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太尉蛮子见变故迭起,知道中计,惊慌之余,也只好率了兵马硬着头皮迎战。
这一仗从夜里打到天明,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声传几十里之外。。
在一座卫队环护下的山包上面,伤势未愈的蓝玉端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之上,神色峻冷,静观着眼前的这一切。旁边的杨启风看得已是心惊肉跳。前方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搏杀场面,早已将他看得呆了。暗里庆幸,那一丸续命丹不但救了蓝玉的性命,也救下了自己的性命。否则自己也免不得持了刀枪去与元兵进行生死相搏。
尤其令杨启风震惊的是,自己的一丸丹药救下了蓝玉一命,却要有几万人的性命丧失在这场残酷的杀斗之中。师父洛阳老医教导他的";医者慈悲,济世救人";的话语,在眼前的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任何的意义。此时此刻,他又能救得了谁呢!甚至于他还未能将一个救人的医者如何置身于这场残酷的战争之中,及救人和杀人的关系还未能理顺清楚。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知要耗去多少医者的信心。
此番一战,明军大获全胜。击杀太尉蛮子,斩首数万。追获脱古思帖木尔次子地保奴、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虏其他七万七千人,并玉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整座蒙古草原为之震动。
那元主脱古思帖木尔在大营被攻破之际,率太子天保奴、知院提怯来、丞相失烈门逃走和林。遇另一元部也速迭尔。竟被那也速迭尔杀了脱古思帖木尔和太子天保奴降明邀功了。自此以后,退走塞外的元朝遗部,无有能力敢再窥视明朝天下者。
捷报传递京城,皇帝朱元章闻之大喜,赞那蓝玉有汉时抗击匈奴名将卫青、霍去病之功,并加封蓝玉为凉国公。
此时的杨启风以献那奇药续命丹之功,博得蓝玉信赖和倚重,尤是春风得意,竟自在三军之中,唯他一人往走帅帐无碍,令一众军医暗里羡慕而已。蓝玉私下里又自赏了杨启风金银无数,以报他救命之恩。无得命在,哪里又有今天的功勋荣耀。
蓝玉扫荡漠北,一战而成。待他伤愈之后,这才班师回京。
'4'第二章 意外之祸
杨启风随蓝玉的凯旋之师回到南京之后,因有了蓝玉的馈赠,先自在南京城里购置了一套大宅院,将母亲和兄嫂接了来同住。而后不久,在蓝玉举荐下,杨启风顺利地进入了太医院,先是在生药库做了个闲职,未及两月,又由蓝玉为他捐纳了个医士,开始了为皇戚贵族们诊病的太医历程。
次年,马皇后偶患小疾,连服了几位太医的方药不效,太医院院使遭到了皇帝朱元章的训斥。那院使于是回命同僚们共思对策,否则皆有降俸之罚。那杨启风一夜未睡,按马皇后的病症研究出了一剂方药来,大胆进献,竟被他一药而愈。龙颜大悦,杨启风又自破格被升为了御医,从此混得是一路风生水起。后娶妻李氏,生子杨宁。算得是家业两成了。
然而仅仅过了几年,便发生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据说那蓝玉居功自傲,且有造反之嫌,被灭了九族。也是那朱元章有意为子孙们";拔刺";,借机杀戮功臣,免去对其子孙们的威胁之力。蓝玉一案,涉及甚广,前后累及万人被诛杀,凡与蓝玉平日里有些关系的,莫不在捕杀之列,一时间人人自危。好在杨启风曾治愈过马皇后的病,这才得以幸免。
杨启风虽是有幸避过了一场劫难,也自几乎将他吓死。倒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身为医者,该出手时就出手,且莫衿持不露。否则没有这些救人功德,哪里来得他现在的富贵甚至于身家性命。
当然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也要有那份能出得手的本事才行。
待太祖朱元章殁,皇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然而这皇帝宝座谁都想争来坐一坐,结果建文帝的皇叔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取代建文改为永乐。后又营建北平,迁都北京。杨氏一家人也自随太医院到了北京。
且说杨启风之子杨宁,自幼得了家风熏陶,从小便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医药。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大成人之后,因世医之故,入太医院为医丁进行医药的学习,待过了几场太医院的考试,考得医生,也自真正的进入了太医院。
后杨宁娶妻生子,名叫杨简,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杨简在祖父和父亲的培养下,一路苦学来,不负期望,也自进入了太医院。杨家三世太医,算是个医门大族了。
这期间又经历了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数位皇帝。这老朱家一大家子人互相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和保护宝座,你杀我来我杀你,打得是不亦乐乎。也自将大明王朝演绎得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而做为医学世家的杨家,除了一门心思的做学问,治病救人,不问它事,虽经大明王朝的风云变化,倒也算家门无事。也是不管谁人做了皇帝,总会生病有恙的,要医生来治。杀尽万般人,却不能胡乱来杀这医生的。就连那拦路抢劫的强盗,遇见了医生,也都知道要以礼相待,以备自家有个急时,何况自视为身价万般的皇亲国戚了。其实主要的也是医生与那政治远了些,风云变幻少有涉及。
且说那杨启风在七十三岁上无疾而终,是为杨家承习这医道一脉,且三代同为太医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宁六十二岁病逝于南京。其子杨简娶妻张氏,有些晚来得子,四十岁上才生子杨文,说这话上,已是到了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帝一朝了。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好像这医也不过三代一般。那杨宁、杨简皆承家学,继杨启风医学一脉,且入太医院,成为了颇具名声的三世太医之家。而到了杨文这里,竟自改了风气,不喜医药,弃医习文,要在锦绣文章中博得个仕途功名来。杨家三世独苗,又老来得子,杨简开始时倒也引着那杨文近医识药,可杨文偏喜读诗词文章,时间久了,杨简也自由了他去。也是知道兴趣不在此间,逼也无用。以待日后开了窍再说。
不过这杨文在文章上也没什么起色,十五岁上中了个秀才之后,便一发的不长进了。年近二十岁上,还是先前那个模样。也是后面有个殷实的家境,吃穿不愁,更不曾短了银子用,再加上年轻人性情使然,每与北京城的那些富家子弟们吃喝玩乐,虽还不甚至于跟了人家嫖赌去,也是离那两条毁人子弟的路径差不多远了。
也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令杨家人命运改变以至于家破人亡的大事。
且说那明宪宗朱见深此时迷醉于方术之中,希望籍此得道成仙,或是修成个不死之身,永远享受人间这种皇权富贵。于是宫里便自混进来一些自翔为";真人";";活佛";的道士、和尚。这些人少则骗得些金银,大则封官加爵,有甚者能左右于朝政。这其中有名的两人便是一个自称为";真人";的叫李孜省的假道士和一个叫继晓的伪和尚。这两人进献的各种";房,中,术";及";仙术秘法";唬得明宪宗是晕头转向,以至于这两人红极一时。尤其是李孜省竟当上了太常寺丞的要职,权倾朝野,还拥有皇帝赐的金冠、法剑及印章。那和尚继晓也被封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整个朝廷弄得是乌烟瘴气,邪门外道横流。正直之士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单说这么一天,杨简在太医院抄录了些医案忙完了公事,正准备下班回家,忽闻门外院子中有人喊道:";杨太医在吗?";
杨简在屋子里听了,知道这太医院今日当值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姓杨的,当是在唤自己了,忙起身出了门,随即一怔,院中竟站了几名霸气十足着有宫中内卫服饰的锦衣卫。
";下医杨简在此,不知几位钦差有何吩咐?";杨简忙上前应道。以为宫里来了旨意,要他去为哪位大臣诊病。
";你就是太医杨简。你的运气来了,李真人和大国师点了名要亲自见你,和我们走一趟罢。";为首的一名锦衣卫望了一眼杨简,冷冷地说道。
杨简听了,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那李孜省和继晓要见自己,这二人以旁门左道迷惑皇帝,已是恶名昭彰,朝野上下却是敢怒不敢言,稍有点良心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来唤自己何事?
杨简暗里强行镇静了一下,拱手说道:";可是真人和国师身体有恙,唤下医前去医治。";
那名锦衣卫听了,冷笑了一声道:";李真人和大国师都已是仙佛之体,哪里会生出病来,乃是唤了你去另有别事。少罗嗦,去了显灵宫就知道了。";
显灵宫是明宪宗为方士们修建的进行法事活动一座宫殿。
杨简心中忐忑的随了几名锦衣卫来到了显灵宫,待进了大殿内,见左首座上坐了一名身材魁梧高大,一脸冷漠,穿了一件暂新道袍的人。此人当是那李孜省了。右首座上坐了一名阴阳怪气的中年和尚,自是那继晓了。
";太医院杨简拜见李真人和国师,不知唤下医前来有何吩咐?";杨简稳了稳神,上前躬身一礼道。
";你就是杨简。";李孜省打量了杨简一眼,嘴角的肌肉颤动了一下,淡淡地道:";杨太医,现有一事相询,还望告之。";
";真人请讲,下医自会知无不言。";杨简忙应道。
";嗯!";李孜省微点了一下头道:";太祖时,太医院太医杨启风是你何人?";
";那是下医的祖父。";杨简应道。心中却是纳罕之极,不知李孜省无故的问起祖父杨启风是何用意。
";哦!";李孜省点了点头,随后道:";听说,当年罪臣凉国公蓝玉远征漠北之时,曾被流失所中,命在旦夕。然而却被你祖父杨启风军中献以奇药救治,这才令那蓝玉有了漠北一战全胜之功。可有此事?";
";不错,确有此事。";杨简应道。
";此起死回生之奇药,唤做何名啊?又有何效啊?";李孜省问道。
杨简应道:";此药名为继命丹,适用于垂死之人的救治,在于药力能搜尽激出人体的残存元气,支撑性命于一时,临危病救险症,在治疗上可抢得宝贵的时间。";
";继命丹!果然是一味奇药!";继晓那边怪怪地一笑道:";既能以药力搜尽激出人体的元气,回阳之功大矣!也当有强阳之能,再配上点别的药,是与我们的&;lsquo;回春丹&;rsquo;有异曲同工之妙,立时可生龙马精神!";
李孜省听了,也自嘿嘿一笑。
";回春丹!";杨简闻之,先自一怔,继而恍然大悟,心中不由一惊。
那继晓曾献以淫药回春丹于明宪宗朱见深,进而受宠,得意一时。原来这李孜省和继晓是要讨要继命丹改制成春药进献给皇上服用。现在朱见深身体虚弱,当是被那种淫药戕伐人体太过之故。
";这种用法实在不妥。继命丹在于抢救垂危病患才生奇功,若是施于身体虚弱之人,无疑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虽能令人精神振奋于一时,过后可是能要了人命的。还请真人和国师慎重。";杨简忙说道。
";这个就不用你来管了。先前进献给皇上的几种药,开始时效果颇佳,时间久了效力便减弱了。皇上命我等速置新药。偶闻军中几位老将谈起蓝玉旧事,才知你杨家有此奇药。明天且将药方献来,不得有误。这个功劳归你,皇上高兴了,我和国师再为你美言几句,升你为太医院院使,主管太医院便了。";李孜省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家中若是有现成的继命丹也一并拿来。明天就可以先用了,只要令万岁高兴了,有得你富贵享受。好了,就这样定了,你去罢。明日午时必要见你的丹药和配方。";那继晓脸色一沉道。
杨简不敢再辩解,无言退去。
那杨简也不知是怎么走回家的。心情沉闷地到了家中见到妻子张氏,摇头叹息道:";祸事来了!祸事来了!";说着,瘫坐在椅子上不起。
张氏见之大惊,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杨简便将自己见李孜省和继晓的事说了一遍。随后说道:";这二人以邪术受宠,横行朝堂,不知多少正直的大臣们被他们害了。皇帝性命也早晚丧在他二人之手。如今又索要我杨家的继命丹,皇帝若是服用了,以他现在的虚弱之体,再行耗散元气,无疑是要了他的命去。到时那两个奸人有功自受,有过自然会嫁祸与我。况且我杨家世代为医,救人济世,哪会帮着这两个奸人去害人。并且还是皇帝。便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我们也行不得这种事的。唉!先祖曾以继命丹为杨家博得了一场三世的富贵,没想到如今又因这继命丹之故惹上这种杀身之祸。明日若不将丹药和药方献出,那二人是不会放过我杨家的。";说着,杨简摇头叹息不已。
";大难临头了!这如何是好!";张氏惊慌失措道。
";杨文!杨文哪里去了?";杨简忽地从椅子了站起来道。
";文儿出去游耍了。";张氏应道。
";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什么时候了还知道玩耍,快,快去叫人将他找回来。";杨简吩咐道。
且说那杨文正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酒楼饮酒,酒酣面热之际,几个朋友撺掇着杨文明日去喝花酒。杨文也自心动,思量着回家如何找个借口朝母亲多要些银子去花度。
此时一家中仆人找来,说了声:";老爷找公子找得好急,快些随我回家去。";上前拉了杨文就走。
";说好了,明日同去。";杨文还不忘和朋友们定约,被仆人拉着,极不情愿地回到了家中。
杨文回到家里,到了堂上,不由一怔,见父亲和母亲一脸严肃地坐在那里,并且眼睛红肿,显示都已哭过。
";爹!娘!您二老这是怎么了?";杨文惊诧道。
";跪下!";杨简闭目叹息了一声道。
杨文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茫茫然,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事,便自跪了下来。
杨简望着自己的的儿子好一会,摇了摇头道:";你不习医道,更没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日后如何生计。罢了罢了!或许这样才能令你避过今日一劫。";
说着,杨简从袖中取出一纸签,递给杨文道:";你虽不喜医药,我自也不令你强习。但这继命丹乃我杨家传世之奇药,是你太爷爷师从洛阳老医所得,世间之奇方秘药,今传于你,晚间无论如何也要强行记下,而后将药方烧掉。免被小人得去,做以伤天害理之事。虽是灵丹妙药,用好了能救人,用不好也能害人。";
那杨文听了个一头雾水,茫然道:";爹,好好的,如何生出这般举动来?";
";不要问,你且按我说的做就是了。我杨家现已无端生出一遭灭门横祸,其中缘由你不必尽知,也是让你日后不用为我们报仇。你但留得一条命在,延续杨家血脉香火就行了。明日一早离开京城。";杨简说到这里,已是有些哽咽。
杨文已是听了个冰凉通体,惊呆那里。
张氏上前将杨文扶起,哭道:";儿啊,就按你父亲说的做罢。否则杨家必会被满门杀绝的。";
";夫人,你还是和文儿一齐走罢。我明日会将事情拖到午时,你们远离京城也就安全了。我的行踪此时或已被监视,是不能离开的,以防再生变故。";杨简又自劝说道。
";不,就让文儿一个人去罢,我要和老爷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张氏摇头毅然道。
";唉!由你罢!";杨简无奈地点了点头。
";爹,娘,谁要杀我们啊?";杨文惊讶道。
";孩子,不要问了,这对你有好处,也是你日后处理不来的。明日但能逃得命在,我和你娘便不枉死了。不要知道仇人是谁,也不要想着来为我们报仇。";杨简无奈地说道。
";我不走,既然家里遭祸,要死我也要和爹娘死在一起。";杨文摇头哭道。
";这由不得你。";杨简口气一肃。
杨文这才感觉发生了大事,一切都要改变了,吓得哭泣道:";让孩儿一个人哪里去啊?";
";自然为你安排了个去处。";杨简说道:";你明日离开京城之后速去山东济南府周家店,寻你那岳父周同去罢。你也知道的,那周同是为父的旧时故友,是济南名医。当年我杨家曾与周家指腹为婚,为你订下了个亲事。后来那周家果然生了个女儿。你那岳父半年前还来过家里,你也见过的。本来商议好秋后便为你与周家的女儿周玉琼完婚。不曾想发生此般变故。你寻了去,周家人自会看顾你的。我杨家与周家的交情,外人不知,所以无人能找到那里。待与你那岳父讲明一切,日后行事谨慎些罢。";
杨文听了,哭泣不已,仍旧不知如何是好。
";无用之子!";杨简怒斥道:";当前大事,便是你能为我杨家保全性命,延续香火。即便杨家世传医术至你而绝,我也自不怪你。大难临头之际,仍旧哭哭泣泣,实在是无用之极,哪里有半点你太爷爷当年军中献药的勇气,这般不肖子孙,不要也罢,且留下与我们一起死便了。";
";儿啊!";张氏上前劝慰道:";事发突然,你自然一下子承受不了。你父亲因为不愿意被两个奸人所挟持,助纣为虐。明日仇家自会寻上门来,仇家势大,这场灾祸是避不过了。所以必须由我们挡着,而你必须走。只要逃得命在,我和你父虽枉死也甘心。";说完,张氏扶了杨文欲回房间。
";记住,今晚必须将那继命丹的方药及配制方法强记下来,而后毁去,不留文字。日后若是遇到医中的贤者,就赠送对方济世救人罢。也算是杨家留给后人的一份奇方秘药。";杨简又自吩咐道。
那杨文哭着应了。回到房中,一夜辗转反复,自难睡下。
第二天,天色刚朦朦亮,杨文负了母亲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