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人部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蔚础=谌顺蠲疾徽梗鋈凰档溃骸拔矣幸惶踅跄颐罴疲 敝谌嗣ξ剩裁唇跄颐罴疲克闼担骸翱闹值兀 贝蠹揖托α耍馑闶裁唇跄颐罴疲靠闹值兀蠹液卧挥邢牍闹值匦胗衅鹇氲奶跫恋夭凰盗耍┚卟凰盗耍肿右膊凰盗耍幽睦锢矗空饷C8瓯诮錾成较履且煌羧螅诵笠邢咏粽牛睦锬芄挥美垂嗵锝降兀�

()免费电子书下载
  但独眼龙却未动声色,又说:“泉水不够,还可挖井!”人们就有些恼火了,以为他故意插科打诨。马黑马首先破口骂道:“扯你娘的裹脚!这干沙滩上是能挖出井的吗?你就是挖出一百丈深的井,有一百丈长的绳子吗?”
  独眼龙就扑哧一笑:“马旅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说的那种井,跟我说的那种井不一样。你说的那种井,是汉家地方的直筒子井,须得用绳子吊着桶才能将水打上来;我说的这种井,是新疆维族人的坎儿井,能自流,像渠一样,不用绳子吊桶……”
  “什么?‘坎儿井’?能自流,像渠一样?”“对!这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一种井,别的地方没有,只有新疆的一些地方有。这种井,不在平地上打,而是在高坡上打。先选好一座有水的山,再按山的斜度,从高往下,每隔十丈八丈挖一个直井,再在地下挖一道横井,把这些直井连通起来,水就慢慢地渗到了横井里,横井里的水又慢慢地汇成一条地下河,一直流到山坡最低处,再切开一道明口,水就流到了地面上……”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五节(2)
大家听了他这番介绍,心头才转动了一下。但人们又问,你说的这种井听起来确实好,但首先得有一座“有水的山”,这才行;可在咱这地方,哪有什么“有水的山”啊?
  他听了这话,又诡秘地一笑,说:“这,你们就别操心了,我早已替你们考察好了,看——”说着,伸手一指西北方向的那道黄土岭说:“那是什么?那座黄土岭,你们把它叫土山或沙山,其实却是一种干水山。所谓干水山,就是表面看没水,其实内部却蕴藏着很丰富的地下水。这种山,一般的肉眼凡胎看不清,只有像我这样独眼之人才看得清。我这些天干啥去了?就在考察它啊!你们别再犹豫了,照我的去做,保证马到成功!”人们终于半信半疑了,面面相觑一阵,便把目光盯向马黑马。马黑马显然也动了心,噗噗地吹了一下嘴上的胡须,又问:“你能肯定这是一座有水的山吗?”
  “能!凭我多年的经验,敢以命相许!”
  “你能肯定挖出坎儿井吗?”
  “能!单凭你马旅长对我的不杀之恩,我也要效尽犬马之劳!”
  “万一将来挖不出水呢?”
  “你掐我脑袋当尿壶?!”
  “好!”马黑马终于断然一挥手,“干!”于是,一个伟大的或者叫开天辟地的决定做了出来:挖井开荒,屯田种粮,就地坚持,以待后变!
  多少年过去了,我舅舅一提起那个决定,还激动得不行。那会儿谁也没想到,那个千人唾骂的独眼龙,竟会想出这么一个好主意;谁也更没想到,正是这个好主意才决定了他们日后那十几年的生而不死。
  长话短说,那座干水山,远看是一座孤山,深入里面才发现大得很,沟连沟,坡连坡,方圆不下数十里。有的地方是沙土疙瘩,有的地方又长满野草,从山脚下那汪水泽看起,果真就发现了一条隐约的水脉。没有工具,他们就将马刀、刺刀、甚至马镫收集起来,打成铁锨、镢头、铲子;没有吊土的桶子,他们就将那成片的芨芨草割倒,编成一个一个的大小筐子;没有炸药,手雷、手榴弹就是最好的炸药。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妇女和儿童也都全部上阵,送水的送水,煮饭的煮饭,日以继夜,不分黑白地大干起来……
  这时的马黑马,俨然成了个治水的大禹,头顶一头乱发,脚踏一双赤脚,腰里挂着军刀,整天价东奔西喊,嗓子里都冒了烟。每逢有艰难危险之事,他都能身先士卒。有一次,一束手榴弹在一眼竖井里哑了火,拉不发,也拽不出,他拨开人群,亲自跳下井底,排除了险情。又有一次,由于长久的辛劳而不见水,有个别人就装病偷懒磨洋工。有一个士兵确实得了病,连日高烧不退,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他就走过去,单腿跪在那士兵跟前,一手握刀柄,一手抚摸着那士兵的额头,轻声发问:“好些了吗?”那士兵慢慢睁开眼睛,一见旅长大人跪在身边,虽然脸上是温和的笑意,手中军刀却已半截出鞘,立时吓得魂飞魄散,一骨碌爬起来,连声叫着:“好了,好了。”就跑向工地。从此再也没人敢装病偷懒了……
  就这样,在他的统帅之下,掘井工程马不停蹄,日有所进……
  此时此刻的独眼龙,也成了个一呼百诺的风云人物,俨然一个工程总监,发号施令,没人敢不听。有一次卜连长抡大锤,不小心砸伤了扶钎者的手,他竟走过去“啪”地一个耳光,骂道:“你狗眼长到哪里去了?”卜连长满面怒容,但也没有发作出来。如此苦干月余,干水山上布下了大大小小三十多个竖井窟窿,地下的横井也逐渐贯通,连成一串。可是水却迟迟不见出来,人们就不断地向他发出焦急的询问,他则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急什么?时间没到,时间一到,啥也有了!人们就不再多声,继续苦干。又过多日,还不见水,马黑马也沉不住气了,问他:“你到底有没有这个金刚钻?”他就把脸一沉,赌气说:“旅长大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然委我以重任,就不该怀疑我!”马黑马又说:“不是怀疑你,而是时间不等人,春耕夏锄,都有个季节,如果错过季节即使洪水滔滔也赶不上趟了!”他又转脸一笑说:“旅长多虑!其实水早已出了,而且水头还很旺,只是你们识不得。不信,你趴到井口仔细听!”马黑马就趴到井口,贴耳仔细听。听了半晌,还是没啥动静。他又塞给马黑马一块光溜溜的鹅卵石说你把眼睛闭住,嘴巴闭住,拿这石子把屁眼子塞住,再仔细听。马黑马又气又好笑,随手就把那块鹅卵石扔进了井底下。却不料石子落井,井底深处就隐约传来一声水花溅起声。马黑马大喜,一个蹦子跳起来,扬手高呼:“出水了!”整个工地顷刻间一片沸腾……接下,独眼龙又洋洋得意地宣布:“这暗渠已经蓄水。再过三日,蓄水饱满,就正式切明口、开明渠,向地面放水!”人们激动得一下子把他举了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六节

  三天后,切明口,放大水的日子到来了。那是一个人们朝思夜盼的辉煌时刻。据我舅舅回忆说,那一天天气特别好,是个正晌午的日子,天空蓝蓝的,浮云如雪。五百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集合在了干水山脚下,举行了一个庄严隆重的开渠仪式。
  开渠仪式分三个步骤。第一步,由独眼龙以水工总监的身份,总结了这伟大工程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时高度赞扬了马黑马的英明领导和全体官兵的艰苦精神;当然也不忘吹嘘一下自己的劳苦功高。亦庄亦谐,博得了阵阵掌声。
  第二个步骤是“献牺牲”,就是用一匹小骆驼的生命来祭就山神水神。自从龙卷风中天降五谷之后,这些亡命游子,都信了天上有神。现在这干沙山上能打出水来,显然也有着山神水神的恩赐。于是,一匹雪白俊美的小白驼便被选了出来,要用它的生命和热血来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担当这一任务的是德高望重的李老军。他先从妇女们那里找来一块红布,像一条血色哈达挂到小白驼的脖子上,而后口中唠唠叨叨嘀咕了一阵什么,接着一刀下去,刺入了小白驼的胸胛。那小白驼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非凡意义,自被牵到会场后,再也没有做过任何的挣扎,钢刀入心之后,只低低地哀号一声,就倒在了血泊中……
  之后,便是蜂拥而上的人群,争相捧饮它的热血,以分享神赐的甘露……
  第三步叫“切明口”,这是开渠仪式的高潮和最终目的。担当这一任务的自然是马黑马。当“献牺牲”仪式过后,独眼龙又将一把红布缠柄的镢头双手递给了他。
  明渠的切口已经事先被削得整整齐齐,像一面墙,正对着山脚下那片泉泽,与山上通下来的暗渠只隔一层薄土,只要一镢头下去,一股清流便会喷涌而出。这是一个异常神圣庄严的时刻,所有人都激动得屏住了呼吸。此时的马黑马,也激动得有些失常,这个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会儿面对一道山墙,竟像新媳妇杀鸡一样,手也抖,腿也抖,高举着那把镢头,迟迟不敢劈下。过了好久好久,才“呀!”的一声怪叫,将镢头劈入山墙之中……
  一桩怪事发生了!马黑马一镢头劈下,没见泉水喷出,却听见土层里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吼叫,仿佛有一个什么动物被镢头伤着了身体。接着一阵剧烈的晃动,山墙上掉落许多尘土,而且还隐隐听见一种四爪搅动水浪的声音。这可把人给吓懵了,真是破天荒的奇事,土层里怎么会有动物?一时间,所有在场围观的人,都吓白了险。一些妇女和儿童,尖叫着直往后退……幸好幸好的是,这时候的马黑马突然又爆发出了一股强悍的血勇,一阵惊骇过后,又猛地将镢头从山墙中拔出,接着“嘿!嘿!嘿!”连发三声恶吼,将锋利的镢头一连串劈向土层深处。终于,“轰”的一声巨响,土飞石崩,渠口决堤,一条巨蟒似的怪物伴着一股缸粗的大水腾空而起……那怪物腾空之后,很快就被尘雾水浪隐没了身子,人们还没看清它的面目就不见了踪影(事后有眼尖的人说,那怪物很像传说中的龙,但身子没有龙那么长,倒像一条巨型狗,尾巴上还拖着一条铁链子,铛啷啷响……这显然是看花了眼的一种幻觉,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若干年后,这怪物又重新出现在大沙滩上,兴风作浪,危害人畜,惹出了许多麻烦,这是后话。)
  先说这股大水冲出之后,一下子把人们喜煞了,男人喊、女人叫、娃娃们拍手跳蹦子,竟将那怪物的恐惧全忘了。那水啊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凉爽,浪花飞溅,如雾如雪。有许多人索性就跳进那浪花翻滚的泉泽中,上下扑腾、打滚撒欢。那个兴奋啊、狂喜啊,简直比天降五谷时还震撼人心……
  

()好看的txt电子书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七节(1)

  '笔者按:外甥讲到这里,顿住了。我问,完了吗?外甥说,当然没完,只是下面的事情不好讲了。我说,有什么不好讲的?外甥说,要涉及男女事情。我说男女事情很正常啊。外甥说,太粗、太骚。我说,有多粗多骚呢,你舅舅都能给你讲了,你还不能给我讲?外甥说,我舅舅他们是啥人啊,那十几年野人生活,早把他们正常的伦理观念消磨尽了,他们说起那种事,完全像说牛儿马儿一样,一点也不觉得别口。可我们是正常的人,讲起来就很觉得难为情。我说,我们了解的正是一个非正常社会的人群生活,如果他们的伦理行为也和我们一样,那就反而不正常了。外甥又说,总是怕人笑话。我说,谁笑话呢,那些人的悲惨命运已够令人心酸了,难道还会嘲笑他们那些最基本的生命本能吗?外甥说,我不是怕人笑话他们,而是怕你笑话我。我又说,你这更是多虑,你就尽管往下讲吧,如果有难以启齿的地方,可以点到为止,我意会就行;至于一些具体的性行为,你完全可以用一些生理学名词去表达,不必非要原汁原味。外甥说,既然你这样讲,我也就没话说了。于是,外甥继续讲了下去。'
  那道明渠直直流了三天三夜,在干水山脚下汇成了一片小小的海子。当年春夏之交,他们就用这片海子里的水,种了一片刀耕火种的“闯田”。到秋天一看,竟是红一片、绿一片,一个大丰收。随后的日子里,他们又陆续切开了九条明渠,水势愈大。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巨变,他们就把那片水泊叫做“九眼井海子”,把所开垦的第一块农田叫做“五谷地”,把那座干水山直接称作“水山”,因为发现过野骆驼,又把那块大戈壁叫做“野驼滩”。
  他们还学会了用麸子做醋,青稞酿酒,灰条叶子卷烟,骆驼毛织褐子等等(至于金贵的盐巴,由于那片古河床的干盐池出现,更不在话下)。除此之外,他们还把队伍中一些工匠出身的士兵挑选出来,铁匠铸剑为犁,石匠凿石成磨,木匠、毡匠、泥瓦匠,也各司其职,各尽所成,建立起了一个一个的手工作坊。数年之后,整个野驼滩旮旯城,真个儿发展成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世外桃源。
  如果日子就这么周而复始地过下去,也可说是太平天子乐万年。即使终老此地,也算得其所哉。但事实上,人类的生活并没这么简单,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在前面的日子里,人们连命也不保,当然无暇顾及此事。现在有吃有喝了,命也保住了,于是便想干点别的什么。这别的什么,首要的便是男女问题。用我舅舅的话说,就是公的见了母的,总想蹭个痒痒。照科学的话讲,就是生命要延续,必须经过雄雌交配。可是现实的问题是,野驼滩上男人太多,女人太少。你曾听羊副官讲过,这支队伍中的女人,一共有两个来源:一是骆驼团的那些军官太太,二是新疆溃军中的那几个剧社演员,两下相加,一共也不过二三十个。以二三十个女人配五百多个男人,无论如何是配不成对儿的,这便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而此时的马黑马、羊副官、卜连长等一班权势者们,也开始故态复萌了。在先前的苦难中,他们尚能和大家同甘共苦,现在命运好转了,又开始作威作福了。治水的大禹又变成了享乐的纣王。他们又像初入沙|穴时那样,将大部分年轻有姿色的女人收罗到他们几个人的石窟中,纵情享乐,恣意为欢。剩下的一些女人,也按营连排班的秩序,被一些中下层的军官所占有。一般的士兵根本无缘染指。当时的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团长××营长看,连长提了个接尿罐,排长要着喝点点,班长骂了个不要脸!”没有办法,事情就是这样。人类社会,不论到什么时候,也有个等级之分。我舅舅他们只能眼望着这些,干咽唾沫。更令人难过的是,那些女人们,当初被掳掠为奴的时候,尚有反抗不屈之心,在经历了这一场场生死磨难之后,也逐渐变得随遇而安了,没了半点的抗争精神。这又使得曾经对她们深怀同情的广大士兵,也对她们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恨意。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七节(2)
但,事情终究不能永远如此下去。在那样的环境和岁月中,要叫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武夫们,彻底戒绝性欲冲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驼马发情、野鸟踩蛋,人们的裆下就如火如灼,浑身发热。万般无奈之下,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自我排释方法……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八节(1)

  人们的心绪发生了一种变化,默默地意识到,那种行为确实荒唐无聊,他们的苦闷并不单单为个性,如果单单为个性,那种种自我排解方法,岂不已经痛快淋漓了吗?可心中的苦闷却依然深重。渐渐地,他们就悟解到,他们最最渴望的还是另外一种东西,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那么的令人渴望而又苦不能得。情不自禁地便又唱起了流传百年的花儿山歌。
  河州籍的唱:
  万挂石崖的大子山,
  白云在半腰里缠哩。
  离家千里者见不上面,
  难心者怎回去哩?
  青海籍的唱:
  黄河的筏子藏里的经,
  塔儿寺上的宝瓶。
  疼断了肝花想烂了心,
  望瞎了一双眼睛……
  河西籍的唱:
  甘州凉州嘉峪关,
  玉门关连着阳关。
  我活着捎不出信儿去,
  你死了托个梦来……
  歌声如泣如诉,唱着唱着,就又回想起了他们往昔的生活。


  种田的唱:
  四斗大地丢荒了,
  有牛是没人种了。
  肚子里疙瘩成疮了,
  苦水是没处诉了。
  经商的唱:
  西宁的脚户下来了,
  店家的鸡娃叫了。
  灯盏照你者衣穿好,
  上路的时候到了。
  打猎的唱:
  白马哈骑上枪背上,
  照林棵里打了两枪。
  枪子儿落到牡丹上,
  下马者哭了两场……
  唱着唱着,不知不觉又连到了“尕妹”和“阿哥”的身上。阿哥近在眼前,尕妹却远在天边。怅然嗟叹间,他们便互扮男女,结伴成双,画饼充饥地对起恋歌:
  阿哥唱:
  天上的流云啊地上的风,
  世上的男人和女人。
  千秋万代的江河水,
  爹妈是永世的命根。
  尕妹唱:
  千年的松柏啊万年青,
  山头的雄鹰和母鹰。
  人间最重夫妻恩,
  孟姜女哭倒长城……
  阿哥又唱:
  白马儿拉的血缰绳,
  咱俩是一路败兵。
  尕妹给阿哥长精神,

()免费TXT小说下载
  把我的牛牛亲亲。
  尕妹又唱:
  地上的韭菜嘛不要割,
  就叫它绿绿儿长着。
  心里的话儿嘛不要说,
  就叫它慢慢儿想着。
  阿哥再唱:
  鸡蛋壳壳里舀水喝,
  几时家解下个渴哩?
  牛牛儿胀了拿手搓,
  几时家搓到个亮哩?
  尕妹再唱:
  上天的梯子你搭上,
  天上的星宿哈摘上。
  你你的良心放公当,
  我我的肉身子贴上……
  于是,歌声便渐渐进入高潮。先前怀念故乡时,人们的心情是沉重的,鼻窍是发酸的。现在唱起了阿哥和尕妹,人们的眼泪就忽然干了,一种忘我的激|情就冲却一切。“阿哥”开始跳着蹦着做各种挑逗引诱的动作,“尕妹”又一边频递飞媚,一边做掩面害羞状。种种忸怩,种种做态,真个像真一般。终于“尕妹”就扭头跑开了,“阿哥”也撒腿追开了,一时间满滩里欢声笑语响成一片……
  这是一种无法言述的、不可理喻的风牛风马,就在这风牛风马中,男人们的那种欲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