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Ⅱ·权柄1-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分成熟……   

  〃子明,你在杭州做得不错,朕很欣慰!〃赵顼突然叫着石越的表字,夸奖道。   

  〃全赖陛下之洪福。〃   

  〃朕知道外面有人陷害你,你不必放在心上,朕已着韩维缉拿歹人。〃   

  石越连忙拜倒,〃臣粉身碎骨,亦不能报此知遇之恩。〃   

  〃卿平身。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朕心中清楚,别人想离间,也离间不了。〃赵顼亲手挽起石越,温声笑道。〃卿在杭州,朕听说市舶司官船通商高丽、日本国,获利倍于盐茶之税,高丽使者前来,除入贡之外,卿可知他还有何事?〃   

  石越忙答道:〃国朝与高丽交通,海道已经熟悉,据海商所说,从四明或杭州,若得顺风,二三日入洋,五日抵达墨山入高丽境,自墨山过岛屿,七日至礼成江,又三日抵岸,再四十余里,便至其国都。往返一次,约四五十余日,这条海道从来没有发生过风险。而日本国,向来倭人至我大宋者有之,而大宋至其国者少,海道风险略高。但高丽国所产,是人参、水银、石决明、茯苓、鼠毛笔等物,获利远不及倭国。倭国有丁八十八万三千余众,多金矿,生丝、糖贩至彼国,获利近十倍。故杭州市舶司官船,往往分走高丽、倭国两处,往返一次,获利超过杭州府一年茶盐之税。杭州市舶司行此事之后,臣思逐年减少百姓科赋,使两税法名副其实。至于高丽使者来华,除了朝贡之外,主要是求皇上赐书。〃   

  〃赐书?〃   

  〃高丽国一向心慕汉化,臣以为不妨许其国使者买《九经》、子、史类书,而陛下可以要求高丽国贡马,或许可大宋官民从高丽买马。〃石越答道。   

  〃高丽也有马?〃赵顼奇道。   

  〃高丽国产马,倭国产水牛……〃   

  石越回到府邸之时,天色已经全黑。   

  君臣二人相谈如此之久,在外人来看,那也许是证明着石越恩宠未衰,但石越自己却非常的明白,赵顼已经有猜忌自己之意。几个时辰的交谈,全是说石越在杭州的政绩,与外国交通的利弊,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与辽国的边境纠纷,更没有对石越的任何任命!皇帝召他回来,难道是在乎他在杭州的政绩吗?   

  下了马车,管家石安早已率领家人,在门口恭候。侍剑见着石安,便问道:〃安叔,房间收拾好了么?〃   

  〃已经收拾好了。〃石安笑着迎石越进府,一面说道:〃最近桑府又送来了一个厨娘,竟是张八家的庶支,端的好手艺,小的已叫她准备了晚餐……〃一面走着,两旁的家人纷纷请安。丫环婆子等女眷,则在中门以内给他请安。石越心里不甚喜欢这些排扬,进了中门,也没有注意看,就随口说道:〃不用多礼,都散去吧。〃         

虹桥书吧BOOK。  

第24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4)         

  不料回答他的,竟是一阵莺声燕语:〃谢学士大人。〃   

  石越愕然抬头,这才发现跪在他面前的,除了几个熟悉的丫环婆子外,更多了一群红绫绿衣的歌姬,一个个都长得美艳动人。当时官宦之家,便是个县官,蓄养歌姬,也不过平常之事,但是石越府中却从来没有养过这些人。石越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指着那些歌姬,冷冷地对石安的老婆问道:〃安大娘,这是怎么回事?〃   

  石安家的见到石越动气,忙道:〃公子,这些婢女是石安叫养在内院,等公子回来再处置的。老奴便拨给她们一座院子,平时并不许她们随便走动的。〃   

  石越见她说得不明不白,更加恼怒,〃这事潘先生可知道?〃   

  〃这是潘先生出门之后的事……〃   

  〃二公子呢?〃石越说的二公子,是府内对唐康的称呼。   

  〃二公子一向不进内院的。〃石安家的见石越生气,声音越来越小。   

  石越冷笑道:〃好本事,潘先生不在,倒也算了,二公子就在汴京,为什么不问过他?你去叫石安来见我。〃说罢也不理会,便往厅中走去。石安家的从来没有见过石越发这么大的脾气,连忙跑出去叫石安。   

  不多时,石安便急匆匆走了进来,侍剑知道石越动气,忙抢先道:〃安叔,那些歌姬是怎么回事?内院怎么可以养来历不明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石安看见石越脸色阴沉沉地,也吓了一跳,忙陪笑解释道:〃非是小的敢乱招人进来。公子的家规,小人是明白的,平时便有人送礼都是一概拒绝。便有人丢下礼品,小人也一定会找到府上,给他送回去,绝不敢乱收人家东西。〃   

  侍剑见他说得明白,道:〃既然如此,那些歌姬又是怎么一回事?瞅着这些歌姬,至少也要几千贯钱,难道是自己跑进咱家的?〃   

  石安笑道:〃倒也不是自己跑进咱家的。她们也是一位大人送的,送来还没有几天,那位大人留下名帖,还有一封信。只是小人坚拒不受,送的人却不闻不问,丢下便走;小人按名帖上留的姓名打听,却说不是京官,只好养在府内,等公子回来定夺。〃一面说一面递上一份名帖与信函。   

  侍剑接了过来递给石越。石越听他这么说,脸色稍霁,当时官员之间,互相赠予歌姬,是十分平常之事,甚至不被人当成贿赂,他自己也是经常要给一些重臣们送礼,只是一向以来,却并不怎么收礼。当下随手打开名帖,看见上面的名字,却不由一皱眉,〃彭简?!〃……石越万万料不到,这批歌姬竟然是彭简送来的!他也不知道彭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忙把信拆开,细细读去。侍剑在一边瞅见他的神色,却是一边看一边不住的冷笑,待看完之后,石越随手把信揉成一团,往地下一丢,低声咒骂道:〃狗拿耗子!〃   

  〃公子,我在杭州时,和彭家的书僮说过话,知道彭简有个表亲在京师,开了一间大酒楼……〃侍剑随石越多年,主仆之间颇有默契,早知石越心意,便轻轻笑道。   

  石越不待他说完,便举起手,略带嘲讽的说道:〃明天你们寻着那家酒楼,把这些歌姬给我送回去。告诉彭简那个什么表亲,让他转告彭简,这等粗陋的女孩,还入不得我的眼!以后别往我府里乱塞。〃   

  侍剑和石安都不由一怔,不料石越居然说出这种不给人台阶下的话来……须知石越平日对人,都是非常懂得留余地的。彭简与他在杭州同僚这么久,表面上并无矛盾,不过送几个歌姬给他,也是一番好意,如何便说出这种重话来?   

  侍剑迟疑道:〃公子,这……这话似乎不宜说得太过……〃   

  石越瞪了他一眼,沉了脸,喝道:〃照我的话去办便是,有什么过不过的?〃         

。←虫←工←桥书←吧←  

第25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5)         

  侍剑与石安见他发作,也不敢再说,连忙应道:〃是。明日就去办。〃   

  石越这才不再说什么,吩咐道:〃等一会让人把最近的报纸送到我卧室,侍剑,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说完,转身便往卧室走去,他也自知心绪太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能好好地迎接这次的挑战。   

  石安连忙答应,出去吩咐人进去服侍石越睡觉。待人手安排妥当,这才又回到厅中,却见侍剑站在那里,拿着石越揉烂的信在看。他便凑了过去,问道:〃侍剑,你说姓彭究竟怎么惹我们家公子了?生这么大脾气,以前也不是没有收过歌姬的,都是客客气气的送回去……〃   

  〃安叔,有些事你不知道,也别问。公子最近心情不好……〃   

  石安又试探着问道:〃是不是外面传的那码事?〃   

  侍剑眉毛一挑,问道:〃外面传的什么事?〃   

  〃说公子是石敬塘之后……〃   

  〃安叔,你乱说什么?!〃侍剑厉声斥道,石安虽然是管家,但是在仆人之间,到底只有侍剑是石越最亲信的人。   

  石安笑道:〃侍剑,这不是我乱说,外面满大街的在传,有些人更是说得天花乱坠。信的人也有,不信的人也有……〃   

  〃这种谣言,也有人相信?真是无知!长了眼的人,也知道有人在陷害我家公子!成百上千的揭贴,攻讦朝廷大臣,他们以为皇上会相信吗?!〃侍剑愤愤说道。   

  〃皇上信不信,倒也难说。〃一个声音从厅外传来,侍剑与石安转身一看,原来是唐康与秦观,二人连忙行礼:〃二公子、秦公子。〃   

  〃我大哥呢?〃   

  〃公子已经休息了。〃   

  唐康与秦观对望一眼,笑道:〃大哥倒真有几分谢安的风度。〃 秦观也笑着点头。他们没有看到石越方才恼怒的样子,倒以为石越根本没有把这么大事放在心上。只是石安却茫然不知所谓,而侍剑虽然也读过一些书,却同样不知道谢安是什么人物,二人也不敢多问。侍剑想起方才唐康所说之话,便笑问:〃二公子,为何说皇上信不信也难说呢?我听说皇上是英明之主,这种事情,皇上能相信吗?〃   

  唐康年纪虽小,但是他的师长朋友,都是石越、程颢、苏辙、桑充国、晏几道、秦观这样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加上生性聪明,论到见识,远非一般人能比,平时行事果决,有时候竟让人觉得便是石越也颇有不如。这时候见侍剑追问,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隋文帝杨坚,何尝不是英主?不过因为一句童谣,一个梦,就诛杀多少姓李之人?身居高位者,对能干的下属,有几人能没有猜忌之心?〃   

  隋文帝的事情,侍剑与石安倒是都知道,当时坊间讲评书的,也就有人讲那一段的。石安不由就紧张起来,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那公子会不会……?〃   

  唐康望了他一眼,心中一动,嘻嘻笑道:〃安叔不用担心,我大哥圣眷未衰呢。我方才看到那边院子里有十来个歌姬,若是咱们家有事,别人避之惟恐不及,能有人来送礼么?〃   

  他提起那些歌姬,石安与侍剑不由相对苦笑。唐康见二人神态甚是古怪,不由笑问:〃这又是如何?那些女孩子有什么古怪么?〃   

  石安便笑着把经过说了一遍。唐康听完,便问道:〃侍剑,信中写了什么?〃侍剑脸色尴尬,却不说话,只把信给递给唐康。   

  原来彭简以为石越入京,必然会被皇帝加以大用,他便想趁机巴结石越……自来少年新贵,没有几个不好色的,而且韩梓儿与石越成婚经年,却一直没有生育,若在杭州,碍着韩梓儿的面,还不好冒然送歌姬,此时他们夫妻相别两地,石越枕边寂寞,他便让京师的表亲买了十几个色艺双全的女孩子,抢在石越回京之前,送到他府上,料想必能投其所好……但是他却不太懂得含蓄之道,石越与韩梓儿结婚两年多,虽然谈不上如漆似胶,却也是恩爱非常,他在信中隐约暗示韩梓儿没有生育,对梓儿已是颇有不敬之意,这些话让平日对梓儿百般维护的石越看到,自然非常生气,所以才说出那等话来,意思是告诉彭简:〃那些女孩子没有我老婆好。〃         

←虹←桥←书←吧←。  

第26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6)         

  侍剑看到这些,本来就是非常尴尬了,事涉他的主母,哪怕是转叙别人的话,说出来也是不敬。何况韩梓儿平素对下人非常和气,在仆人中,也得颇得好感的;而站在他面前的唐康,更是韩梓儿的嫡亲表弟,唐康平素与梓儿感情最深,是石府众所皆知的事情。   

  果然,唐康接过信来,略略读了一遍,就不由怒从心生,恨声道:〃大哥骂他,已是客气了,真是小人。明日便照样告诉他就是了。〃   

  秦观凑过身子,看了信一两眼,便已知端倪,他却毕竟是旁观者清,笑道:〃贤弟,石学士此时似乎不宜过多树敌,把这些女孩子,好言好语送回便可以了。〃   

  唐康毕竟年纪还小,心里虽然知道秦观说的有理,却依旧气鼓鼓的说道:〃就这样送回,实在难消我心头之恨!〃   

  〃二公子,俗语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石安虽然不知道详情,但也是不主张做得太过份的,只是石越有令,他却不敢违拗,便盼着唐康出来做主。   

  秦观见唐康还有不平之意,当下微微一笑,走到茶几边上,用手指沾了剩茶,在几上写了几个字,笑道:〃明日便把这几个字交给彭简便是。〃   

  三人上前一看,秦观写的却是〃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个字。唐康是读过《诗经》的,看到这句话,不由一怔,转念一想,才明白秦观的意思,不由莞尔,击掌笑道:〃妙哉!如此才算出了我胸中的恶气。〃侍剑与石安,却是莫名其妙。他们自是不明白,秦观引了《诗经·新台》中的这句诗,也是在嘲笑彭简……〃你给我送枕边人,鸡胸驼背之人我可不喜欢!〃   

  杭州,早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彭简一身便服,带着两个小厮走在杭州南郊的田间小道之中。江南的田野风光,让彭简亦忍不住赞道:〃真是好所在!〃   

  两个小厮却是一脸茫然,〃这又是什么好所在了?杭州十里八郊哪里不是这样的地方?〃   

  彭简笑骂道:〃你们又懂什么,风雅之地,有风雅之人。龙必潜于深渊,兰必生于幽谷。我们可是来找一个兰心慧质的美人儿。〃   

  〃什么美人?还用得着老爷您亲自来寻?〃   

  彭简笑道:〃你们不知我费尽辛苦才找到她隐居之所,若非我亲自来,必然请不动她。〃   

  一个小厮咋舌道:〃难不成是什么公主娘娘,哪有这么大的驾子?官府相请,也敢不来?〃   

  彭简显得心情极好,笑道:〃倒也并非什么尊贵之人,不过却是子明学士的红颜知己,以前也是京师有名的歌姬。我听说她脱籍回了杭州,便让人查阅户薄,终于找到。〃   

  〃那怎么竟住在这种地方?难道是什么屋藏什么?〃那小厮奇道,另一个小厮啐骂道:〃那叫〃金屋藏娇〃!〃   

  〃可我听石府的下人说,石夫人最是好脾气的一个人,怎么还用……?〃   

  〃你懂什么?石夫人这么久都没有一儿半女的,将来若一直不生育,便难免犯了七出;要是石学士收了小妾,后来先有了儿子,难免有一天她的诰命不保呢……便是不被休出,恩情转薄,妇人哪有不妒的?〃   

  两个小厮竟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石府的家事来。彭简的心思却早已转到了别处,他托表亲送歌姬巴结石越,那边托驿站送来急信,说石越把歌姬送还,还有〃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字回复,彭简也是读书之人,马上便想到石越毕竟是有名的才子,寻常女子,入不得他的法眼,恰好有门客提起石越在京师结识名妓楚云儿,而这个女子也听说已经脱籍回杭州。彭简巴结上司,倒有一种契而不舍之心,便发心非要把楚云儿寻出来,好从中给他们做一个冰人,由此不仅一举博得石越的好感,更可以让楚云儿一生都感谢自己,留下一个大大的内援。只是他那表亲,却忘记在信中告诉他,京师有关石越的流言……         

虹桥书吧。  

第27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27)         

  彭简一行出了田间小路,又穿过一个村庄,便见眼前出现好一片翠绿竹林,郁郁葱葱,一条石径小道,直通幽微之处。彭简已知这便是楚云儿隐居之所,他知楚云儿艳名冠于一时,既然能自赎其身,想来积蓄不少,购下这片竹林田产,倒也并不稀奇。只是一般女子,谁不愿得嫁有情郎?此次前来,只要动之情,必有希望。   

  他令小厮在林外等候,自己整整衣冠,沿着林间小道,一路逶迤前行,这片竹林甚大,走到深处,已是非常的幽静,只隐约听到有泉水流动的声音,伴着自己踩着竹叶发出来的沙沙声,真是雅致之极。若不是知道楚云儿是石越旧人,彭简几乎便想将此处夺为己有。   

  走了数百步之后,便到了竹林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好大的院落,便座立在离竹林约百步的地方,一条小溪绕着院子流向远方。院子后面,是一望无垠的田地,此时未到农忙,田地里并无农人的身影。彭简朝院子走了几步,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井边吃力地打水,忙走过去,抱拳问道:〃敢问小哥,这里便是杨家院吗?〃   

  那少年扭过头来,瞥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是外地来的?找亲还是访友?〃语气虽然生硬,声音却极是娇软。   

  彭简吃了一惊,细细打量,不觉好笑,原来这少年竟是个小女孩,长相清秀,一双漆黑的眼珠咕溜直转,透着几分江南人特有的灵气。他既不知这女孩和楚云儿有什么渊源,此时为博得楚云儿的好感,便加倍的客气,笑道:〃原来是位姑娘,多有得罪。在下前来,是想访一位芳名楚云儿的姑娘……〃   

  那女孩听到〃楚云儿〃三个字,却将水桶放下,转过身来,对彭简笑道:〃这位官人,我找看你是找错地方了,这里是杨家院,哪有什么楚云楚雨的?〃彭简笑道:〃姑娘莫要诳我,我若非打听清楚了,怎敢冒然来访?实是特地来告诉楚姑娘一位故人的消息,且有重要事情相商。若是姑娘与楚姑娘有什么渊源,还劳烦通报才是。〃他说完,见小女孩依然在狐疑,又笑道:〃楚姑娘改了姓,现时叫杨云,不过杭州户薄上,两个名字都标着,断然错不了的。〃   

  那女孩显得有点吃惊,上下打量了彭简一番,狐疑道:〃你又是什么人?官府的户薄你怎么知道?〃   

  彭简嘻嘻一笑,捋须道:〃在下彭简,现任杭州通判。〃   

  这女孩叫阿沅,原是楚云儿在杭州旱灾时收养的孤儿。楚云儿回杭州后,已寻不着亲人,便用积蓄购置了一些产业在此安身。待听说石越来杭做知州后,她便让人去户薄上改了名字,怕的是石越检视户薄时看到自己的名字。她却不知凡是改名的都会留下档案,若是石越细查户薄,焉能不知?那改名之事,实是多此一举。因此彭简轻易便能从户薄中寻出她下落。楚云儿在京之事,她随身的丫头,偶尔也和阿沅说起过。兼因阿沅聪慧可爱,楚云儿也教她些文字歌赋之类,平时楚云儿总要让人去杭州购买或抄录邸报,凡与石越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