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6节:第十五章、天庭改制(3)
别人倒还罢了,第一个痛苦的,正是嫦娥。因她一心期望羿转世之身有朝一日可以重返天界,并与自己再续前缘,重结百年之好。如今若按这条天规来说,那么羿的转世已经是一个新人,则上得天庭来,也不能与自己结为夫妇了。忍不住出班跪倒道:〃娘娘!小仙以为此事不妥。〃
王母娘娘问道:〃有何不妥?〃嫦娥道:〃自天地开辟以来,天间遂分阴阳,始有男女。人间如此,天庭也不例外。如今禁绝天庭婚姻,岂非逆天理,背人情?〃
王母道:〃非也!此事绝不违背天理人情。身为神仙,自然是与凡人有别。凡人需要生息繁衍,故有婚姻。而天神的职则却是造福三界苍生,不但无需繁衍后代,更不宜让私情扰乱心神,以私害公。若与凡人无异,何以为神?因有神通,自然当克制情欲,一心为公。嫦娥,你出言反对,莫非是出于私心不成?〃
嫦娥连忙道:〃小仙不敢。〃
忽然又一女子出班跪倒,道:〃娘娘!小仙也有本奏。〃
众人一看,原来是今天随玉帝回宫而来,初上天庭的一众随从之一,穿素色衣的女仙。众人都不知道她的身份。玉帝问道:〃不知御妹有何本奏?〃
素衣女仙道:〃神仙虽然需要以三界苍生为重,但与是否婚配应该并无冲突。况且神仙亦不能完全禁绝七情六欲,何以一旦动情,即为违犯天规?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王母道:〃神仙固然也会动情,但行为却需谨守本分。只要不曾逾矩,并不算违犯天规。我知道你心里还惦着姓杨的后生。但如今你们天人相隔,你最好给我绝了念头,否则别怪我不念亲情。〃
女娲忽然出班道:〃娘娘,能否允许女娲一言?〃王母娘娘道:〃女娲无需多说,本宫知你掌管人间婚姻,然天庭与人间却应有别。以往天规不禁,至使陛下之子女等亦私自与人间凡夫女子苟合,致使天庭子嗣流落民间。况天神与凡人所生之子女,皆有半仙之体,又乏管束,极易惹出祸端,是以不得不禁。
而天庭诸神结合,遂有子女多名,其皆降世为神,非经修炼磨砺,以至良莠不齐,极难管教。陛下之十子恃宠生骄,至有十日之祸,贻害苍生,亦害自身。从今往后,禁止神仙婚嫁,实为造福天庭及民间万世之法。众仙勿再多言。〃
女娲及众仙至此皆知王母新增天条已是势在必行,绝无更改之理了。本无意婚嫁或已成家的并不觉得如何,如嫦娥等一众年轻男女神仙,却是暗暗叫苦不迭。
新政颁布完毕,玉帝又将今天一众随从唤上殿前,介绍与众人相识。首先是七色彩衣的仙女,皆为玉帝与王母所生之女,长女紫微夫人愈云、次女为音林夫人媚兰、三女为太真夫人婉罗,四女为右英夫人玉卮。此四人皆已嫁为人妇,随众中四名黑衣男子,即分别为四人之丈夫。五女是萦夕,六女是瑶姬,七女是幽羽,此三女至今未嫁。
此七女四婿之外,另两名女子,适才说话的素衣女子,是玉帝的妹妹,名为紫浣。穿锦衣的少女是玉帝的外甥女,乃是紫浣之姐紫佩的女儿,因擅长织锦,人人皆呼之为织女。除这几人之外,另有三名白衣男子,都是玉帝的侄子。众人皆介绍完毕,王母又介绍两只雄鸡与四只凶犬。此六只禽兽皆王母与玉帝在人间所豢养,如今带上天来,两只金鸡置于天庭东西各一只,每晨以鸡鸣为准,众神应卯报到,鸡鸣后三刻不到,以渎职论处。四只恶犬,置于天庭四方,查岗放哨,监督众神是否擅离职守。
至此天庭新政新职分派完毕,王母又将嫦娥唤到御座之前,责问道:〃嫦娥!在本宫离开天庭之时,你身在何处?〃
嫦娥道:〃小仙一直在广寒宫中,并未离开。〃
王母冷笑道:〃你敢欺瞒本宫!翠羽!〃
翠羽应声而出道:〃小仙在。〃
王母道:〃你且说来听听。〃
翠羽道:〃小仙奉娘娘之命,于天庭及人间四处巡查,果见嫦娥带领玉兔私自下界。〃
嫦娥道:〃娘娘!翠羽仙子或许看错人了,小仙并没有私离天庭!〃
虹←桥书←吧←BOOK。←
第67节:第十五章、天庭改制(4)
王母道:〃好,你还不承认。我看你嘴硬到何时!〃
再唤道:〃广寒宫守将蟾蜍!〃
嫦娥闻听,身躯一震,抬头向御座旁的边门望去,果见蟾将军走进殿来。
蟾将军参见玉帝王母已毕,王母问道:〃本宫不在天庭之时,嫦娥何在?〃
蟾将军道:〃回娘娘回话,嫦娥仙子曾擅离月宫两个时辰,前往人间。此后回返月宫,再未离开。〃
王母向嫦娥道:〃你还有何话说?〃
嫦娥手足冰冷,心如刀割,看向蟾将军恨声道:〃原来你出卖我!〃
蟾将军道:〃翠羽使者曾吩咐末将监视仙子,末将怎敢不遵命?〃
嫦娥质问道:〃你为什么要骗我!〃
蟾将军道:〃末将并没有欺骗仙子,本来末将是想为仙子隐瞒,谁知翠羽仙子查岗至此,末将为将功赎罪,不得不据实禀告。〃
嫦娥又道:〃那我回到月宫之时,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蟾将军道:〃翠羽使者吩咐末将不许让仙子知晓,末将怎敢不听。〃
嫦娥惨然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蟾将军说得真太好了。算我嫦娥有眼无珠,看错了人。我只恨自己,不愿恨你!但我今天总算认清了你的真面目,也算值得了。〃
女娲忽然出班道:〃王母娘娘,嫦娥下界之时,曾到过我的庙宇,女娲愿领知情不举之罪。〃
王母道:〃女娲勿需将她人之过揽在自己头上,我知道此事与你无关,也请你不要干预此事。你退下吧!〃
女娲无可奈何,只得退到一旁。
嫦娥感激地看了女娲一眼。
王母道:〃月宫之主嫦娥,以及玉兔,未经允许,擅离职守,前往人间,按天规本应重罚,然念在二人此行未曾发生任何变故,及早知返,又是初犯,故暂时将其拘押,以待立功赎罪之机。〃
众仙齐声称赞王母,宽厚仁慈,英明果断。王母如此处置此事,不算过苛,玉帝也无法开口再为嫦娥求情,只得默然无语。一时询问众卿可有本章上奏,众仙皆称无本,天帝宣布退朝。
自此时起,天上人间,尽皆太平无事,新朝伊始,万象更新,一片歌舞升平。
嫦娥与玉兔免儿则被幽囚于天牢之内。
嫦娥向玉兔道:〃免儿,都是姐姐不好,连累了你。我在人间之时,即被逢蒙和使女癸儿所骗,至流落月宫,守此凄凉,更因我而使羿被逢蒙害死。想不到如今又再轻易相信蟾将军,以至落到如此惨境,更连了你。姐姐是太糊涂了。姐姐对不住你。〃
免儿道:〃嫦娥姐姐快别这样说,当初免儿还不是受了他的骗吗?这十几年来我与他在月宫中朝夕相对,偶尔吵吵架绊绊嘴,皆无伤大雅,实未曾想到他竟然是如此卑鄙无耻。嫦娥姐姐,你是心地太善良,太容易相信人了。免儿却是没头没脑,没心没肺。这次其实是免儿连累了姐姐。〃
嫦娥叹道:〃蟾将军定是蓄意骗我去人间,再向翠羽告发我。想不到我还傻得以为他是为我着想。其实也怨你不得。〃
免儿道:〃如果不是免儿信了他的鬼话,陪着姐姐一道去了民间,或许情况还不至于如此糟糕,至少有我看着他,他就没机会去告发了。其实这次的事,都怪我不好。〃
嫦娥道:〃他即打定主义要骗我去人间,再去告发我,自然不肯让你留在月宫里了。怎么样也要想办法将你支开的。〃
免儿站到墙壁前,以脚踢着墙角,恨声道:〃气死我了!这只死蛤蟆,等我们出去以后,我定要叫他好看!〃
嫦娥苦笑道:〃还不知道娘娘要将我们关到什么时候呢?蟾将军这回一人独霸月宫了。也不知道他陷害我究竟是为了什么。〃
免儿道:〃平日看他对姐姐就是一副色迷迷的样子,免儿就怕他在打什么鬼主义呢!不过,如今将我们害得关在这里,于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嫦娥也是暗暗思忖。忽然身躯巨震道:〃天!他该不会想要打射日彤弓的主义吧?当初逢蒙杀害羿,便极有可能是因这射日神弓。可是得到射日神弓又能有什么用呢?〃
免儿道:〃这个,我也猜不透了。〃
嫦娥心焦如焚,恨不得立即突破天牢,回返月宫去,看看射日神弓是否仍然完好地摆在原来的位置,又或许天上已经发生了什么变故。可恨此时却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要逃出天牢却是痴人说梦。这天牢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一面是墙,三面是铁栏杆,每根铁柱之间皆有缝隙,本来不足以阻挡能够施法和变化的神仙,但因被王母娘娘和玉帝陛下施了强大法力,神仙禁锢其间之时,便法力尽失,亦无法变化,除了纵然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渴死之外,与之凡人可说没有什么区别。
嫦娥与免儿绞尽脑汗,仍是无可奈何。
二人被关在天牢之中,不知时日之即过,匆匆之间又是一年半有多,人间已经过了六百载。
在经历了六百年的商朝平稳统治之后,人间再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虹§桥书§吧§。
第68节:第十六章、劈山救母(1)
十六章、劈山救母
就在人间发生重大变故之前,在天界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发生在嫦娥被王母娘娘关押起来的一个月之后。
自从王母颁布了新天条,又加强了天庭的管理,一切秩序井然,众神仙天将也是各司其职,无人敢轻易犯过。但在天庭上还有几人身份特殊。她们就是王母和玉帝的七个女儿、玉帝的妹妹,以及外甥女织女。这几个女子本身并没有被分派相应的职司,因织女善于织锦和裁剪,所以命她管理天庭的一众女红仙,但与七仙女和御妹紫浣一样,只有奉王母差遣之时,才需要上殿领旨,平时无需点卯应差,也就无人查岗。
只是王母见御妹紫浣在金殿之上曾出言反对新天条,她又深知紫浣仍深恋着人间的情人杨书生,且紫浣生性叛逆倔强,独立自主,因而唯恐她不遵新天条,做出什么事来,于是派了一只白色的灵猿暗中监视御妹,如发现她有私返人间意图,立即向王母禀报。
一个月来,王母不见白猿来报信,心中已放心了大半。要知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今人世上已经是过了三十年之久了,那杨生此刻至少该有六十来岁年纪,紫浣已不大可能再去与他私会了。谁知就在王母以为已然无事,高枕无忧之际,忽见白猿身缚绳索,满身灰土地前来求见。
王母不由大吃一惊,连忙传见,问其缘故。原来就在二十天前,七仙女和织女谎称这一天是紫浣的生日,为其在浣花宫摆酒庆祝,更将他拉了去,赐仙桃二枚,御酒一杯。谁知道他喝了御酒便即醉倒,醒来已是二十天后,且被五花大绑地塞进了浣花宫一块山石的洞穴里。自己好不容易爬了出来,不见了御妹紫浣,所以赶紧前来禀报。
王母娘娘震怒非常,立即与玉帝升座灵霄宝殿,召集一众文臣武将,派兵下界捉拿御妹紫浣,并议惩处七仙女和织女一事。众神仙皆谓诸女所犯,不过是暗中相助之罪,不宜重罚,玉帝也为诸女求情,王母遂判将八人关入天牢禁闭一月,令其返思已过。并命七仙女出狱之后,培育潘桃园一万余株桃树,以免闲极生事。
天兵天将立即随刑天前往捉拿紫浣。此时御妹紫浣在人间已经过了二十年,与丈夫育有二男一女,不幸长男早夭,目前只剩下次子和小女。当天兵天将前来捉拿之时,紫浣心知事泄,难逃法网,遂嘱咐丈夫往昆仑山玉虚宫求元始天尊收留一子一女为徒。
紫浣被天兵捉拿归案,王母即命人将其关押于人间东北方酷寒之地的桃山之内。桃山所在之域,渺无人烟,一年倒有七八个月寒冷荒败,草木不发,河流结冻。紫浣在桃山之内,苦挨日月,心中惦念着丈夫和一双儿女。紫浣的丈夫杨生,此时已年近六十,年老体衰,长子早夭,已令其大受打击,如今再加上妻子被天庭抓走,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几年之后终于撒手归天而去。临死之前,吩咐一子一女带着母亲紫浣的信物,上昆仑山寻找元始天尊。
紫浣之次子,名叫杨戬,此时正当二十多岁的年纪,长得身长玉立,猿背蜂腰,面如冠玉,唇如丹脂,眉分八彩,目若郎星,不笑时威风凛凛,一笑起来又让人如沐春风,斯文之中透着英气。小妹名叫杨莲,约有二十一二岁,性情温婉,容颜娇美,比之紫浣尤有过之。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9节:第十六章、劈山救母(2)
兄妹二人一路上跋山涉水,来到昆仑山玉虚宫,拜见元始天尊。天尊一见这兄妹二人,即十分喜欢,尤其他们皆是神仙之后,二郎更生具异禀,确是可造之才,即命玉鼎真人收他二人为徒,并赐法号清源妙道真君。
杨戬聪明过人,举一反三,不但学之即会,且能创新,很快便学会了武艺和仙法,七十二般变化之术,刀枪剑戟,也是样样精通,尤其擅使弹弓,无论飞禽走兽,百发百中。更自创了一种兵器,似剑非剑,似枪非枪,后有长柄,前有尖刀。刀头两侧开刃,顶端是三只尖角……取名三尖两刃刀。
杨戬学成出师之时,元始天尊谓其生具一只神目,只是二十多年来闭而未开,于是以无上法力,为其打开眉心之天眼。杨戬的这第三只眼睛,可谓神通广大,不但能够分辨人、鬼、神三界六道众生,且能破除障眼法,发出击伤敌人的电光,传输功力以及诸般无法尽述的妙用。有了这只神眼,杨戬更是如虎添翼,卓而不群。
杨戬对恩师和元始天尊道出意欲救母的意图,真人和天尊都很赞成,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元始天尊开辟天地之时,有一柄开天巨斧,正合杨戬之用,与射日彤弓、轩辕神剑各为三大神器之一,但因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力,轻易不敢所传非人,以防造成三界之大患。因而天尊设置十道难题,考验杨戬。谁知杨戬轻易过关,令天尊和玉鼎真人欣喜非常,于是将开天巨斧赐与杨戬。
杨戬得了神斧,架云来到桃山,眼见地辟山高,苦寒难耐,心中的痛苦不可遏制,大喊一声,挥动神斧,将桃山一劈两半。紫浣重见天日,见到威武不凡的儿子,又是欣喜又是酸楚。杨戬见到母亲满头青丝俱变白发,眼眉也变成白色,心中也是十分的痛苦。再讲起父亲的去世,母子抱头痛哭。
杨戬因知母亲在山中受尽湿寒之气,痛苦不堪,于是扶母亲来到半边残山之上接受日晒。却不知自己劈山之时,已然惊动了天上的玉帝和王母。玉帝见杨戬动用了劈天神斧,知道定是有元始天尊在背后撑腰,哪敢派兵下界拦阻干预?但若就此放出御妹,自己和王母的威严却是荡然无存,以后更是难以治理天庭,按天条办事。于是秘密派出太阳神东君之九子,前往桃山。
太阳神的九个儿子,也皆有父亲一样的本领,是九个小太阳,比之父亲法力稍逊而已。九子来到桃山,放出万道金光,当地的森林草原,霎时变成一片焦土。紫浣被擒之时,已然被剥夺了法力,兼之长年被压山下,虚弱不堪,经此一晒,立即化做轻烟,消失不见。
杨戬刚刚救出母亲,立即又失去了母亲,不禁肝肠寸断,疾怒如狂,迎天悲啸一声,掀起两座大山,将离得最近的两个小太阳擒住,压在了山下。其他七子一见,吓得肝胆皆裂,惊慌逃走。
杨戬此时没有带着自己趁手的兵器来,本待持斧追赶,又恐神斧威力过巨,伤及无辜,于是将神斧变成一条扁担,挑起七座大山前去追赶。一路上追到一个太阳,便将大山抛于当地,再将太阳压于山下,一连又赶上六个,皆置于山底。直将最后一个太阳追到东海之滨,终于耗尽了体力,昏倒于海边。第九个太阳由此侥幸逃脱。
此时恰逢东海神龙傲广之第三女巡游至此,对杨戬一见倾心,于是将他救回水府。杨戬醒来之后,对龙三十分感激,但初遭母丧,心中哀痛,即刻告别了龙三,匆匆赶回昆仑山,回见天尊、师傅和妹妹杨莲。杨莲得知母亲被天帝害死,也是悲痛欲绝。杨戬心有不甘,随即上天寻舅舅玉帝和王母报仇,一路之上,众神兵天将,竟没有一合之将,被他杀得东倒西歪,叫苦不迭,直杀透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杀到王母和玉帝座前。
玉帝王母哀告求情,杨戬尤不肯相饶。王母急切中找来七仙女和织女前来求情。此八位女仙素与紫浣情厚,如今听闻紫浣死迅,也是悲痛不已,但王母玉帝,毕竟是他们的至亲,唯有忍着悲痛,劝说杨戬。
七仙女中年纪最幼的幽羽,聪明伶俐,手巧心灵,此时对表兄杨戬痛陈厉害。如果杨戬杀了玉帝和王母,一是以幼欺长,忤逆不道,恐难容于天下;二是玉帝王母皆天神之祖,三界真仙。一旦出事,必至三界大乱,不可收拾;三是姑母紫浣如其在世,见甥舅相残,必然十分痛心。为此三条理由,杨戬绝不能伤害玉帝和王母。
虹←桥书←吧←BOOK。←
第70节:第十六章、劈山救母(3)
杨戬不得不承认这个七表妹说得有道理。尤其是若引起三界动乱,更是牵连太广,罪孽深重。所以虽然怒火难平,却唯有放弃报仇,但若就这样离开,如何甘心?玉帝心知自己确做得有些过分,再加上元始天尊现在杨戬背后撑腰,哪敢再开罪他?见杨戬已被幽羽说动,不由趁机下台。当即召集文武,宣布为御妹在浣花宫设衣冠冢,树灵牌,以滋纪念。并赐杨戬〃英烈昭惠显灵仁佑王〃封号,欲加封其为司法天神,留天供职。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