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后,看到别人家孩子出色的文艺表演节目,感觉很好,于是要求女儿也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还告诉女儿说下次联欢会上,一定也要表演节目。
在文艺方面没有天赋的欧阳欣欣,不管如何训练都找不到感觉。但父母为了让她拿名次,强迫她学一个对成人来说都算得上高难度的舞蹈。她害怕表演时会出丑,所以就没有参加联欢会演出。为了躲避父母,她没参加联欢会,偷偷地跑开了。
【专家解析】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的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古人就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人来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此获得理想的效果。而现在有些父母对因材施教却缺少深刻理解。他们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这其中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没有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章(8)
认识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今天,大多数父母已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为子女添置设备,让孩子去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英语……常见于媒体的很多关于“天才儿童”的报道,让人们对这些孩子的表现感到吃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做音乐家、演奏家、舞蹈家。很多孩子可能根本对音乐、书法、舞蹈就没有什么兴趣,父母的强迫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同样是孩子,在智力、性格、心理等各个方面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采取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认真分析孩子的智力结构、兴趣爱好、性格偏向等,采取适合孩子特点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逐渐改善先天的不足,健康地成长。
【建议父母的妙招】
父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养,才能使孩子扬长避短,为孩子打造最佳的成长模式。
支招一:发现孩子的优势,赏识孩子的长处
方法示例
鲁海峰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被同学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的各项体育成绩在班里都是第一,而学习成绩却总是一塌糊涂。鲁海峰知道自己天生脑子不太灵活,因此有些自卑。在如今分数就是一切的观念下,鲁海峰的父母却不这样看待。他们认为体育成绩好的孩子同样有出息,所以,他们总是鼓励鲁海峰发展体育强项,让孩子把长处尽量发挥出来。
一次,鲁海峰参加学校运动会,报名的各项比赛都拿了第一,为此父母鼓励他努力锻炼,以后考体校,将来进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比赛。父母激励的话语增加了鲁海峰的信心。他不再有自卑的心理,每天充满着希望去刻苦锻炼,果然在鲁海峰上初二时,由于其长跑成绩突出,被直接选入了省体校。
操作提示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管这个优势在一般的观念中是不是具有很大的价值。哪怕别人都不抱希望,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只要孩子具备他人没有的强项,孩子就有了他人不具备的竞争力。
支招二:不强求孩子练特长
方法示例
萧萧的父母勒紧裤腰带,四处筹款,为儿子购置钢琴后,便如监工一样督促孩子苦练,剥夺了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渐渐地,萧萧开始厌恶弹钢琴,他痛恨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剥夺了自己应有的权利。
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萧萧挥锤砸毁了钢琴键盘,父母回到家后他还威胁父母说,如果再强迫他继续练琴,他就要用刀剁下自己的手指。父母看到这种与最初期望相违背的后果,心里充满痛苦和无奈。
操作提示
父母不要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强求孩子去发展什么特长,也不要过于性急地去训练孩子。父母急于训练孩子,会打乱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孩子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因为反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支招三: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教育方式
方法示例
骏骏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天生敏感,动不动就伤心落泪。骏骏的父母知道不能对儿子采取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一次,骏骏考试时因粗心造成丢分,父母却没有指责他,而是心平气和地拿出卷子,帮骏骏一起找原因,并且劝告他以后考试时要细心,做完后要认真检查。还告诉他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讲述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骏骏在父母的培养下,越发的聪明可爱。
第1章(9)
操作提示
有的孩子敏感多疑,有的孩子争强好胜,有的孩子懦弱退缩,有的孩子勇敢坚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够愉快地接受,这样才会获得好的效果。
支招四:不生搬他人的教子经验
方法示例
林清华成绩一般,他的父母最初比较注意监督他的学习,后来听了很多家长的教子经验,说他们根本不用管孩子,而孩子的成绩依然很好,还说孩子如果天生是学习的料,大人根本不用费心管教等。于是,林清华的父母对他的学习的监督开始放松了,林清华的成绩不久就下滑很多。
林清华的父母这才认识到此法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合适。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他们又开始监督林清华的学习,一有空就陪着林清华学习,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久,林清华的成绩又提升了上来。
操作提示
听信别人对孩子的教育经验,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父母要善于根据孩子的特点去摸索相应的教育方式,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孩子才会不断进步。
方法五: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父母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不是对孩子放手不管,而是根据孩子的意愿,顺应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加以合理引导,让孩子自主地发展,让孩子更加愉快、健康、自由地成长。
【教子现场】
有位家长问马卡连柯:“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马卡连柯反问:“你经常给孩子叠被吗?”
家长:“是的,经常叠。”
马卡连柯又问:“你经常给孩子擦皮鞋吗?”
家长:“不错,经常擦。”
马卡连柯说:“原因就在这里。”
【专家解析】
很多父母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事事替孩子包办,使孩子不但失去了动手的能力,而且缺乏独立的精神,形成了懦弱的性格,这必将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
父母的本意都是为孩子着想,怕孩子受伤,或者出什么问题,因此很多东西替孩子决定,很多事情代孩子办理,这样做看似杜绝了危险的出现,减少了问题的产生,而本质上却夺走了孩子自由成长的权利,“造就”了孩子的无能。
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因为孩子的能力,就是在动手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的自信,也是在自己做事的时候培养的;孩子的自主意识也是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养成;孩子对自我良好的认识与肯定,也是在身心投入的过程及其劳动果实中确认的。所有这些优良品质、能力,都是孩子将来成功的基石,缺一不可。而这些,都是在父母充分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的情况下才可以获得。
当然,父母怕孩子有危险、出问题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在孩子安全的基本前提下,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由孩子自主地去决定要做的事情。
父母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就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思考、自主决定,父母只提供建议。同时教给孩子管理自己的能力。因为孩子小,父母在放手的时候也要进行关注,及时给孩子引导和呵护。
父母给孩子自由空间,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要把握好这个度,既有放手又有关注,否则,本意再好都有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 。 想看书来
第1章(10)
【建议父母的妙招】
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他学会宽容和谦让、理解和融洽,并使其求知欲得到满足,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支招一: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
方法示例
张宇磊是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因为父母对他疼爱有加,所有的事情都为他包办了,所以张宇磊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父母还时刻担心他的安全,虽然学校距家很近,但是每天父母再忙也会抽时间去接送他。甚至在张宇磊与别的孩子玩时,张宇磊的父母也在一旁陪伴,怕张宇磊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打起架来吃亏。
父母几乎成了张宇磊的影子,除了上学时间不跟着张宇磊,剩下的几乎所有时间父母都陪伴在他的身边。张宇磊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他感觉到憋闷、压抑、不开心。本应是快乐的童年,在张宇磊眼里却变得很沉闷。
张宇磊不但不快乐,动手能力不强,还形成了懦弱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向后退缩,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独立的意识,没有向前的勇气……
操作提示
父母应该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只要孩子不伤害到自己,不侵犯别人,不破坏环境,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父母还可根据条件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在这里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孩子在其中休息、玩耍、学习、发泄不满等,父母不擅自去干预,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益。
支招二: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方法示例
阿夏是个很贪玩的男孩子,学习不用功,每一次都需要妈妈监督才回家写作业。为了改变儿子贪玩的习惯,阿夏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知道孩子想要自由,就与阿夏商量,如果他每天放学后把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剩下的时间都由他自由支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阿夏听妈妈这样说,非常高兴,就同意了妈妈的要求。从此以后,阿夏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甚至有伙伴来找他玩,他也坚持先做完作业,然后才高高兴兴地跟伙伴们一起出去玩。一段时间后,阿夏的成绩不但提高了,也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操作提示
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有利于孩子学会自主地安排事情,提高生活的独立决断力。给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会使孩子更加快乐,学会独立思考,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支招三: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和选择
方法示例
马勇波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他思路开阔,有很多的想法与主意,上马勇波课的老师都说他以后有发展前途,有创造天赋,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
其实,马勇波同别的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是他的父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让马勇波自己选择、决定,并且让马勇波说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同时还引导马勇波多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让马勇波自己去判断哪一种决定正确。
这样坚持下来,马勇波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他都会自己思考一番,自己去作决定,并且从各个角度去周密考虑,所以他的思路比别人开阔,点子比别人多,主意也比别人的好。
操作提示
父母当然要当好孩子的参谋,但在孩子发展前途的关口,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要代替孩子选择,更不要让孩子为实现父母的理想作出不情愿的选择和牺牲。父母只有从小就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与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开阔的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第1章(11)
支招四: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
方法示例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岁的女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大一点的女孩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女孩解释说:“我已经九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十四个月的工作经历,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帮助你照看孩子,帮助他学习功课,和他一起做游戏……”
女孩观察到学者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就可以,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中国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女孩的回答更令人感到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操作提示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尽早入手,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只关注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成绩是否优异,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精神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
让孩子在社会上能自立、自强地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方法六:告诉孩子“你真棒”
——赏识、赞美和鼓励孩子
父母要学会赏识、赞美和鼓励孩子,不管孩子处于多么糟糕的情况,都应该给孩子灌输一种“我能行”的思维,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最棒的,他有能力做得更好。这样孩子就会信心倍增,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教子现场】
陈雪丽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五名,在别的父母眼里,她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孩子了。但她的父母对她的成绩不满意,他们总希望陈雪丽能进前三名,最好能拿第一名。每次陈雪丽的考试结果出来,他们不仅从来没有夸奖过她,而且还一味地要求陈雪丽:“你下次一定要抓紧时间用功学习,争取考第一。”
但无论陈雪丽怎么努力,她的学习还是没有进步。最近的一次考试,陈雪丽的成绩竟然下降了两个名次。陈雪丽的父母不理解,为什么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的成绩反而下滑了呢?
【专家解析】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赏识自己,都爱听他人夸奖自己,孩子更是如此。无论成绩如何,不管表现是否优秀,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由衷赞赏。否则,就有可能会像上述例子中的陈雪丽一样,因为没有体验到努力带给自己的快乐,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成绩反而下降了。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成绩很差,但父母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孩子说“你很棒,下次表现一定会更好,爸妈相信你能做到”,而孩子就真的如父母所说的那样,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有些孩子本身已经很优秀,父母不但不去赞赏孩子,反而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这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孩子表现好时要表扬,这样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努力后收获的愉悦,并增强自己的信心,以后会更加优秀;孩子表现差时更要父母的赏识和鼓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减少自卑感,增加自信。
第1章(12)
赞美、赏识孩子忌空洞而缺乏诚意。孩子千差万别,赏识也应因人而异。成绩好的赏识他的聪明,暂时不够好的可赏识他的勇气;好动的赏识他的活泼,沉默的可赏识他的沉稳;胆大的赏识他的无畏,胆小的可赏识他的谨慎;在待人接物上慷慨的要赏识,节俭的也要赏识。另外,赏识不一定使用语言,也可以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大拇指。
父母赏识孩子还要有针对性,赞赏孩子要注意分寸,讲究艺术。赏识教育也不是姑息迁就。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也须必要的批评,甚至进行适当的惩罚,否则会使孩子变得娇气、脆弱、任性,将来很难面对挫折。
【建议父母的妙招】
告诉孩子“你真棒”,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赏识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去鼓励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支招一:赞赏孩子要明确、具体
方法示例
刘华堂有一次与妈妈一起乘公交车,他发现一个老爷爷上了车没有座位,急忙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老爷爷,在旁边站着的妈妈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并且小声对着儿子的耳朵说:“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能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爷爷,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刘华堂回敬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以后刘华堂只要看见老年人上车,他就会主动让位,在路上看到老年人也会主动搀扶。老师夸奖他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学生,还把他选为“品德标兵”,刘华堂别提有多高兴了。
操作提示
孩子表现好,不能只笼统地夸赞孩子“你真棒”,而应该具体指向孩子所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夸奖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为什么棒,才能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愉快心情,最终会强化这种行为,把好的表现坚持下去。
支招二:赞赏孩子的努力行为
方法示例
策策天生聪明,学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快,同时她也知道用功,所以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别人经常夸奖她比别的孩子聪明,策策因此慢慢地骄傲了起来,认为自己生来就聪明,不用好好学习成绩一样会比别人强,于是放松了学习。后来在期中考试中,她的成绩一下子掉了下来。
策策感到十分难过,回家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不聪明。妈妈耐心地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