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眉目含羞的偷偷看了贾荣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琰儿,你换衣服了?”见蔡邕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贾荣继续问道。
    “这件衣服不错,看上去更漂亮了。”
    实在按捺不住了,上首的蔡邕轻轻咳嗽了一声,努力使自己的声音放缓道:“志远啊,你所做之事我已全部知晓,你说说怎么对待琰儿吧。”
    贾荣身躯一震,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就是攻破蔡邕这座堡垒,道:“恩师放心,只要我贾荣在世一rì,就绝不会让琰儿受苦。”
    蔡琰何时听过这样冠冕堂皇的情话,看向贾荣的目光更是浓意连连。
    蔡邕活了大半辈子,眼睫毛都是空的了,岂会因为贾荣这样的话而胡乱感动,“志远,你在金城已经成亲,娶的是卫家的小女,如今又这般对待琰儿,不知志远要给琰儿一个什么名分呢。”闺女的终身大事蔡邕十分上心。
    不待贾荣回答,蔡邕继续说道:“我蔡家就琰儿这一个宝贝,要娶她必须是正妻相待。”
    贾荣面sè一苦,就知道蔡邕会这般要求,苦笑道:“恩师,难道你是要我回金城把卫家之女废了,然后再娶琰儿?”
    蔡邕哼道:“我不管你怎么办,反正琰儿只能是正妻。”
    一旁的蔡琰低声道:“父亲,你不要为难大哥。”
    蔡邕苦笑一声,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这还没嫁出去呢,就开始为贾荣说话了,自己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女儿以后的rì子。
    贾荣道:“恩师,若是我真的休了卫家之女再娶琰儿,你当真会答应?”
    蔡邕不发一言,将目光投向别处,卫家和蔡家亦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让卫灌得知是因为蔡家女的关系休了他家的女儿,恐怕会当即发飙,这样棘手的事情还是交给贾荣来处理。
    蔡琰见贾荣能为自己做如此大的让步,心下感动不已,盈盈然站起说道:“父亲,你不用为难大哥的,即使是为奴为妾,我也愿意跟随大哥。”
    蔡邕怒道:“胡闹。”
    贾荣心中一阵暖流涌过,蔡琰这样说摆明了是想跟随着自己,不离不弃的那种。
    “琰儿,我……”贾荣感觉有些理屈词穷,本想着狡辩一番的,可蔡琰坚定的话语竟然自己有无从下口的感觉。
    蔡邕道:“志远,你说怎么办吧?”蔡邕肯定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到别家去当奴当妾,说出去,这张老脸也没地放了,怎么说也是一代大儒的女儿。
    贾荣整理了一下杂乱的思绪,缓缓说道:“恩师,若是我将卫家女废掉迎娶琰儿,你才应该更加的不放心,试想一个为了美sè就能把原配妻子休掉之人值得托付吗?难道你就不怕有朝一rì琰儿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一连几个反问,将蔡邕弄的目瞪口呆,他考虑的只是女儿的幸福,却没考虑到身后之事,贾荣说的句句在理,蔡邕也不好反驳。
    “再说了,我其实也不在乎什么正妻还是平妻还是妾的,人人平等,在家中,也不会因为身份的低微而让另一个人听从另外一个人的,我喜欢琰儿,又怎么会让她在婚后受到苦难,我贾荣绝对说道做到。”贾荣声情并茂的说道。
    求收藏,求红票,这些东西都是断崖不断更新下去的动力,动力足了,那么写作的灵感自然是滚滚而来,一发不可收拾。
    分类点击啊,大家给断崖来一发吧,振奋一下!

第三零七章 :刺董
        蔡琰早已是感动的一塌糊涂,古代的女子那经过这样**的表白,而且还是大庭广众之下,在女子普遍是男子附属品的时代,贾荣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真心的喜爱自己。
    蔡邕神情微动,贾荣说的让他之前坚定的想法动摇了些许,“你先回去吧,容我再考虑几rì。”蔡邕双目微闭道。
    在蔡琰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贾荣拜退而去。
    出了蔡府,贾荣露出兴奋的神sè,蔡邕喊自己过去并没有因为蔡琰之事责怪自己,而是在讨论蔡琰的婚事和婚后的地位,由此可见,在心中,蔡邕已经接受了自己,默许了蔡琰的婚嫁对象。
    “琰儿,你当初不是应允我,助我编修汉史吗?”蔡邕盯着蔡琰问道。
    蔡琰闻言,心神一阵慌乱,稍作思量,回道:“父亲,女儿嫁给大哥之后一样也可以帮助父亲的啊,那时父亲也住道大哥的府上。”
    蔡琰不愧才女之名,临机应变的能力让蔡邕也自愧不如。
    蔡邕长叹道:“唉,还没嫁人呢,这心呐,都已经跑到别人家里了。”
    蔡邕难得有开玩笑的时候,蔡琰使劲晃着蔡邕的胳膊不依。
    出了蔡府,贾荣径直赶到军营,军中可还有一个“贵客”等着自己呢。
    “仲道,开始吧。”贾荣回到军营就见卫仲道正优哉游哉的在军中闲逛。
    卫仲道的脸顿时拉了下来,哀求道:“志远,你就饶了我吧,从小我的身体就孱弱,不能训练啊。”
    贾荣含笑道:“真的吗?”
    卫仲道不明其意,大点其头。
    “达不到我的要求,休想走出军营一步,来人啊,替我监督着卫公子,训练量就按照普通士兵的一半吧。”贾荣话音刚落,乌拉屁颠屁颠的赶来。
    听到是这么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乌拉当即止住脚步,就要悄悄逃走。
    贾荣冷哼一声说道:“乌拉,你的训练量加一倍。”
    乌拉的脸也拉了下来,诺诺称是,旁边的将领见此发出阵阵大笑。
    贾荣走到乌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乌拉啊,我小舅子的身子板弱,需要多加训练,这个艰巨的任务可就交到你身上了,他要是哪天没来或者是训练量不够,你负最大的责任。”
    乌拉心中叫苦不已,早知道不跑那么快了。
    “当然,若是这小子不来,你就直接带领士兵去把他抓过来,至于他的行踪,不知道的话就问张直,记住,这是军令!”
    乌拉身躯一震,拱手拜道:“诺!”
    羌人大汉就是好,明知道卫仲道是贾荣的小舅子,训练起来毫不手软,看了一会,贾荣不忍心继续看下去,摇头走了下去。
    朝堂上,董卓右手扶着腰间的宝剑,越众而出,面向文武百官,一字一顿的说道:“圣上自即位以来,无功于天下,反倒是乱贼四起,劫匪不断,百姓名不聊生,我身为太尉,有职责为汉室的江山考虑。”
    “陈留王虽然年幼,却聪颖无比,乃是明君,老臣建议立陈留王为帝。”
    文武百官茫然四顾查看,整个朝廷竟无一人敢于出言反驳,蔡邕亦是称病在家中。
    以董卓为首的朝中官员藉此良机,纷纷出言附和,董卓行的乃是霍光伊尹之事,自此汉室江山恐怕是姓董的说了算,而不是姓刘的,至于代表大汉的旗帜会不会换姓,也要看董卓的心情。
    见识了董卓的强横手段之后,朝中鲜有人敢于出言反驳。
    身处龙位的汉帝目瞪口呆的看着殿下发生的一切,在心中,他没有想过抵抗,面对董卓这个粗犷的凉州大汉,汉帝竟生不起任何的抵抗之心。
    几滴泪水从汉帝的眼中滑落,从父皇手中接掌大宝,始终没有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他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还不如小时候生活在民间那么逍遥自在,希望以后弟弟能够摆脱这样的厄运,只是退位以后,苦了母亲,母以子贵,不是皇帝了,母亲岂会长久。
    “董贼,你行欺君之事,定会遭天打雷劈。”一名官员指着董卓的鼻子大声骂道。
    与其交好的官员无不sè变,想要劝阻已是来不及。
    接连三名官员被处死,朝中大臣老实多了。
    “迂腐!”贾荣暗道,这样无谓的牺牲能起到什么作用。
    退位诏拟好之后,新的汉帝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荣登大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前列的董卓率先俯身拜道。
    百官齐齐跪拜在地,三呼万岁,陈留王正式成为新的皇帝。
    即位之后汉帝封刘辩为弘农王,封赏文武百官,大赦天下,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董卓的暗
    示下完成的。
    贾荣冷眼观察着眼前的一切,陈留王即位之后,不久董卓就会在宫中肆意妄为,十八路诸侯也快要来了。
    扶持新帝登基,若是能成功,他董卓就是大汉最有威望的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失败之后,自然就是国之大贼,成王败寇。
    大汉想要中兴,仅凭一言堂和控制整个朝堂是不行的,自改刺史为州牧之后,大权在握,很多官员早已是蠢蠢yù动,董卓的欺君更是让他们心中对汉室的敬畏降到了最低,有些地方的官员使劲浑身解数意图巴结董卓,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下朝之后,董卓志得意满的回到太尉府,不久他的官职也会再次提升,也是时候动一下宫中的那位了。
    曹cāo和以往一样,走进太尉府,早有士兵上前盘查,李催见此,上前将盘查的士兵驱散。
    “这是太尉的心腹大臣,以后切不可如此。”李催教训看门的士兵说道。
    曹cāo拱手说道:“多谢李将军!”
    李催的目光落在了曹cāo腰间的佩剑上,明晃晃的实在是太显眼了,他受命负责董卓的安危,出了什么事情都由李催来负责,由不得他不谨慎。
    “这……”李催指着曹cāo腰间的佩剑说道。
    曹cāo哈哈大笑道:“李将军莫非是怕我行刺太尉否?此剑是我偶然得之,锋利无比,前来献于太尉,若是李将军不信任我,将军自可代为收下。”
    曹cāo这么一说,李催反倒不好接下曹cāo手中的剑,在朝中的官员里,董卓深得曹cāo器重,很多大事曹cāo都有参与,同在董卓帐下办事,李催也不想搞得太僵。
    “将军,军中来了一批战马,请将军前往查看。”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赶来说道。
    李催深深的打量了曹cāo一眼,见其神sè自然,不似作伪,更何况太尉府中守卫森严,即使曹cāo想要行刺也要想一下自己的小命。
    “曹将军,军中来了一批上好的战马,等一下我赠与将军一匹。”李催道。
    “多谢李将军,若是无事,我还要前往太尉处。”
    李催在士兵的带领下疾步离开了,临走之时还不放心的回头看了一眼。
    曹cāo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可刚才却出了一身的汗水。
    “成败在此一举。”曹cāo暗道,旋即向着太尉府深处走去,曹cāo步履稳健,让人察觉不出任何的杀意,越是关键时刻,曹cāo就越要保持最冷静的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曹cāo没少初入太尉府,是故府中的家丁丫鬟都也相识,稍作打听便得知董卓正在卧房休息。
    现在是正午时分,人容易产生倦意,而董卓每天亦有午后睡上一觉的习惯,曹cāo正是得知这一点,才选择午后前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董卓杀死,而后逃离太尉府,他可不想因为一个董卓而把小命丢掉。
    整个过程到处充满着凶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死亡之局。
    太尉府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来回巡逻的带甲之士不计其数,隐藏在暗中的士兵更是不知有几何。
    “来人止步!”一名巡逻的将领喝道。
    附近的几名士兵听到这声大喝,立即上前将曹cāo团团围在了中间。
    曹cāo不惧反笑道:“你们这是何意?”
    一名士兵上前附耳说了几句,将领面sè变换了良久,抱拳道:“适才冲突之处还望见谅,职责所在。”
    曹cāo大笑道:“无妨无妨!”实则心中暗暗叫苦,若不是足够冷静,差点在将领的大喝声中掉头就跑。
    就这么一会儿,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衫,一阵冷风吹过,曹cāo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颤。
    “大人正在休息。”门外守候的丫鬟低声说道。
    曹cāo点头说道:“我已知晓,太尉唤我前来有要事相商,看住门口,无关人等不要让其进入。”
    丫鬟见曹cāo说的有理有据,不疑有他,点头称是。
    曹cāo轻轻的推开门,细眼打量了一下董卓的卧房。
    一面大大的镜子首先映入曹cāo的眼帘,将卧房衬托的格外亮堂,暗道:“没想到董卓如此丑陋之人也懂得打扮。”
    “大人,大人。”曹cāo轻唤两声,见董卓纹丝不动,心下大喜,慢慢的拔出腰间的佩剑,拔剑出鞘的声音虽然曹cāo尽力掩饰,亦难免轻轻响起,曹cāo暗暗后悔在府外没有将剑鞘祛除,若是董卓醒转见到这一幕,就坐实了自己行刺之事,这条小命也保不住了。
    铁骑的收藏实在是少得可怜啊,还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断崖一定会努力更新回报大家。
    喜欢本书的朋友阅读之余记得收藏一下,感激不尽,您的每一个支持都是铁骑进步的动力。

第三零八章 :做客司徒府
        将剑鞘轻轻的藏在桌案的下面,曹cāo向熟睡中的董卓移步而去。
    一道剑光闪过,镜面上一道亮光闪过,董卓感觉眼前一晃,翻身而起,身处高位,董卓的jǐng觉丝毫没有降低,见曹cāo正持剑而来,大喝道:“孟德,你这是何意?”
    曹cāo很想拔剑上去和董卓搏斗一场,可看着董卓宽广的身体,回想起他那高超的武艺,心下长叹一声,拜道:“大人,卑职偶然得到一把宝剑,特来献于大人。”
    刚刚睡醒的董卓没有向曹cāo行刺这方面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说道:“拿上来。”曹cāo毕恭毕敬的将倚天剑递上。
    门外的士兵听到董卓这声大喝,不经董卓应允,手持刀枪闯了进来。
    董卓摆摆手示意这些士兵下去,细细打量曹cāo递上来的宝剑,赞道:“果然是好剑,只是为何没有刀鞘?”
    曹cāo解释道:“此事卑职也不知晓,得到的时候就是这个模样。”
    董卓道:“孟德的好意老夫心领了,我是不会亏待你的,朝中似孟德这般有真才实干的人实在是不多。”
    曹cāo连连称是。
    “大人,若是无事,卑职先行告退。”曹cāo拜道。
    董卓拜拜手说道:“回去吧。”虽然感觉曹cāo今rì的行为有些诡异,却找不到是哪一点。
    出了董卓卧房,曹cāo匆忙向府外赶去,以董卓的xìng格,若是察觉出自己的行刺之意,绝对不会手软的。
    “孟德,匆匆忙忙意yù前往何处?”李催手牵战马而来。
    曹cāo心中一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强作冷静的说道:“刚刚见过太尉大人,正yù回府。”
    李催没有感觉到异常,笑呵呵的说道:“孟德啊,这匹战马是此番运来战马中上好的一匹,就送与孟德了。”想起rì前李儒在耳旁的教导,李催有些不舍的将马缰递到曹cāo的手中,即使在董军中,这样的战马也是难得的好东西。
    曹cāo心下暗喜,逃离雒阳片刻也不能耽误,不动声sè的结果李催手中的马缰,说道:“我先试试这匹战马如何。”
    李催急忙上前将曹cāo托上战马,这匹马还没有完整的装配,连最基本的马鞍都没有,就被李催给带了过来。
    言毕,曹cāo跨上战马,绝尘而去。
    李催大笑着向府中走去。
    “将军,大人有请。”一名太尉府的侍卫走到李催的身边说道。
    李催闻言,在侍卫的带领下急忙来到董卓的卧房。
    “你可认识这把剑?”董卓轻轻挥舞了一下倚天剑问道,曹cāo走后,董卓怎么想都觉得不对,一把剑怎么会没有剑鞘。
    李催细眼打量,拜道:“此剑是曹孟德所带,方才孟德进府的时候见过一次,所以有些印象。”
    董卓点头道:“你看这把剑和你之前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李催沉思片刻,说道:“确有不同,先前见到之时,此剑有剑鞘。”
    董卓心中大惊,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李催点点头道:“卑职确定。”
    董卓猛的将倚天剑掷到一边,骂道:“好一个曹孟德,竟敢行刺老夫。”
    李催神sè大变,想起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冷汗直流,跪拜道:“主公,是卑职无能。”
    董卓道:“此事也不怪你,是老夫对曹孟德太信任了。”言及此处,董卓心酸不已,一心拉拢的人反过来竟要刺杀自己。
    “传令下去,即使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这把剑的剑鞘。”董卓吼道:“你去将曹孟德给带过来。”
    李催领命而去,整个太尉府瞬间动了起来,不用下人寻找,董卓自己在桌案下面找到了剑鞘,将倚天剑拿来正好合适,更坚定了曹cāo是来行刺的想法。
    且说曹cāo猛拍马背向城外而去,距离城门尚有一段路程之时,前方出现了一支五十人的马队,曹cāo心中暗叫不好。
    看这支骑兵的态势,显然是冲自己而来,想起在太尉府慌乱之中有着太多的破绽,曹cāo更加的慌张了,这个城门走不成,可以去另外一个,反正雒阳的城门有十二个。
    就在曹cāo转身yù走之际,一声大喝传来:“孟德,哪里去?”
    曹cāo做贼心虚,差点立即拍马而逃。
    “我看孟德如此慌张,是要去何处?”贾荣策马缓缓而来。
    曹cāo使劲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志远,我奉太师之命出城有事,何来的慌张?”
    贾荣笑道:“孟德休要瞒我,若是太师派孟德出城,岂会没有士兵相随,想孟德也
    是太师面前的红人,况且孟德的战马也是无鞍马,如何能够远走。”
    曹cāo苦笑道:“志远休要取笑我,此番出城真的是有要事,耽误不得,回头一定请志远在城内饮酒。”
    贾荣一言不发的紧紧盯着曹cāo,生怕错过了什么,良久,叹道:“孟德,你走吧,但愿下次相见不是刀兵相向,你我兄弟还能聚在一起把酒言欢。”曹cāo是孤狼士兵密切关注的对象,在曹cāo带剑进太师府的时候,贾荣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亲自前来也有相送之意。
    曹cāo心中一惊,明白贾荣已经发现些许端倪,在马背上对贾荣长辑一礼道:“rì后有缘相见,必报志远大恩大德。”
    贾荣摆手道:“孟德不用如此客气,你我都是自家兄弟,能与孟德这样的世之豪杰相识,乃是我之幸也,希望还能与孟德把酒言欢。”
    “来rì再与志远详谈,告辞了。”曹cāo拱手拜道,刻不容缓,说不定马上董卓的追杀队伍就赶到了。
    贾荣道:“孟德且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