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越谈越是投机,老人说什么也要请队员们到他家里去喝一碗他亲手煮就的热茶,“这大老远上来的,哪能不去暖暖身子再走?”
推辞再三,队员们依然拗不过他,大家商量了一下,便遂了老人的心意,一起涌进了屋子里。
屋子里的摆设十分简单朴素,空荡荡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家什。原本说笑着的队员们立刻便安静了下来。与老人聊了几句才明白,原来这位老人无儿无女,连唯一相依为命的老伴也在年前去世了,留下他孤寡一人艰难地独自营生。
队员们望着这个古旧简陋、家徒四壁的房子,心里都酸楚起来。这里山高路远,离最近的县城都有很长的路途,老人家孤苦伶仃一个人,住的地方又这么高,平时的生活是怎么解决的?老人的日子该有多艰难?
跟老人一说,老人却笑着说习惯了习惯了,这几十年他和老伴儿就是这么过下来的,山上有自己种的蔬菜,偶尔也能捕到一些野味,只是他现在腿脚不如以前灵便了,偶尔下山补充生活必需品的时候要走上好久好久。“没关系的,你们不要替我担心,比起我这个老头子,你们这些要为国争光的战士,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第二章 磨砺(13)
Ф米Ф花Ф书Ф库Ф ;__
老人的乐观让所有的队员都不由得为之动容。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尚且如此坚强乐观,作为共和国的战士,又有什么道理不拿出军人的胆气和坚韧来面对一切困难呢?
防暴队员们在老人家里坐了好一会,陪着老人扯了一会家常,又说了一些外界的奇闻逸事,老人听得津津有味。直到队员们要告辞,他还舍不得,紧紧地拉着队员们的手,坚持要留队员们吃饭。还有训练任务在身的队员们无奈,解释说时间紧张,必须得马上走了,老人只得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这些年轻人。
临走前,组长洪明偷偷地把带在身上的两百块钱放到了他的桌子上。待到老人发现桌上的钱,急急追出来时,队员们已经驾驶着装甲车离开了半里之外。
队员们回过头去看,透过模糊的车窗,他们只能看到矗立在风中的老人瘦削、单薄的身影,仿佛在山顶已经凝固成石,尽管已经看不清老人的面容,然而每个人都明白,那身影中饱含了多少希望和期待。
当初在宝鸡火车站,队员们对陈主任喊出了他们坚定的决心和满满的自信,事实上,他们也用行动证明他们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在这短暂的十天里,队员们除了出勤野外训练外,在汽车厂学习期间认真听讲,在车间里与工人们打成一片,虚心请教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技术,甚至在学习结束后的晚上回到宿舍依然挑灯夜读,温习消化白天学到的知识,并为第二天的后续学习做好预习工作,遇到疑难杂症更是勤学勤问,不将难题钻研通透绝不轻易善罢甘休。这十天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队员们的优异表现,让见多了大风大浪的陈主任在很久以后都对他们的认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劲头大加赞赏。
除了驾驶、汽修维护等专项的学习以外,防暴队员们还需要跨过一道难关。
1月24至26日,迄今为止队员们所经历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开始了!在武警学院维和中心胡建国副主任和防暴队政委、野外拉练行动总指挥胡运旺的率领下,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102名队员开赴天津市蓟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综合驾驶科目训练——这次训练的主旨是模拟海地任务区实战环境,使驾驶员熟练掌握山地和复杂路段的特殊驾驶技术,全方位检验防暴队整体开进中指挥协同、通信联络、识图用图、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贴近实战练精兵,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为更好地完成即将到来的海地维和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维和任务的执行地区海地是一个加勒比海的小岛国,各种地势的山地占了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路窄坡陡,路况更是极差,稍有不慎就容易坠下山崖车毁人亡,因此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必须有过硬的高超技术才能避免事故和伤亡。针对这严峻的形势,维和中心的精英教官们在驾驶训练中,特别强调从难从严要求,贴近实战进行训练,组织防暴队全体驾驶员在武警学院和廊坊市等地先通过一个星期的场地障碍驾驶、一般道路驾驶等基本科目训练后,又采取长途拉练的形式,带领整个部队开赴天津蓟县,并特意选取了山高路窄坡陡的山区进行综合驾驶科目训练。这次大规模的野外拉动训练共出动装甲指挥车及四驱越野车二十八台,总训练里程达六百多公里,其中包括了高速公路、盘山公路、一般道路、乡间小路、山地、峡谷和居民区等各种复杂地形、复杂路段的驾驶训练和负重登山拉练等。
第二章 磨砺(14)
y米y花y书y库y ;www。7mihua。com
在枯燥的开车拉练期间也有一些欢快轻松的插曲,让队员们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会心一笑。有时候他们下车买水或者补充其他必备物品的时候,都会很快被当地群众团团围住,因为他们身上的维和警服和头盔实在是太英武漂亮了!不同于普通军装多采用绿色,他们身着深蓝色的防暴服,头上的蓝色头盔上标注着醒目的白色“UN”字眼。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群众都对这些防暴队员的装束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询问队员们是属于哪个部队的,夸奖这制服可太精神了。
偶尔遇到几个知道“UN”代表联合国的群众,惊讶地说,哎呀!这不是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吗?没想到今天可以亲眼见到我们国家的维和队员!人群中于是发出更大的赞叹声,更有许多小孩子围上来吵着要和维和部队的叔叔阿姨们合影留念。
有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紧紧地拉着一个队员的手,奶声奶气地问:“叔叔,你们是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去维和吗?”队员们摸着孩子们的头,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他们不想过多地打扰当地的居民,但是这些群众对他们的爱护和钦佩之情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队员们的心里都会渐渐蔓延上一种无声的温暖。
到了天津后,难度最高的负重登山拉练就开始了。这时候的天津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白天气温在零下8℃左右,夜晚更是时常低于零下10℃,可以称得上是滴水成冰,那寒风刮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天气条件尽管恶劣到了如此程度,但是参与训练的全体队员爆发出了惊人的坚忍毅力和无比强大的战斗决心。他们一个个头戴防弹头盔、身穿防弹衣、脚蹬防刺靴,全身负重达二十公斤进行了这场艰苦卓绝的登山拉练,队员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一路上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技术、体能和身体极限。他们登上高耸入云的黄崖关长城仙人峰,驾车征服有“小五台山”之称的羊肠盘山路,穿越了险峻无比的京东大峡谷,最终安全圆满地完成了综合驾驶科目训练。
最终,在公安部组织的驾驶考核中,驾驶员们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全场,所有的技术过关,大车的通过率达96%,小车的通过率达86%,非常优秀地完成了下达的指标任务。
冰雪廊坊
2007年1月4日,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转移至河北武警学院中国民事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进行了更为残酷的训练。防暴队由外语人员、指挥员、后勤保障人员及装甲车驾驶员、狙击手等125人组成,他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从1月份开始到3月底结束,培训分为维和业务、海地任务区概况、防暴组织指挥、基本技能和防暴技能、防暴战术、防暴队管理与后勤保障、维和语言、涉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9个专题,所训课目将更加贴近实战需要,旨在提高防暴队的整体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增强整体战斗力。
新年当天,为了让在廊坊过年的队员们可以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吕文彦总队长亲到武警学院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代表总队党委、衡长福政委、总队机关及全省边防官兵看望慰问正在培训中心培训的防暴队员们。那一天的吕文彦总队长显得格外随和,没有了平日的凌厉和冷峻,连脸部线条也显得柔和了许多,对于辛苦训练的队员们,总队长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第二章 磨砺(15)
1月5日,公安部第五期维和警察防暴队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武警学院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举行。开学典礼由武警学院赵连琦副院长主持,公安部孟宏伟副部长、部边防局傅宏裕政委、武警学院杨隽院长出席并讲话。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李春生局长、国际合作局刘志强局长、宣传局杨锦副局长、治安管理局马维亚副局长、国际合作局郭宝山副局长、装备财务局毛甫金副局长和武警学院、维和培训中心领导以及维和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全体队员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队员们在进驻维和培训中心后,还没来得及适应冰雪严寒的北方天气,就投入了热火朝天的训练中。在胡运旺政委亲自带头下,所有的队员们坚持周一到周六出早操,周六自行组织学习训练,每天晚上坚持上自习,抓紧点滴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
早操的内容是跑步、队列和擒敌拳、警棍盾牌术等训练,下午后一小时统一进行体能综合练习。这仅仅是第五支防暴队的日常训练,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队员们要掌握的科目高达48种,针对海地任务区的特点和防暴队职能,模拟实战进行了要人警卫、暴乱人群控制、武装查车、清除路障、人质解救、战术基础动作等科目的演练,提高队员实战技能,增强了实战意识。为增强学习效果,特邀请公安部有关专家教员进行要人警卫、班战术动作理论授课和现场指导。可想而知,队员们训练量之大,训练强度有多高。
训练的艰苦不言而喻,队员们早上六点出操,彼时天还没亮,所有人就已经跑在了跑道上。训练到晚上11点才能收操。因此被队员们戏称为“顶着月亮出,顶着月亮回,月亮走我也走”。颇有点苦中作乐的意思。
起早摸黑的作息时间,队员们还可以应付得来。真正让队员们感到痛苦的还是北方的寒冷。
“那时候,你怎么逗我都行,就是别碰我耳朵,谁碰我耳朵我跟谁急!”严省标提起河北的寒冷时,上来就冒出一句特无厘头的话。
等他解释清楚别人才明白,北方的冬天实在太寒冷,又常常下雪。这支来自广东的防暴队125名队员非常年轻,最小的才21岁,最大的43岁,平均年龄29。5岁,队员中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寒冷气候。起初训练时还没有帽子来保护耳朵,清早五点五十起床出操,室外的温度几乎冷得无法站人。身上还好,挺挺就过去了,然而只有耳朵冻得刺痛,不能拿手去捂,又没处藏没处躲。想起那滋味来,严省标还忍不住连连摇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还好,在胡运旺政委的极力争取下,队里终于发下了一些绒帽,队员们戴了帽子去训练,总算好了许多。
在西方流行着“一击一杀”(OneShotOneKill)的谚语,用以形容狙击手的神勇和致命杀伤力。狙击手就像战场上的孤狼,冷冷注视战场,寻找目标,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头领干掉,使敌军陷入混乱状态。他们常给敌人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最终使他们的战斗意志力荡然无存。对于狙击手来说,一把精准无比的狙击枪就像其身体的一部分。在战争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红军战士扎依采夫依靠手里的狙击枪,漂亮地结果了纳粹德国“狙击之王”科宁斯上校,成就了现代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第二章 磨砺(16)
维和防暴队中,可以担任狙击手的队员,必然是枪法最好、性格最为沉稳冷静的一流射手,因此可以当选狙击手的队员,都格外骄傲和自豪,每次实弹打靶时,狙击手们的出现都会惹得其他队员眼热。
然而,想成为一名“稳、准、狠”的超级狙击手并没有那么简单。为了达到可以在任何恶劣环境执行任务的标准,9个狙击手被安排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射击场进行射击训练。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强健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而好枪法只是基本的素质而已。等待着他们的,是“地狱式”的残酷训练。
队员兰德群称他们练射击的地区最低气温常常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训练场的草地常被厚厚的冰霜覆盖,“空气中又弥漫着沙尘和大雾,练射击难度大,但也非常锻炼人。”兰德群说,刚开始练习时,他对寒冷天气的反应特别大,手背就被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指也冻僵硬了不听使唤,“有时我们在冰冷的地面上一趴就是几个小时,风沙大,眼睛、耳朵、鼻孔甚至连嘴里都全是泥土。”∑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冰天雪地的廊坊,寒风凛冽,呼气成冰。这9名出色的狙击手在培训期间打掉了一万多发子弹,而每一发子弹都经过了“心目合一”的神圣洗礼,可见狙击手训练之严格程度。为了考验队员们在忍受长时间潜伏方面的能力,狙击手提前进驻培训中心,在大雪纷飞的荒郊,潜伏着一个个雕塑般沉寂的“冰人”。
“训练的时候,最高境界是把自己想像身处实战中。你在等候着目标的出现,你必须像邱少云那样,纵使大火烧身也不许动一下。你这一动,你自己不仅失败了,许多兄弟还会因为你这一动而枉送了生命。”呼呼的寒风中,教员的话像铁锤,一下下地敲打着队员的心坎。队员们的身体渐渐铺上了一层由薄变厚的白雪,不一会,雪又结成冰。队员们仍旧没有动,直到脸上、头顶被白雪逐渐遮盖。
“起来吧。”教员一声令下,队员们才慢慢分离开已经和冻土粘连的身体,直起身来,成立正姿势。此时,身上每一个角落都已经麻木到几乎完全失去知觉了。
其他队员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射击是必修的科目,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即使身上热了,脸和手脚还是冰冷的,“像个僵尸一样。”一名队员笑言。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终于,在训练最苦的一天之后,许多人回到宿舍都病倒了,发起了高烧,不停地说着胡话。这可急坏了随队的医生们,连忙熬了几大锅姜汤给队员们喝,又喂药喂水,一直折腾了大半夜,队员们才渐渐退烧。
年轻的队员们大病初愈,回到训练场上,又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起来。奇怪的是,经此一病,大家身体的免疫力似乎也都好了许多。而在廊坊结束训练后,队员们各类训练科目成绩优秀史无前例。特别是钢板靶实弹射击,9个战斗小队的队员在行进中的装甲车上射击,有两个小队3批次全部击落预定30个目标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风雪中练习自由搏击绝对是个苦差事,队员们每次对打之前都会冻得瑟瑟发抖,可是只要教官一声号令,就得朝着对手扑上去,一招一式看起来像模像样,其实骨头已经被寒意侵蚀得格格作响了。
随着一个漂亮的过肩摔,一个队员将另一个队员“撂倒”在了厚厚的雪地上,顿时,一片白雪中出现了一个人型大坑,碎雪四溅,带上了一种残酷的晶莹的美丽。
第二章 磨砺(17)
被摔倒的队员从雪堆里爬出来,又立刻反扑回来,两人再次打成一团。
身上很快地出汗,汗水又很快地冻成冰,然后融化掉,再冻成冰。一场打斗下来,每个队员的眉毛、睫毛、头发上都沾满了冰和雪,看上去犹如一个个雪人。教官们可是一点也不心疼,依然大声地喊着:“再来一次!”对于他们来说,严格要求就是给予这些队员们最大的鼓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唯有队员们一声声喊“杀”的声音飘散在廊坊的风雪中。
防毒面罩的练习在队员们看来颇有趣味,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头疼不已。每名队员分配六颗催泪弹,防毒面罩放在地上,距离自身约百米左右的距离,要在投放催泪弹的短暂时间内迅速冲上前去,佩戴好防毒面具。只要稍稍晚了一点,刺鼻的气体就会让人呛咳不已,眼泪鼻涕一起流。τ米τ花τ书τ库τ ;www。7mihua。com
齐勇提起催泪弹就苦笑:“其实就是为了提高你的反应能力,只要你被呛过一次,那就是刻骨铭心……你能想象到那是什么概念吗?满眼望去,全是白烟,根本看不到人。想要自身不受到伤害,第一要冷静镇定,第二要动作利索,第三当然是要学会正确使用防毒面具。这三点缺一不可,只要手脚稍乱,就一定会中招。”
每次训练结束,单是整理废弃的催泪弹就足有100多颗,周围的老鼠都被活活熏死了。而负责整理的队员也会眼泪汪汪大半天,只能拿清水去洗,如果洗得不干净不彻底,那就会足足疼上一天。“实在是挺痛苦的。”队员杨世伟苦笑着说。
这个时候,随队的吴海权医生都会给队员们点些眼药水减缓疼痛,一个个队员的眼睛红得像兔子似的,吴医生又不善言辞,心疼两个字生生卡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也下不来,只能拿纸巾给每个队员都轻手轻脚地擦干净溢出来的眼泪。“这算是我为队友们尽一份心吧。”吴医生说。
文化课的学习算是所有的训练中相对来说队员们感觉比较轻松的。但是在面临“语言关”的时候,许多队员也不由得纷纷挠头。
海地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但90%以上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