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上花开缓缓归 安意如 TXT-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拼死保护他,放弃了他们神圣的责任。二是自周文王和周武王以来,一脉相承的中国正统,也因他的失败而悲惨结束。这个自大的男人啊!不死也无药可救。狂
  那一夜,江陵火光冲天。抓
  最终萧绎还是没有像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君那样自尽殉国,他骑白马着素衣出城受降,西魏的人也很奇怪他为什么要焚书,问之,萧绎回答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将亡国之最归结为读书,天下读书人都该呕死。我想秦始皇一定很冤,因为在他之后不少人玩了焚书的把戏而没有受到谴责,而他只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思想,就遭到万世的唾骂。像萧绎这样的以焚书来逃脱亡国罪责的无稽懦弱之人,居然被史笔轻轻放过。书
  萧绎的死法和萧纲差不多。他被西魏的人交给了他的侄子兼死对头萧誉。萧誉一点不含糊,用沙袋将他压死,草草葬于江陵城外。狂
  这样的男人死了倒也罢了,只可惜了他流光溢彩的好文笔。抓
  仍用萧纲的折杨柳作结吧。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是繁芜的魏晋风流;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是荒唐轻薄的南梁王朝,他们扼断了自己的命脉;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依稀是这些文人皇帝在已然沉堕的王国里发出的悲音。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5)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则是我写这文字的因由了,与千年前的人,是非功过,我们写他,到底是有一缕相思。
  参见书目、篇目:
  《一个梦,两个人和一个时代的命运》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1)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狂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抓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书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狂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抓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书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狂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抓
  ——佚名《西洲曲》书
  我觉得,我也是去过西洲的,看见着了杏子红单衫的妙龄女子,她乌黑的鬓发像最先盛开的暮色,带着柔软而细腻的微光。狂
  她在这小小的江渚上呆了许久,四面是浩浩白水,偶尔一叶孤舟破水来,水的平静愁颜被打破,到岸边,渐渐炊烟袅袅。这人间烟火带着温暖寥落的味道。在他没有离开之前,曾经常常这样并肩观赏世间风月。抓
  因为思念他而到西洲来,这曾经相约见的地方。用洁白如明玉的手,折下一枝梅。含苞未放,那么这样,到了你手中时就正好可以盛开了。书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狂
  如那年月出门远行的男子,为功名,为生计冷落红颜。以前会暗嗤男子名利心重,渐渐才晓得不是人人可以作白马轻裘的锦衣少年郎,在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前程计,必须抛妻去子,背井离乡。抓
  如那乐府诗中的男女,女的唱: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书
  男的回应曰: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哪得到头还。狂
  女的闻说情郎要出远门,赶来相送,爱恋心浓的女子,私心希望情郎的篙橹折断,出不得公差,让他不得不尽快回到自己身边。而男子闻歌作答,篙子折了我要去找新的,橹折断了我要换上新的,此身是官家人,哪能这么轻易就回来。抓
  一唱一答中悲辛不尽。我读乐府的时候很小,一开始喜欢读,只是因为乐府浅显若民歌,连蒙带猜也知道什么意思,颇有成就感。后来喜欢乐府,是因为渐渐心意沉凉,于潋滟坦白中总读出人在世沼泥潭欲拔节而出的激昂和痛苦。书
  众生似莲花,无论是拔节而出的,还是沉沦莲池底的,都一样奋力挣扎,心有不甘。狂
  双浆来去,惊鸿照影,她在暮色初上时摇船离去,手里多了一枝梅花……抓
  孤单的伯劳鸟在天空凄叫,乌臼树花开花落,此时已入仲夏,那梅已经托人寄去多日,还没有得他回音,计算日程,他若能归来。也就在这几日了吧。书
  纵使心神不定心意阑珊,也将自己打扮齐整,不要,打开门见到你时,我是那样潦草的我。狂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要从容大方,让远方归来的人第一眼看见的是生活精彩有序的一面,纵使心里是这样零乱无章,也要奏出和谐的乐章。要让他相信,等待他回来的这个人是独立的,坚韧的。不要流露出柔弱,让远行归来的他觉得更加疲累。抓
  我读到“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时突然寂寞欢悦到无可言喻。寂寞是体会到情感的寂寞,你悉心交付,对面却没个接待的人,尴尬不堪;欢悦是突然发现自己能够懂得得这样深,这样正大的感情。我再不把她简单看作痴情少女,她不是个只知你侬我侬的娇憨少女。能够懂得并担负生活的重责,不会因噎废食,思念如山仍知道出门劳作。就像现代女子周末失恋了,在家哭的面无人色,周一涂脂抹粉照样上班去,这不是逞强,这是成熟懂事。在思念的重压下仍可清醒自处,比一味躺倒在思念中磨磨叽叽要爽脆地多。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2)

  很多年前,朱自清先生在某个弥漫着迷人月色的夜晚,来到北京清华园的荷塘边默默静立,乳烟般的月色抚慰了他数日来颇不宁静的心,月下的荷塘更是孕育出了中国近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狂
  那一年,我才读初二吧。现在看过去,这篇文章雕饰太过,比喻手法也煞是普通。没有老师一味称许的那么好,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先生有一颗恬淡的心,文章中也就了恬淡之气。抓
  唯恬淡,天真才可久远。诗文不可势勇至无余力,仿佛把别人逼入墙根,而自己也无转圜的余地。这是远如陶渊明,近如朱自清的文章能够传世的原因。在先生的文章里,他引用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书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莲塘采莲的意象,进而成为江南意象中有代表意义的景象。因为这个意象太清灵美妙,少年时代我一直疯狂的想下莲塘采莲子,体验一下古诗里的意境。可惜偶尔到乡下,不是荷花还没开,就是满池荷花已凋残,个把两次碰上荷花开的正好,我又找不到下水的船,好不容易等我找到船,家人又不许我一个人下荷塘,生怕出事。对着一群正襟危坐,生怕你出事的人,想意想一下古诗中的境界,自个儿发发春梦,显然是不现实的。独自做莲舟这个梦,到现在还没实现,而现在污染这么严重,莲子恐怕越来越少,采莲看起来更不现实,梦想遥遥无期,我暂时还是继续在诗文中意想莲开吧。狂
  回到诗中,当时的她却是真实的在采莲。采莲不仅仅是风雅,更是劳作,惟其劳作和风雅兼得才算是人世的风景。风雅要从生活中化出来才有份量。抓
  “莲”与“怜”谐音。莲子让她想起爱人。将莲子小心收藏好,相爱的心意如已成熟的果实。“红”字用的极漂亮,既象征了相爱的两颗心,又显出少女的羞涩情怀。“彻底红”又与“清如水”对应,有生有色,有情有意,少这个字。不但这两句,连上两句也显得寡然失色。书
  可恶的是,困乏也不能赶走思念。她举步上了高楼,登高远眺不是为了看风景只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有无他传递来的消息,已不介意别人怎样看待。西洲杳杳,离君不至,落日楼头。鸿雁无书。狂
  卷帘见江水澄如碧,美景却不赏心。有时候,一个人得到他,便如得到人间全部风景,失去他,纵然美景良辰,也是虚空。抓
  她被思念征服了,这征服就如长安做出一个凄艳的手势结束了此生一次的爱情,以顽艳的姿态将人生定格,而思念,萌发于江南水乡南塘的无拘无束情绪,也被这个女子打上印记。自此挥之不去的,是她相思的姿态,动是低头弄莲子,静是凭栏远望,垂手明如玉。一举一动有江南的烟水气息。书
  栏杆十二曲,我见过这样的楼阁曲栏。就在古徽州,往年深宅大院里的女人常常慵懒地倚在美人靠上数着这样的栏杆等着男人归来。狂
  等待,在某些时刻真的是女人不可逃脱的宿命。不是为了男人,而是为了爱。抓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里最美的抒情诗,却不止是写情,连写景亦开出一片新天地,好比女娲补天造人,大气象竟还是由女人这里开出来。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开出《春江花月夜》的写景气象,张若虚孤篇横绝,终成大家。亦是由这小小女子的情思发轫。结句更难得,不知被李白化了多少意去。他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等,明显是受到《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3)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如那不老实的女魅,在花阴月下屡屡相招。显形于后世诗文中。狂
  至今南边还有些地方江海不分,过江亦只说是过海,所谓海水梦悠悠,不过是江水梦悠悠罢了,用“海”字显得广大浩淼,将私情也化入天地间了。连这情诗也不再是一个人的情诗,而是代代人的。抓
  一直很喜欢的西洲曲,是出自民间,经文人润色过的。却不能相信是梁武帝所做。这个沉湎于佛道的男人,他写几首偈子是可能的,否则也不能和达摩老祖谈禅,底子却必定是世俗的肤浅的,那佛理于他,不是无垢心田开出的心花一瓣,而更像是妇人玩弄指间鬓上的花枝,附庸风雅的摆设而已。所以会气得达摩一苇渡江,弃他而去。书
  他难有这样缱绻浩淼的情思,身为皇帝的他,难以这样体贴细致地身受相思之苦。纳入江淹名下恐怕也是不准确的,还是郭茂倩好,索性归入古辞,来无拘束,去无行迹,却正合了这诗的天然本质。狂
  参考书目、篇目:抓
  《汉魏六朝乐府诗选注》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窠里(1)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惯性想起的是武则天或慈禧,其实早在她们之前,就有屡屡有太后临朝听政的先例,更彻底的是,连垂帘听政都省了,直接临朝把持朝政。狂
  男人遭遇了就权力难有几个保持清醒的。女人则更甚,女子当国,在历史上留下的印痕都很深刻,性别的不平等,当仰视变为俯视时,内心疯魔不可遏制,一旦权力之匙打开灾难的潘多拉之盒,挑动女人的野心,欲望。连带男人们的不满,骚动,叛变,战乱,血腥。诸般罪恶席卷而来,风吹浪卷,浊浪排空,人甚少能够自觉自持。腥风血雨中更难保持洁净无争的心意。抓
  真正可以控制住这疯魔的奇女子很少,可以在得到权力颠峰时平淡从容而过的人更少。武则天听任酷吏,也是她的不自信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江山,不是一己的私事,又怎可让一己的私欲凌驾国家神器之上呢?书
  她始终是个异数,这异数在于她终于改朝换代名正言顺的登上皇帝之位。以一个男性帝王的姿态治理国家,为此而忘记了性别。她没有把国家搞得嬴弱不堪,相反,在她的手里推进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开元盛世。但她对待权力需索无度的态度,对权位的贪婪,对政敌的冷酷残忍,与所有热衷政治权欲熏心的人一般无二。狂
  之所以会提到武则天是因为读到乐府《杨白花》,突然想起来武则天和北魏的胡太后一样是为数不多权倾朝野的会给自己的情人写情诗还写得文才斐然的两个女政治家。抓
  我曾为了武媚娘那首《如意娘》而心旌摇曳: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书
  ——日后在大明宫里生杀予夺绝不眨一眨睫毛的女子,在感业寺的清寂夜晚会怅然写下这样恳切动人的情诗。这当中的错差巨大,不禁让人寻思,到底是人变了,还是环境变了,还是人也没有变,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追求和想法。狂
  在彼时,她只想回到宫里,那时候的媚娘,此身颠沛劳碌,即使有野心也只是一个女人的野心,回到自己的情人身边,受他的恩宠怜惜。但后来,她渐渐尝到权力带来的快乐,那快乐胜过对一个男人温柔陪笑,胜过宠冠三宫床第之欢。更大的野心渐渐茁壮破土而出,这时的武媚,已不是皇帝老公,皇后之位可以满足的了。她像成熟的母狮,与迅速成熟的身体和心智相应的,狩猎的胃口也变得更大。抓
  胡太后,胡充华。这个女人的经历和政绩同一代女皇武则天比,只能说是寻常了。然而同为女人,她们又有那么一些相像的地方。书
  胡太后本名胡承华,北魏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据说她出生时红光满屋,时人以为奇异。她有一个当尼姑的姑姑(职业尼姑,但据她经常到宫廷里去打秋风兼给侄女儿做推销广告行径来看,这尼姑极善钻营投机,凡心炽热的程度不亚于《水浒传》里的王婆)经常到皇宫里去讲经。就跟宫里的人宣传,我有个侄女啊,秀外慧中,她出生时还有异相呢……狂
  本来神叨叨没影的八卦人都爱听,何况是闲到耳朵生茧的宫廷贵妇呢,何况传播八卦的这个人,本身还有些神秘兮兮的味道。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窠里(1)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惯性想起的是武则天或慈禧,其实早在她们之前,就有屡屡有太后临朝听政的先例,更彻底的是,连垂帘听政都省了,直接临朝把持朝政。

  男人遭遇了就权力难有几个保持清醒的。女人则更甚,女子当国,在历史上留下的印痕都很深刻,性别的不平等,当仰视变为俯视时,内心疯魔不可遏制,一旦权力之匙打开灾难的潘多拉之盒,挑动女人的野心,欲望。连带男人们的不满,骚动,叛变,战乱,血腥。诸般罪恶席卷而来,风吹浪卷,浊浪排空,人甚少能够自觉自持。腥风血雨中更难保持洁净无争的心意。

  真正可以控制住这疯魔的奇女子很少,可以在得到权力颠峰时平淡从容而过的人更少。武则天听任酷吏,也是她的不自信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江山,不是一己的私事,又怎可让一己的私欲凌驾国家神器之上呢?

  她始终是个异数,这异数在于她终于改朝换代名正言顺的登上皇帝之位。以一个男性帝王的姿态治理国家,为此而忘记了性别。她没有把国家搞得嬴弱不堪,相反,在她的手里推进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开元盛世。但她对待权力需索无度的态度,对权位的贪婪,对政敌的冷酷残忍,与所有热衷政治权欲熏心的人一般无二。

  之所以会提到武则天是因为读到乐府《杨白花》,突然想起来武则天和北魏的胡太后一样是为数不多权倾朝野的会给自己的情人写情诗还写得文才斐然的两个女政治家。

  我曾为了武媚娘那首《如意娘》而心旌摇曳: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日后在大明宫里生杀予夺绝不眨一眨睫毛的女子,在感业寺的清寂夜晚会怅然写下这样恳切动人的情诗。这当中的错差巨大,不禁让人寻思,到底是人变了,还是环境变了,还是人也没有变,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追求和想法。

  在彼时,她只想回到宫里,那时候的媚娘,此身颠沛劳碌,即使有野心也只是一个女人的野心,回到自己的情人身边,受他的恩宠怜惜。但后来,她渐渐尝到权力带来的快乐,那快乐胜过对一个男人温柔陪笑,胜过宠冠三宫床第之欢。更大的野心渐渐茁壮破土而出,这时的武媚,已不是皇帝老公,皇后之位可以满足的了。她像成熟的母狮,与迅速成熟的身体和心智相应的,狩猎的胃口也变得更大。

  胡太后,胡充华。这个女人的经历和政绩同一代女皇武则天比,只能说是寻常了。然而同为女人,她们又有那么一些相像的地方。

  胡太后本名胡承华,北魏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据说她出生时红光满屋,时人以为奇异。她有一个当尼姑的姑姑(职业尼姑,但据她经常到宫廷里去打秋风兼给侄女儿做推销广告行径来看,这尼姑极善钻营投机,凡心炽热的程度不亚于《水浒传》里的王婆)经常到皇宫里去讲经。就跟宫里的人宣传,我有个侄女啊,秀外慧中,她出生时还有异相呢……

  本来神叨叨没影的八卦人都爱听,何况是闲到耳朵生茧的宫廷贵妇呢,何况传播八卦的这个人,本身还有些神秘兮兮的味道。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窠里(2)

所谓满室红光,按柏杨老先生的话来说简直是鬼话连篇,难道有个神仙没事拿个探照灯在屋子里勘测么?正史上关于帝王嫔妃出生,生平佚事的记载很不足信,往往是为了烘托这个人的与众不同,而敷衍出来的鬼话,满室红光也是老公式了,说不定就是胡家人为了抬高身价故意放出来的传闻。

  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胡充华成功的获得了皇帝元恪的注意,奉召入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对于一个普通的女人来说,嫁人往往是一生的归宿,而对于那些注定要走进宫闱的女人来说,嫁人(嫁给皇帝)仅仅是一生的开始。当时的北魏后宫暗潮汹涌,宣武帝先皇后于氏出身高贵,性格和顺,被后入宫的高氏毒死,高氏随后被立为皇后,宠擅后宫。

  对于胡氏入宫,高皇后没有太放在心上,一是胡在宫中的品级不高,很难对地位稳固的皇后有什么威胁。其情形和当年的武媚娘差不多。多了一个胡充华和多一个宫女没太大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