尚且得让着皇上,况我辈乎!

方圆避祸之道三: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纪晓岚置身官场50年,接触的人物,三教九流,无所不有;遇上的事件,纷纭复杂,五花八门。在人生的摸爬滚打中,他最深的体会之一,就是千万不要冒险行事。任何事情,都要用心考虑,理性为之。这还不够,还要为自己的才气留下余地,不可用尽,不可恃才放旷。这是一个置身盛事官场,只靠皇上赏识的文人立身于世的高明选择。

方圆实战:患莫大于有所恃

    纪晓岚说过:“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意思是说,祸患没有比有恃无恐更危险的了。依仗财力雄厚的人最终必以财力而败;仗恃权势的人,最终必因权势太大而失败;仗恃才智的人,最终必因才智而失败;仗恃力量的人,最终必因力量而失败。原因在于,他有所仗恃而敢于冒险。
    说这几句话之前,他讲述了一个故事:
    献县有一个叫丁一士的人,矫捷多力,兼习技击,一跃可纵上三丈高的楼房,可跨越三丈阔的河涧。纪晓岚幼时,常请他表演逗乐。有一次,朋友约他去桥头的酒店喝酒,酒后高兴,友人要他跃到河对岸去,成功了。返回时,不料河岸落足点已开裂,受不住人体重量,崩落河中,结果一士被淹死。因此,纪晓岚便发出了恃力者终以力败的感叹。
    纪晓岚是个胸怀坦荡的人,他率真的性格中透视出一个士子的正直品格。在他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多次担任主考官,为朝廷取士。这本来是个发大财的好机会,以往朝代不说,单是清朝,就有许多考官这样做。但纪晓岚的旨趣不在此。他体会到,在当时,学而优则仕是士子惟一的出路,自己当年也是这样成为天子门生的。今天一朝权在手,更要体会读书人的不易。尽管他早成为天子近臣,但士子的心是相通的。
    从乾隆四十九年至嘉庆七年,纪晓岚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殿试读卷官。由于纪晓岚早年遭受过落第的打击,所以对这些“笔端一瞬判云泥”“顷刻悲欢共几家”的选举人才大权十分郑重认真,他曾在嘉庆七年会试阅卷时,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拭目挑灯夜向晨,官奴莫讶太艰辛。
    应知今日持衡手,原是当年下第人。
    誓约齐心同所愿,丁宁识曲听其真,
    颜标错认知难免,恕我明春是八旬。
    后又在阅卷簿子上题写道:“儒生上进,路仅存斯。孤寒之士,性命系之。进退予夺,责在主司。如云有命,操柄者谁。意见偏谬,或不自知。至于劳瘁,则不劳辞。句句圈点,卷卷加批。一行不阅,鬼神难欺。”表示自己阅卷慎重负责的态度。
    有如此观念,自然是“行行字字细参稽,”“拭目挑灯夜向晨”、“老眼摩挲力欲殚”了。
    可是有的生员实在胸无点墨,或者生性执拗,不大领会纪晓岚的苦心,这时纪晓岚只好运用他的幽默才能以警之。
    他在担任山西乡试主考官时,审查落第的试卷,发现一份卷子立意和写法很不错,但却习惯性地将“口”写成“厶”字。这种书写毛病,是科考中的大忌。清代科考规定,凡是书写笔法错误或不工整,不管文章优劣,一律不取,这份试卷被黜是理所当然。但为了避免有遗珠之憾,纪晓岚还是特意召见这位生员。
    不料此生性格古怪,不但不认错,反而抗辩:“学生认为口厶本是一样,何必吹毛求疵?”
    纪晓岚关切之情,反而受到讥刺,便提笔在试卷上写下几句话,把试卷还给这位士子。士子接过试卷一看,上面批的是:
    私和句勾,吉去吕台,
    汝若再辩,革去秀才。
    纪晓岚没有说理,只把几个字排列出来,让那生员体会是对是错。那生员无话可说,只好悻悻而退。
    参加科考的人,目的不一,有的为谋取前程,有的为实现抱负,也有的纨绔子弟,不愁吃喝,只是来应付差事而已。纪晓岚对那些只是来应付差事的人毫不客气。
    有一次阅卷,发现一份试卷写满“如何如何”这样的字,心中纳闷。查问之下,方知是考场规定,不交卷不得出场,而交卷又不许交白卷。有一考生文章一句写不出,为填塞试卷,便在上面乱写。纪晓岚又好气又好笑,从考生的“如何”二字延伸,在试卷上批道:
    如何如何声如何,如何如何如何多,
    如何如何如何何,将如之何怎奈何。
    以打油诗的形式,大大讽刺了一番。
    科考场中,生员水平良莠不齐。有的满腹经纶,字字珠玑,有的胸无点墨,一窍不通。纪晓岚巡视府学,对那些拙劣的文卷,颇感头痛。有一次看到一份卷子,实在难以卒读。他想起两句杜诗,遂把它批在试卷上,诗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生员接到这份文卷,见没有删改,只是批有这两句诗,以为是嘉谕之辞,四处张扬。恰好遇上县令,县令苦笑不得,只好喝道:“蠢才!‘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的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是说你离题万里。还不思过。”这句棒喝,使那生员吓得抱头而去。
    在清代这种批文谬的趣话颇多。如有人引用“昧昧我思之”,误写成“妹妹我思之”。阅卷者批道:“哥哥,你错了。”又有以“事父母”为题者,作文承题(八股文的段落名称,下文“中比”亦是)曰:“夫父母,何物也?”阅者评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以“鸡”为题者,其文中有白:“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道:“芦花鸡。”这些都是表现作文者的荒谬和批阅者的诙谐幽默。
    纪晓岚多次担任主考官,都是从试卷本身出发,认真对待每一份考卷,从来没有仗着自己的这点权力捞取不义之财。

方圆实战:寻找得力的靠山

    不恃才、不恃力、不恃势、不恃德,不等于不要靠山,不要帮手。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靠山,是避祸的有力依靠。
    乾隆十二年丁卯科,纪晓岚再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
    喜讯传来,合家欢腾起来,前来贺喜的络绎不绝,纪晓岚反倒表现得非常平静,在应酬来客的时候,置办了丰盛的礼物,亲自上门拜谢座师刘统勋。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纯,山东诸城人,是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元年擢为内阁学士,是纪晓岚好友刘墉(石庵)的父亲。乾隆十二年,他卸任漕运总督后还京,受命同阿克敦主持顺天乡试,这次乡试出的文章题目是,“拟乾隆十一年,上特召宗室廷臣分日赐宴,瀛台赋诗,赏花钓鱼,赐赉有差,众臣谢表。”阅卷时,刘统勋接连看了几份,都觉得不够满意,又拿过一份审阅,先是清秀字体和干净漂亮的卷面,已让他有几分喜悦,再看那文章辞句,只见开始写道:“伏以皇慈雾洽,雅叶夫酒醴笙簧;圣渥天浮,道契夫赓歌飏拜。。……集公姓公族以式燕,玉牒生光;合大臣小臣以分荣,冰衔动色。棂槎八月,真同海客之游,广乐九成,似返钧天之梦;屏藩有庆,簪组腾欢,。……窃维世道升平,著太和于有象,朝运清暇,敷恺乐以无疆;。……”这段开场白,读起来回肠荡气,宏伟壮阔,刘统勋极其欣赏。往下看时,更是气象千重,夸张新异,盛赞至极:“青龙布席,白虎执壶,四溟作杯,五岳为豆。琳琅法曲,舜韶奏而凤凰仪;浑穆元音,轩乐张而鸟兽骇。红牙碧管,飞逸韵以千云;羽衣霓裳,惊仙游之入月,莫不神飞色舞,共酌大和。感觉心旷神怡,同餐元气。……”读着文章,刘统勋确实心旷神怡,禁不住拍案叫好,往下看瀛台赋诗的描写,更觉词藻华丽,五彩缤纷:“天章首焕,落一串之骊珠;御笔高标,扛百斛之龙鼎。
    葛天浩唱,不推义绳以前;丛云奥词,漫道娲簧而后。因之句成七字,仿汉事以联吟;人赋五言,分唐诗而探韵。宫鸣商应,俱协和声,璧合璋分,细裁丽制。歌叶八拍,盈廷依纪缦之华;颂出九如,联袂上冈陵之祝。”接着看其赏花钓鱼的情景,形容得更加生动逼真,引人入胜,恍如亲临其境:“……舟浮太液,惊黄鹄以翻飞;帐启昆明,凌石鲸而问渡。指天河之牛女,路接银潢;塞秋水之芙蓉,域开香国。寻芳曲径,惹花气于露中;垂钓青波,起潜鳞于荷下。檀林瑶草,似开金谷之郁芬;桂饵翠纶,喜看银盘之拨刺。……”看到这里,主考刘统勋高兴地站立起来,让人去叫阿克敦,让他也欣赏批评一下这篇文章。刘统勋又拿着试卷,声情并茂地读其最后一段:“观九族之燕笑,则思自亲睦以至平章,顾千官之肃雍,则思正朝廷以及邦国。赏花而念贡花之非礼,勿信其小忠;垂饵而知贪饵之不情,务察其大伪。供来芬馔,莫忘东作之耕人;捧出霜绡,当厘西江之浣女。乐谐韵潗,致戒夫琴瑟之专;诗被管弦,务亲夫风雅之正。……”读到这里,刘统勋的激动心情竟然镇定下来。仔细考味,确为其实稳健,拓展宏深,发人深思,画龙点睛,堪称神来之笔!没有它,那些虚构场景、人物和情节的描述,将会让人觉得虚言浮夸,华而不实;有了它,全文便落地生根,巍然屹立。刘统勋越品味越喜欢,暗赞此文出手不凡,匠心独运。
    阿克敦来后,两人又一起诵读一遍,禁不住交口称赞,这篇只有两千字的文章,引经据典,宏大精深,词藻瑰丽典雅,把一场假设的宴会,写得富丽堂皇,盛况空前,誉为“千秋旷礼,万古奇逢。”两人当场决定,此卷擢为榜首。阿克敏问是何人所写,刘统勋才想起只顾看文,竟没顾得看卷封内的姓名。
    启封看时,这位以“俪语冠场”而高中解元的考生,就是年仅24岁的河间秀才纪晓岚。
    刘统勋早在上年卸漕运总督任回京时,就曾听儿子刘墉讲过,他有位好朋友叫纪晓岚字晓岚,学识超人,才华横溢,刘统勋也很想见见这位年轻后生。
    纪晓岚来访,刘统勋十分高兴。纪晓岚先是施礼谢恩。然后向老师贺喜,原来刘墉这年也中了举人。在刘统勋看来,这位门生虽比儿子小几岁,但其学识远比儿子优长。言谈话语之中,显得机敏异常,应答如流,在这年纪轻轻的时候,竟已熟知经史,旁及百家,是位难得的文才。
    由此而后,刘统勋对纪晓岚爱护有加,更是悉心教诲,使之受益匪浅。后来,纪晓岚因为泄露查盐机密,而充军乌鲁木齐,也是由刘统勋保荐他当《四库全书》总纂,他才被诏还京城。
    据野史记载,纪晓岚被乾隆选中做《四库全书》一书的总纂一职时颇有戏剧性:因为人才难得,乾隆皇帝在物色人选时,列数朝中名儒,竟然没有一人能充当此任的。因为,他深知此人不仅需要学富五车,名扬海内,而且需要年富力强,博闻强记,否则就不足当此重任,因为他必须阅览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书籍,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扶奥提纲,溯源彻尾。这样的奇才到哪儿找呢?当时40余岁的纪晓岚正因盐案泄密事,获罪谪戍乌鲁木齐军中服役,充当一个小小的文书。
    乾隆皇帝实在决定不下总纂官的人选,于是把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召进宫中,由群臣廷议此事。
    乾隆皇帝开门见山地发问道:“编纂《四库全书》乃千秋伟业,总纂一职至关重要,由谁充任,卿等有何高见?”
    乾隆即位以后,面对皆为前朝遗老的满朝文武,他不仅需要在这群老臣中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而且尤其要培植自己的亲信。于是,除了傅恒、舒赫德、兆惠、阿里衮等一批满人外,在汉人中,乾隆选中了刘统勋。
    刘统勋虽说也是前朝遗老,但他与那些老臣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当时鄂尔泰与张廷玉各自结党相倾,而刘统勋在鄂张两大势力之间,是少有的几个既不依附鄂党,也不投靠张党的人。这应该是初政之后为大臣朋党而忧烦困扰的乾隆,起用刘统勋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