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凌天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方玄有些失望的点头。

    道法就在前面,似乎只有咫尺之遥,偏偏方玄找不到摘取道法的路径。
第三章,眼不见
    罗东岭的后山小路一直通向瞻明道观主楼,这个主楼,是青云上人的起居修炼之所。想要从后山山崖上出来,就一定要从主楼前通过。

    青云上人从后山出来后,走到山崖顶端稍微停留了一会儿,随后走进自己的木楼之中。一个年龄看上去约有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楼上,对着青云上人微微施礼,说:“师傅回来了。”

    琅琊身上穿着宽松的道袍,让她看上去就像是被一个麻袋包住的木偶,而在青云上人面前的这个少女,穿的却不是道袍,而是一件凡俗的衣裳。

    嫩绿色的罗衫外套着一个浅黄色比甲,看上去让这名少女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额头上的刘海微微发卷,把一半的眼睛都遮挡了起来,当她低头时,刘海会遮挡住别人的视线,让人无法看见她的眼睛里究竟有些什么。修长挺拔的鼻子让整个面孔生动无比,即使不说话,也会让人觉得生命气息不断涌动。除此之外,没有被道袍遮掩的双手留着非常长的指甲,看上去就像是指头延长了一样,显得纤细无比。指甲上虽然没有涂抹什么东西,但是却自然而然的有种温润光泽,看上去如同玉石一样。

    青云上人左右看了看,微微皱眉,问:“你那几个师弟呢?”

    那名少女垂着头说:“他们正在温习功课,大堂试在即,都不会有什么闲心玩闹。”

    看了一眼少女脸上的表情,青云上人摇头说:“你先回去吧,方玄的事情,还不到你操心的时候。”

    说完,青云上人直接上了楼,随手布下禁制,然后走到神案旁。在神案的另一侧,房顶上垂下一幅大字,上面写着一个大字,“道”。

    这个字看上去笔法遒劲有力,只是挂在那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

    在神案这边,还摆放着几个风火蒲团,青云上人的妻子,云翳道姑此时正在蒲团上打坐。

    听见青云上人走上来的声音,云翳道姑睁开眼睛,笑了笑,问:“看你的样子,没有成功。怎么,方玄那里还有什么反复?”

    青云上人点了点头,把刚才在山洞里的那些情况说了一遍。

    云翳道姑听了青云上人复述的那个故事,也是错愕了一下。过了半天,才赞叹说:“这个故事,真是玄机莫测。第一次听的时候,是一种想法。回味一下,又是另外一种想法。等到现在再品味一下感觉又有不同。大道至简,只怕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青云上人说:“我和你的感觉差不多,刚才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坐在那里参详了片刻,就觉得自己的心境有了一些不同。我倒没有想到,方玄居然还有这样的领悟。”

    云翳道姑安静了片刻,说:“他的基础应该是比较扎实的,和他的那些师弟相比,方玄看的书更多,在修炼上花费的时间更长。所以如果突然开窍,能够把那些知识融会贯通,说出这样的故事,倒也不算太难。只不过,光是会讲故事可没用。”

    青云上人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修道这种事情,光是有个基础没有作用,修练不出道法,最终也只是枉然。”

    云翳道姑说:“既然方玄已经同你定下了这个约定,那就静观其变就是。道法自然,我们也不需要强求什么。只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方玄真的能够修炼出道法,后面怎么安排?”

    青云上人安静了片刻,说:“琅琊现在的能力,参加大堂试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方玄真的能够修炼出道法,他过大堂试的希望就会大增。这样的话,就要从他的那些师弟中摘出一个来。”

    云翳道姑笑着问:“你想摘出哪个?”

    青云上人回答:“不用我去想,到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有了结果。”

    云翳道姑颔首,说:“就是这个道理。”

    三名师弟陷害大师兄,方玄可以算是后知后觉,可他们的师父青云上人怎么会被蒙蔽?说到底,让方玄到后山去,也是对方玄的一种保护。毕竟大堂试在即,他的师弟们现在已经变得不择手段,一次陷害不成,以后恐怕还会有后续动作。

    青云上人在大堂试之前不想弄出太大的动静,所以只是让方玄到后山了事。不过对于其他的几名徒弟,不惩戒一次怎么能成?

    而他和云翳道姑所说的,就是让这三个人自己争夺两个名额,如此一来,这三个人之间就要有一番争夺。所谓自作自受,说的就是这个样子。

    青云上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夕阳将落,说:“先看看方玄这三天,能不能给我一个惊喜吧。”

    云翳道姑又是一笑,不再说话,而是双目虚闭,重新打坐起来。刚才听了方玄的那个故事,让云翳道姑心中也有所感悟,现在正好抓紧时间认真体会一下,说不定能够很大的进步。

    在青云上人和云翳道姑说话的时间里,那名守在主楼下的少女皱着眉头,慢慢向着偏前院走去。

    瞻明道观是个三进的大院落,青云上人的主楼在最后一个院子里。第二进的院落里,几个房间沿着院墙排布。青云上人的这几个徒弟,就是住在二进院子的这些房间里。

    除此之外,在二进的院落和后面的主楼之间,还有一条回廊通向另外一个小楼。那里是云翳道姑的起居场所,也是当初方玄被师弟们陷害的地方。

    这名少女直接走进了第二进的院子,不像她刚才说的那样,那三名师弟根本就没有去读书,而是围坐在院子里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等看见少女进来,这三名穿着同样青色道袍的男子急忙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喊着:“大师姐。”

    少女微微点头,走到院子里,安静了一会儿,才说:“事情可能有什么变化,原本师父是要去后山让大师兄退出大堂试,这么一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参加大堂试。但是刚才看师父的样子,大师兄那边可能发生了什么,结果让师父改变了主意。”

    听见少女的话,其中一名年龄约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屑的说:“一个呆子而已,就算再有变化,又能怎么样?师父大概过于执着师徒情分,所以才没有把话说死。等过上几天,师父自然能够分得清轻重缓急,大师姐,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个。”

    少女微微皱眉,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也不错。我倒愿意相信是我的一场虚惊,好了,各自回去吧。我这边还要再想一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疏漏。”

    那几名师弟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有些悻悻,随后各自对着少女施礼,转身各回各的房间。也不知道是偶然或是故意,这三个人的房间并不在彼此的隔壁,而是彼此之间至少隔着一个房间。好在瞻明道观里的这种房间不少,大可以让他们一一住下。

    等到这些人各自进了房间,少女环顾左右,忽然觉得周围安静到了让人心里发慌的地步。就在青云上人扭头看着夕阳的时候,少女同样也在夕阳血一样的光芒中安静站着。青云上人想的是方玄究竟会不会带来一个惊喜,而少女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天空中忽然传来几声仙鹤的啼鸣,接着,一只巨大的仙鹤如同阴云一样从天空掠过。在这只仙鹤的脚踝上,挂着一个铜铃,只是这个铜铃对普通人来说就如同铜钟一样大小。随着这只仙鹤在空中飞过,铛铛的铜钟声从远处跟着慢慢过来,直到将整个瞻明道观卷在里面。

    “还有九天了。”

    少女抬头看着仙鹤,这个时候想的,和青云上人想的一模一样。

    琅琊在山洞中同样听见了这个钟声,“呀”的一声跳了起来,说:“不好了,时间居然这么晚了。大师兄,我先回去,明天再来教你。你有什么不懂得,现在先想好,明天一起问我。”

    方玄苦笑,看着琅琊蹦蹦跳跳的身体转眼间从洞口那里消失,心中想的却是:“我什么都不懂,这下该怎么办?”

    又过了片刻,听见那个响彻山岭的钟声慢慢消失,方玄感到有些饿了,这才想起刚才放在一边的食盒。打开来看了一眼,都是一些普通的食物,至于菜,倒是有两条拇指宽的咸肉,还有一条看上去黑乎乎的鱼。

    方玄微微皱眉,这些食物再怎么样也没有多少重量,和刚才那种沉重的感觉完全不符。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个看上去木纹清晰的食盒,通体使用黄铜打造。

    由于食盒之前一直放在伙房的角落,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方玄之前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过现在重点不是这个食盒,他重新把目光收了回来,一边吃着冷冰冰的饼子,一边抬头看着小洞室上方。此时夕阳西下,小洞室上方的裂隙中不再透出光亮,两个洞室中只有大洞室里的蜡烛火苗一动不动,到这时,才真正体现出那种沉闷抑郁的感觉来。

    “这个道法,究竟是什么啊?”
第四章,进退难料
    站在山洞中,听着外面风声呼啸,头顶上方月光如同水流一样从罅隙中照耀进来。方玄终于从下午的一片混乱中解脱出来,脑海里开始慢慢回忆。

    他在地球上的从小就开始接触四书五经,不过他的祖父从来不限制方玄的学习方向。相反,作为国学大家,方玄的祖父一向鼓励方玄从道家入手,兼修佛门,精读儒典。

    因此方玄对于道家的典籍,包括一些冷门的道典都有涉及。虽然年龄所限,不可能过于熟悉。但是比起同龄人来说,这些知识已经丰富的太多。

    现在穿越过来,虽然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地球上的华夏历史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道门这些体系,对于方玄来说,却非常熟悉。

    他在脑海里回忆着这个身体阅读过的道典,在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他忽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现象。

    这个世界别说没有《庄子》,就连《老子》《易经》这样的道家经典典籍都没有。那些被“老、庄”浓缩的道家思想,在这个世界里根本没有体现。这里的道家思想还处于一种蒙昧和混乱的状态,甚至可以说,虽然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这里的道家思想依旧非常原始。

    也许是因为这个世界中的灵气非常浓郁的缘故,方玄有了一个大概的估计,这也是这个身体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因为灵气非常充裕,修炼起来非常容易,所以对于道家思想的提炼和把握,反而没有那么积极。

    想到这里,方玄笑了一下。他有着超越这个世界时代的道家思想,这究竟是好是坏,还有待验证。只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小师妹琅琊所说的道法。

    道法究竟是什么?

    方玄想了想,决定首先尝试一下打坐。他在地球上曾经学习过一些道家的打坐吐纳方法,不过以地球上的环境,这种打坐吐纳除了能够让方玄镇定心神,恢复精神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倒是在这个世界,如果按照这个身体的记忆,灵气充足的话,那么正统的道家打坐说不定能够产生一些不错的效果。

    坐在大洞室里,方玄深呼吸了几次,然后舌顶上腭,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打坐入定。

    最开始,与地球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一段时间后,方玄渐渐感到周围的空气正在按照某种说不出的韵律悄然动荡。大约一刻钟后,这种动荡变得更为明显,甚至在方玄的耳边形成了类似水波一样的声音。

    在道家和佛门的入定概念里,这种动荡和声音都属于幻象,是一个人在彻底进入“静”这个状态前,一种对外界的特殊感应。而道家和佛门真正的目标,是在这些幻听幻视之后的状态。

    道家的“虚无清静”,佛门的“寂灭无相”。

    在地球上,方玄就算进入幻听幻视的境界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最终进入“静”的状态,十次中不到一次。而在这里,第一次打坐入定,就迅速进入了幻听幻视的环节。

    没有喜悦烦恼,方玄将这些情绪全部压制。又过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在那一瞬间,那些巨大的甚至让方玄身体发生摇动的波动和声音骤然消失,确切的说,周围的一切都在瞬间消失。方玄正处在一个无上无下,没有方向距离,没有光明色彩,甚至连时间都没有的空间里。在这里,一切都是安静的,凝滞的,处于虚无和真实之间。

    就在此时,方玄意外的发现,在这个环境中,并不只有他一个人存在。

    这个纯粹的精神世界中,还有一个如同卷轴一样的东西正在方玄的周围载起载浮。因为这个卷轴的出现,以至于让方玄根本无法在“静”这样的环境中停留太长时间。

    就像是一个水潭中投下细小的石子能够让整个水潭的平静被打破一样,当方玄注意到这个卷轴的同时,清净也跟着被打破。下一秒,他已经睁开眼睛,从打坐中自然而然的清醒过来。

    不过很快,他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他的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一个东西。借助大洞室中的没有任何波动的烛光,方玄愕然发现,他手中多出来的,居然就是刚才打扰他的那个卷轴。

    这是一个只有一本书高度的小型卷轴,看不出材质是什么,摸上去光滑冰凉。手感沉甸甸的,但又不会让人觉得非常沉重。方玄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卷轴,发现这个卷轴卷的非常紧密,除了一个小角之外,其他的地方被紧紧的粘合在一起无法打开。

    方玄看了看那个被打开的小角,上面也不是完全空白,倒是有条如同树枝一样的纹路蔓延其中。但是这些纹路更为细密,也更加尖锐。

    方玄见过这样的纹路,在龟甲上,确切的说,在甲骨文的龟甲上。古代的人通过炙烤龟甲,通过观察龟甲背后的裂纹,来进行各种占卜,并将占卜结果镌刻在龟甲上,那就是早期的甲骨文。

    而现在,这个奇怪的卷轴能够展开的角落上,就是这种龟甲背后的龟纹。

    这些龟纹究竟要表达出什么,方玄无法猜测。但是他相信,这些龟纹所表达的,多半就是对未来的某种预测。只是不知道这些预测究竟说的是什么时候,又是否和方玄有关。

    当他随手把这个卷轴展开的角落合上后,卷轴在瞬间变得的透明,接着渐渐的从方玄手中消失。不过方玄有种感觉,这个卷轴应该就在他的周围,但又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

    一些不错的发现,这让方玄多少松了口气,他躺在薄薄被褥中,长吐了口气。疲倦袭来,他在山洞外的风声中安然睡去。

    当罅隙中开始出现晨光,小洞室中也开始变得渐渐明亮。与此同时,在远处开始传来咚咚的鼓声,接着,这个鼓声越来越大,就像是昨天傍晚的钟声一样,将整个山岭都包围进来。

    叶玄活动了一下身体,心中有些微微的诧异。俗话说,晨钟暮鼓,不过这个世界里,却是暮钟晨鼓,也不知道有什么说道。

    一阵清脆的歌声在这个鼓声中传来,那是小师妹的声音,鼓声虽大,但是却怎么都掩盖不住那一阵阵歌声。过了片刻,那个歌声越来越清楚。但是这个声音在即将到达这个山洞之前,变成了低声的争吵。

    方玄皱眉走出了山洞,扭头向上看去,在这条羊肠小道的上面,琅琊正在和一个年青人争执着什么。

    确切的说,琅琊想要下来,但是那个年青人始终堵在道路上,不肯让路。叶玄隐约听见那个年青人对琅琊说:“大师兄愚钝不堪,小师妹何必和大师兄一起胡闹?”

    琅琊也没有什么解释,只是反复的说“你让开”之类的话。刚好此时看见叶玄探出头来,琅琊高兴地大叫:“大师兄,三师兄不让我下去,怎么办?”

    听见琅琊的喊声,那个年青人身体微微一顿,随后扭头看了下来。

    这是一个相貌英俊的人,星目剑眉,面如朗月,头发一丝不苟的梳着,即使山上的大风,也无法让这个年青人的头发有一丝散乱。藏青色的道袍穿在这个年青人的身上,更加衬托出这个年青人出尘脱俗的味道。只不过,在看到叶玄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忽然有种不易察觉的杀机掠过。叶玄看着对方,沉声问:“陶慕,你在干什么?”

    这个陶慕,是他的师弟。青云上人这里以入门时间论辈分,叶玄入门时间最早,接着是栖霞,也就是那位大师姐。栖霞之后,陶慕是第四个入门的男弟子,虽然比叶玄年龄大上一些,不过按规矩依旧要喊叶玄大师兄。

    除了叶玄外,他的这些师弟师妹全都出身不俗,琅琊据说还是某个郡王的后代。也正因为这样,除了琅琊少不经事外,其他的师弟和师妹对叶玄都有些敌意。

    不过,敌意居然大到要陷害师兄,甚至大到刚才的杀机流露,这到让叶玄想通了一些事情。

    不过很快,陶慕收敛了表情,对叶玄说:“大师兄,我听说你在静修,所以到这里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刚好小师妹到了这里。我怕她给你添乱,所以专门挡在这里不让她下去。”

    “你胡说,我要给师兄教道法,是你不让我下去。”

    琅琊气咻咻的说着,然后拿出一本书在空中晃了晃,说:“瞧,我手上拿的是道法书籍,你带什么来了?什么都没带,怎么帮忙?”

    叶玄嘴角微微一翘,说:“你们都进来吧。”

    陶慕微微皱眉,不过也没有拒绝,跟着琅琊一起走进山洞。

    等两个人走到山洞里,就被地面上出现的一把看上去杂乱,但是却有序的树枝吸引了注意力。这些树枝有长有短,排布在地面上,像是八卦,但却比八卦复杂的多。

    这正是《易经》的基础,由八卦发展后出来的六十四卦。
第五章,一个教训
    无论是琅琊还是陶慕对于道法,都有着不同的感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