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得他刚才指名要这顶“明珠七宝九华帐”,原来竟不是为自己要的。
顿了顿,才听他道:“只是,别跟他提我。若提起我,他怕是在坟地里也要探出个身子来骂我的,我知道他瞧不起我。”
那老妪似觉十分伤心,只听她道:“称哥儿,你别那么说。”
称心似举袖在眼边拭了下泪,低声道:“我不怪他。当年他授我舞时,再没想到我会如今日这般跳,也没料到我会背叛他,进了他最厌恶的东宫。他只当我是他生平最得意的关门弟子。何况,我听你说起过他与师妹云韶间的往事。他一生最在意的两个人,没想最后都折在东宫里,也难怪那天他行过东宫,会突然坠马倒地,从此发病。”
叹了口气:“是我对不住他……”
他似还想说什么,一时却说不下去了。
那老妪似跟他关系很深,是当年服侍过他的人。只听那老妪道:“称哥儿,我不知道什么对不对。但你出身如此,身在俳优之列,也说不得了。我只是恍惚惚地听说,东宫如今也不稳。所以,这里、只怕也不是你可以久居之地……”
席间已有声音在催,称心勉强压抑住哽咽,叫了声“来了”。
那老妪也来不及再说下去,一脸担心地先挟着个包袱走了出去。
为免人疑心,称心一时没有出来,立在墙那边,立了好久,一个人在那里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道:“连邵嬷嬷也这么说,看来人人都道我是贪图权势……”
然后他又是一叹,似是望月抒怀,对着月亮道:“月儿啊月儿……只不知你知不知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我一开始怎么想,起码现在,我是真心的。”
李浅墨立在那院墙底下,一时远愁近虑,无可诉说。
这一筵后来,直拖到午夜。将近午夜时,本来不怎么饮酒的称心后来都喝开了,直到快要醉了。李浅墨看到他一个人溜出院子,在墙角边上呕吐。又溜回席上,依旧陪着李承乾喝酒。
李承乾只要有他在身边,就似开心已级,越发不管不顾。
照理,李浅墨本不该流连如此之久,可今夜,不知为什么,可能为了这东宫之地关连了他的太多往事,所以他一时竟不想走,加上杜荷又一直拖着他,也就一直陪着李承乾欢饮下去。
这一个夏夜很长,酒饮到后来,其实彼此都没什么话了。李承乾忽叫人来要点爆竹醒酒。不年不节的,如此深夜行乐,传到皇帝面前已经不妥,何况还要点爆竹。
但他的手下不敢阻拦他,一时便去准备。称心却有些急了,连忙劝道:“又放什么爆竹!圈在宫里宴乐也就罢了,反正没人知道。又点爆竹,是不是生怕外人不知晓?你的名声本来已经不好,这下传出去却又如何?”
可爆竹声已响,李承乾自顾自在那里拍手大乐,称心却承受不住爆竹的味道,一俯身,捂着嘴,却再不及从筵席上闪开,当场就吐了。
眼看他吐了,李承乾似才醒过神来,竟亲手与他捶背。
有一刻止了吐,只听称心道:“如此行乐,恐难长久……”
李承乾却道:“共此一夕,何须长久?”
称心张了张口,话犹未说,就在这时,李浅墨却从酒筵中猛然惊醒。
只见他一挺身,全然恢复了他一个羽门弟子应有的警觉之态。他虽未说话,旁边人却只觉得他的背脊如剑一般的竖了起来,那种酒意酣然中猛然拔起的锋利,却也让人大吃一惊。
杜荷不由一惊,连忙去扯李承乾的袖子。
李承乾全部心思本正放在称心身上,不意有人打扰,正要恼怒,一回头,却看见是杜荷。
他知杜荷如此,必有缘故,便望向杜荷的眼。
却见杜荷眼中似只有一句:“来了。”
李承乾中酒之后,一时不解,直到杜荷一再与他眨眼,他似才终于明白过来,不由在口里喃喃了一句:“终于来了。”
然后,众人耳里才隐约约听到了一阵低沉的鸣响。
那声音似有若无,如虎沉吟,如豹低嘶,可院中的那些畜口,无论是马、狗、鹰、鹞,一时都受惊而起,可转瞬间,只见得它们瑟瑟发抖。有的犬马,竟至吓得浑身筛糠,屎尿遗满一地。
——这却是什么?竟有人夜闯东宫?
李浅墨心中一惊,太子与杜荷,一意邀他今夜欢饮,原来并非无由,想来就是为了这个!
那狮鸣虎啸之声虽若有若无,寻常仆佣疲惫之下,简直感觉不到,只觉得像在闷热的天正面临着突来的暴雨前的沉闷,李浅墨却已分明断定:有人来袭。
——来者不是常人,必属绝世高手!
他一手入袖,按住了吟者剑,眼角余光却瞟向了杜荷,目光中若有愤怒,也若有疑问。
杜荷已不敢轻易去接他的目光。
李浅墨心中恼怒:李承乾今夜有敌,邀他来助他不恼,恼的是这般被人欺骗。
可这时,却见称心病酒之后,却把一双眼睛巴巴地望着自己,眼神中全是哀求之意。他似不是在替自己,而是在替他的太子哀求。
李浅墨只觉得:今晚入筵以来,这称哥儿一直就对自己格外小心,虽不敢亲狎,可小心中那种朴实之味,却已令他心领。——原来所有谋划他都知道,才会如此哀求自己,现在想来,都不过是为了这个。
他最开始本极厌烦这个称心,可不知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他方才送与宗令白的那一床“明珠七宝九华帐”,李浅墨不由对他多了几分好感。他本不是惯于刁难作色的人,在称哥儿那哀求的目光下,心气不由慢慢平和,终于忍不住点了点头。
——无论李承乾日后如何,那毕竟还是日后。今日,只要他还无大恶,有敌来犯,可能还是魏王派来的,他就不能任他在自己面前枉死。
见他终于点头,那称心才算舒了口气。只见他目光怔怔地望着院墙外面,好似,那来人,就是他约来的一般。他的目光中有期待,有厌倦,有喜也有忧,让李浅墨都猜不到今晚之局,究竟是为何了。
【二十七、借兵符】
“扑通”一声,一匹马儿终于承受不了那狮鸣虎啸般的压力,四蹄瘫软,倒卧在沙子地上。旁边照顾马儿的仆佣不由大吃一惊,生怕李承乾责罚,一边勒马催它快起来,一边偷眼望向李承乾。
却听得一声鹰鸣,嘎然一响,却是李承乾臂上架的那只苍鹰,这时竟拼尽全力,挣脱了爪子上的皮绳,直向高空中冲去,空中洒落了几片零落的鹰羽。
这院中本还有十余条猎狗,这时它们个个俯下身子来,用爪子不停地刨着地,却不敢轻吠一声。
院中到处充满了一股天风海雨欲来前的气息。那仆佣不自觉地将手心在裤子上擦了擦,只觉得手心里满满的都是汗。
李浅墨以手按剑,身姿挺立如临风之苇。他还从未见过一个人可以未出手时就已蓄积起如此声势。
杜荷忽一挥手,命令左右侍从人等俱皆退下。院中一时一空,只剩下惶恐不安的畜牲与同样惴惴不安的人。
李承乾面色煞白,杜荷的一张脸上也满是汗水,倒数称心最是镇定,他坐在李承乾身侧,一只手按住了李承乾的那条病腿——因为那条腿正在不停地抖着,另一只手在那条病腿上轻轻地按摩着。
李浅墨不由暗暗惊疑:李承乾贵为太子,东宫之中,护卫高手想来极多,为什么他此时全不想动用护卫之力以图自保,却把宝全押在了自己身上?
稍微一想,他也觉这来人必然大有尴尬之处,一时,他游目四顾,只见天上本来月华将满,这时却被一片云翳住了。刚才还热闹无比的院子这时看起来竟像一个孤岛,载浮载沉地漂浮在这阔大长安的森严秩序里,似乎随时都可能被暗流吞没。
他还从来没有想过,所谓东宫,竟是天底下绝顶荒凉的地方。
院外,无数奴仆簇拥趋奉,院内,李承乾虽有称心伴着,可这时看来,却还是显得那么孤凄。
猛地只觉得东首院墙外的几棵大树无风自动,那么茂密的枝叶,连在一起,一面墙似地向院内倾斜下来。那森森的树影,仿佛苍海巨涛,砰然立起。似乎有人就在那些大树之下,以掌力在催动那树的枝叶。
李浅墨长吸了一口气,原来是传说中的“海立”之术!
——“海立”之术本出自《海国图》,传说中是东海扶余国的镇国之宝。一旦施为,号称有四海奔腾、苍波跃立之威。
面对此等高手,李浅墨再也不敢怠慢,身子一腾而起,袖中的吟者剑低吟而出,他前前后后,连换了数次方位,李承乾等只见他身影攸乎来去,当真进退若电,趋避如神,心中不由大起安慰。可李浅墨自己,心头只觉凛然,他之所以被迫连换方位,实是觉得如果自己静立不动,已难护住李承乾几人。
难道魏王竟请来了如此高手?
李浅墨凝目望向空中,就连他,一时也分辨不清来敌所在之方位。猛地,只听得耳边一片澎湃之声,那是那些树枝叶发出的声响。李浅墨还未来得及看清,身子一弹,已连人带剑射了出去。他只觉得院墙外仿佛罩来了一片巨灵之掌,那掌力摧动着数棵大树,借那大树之势虎虎生威。他再也无暇去判断来势,凭着直觉一剑飞击。
却听来人“咦”了一声,一片掌影在院墙外升起,掺和在那些树影之中,让那一掌威势,更是增大了数倍。
这一掌拍出,方方阔阔,雄浑至极。李浅墨手中吟者间本是极锐极利之器,这一剑即出,气象判然,他分明已动用上了谢衣所传的“判然诀”,这还是他头一次以自己参悟的两门绝学同时倾力而出。实为来人气势太过雄壮,稍一举动,即有飞沙走石、天地混沌之威。所以他以羽门身法一翔如临波之羽,一击却判然两分,欲要生劈开那来敌所造就的混沌之势。
却听那来人又是“咦”了一声,掌忽化而为拳,这一拳,如揽天下之权、俱入一手之握,沛然雄壮,李浅墨也不敢轻撄其锋。
他剑尖一点,却击在那击出之拳的一枚铁指环上,然后,身形扶摇而上,欲从空中下击。
可那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有发无回。只见他一拳即出,人随着那拳头,已自院墙外跃进,直扑向院中坐毯上呆坐的李承乾。
李浅墨不由大惊,疾朝那人背影扑去。
可哪怕他追击得快,也已然不及,眼见得,那人一拳正击向李承乾的颈下喉结之处。杜荷早已吓呆,他本是纨绔子弟,当然无从援手。李承乾更是瞪目望着袭向自己之人,一动都忘了动。倒是跳舞的称心手疾眼快,伸手一拨,已把李承乾拨向身后,他来不及多有动作,竟探身将自己横档在李承乾身前。
但那一拳之威,择人而噬,只见那拳风一带,已逼得称心忍不住稍一侧首,那一拳,就端端正正地停在了李承乾的喉结前面。
它虽蕴力不发,可这时与李承乾的喉结近不及寸,力道一进,李承乾怕不马上气断命绝?
李浅墨的吟者剑这时也已逼住了来敌的后背心,眼见那人未曾发力,自己也就此生生顿住。他远不及那人用力之收发自如,这时猛然一顿,只觉得一股逆气倒攻丹田,一口腥血几乎就涌向了喉咙里。连执剑之手都忍不住微微颤动着,口里更是说不出话来。
却是称心胆大,叱道“什么人,敢轻犯太子之尊!”
只听来人哈哈大笑道:“我是东海扶余国主,辖制东海七十二岛,尔家太子不过托承祖荫,区区东宫一太子耳,敢对我大呼小叫?”
却见称心用牙咬了咬嘴唇,极力冷静道:“前辈,今日本是彼此有约,如何一来便出拳弄勇?有意要惊扰太子?”
却听那人笑道:“我一是要试试他的胆……。”
他垂眼向李承乾胯下一望:“看他会否被吓得尿了裤子。”
然后他声音沉了下来,“二是想要告诉你,我既杀得了你这东宫太子,也就杀得了李泰。咱们本是谈生意的,谈生意时就该先把货色亮亮,也算一表我诚恳之意。怎么,这生意你做还是不做?”
——来人居然是东海虬髯客!
李浅墨长吸一口气,稍微定下心来。
——原来今夜,李承乾是与虬髯客有约。杜荷今日把自己硬生生拖来此地,果非无因。他们虽与东海虬髯客有约,看来也不能信任虬髯客,所以指望利用自己自保。也不知他们要谈什么买卖?李浅墨心头念头电转:料来不外乎东宫与魏王府之争了。
却听虬髯客随口笑道:“我说小兄弟,你怎么也在这里。你那把剑,到底收不收回去?”
李浅墨沉声道:“前辈收手,在下自当收手。”
虬髯客哈哈大笑,拳中劲力忽猛然一发,李浅墨一惊之下,再顾不得,一剑就向前疾刺。
却见虬髯客那拳力一出,忽尔下转,直砸碎了李承乾身前之案,却一手反击,直拍向李浅墨肩上。
李浅墨眼见他未伤李承乾,手里剑势一偏,剑锋斜斜划过虬髯客颈侧,身子一扭,想避开虬髯客的掌力,可肩上,终究还是热辣辣地被带上了一下,心头暗道:此老威名,果不虚传。
却听虬髯客笑道:“我只是不喜欢被人用剑指着。小兄弟,你的功力可是越加精进了。怎么,姓谢的那小子也把他那点压箱底儿的东西都传你了?看来我的臭徒儿索尖儿想要追上你,还颇要下些工夫呢。”
说笑毕,他忽转望向李承乾,正容道:“我的货色已亮给你看了,你可还满意?”
李承乾忍不住一点头。
却听虬髯客干脆道:“好!那如果时机来到,魏王如阻你得继大统之位,我帮你杀了他,扶你登基!”
接着他声音沉厚了起来:“至于酬劳,我要你到时借我三万铁骑,以为我横绝西域,于东西栗特与大食人一战之资。我要收服九姓胡,击退黑衣大食,另开一国之基,到时你可不得反悔。就这一项条件,你应还是不应?”
——此老当年应李靖之请,与秦王李世民一会之下,竟就此放弃逐鹿中原之机,洒然而去,于东海另创扶余国之基业,苦斗数年,已横揽东海七十二岛权柄,难道犹不甘心,竟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甘于自己一手创下的东海扶余国的平静局面,想重入杀场,再建功业于长安城西去万余里之遥之地?
怪道幻少师会屡遭他手下黄衫儿之逼迫。而幻少师也当真强项,内外交迫之下,也不肯引虬髯客相助。
却见李承乾定定地看着虬髯客,好半晌方道了一声:“好!”
虬髯客侧目望向李浅墨,问道:“小哥儿,怎么,没想到你这羽门弟子,最终选择竟与老朽相同,要站位在东宫这一边了?你开出的价码却是什么?这一点让我大是好奇。”
李浅墨轻轻摇了摇头。
他不想让李承乾听到,所以,只低声用虬髯客这等高手才听得到的蚊语之术道:“我没有站位在哪一边。今晚,我之所以代为出手,只是……”他目光扫了承乾一眼,“……觉得他很是凄惶。”
虬髯客怔了怔,忽放声大笑:“凄惶?古往今来,天底下,何人能不凄惶?就是老子,眼看时日无多,犹自不肯安静,还想再折腾折腾,难道那不是凄惶?没本事自己用力压制住自己凄惶的人不过是废物罢了,生而为人,岂可不凄惶,兀自不辉煌!”
说着,他哈哈大笑。
李浅墨只觉得他笑声中情怀激荡,有自嘲,也有自许。那种不可一世、却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要受限于此世、却终究张扬起不可一世的味道,让李浅墨不由也大受感染。
是啊,生者谁不凄惶?李承乾、魏王、幻少师,连同算上自己,还有他知道的如突厥阿史那部中刺杀过当今天子的那个突厥王子,九姓胡、铁勒十五部、甚至连同大食人的诸多王子……今日长安城中,正不知聚集着多少王孙,这些人各有图谋,各有坚守,各有欲求,也自……各有凄惶。
举目四望,大好河山,返躬自省,恰此华年,所以才驰骋争竞,不甘寥落。
猛然间,他猛地对自己即将面对的百王孙之宴,陡增起期待来。
【二十八、百王孙】
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桃始荣;泛舟舻;齐棹惊;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
……
这三字一顿的歌谣颇为欢快——五月十五,曲江池边,有人正跺着脚,踏着拍子,一字一句地唱着。
曲江池边多柳,恰是一年好光景。沿江一带,只见棵棵柳树俱都如碧玉妆成。池边的柳树在风中摇荡,池中的湖水在天光下荡漾,满世界的绿都摇荡到一起了。池中间正有数艘彩舟泛波载流。舟上多是宫装仕女,云鬓高髻,薄衣广带,恰似神仙中人。
一个年少胡姬面对着如此欣荣景致,忍不住低低地开口唱了起来。她的汉话说得不准,可一唱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旁边一个小厮不由笑道:“珀奴姐姐,你唱错了,现在可不是春,已经是初夏了。”
那胡姬听了也不恼,笑吟吟道:“我本不是你们汉人,唱错了有什么打紧?这还是枇杷姐姐教了我好久我才学会的呢!咱且别管这个,你说,公子他现在可知道我们偷偷溜出来了?一会儿,要是不小心被他看到,他会不会生气?”
——原来,这两人正是李浅墨身边的珀奴与龚小三。珀奴早知今日是瞿长史邀约李浅墨来赴百王孙之宴的日子,她听说这宴会有过百个王子来参加时就动了好奇之念。在她少女的心中,“王子”两字,自是极重极重的,何况还是近百个王子。她打定主意要跟去看看,可李浅墨只道:“自古以来,宴无好宴,我看你还是不去的好。”
珀奴一听到李浅墨那种宁定的口气,就觉得没了辙,只能偷偷打主意。她便磨着李浅墨身边的龚小三,偷偷带自己出来。
龚小三更加年少好动,岂有不情愿的?今日他们就是瞒了枇杷与阖府上下人等,偷偷溜出来的。这时见珀奴相问,龚小三一板脸,郑重道:“会,他肯定会!”
珀奴听得脸色一黯,登时扫去了一半的兴致。
却见龚小三忽展颜一笑:“不过,他一生气,你只管装着很害怕就是了,显得你没爹没娘,没人管没人顾的。他要训你,你就装哭,我家公子最是心软,他保证就没法子了。”
珀奴却不好意思地一笑:“这一招,我现在可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