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灾后-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路费。”邱成给他把那个馒头递过去。

    “!”那开三轮车的汉子接过邱成递过去的馒头,眼睛一睁,把那个馒头拿到鼻子下面嗅了嗅,然后又咬了一口,嚼吧嚼吧吞了,接着又咽了咽口水,将剩下的馒头揣进腰包里,冲邱成他们一挥手:“上车。”

    邱成和阿常上了车,这人把三轮车开得很快,马力全开,不一会儿,就到了邱成他们要去的那家医院附近的一个路口。

    “就到这儿,前边我就不过去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那汉子把三轮车一停,就不肯再往前面开了。

    邱成也没有多说,直接带着阿常下车,这人不过去还更好,真要送过去了,到时候看到他俩不走正门,肯定还得起疑。

    “你们等一下还回去吗?”那个骑三轮车的又问。

    “回,不过是去火车站那边。”邱成说道。

    “那行,我就在这儿等着,你们一会儿还回来坐我的车吧,医院那边根本招不到车。”

    “好。”邱成答应了。

    这个路口离他们要去的医院就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照理说,医院旁边应该都是比较热闹的才对,这一带却显得十分萧条。

    街道两边那些挂着广告牌的商铺,全都是大门紧闭,这时候刚刚天黑,周围也不见什么行人,偶尔有车辆在这条大马路上驶过,也是来去匆匆。

    然而当他们走过这个路口,看到那家医院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这家医院里住满了y病毒的感染者,每个病房里都摆了很多张床,有些床还是医院里的统一款式,有些就不是了,很显然是从别的什么地方搬过来的。

    不仅是病房,连走廊外面,乃至于一些大厅里面,也都摆满了病床,这时候也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在床上,有些病人还能走动的,也会到医院的公共区域去活动,后面的小花园里也三三两两坐了许多人。

    这一座医院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却没有半分热闹的气氛,空气里都带着让人无法忽略的沉重和死寂,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有人死去。

    邱成和阿常蹲在医院外面的一颗大榕树上,透过灯光看着医院里面的医生和护士在不停忙碌,他们之中有男人有女人,有华人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在这一家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医院里,他们仍在做着努力。

    “走吧。”邱成拍了拍身边的阿常,示意他跟着自己,两人就在那棵大榕树的掩护下,无声无息地离开了那一栋住院楼。

    在这一栋住院楼的楼顶有一个水塔,邱成将自己身上所有的“解百毒”都倒进了那个水塔里面,他目前还无法知道哪些“解百毒”会起到多大作用,等他们下次过来的时候,这个医院里的病人是不是会少一点,医护人员脸上的疲惫是不是能减少几分。

    离开了这家医院,回到刚刚那个路口,那辆三轮车果然还等在那里,邱成让他载自己和阿常去了火车站,下车的时候,邱成又给了开三轮车那人一个馒头。

    看着这两个外地人走向火车站的背影,开三轮车的汉子一咧嘴,掉转车头,飞快地往自家方向开去。

    他们家现在就安置在那个工业区里面,他和他老婆白天都要上班,晚上他老婆做家务带孩子,他就开着这辆电动三轮车出来碰碰运气,要是运气好的话,有时候也能挣些口粮回去。

    没办法,他们家孩子多,总共四个,靠他跟他媳妇每天拿回去的那点口粮根本不够填肚子的。

    他们家那四个孩子里面,其中两个是他和他媳妇亲生的,另外还有两个是捡回来的。捡回来的这俩孩子,大的八岁,小的六岁,现在户口都落在他们家。也不知道他们爹妈怎么想的,那么多苦日子都熬过来了,这时候丢小孩。

    他们两口子要养活四个孩子,那压力是真的很大,但有时候他又觉得忒值。

    多好的两个孩子,又不用他老婆自己生,人家还白给他们养到这么大,说捡就捡回来了,到时候养好了,说不定比自己亲生的都孝顺。

    家里有多长时间没见过白面了,今晚运气好挣到两个馒头,可不得把那四个小崽子给高兴坏了。
85回归
    这里的火车站附近也有一个夜市;邱成在这个夜市里买了两辆可以折叠的那种电动滑板车。

    以后他和阿常再出来的话;下火车以后就可以用滑板车代步了。虽然以他俩的身体素质;全力奔跑起来可能比这个滑板车还快一些;但是人的体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他们还要留足精力应对一些突然状况。

    依旧是扒火车回到的新南市,当他俩从一列火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家里,除了那几头猪饿得哼哼唧唧,那群鸡仔把1512那两个房间里的草地啄得快要只剩下草皮以外,一切都还算正常。

    在外面的时候,邱成用“天罗地眼”观察过两次自家情况,但是都没有看太久,因为距离太远,观察起来太过耗费灵力,无论是对那些布阵的玉石,还是对邱成身上的灵力,消耗都非常大。

    这一次回来以后,邱成就着手在十四楼朝南的那几间屋子里种植起了草药,至于药苗,他们这一次主要是送新南市的夜市里搜罗。

    这一天晚上,邱成和阿常周泉三人,骑着三轮车到夜市里摆摊。到了地方,把摊位摆好之后,邱成便让阿常和周泉一起守着摊子,自己一个人在夜市里逛了起来。

    最近这些日子,阿常和周泉相处得还不错,虽然不算熟稔,但也相安无事,干活的时候也能配合,平时还常常一起出去捉虫子。

    邱成一个人走在夜市里,新南市的夜市虽然不如南方那个城市的几个夜市那么热闹,有着那么多人和那么多商品,但气氛却明显要轻松一些。

    自从新南市的第一批感染者被“一线生机”治好了之后,这座城市就再也没有出现其他感染者,脱离了死亡的阴影,整座城市的气氛自然就截然不同了。

    火车站广场前面那条马路边,不少人都在那里卖药苗,邱成过去看了看,在一个摊子上找到了一些自己需要的。

    “这药苗怎么卖?”邱成一抬头,发现摊主竟然是前些时候卖房子给自己的一个十四楼的屋主。

    “你要这个石香薷?五斤玉米面一株。”那人显然也认出邱成了,不过却并没有和他攀交情。

    这个石香薷是最近公布的“一线生机”的原材料之一,在他们新南市附近的山野里就能找到,算是在本地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品种,不过既然上了那个药单,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你这里总共有多少?”邱成看了看他们摆在地上的那些药株,感觉最多也就十多株的样子。

    “十一株,你要是都买了,我们就按十株给你算。”那人还没开腔,他身后另一人就迫不及待地插话了。

    他们一行三个最近每天都是一起上山挖草药一起摆摊,说好了卖出来的粮食平分。

    只不过那些外地来的药贩子压的价格太低,他们手头上的药材又太少了,没有跟人讨价还价的资本,算来算去,还是觉得不太划算,决定还是先在夜市里碰碰运气,有人买最好,实在没人要的话到时候再考虑是卖给药贩子还是去省城看看情况。

    他们最近每天都要到山里去采药,辛苦不说,整日在山野里行走,体力消耗也大,光是他们三个人的口粮就要不少了,好在他们三人先前都有些房产,卖了房子还能顶一阵子,不然不仅是他们,连家里的老婆孩子都要跟着喝西北风了。

    “这些石香薷,加上这几株毛冬青,五十斤玉米面。”邱成指了指地上那一把石香薷,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堆毛冬青,说道。

    那三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男人首先点了头,然后另外两人的意见很快也达成了一致。

    那个曾经卖房子给邱成的男人用一个麻袋将那些毛冬青随便一装,旁边另一个男人则用一个盒子小心地把那些石香薷装好,这可是五十斤玉米面呢,一个破盒子算什么,在他们眼里,这笔买卖中,这些石香薷才是主角,那一堆毛冬青,纯粹就是个搭头。

    毛冬青在“解百毒”炼制过程中确实没有用到,但是在《木修笔记》所记录的其他几种丹药中,其中就有需要用到毛冬青的,邱成今天既然看到了,就顺便买回去种上,免得将来要用的时候抓瞎。

    邱成这时候身上没有那么多玉米面,就让这几个人跟他到摊子上去拿,这些人摊子上总共也没几样药材,如今两个大头都被邱成给买走了,差不多也可以收摊了,干脆把剩下的几样草药一收,跟着邱成拿玉米面去。

    阿常和周泉那边,这时候生意正是红火的时候,邱成发现自从周泉这小子来了以后,光顾他们家摊位的女顾客明显比从前多了。

    单从外形上来说,阿常也是不差的,只不过这家伙在人类社会浸淫的时间还不够长,还不太懂得如何发散男性魅力。

    邱成从他们刚刚收获的玉米面里称出五十斤,那三个人却又说,要把剩下一些草药便宜卖给邱成,问他要不要。

    他们卖剩下的那些中草药,虽然都不是那个药单上的,但是其中有几样还是比较值钱,邱成最中意的是那一丛铁皮石斛。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邱成将剩下的所有药苗都一起买下来了。

    这三人从前都没有采药经验,这几天勉强认了几样中草药,就跑山上找去了,一旦发现看着像的,就整株挖回来。基本上现在新南市大多数采药人都是这么干的,照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山上的中草药估计就得被它们给挖绝种了。

    只不过如此一来,邱成直接从夜市里买药苗回去种植倒是方便了许多,聚灵阵中灵气充裕,只要是带根的,还没死绝的,基本上都能种得活。

    现在,一些本地能够生长的中草药,邱成根本不需要花精力去找,在夜市里随便逛一圈就能有收获。

    像铁皮石斛还有石香薷这些中草药,总是在石缝里长出来的才特别好,邱成为了种植这些喜欢石头的中草药,还特地在隔壁的15o5那个屋子堆砌了几个石头矮墙。

    考虑到楼板承重问题,这些矮墙并没有堆得很高很厚实,只是在靠墙的地方稍稍堆砌了几个一米多高的石壁,石壁的缝隙里塞上一些泥土,再把这些药材种进去,一来二去的,花了不少功夫,等那些中草药在石缝里长成以后,绿色的药株和天然的石头相得益彰,看起来倒是挺不错。

    自从邱成把十四楼的几个屋子囊括到楼上的那个大型聚灵阵之中,他就不再让周泉去那几个种植了中草药的屋子里干活了。

    好在周泉还有那些田鼠要照顾,不去那几个屋子,他也不至于没有其他事情可干。有时候晚上吃完饭要是不出门的话,也会帮邱成他们磨辣椒面。

    邱成和阿常会把石磨搬到沙发前摆放好,让他坐在那里边看电视边干活,屋里空调开得足,干点活也不容易出汗。

    通常这个时候,邱成和阿常都会在露台外面待着,周泉大概知道他们每天黄昏时分都要在外面吹空调乘凉,露台外面搭了个玻璃房,还种了一架子豇豆,豇豆架子下面还有一些木筐,木筐里面种着的那些似乎是人参。

    周泉知道邱成他们肯定有什么秘密,比如说露台外面的那些人参,又比如说邱成当初给他的那一枚“一线生机”。但他并不想去深究,邱成既然不想让他知道,肯定有他的缘由。

    他这一次来新南市,能捡回来一条小命,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虽然今年才十九岁,但是这些年的生活太过艰辛,少年人也往往都比较早熟。周泉知道,邱成当初拿出一枚“一线生机”给第一次见面的自己,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作为这件事的受益者,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邱成他们因此而陷入危机。

    对于邱成来说,家里多了一个周泉帮忙,他就能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了。

    现在十五楼一些日常的浇水施肥捉虫子的农活基本上都被阿常包了,邱成只有在播种和收获的时候才会忙碌一点。比较麻烦的田鼠养殖又交到了周泉手中,最近渐渐的,连家里做各种辣椒酱的活儿他也快要能够上手了。

    邱成多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就花费在修行和炼丹上面,每炼一次丹,他身上的灵力几乎都要消耗殆尽,平时一有空闲就抓紧时间调息打坐,这些天他已经很少再炼制玉石了。

    就在这几天,南方某医院出现大批y病毒感染者治愈病例的消息也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在各地传播开来。

    新闻上也播放了这个事,只说出现了治愈病例,却并没有说是用什么方法治愈的。一时间,全国各地的y病毒感染者纷纷往南方赶去,连那些住在新南市郊区寺庙里的感染者也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离开了。

    当初邱成只往那个寺庙的水井里放了三枚“解百毒”,这些感染者虽然每天饮用井水,却也并没有出现有谁痊愈的情况,最多就是没有继续恶化而已。

    有几个感染者精神看起来比先前稍微好了一些,大家也只当是住在寺庙里比较清静对精神有好处的关系。

    不得不说,这些人一走,邱成也是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一直注意着这些人的情况,人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怎么着都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死了,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他很可能也是要出手的,可是在眼下这种时候,贸然出手引人注意,对他们来说实在很不利。

    南方那边暗潮汹涌,新南市最近却很平静,邱成手头上又积攒了一些“解百毒”,他寻思着,下一次是不是不要去上回那座城市了,免得被人发现。

    沈星最近帮他收购了不少嘉园小区六栋的房子,按邱成说的,无论几楼都收,连车库也收,只要人家肯卖,他们就肯收,邱成最近正想着要拿这些屋子干什么用,就这么空着未免有些浪费。

    “楼下的屋子要种点东西吗?”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周泉问邱成道。

    之前邱成带着他在十四楼那些屋子里干活的时候,虽然没说那些屋子要用来做什么用,但他看也看出来了,肯定是用来种东西的,现在楼下也有好几个向阳的屋子,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起来?

    “你先准备准备,等我过几天再弄些辣椒苗。”

    邱成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那些屋子里先种一批辣椒试试,他可以在十五楼的聚灵阵里先把辣椒苗种好,长到开始挂果的时候再搬到楼下去,暂时就让周泉照料着,能收多少是多少。
86财路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邱成又和阿常去了几次南方;每次都是扒火车过去扒火车回来;投放“解百毒”的地方;也不一定都是医院,有时候是寺庙,有时候是教堂;有时候则是在一些因为感染者众多而被封锁的村子里。

    去过几次南方之后,邱成发现,对很多y病毒感染者来说,寺庙和教堂都是十分友好的存在,他们免费提供住处,甚至在一些有实力一点的寺庙或者教堂,每天还会给病人发放一点食物,虽然只是很少的一点,但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已经十分难得了。

    之前几年在临时基地里,宗教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这一次在y病毒事件中,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还有一些寺庙和教堂和当地医疗机构合作,直接被改造成了临时医院。

    后面这几次邱成他们再去南方,带的“解百毒”就比较充足了,邱成现在一天能炼制两到三炉丹药,每炉至少成丹十枚,他们十来天去一趟南方,每次至少随身携带“解百毒”数百枚。

    这么多丹药,一般也不会只在一个地方投放,通常了解清楚一座城市的几个y病毒感染者聚集地以后,他们会在那些地方分别投放几十枚。

    正因为这样,最近这段时间,南方频频出现痊愈病例,而且分布极其没有规律。

    一般要是有哪个寺庙或者教堂出现痊愈的病例,教徒们都要说,那是佛祖保佑或者说是上帝保佑,但是相关部门可不管这些,一旦听说哪里又出现治愈的病例了,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个地方的水塔或者水井监管起来,然后派工作组进行取样化验。

    若是确定这个地方的水源确实存在“一线生机”的成分,那不好意思,以后这里的水塔或者水井就必须要配合研究了。

    这样的事情出现过几次之后,大家渐渐也都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了,有些地方即使出现痊愈的病例,消息也不会很快就传播开。

    邱成有一次逛一个论坛,听一个南方的网友说,他老婆上班的那家医院这阵子出现了几例痊愈病例,然后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就拿着水桶水壶在医院里排队接了好多水拎回家,还有不少住院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还有医院附近的居民以及商贩参与其中,等相关部门赶到的时候,水塔里的水不知道都换过几回了。

    还有网友说,自从他们市里出现了一批痊愈病例之后,外地人明显就多了起来,其中还有好多外国人,有些是来看病的,有些则是来采样的,毕竟当初邱成给出的样品也不是特别多,许多不够权威的研究机构不一定能够分得着。

    这么一来二去的,不少人都知道那个余宏柱有水分了,但是人家当初也说了,那个丹药不是他自己炼制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也许还有别的家族也有这种丹药传下来呢?

    而且,不管怎么说,当初通过他的手交出去的那几枚“一线生机”总是实实在在的,他是功臣不是罪人,没有人能因为这件事为难他甚至是唾弃他,至于那些已经到手的利益,那自然依旧还是他的。

    邱成这个夏天过得十分忙碌,一边炼制丹药往南方各处去撒,一方面还要跟没事人似的,正常地维持着他们在新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