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计划,过上中等以上水平的晚年生活。假设通胀率为2%,退休后投资报酬率为4%,现值为4000元的月支出相当于25年后的6562元。预计退休后双方可领取养老金共4000元左右,退休金缺口为2592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退休后的实质投资报酬率仅为2%。因此,要保证30年的退休生活衣食小康,到退休时须准备70万的退休金。依照5。2%的预期投资报酬率、22年投资期来看,月投资需1426元。考虑到退休规划的长期性,也具有较大的弹性,可做长期投资打算,投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
投资规划
前面通过分析张先生家庭财务状况时发现,现有家庭资产的配置过于集中单一,而且收益性不高。存款收益目前平均为2%左右,而股票投资收益近2年不断走低,长期低位运行,风险相当大。为了达到以上家庭理财目标,有必要对投资组合进行一番调整。
根据对张先生夫妇两人风险能力和风险态度的测评,张先生夫妇具有中等偏上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待风险的态度中等。因此,可对当前资产和未来的积蓄进行重新安排,以期达到较高预期报酬。根据风险属性的测评结果和家庭理财目标的规划,建议可对资产进行以下比例的配置:活期存款5%,人民币理财产或货币基金20%,债券20%,偏股型基金或股票55%。各投资收益率预计为货币0。58%,人民币理财产或货币基金2。5%,债券4%,股票型基金或股票7%。该投资组合的报酬率为5。2%。特别要提到的是,根据张先生夫妇的风险属性的测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到70%。但该资产组合中风险资产的配置目前仅占了55%左右,是因为考虑到当前股市长期低迷,而且当前市场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不多的现实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当前适当调低此类方向的投资比例。因此,该组合的预期投资报酬率是相对保守的。随着未来股市回暖和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的增多,可作出灵活调整,从而提高资产的投资回报。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4)
图5 资产配置比率图相关投资产品推荐
人民币理财产品或货币市场基金
人民币理财产品可考虑某银行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安全性高,主要投资于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流动性强,以一个月为理财循环周期,月初按照客户约定扣收理财本金,月末将理财本金和本期收益直接划付到客户指定账户中。并且该产品可以自由增减理财本金,随时可以赎回,收益稳定,目前年预期收益率在2。5%左右。
货币市场基金可考虑发行较早的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和华安现金富利货币基金。收益相对稳定。
债券
记账式国债持有到期收益稳定,每年付息可以有稳定现金流,尤其在经济低迷期是客户的收益保障。或考虑购买一些业绩良好的债券型基金,如嘉实理财债券基金。
股票型基金
由于现阶段国内股票市场变幻莫测,建议选择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进行投资,享受专家投资,规模效益、风险分散的优点。推荐产品:富国天益价值基金、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广发稳健增长基金,具有较大增值潜力。
特别说明
1。定期调整计划:每年调整一次家庭紧急备用金;小孩降生后根据家庭责任的变化调整保障计划;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情况的变化检查并调整投资组合。请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
2。重视利率敏感性:规划中根据当前情况对未来通胀率和房贷利率及收入成长率进行了预估。但如果未来现实中出现利率波动大的情况,如房贷利率和通胀率上升,而投资报酬率持续低迷的情况,可视情况做提前还贷处理。
3。适当提高生活品质支出比例:夫妻双方收入较高,而且成长性较好。建议当有计划外储蓄节余时,适当提高生活品质的支出,可考虑每年安排一次家庭旅游计划,或购买一辆经济型轿车做为代步工具,也可方便小孩上下学接送。
摘要报告
综合财务诊断
表15 综合财务诊断表
流动性检验
存款是否大于3个月生活支出?
是
风险适合度
风险性资产是否低于承担能力态度?
是
资产生产力
是否50%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
否
负担承担力
偿债额是否在收入额20%以下?
是
目标达成率
是否所有的理財目标可达成?
否
保险适足性
主要人身风险是否有安排保障?
是
张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基本上还是不错的;当前无负债;资产也具备流动性;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保障。不足之处是资产的收益性不足;在现有配置比例下无法达成所有的理财目标;而且风险性资产比较集中单一,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虹桥门户网。
第14节:“准丁克族”家庭的理财方案(5)
投资规划
表16 投资规划表
投资组合比较
货币
或存款
货币基金或
人民币理财产品
债券
股票或偏
股型基金
总资产
(元)
建议的资产配置为
5。00%
20。00%
20。00%
55%
20万
目前资产配置为
60%
40%
月储蓄
应调整的资产配置比例为
…55。00%
20。00%
20。00%
…15%
6000
(5%递增)
预计投资报酬率为
5。20%
考虑到购房计划近在眼前;建议先采用目标先后顺序法再采用目标并进法进行资产的配置。3年后,先用家庭现有资产累计值和3年累计储蓄之和来支付首付款和装修费用;月供房贷、教育金和退休金准备可采用月/年储蓄的方式;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方式来实现。资产组合经调整后,其预期投资报酬率保守估计为5。2%,此报酬率下能实现所有理财目标。如投资报酬率随股市复苏而上升,则可用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其他家庭目标,如购车等。
建议投保的保险
表17 建议投保的保险表
项 目
寿 险
补充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
意外险
建议保额
10万元
视身体状况和年龄上升决定投保
10万元
目前保额
20万元
单位已加入社会医保
应调整额
(…)10万元
( )10万元
保额占年支出的倍数
6。6
正常倍数
10
保费占年收入的比率
11%
正常比例
10%
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
刘先生今年47岁,是外资企业的二级经理,税后月收入10000元,年末有2万元分红;45岁的妻子为一家金融机构职员,月收入4000元;女儿在上大二,2万元的年末分红足够支付她一年的教育费用。除去家庭月支出8000元和保费月支出1000元,每月可有5000元的节余。
一家人的现住房面积90平方米左右,价值55万元,按揭已还讫。刘先生手中持有市值30万元的股票和40万元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为了两年后女儿出国留学,刘先生还准备了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9万元)。虽知夫妻俩今后的退休金加起来才2000元,但由于家底殷实,他从未担忧过自己的退休生活。“有这么多资产和未来收入,应该能保障退休后35年的生活水平了吧?”刘先生抱着几乎肯定的想法问理财师。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5%的速度增长,几乎是美国的三倍。经济的高速成长使民众的财富迅速累积,而生活费用也不断提升。如何使手中的现金保值,同时还能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且能应付退休养老,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新课题,而众所周知,日后我们每月领取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很难切实保障退休后满意的生活质量。在了解了社会化养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后,人到中年就应该考虑如何为自己积累养老金的问题。天上不会掉馅饼来,自己如果没有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晚年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欢◇迎访◇问◇BOOK。◇
第15节: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1)
要做好养老理财计划,必须考虑六大因素:负担与责任(有无尚需偿付的贷款、是否需要抚养亲属或养育子女等等)、住房条件(涉及生活费用的高低)、收入状况、劳保给付、通货膨胀、健康情况等。下面我们综合考虑这六个方面,对刘先生的养老规划做个分析。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刘先生工作收入较高,47岁开始为自己准备养老金也为时不晚。他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期,收入高而且稳定,有良好的现金流;负担虽然不轻,但完全有能力应付。在经历了10多年的职场打拼后,已拥有一个比较丰裕的资金基础。根据刘先生的叙述,我们对他的家庭财务情况整理如下:
表18 刘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表
家庭年度收入(元)
家庭年度支出(元)
主要家庭资产
张先生年收入
140000
年生活支出
96000
定期存款
40万元
张太太年收入
48000
保费支出
12000
股票
30万元
存款利息收入
8640
教育支出
20000
他人借款
3万欧元(折人
民币29万元)
股票收益
15000
自用房地产
55万元
收入总计
211640
支出合计
128000
资产合计
154万元
年度盈余
83640
家庭储蓄能力
40%
刘先生有较高的工作收入,爱人也工作稳定,而且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家庭财富;目前家庭无任何负债,住房已全额付清贷款;无赡养老人的负担,而小孩已读大二,行将毕业,而且也已经准备了丰厚的本科教育和留学基金。目前,对刘先生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做好配置家庭资产,使资产在对抗通货膨胀的同时,保值增值,从而使退休后还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我们建议应主要须做好两个方面的筹划:一是做好家庭财务保障计划,二是要作好对养老金的测算和筹集、准备。
首先我们要分析的是家庭生活支出。刘先生家庭生活方面的支出较多,占据了月收入的57%,对一般家庭来说,应该是偏高了。但是,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也是家庭理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量入为出是我们生活和理财的一个原则,有什么样的收入就享受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考虑到刘先生家庭负担较轻,当前和今后收入的主要安排是享受当前的生活和保障退休生活水平。因此,理财师认为,以刘先生的家庭收入来看,这样的生活支出数目也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要合理安排好支出项目,注重提高生活品质方面的支出,而不是盲目地胡乱消费。
▲BOOK。▲虹桥▲书吧▲
第16节: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2)
其次,我们通过刘先生家庭的资产安排看出,刘先生的家庭资产安排走向了两个极端。除去其女儿的留学专项基金和自用房地产,家庭生息资产主要为定期存款和股票,各占57%和43%。股票从近几年中国股市来看,风险极大;而定期存款虽然安全,但收益偏低,难以抵御通胀带来的贬值风险。
理财建议
做好家庭财务保障计划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一个家庭只有在保证有稳定的收入现金流的前提下,才能有信心来合理地安排未来生活。如果中途家庭出现收入的意外断流,难免会对未来生活造成强烈的冲击,如果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出意外,更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刘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74%的家庭收入是他贡献的,因此很有必要对他做一份保障计划。根据资料显示,刘先生家庭月支出保额1000元,被保险人和险种未明。因此,我们只能在未考虑已投保险的假定下来分析刘先生的保险需求。刘先生爱人收入稳定,加上家庭现有生息资产70万元,如果出现意外,基本能满足遗属的生活需要;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刘先生在如果出现失业或发生意外残疾等失去工作能力的情况下弥补收入的保险需求。
通过测算,因刘先生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大,他的寿险需求是75万元左右。刘先生在外资企业担任高管,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而且外资企业对员工疾病和医疗保障程度不高,所以对保险的需求非常大,建议的保险组合是75万的定期寿险+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险+保额10万意外医疗综合保险+豁免保费的定期寿险,年交保费7000元左右,全面保障家庭生活。
养老规划分析:我的养老金够了吗
1。估算需要储备的养老金生活支出
刘先生家庭目前每月的生活方面开支为8000元。他希望退休后能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养老压力中,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侵蚀作用。有关发展报告预测,2006~2015年,中国每年将至少保持3%至4%的通胀率。假定通胀率保持年均3%的增长幅度,按年金终值计算法,退休后刘先生家庭要保持现在的购买力不降低的话,老两口在退休当年的月生活支出达到了9。67万元,除去退休后按月领取的国家基本养老金2000元后,要维持退休后35年的生活支出,以实际投资报酬率2%计算,退休当年须储备好总共242万元的费用。
医疗支出:医疗方面的开支将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一项开支。虽然建议投保了保额为1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和意外医疗综合保险,但是考虑到遭遇保障范围外的疾病或超出保额的医疗金等因素,理财师建议刘先生还须准备一笔医疗备用金,如果有生之年没有用上则可留做遗产给予子女。假定两人退休后平均每年在医疗保健上还需花费10000元,那么35年看病的总花销就是35万。因此,刘先生家庭需要的养老储备金大约是277万元。
虹桥书吧。
第17节:富裕家庭也要提前规划养老(3)
2。估算未来能积累的养老金
我们根据刘先生当前的投资组合和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来测算刘先生和太太从现在到退休总共能储备多少的养老资产。在准备养老金方面,他们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手头资金的投资收益,二是每年结余的再储蓄。假设刘先生的定期存款为两年期,其税后收益率为2。16%;而中国股市已连续多年低迷,其股票收益已大为降低,其未来平均收益假定保守以5%来计,根据其目前资产分配比例来算,预期综合投资报酬率为3。4%。每年的投资收益加上原有70万生息资产,退休当年预计总共能储备205万元准备金。这个计算结果可以回答了刘先生最初的提问:按照刘先生现有的资产投资配置,尚存在养老金缺口72万元左右。
刘先生一家虽然资产储备充裕,但要高质量养老,仍有不小的资金缺口。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您目前的家庭财务状况多么好,花钱不愁,但如果不能做一些提前规划的话,仍有可能不能达到真正的“财务自由”的境界。
养老投资建议
养老金投资规划总的来说应该以稳健为主,稳步前进。刘先生家庭负担轻,收入和资产积累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故在工作期间应努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现有资产和未来收入节余尽可能的增值,从而不断充实养老金账户。前面已经分析过,刘先生家所有的生息资产57%沉睡在银行里,43%在股市里。资产配置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股票的收益虽然相对较高,但是风险也是相当高的。近几年来大部分股民股市资产大量缩水,生息资产的一半投入在这上面,忽视了资产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银行过半的定期存款收益率偏低,无法对抗通货膨胀,所以,应该减少定期存款的投资比重。
1。根据刘先生月支出8000元的消费水平,建议留出3万元左右的资产作为家庭的紧急预备金,可选择存在银行的活期账户上,以备不时之需。
2。为提高养老资产的收益性,建议将原存银行的40万元定期存款购买资质良好、业内口碑较好的公司发行的信托或集合理财产品,但一定要购买有可靠有效担保的产品,最好在投资前对项目做一个调研,明确项目和投资的安全性。目前,信托产品的期限多为1年、2年左右,年收益率一般在4。5%至6。6%左右,收益是同期银行储蓄税后收益的数倍。
3。考虑到刘先生自身精力和炒股经验的限制,建议刘先生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获利停损点,在恰当时机从股市中退出,将自身生息资产的30万市值的股票投资开放式基金,通过基金公司专家理财和间接地对股市投资,追求资产的长期增长。不但可以弥补个人直接投资的缺陷,还可分享国民经济的高速成长。建议将其中20万投资于业绩表现良好的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如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广发稳健成长基金、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等。10万投资于债券型基金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