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客人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众人围绕着新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孙中山夫妇也开始跳起来,但孙中山跳得很拙笨。
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来,“好啊,娶了媳妇忘了朋友!”
孙中山望去,高兴地喊道:“克强!你总算了了!”
黄兴走了进来,兴奋地:“逸仙,天变了!国内的天变了!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孙中山一怔,忽然恍然大悟,一把拉住黄兴的手,急道:“克强,不要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怎么了?”
黄兴激动的说道:“李想宣布《国民革命军宣言》,喊出了‘打倒袁世凯,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湖北独立,湖南独立,陕西独立,甘肃独立,新疆独立,西藏独立,青海独立,四川独立,贵州独立,江西独立,河南独立……全国一般省份独立,革命如狂放席卷中国大地,中国的天变了!”
孙中山喃喃的说道:“这就好,这就好啦。”
黄兴端起一杯酒,是一饮而尽,道:“二次革命失败,我们流亡在外,李想独力撑起国内大局……”他掏出一封信,递给孙中山,“他邀请你回国。”
孙中山看着信,兴奋的道:“我终于可以回国了。”
他拿着信跑到宋二小姐面前,“庆龄,咱们可以回国了!”
众人围了过来。
梅屋:“孙先生,这是不是又是个阴谋?”
孙中山一怔。
梅屋提醒道:“袁世凯对先生的通缉令没有解除啊!而且大总统依然是袁世凯,国内的那位李大帅举义能成功吗?”
第五百六十六章 讨袁宣言(三)
李想放下电话,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把一面小标旗插在邯郸的位置,眼睛闪动着光,严肃中透露出振奋。大家的目光投向地图上的同一点,仿佛听到了中原大地的隆隆炮声。
要打开中原的大门,必须先攻下平汉线上的重镇邯郸城。
秦吞六国,也是先灭赵!
白狼虽然被段祺瑞剿灭,但是季雨霖却在太行山建起了一个根据地。
邯郸是古代赵国国都,向有“四战之国”称呼。其名来由是因赵国“东邻燕齐,西边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数距四之敌”。
……
林铁长乘吉普车到潼关,部队正在做着最后的整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亲自布置了以袁世凯窃国,破坏临时约法,破坏共和国民主建设,我们能否置之不理为中心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仇袁(仇视、蔑视、鄙视)教育和爱国主义、三民主义教育,各级政工干部深入连队和干部战士一起,结合形势,联系历史,举行控诉会,组办演讲会,看电影、听广播、参观图片展览(主要都是北洋军在汉口,南京,南昌犯下的累累兽行),揭露了北洋军的腐朽封建本质,激发了对北洋的刻骨仇恨,明确了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国的必要性。
林铁长翻开干部的工作日记本,那里面记载着临战训练,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比较简单,主要是进行单兵技术,如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训练以及班和战斗小组的战术训练。
第二阶段比较复杂,主要是进行从排到营的山地、村落、城市进攻战术演练。
组织各级指挥员反复学习李大帅的十大军事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
大家说:无论对付任何敌人都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大家对林铁长在指挥西北解放战争时总结出来的六个战术原则也很爱学习。因为,许多指挥员从西北战争的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一点两面”(集中优势兵力于我主要的“攻击点”、勇敢包围至少两面);“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如果敌人守,就完成一切准备后再攻击;如果敌人不退,先将敌人围而不攻,准备好再打;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不要等命令);“四快一慢”(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后进行攻击准备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总攻发起时间要慢)、“四组一队”(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战斗集体),过去打西北马家军很管用,今天把北洋军纸老虎当真老虎打也同样是管用的。
林铁长研究了北洋军队在二次革命战场的战术特点,亲自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营进攻的战术训练在全师作示范演习,把指挥员的战术水平提高了一步。
西北军还集训了团以上指挥员,黄钺参谋长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主要针对北洋军特点,结合中原地理情况,做一个很大的中原地形的沙盘,着重研究了北洋军战术和山地攻防,进行近战、夜战以及步炮协同问题,通过理论学习、沙盘作业、地图作业和实兵演习,提高干部组织战斗、指挥战斗的能力。
这次集训的缺点,虽然对刚刚成立的空军协同作战搞了一次演习,也想了一些协同作战的办法,但飞机丢下的炸弹落在自己人的脑袋上的几率和落在敌人脑袋上的几率是对半,空军和陆军总是达不到李大帅的要求。没办法,通讯技术是个阻碍,而且他们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全靠他们闭门造车。
林铁长检阅完集训的成果,作为军长兼政治委员的他向团以上指挥员进行了政治动员。
西北军全军的战斗英雄、功臣模范在军部来了一次空前的大集合。其中立一大功的有193人、立两大功的有228人、立三大功的有20人、立四大功的有74人、立五大功的有23人、立六大功以上的有19人。
军里领导看望大家时,看到他们把金光闪闪的李大帅奖章挂在胸前,显露出英雄的风采。
这是一次辛亥革命以来西北军最为隆重的英模大会。也是举行出兵中原的誓师大会。
大会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热烈气氛,是令人振奋使人难忘的。
一个空场上,各师、各团、各营、各连列队围成一个个巨大的方队,迫击炮、六○炮、四○火箭筒、重机枪、轻机枪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方队中央放着一个桌子。
检阅完英模,林铁长站在桌子上,放开又高又大的嗓门对着麦克风做政治动员。
只见他举起了右手的拳头,带领全团指战员庄严地宣誓。他们念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
“我们是中国国民革命军,我们是保卫祖国的战士。当此,袁世凯践踏共和国约法,破坏民主议会选举,杀戮贫民百姓,企图帝制自为,倒行逆施的时候,为了保卫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保卫民主共和,为了保卫受苦受难的百姓,我们国民革命军出兵中原,坚决打败北洋军反动派,消灭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不怕任何艰苦、坚决服从命令,自觉遵守纪律,热爱人民,团结群众,掌握战术技术,勇敢歼灭敌人,为人民争自由,为国家建民主。我们要高举李大帅的旗帜,向胜利前进,不消灭敌人,决不罢休。”
从辛亥革命起就爱把这支部队行军打仗和战地生活的精彩镜头摄入照相机的尹培良,正好在这个团参加誓师大会,置身于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和过去一样当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拿起了照相机,频频地抓拍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镜头。
誓师大会结束,离场的时候林铁长看到井勿幕脚步有些虚浮,上前扶了一把:“怎么了?昨晚没睡好?走路都不稳,眼睛都是红的。要注意休息,不要敌人没有把你打垮,自己把自己累垮了。”
“没事,感冒发烧一点小病。不要忘了,我可是走西口的陕北刀客……”
井勿幕的豪言壮语还没有说完,人就往地上扑,陕北大汉的块头魁梧的很,林铁长扶都扶不住。
“叫医生!”林铁长大喊。
潼关的野战医院。
白色门帘静静的锤着,上面印着一个红色的十字。忽然门帘被掀开,金发碧眼的洋医生走出。
“阿尔法医生,怎么样?”一群人围着洋医生。
“高烧40度……”
“怎么会晕倒呢?”
“你还问我,晕倒是因为劳累过度。他是个病人,病人就该休息,你们怎么能还让他工作?”
林铁长转身问井勿幕的警卫员:“你们首长病,你们怎么也不劝劝。”
“他没有向谁说一声,之前仍然像平常一样走向誓师大会的会场。我们都不知道……”
林铁长指着警卫:“等会处理你们的失职……医生,他什么时候能好。”
“休息,好好的休息,不然高烧就退不下去,会有生命危险。”
“我不能休息,中原大战就要开始,我怎么能休息。不就是发烧吗,有这么严重?”躺着床上打吊针的井勿幕被漂亮的护士推出来,扯开嗓门囔囔。“我走过塞外漠北,比这还严重的病痛我都抗过来了,会被这个小小的发烧拦住了?”
林铁长劝他道:“老井,你暂时留下来吧!”
“不!这是非常时期,我就是爬,也要爬过潼关去……”
只有铁汉子,硬骨头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今天,硬骨头状态奇差,大嗓门吼了半截,又昏倒了。
“医生,怎么又昏迷了!你确定就是个普通发烧?”
阿尔法摇摇,道:“我现在可以确诊,这是一种恶性疟疾。”
“疟疾?!”
所有人都是一惊。
“将军们,无需惊慌,我这里有606特效药,保证一针见效。”
所有人又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种针药,我这个野战医院的医务人员谁也不敢往血管里注射,因为,稍有不慎,针药露出血管一点,皮肤就会腐烂。”
所有人的心又忐忑起来。
“阿尔法医生,你也不行?”林铁长问道。
“会有一定的风险。”阿尔法耸耸肩,“他可是一位将军,我不敢乱打。”
“不打会不会死?”
“有可能。”
“那我批准你打针。”
得到林铁长的许可,阿尔法把注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搞好了,就开始给井勿幕注射。
这时候,各师的首长、警卫员、医生、卫生员,每个人都在为阿尔法打这一针捏着一把汗。
阿尔法手里的针正从井勿幕的静脉血管里抽了出来。
整整用了两分钟,两分钟漫长的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所有人都是捏了一把汗。
“打针成功了!”阿尔法也是捏了一把汗。
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战之地(一)
李大帅发出督战命令。
邯郸古道,扬起漠漠黄尘。
从潼关以西,十几匹高头大马,载着西北军区精干的指挥班子,疾驰而来。
潼关道上,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栗色长鬃、四蹄踏雪的骏马,马背上端坐着身材魁伟的林铁长,与他几乎并辔而行的是骑着纯青黧色骏马的井勿幕,及其随行参谋、警卫紧随其后。
春分时节,天气还是带着料峭的寒意,然而每匹飞奔的坐骑都是大汗淋漓,鼻孔喷着乳白的热气,似乎它们知道主人的急切。
从太行深处,载着太行山根据地的指挥班子,同样的急切紧赶。
这时的平汉线新乡至邯郸段已是战云密布,尘烟滚滚。
林铁长与季雨霖汇合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季雨霖在地图上一指,说道:“还是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太行山根据地领导班子就萌生了攻击和占领一个北洋军设防坚固的大城市的念头。令我们太行山根据地的领导班长产生这一念头的那座大城市就是眼前的邯郸。”
邯郸,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堵在潼关前面阻挡秦军东进的第一座要塞,它犹如楔进中原腹地的一颗钉子。可以说,自正季雨霖从白狼分裂出来独立在太行山开辟根据地开始,他在太行山地区发动的每一场战役,都有孤立它的意图。季雨霖对夺取这座城市几乎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那样一来,太行山地区,甚至中原地区的国民革命军就真的可以自由驰骋了。
季雨霖手指围着邯郸转一圈,继续说道:“现在邯郸四周全是解放区,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深陷于解放区内部的一座‘孤岛’!”
“但是,”林铁长走到地图前,说道:“邯郸终究是北洋军自内战爆发以来重点防御的大城市。对这样规模的城市发动攻击,我军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你们太行山野战军在清风店战场上缴获了一份《邯郸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从要图上看邯郸的防御不是想象的那么薄弱。”
在林铁长的示意下,参谋长把《邯郸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铺开。
“你们看,内战爆发后,邯郸成为北洋军在中原战场的重要战略依托。驻守城中的第三军连年修筑城防工事,虽然该城没有城墙,但第三军还是围绕城市边沿修筑了三道防御体系,碉堡总数达到六千多个:第一道防御体系,是当年清军修筑的封锁沟,河南出闯将,清季的杆子闹得很凶,所以清军在邯郸城的城防建设的很是坚固。沟深三米、宽两米、周长约为三十多公里,沟外设有地雷群、铁丝网、鹿砦等防御设施,沟内设围墙、电网,每隔数十米筑有碉堡一座,碉堡、暗堡和交通壕、散兵坑彼此相连。第二道防御体系,是以环绕市区的大建筑物和北兵营为依托构成的内市沟,内市沟宽五米、深五米、周长为十八公里,沟内修筑有碉堡和地堡组成的工事,还筑有一条周长二十五公里的铁路,上有铁甲列车昼夜巡逻,成为活动的堡垒。在外封锁沟和内市沟之间有大量的碉堡和暗沟。第三道防御体系,是以市区的正太饭店、大石桥、铁路工厂、电灯厂和火车站构成的核心阵地,阵地上部署着严密的火力网和通讯系统。核心工事与重要碉堡之间有明堑暗道相通。
在三道防线里筑起的碉堡达6000多个,邯郸周围又是一马平川,想要接近城垣非常困难。
虽然雷震春已率主力离开了邯郸,但城内的留守总兵力依然高达两万五千多人。守城部队由第三旅旅长王毓秀统一指挥。”
林铁长说完,脸色沉沉的。
井勿幕还捂得严严实实,擦了一下鼻子,叹道:“无怪乎敌第3旅旅长王旒秀得意地扬言:‘邯郸固若金汤,鄂军休想拿下。’打败白狼起义军之后,袁世凯也给王旒秀打气:‘鄂军敢进攻邯郸,列强将派飞行员驾驶飞艇,直接前去支援。’――王旒秀也知道这种承诺不可能兑现,但这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师长能够得的最高礼遇了,他已经受宠若惊。列强驻华公使也公开叫嚣,‘非与大惩创,不足以儆将来’,建议‘用飞机抛掷炸弹’。英、俄等国武官还准备亲往邯郸观战,为北洋军鼓劲打气,出谋划策。”
“我们虽然横扫西北,席卷西南,但是我们还没有拿下一座北洋军实际控制的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现在要攻邯郸,能否得成功,许多人表示怀疑。北洋军要员得意地叫嚣:‘国民党说全面反攻好久了,但还未打下一座大城市。’就连刚当了俘虏的黄鹄举,也断定我们攻不下邯郸。可是……”
季雨霖气呼呼的说道:“可是,我不这么看。你们请看——”季雨霖指着地图,“邯郸的敌人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实际上它已成了一个陆上的孤岛。经过白狼起义军在河南闹了这一家伙,我军无论在兵力对比上,还是在攻坚能力上,都具备了打下邯郸的把握。强攻邯郸,是一次依靠手中武器、战胜固守坚固设防城市中敌军的实际练兵。如果这一着成功了,袁世凯这最后一张王牌也就没有了。”
“前途只能是我军必胜,北洋军必败!”季雨霖充满自信地说。
太行山深处走来的“闯将”们立刻嗷嗷叫。
井勿幕的病虽然没有好利索,一路骑马赶路,本来很累了,但是听季雨霖的演说,神采也飞扬起来,鼓励野战军领导说道:“我们知道邯郸是设防城市,可是设防再坚固也要兵来守。雷震春率领主力还在清剿白狼残部。邯郸打下来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既然研究了各种因素,认为邯郸可以打下来,就应当有信心。条件具备了,就要攻坚,要有这个决心。这不是盲动冒险,而是有信心,敢于胜利。不打,失去了战机是不对的。”
西北军领导班长交换个眼神,马鸿逵站起来代表大家说道:“我们意见亦以打邯郸为有利。邯郸无城墙,守兵仅3团,周围有40里长的路线,其主管官被俘,内部动摇,情况亦易了解。乘胜进攻,有可能打开,亦可能引起平、保敌人南援。在保、石间寻求大规模运动战的机会。”
同时,西北军这些高级将领都是正规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对邯郸防务的坚固和攻坚的困难也有清醒的估计,比起河南“闯将”们的战略思想高一些。
“我要重申一下,”林铁长站起来说道:“大帅发出督战命令,定下攻打邯郸的方略。那是认为白狼起义军失败,对于你们太行山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巨大意义。目前如北面敌南下,则歼灭其一部,北面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顿队势,恢复疲劳,侦察邯郸,完成打邯郸之一切准备。然后,不但集中主力9个旅,而且要集中几个地方旅,以攻邯郸打援兵姿态实行打邯郸,将重点放在打援上面。”
确实,李想当时把一面小标旗插在邯郸的位置,设想的是“围城打援”,与深知太行山实际情况的季雨霖的设想有出入。
但是季雨霖下定决心要占领邯郸,倔强的说道:“我们也知道邯郸是设防城市,可是设防再坚固,也要兵来守,兵不多是不行的,再说即使打不下来,也没有什么危险,四周都是解放区。何况不论从兵力上、士气上看,打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决心打邯郸是对的。”
“大帅在武昌,未必就能了解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要把这里的实际情况报告给大帅,大帅一定同意的我们攻打邯郸的作战计划。”
“是呀,当初在西南解放重庆之战,大帅要缓,杨将军却向大帅解释要快,大帅就同意了杨将军的作战方案。我们也应该把我们新的作战计划报上去,以大帅的睿智,一定会同意的。”
武昌。
电报很快送到李想的手里,李想决定亲自去一趟即将风烟滚滚的中原战场看一看。
当李想把要去前线的命令告诉他的座机驾驶员美国人安东尼·斯托里中校时,中校认为这个年轻的李大帅只是在开个玩笑。
李想把汉口四名外国记者叫到他的办公室宣布他的决定,并说可以带他们前往,只要他们不怕死。李想故意把这个行动说得恐怖和刺激:“这架飞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