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其美一闪眼,瞧见一个两个姗姗来迟,年长的一个像是汤化龙的模样,心知他是故意来迟,不由轻轻叹息一声,老远就招呼:“那不是汤化龙么?你现在才来?”

“我等这小子去了。”汤化龙指点身后的一个小伙子,就是去汉口接汤约宛的那个小伙子丁文江。汤化龙因见陈其美和李想一起,不知是个什么来由,但也没有给便宜女婿李想什么好颜色,只是拉着丁文江介绍道:“丁文江,江苏泰兴书香世家,15岁东渡日本留学。后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学习,之后又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今年五月离英回国,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现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并编著动物学教科书……”

李想听汤化龙的介绍,眼前一亮。丁文江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李想不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大名。

丁文江不仅建造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还擘画了它健康发展的路径。在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丁文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角色。他创办了中国最早成功的专门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质调查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他还在该所确立了绵延至今的研究精神。在丁文江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成绩卓著,早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除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人种学、优生学、历史学、考古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李想狠狠的看了丁文江一眼,几乎使人怀疑这位李疯子是不是有某些怪异嗜好,才笑道:“非常高兴能认识丁先生!”

李想笑眯眯的看着丁文江,越看越喜欢,这个时候的丁文江还真是年轻的过分啊!

陈其美也笑道:“你们来迟了,错过恩晓峰小姐精彩绝伦的表演,实在可惜。”说罢又道,“克强兄念叨你好几次了,听听里面多热闹,和李帅咱们一同去闹闹。”

“那就走吧。”李想见汤化龙点头,一起跨过大门,走进大厅。

李想转脸对丁文江道:“你在南洋中学任教,以你的才学竟然只是一个中学的老师,实在可惜!武昌两江学院已经改组为新式的两江大学,明年开春正式招生,现代学科的师资力量却是奇缺,丁先生如不嫌弃,就来武昌,我一定倒履相迎。”

丁文江还没表态,黄兴就迎了上来,微笑着看住了李想,说道:“汤先生刚刚跟我说了,丁先生九月份曾应京师学部留学生考试,只是因为南北战争而逗留在上海,这次考试对他很重要。”

“我认为完全不要去参加那个什么考试……丁先生,你的实力已经不逊色于一位大学教授,倘若还在民间徘徊,值此国家正事用人之际,不为国家去做点贡献就太不值得了。”李想笑着摇摇头:“我个人希望你能够来武昌两江大学,大学会设立配套的研究所,提供科研的同时还能培养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着重地是未来的研究,来武昌,你会发现前途无量。”

“李大帅,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即将在南京成立,我们实业协会也有意图征召这位丁先生任协会会长。无论如何,丁先生都应该是中央优先征召的对象而不是地方。”一个李想不认识的年轻人横插了一杠子,语气很不满地说道:“虽然黄先生推荐我任会长,但是我认为丁先生的才学更胜于我,这个职位只有他才是当之无愧!”

第二百九十八章 谁在说笑了

这小子一口湖北腔,李大帅非常不友善的撇了一眼敢和他抢人的这小子,冷笑道:“你又是哪路神仙?”

“他是我们同盟会推举的即将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实业协会的会长李四光。”令人李想异常讨厌的汪精卫也插了进来,他一只手矜持地抹了抹自己的梳的油光整齐的头发,另一只手轻轻摇晃手里的酒杯,随时随地都摆出一幅帅得掉渣的造型说话,“但是对于李四光先生刚刚的提议,我表示尊重,我非常的欢迎丁文江先生担任这个要职。”

李四光是谁?中国人都知道!

“是李四光先生!幸会,幸会!”李想的态度立刻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一个箭步夸上去,满脸堆笑,亲热的拉着李四光的手,“一个中华实业协会会长,对于您,不止是大才小用,还用错了方向!有你和丁文江两位先生,两江大学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地质学院。另外,顺便告诉您们一句,湖北的科学研究院也即将在汉阳开展建设,两位去两江大学执教,主持一个研究院是少不了的吧?中国落后西方科技百年,两位先生,我很想让你们加入我的研究院,改变我们国家落后的现状,开始我们科学强国的道路。”

李想还不知道,李四光在日本留学七年的时间里学习的是造船,不是地质。在那里,他还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随黄兴,宋教仁一起去的武昌,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在湖北大干一番事业之时,黄兴的两湖联军在孝感大败,阳夏失守,他就又随黄兴回到了上海。

原本的历史,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在伯明翰大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也才有了后来的李四光。

李想现在还不知道,李四光虽然只比丁文江小两岁,看起来一样年轻,但在地质领域里面,李四光还是张白纸,丁文江却已经出师。

“你……”汪精卫的眼睛差点拧爆掉,这家伙变脸比翻书还快,这样明目张胆的挖墙角也太不要脸了,他要不是顾虑自己地身份,某些话真的不好当场骂出口来。

“你你你,有什么好你的?”李想呵呵笑了,他看到丁文江和李四光有点心动的样子,虽然不知道是那句话打动了他们。他已经不管别人怎么看,继续充满诱惑的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全中国还有谁像我这样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吗?两外先生如果肯加入,别的我不敢说,一切研究经费我包了,你们要多少我给多少!另外你们的研究课题我绝不横加指点,保证给与你们在研究院最大的权力,绝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

一片瞠目结舌。谁也没想到这位大哥居然说话这么直接,随便哪一个势力,哪一个派别,在拉拢利诱别人效忠自己的时候,有谁会这么明目张胆?这不是土匪拉壮丁么?这不是花钱去买奴婢么?

丁文江和李四光都用一种很奇特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与众不同的李疯子。说实话,他们心动了。他们这些搞科研的地位在国内,就跟匠人差不多。早年留学归国的瞻天佑铺铁路修桥,连洋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在北洋也就是个不得志的匠人。虽然同盟会对他们也很礼遇,但比起李想差得天远,最重要的一点是,同盟会对他们所怀的科学技术并不怎么感兴趣。

汤化龙在一旁差点没笑死,上次在武昌,他亲眼见到被这个小流氓带着一群兵痞扒空了的武昌藩库,贼进去了都要含着一包眼泪出来。武昌城地现钱被他搜刮的精光,当初武昌城仅官钱局、银币铜币两局及藩库所存银币不下三十万,除此之外还有官办的西式银行、工厂,和抄没中和门旗人的家产……汤化龙以他多年做湖北资议局议长掌握的情报分析,这小流氓仅从武昌搜刮的现银总计不下千万。如今新华集团一统两湖财团,又收复汉口租界,夺取中国第二大海关——江汉关。所以光从财力来看,各地都督还真没谁拼的过他。光看各地因为北伐来到上海的各地革命军穿着就知道,广东北伐革命军大雪天脚上穿的还是草鞋,身上披的麻布袋做的一口钟,但是他的那些金鹰卫身上穿的一律的真皮立领,脚下踩的一律是小牛皮靴。

去一旁歇着去吧。李大帅撇了撇嘴,现在看到两位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绝不能留给你们糟蹋了!要是他们不答应,绑也要把他们绑去武汉!

“我……”未来的大汉奸看了看丁文江和李四光,最终还是没这个脸当众开价。说实话,他也不怎么觉着丁文江和李四光有什么值得他与李疯子争夺的价值。

“李大帅,您实在是太会开玩笑了。”陈其美虽然在一番私聊中已经把李想已经看成了同志,但也觉得有点吃不消他的坦白,赶紧打了个哈哈,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谁开玩笑了?我是说真的!”李想一脸正色的说,他习惯性的推了推自己的大檐帽,却推了个空,今天他没戴大檐帽呢。

陈其美都督傻了,没话讲了。

“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李想自我感觉良好的像葛爷一样发问,又自问自答的说道:“人才!”

中国太不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爱护,才造成当今中国科技的落后。要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只要引进丁文江和李四光这样的科学人才,李想相信他的研究院配合长江财团的财力支撑,一定会成为湖北军事、经济,爆炸性发展的第一原动力!

“诸位先生们,黄元帅,李大帅,陈都督,宋先生,汪先生,”丁文江向这里所有的大人物们说道:“我这次来参加这个宴会,其实怀揣着一个请求,原本我还不知道怎么开口,但现在我觉得或许不需要犹豫了,刚刚我有幸知道李大帅的理想,我希望南京政府工商部开办地质研究班,或者创办一所全国性的科学院?我会联络章君鸿钊、翁君文灏在此任教和从事研究的。”

“地质研究班?全国性的科学院?”黄兴和宋教仁都眉毛微微一蹙,有点不大明白李想开出那么好的条件,他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的主动留在南京折腾?南京政府内外交困,现在哪里有这个精力和金钱来开办烧钱的科学院?听说南京国库现在穷得只剩下十块钱,军人的工资都没得发。

“李大帅在武汉大办教学科研,我很欣慰。但是中国不止一个武汉,教学必须普及全国,科研必须为所有国民服务。既然李大帅今天能够在武汉创办科学研究院,那南京的中央政府是不是也可以在开办一所更大的研究院呢?”丁文江看着大家沉默的样子,越说越没有底气,“这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了。”

果然,李大帅一个湖北的土皇帝,还不入两位大师的法眼!

短暂的沉默之后,李大帅悻悻的说道:“我在武汉创建的科学院内部按专业分工,下设地质、农林、生物、化学、化工、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矿冶、医药、物理等十三股。计划还要出版有《科学》等专业刊物。科学院其宗旨是:联系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绝不会只局限于地方!武汉科学院必定会在历史上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我相信近代意义的科学技术会在中国发展起来。”

“黄元帅,我们强烈要求李四光先生主持中华实业协会,这是早前已经确认的事情,不可变更!”顾忠琛一脸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虽然他不知道丁文江和李四光留在南京会有什么好处,反正不能便宜李疯子。他又说道:“丁文江先生在南京组建地质研究所的事情,我坚决支持!”

“对!我们全力支持!”立刻有许多敌视李想的人连成一气,同时附议:“国民教育有开‘开民智’一说,不就是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丁文江先生,你能告诉我,开办地质研究所和科学院需要多少预算?”黄兴的脸上一阵阴晴不定,看住了丁文江问道。顾忠琛他们叫嚣的凶狠,是不知道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有多么紧张?

“我没有算过,”丁文江的脸上很平静:“地质勘探和研究班需要的设备,有四十万够了,经费有十万足够了。成立科学院,像李大帅说的建立十三股,我估摸着四百万预算勉强可为。这样吧,我回去列个预算送给您?”

“那没办法了……”黄兴慨然长叹一声,转身对顾忠琛说道。丁文江的预算把他吓得不清,也把顾忠琛他们吓得作不得声。

“克强,地质研究班还是可以开办,这是寻矿开矿不可少,经费也可以通过工商部招募商家捐助。”汪精卫踢了踢自己酲亮的靴子,对黄兴点点头,又对李四光说道,“中国实业协会也必须立刻成立,李四光先生不能推却这个责任。”

对于汪精卫说的漂亮话,丁文江和李四光明显的有点失望。

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后就要挨打

汪精卫潇洒的甩一下头发,没有发现丁文江和李四光明显的有点失望的眼神,热情的招呼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让他们离李疯子远点。

李四光无视热情招呼他们的同盟会偶像派巨星汪精卫,眼眸中带着一种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看着取代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民国政府的大人物们。

“列强船坚炮利,才能在中国横行霸道。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迫使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近代中国社会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深渊。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弱全在科学的兴废,天下世界,从来没有科学落后了,国家会强的;科学拔尖了的,国家会弱的!救中国的衰弱必以科学为急务。很多仁人志士都认为:中国尚有一丝希望,全在振兴科技!”

“我们并没有轻视科技,”汪精卫的笑容瞬间变得僵硬,声音中也带上了一丝冰冷,“那个国家的科技底蕴不是依靠缓慢的时间累计发展起来的,一个科技强国不是花钱就可以造就的。国家的强盛如果只要花钱办个科学院就成,还需要我们革命党人流血拼命干什么?”

“汪先生说得是!我们国家的落后不止是科技一个方面。”虽然同是技术人才,但是丁文江表现的非常理智。

“落后就要挨打!”李四光的声音激动的变了声。

“跟着我混吧。”李想看准了时机,对两位再次发出邀请。

“李大帅,他们两个已经是南京政府的在编人员。”苏军总参谋顾忠琛一脸冷漠地看住了李想,他的脸上虽然没有太多的表情流露,可是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恨意却是掩饰不住的。

“他们搞科研的,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在武汉,区别并不大,都是为中国科学事业做贡献。我很有兴趣,也很有能力,为他们的理想,尤其是中国的科学事业提供发展的条件。”李想对这位苏军总参谋点了点头。这位老先生昨夜被他揍过一拳,打掉几颗牙齿,这样的羞辱显然已经在对方的肉拓油上记帐了。

“您真有这么伟大吗?真无法想像!”苏军总参谋顾忠琛有点不屑地说道:“其实我有个提议,您可以提供资金给科学院,科学院还是以中央的名义设立南京,一切矛盾不就解决了?”

“原本我是有这样的打算,但是现在,我忽然觉得把科学院设立在武汉更加合适,”李想莞尔一笑,他可不傻。“抱歉,因为南北议和,你们软弱的表现,我不相信你们可以为科学院提供一个完善的保护,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我也不相信我提供给科学院的资金,被重重盘剥之后还有多少落在科学院的手上,因为南京政府混在一大批的满廷旧官僚,这些那个不是贪官污吏,他们腐蚀了满廷,一样可以腐蚀新成立的民国政府。现在仔细一想,你们轻率的把革命政权让给袁世凯,拔国家的命运交给这样一个旧官僚手里,这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荒唐无比的!如果你们不放弃南北议和,不将革命进行到底,答应你这样的提议未免考虑的太武断和简单了,我绝不轻率地送给南京的科学院。”

“李想,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事情越扯越没边,黄兴有点着急了眼,看着李想的表情也渐渐变成了恐怖。以大总统的宝座换取袁世凯的反正,这是肮脏的政治交易,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谈?

“这是事实。”李想奇怪地摊了摊手,说道:“我就纳闷了,如果大家仔细去想一想,绝对也不会相信袁世凯坐上大总统的宝座就变得信仰革命,这可能吗?你们这种荒谬的想法,会断送辛亥革命的。”

“我们不需要袁世凯的信仰!”黄兴皱着眉毛问李想,“只要袁世凯答应实行共和政体,清帝退位,他就是大总统。即使袁世凯没有革命信仰,难道中国就不是共和国了?”

李想横眉道:“清帝可以退位,袁世凯就不能复辟?”

复辟?所有人看笑话一样看着李想,真亏他想的出这个辞。连陈其美都有点不忍想看了,他也只是害怕袁世凯大搞独裁,谁知李大帅的想象力更加的丰富。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袁世凯的野心比他们的想象力还要丰富。当真实历史发生之后,他们才会后悔莫及。

“李大帅,你只是湖北革命军总司令,南京中央的内部事务。只怕您还无法插手。”苏军总参谋顾忠琛的弦外之音很明显,已经在提醒李想不要再插手了,这不是他李大帅能够涉及到地范围。

听了顾忠琛的话,李想立刻摇了摇头,他来上海为什么?就是为了插上这件事!

不过李想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说道:“抱歉,我现在越想就越觉得光靠你们根本无法给与科学院和中国科学发展提供一点点帮助,丁文江和李四光两位先生留在南京就是糟蹋!在工商部设立一个地质研究班,这不是糟蹋是什么?我无法相信他们这样的人才,之前只是在一所中学教书。所以我要求起码给他们术业有专攻的空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去做教书先生,去做实业协会的会长!”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学科的顶尖科学人才从不缺少,比如冯如、钱学森、李四光,瞻天佑等人,能造飞机,能造原子弹,能造火箭,能找石油,能修铁路,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有让世界惊叹的成就。为什么如此杰出的一群科学家在一九四九之前,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科学现状?因为在这之前,有那个当权的政客对他们重视过?

“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李大帅。”李四光感动了,这种感动只有在日本第一次见孙中山才有过。

知音难求,丁文江看着李想暗暗点头,他有这样丰富的人格魅力,会使眼高于顶的汤约宛着迷也就不奇怪了。

“荒谬!太荒谬了!”未来的大汉奸汪精卫哈哈大笑,动作潇洒的把抖落额头的一丝头发又抹回去,“真难以想像,李大帅,您对南京政府的质疑实在太荒谬了!你们不会真的都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