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想摇头道:“不!列强极不愿意承认由这些省份组成并建都在南京的这么一个共和国,而是会帮助袁世凯,使他以独裁政治重建中国的统一。不但如此,中国的革命是极少数的热衷于西方思想的人做出来的事,和人民群众没有任何关连。中国大陆的广大群众都是农民,完全不知道代议制度为何物,对革命党人宣扬的个人自由,国民革命毫无兴趣;他们没有民族精神,也没有和外国接触,不可能作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基础。袁世凯只要把南方代表所组成的民党粉碎的时候,共和国便和自由制度决裂,而成为袁世凯的独裁政治。”

“你为什么这么忌讳袁氏当国?”

李想默然片晌,历史还没发生,他说出来没人会相信,可能还会骂他疯子,虽然他已经被人大骂疯子。他颓然道:“袁世凯有政治经验和技术,了解过去的历史,且懂得最正确地估计当时的形势并为他自己利用它们所提供的种种可能。他掌握革命党人所缺乏的一切东西,但是他缺少革命的理想和责任感。他的行动不为任何思想和更崇高的目的服务,而只以他自己的野心和自己的权力愿望作他行为的准则。”

第二百八十七章 国学大家(一)

宋缺和吕中秋呆瞪着李想,他们已久未得睹他这种颓废的神态,心中均升起异样的感觉。

水仙儿微一错愕,接着哑然失笑道:“大帅,袁世凯一个老头子,就是再厉害,又还能活几年?哪来那么多自寻的烦恼?来!乾杯!”

“叮!”对杯相碰,两人均一饮而尽。

水仙儿雪白如玉的完美脸庞掠过一丝动人的红晕。

李想一对明目精芒烁动,就那么以衣袖抹掉嘴角的酒渍,冷冷道:“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我的担心……”

“春秋以上,学说未兴,汉武以后,定一尊于孔子,虽欲放言高论,犹必以无碍孔氏为宗。强相援引,妄为皮傅,愈调和愈失其本真,愈附会者愈违其解固……”一把破锣的男声突然在隔壁包厢响起,打断李想还未说完的话,水仙儿和吕中秋、宋缺愕然互望。

李想也不做声,低头琢磨着,这话听着非常耳熟,只怪自己民国历史文化学之不精,不然一定可以知道是谁在隔壁放大话。

吕中秋惊异不定的道:“大帅,我去打探一下是谁?”

“不用。”李想挥手制止,说道:“如今各路英雄风云际会于上海,礼查饭店更是自诩英雄人物必来的地方。我来上海,就是想会会天下英雄,所以我要去亲自会会他。”

隔壁包厢有两人正在对弈,只见李想呵呵笑着进来,一头走,一头说着:“刚刚先生言下之意,可是要还中国传统学说的‘本真’,这个‘本真’,就是复兴与孔学同时期的诸子学说,把孔学从‘至尊’的宝座上拉下来?”

其中一个面容陵角分明的中年人撇下棋子起身笑道:“贵客自何方而来?”

“章太炎?”李想的眼角一跳,眼前这个面目刚愎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本人和教科书上黑白照片上的人一模一样。他微笑着说道,“学生李想,久仰先生大名。来得突兀,还得请您海涵才是啊!”

“弄点酒莱来!”章太炎漫不经心地吩咐道,李想这个名字震惊过许多人,但是章太炎对此不感冒。“我们边吃边谈――李大帅,今日到的上海?”

李想道:“今日上午。”说罢,或许是想起今日所见之人,不禁抚膝慨然叹息一声。

章太炎盯着年轻的手握重兵的李大帅沉思不语,半晌方道:“中国历史上凡汉人当权,谓之国兴;夷族当权,谓之国亡;复兴中国,匹夫有责。我们所说的革命,不是普通人所认为的革命,而应该叫光复,即光复中国的种族。光复中国的州郡,光复中国的政权。”

章太炎代表的国粹派大力宣传“夷夏之防”,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20世纪初,“反满”这个古老的口号已经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比明末清初有更浓厚的群众基础。不可否认,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一批知识分子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而产生困惑,回头去寻找中国古代的传统也不无关系。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庞然大物以掠夺为本性的血腥面目,逐步暴露出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端的暴露,引起了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困惑和深思。他们对此进行了反复探讨,最后又把希望寄托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企图从中找到灵丹妙药。

章太炎碰上这位实权的李大帅,就忍不住推销一下自己的主义。

和章太炎下棋的邓实见侍应生已将席面送来,便道:“你征什么?还不快去送一坛子老汾酒来?”

见侍应生一迭连声答应着上去,三个人方才入座。

章太炎用筷子在盘里翻拣了半日,夹起一只螃蟹来,拧着腿子道:“李大帅呐,你不知道,顾炎武首倡研究诸子学,提倡儒经与诸子百家并读,实为清代‘复兴诸子学’的先声。国粹派继承这一传统的目的在于否定长期在中国思想界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为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提供思想武器。”仿佛吊胃口似的。他说着又住了口,挖出蟹黄蘸了姜醋慢慢品着,又道,“自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傀儡,成了洋人的朝廷,充当了列强侵略中国的走狗。满清政府是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中国就无法独立和富强,就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敢问,只需要推翻满清王朝,中国就能独立和富强,就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李想的心一阵好笑,但他进来总算培养出一些涵养,迅速恢复了平静,“几千年来将儒教、孔子定于一尊的正统观念,如果会因为满清王朝的倒台而倒台,岂不是咄咄怪事了?”

说话间侍应生进来,将酒斟了。邓实见他出去,方冷笑道:“中国的落后在于专制政治,而专制思想正是以儒教为质干。中国要想革除旧的习惯,就不能不革除封建专制政治,要想革除封建专制政治,又不能不革除儒教。也就是说首先要清除儒家思想在人民头脑中的统治地位。章太炎兄曾明确号召‘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热肠’,就点出了‘复兴古学’的现实意义所在。而‘排满’固然是我们国粹学派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他们的排满,决不局限于种族复仇和光复汉官威仪。”

章太炎也道:“所谓革命,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革所有满族人的命。‘排满’是排满清皇室,排满清政府的官吏,排满清政府的为军队,而不是排斥一切满族人;也不限于只排满人,如果汉人为满清政府所用,身为汉奸,也跟满清统治者一样,是革命的排除现象。从而把“反满”斗争的矛头大胆地直接指向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斗争。我们反复强调不管任何人,不管属于满族、汉族,只要是支持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都在排斥之列,我们并明确提出‘排满’即是‘排王权’的论断。这说明,我们‘反满’正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斗争中不断地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民族主义理论,最后发展到主张‘五族共和’,并提出民主共和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

李大帅听着,眼中已是迸出火花,他没有想到,从表面上看,国粹派的民族主义思想,确实发端于春秋攘夷大义,似乎同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倡导的“夷夏之防”口号没有多大差别。打开《国粹学报》,充斥其中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塞外杂种,盗窃神器,临制中原,变乱道德”之类的咒骂;思想水平似乎还停留在17世纪清兵入关,封建士大夫们进行“图存保种”号召的程度上。但实际上,国粹派的民族观并非全都局限在如此狭隘和浅薄的认识之内。他们以“复兴古学”为基本宗旨,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做了大量不容忽视的宣传工作。更为可贵的是,国粹派借“复兴古学”所揭橥的民族主义旗帜,还带有鲜明的反帝救亡的色彩。

李想半晌才喘了一口气,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李想一直耿耿于怀的问题,如果可以得到章太炎的拥护,成功把握必然大增。遂问道:“反满就是反专制,那袁世凯又算什么?”

“诸子之中,只有儒家最尊君权,最有益于专制政体。”章太炎平静地说道,他没有直接回答,“《礼记·王制篇》中就有‘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罪杀’,‘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等杀气腾腾的条文,因而深受历代帝王的青睐,被统治者定为正宗。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在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经学更是越来越向反动的方向发展,儒教的六艺遗文成为君主掩盖君主本来面目的洞穴。而利欲熏心之徒,又极尽歪曲阿谀之能事,假借儒学以讨好君主;无识陋儒,更是沉溺于名分尊卑之说,尊君抑民,从而君权日重,陵遏人民,莫此为甚。总之,儒家经籍中的糟粕和统治者的尊经行动,使迷信愚昧,名分纲常,文化专制熔为一炉,使得我国自宋至今五六百年,国破家亡,外祸迭起,坐令中区瓦解鱼烂而不可救药。”

如果不是看他老人家上了年纪,李大帅非一巴掌拍死他,说话就不能直接点,这个大忽悠!

邓实却道:“孔子在政治上,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而是热心利禄,热衷于成为帝师王佐。孔子所津津乐道的六艺,就是其进身的资本、干禄的阶梯。孔子还有持论而驳诘,执己见而排异学的学阀作风。章太炎兄还以孔子尽袭老子之术、夺老子之书并欲谋害老子的史实,在批判的画案上添了传奇的一笔。”

李想心里“格登”一下,这典故他当然知道,总之,孔子学说几乎被他们视为迷信保守、扼杀自由、排斥科学、高压专制等祸水之源,褫夺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加在孔子头上的神圣的光环。当然,国粹派对孔子整理史籍,从事教育的活动还是作了充分的肯定。

李想停了一下,似乎还没有得出前面的问题答案,他有点情不自禁地追问道:“推翻满廷已经好无悬念,可是袁世凯呢?”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国学大家(二)

看李想瞑顽不灵的穷追不舍,章太炎冷笑道,“袁世凯,也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他选择,选举之权,一切平等。他要是竞选大总统,我们还能阻止?‘反满’并非中国革命的终极目的,‘反满’斗争,是从属于动员全国人民,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共和民国的革命主旋律。袁世凯赞成共和,让他做大总统又有什么干系?”

章太炎他们在著述中多次援引《诗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呼吁广大人民正视“版籍陆沉”、“异邦虎视”的严峻形势,历述我国古代地理疆域,激发人民对我国历来就是疆域辽阔的大国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他们认识到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祸害,其危害程度超过了满洲千万倍;而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卖国求荣,又是导致目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重要原因。从而把反帝与排满这两项革命任务联系在一起,强调要反帝必先排满。这种把“保存古学”和“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成为国粹学派民族主义的基础,表明其民族主义思想,是由对内反清革命,对外保种爱国为主要内容构成的。

章太炎把革命任务具体为反清没有错,但是他把反清当成革命的全部,以为反清成功就是革命成功,实在大错特错。

李想想了想,连章太炎这样精明的大思想家也存有这样的想法,可见革命党人上层风向必定吹向南北和议,他已经不好说什么,冷笑一声,端起茅台酒一饮而尽。

“说实在的,”章太炎看了邓实一眼,亲手为李想斟了酒,看李想不做声,还以为他赞同这个观点,遂谈兴甚浓得又道,“一个国家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武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有赖以自立的民族‘元气’,即固有的‘文化’。因此,外国列强不仅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侵略中国,更可畏的是力图从文化上亡我中国,大肆贩卖奴化思想。然而,伴随着大批知识分子冲出家门,留学国外,进一步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声中,又出现了所谓‘全盘欧化’的主张,甚至只要是西方的习俗、风尚都推崇备至。我忧虑着,一旦中国的文化澌灭,中国所面临的将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万劫不复的灭种之灾。”

国粹学派在提倡“用国粹激励种姓”,进行民族主义宣传的同时,还号召“保存国学”,反对“学奴”,意在掀起反抗封建专制奴化教育,抵制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来自国内的一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宣扬的中国文化落后,必定灭亡,黄种注定剿灭的谬论,国粹学派特别强调“保存国学”的意义。

李想静静听完了,虽然在对待袁世凯问题上李想很不高兴,但是章太炎这话他听进去了。他目光幽幽地问道:“保存国学?”

“正是。”邓实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说道:“所谓国学,就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学术。君子出生在那个家国,就应该通晓那个国家的国学,知道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没有不知道热爱自己国家的国学的。而和国学相对的则是君学,后者是只知有君的伪儒之学,其弊病在于颂德歌功,缘饰经术,以媚时君,希冀富贵。中国从汉、宋以来,国破家亡,外祸迭起,君臣屡易,正是由于君学盛而国学衰之故。”

“为什么君学盛则国弱呢?”李想忙问道,汉唐不是很强大吗?

章太炎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想,见李想一脸正色,突然喷饭大笑,说道:“李大帅呀,不知是真呆还是扮傻?为什么君学盛则国弱呢?原因在于君学以人君之是非为是非,事君学者皆坐看民困国弱而不敢言。而国学又因逆君之意而横遭禁忌,因而使世上的人都不了解,有的学者不详加考察,随便将它与君学混为一谈而进行非议,认为国学无用。难道它真的没有用吗?不是!那是不了解它的作用罢了。”

李大帅突然打了个寒噤,这件事他从来也没想过,不止他没有想过,就是一百年之后的那个时空也没有几个人想到过。一百年之后,中国面对美帝文化侵略,很多大学校园开始提倡国学,提倡汉服,国家也开设什么孔子学院,拜孔夫子,这一古脑儿学的全是君学垃圾!哪里是什么国学!这样的伪国学难怪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被人耻笑!

想了想,李大帅出了一身冷汗,强笑着道:“太炎先生今日有点危言耸听了!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不去学习,中国怎么去富强起来?”

“提倡国学是为了反对君学,反对封建专制奴化教育,为国学危亡之大惧的还是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章太炎已吃了不少酒,却是神色不变,侃侃说道,“外国列强所害怕的,莫过于黄种人的觉悟,因而要想灭绝其种姓,必先废除其国学。由于西方列强以办学为掩护的文化侵略活动,竟使山西等地的士子‘专崇欧语’,有的人几乎连汉文都不认识。你说,这个后果可怕不可怕?”

李想又是一阵巨汗,这个和一百年后中国小朋友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汉字一个道理,想不到这种状况在一百年前已经开始萌芽?李大帅握紧了拳头,心想:这股崇洋媚外的风气必须遏制!

邓实听着,看这位李大帅这会儿听着很觉着有理,便插进来说道:“国粹、国学是一国的精神支柱,是立国的根本源泉。国粹的盛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国粹兴则国家兴,国粹衰则国家衰,国粹亡则其国亡。一旦一个国家的国学、国粹灭亡,则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说罢深长叹息一声。

章太炎笑着续道:“是啊!那些卖身求荣,投靠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是‘国奴’,那种顶礼膜拜西方文明,否定华夏文化传统的少数买办文人则是‘学奴’。我们当初创办《国粹学报》,就是为了‘保存国学’,复兴国学。‘保存国学’,就是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消除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的影响,唤起民族自尊感。对于李大帅刚刚的问题问得很好,我应当指出,国粹学派并非一概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我们仍然把‘新学’宣传视为革命新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真正的新学,没有不能与国学相挈合的。因此,我国自己所有适合于时代需要的传统国学是国粹,外国思想文化中那些适合我国国情,而我们又完全能够运用的也是国粹。”

“崇洋媚外等于汉奸!”李大帅想到想到现代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潮流,大学校园里连一个操着一口南非腔英语的黑鬼,也能一左一右挎着漂亮的学妹招摇过市,而且居然三天两天的换人,换的美女一个赛一个漂亮!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大帅握拳向桌上一砸,说道,“打倒了列强这只纸老虎,就化掉了崇洋媚外的冰山!”

兜了半日圈子,终于将李大帅引到了本题上。李大帅两次入汉口,次次都迫不及待的把枪口对准洋鬼子,可见他对洋鬼子的痛恨。但是这个家伙是个战争狂人,成天叫嚣着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四处鼓动,要和袁世凯打个头破血流。但是章太炎等人却认为,只要清王朝覆灭,革命的目的便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去和袁世凯斗得两败俱伤。但是李大帅这个人明显的咬着袁世凯已经不肯松口,如此只有转移他的目光,他他引向他更加痛恨的洋鬼子身上去。这样,在上海谈判的南北和议就少了一个巨大的阻力。

章太炎和邓实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早就看李大帅是血性儿男,柱国栋梁!收复汉口租界,就是国人大快人心的事情。不然,今日一席话宁死也不敢讲的。在上海对付洋鬼子,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干,不必瞻前顾后,有我们这些老骨头都会在里头给你担待着呢!就是上海英国租界,连法租界带公共租界一兜儿包了,还有东洋租界,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个租界不废除,中国哪得安生?你这一举成功,将来再举大总统,已是不值一提的身外之事。袁世凯反正只是时间问题,革命成功在望,接下来的事情就该一至对外!袁世凯年事以高,孙中山也不年轻,当今青年俊彦,宋教仁和汪兆铭虽然名声在外许多年,可是实干才能远远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