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孙元起只好买来香烛,在道旁点燃叩拜,略表心意。薇拉也循着中国理解,拜了四拜。拜完,又把念祖按倒在地,胡乱磕了几个头。
俗话说,纸烧人心。祭拜之后,孙元起动身准备继续南行,只是启程时回头遥望故乡,不觉泪水自眼眶流出。
因为战争,从上海驶出的轮船不在日本停靠,径自向东。听了孙家异老大人对于“联日抗俄“的借读,孙元起觉得自己上次不告而别非常失礼,十分对不住马君武。本来还想趁着这次停靠横滨,上去给马君武道歉的,现在看来也不能成行了。
不一日,孙元起抵达三藩市。轮船的颠簸更胜车马,加上还有薇拉、小念祖这种妇幼,所以下了船,决定在此多休息几天再赶路。孙元起也想乘机拜访马丁教授,顺便看望在此学习的周宗武。
过了一天,孙元起从伯克利回来,刚进门,薇拉就拿出一份请帖递了过来,说是两位华人送过来的。
孙元起以为又是梁启超请自己吃饭聊天,随手打开,果然是邀请自己到唐人街赴宴,不过署名却不是梁启超,而是“致公堂司徒美堂“。
“致公堂“孙元起不陌生,不就是八大民主党派之一中国致公党的前身么?政治课本上有提到过。上次和梁启超见面,他也曾提起,说美洲华侨的洪门团休称为“致公堂“在美华侨十有*都参加了这个致公堂。;
司徒美堂,貌似很有名的一个人,梁启超说他是致公堂的“大佬“也就是带头大哥。这样一个人物,他找我干嘛?难道因为我有海外关系,想邀请我参加这个民主党派?
既然人家好意相邀,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孙元起便按照请帖上的时间、地点准时赴宴。刚下人力车,就有人上前一抱拳:“请问是孙先生么?”
孙元起连忙还礼:“正是鄙人!“
那人好好一笑:“在下司徒美堂,在此恭候多时。来,屋里请!“
孙元起一边和他逊让,一边打量这位洪门大哥:三十多岁,浓眉大眼,浑身上下骨骼粗壮,动作干净利落,估计会些拳脚。
到了正厅,八仙桌上已经摆满涛菜,不过却有三套碗碟。看来,应该还有一位客人。
果然,司徒美堂说道:“孙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在美国也是顶顶有名。我是个粗人,没文化,今天能邀请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只是怕招待不周,所以请了位有文化的陪客,请不要见怪!“
说话间,就见从后堂转出一人来。孙元起见了那人,不觉失声道:
“中山先生?”(未完待续。
八十四、开天辟地君真健
�来人年近四十,个子不高,微胖,长相颇为敦厚,满面春风,不是二十世纪四大伟人之首的中山先生还能是谁?
孙元起在看清来人的时候,有一瞬间失神:就是这样一个敦厚的中年人,在海外奔走二十年,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真是人不可貌相!
孙文和司徒美堂也是一愣:自己还想扮神秘,没想到人家一眼就认了出来。
司徒美堂脱口问道:“你认得他?”。
我如何会不认得他?历史课本上有他的照片,国庆节*广场上有他的画像,祖国各地有他的雕塑,怎么会不认得呢?孙元起很自然地答道:“我认得他!”。
“哈哈,看来朝廷对我真是上心,居然将海捕文书传遍海内外,使得无人不识孙逸仙……”孙文笑道:“不错,鄙人正是中山槌孙文!”。
孙元起也自我介绍道:“我是孙元起,字百熙”。
“我也认得你!你可是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比我这个反贼出名多了!很多人还问我:你认识孙元起么?和他什么关系?我便答道,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孙文边说,边过来拱手行礼。
孙元起连忙答礼:“我不过是研究物理的小人物,如何能与您相提并论?”。
司徒美堂在一旁招呼两人:“既然大家都认识,就不要效那小儿女状了。来来来,我们坐下边吃边说!”。
相互谦让后,三人在桌边做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元起放下筷子问道:“中山先生,如何你会在日金山呢?”。
按照孙元起的想法,既然是造反,就要有造反的样子。好比电视上的地下党,不是在接头传递情报”就是在招兵买马密谋起事,哪怕吃饭,那也是革命工作需要。孙文这等谋反的党魁,如何会有闲情逸致,和我这等不相干的尘俗中人喝酒吃饭?
孙文还没回答,司徒美堂先插话:“孙先生在此,是帮助我致公堂在美国各城市对会众实行注册呢。”。
“哦……”孙元起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恐怕这只是幌子吧?真实目的不外乎筹款、招兵二事!
事实上也是这样。孙文于去年秋天到达檀香山,在改组兴中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名为“中华革命军。”的组织。为了争取华侨更广泛的支持,还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被授予“洪棍。”之职。
今年春天来到日金山,便是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可是现在华人华侨,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认为“中国还是需要皇帝的””普遍对君主立宪更感兴趣,所以对孙文的宣传响应者寥寥无几。这不多的几个响应者中,就包括在座的司徒美堂。
孙文笑着问:“我不在日金山,还能去哪里?”。
“自然是去东京!。”孙元起理所当然地回答。
和司徒美堂相互看了一眼,孙文才说道:“不错,我过些日子正要去日本。百熙贤弟为何认为我应该去日本呢?”。
孙元起对于伟人这个“贤弟。”的称呼有些难以接受,不过还是分析道:“这是很明显的事儿!我前后几次经过日本,发现那里中国留学生最多。他们这此年青人视野都比较开阔,能够接受民主革命思想。而且国内不少革命者在国内策划起义失败后”也纷纷逃到了日本,使得日本成为中国革命派的温床。东京又是在日留学生的聚集地,要想起义反清,就不可能忽略东京的!”。
孙文点点头。
之后,酒桌上一阵沉默。本来孙元起还想说什么的,看两人都遮遮掩掩不愿多说,也就识趣地不再提这些。
过了片刻,司徒美堂起身道:“你们二位慢用!我去前面看看还有什么菜没上,催促他们一下……”说完告辞离去。
见周围没有旁人”孙文这才说道:“百熙贤弟是国内外深享众望,这次我拜托美堂冒昧请您过来”就是想听听您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还望不吝赐教!”。
孙元起心中一动:现在孙文还在救国道路上苦苦摸索,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理论休系,如果自己现在给他施加一定的影响,会不会改变他以后的政治方针呢?而且他在民国建立后,虽然没有太大的实权”可是拥有崇高的威望,他的思想理论影响了未来一代精英人士。可以这么说,孙文的思想就是中国未来的走势!;
想到这里,孙元起一边飞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若无其事地问道:“说到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我倒想先听听中山先生的高见!”。
孙文也不藏着掖着”干净利落地说出了十六个字:“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见孙元起一副若有所思状,孙文以为他不太明白,又仔细解释了这四跳方针的具体措施。比如平均地权,就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司时又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以此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达到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目的。
解释完,孙文诚恳地问道:“百熙贤弟,您以为这十六字方针可行否?…”
孙元起微微摇头:“我觉得,这十六字都值得商椎!”。
孙文一惊,顿时将自己的筷子拂落掉地。拣起筷子之后,才僵着笑容说道:“请百熙指点!”。
孙元起怕孙文误会,连忙先给他吃定心丸:“首先申明,我也是赞成革命的。我所不赞司的,乃是先生的十六字方针。”。
这时候,孙文的脸色才好看些:“愿闻其详!”。
孙元起开始自己的攻心大计:“虽然现在国内上下齐声高唱君主立宪,但是享受各种特权二百余年的满清贵族,尤其是皇室,对于限制其特权的君主立宪必然口头承诺、内心抵触,在准备君主立宪的过程中千方百计予以拖延。即便以后实现君主立宪,也定是挂羊头卖狗肉,最终是满清贵族在内阁中占据主要部分。全国民众在君主立宪的闹剧中,会逐渐看清满清贵族的丑恶嘴脸,开始急遽倾向革命。据我推测,在五年以后、十年以内,中国必然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首先说“驱除鞋虏,恢复中华”等革命军兴,应该如何驱除满族、恢复中华?是把他们全杀光,还是把他们赶回东北黑水白山之间?要知道,满族遍布全国各地,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况且,东北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害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把他们全部赶回东北,可以想知的就是,他们在沙俄或者日本的扶植下,必然会成立傀儡政权。如此,则东北非我所有!而且这种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兴起之后,如何看待边疆的回、蒙、藏?难道也要尽数驱除出境?如此,中华尚未恢复,国家已经分裂。所以,我对“驱除鞋虏,恢复中华,不赞成。”。
孙文显然有些错愕,思付半天才有此为难地回答道:“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在海外宣传革命,必须依赖会党。而会党中如洪门、三合会等,向来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即便国内,汉人为满清压迫已久,也是对满清早有怨言。只有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才能获得国内外的支持和响应。…”
“做出一个决断,必须要兼顾眼前和未来……”孙元起说出了老大人对自己的忠告,然后又道,“现在是满、蒙贵族凌驾于汉族之上,固然不对。以后汉族凌驾于其他少数民族之上,那又对么?既然要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首先是要人人平等。以后对于民众,上则国家,下则个人,中间并无汉满蒙回藏等民族之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之一份子。淡化民族观念,树立中华意识,长此以往,国家才无分裂之虞!”。
见孙文沉思,孙元起又说:“其次说“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平均地权的前提,是建立“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去年九月底,我和梁任公在此晤谈,他提出中国现在不适合搞民主,我非常赞司。他说,如果中国实现民主,遇到任何一件事,全国上下必然都有无数种意见,等到意见统一,良机早已错过:如果推行民主,全国全国二十余省区必然各自拥立自己的代言人,保证自己兵权、财权、政权的独立,这样下去,中央将因无兵、无财、无权而被架空,全国成害据分裂之势,又如何能“平均地权,?而且中国土地兼并问题,乃数千年的痈疾,现今解决之道,应该是利用国家财力,兴办大型企业,修筑工矿铁路,一方面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减轻国民对于土地的依赖。这才是正道。”。
孙文听罢,抬起头问道:“那你的责针纲领是什么?”。
孙元起却是话锋一转:“当日,梁任公和我见面时,提出“开明*”我是很赞司的。不过,我和他还有些差异,他说的是开明君主*,我说的却是开明政党毒制。关于推陈出新、开天辟地,中山先生您是行家里手,我一窍不通,不敢多说:对于新国初生、嫩芽初萌,我倒能给出几个建议,希望中山先生能多加斟酌考虑……”(未完待续。
八十五、绣出相思寄与君
孙文连忙道:〃孙某洗耳恭听!“
为了辛亥革命后国家能迅速稳定下来,从而避免重蹈覆辙,孙元起也顾不上
是否剧
透了,把历史上的重要教训都告诉了这位未来的大总统:〃在君主立宪过程中
各省
必然成立相应宪政机构,体现本省的士绅利益和政治诉求。从立宪到革
命的转变时
各省以宪政机构为核心,开始出现独立化倾向。
〃民主革命虽然需要依靠武装起义来推翻,但归根到底是瓜熟蒂落的结果
。到时候,
只要有一个地方起义成功,南方那些风气较为开放的省份必然蜂起晌应。而北方
于地近畿辅,为清王朝腹心之地;风气较为守旧,更倾向于清皇室。即便以后出现迫
使皇室退位的情况,北方也会拥立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这样就会出现南北对峙的局
面,而且南方宣布共和的省份也会不相统属、各自为政。
〃虽然表面上看,这时候民主革命已经取得成功,实际上这只是迈出了万里长跑
的第
一步而已,以后的政局将因为没有集权的中央政权而变得更加波谲云诡、纷
纭复杂
。所以,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在民主革命爆发之后,您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军
队指挥
权,尤其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编成的新军。记住两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孙文若有所思:〃首先是掌控军权?〃
〃没错!只有手里掌握强有力的军队,才能击退满清朝廷的凶恶反扑,巩固民
主革命
的胜利果实。“
孙元起答道,接着又说;〃个人能力有时而穷,团队力星则战无不胜。中山先生在推
翻满清政府的过程中,必然已经组建了一个团体,但是这个团体的成员都是拥护
力革命、矢志推翻皇权的。在民主革命
成功后,您必须要对这个团体进行改造和重组,因为他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就是一个激进思潮不断代替保守思潮的
过程。最先
是洋务派战胜守旧派,接着君主立宪派战胜洋务派,未来将是民主革命派战
胜君主
立宪派。激进的思潮,好比倾泄而下的汹涌洪水,把旧体制冲得溃不成军。
但是我
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他的危害,如果放任他、乃至纵容他,那么中国就会有更
激进
的思潮出现,直到把中华传统文明无论好坏、不辨善恶全部毁灭殆尽为止!
〃所以,我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在革命取得成功以后;适当压制激进分子。综合
中国实
际国情,成立一个由各阶层精英人士组成的政党。这个政党不仅有革命派、
新知识
分子、军队人士,还要有来自工人、农民、妇女、各民族、各地区的
代表,甚至可
以包括立宪派、大地主、买办、企业家等,务必要尽星体现全国各阶层的意志。
且这个政党必须组织严密、控制有效、严格服从上级领导!“
孙文道:〃其次是掌控党权?〃
孙元起又道:〃至于革命成功后中国应该采用何种政体。我认为,三权分立可以
搞、
民主共和也可以提,但必须要以开明政党**为核心。皇权**在中
国统治了两
千年,突然之间想变成西方国家那样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可能;也不现实。
民主是好
东西不假,但从来都不是放诸四海旨准的真理,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制度。
人参
是好东西吧?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真要搞民主,必然全国各地军阀林立;遍地都
列强的代言人!
〃**的特点,就是好的领导能使国家在十五年之内由贫穷走向富强,坏的领
导也可
以在十五年之内把国家由富强变成贫穷。民主的特点,则是好的领导不会让
国家迅
速好起来,坏的领导也不会让国家迅速坏下去。中国现在积贫积弱。又刚刚脱离皇权**,客观、主观都需要一;
个强
人政治,来领导国家迅速统一认识,走向富强之路。
〃以您的威望,在革命成功后重组政党,肯定居党魁之职。我的第三个建议就是
在保
障基本人权、允许其他政党参政议政的前提下,实行政党**,使得全国上下
一个
声音,把精力迅速转移到军队建设和经济发展上。争取国家早日富强。“
孙文掰着三个手指说道:〃这是通过军权来掌握党权,又通过党权来掌控政
权?〃孙元点头;又正色地说出了第四点:〃我还有个建议__与其说是个建议,不如说
是要求。我知道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在海外奔波许多年,备尝各种艰辛。为了
**早日成功。接受了不少外国友人的帮助,也会答应一些国家的要求。投桃报李
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在我个人看来。在开放通商口岸、给予最惠国待遇、修建铁路、开采矿山等方面,
都可以做出适当地让步。唯一不能丝毫退让的。就是领土!有土斯有民,有民斯有
国,所以国家不容分裂,国土不容割让。我的要求,就是革命成功后,清朝
签订关
于割让领土的所有条约,民国概不承认!民国以后,寸土不能割让!“
在这一方面;中山先生是有污点的,所以孙元起郑重地提了出来。
辞别孙文后,孙元起对未来多了几分信心,旋又有些自失:这位吃嫩草的伟人,真
的会听自己的建议么?他向来是以长于言而短于行的〃大炮〃著称,真的能抓起党、
政、军来么?
要知道,他1890年致函郑藻如、1894年上书李鸿章,后来创办兴中会、兴汉会
、同
盟会,要说革命宣传,他确实是高手:可是他搞的历次反清起义、二次革
命、护法
运动,无不以失败告终。他的〃辉煌战绩〃;不免让孙元起有些胆战心惊。
但这件事并没有烦恼孙元起多久,因为耶鲁大学传来了好消息。
当孙元起乘坐轮船往美国航行的时候,耶鲁大学同事经过八个月的辛勖努力,终于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磁极直径达20厘米。这是轰动一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