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自己地成道机缘在不周山上。可是那丝天机一闪而逝。难以把握。却突然感应到身后地空间传来一阵波动。回一看。却是鸿玄自虚空之中现出身来。
女娲虽然对鸿玄突然来到不周山感到惊讶。却也不愿失了礼数。是以趋步上前。行了一礼。道:“原来是四师兄。女娲有礼了!”
鸿玄也回了一礼。道:“贫道还礼了!师妹安好!”
女娲点了点头道:“自紫霄宫一别后。女娲便回转洞府以期完全体悟老师所赐地鸿蒙紫气。奈何女娲愚钝。至今尚未领悟分毫。故而心情烦闷。出来走走。却不想于此得遇师兄。却是不知四师兄何来?”
鸿玄淡然答道:“却是无甚它事,贫道也尚未领悟鸿蒙紫气,自觉愧对老师,与师妹一般,心情烦闷,便来这不周山走走。”这话却是无耻之极,这厮本就是来点化女娲好赚些功德,不说实话倒也罢了,却把天道鸿钧也扯了进来,可谓大胆至极!
女娲闻言笑道:“既是如此,不若师兄且与女娲同游不周山如何?”
鸿玄道了声“善”,便和女娲一起游玩起了不周山。不周山身为撑天之柱,天地间的大部分精华灵气自是汇聚于不周山上,如此倒是孕育了数不胜数的灵根物种、奇花异石,可谓是天地第一仙山!然今日两人却是各怀心事,虽是游玩,却是无心观赏奇景。
约行了一个时辰,鸿玄好似不在意地说道:“自天地开辟之后,生灵涌现,纷闹洪荒,虽有大小万千种族,然细察之,归纳起来不过是巫妖二族罢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却不知这‘三’却是何来?”
女娲闻言元神顿时一阵悸动,仿佛捅破了一层纸般,守得云开见明月,天机显现,已然捕捉到了那丝成道机缘。
鸿玄淡然地看着正闭目中的女娲,心里却已然翻江倒海:人族,终于要降世了吗!
却见女娲翻手取出一物,正是那道祖所赐的九天息壤。女娲两手一阵揉捏,不一会儿便捏出一个泥物,有头有脸,有手有脚,乃呈道体。
却在这时鸿玄掏出一物递给女娲:“师妹且用此物。”
女娲闻言一看,却是一葫芦藤,正是鸿玄从昆仑山上扯下的那段葫芦藤。女娲伸手接过,道了声谢,随即玉手一挥,万千泥点纷纷化作一个个如刚才般的泥物,女娲又从指尖弹出些许精血没入泥物之中,一阵清光闪过,顿时那些个泥物纷纷活了过来,有血有肉,能走能言。
女娲见此,欣喜不已,对着天空喝道:“今有女娲以九天息壤创一族,取名‘人’,天道鉴之!”言罢,却见天际降下一团斗大的五彩功德金光,分作三份,一份有一成落入鸿玄的袖中,一份有一成没入那条葫芦藤中却被鸿玄收了起来,一份有八成瞬间没入女娲身躯中。却见女娲身体陡然出万丈光芒,耀眼异常,无数先天灵气纷纷从八方急剧涌来,顿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天显异象,天音渺渺,金莲朵朵,从女娲身上散出无尽威压瞬间传遍整个洪荒世界,鸿玄无奈只得祭出十二品青莲才堪堪抵住那股压向自己的威压,又有亿万灵兽纷纷朝不周山方向匍匐跪拜,仰天齐鸣,似在恭贺新圣人出世般!
整个洪荒的大神通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不周山,羡慕有之,兴奋有之,嫉妒有之,不一而足。待到那股威压消去,此时的女娲与之前又有不同,飘渺难测,玄之又玄。鸿玄收了青莲,上前恭贺道:“恭喜娘娘证得混元无极太上大道,从此万劫不磨,不死不灭!”
女娲娘娘微笑道:“女娲正要多谢师兄点化之恩呢!”
鸿玄闻言连连摆手道:“娘娘却是说笑了,贫道不过是一时有感而言,机缘凑巧罢了!倒是贫道惭愧,竟得了一成功德和这功德之宝,如何还当得起娘娘之谢?”这厮却是要将无耻进行到底了。
女娲也点了点头,她也不认为鸿玄会知道她的成道机缘,只以为鸿玄也是凑巧而已。
此时那些新生的人族也纷纷站了起来,待看到女娲和鸿玄又再次跪拜高喊:“圣父圣母圣寿无疆!”
女娲抬手出一股柔力扶起众人,转向鸿玄问道:“四师兄,我欲于三十三天之外开辟道场,这些新生的人族倒要劳烦师兄照料了!”
鸿玄点了点头道:“理当如此!”言罢袖袍一抖,使了个“袖里乾坤”的神通将新生的人族收了进去,便告别了女娲一路向东而行,在临近东海的一片空旷之地安置了人族。
鸿玄返回到昆仑山上,吩咐孔宣去照料新生的人族,随后朝着老子的居所而去。待到近前,现三位师兄早已在门外等候着。
鸿玄施礼道:“见过三位师兄。”
三人也回礼,通天哈哈笑道:“女娲娘娘造人族而成道,师弟却成了人族圣父,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鸿玄淡笑道:“却是愚弟要恭喜三位师兄才是。”
三人闻言愕然,通天性急,问道:“却是为何?”
鸿玄答道:“适才女娲娘娘造人,天降功德助其成圣之时愚弟得窥天机,三位师兄证道之缘却在人族身上!”
三人闻言一惊,若有所思,似捕捉到了什么,纷纷与鸿玄告辞回到自己的洞府闭关去了。
却说天庭之上,帝俊对东皇太一道:“女娲娘娘成圣,却是于我妖族大有好处,我等当去恭贺!”东皇太一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遂吩咐下人准备了厚礼与帝俊一起去女娲娘娘刚在三十三天之上开辟的娲皇天朝贺。
祖巫殿,十二祖巫聚集在一起,气氛凝重,却是在为女娲成圣的事烦恼,只因女娲乃妖族,如今女娲成圣,妖族有了圣人,却是要压过巫族一头,如果女娲出手巫妖之间的因果,巫族却是难以抵挡啊!
祝融最是火爆,大喝道:“怕他个甚,我等有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便是圣人也难破,女娲出手又何妨?”
烛九阴嘿嘿冷笑道:“圣人之下皆为蝼蚁,便是我等的都天神煞大阵可挡圣人,可毕竟圣人法力无穷无际,我等终有力竭之时,到时有当如何?”
祝融一噎,本来通红的脸却是更加红了。
却在此时,三界众生只听闻从昆仑山上传来一个声音,:“吾乃盘古太清老子,今日创一教,教化人族,以太极图镇压气运,人教,立!”说完,一抖手中的先天至宝太极图,太极图顿时成阴阳状升上半空中,阵阵阴阳气息垂下,天道有感,故降下大功德,引出了老子体内的开天功德,顿时一阵七彩霞光映照整个天地,老子已然证道成圣!
还未待众生从威压中恢复过来,又听道一个声音道:“吾乃盘古玉清元始,今日创一教,教化人族,以盘古幡镇压气运,阐教,立!”如此元始也和老子一般证道成圣了。
又听到一个声音道:“吾乃盘古上清通天,今日创一教,教化人族,以诛仙四剑镇压气运,截教,立!”通天也成圣了。
却还没有完,这时西方天际陡然冲出一颗菩提树和一朵金莲,异象连连,:“善哉善哉,今日我等立一教,名西方教,教化众生,以十二品金莲镇压气运!”随即接引和准提下四十八大宏愿,天道有感,故降下大功德,二人也成圣了!
如此一日之间有六人成圣,震惊了整个洪荒!有那些知机之人,却是已然知晓圣人主宰天地的日子将要到来了!
正是:不周山上人族出,圣人一出天地惊。
………【第十章 海外三洲,立府方丈】………
话说继女娲成圣之后,一日之内又有老子元始通天接引准提纷纷立大教而成圣。众圣都在三十三天之上,混沌之中开辟了自己的道场。老子开辟了大赤天太清境,内有一宫名曰:玄都宫。宫内又有一宫,曰:八景宫。老子自号太上老君,又曰太上道德天尊。元始开辟了清微天玉清境,内有一宫名曰:弥罗宫。元始是为玉清元始天尊。通天则开辟了禹余天上清境,内有一岛,曰:金鳌岛。岛有一宫曰:碧游宫。通天号称上清灵宝天尊。接引开辟西方极乐世界,准提则开辟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自此,众圣纷纷降临凡尘收徒传道,教化众生。
昆仑山上,四清相互见过礼,鸿玄向三人恭喜道:“恭喜三位师兄证得混元圣人,从此不死不灭,万劫不磨!”
通天哈哈大笑道:“若不是师弟点醒,我等尚不知到何时方可证道?却是要谢过师弟了!”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亦点头称然!
鸿玄摇头道:“三师兄却是哪里话?你我一体所出,敞有愚弟可帮得上忙的怎能推却,你我兄弟,日后万不可再言谢!”
通天附和道:“正是正是,却是为兄落了俗套了。”又接着道:“我等乃盘古元神所化,今我三人立教证道,师弟何不也立一教,到时我等也可共同代天教化众生。”
鸿玄不禁暗叹通天的直爽,他却不曾想到若自己也立教那老君和元始的脸色岂不是要变难看了?毕竟洪荒这块大蛋糕少个人便少分一份,虽然同是一体所出,你通天有这个大度也不代表老君和元始有啊!
淡淡地憋了了元始和老君一眼,鸿玄淡然道:“三师兄却是说笑了!师兄莫要忘了愚弟掌玄门赏罚之道,当是监督玄门众弟子,若是立教岂不有失公允?可见吾之道非在立教,今虽未证道,却是机缘未至罢了!”
通天闻言点了点头,元始却是明显松了口气,老君闭目,不知所想。鸿玄暗自冷笑,都说元始最擅算计,依我看老君才是个深藏不漏的主,日后还需小心些,莫要着了他的算计。
无论如何,鸿玄却是大占了便宜,此次他点醒了女娲和三位师兄成道,却是让四人与他结下这段善因,日后也可换取些好处,虽未证圣,却也不失落。
这时老君说道:“而今昆仑山出三圣,待到四师弟证道之时便有四圣,如此一山四圣却是遭了天妒,天道不允,我等已在混沌中开辟道场,这在凡尘传道却是要各寻道场了!”
三人闻言亦点头同意。只是气氛却一时沉默了下来。毕竟这昆仑山在洪荒世界也是不可多得地宝山。谁也不愿轻易放弃。
还是鸿玄打破了气氛。他微微一笑。道:“自天地初开我等便居于昆仑山上不知多少个元会了。小弟生性好动。难于长久居于一处。这昆仑山却是有些乏味了。小弟欲另寻洞府。这昆仑山便留与兄长吧!”
三人闻言知晓乃是鸿玄不欲与他们争。是以都有些不好意思。通天道:“既然四师弟不欲在昆仑山上。贫道也另寻洞府以作道场。”
如此只剩下元始和老君了。还未待元始说话。老君已开口道:“也罢!贫道还是另寻道场吧。依贫道所言这昆仑山还是留与二师弟吧!”
元始也不矫情。向三人施了一礼道:“如此谢过大师兄三师弟四师弟了!”
既已有了结果。众人便各自告辞而去。
高空之上,通天对着正坐在墨麒麟背上的鸿玄问道:“不知师弟欲往何处寻道场?”
鸿玄微笑道:“愚弟却是欲往东海寻座仙岛落脚,毕竟我乃人族圣父,人族初生,我又将他们放在离东海不远之处,自当于东海之上寻一仙山也好时时看顾人族!”
通天闻言点了点头道:“师弟所言有理,如今洪荒大6数得上的仙山洞府皆有其主,不如贫道也往东海寻道场,到时也可与师弟为邻。”这洪荒大6上的仙山宝地虽有不少,但如今通天已是圣人,寻常宝地又怎会看得上眼?至于那些个符合圣人身份的仙山却又已然有主,那些人在他眼中不过是蝼蚁罢了,但要堂堂圣人之尊去抢蝼蚁的东西却是做不来的,也惟有洪荒四海少有修道之人,仙岛宝地之多不在洪荒大6之下,在那里寻一仙岛作道场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两人行不过半日,已然来到东海之上。极目望去,但见:无边无际,海浪滔滔,潮势汹涌,云蒸梦泽,偶有海兽穿梭巡游,时闻海鸟仙燕低徊,常见仙岛雾气弥漫;金乌西坠,霞光映射,光辉铺海,似是金光大道通天际,又如万里红火海潮生!
一路搜寻东海,倒有许多仙岛坐落其中,但通天和鸿玄却仍然不太满意,是以两人继续向东而行。如此半月有余,两人却忽然惊奇地现前方万里之外竟是一片混沌,两人一惊,忙掐指一算,却是什么也算不出,天机也一片模糊。通天皱了皱眉头道:“却是稀奇!贫道如今已是圣人,三界众生万物莫不心念一动便已知晓,可如今却是算不出此处何来。”
鸿玄淡定道:“不想天地中竟还有如此之妙处,连圣人亦算不到,既已来此,我等便一探如何?”
通天道了声“善”,便和鸿玄一起朝那混沌之处驾云而去。
待到近前,只见方圆百万里皆被混沌之气包围着,那些混沌之气聚而不散。鸿玄惊呼道:“好精纯的混沌之气!自开天之后,混沌中虽也有混沌之气,然则毕竟已是大不入前,如此精纯的混沌之气却是少见了,未料此处却有如此之多的混沌之气,师兄可算出此处之跟脚了?”
恰好通天此时睁开双眼,大喜道:“却是造化!原来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尚有三块混沌碎片保留了下来,坠入东海之中,如今历经无数元会,已成仙家福地,是为蓬莱、方丈、瀛洲三洲。只因其为混沌碎片所化,是以天机不显,圣人难算,若不是而今身在此地,贫道也是算不出来的。”
鸿玄闻言也大喜道:“果真是仙家福地,既为我等寻到,可见天道眷顾,合该吾等所得!”
通天也颔道:“此岛便是蓬莱仙岛,离此千万里之遥便是方丈和瀛洲。师弟,不若为兄便以此岛立道场,师弟且在余下两岛选一岛如何?”
鸿玄点头同意道:“师兄所言在理,只是你我一人一岛,那余下一岛又该如何?”
通天微笑道:“师弟须知,凡事皆乃天定,今日你我二人能寻得如此宝地已是天道眷顾,但却也不可享尽,当留一岛于有缘人!”
鸿玄闻言点了点头道:“师兄所言在理。如此愚弟先去寻得方丈吧,便将瀛洲留与有缘人。”
通天点头道:“师弟且去!”
随后两人互相施礼告别。鸿玄选准了个方向飞去。约行了千万里,便寻到另一块混沌碎片所化之岛,正是方丈。鸿玄随即祭出混沌珠往混沌之气一扔,喝道:“收!”但见那些混沌之气顿时如流水般涌入混沌珠内,如此一日光景,那被混沌之气掩盖了的方丈仙洲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但见: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飞瀑流溅,直似九天银河落。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鸿玄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袖袍一抖,顿时无数灵兽仙禽落于岛上,却原来是那些个在昆仑山上听他讲道的灵兽被他带了过来。
鸿玄对它们说道:“自今日起,尔等便在这方丈仙岛修行,尔等可自寻洞府,但却不可争执打斗,尔等可明了?”
一众生灵纷纷跪拜应是,随即纷纷四散找寻洞府去了。
鸿玄也不理会它们,伸手一指岛中央,但见一座竹屋凭空升起,内壁悬有一幅,上书一“道”字,如此而已!
自此,鸿玄便在方丈仙岛安家落户,或走访仙山,或寻道问友,或调和龙虎、捉坎兑离,或讲道生灵,逍遥自在!
却说那太上老君也在阳山立了道场,从人族中收了个徒弟,取名玄都子,又曰:玄都**师。每日给弟子讲那清静无为之道。而元始天尊却于昆仑山上立了道场,取名:玉虚宫。也收了十二个入室弟子,正是那:
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狭龙山飞云洞惧留孙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师,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
九功山白鹤洞普贤真人,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每日讲的是那阐明天道,顺天而行的玉清大道。
通天教主却是在蓬莱岛上又起了座金鳌岛,日日讲那截取一线生机的上清大道,不论出身修为皆可听讲,一时间洪荒修士纷纷涌向蓬莱岛听道,却是万仙来朝。座下也收了些入室弟子,有那:多宝、赵公明、三宵(云霄、琼宵、碧霄)、鬼灵圣母、金灵圣母等等资质绝佳的弟子。
西方那两人却因西方贫瘠,收不得什么好弟子,无数年来也只收得弥勒、毗卢婆这聊聊几个弟子而已。
正是:蓬莱三洲东海现,落户方丈看洪荒。
………【第十一章 圣师孔宣,三教传教】………
话说自女娲娘娘造出人族之后,鸿玄将新生的人族安置在临近东海的一片适于人族居住之地,随即遣座下弟子孔宣往人族之地照看人族。
孔宣知晓人族乃妖族圣人女娲娘娘所造,又尊老师为圣父,是以对人族自是照顾有加,不敢有丝毫怠慢。
人族新生,脆弱万分,不懂生存之道,不识修炼之法,是以生存艰难,常有族人死去。孔宣本欲传人类修仙识道之术,却又想起临行前鸿玄曾言不可传人族修炼之道,只可教授人族生存和强身健体之道。
孔宣不明,向鸿玄询问,鸿玄却回了句“日后自知”,便催促孔宣下山去了。
孔宣无奈,虽然看着人族大片死亡,于心不忍,但每忆起鸿玄所言,只得强忍住施展神通去助人族度过危难。他谨记鸿玄所言,除了保护人族不被妖类异物伤害以及教授必要的生存之道外,人族一切事物不得干涉。
天庭众妖神知晓人族乃女娲娘娘所造,是以并未对人族有所戕害。巫族见人族弱小,人数又少,故而也并未在意人族。因此以如今证得大罗金仙的孔宣足以保护好人类不受那些个凶兽猛禽的伤害。人族初生,性情淳朴,晓得孔宣乃圣父派来教授他们生存之道,保护他们不受周围凶兽异物的伤害之人,是以对孔宣倍加尊崇,尊孔宣为圣师,每见孔宣必以师礼待之,不敢有丝毫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