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之后靠钱赚钱-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金则定期公布业绩报告,还会公布持仓变化情况,如果觉得其持有的股票风险过大,可以及时赎回,从而规避风险。   

  购买门槛:基金占据优势   

  券商集合理财的参与门槛一般比较高,限定性产品最低为人民币5万元,非限定性产品最低10万元,有的甚至高达20万元;而开放式基金的起点则低得多,认购起点一般为1000元,如果定期定额申购,起点最低可以降到200元左右。另外,券商集合理财只能到相关证券公司及少数代理机构购买;而开放式基金则可以到众多的银行网点购买,并且可以参加基金公司的电子直销,或通过银行的电子银行进行网上购买。   

  流动性:集合理财略显逊色   

  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一般有数月至一年的封闭期,期间无法通过交易、转让的方式提前收回投资,如果提前赎回要面临一定的损失;而申购的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按基金净值赎回,也可以进行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基金间的转换,所以从流动性上来看,开放式基金更胜一筹。   

  10万元怎样投资开放式基金   

  陈莹到北京工作已经好多年了,但她的理财观念还是非常传统,家庭积蓄一般以存银行和买国债为主,2006年以来股市异常火暴,开放式基金净值升幅较大,让人颇有些心动。目前她手中正好有一笔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即将到期,准备年末用于新房装修。她的理财困惑是,这笔资金是否适合购买开放式基金,要求是变现容易,风险不能太高,另外,她对开放式基金缺乏了解,想请专家给予指点。   

  该买哪种基金   

  从时间上来说,陈女士的可投资期限只有半年左右,所以,货币基金较为适合她。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最大特点是稳妥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1~2个工作日即可赎回,并且年收益一般在2%以上,高于一年定期存款收益,符合陈女士追求稳妥和灵活性的要求。如果购买货币基金,可以参考各理财报刊和网站刊登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排行榜,或查询一下基金的历史收益情况,然后选择一只收益较为稳定的基金进行投资。         

◇欢◇迎访◇问◇。◇  

第30节:10万元怎样投资开放式基金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陈女士对下半年的股市比较有信心,也可以购买股票型基金,来做一个“短线”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不过,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率一般为2%左右,所以,只有基金净值半年左右的升幅达到5%以上,方可考虑。在实际投资中,可以首先考虑购买新基金,新基金最大的特点是和股票原始股一样,一般是1元一个基金单位,相对现在那些动辄1。6元以上的老基金可以说更“便宜”一些。由于价位只有1元,所以新基金下跌的空间一般较为有限,这也就使得新基金,特别是具有良好口碑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具有了一定“保本”色彩,因此,陈女士可以考虑购买口碑较好的新基金。出封闭期之后,如果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可以考虑随时赎回,以确保不耽误资金使用。   

  怎样购买基金   

  目前,各家银行都代理销售各种开放式基金,从银行开立基金账户和资金账户后,通过柜台即可购买基金。同时,各家银行一般都推出了网上基金业务,只要开通有网上银行,坐在家里便可以自助购买各种基金。其操作程序非常简单,登录网上银行后,点击“网上证券”下的“网上基金”,然后就可以即时自助办理基金公司TA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开户,以及认购、申购、赎回、销户、资金划转等业务。   

  另外,由于陈女士投资时间较短,所以应尽量考虑降低购买成本。目前,各证券公司也都开办有代售基金业务,由于证券公司网点较少等原因,难以和银行竞争,因此许多证券公司便在费率上进行大幅优惠。比如同样一只开放式基金,在银行认购的费率为1。5%,而在证券公司最低可以享受3折优惠,所以,陈女士可以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一家费率较低的证券公司进行基金投资。   

  如何选择基金分红方式   

  由于运作效益较高,众多绩优基金公司开始大面积、高比例分红,其中有的分红比率达到每10份基金派发8。2元!很多基金投资者拿到大把的现金红利喜不自禁,不过,有关专家提醒,基金分红方式有两种方式,如果盲目选择会大大影响投资的实际收益。   

  小张买开放式基金纯属偶然,当时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好友有基金营销任务,所以当朋友找上门求助的时候,他便毫不犹豫地买了20万单位的某某成长基金。此后,他整天忙于生意,便将基金账户卡束之高阁不去管它了。有段时间,女友想买车,他才想起自己还买了开放式基金。好长时间不看了,还不知道这只基金怎么样了。结果到银行一问,1元买的基金已经涨到1。5元了,而且还分了两万多元的现金红利,这样算下来,收益已经超过了60%,长这么大,头一次遇上了这么高的投资收益,简直和天上掉钱一样!从此,他一下子迷上了开放式基金,整天在网上看基金常识和基金净值。通过了解,他才知道,随着2006年股市的增长,开放式基金全线飘红,他这60%的收益还不是最高的,有好多基金一年实现了100%的收益!         

。←虹←桥书←吧←  

第31节: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1)         

  另外,自己当初买基金的时候,分红方式选择的是现金红利,当时他也有点稀里糊涂,不明白分红有两种方式,如果当初选红利再投资的话,这两万多元的红利就变成了基金份额,随着基金净值的增长,他的实际投资收益会更高,而且红利再投资是不要申购费的。但由于自己选择分红方式不当,两万多块钱白白放了很长时间,错过了再投资的时机,现在想再买成基金,还要支付1。5%的申购费。   

  目前,和小张一样对基金分红方式不了解或者不会选择分红方式的投资者大有人在。其实,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的分红方式可以为你的基金投资锦上添花。   

  一般情况下,选择现金红利方式的人比较多,因为这种方式非常普遍,可以说通俗易懂,并且现金分红是实实在在地拿到钱,可以落袋为安。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希望用红利来补贴家用的投资者,很多退休者或生活来源受限制的投资者,希望经常有投资收益来补贴家用,这时自然是选择现金红利最为合适;二是在基金净值进入下降通道的时候,如果预计基金净值今后还将继续下跌,这时选择现金红利可以真正起到落袋为安的作用,如果红利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基金净值经过下跌已经有企稳迹象,这时可以选择用积攒的现金红利再一次性低价申购开放式基金,这样,实际收益会比选择红利再投资高出不少。   

  至于红利再投资,也有它特定的适合情况:一个是有长期投资基金的打算,红利对自己来说暂时没有用处,这时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以避免因遗忘造成分红资金的长时间闲置。再一个就是对基金前景非常看好,预计上升空间较大,这时应尽量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以实现“利滚利”的投资目标以及节省再投资的认购费用。   

  另外,基金分红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基金行情的变化,通过网上银行、网上直销系统以及到银行柜台随时修改自己的分红方式。   

  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   

  我炒股应当算是比较早的。当时我们市是全国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区。那时市里还有一个区域性的企业产权柜台交易系统,所以当地居民的股票投资意识普遍比较强,单位的同事们几乎都把炒股票当成了第二职业,并且多数人的炒股收益均远远高出了工资收入,所以,我也禁不住诱惑,陆续把自己积蓄投入到了股市中。可是,当我的积蓄全部进入的时候,长达数年的漫漫熊市也就开始了。没办法,我也只能和众多股民一样,饱尝“挨套”的滋味。不过,当时我有一个现在看来非常可笑的投资心理:套住不要紧,只要不随意“割肉”卖出,就不算赔钱,早晚会有解套的那一天!你看,我算不算的上是中国股市的“铁杆股民”。         

▲虹桥▲书吧▲。  

第32节: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2)         

  盼星星,盼月亮,在被套多年之后的2006年,股市终于迎来了曙光。自年初以来,沪深股市一路上扬,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甚至包括管理层发布再融资有望开禁等利空消息,股指照样在人们的惊讶中连续上涨。股市涨了,皆大欢喜,但看看自己持有的股票却高兴不起来了,我那只叫做“某某化工”的股票忒不争气,虽然稍微涨了一点,但远远低于大盘的涨幅。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今年的行情中,不单单是我这一只股票涨幅不能和大盘同步,深沪股市的1700多只股票中几乎有一半的股票涨幅低于大盘,并且在大盘连创新高情况下,还有200多只股票不但不涨,反而因年报等原因出现大幅下挫,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股指之所以上涨,与部分综指权重股关系很大。比如,某超级大盘股一周涨0。83元,这一只股票就会直接带动沪市综合指数上涨30多点!而这些上涨的权重股票多数是被基金等机构大量持有,他们依靠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对我们这些上班的小散户来说,一是没有时间天天看盘,再者也不可能有机构那样的专业操盘能力,只能看着大盘和人家的股票上涨干着急。   

  由此我也认识到,过去谁买股票都赚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顺应潮流,转变思路只能坐以待毙。我决定把那只不死不活的“某某化工”全部打掉,然后换成开放式基金,以这种“曲线炒股”的方式分享股指上涨的成果。不过,现在开放式基金有100多只,名字都起得不错,收益却相差很大,因此在选择基金时候,我也煞费了一番脑筋。基金净值涨幅过快的,可能会面临回调和大面积赎回的压力,而基金净值增长过慢的,又不敢轻易碰,后来我经过分析,看好了一只叫做广发聚富的配置型基金,虽然大盘上涨的时候,它涨幅有时略低于大盘,但大盘下跌的时候,净值跌幅也非常有限,比较适合我这种求稳的投资者。   

  买上这只基金后,我基本上就不去管股市涨跌了,只是晚上下班后通过同花顺软件看看基金的净值变化情况。真是“老天不饿瞎眼的鸟”,买上才一个月多的时间,这只基金竟然给我带来了15%的账面利润,而这时再看看我卖出的那只曾套了我多年的“某某化工”,指数已经又涨了好多,但它的股价依然“稳如泰山”。于是,我开始佩服我自己了,面对指数大涨、个股不动的新情况,我的投资思路怎么就调整得这么及时呢?呵呵。   

  坚决走出“两高一低”的理财困境   

  目前,随着现代人生活观念的转变,“高收入、高消费、低存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存在就是合理”,你不能说这种能挣会花、享受生活方式不好,但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将不利于终生的财务规划。         

BOOK。▲虹桥▲书吧▲  

第33节: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3)         

  蒋先生在一家公司任项目经理,前不久刚刚获得晋升的机会,税后月薪涨到了1。2万元左右,年终奖约3万元。而蒋太太目前工作比较轻松,月薪约3000元,不过,蒋太太已经打算过阵子就开始休产假,打算明年过完春节再回去上班。   

  虽然收入不低,不过两人的开支也不小。每个月2800元的房贷月供、2000元的养车费用、2500元的日常开支、准妈妈1000元左右的营养费、1500元的娱乐交际支出以及偶尔购买大件、奢侈品的支出,平常每个月几乎存不下多少钱,以前的积蓄基本上也是靠年终奖存下的。   

  目前,蒋先生拥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产,5年前以45万的价格购买,其中贷款35万元,15年还清。这套房子如果出租的话,租金约2000元/月。此外,他们有存款10万元,还有3万元借给了朋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   

  理财疑惑   

  1。夫妇二人都有基本的社保,但没有任何商业保险,宝宝即将出世,是不是该为太太和宝宝购买必要的保险?   

  2。手头的闲钱该如何利用才能更好地增值?另外,蒋先生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希望蒋先生投资10万元给他的公司,不知是否可行?   

  3。由于目前的小区配套设施不太好,希望能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能够换一套房子,该怎样积累资金?   

  表30 现金类资产情况表   

  单位:元   

  资产名称   

  金 额   

  存款   

  100000   

  借款   

  30000   

  合计   

  130000   

  表31 月度收支情况表   

  单位:元   

  收入情况   

  支出情况   

  丈夫平均月入10000+2500=12500   

  房贷2800   

  妻子平均月收入3000   

  养车2000   

  日常开支2500   

  营养费1000   

  娱乐等费用1500   

  (续表)   

  收入情况   

  支出情况   

  收入合计15500   

  支出合计9800   

  家庭月结余5700   

  理财分析   

  蒋先生事业有成,家庭收入颇丰,从家庭消费情况来看,两人能挣会花,生活得非常潇洒。不过,孩子即将出生,三人世界和夫妻两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届时家庭的各种开支会有所增加。如果继续这么“潇洒”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蒋先生一边有银行贷款,支付着年利率5。5%左右的贷款利息,一边又将大量存款放在银行,获取2%左右的税后年收益,可以看出蒋先生和太太“懒得理财”,所以,这种理财思路、消费观念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理财建议   

  合理控制消费支出。理财,其实一个是增收,一个是节支,蒋先生夫妇两人的月收入高达1万多元,但依然“几乎存不下多少钱”,说明他们在消费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其实,花钱也是一门艺术。花钱多并不一定能享受生活,而精打细算也并非吝啬抠门。一些事情往往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比如太太每月的营养费为1000元左右,这肯定是走入了“越贵的东西越有营养”的误区。其实,合理搭配、讲究科学膳食,花不了多少钱就能确保准妈妈的营养。同时,蒋先生娱乐消费也应适当控制。太太即将休假,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建立一本家庭消费账,对家庭消费情况进行计划和登记,逐月减少开支,最终应将家庭日常开支控制在5000元以下。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4节:股市中摸爬滚打不如交给基金公司省心(4)         

  借款应当尽早要回。蒋先生有3万元借给了朋友,“能够要回的日期也不能确定”,不知这是否与这位朋友的信誉有关。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你想失去一个朋友,就借给他钱!”因为现在很多人的信誉度下降,借钱的时候是朋友,要钱的时候肯定会翻脸,所以,如果情况允许,还是尽早以购房、生子为由收回借款。另外,蒋先生说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希望他投资10万元。这种投资更是属于风险性的,并且投资风险是多方面的。一个是朋友经营失败的风险,朋友失信的风险,朋友人身意外的风险等等,蒋先生毕竟是工薪阶层,未来换房、孩子教育等开支较大,所以,在投资上还是应追求稳妥为好。   

  可以考虑提前还贷。5年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508%,目前,稳妥型的理财产品几乎没有能达到这一收益的,所以,有理财专家提出,“少支”就是“增收”,提前还贷是最好的理财方式。蒋先生办有35万15年的住房贷款,目前已经还了5年,初步测算,还剩贷款23万左右。按有关规定,银行允许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提前全部归还本息的,按合同利率一次结清还本付息额;部分提前归还的,以后每月还本付息额按剩余本金和剩余还款期数重新计算。这样,蒋先生可以用10万元存款和朋友归还的3万元借款办理部分提前还贷手续,这样,贷款只剩10万元,贷款的还款压力会大大减轻。   

  换房应暂缓考虑。蒋先生提到,小区的配套设施不好,不知是因为小区还没有建设好,还是其他管理上的原因,如果单纯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幼儿园而换房,这种换房成本似乎有点高。孩子上幼儿园毕竟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并且目前房价的走势不稳定,盲目换房很难把握好时机,所以,建议蒋先生应当等积攒一定积蓄或收入提高后再考虑换房。   

  加强保险类的保障。蒋先生夫妇二人均有基本的社保,但没有任何商业保险,所以蒋先生有为太太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加入保险的计划。实际上,蒋先生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是最需要进行保险保障的,建议购买一定的意外伤害和大病保险,这样,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太太可以买储蓄性质的寿险;孩子出生后可以考虑教育投资类保险或教育年金。这样,孩子上中学、大学等时段都会有相应的教育金,从而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理智把握基金的买入时机   

  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飞刀更难。”其实,选基金和炒股的原理大同小异,买基金也是在股市低点的时候买入、高点时卖出才会赚钱,可是正像这句投资界名言一样,多数基金投资者很难把握好入市的时机。据广发基金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6月6日是最近两年股市的最低点,上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