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让袁世凯他们知道李大帅穿着睡袍被人从长江捞起,还不笑掉他们的大牙。梅迪简直就不敢想象。
李想懒洋洋的回道:“假如这艘船真的被击中的话,你再来叫我吧。”翻了个身继续睡。
梅迪真是那他没办法了。
凌晨五点四十分,陆战队第5团3营的先锋转乘上登陆艇上。
五点四十五分,护卫的巡洋舰、驱逐舰开始支援炮击。炮击集中在预定登陆的西北岸,对湖口岸也进行了炮击。
到六点十五分,三艘火箭支援舰对登陆海岸进行了火箭炮的齐射,每艘舰装备有十部发射器,十五分钟内共发射了4400发火箭弹。
“火箭弹”主要仿制法国康格里夫火箭,李想在这一方面还是投入了不少研究经费,甚至还聘请法国、美国技术人员,火箭弹射程、威力以及可靠性,都以步入国际领先行业,当然,战争的爆后,后期制造的火箭弹因为原料的紧张,制造十分粗糙,外形看起来更像是用铁皮包裹的大炮仗。这种武器制作简单,只要条件允许便可大批量生产,军政府自行生产出来的火箭弹“东风—1”,射程在4500m―6500m,正负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50m左右。
炮击声、火箭炮的啸鸣声响彻仁川港,月尾岛和仁川包围在烟火之中。
激烈的轰炸,终于“海琛号”上的李想睁开了眼,随便吃了点早餐,套上军装来到舰桥。
汤乡茗站起来把椅子让给了他,刚坐下来,陆战队第5团3营的先锋发起向石钟山冲去。
所有的状况都及时的报告到“海琛号”,通过麦克风直播。
“登陆先锋已越过出发线。”
麦克风传来了消息后,舰桥上的将军们一起举起了望远镜。
胡哥所在的部队开始进入登陆舰艇,他扣上头盔的皮带,爬下登陆艇。
火箭炮齐射还在继续,登陆艇出发时舰炮射击停止,蚊子式战机对海岸进行了扫射。
胡哥的艇好像碰到了水中的障碍物,踏板放不下来,当庞中尉跳下水的时候才发现水很深,没过了头顶,他赶紧脱去装备才得以上岸。
石钟山已变为一片焦土,满眼是烧焦的木桩、弹坑和瓦砾,好像是硫化氢和氨气味道的火药的刺激臭非常刺鼻。
胡哥感到死一般的寂静,突然,从头顶猛冲下来的蚊子飞机的呼啸声把他惊醒,机枪弹壳散落在登陆艇上。这就是近距离掩护!他向沙地上打了一拳然后转向右边,由于烟雾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他们来到一个山洞,往里扔了几颗手榴弹,叫喊着“向洞里开火”。他们等待那些幸存者蹒跚地从洞里走出来,然后开始登上石钟山高地的山坡。
进展非常顺利,一路上只有一些零星的抵抗。
胡哥在石钟山顶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胡哥和他的部下飞速登上这座挺拔的高地,他一生也没有像这样气喘过。这个阵地已经攻下,他的部队无一人阵亡。
当“海琛号”上的李想从望远镜中看见这面星条旗,高兴的叫起来:“成功了,来杯咖啡吧。”
将军们也高兴的跟着唱和着。
过了三分钟,李想带着疑惑的神情转头问梅迪:“小妹,咖啡呢?”
管家小妹和将军们一起望向李大帅,虽然听到他说过来杯咖啡,但都以为是战况顺利的表意,没想到李大帅是真的要喝咖啡。
管家小妹赶快去准备,一会,大家都喝起了咖啡,继续观战。
和李大帅一样无事可做的还有胡哥,他现在除了坐在石钟山高地的山顶上看着其他排进攻以外,无事可做。
配置在石钟山的北洋军部队是江西新编第226独立团3营的一个连和第918野战炮团的一个连,总计约400人。经过全覆盖的轰炸和炮击,都有些战场神经症了,战意丧失殆尽。
“俘虏54人,抵抗轻微。”
第3营营长于上午7点45分发出了这个汇报。
当“海琛号”播出了这个消息后,李想下了舰桥回到屋里,并让海军总司令汤乡茗起草祝电。
“无上的光荣属于今晨的海军和陆战队,李想。”
突然,一艘脏兮兮的汽艇接近了过来,那是谍报员徐一凡和雨辰的船。
徐一凡和雨辰守着灯塔,用望远镜观察着登陆部队集结并进攻石钟山。当看到“海琛号”来回了几次后,燃起了想要看一眼心中偶像李大帅的冲动。驾驶气艇驶向“海琛号”。
“喂,你说他们会不会把我们当初北洋军的敢死队?”
在逐渐靠近的时候,徐一凡倒有点担心起来。
“没事。”雨辰永远是大大咧咧的样子。
徐一凡看看雨辰,又看看自己这一身。因为在岛上潜伏,他的胡子已经有连颔长了,衣服也很破,雨辰比他还落魄。这艘汽艇也是又小又脏,两个人,一副惨像。虽然和陆战队师长朱孝先认识,现在这个样子他能认出来吗?
瞭望哨士兵忽然向舰桥的报告说道:“一个奇怪的小艇正在向我们靠拢。”
汤乡茗和朱孝先通过双筒望远镜,他看见一艘机动舢舨,船上好像两个落魄的男人,但是其中一个高个子正在挥舞着像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帽子样的什么东西。
“这可能是敌人的敢死队,”汤乡茗喊道:“拦住它,把它拦在那儿!”
朱孝先用麦克风喊道:“别靠近,快离开!”
徐一凡示意雨辰关掉了引擎等待着。
一艘登陆艇被放下去驶向小舢舨,指挥登陆艇的海军少尉看到徐一凡和雨辰穿着绿色工作服,戴着国民革命军军帽的高个子时,他扣着机枪的扳机喊道:“你到底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我是国民革命军特战队员雨辰,他是我老大徐一凡,他可是上尉。把枪拿开,你这海军少尉小子。”雨辰把拳头捏的碧波碧波响。
“闭嘴!不许动!”少尉仍端着枪,转头对着舰桥喊道:“老总,是一名特战队的,还有一位是军官。”
朱孝先一听,赶紧用望远镜仔细看了看:“是他们俩,让他们上船。”
上船后,朱孝先表示祝贺道:“你们肯定能拿到金穗勋章。”
徐一凡刚想表示一下谦逊,雨辰就抢着说道:“大帅不在船上?最好大帅能亲自给我们授勋,我们就是来大帅的。”
徐一凡悄悄桶了一下雨辰。
“好。”李想听说两位敌后英雄归来,刚到甲板就听到雨辰的这句话,“拿一等勋章来。”
“大帅!”
徐一凡和雨辰挺起胸膛向李想敬礼。
“好样的!”李想把两枚勋章别在别在他们胸前,又拍拍他们的肩膀,“敢不敢陪我去石钟山视察一下?”
不等汤乡茗等人反对,雨辰已经抢着说道:“如果您想去,大帅,我们可以带您去。”
“是的,当然,”李想并对随军记者说道:“你们也可以跟随他。”
李想登上湖口岸。
李大帅在记者们的照相机前得意洋洋。
在布满烧毁的大炮和敌军尸体的阵地上,李想的第一句台词是:“我想寻找一个叫胡哥的上校,是一个陆战队的团长。我想亲自为这位团长授一枚勋章。”
正在进攻一个山头的胡哥接到通知后,这位李大帅的崇拜者对前来请他去接受勋章的军官说道:“我现在还有战斗任务没有完成!请大帅把授勋留在武昌吧。”
李想不但没有因为这个团长的没应召而来发怒,相反对他如此敬业十分欣赏。
李想立即向枪声不断的方向前进,不管部下如何劝阻他都不听。
直到在一个炮声呼啸的草棚子里,李想见到了满身硝烟的胡哥,他们愉快地互相敬礼,然后李想把一枚一等勋章佩戴在胡哥胸前。
记者们高兴得发疯了,因为世上没有比这更能激起读者兴趣的英雄故事了。
第六百章 杞人忧天(一)
午后的时光正在过去,离日落却还有很长时间,太阳已经开始倾斜,湖口的上空似乎有了染红的迹象。
陆战队第5团主力和陆战队第1团换乘到登陆舟艇上。第5团主力的登陆地点是湖口东北部的长江洋岸码头、第1团的登陆地点是湖口南郊鄱阳湖的泥床地带。登陆后,第5团要确保登陆点以东的石钟山一线,第1团向东北方向进击切断南昌与湖口的陆地交通道路,这是登陆作战当天的计划。
第5团的出发地点是石钟山西北长江水道,第1团是在长江水道鄱阳湖的入江口西侧。第5团乘坐200艘靠人力摇桨的木制的小船,和170艘安装柴油机的快艇。第1团乘坐164艘带白帆鄱阳湖上常见的那种小渔船,及115艘安装柴油机的舟艇。陆战队的舟艇分布在长江至鄱阳湖北面的水面上,呈半圆形阵势,等待先头驱逐舰的指示。都是教科书式的布置,就像平常的演习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登陆前的支援炮击开始,同时,南侧的陆战队第1团的登陆先锋18艘安装柴油机马达的登陆艇猛的卷起一层白浪冲了出去。
“海琛号”的舰桥上,李大帅和将军们不时举起望远镜观望。
“不是两路同时登陆吗?怎么第一团先出发了?”李想挑起眉毛,说道:“不会又是某些好战分子暴走了吧?”
“这帮兔崽子敢!”陆战队师长朱孝先横着眉毛,赶紧的解释道:“第5团和第1团的预定登陆时间都是下午五点三十分。出发地点第5团距岸边4400码,第1团距岸边5500码,因为第1团有风帆的速度为第5团用手摇撸的快,为此,第5团提早8分钟出发。”
李想满意的点点头,他们作战计划做得很细致很认真。
下午五点五分,舰炮射击停止,改为火箭炮射击,六千发火箭弹倾泻在两个登陆地点。
登陆点笼罩在黑烟之中,黑烟像一道墙壁向海上扩张,云层也在逐渐增厚,落下了雨水。雨水撒向在舟艇中等待的第5团,撒向前进中的第1团,也撒向了舰桥上的李大帅。
【“文】“有点麻烦啊,这样夜就更黑了。”海军陆战队司令朱孝先沉吟道。
【“人】站在前排的海军总司令汤乡茗一直在唠叨着:“半渡而击,半渡而击……”
【“书】海军陆战队司令朱孝先回转身嚷道:“汤总,能不能别说了?”
【“屋】“什么?朱孝先将军,你是在说我吗?”汤乡茗回道,“说半渡而击怎么了?担心出现第二个吴楚之战很正常嘛,你之前又没体验过登陆作战,更别说半渡而击了!”
汤乡茗大大胆小是除了名的,他有这样的想法实在太正常了。
在中国,关于半渡而击的战例举不胜举,留给人们的都是负面的东西。现在人都精明着呢,谁会是宋襄公?
受到汤乡茗的影响,舰桥上的将军们似乎都担心起来。
“你们的这些担心,忧虑,都是杞人忧天。”李大帅冷哼一声说道:“湖口地区从去年九月起,北洋军部署了江西新编第18师、第9师第87团、独立第849团,不过,这些部队在这月上旬就离开了湖口,现在剩下的是北洋海军的第226独立团第3营和第918炮团的两个连,总兵力仅约2000人。这其中,海军和炮团各有1个连总计400人部署在石钟山,守备部队多为新兵,这也就可以理解在石钟山俘虏的北洋军士兵会出现战场神经症了。其实,这些情况早已通过徐一凡和雨辰的谍报队和其它情报活动告诉了军方。北洋军半渡而击有怎样?我照样粉碎了他!”
李想撇了一眼他的这个“叔叔”汤乡茗,骑墙派的小胆子,果然是没有改变。
如此,朱孝先等人松了一口气,出现“半渡而击”的担忧,可能是因为面对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战争显得过于慎重的原因……
此时,佩戴一等功勋章的胡哥,热血沸腾,从他的观察点目不转睛地眺望着湖口,陆战1团将在紧靠堤路左边的江滩登陆,同时,已经在九江和星子经历了登陆战斗磨砺的陆战5团将攻击东南方2。5公里远的湖滩。
但是,一种奇怪的沉寂笼罩着这两个地区。北洋军在哪里?那里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迹象。
胡哥通过刚刚架设的步话机对他的长官说道:“老大,能否允许我穿过堤路,我认为那里不会有强烈的抵抗,我可以派一个巡逻队过去吗?”
“不,要严格照计划进行。”
“这是小意思,”胡哥摸了一下胸前的勋章,热血豪迈,坚持着。他的拍击炮小队和工兵现在已经登陆了。“喂,我们可以使用炮兵部队。”――一个连由拍击炮掩护――“直接越过堤路。”他们可以扫清江滩,那样,陆战5团其余的部队就可以在毫无敌人抵抗的情况下登陆。
但是他的长官拒绝和他争辩。
李大帅正站在舰桥上看着呢,他看不想为部下不遵守作战计划的暴走,而费劲唇舌的解释。
胡哥按捺这一腔热血,只好做一个旁观者。
4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开始对湖口进行最后的轰击,炮弹向港口倾泻,摧毁着每一个重要的战术目标。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水面。
胡哥无聊蛋疼的把随李大帅登陆视察战场时留下的一个战地记者叫到了观察所:“我想让你看看你再也不会看到的场面。”
“我现在是战地记者,我以后有的是机会看。”这位漂亮的女记者确实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对这个傲慢的家伙说的话很不认同。
“少废话,爬上树来。看得更清楚。”胡哥二话不说,像猴子一样先爬了上去。
顾欣小记者抬头看着树傻眼了,她张这么大还没有爬过树。
她是第一做战地记者,之前在南京也就是采访一些社会新闻,国民党的工作在南京转入地下之后,她有两个选择,要么去上海,要么回武昌,她选择回武昌就是为了进入战地记者的行列。这次,在“海琛号”上的随队的两个记者中只有一个可以登陆,两人掷币猜赢,顾欣是幸运者。他第一次体会战地记者的刺激和精彩。
在胡哥的帮助下,她总算是爬上了树。
现在,海军和空军的轰炸已经使湖口烟雾笼罩,乌云从海面聚拢来,天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
陆战队的在总司令朱孝先希望登陆艇可以准时靠岸,因为太阳将在作战行动开始1小时13分钟后落入海里,要想天黑以前攻占江滩,登陆部队必须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
4点45分,海军和空军的轰炸停止了,3艘火箭发射船向前驶去,如雨点般轰击江摊和湖滩。
下午5点22分整,两个陆战团的士兵开始从运输船出来爬上登陆艇。
李想和他将军们看着8艘登陆艇载着陆战5团的两个排驶向江滩,他们将要攀上石钟山高地。
顾欣记者被吸引住了,从她那棵树上,可以看到似乎中国所有的船都集中到了湖口,几百艘登陆艇向岸堤进发,头顶是乌云般的机群。
胡哥跳下树,命令他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为陆战5团提供火力掩护。
烟幕和爆炸使人几乎无法看到堤上发生了什么事。
顾欣跟在胡哥身边,在山顶四处晃溜。
胡哥身边所有人都在射击。
在他们右方,陆战1团已逼近湖滩。
顾欣按动照相机的快门,记录着历史性的时刻。
这时,她听到身边的胡哥嘟囔着在骂人:“你这个该死的家伙,你就从没学过怎么捆手榴弹吗?……哪天你非得像那样把自己炸死!”
最后,发动机的运转逐渐慢了下来,船队排成了双行。
这时,信号传来,所有船上的发动机又都加速运转。轰鸣声打破了刚才的平静,他们已经到达了出发点,接着驶进烟雾和阴霾中,胡哥两边的登陆艇都无法看到,看起来它们就像在一条火车轨道上摇摆着向前冲去。
“第一攻击波”,什么人喊道,“前进……打……。”
胡哥周围的人都单膝跪着,紧盯着的方,没有行动,也没有任何感觉。
“打起精神来,开始行动了,老大。”
什么人吊儿郎当地说,顾欣听起来非常耳熟的样子。
她向前沿张望,登陆艇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它们正在前方移动,像水里的硬壳虫似地驶向岸边,它们转着圈,踉跄前进,随着海浪起落,向堤岸冲去。
士兵们弯着腰躲在挡板后面射击,有两个人突然站起身来,第一个人抬起了脚想登上堤,一颗子弹打中了他,他猛地一挺,然后瘫倒下来,滚下了堤,第二个人滑回到登陆艇的踏板上射击着,士兵又赶快低下头回到舱底,他的周围都是来福枪和机枪开火的噼叭声和爆裂声。
“向堤上那个洞前进!”
什么人指着堤岸上的一个弹洞喊着。
这回顾欣听清楚了,不是南京两个没心没肺的战场小强吗?他们跟随李大帅登陆,竟然也没有回船上,而是留在了岸上。
徐一凡和雨辰两个小强冒着腰,冲上堤岸。
“你去爆破石垣,我掩护。”
徐一凡架起轻机枪,对这敌人一阵扫射。
雨辰一个翻滚,躲在一个旮旯,埋好炸弹,点燃导火线,又麻利滚出来。
“老大,扯呼!”雨辰说完撒腿就跑。
徐一凡看见一艘舟艇正在靠近,吓了一跳,一边离开石垣一边冲着舟艇摇手大喊:“那条船,找死啊?快躲开!”
低头狂奔的雨辰抬头一看,也是吓得一条,也边跑边喊。
船上的人虽然听不清楚堤岸上的两个小强在说什么,但是看到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还是能明白有危险,赶紧命令舟艇掉头。
刚掉过头,就传来了爆破声,巨大的石块在周围落下,此时,舟艇距离岸边约40码。
顾欣想:“这个两个小强是要采访的。以前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时他们的登陆艇开了过来,什么人喊着:“下到船底……能过去吗……你赶快回来。”然后,喊声停止了。
炮弹的爆炸声不断在他们周围响起,泥沙一阵阵像下雨一样打下来。
一个军官走下海堤,用一种平淡、干涩的声音说:“光头黎到第5掩体……3营越过海堤……得到迫击炮和轻机枪……向内陆前进……”
一个戴着网球帽的陆战队士兵,手里端着一支45毫米机枪,一边跑一边射击,并果敢地挥舞着手臂指引着方向。
顾欣望着他在海堤下消失了。
登陆挺颠簸着,缓慢地跟在他后面行进。艇上50毫米口径的机枪喷射出弹雨,越过士兵的头顶洒向前方的阵地,就像巨大的猎狗在保护一只幼犬。
“开始行动!”什么人喊道。“长官说要开始行动!”
自从他们越过海堤,已经过去了30分钟,天黑得很快,在顾欣背后,太阳像一个血红色的大球静静地贴在鄱阳湖的水平面上。
大家全部低着头,弯着腰向前奔跑,一会儿单膝跪下,一会儿又起来继续跑,一些人掉进什么坑里或在火车轨道中间跑着,在顾欣的前方,在湖口腾起的火焰中,可以模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