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趋势,但我在2011年6月30日出版《美元圈套》一书时却认为美元即将大涨。当时美元指数为74。3,新台币兑美元为28。802元、美国债信被标准普尔列为负向展望、民主党与共和党为了国债上限问题争议不休、人民币即将挑战美元地位的声音不绝于耳,市场对于美元是一片的悲观,然而许许多多的“碎片”结合在一起却是拼凑出了一幅“美元将大幅上涨”的图画。
从2001年到2011年上半年,美元因为许多的原因而走向弱势的发展,例如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造成了美国严重的财政负担、次级贷款风暴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美国的制造业受到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挑战、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的崛起,等等。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我们会发现在1980年到1990年间,几乎是发生了一模一样的事件,让当时的美元指数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滑落。
1990年以前,美国与苏联处于冷战期间,双方为了军备竞赛付出了许多的成本、1980年间美国的金融体系则是因为储贷危机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及金融机构倒闭的现象、日本第一的威胁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这些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都让当时的美元出现了长期的弱势表现。
然而在1990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财政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电脑工业的发展也让美国的生产力大幅的提升,补足了汽车工业落后于日本的缺口、日本的泡沫在1990年破灭之后让大量的资金流往美国,而美国在1994年启动的升息循环更是吸引了全球的资金回到美国市场,这也让美元指数由1990年的低点上升到了2000年的120。
而在2011年,同样的现象再度发生。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分别在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结束、美国由电脑工业转向网络软件产业、亚洲国家的资产泡沫让资金开始撤出并转向美国、美国量化宽松的结束也紧缩了美元的流动性,让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上述这些一个个零乱的碎片,拼凑在一起,就是我认为美元在2011年下半年即将大涨的一幅图画。到了2011年底,美元指数已经由74上升到80以上,而新台币兑美元则是由28。802元贬值到30。3元。
如果我们再加上时间的因素并且继续推论美元上涨之后的全球局势,那么我们应该不难发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很可能要在新兴市场再度上演。美元的转强将会吸引全世界的资金回流美国市场,那么正处于高度泡沬状态的新兴市场国家,就必须面临资金大量的外流,这么一来股市与楼市就会面临大幅度的修正,而这就是我所拼凑出来亚洲资产泡沫破灭的图像。
你还在怀疑,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