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
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老师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此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关尹大喜,跪下行礼道:“多谢师尊。”
老子道:“既拜我为师,便赐你名长眉吧。你不适合修炼我太清仙法,只能学刚猛的法门,我那通天师弟性子刚烈,功法也比较奇特,倒是适合你。我也曾得其一些术法,创出一门剑修法门,可传于你。”老子随将修剑法门传授予长眉,又将护教大阵“两仪微尘阵”传授予他,并赐予八卦炉中重新炼制的“先天一气太清神符”作为镇压灵宝。
老子出了函谷关,对送行的长眉说道:“此处不是修行之所,你将我所著《道德经》传与世人之后,便去蜀中峨眉山修行。”
却说西方教背弃玄门改为佛教后呈现大兴之相,而燃灯道人在入佛门后虽未有定海珠来演化佛教二十四诸天,但也成为竖三世过去燃灯佛上古佛。
老子化佛,本来是不利于西方大乘佛教之事,但接引与准提另有打算,也不加阻止。清虚却是知道原因的,不过他作为一晚辈也无法向老子明说。当然老子化佛,除了分大乘佛教气运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为了以此立教功德演化圣器。
一路无言,到得天竺,老子把多宝投身入那王妃肚子里,王妃顿时生出一个孩子,名释迦摩尼。不愧为天数所定之人,注定佛教将要大兴,这孩子一出生就与众不凡,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更因为从小精修佛法,怜世人生老病死、红尘多苦多难,长大后遂出家为僧,一日于菩提树下入定,顿悟寂灭,明了前身。
就在这时,老子现身与他相见。老子将诛仙阵图交给多宝道人,道:“你即将成佛,以此为本,世上再无多宝道人。”言毕,转身骑着青牛离去。
见老子骑牛幽幽离去,多宝道人喃喃道:“佛本是道。”
话方说完,顿时多宝头顶三花化为佛光,数千件灵宝化为一高六丈的金身佛陀,佛陀千手,盘在背后,万种宝光,绚丽无比,莫可名状。
正是那多宝道人斩去一尸,道行大进,金身一声佛号,顿时漫天又洒下光雨,有千手盘在背后,却是千手多宝如来佛。佛陀言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南无阿弥陀佛。”
而清虚顶现云光,庆云办亩大,仙气缭绕,香气千里,一个约莫和清虚八分相似的道人现出身来。原来是清虚借助点化多宝道人成佛的功德斩出善尸。
其实清虚在教导地皇神农神农、推广货币和助轩辕黄帝取得逐鹿之战胜利中都获得过功德,但不知为何功德却不足斩去善尸。所以清虚便一直寻找机会获取一些功德,而他知道老子将要化胡为佛,便随老子到天竺点化于多宝可分得功德而顿悟斩尸。证道多艰,恶尸易斩,善尸难斩,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功德给人来斩尸?如今清虚终于斩去两尸可算是圣人之下顶尖高手了。
就在这时,有一声佛号从远处传来,那人佛光阵阵,八部天龙缭绕护驾,却是燃灯上古佛到来。
燃灯古佛上前对释迦摩尼稽首道:“善哉善哉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南无阿弥陀佛道友将立小乘佛教,请请与我先去见过两位教主吧。”
释迦摩尼斩去多宝,也就是世上再没有多宝道人,只有多宝如来,因此合掌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此是正理。”
燃灯古佛笑道:“同去善哉善哉”
这时那释迦摩尼转身对清虚说道:“今日多谢道友指点。”说完便向清虚一礼,清虚见状立马侧身让过。
就当释迦摩尼与燃灯古佛将要离去之时,却听清虚说道:“燃灯,你与我阐教因果来日贫道定要与你了结。”
燃灯古佛听到清虚之言虽知自己并非是清虚敌手但也不甘示弱的说道:“清虚,你数次与我结仇,来日也要了结一番。说完便与释迦摩尼离去。”
清虚见两人已走,看着燃灯离去的背影暗想“你手中只剩下一把乾坤尺,贫道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与我了结仇怨。”清虚转身驾云往昆仑山拜见元始天尊去了。
燃灯与释迦摩尼两人离去后,却是往西天极乐世界而去。两人都是法力惊人者,跨山过海,不多时就到了极乐世界,进去面见阿弥陀佛。待进到里面,只见以前的接引道人,现在的阿弥陀佛正与准提佛母闭目诵经。阿弥陀佛最后一个亲传弟子弥勒也坐在莲座上,却是在听寂灭**。燃灯领着释迦摩尼向两位教主行礼,才道:“那阐教清虚甚是可恶,三番五次来找弟子麻烦。”
阿弥陀佛道:“善哉善哉天数之下,我佛法合该大兴,普度众生,你们也不必理会那东方诸圣门下。”
准提佛母却是冷笑道:“那清虚自恃五行剑阵威力巨大,愣是不知道天时,以后必要自吃恶果,那时再来算账。”
燃灯闻言,合掌道:“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转向对释迦摩尼道:“你如今为释迦牟尼佛,在下一劫贤者劫时,可为我教教主,成为万佛之祖。望勤修我门大道果,参得寂灭,得证如来菩提,弘扬佛法。”
释迦摩尼本来心尚向玄门,怀有愧疚的,听此一说,心里再无半点留恋。他也是未证混元之人,当然也想更进一步,在无量量劫后得证混元。所以释迦摩尼想了想说道:“南无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准提佛母听闻释迦摩尼之言便知其已对佛门心生归属便笑道:“如此,到时可将小乘佛法先传入中土,其为老子所立,想来东土诸圣不会阻止。”
阿弥陀佛向弥勒道:“贤者劫时,我佛门大兴,我便为过去佛,释迦牟尼如来为现在佛,立弥勒你为未来星宿劫未来佛。弥勒”
弥勒听老师阿弥陀佛之言起身应声道:“世尊。”
阿弥托佛道:“我今亲授佛印,你将于星宿劫时为我教教主,南无未来弥勒尊王佛。”
弥勒行礼道:“我佛慈悲南无阿弥托佛”
准提又道:“过去现在未来佛,如今已有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了中央婆娑净土,不如再兴一界,以为圆满之意。”
阿弥陀佛闻言笑道:“善哉善哉师弟此言大善,弥勒,去请药师王佛到此。”
弥勒领命出去,不一会儿阿弥陀佛大弟子药师王佛随弥勒进来。待药师王佛进来后便向两位教主施礼。阿弥托佛道:“药师王佛,你今有缘,可转世进入十恒河沙国土以外的东方,为我佛教建立佛界,成为佛主。”药师王佛大喜,忙道:“我佛慈悲南无阿弥托佛”
阿弥陀佛为药师王佛亲授印记,抚顶道:“善哉善哉入得东方,立下大愿,南无琉璃光王佛”
药师王佛忙许下大愿道:“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厄。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脱纲。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绵当引摄。罩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连证无上正等菩提。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工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悲愁前逼。身心受苦。若闻声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善哉善哉南无阿弥托佛南无琉璃光王佛”说完合掌微笑,身躯涅磐,化为一颗斗大舍利,离了极乐世界向东方飞去。
西方梵唱大作,一佛声道:“善哉善哉我今为佛,当立法界;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皆悉平等无有差别,犹如西方极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我于此界阎浮提中现转**。非但我身独于此中现转**,一切诸佛亦于此中而转**。以是义故,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此界即名为婆娑净土,立现在佛释迦牟尼如来尊者,开小乘佛教。南无释迦牟尼如来善哉善哉”却是释迦牟尼佛,立小乘佛教。
这时娲皇宫中,闲坐的女娲娘娘唤来巫妖大战后一直在自己宫中避难的妖族十太子陆压道:“你与那小乘佛教有段因果,却该去做那小乘佛教过去佛。”
这陆压停了女娲娘娘吩咐便离开娲皇宫,西进中央婆娑净土,拜见释迦牟尼佛。只见他现了头顶庆云,庆云之中一轮明日,之中有三爪金乌之相。突然,庆云化为佛光,明日化为金身佛陀,其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置于脐下,为法界印。却是陆压得证菩提,为小乘佛教过去大日如来佛。
至此,佛教确立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一时大兴无两。
又过了十年,此时祖星之上百家争鸣,各种学术都有,先后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流传于世。那俗世中人未开灵光,不懂玄门神奇,也不知大道人生。因此,太上老君也下得凡来,以教化众生。
再说人教太清教主太上老君分身以人身显迹人间,做那周之守藏室史。孔子闻其贤名,遂远道而来,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他礼乐大伦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我听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我不富不贵,没有财来送你;只好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的人,其之所以遇难而导至于死,在于好讥讽他人的缺点;善辩而通达的人,其之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赞扬他人的短处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希望你能记住。”
却说孔子经过老子一番教导后明白了许多事理,将自己的儒家学说逐渐完善教化世人。而其他学派受儒家学派激励也各自将自家学术完善。
……
这一日那幽冥天子丰都大帝并十殿阎王上奏,言有人自由出入轮回重地猎取鬼魂,派出冥神鬼兵拿捕,却被杀伤无数。又道那地星凡人界有魂魄死后不归地府,不进轮回。昊天上帝闻言便在凌霄宝典上取出道祖所赐昊天镜遍查三界,这昊天镜乃是道祖所赐妙用无穷霎时搜向三界六道、九天十地,除了有数的地方被大神通者掩盖住外,芸芸众生都察在眼下。
这昊天上帝的道行现在可说是三界少有,除了镇元子、冥河、鲲鹏三人能与之比肩外,就算是萧升也要逊色一点。六道轮回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它处于三界之中,又不归于三界范围,乃是后土至圣娘娘所化,没人知道各中究竟。昊天用昊天镜察遍了黄泉碧落、幽冥血海,却是没发现异处。他转而扫向三界与轮回的接壤地方,突然心中一震,终于问题所在了。
昊天表情严肃的对众仙说道:“众卿,朕已查到异况了,众卿请看。”只见昊天右手一指昊天镜那昊天镜便变大挂在殿门之上,镜上渐渐出现了事物。众人扭头观望,看到那镜面上的事物不停地转换,最后便是三界与六道轮回的接壤处,那人间界地星有问题了。只见地星上有一股莫名的气势笼罩着,不仅星球的生灵亡魂被阻不能进入六道轮回,就连轮回中的鬼魂也被一股吸力撕扯着拉了出来。
这时昊天上帝手下心腹太白金星忍不住叫道:“这是什么力量,竟然如此诡异,可把六道中的亡魂都拉出来”
众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具是拿眼光看向宝座上的天庭之主,可此时昊天只是紧盯着昊天镜中事物。
众人见昊天上帝如此不由大失所望,又齐齐看向那镜上显示的画面。这时画面一转,透过层层煞气,进入地星表面上,循着气势源头,最后定格在一位身穿白袍、头戴白羽冠的中年汉子身上。那汉子好像也知道有人窥视他一般,竟然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右手拔出佩刀,眼中寒芒闪烁,盯向天空。众人被这眼光一盯,心中竟然产生丝丝害怕,那是杀气竟然有杀气可以穿透三界,直冲斗牛,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啊?
众人看他浑身不像修炼之人,宛若一个凡人,却是有着令仙神也惊秫的杀气,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昊天也感到了那杀气,虽然不受其影响,但是他看着那汉子怎么看就怎么不对劲,好像在认识这气势一般,不过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昊天心神运转,回忆着前尘往事,终于明白了过来,便道:“大巫,这是大巫没想到如今地界之上还有大巫存在。”
大巫这竟然是大巫天庭众人都慌了起来,心惊胆战不已。大巫的凶名即使在现在也广为人知,在三皇时期,就出了个蚩尤大巫,真是有毁天灭地之能,可不是他们可以降服的。
与众人的惊慌不同,昊天淡淡的开口道:“急请各位大帝前来商议此事,否则迟了,恐怕是三界众生的大难。”
当下,各仙官急出去传信,而天庭众人也在议论纷纷,商量对策。
却在所有的仙神中,有六个人是直追昊天大帝的尊贵存在。他们便是肉身成圣统御万雷万妖、主人间兵革的西方太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雷震子,统御万星、掌六道轮回的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姬伯邑考,统御万类的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南极仙翁,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祗平心娘娘,统御众神、惩恶扬善、主天地生死杀伐的北极镇天荡魔真武玄天上帝佑圣真君。
其中勾陈、紫薇、真武与昊天号称天界四帝,其住所天宫仅比斗牛宫稍低一点,都各自有自己的帝宫、仙卿臣属。当天庭传出凡人界有大巫现身将会危害三界众生时,也只有这四位大帝应言前来商议。
紫薇大帝是第一个到来的天帝,他本身虽然没有法力,但他统御的部下却是三界最厉害的在职仙神,北斗、南斗、七杀、贪狼、破军无一不是顶尖高手。
第二个到达的大帝乃是勾陈大帝,便是那阐教三代弟子雷震子,他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威名显赫。
第三位就是真武大帝,乃是封神后老子所收弟子。他化身万千,誓言斩尽三界危害重大的妖魔鬼怪,他的龟蛇二将主生死之事。召下之时,他正在斩妖除魔,听得有大巫出现,自然赶了回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昊天上帝见到三位大帝到来,忙欢喜迎接,道:“三位大帝肯降尊驾临,昊天不胜高兴,早已等候多时了。(牛文小说~网看小说)三位大帝先请进殿,再行相商。”
紫薇道:“昊天帝君见外了,有大巫出世作乱,天地将会有大浩劫生,我们怎敢不来呢。”这紫薇无法力,但看起来就只有他和昊天两人最有帝皇气势,华贵威容。
勾陈与真武也点头赞同,昊天也就不客气,引他们到达凌霄殿。方坐下,勾陈就急问道:“昊天帝君,请问哪里有大巫犯乱?又如何得知是大巫在祸害众生呢?消息确切否?”
昊天沉声道:“前不久,有幽冥丰都大帝并十殿冥王上奏言,有人进地狱搅乱六道轮回,而冥界正封鬼神兵将无法压息祸患。后又有那地星凡人界亡魂不进地府轮回,更甚者还从六道之中*幽魂用以凝练邪功歪法。朕不安,便用道祖所赐昊天镜查探三界从而发现地星的异状竟然是有大巫现世。”
别人或许不止可像雷震子这样的圣人门下却知昊天本事,所以听完昊天所言勾陈叹道:“若是真如昊天帝君所说,假以时日,这地星必然会成为三界动乱的来源处。”众人都知道其所言正是,心中皆苦恼不已。
这时勾陈开口说道:“三位,我等可以等得,但三界众生却等不得。勾陈职责所在,不敢耽搁,这就带兵下界去降服那大巫。”
三位大帝听勾陈此言便想再说些什么,却见一股杀气有如实质般冲来。紫薇大惊道:“这杀气怎么比起往常就重了许多?”
他哪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而大巫的杀气是随着煞气而增长的。地星上的那个大巫,以杀入道,哪是他人可以比拟的。这下连真武也坐不住了,对勾陈道:“大帝先行一步,真武随后就到。斩妖除魔本就是我两职责,我也不能仅让大帝专美。”
勾陈听得真武此言,大喜道:“大帝肯来相助,勾陈这把握又大了些。”
紫薇点头道:“大善两位帝君安走,朕自会率众助威。”他执掌天经地纬,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却是可以降妖伏魔。
昊天也道:“既然如此两位大帝放心前去,朕也可命天界众仙相助。”勾陈见到此事敲定,便告辞而去,他还有好些事情要安排妥当,才能了无牵挂。勾陈、真武两人分别主掌人间兵革、生死,乃是人间大帝,因此在这事上责无旁贷。
却说如今这位在地仙界上搅得血雨腥风的大巫来头可是不小。
自封神大劫之后,周朝经过数百年的时代消磨,如今已是“只知大国雄,不知周天子”的年代,百家争鸣,英雄辈出。经过不停的征伐,在那华夏大地诞生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