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浩率七十二狮虎使,一阵屠杀,一千二百余名官兵,所剩不到一半。林春眠和众兵士无不痛哭失声。封浩杀到笔架峰顶,见林春眠防守森严,但他手下有不顾生死的七十二狮虎使,武功高强,并不畏惧,一声令下,七十二狮虎使运起轻功,冒死向峰顶进攻。林春眠大怒,令诸葛连弩万箭齐发,当头射死五名狮虎使,其余狮虎使不敢妄然送命,只得退后暂避。
邹百川道:“封峰王,贼人曾用孔明灯挂神火混元球,让我等中毒,攻破峰顶,咱们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封浩闻言大喜,命人依样而为。但林春眠早准备好了湿布,神火混元球爆炸,无一人中毒,封浩令狮虎使强攻,又送了五条性命。封浩大怒,正无计可施,邹百川道:“封峰王,教中原有盾牌,狮武使武功高强,持盾进攻,贼人弓弩火球无用,正可破他。”封浩命人寻得数十块铁盾,狮虎使果然持盾攻破隘口,与官兵短兵相接。
官兵岂是狮虎使对手?抵挡了几招,唯有任其屠戮,林春眠在闵欢、谢玉贞和周芒保护之下,暂时无虞。但封浩和邹百川旋即杀上峰顶,眼见得林春眠等,在劫难逃,却听得山下杀声震天,正是沈文豹等驰援来到。惊雷卫麾下十八白衣棍僧,组成罗汉阵,截住五峰教徒,抡棍击杀,后面五百官兵也是神勇无比,杀得封浩五百教徒,顷刻只余百人左右。
闵欢正被封浩缠住,封浩得方青狮传授祝融神功,一身武功今非昔比,已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闵欢岂是对手?不过三十余合,中了两剑,正自苦苦支撑,封浩一剑击下,罩住闵欢三处大穴,闵欢避无可避,心下惨叫一声:愿哥哥,妹妹先去了。长剑离闵欢脖间仅止三分,忽然脑后棍声凌利,封浩若要杀死闵欢,自己也得丧命,自然不愿,长剑回架,剑棍相交,各自心下一凛,原来救了闵欢性命的,正是沈文豹。
沈文豹白衣翩翩,手执铁根,晨风吹来,长发翻飞,英俊无比。闵欢在生死关头,得沈文豹相救,心头说不出的感激,但见沈文豹丰神俊朗,并不比伊愿差去多少,不禁芳心一震,看得痴了。周芒此时在邹百川剑下,也是左支右绌,眼见得便要不虞,陈冲斗一声长啸,长枪一震,磕开邹百川长剑,险险救了周芒一命。周芒见陈冲斗黑衣俊面,宛如昔年的豹子头林冲下凡,也是灵光一现,芳心震动,原来世上,除伊愿之外,还有少年英雄,就在身边,从此再不傻等,幡然醒悟,爱有他属。
六十二狮虎使遇见李凤山三人,加上少林十八白衣棍僧,双方鏖战正酣,突然山下两声长啸传来,一人叫道:“凤山,战哲二弟,大哥来也。”正是白衣神枪李破冰。另一人笑道:“师弟,师兄特来助你退敌。”自然是峨眉大侠靳卫风。李靳二人早得龙云卫密报,侠义盟大战笔架峰,二人素来好战,岂肯放过?当下从少林星夜兼程,急急赶到笔架峰,正好解了眼前之危。有这两杆神枪杀到,封浩和狮虎使虽然厉害,也绝讨不了便宜,当下一声呼啸,招呼邹百川和众狮虎使,向山下疾逃。李靳二人也不追赶,当下收兵商议。
方青狮得封浩禀报,知道笔架峰仍在侠义盟手中,大急,笔架峰离玉带山不远,官兵有了这个据点,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可以偷袭玉带山,从此五峰教将永无宁日。当下只有和范文同商议对策,范文同道:“教主不必担心,现下我教并不输于侠义盟,双方最多持平。西域风火雪明教和我约定,近日或能派高手前来助战,并与鞑靼结盟,合力侵入雁门关,我等南北夹击,侠义盟唯有抽兵前去援助,势力削减,如此定可克日收复笔架峰。”方青狮闻言大喜。
大同,自古称凤凰城,又称彩凤飞来第一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之名,源于《礼记&;#8226;礼运&;#8226;大道之行也》,原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三面临边,乃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明属九边重镇之一。
大同,文化厚重,名人辈出。这里曾出过鲜卑骄子拓跋宏、五代后晋名将折从阮、巾帼英雄折太君……
大同,这里曾发生过汉高祖白登之战、李卫公定襄袭击战、杨继业血战陈家峪……
大同,接下来,也将发生一场震古烁今的浴血保卫战。
北元被明军击溃以后,内部争权夺利,各部落互相征伐兼并,逐渐形成三个较大的部落,即兀良哈、鞑靼、瓦剌。鞑靼在经过多年穷兵黩武后,到了首领俺答吉这一代,已是实力强大,国势昌隆。俺答吉麾下雄兵无数,猛将千员,自已号称铁骑战神。文有丞相巴尔斯博,平章哈斯木,把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武有知院阿鲁铁木尔,第一巴特尔达来台诃,(巴特尔是蒙语英雄的称呼),将鞑靼铁骑训练得所向披靡。俺答吉儿子辛达,也是勇猛非凡,屡屡攻破雁门关,抢夺明朝财帛人口无数,又新娶了鞑靼第一美女桃松鱼,事业家庭,蒸蒸日上,大有志得意满,防效先人,一战俘虏明皇之势。
(本书新浪网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转载,请与作者冰原画蝶联系,QQ:460334039。)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十章 桃松鱼(中)
大同总兵张文锦,率十万雄兵镇守边关,手下也是战将如云,人才济济,自己又与当朝首辅施明宗交厚,上调下荐,可谓烈火烹油,前程似锦。宣大总督杨实甫削职之后,又荣任大同巡抚,正是仕途得意。
这一日大同总兵郭鉴,带一千名兵丁巡逻边界。两名前锋游哨原系同乡,一叫张六,一叫李五,二人得令,一阵疾赶,过了界头,不知不觉来到鞑靼境内。却见迎面奔过一队鞑靼兵丁,约有五十名左右,保护着一名美貌女子,四处狞猎。张六平生也见过不少女人,美貌的并不少见,一见那鞑靼美女,只觉貌如天人,看得眼神痴呆,涎水长流。李五先去树丛里小解,未正面瞧见那美女,见张六发怔,问道:“六弟,干什么?”张六喃喃道:“女人,女人……”
(本书新浪网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转载,请与作者冰原画蝶联系,QQ:460334039。)李五道:“六弟,这女人有什么奇怪的?咱们兄弟又不是没逛过窑子,肥的瘦的,美的丑的,都统统玩过,无甚稀罕。”张六道:“五哥,这个美女却不相同,保证你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美貌的女人。”李五道:“胡说八道,哪有什么美女?”张六道:“你听过说书的讲过王昭君没有?这女人啊,比那王昭君更美,更让人动心。”
李五疑惑道:“如此美丽?我倒是真想见识一番。”张六道:“五哥,有五十余名鞑靼兵保护,我们兄弟人少,不如请总兵前来,将那些鞑靼兵消灭,抢得女子,献给总兵大人。”李五喜道:“还是六弟心思活络,我留下监视,你速去请郭总兵带兵前来。”当下张六跑到郭鉴马前,禀报了美女之事,郭鉴素来好色,平素玩惯了汉家女子,却从未亲过鞑靼美人芳泽,闻言大喜。先派骑兵,迂回包抄了鞑靼兵后路,再将步兵排成八卦阵,先以长盾夹长枪,封住鞑靼铁骑,再用鸟铳射击战马,其后是弓箭手轮番上前射击,最后才是长枪长刀,砍杀骑兵。
却说那美人正是桃松鱼,她带了随身五十名护卫,来边关打猎,不意被明军重重包围在战阵之中。郭鉴虽然好色,并非无能,他和鞑靼作战多年,早知其弓弩厉害。他自创的这个八卦阵,便是专破铁骑弓弩的战阵,颇为有效。五十名鞑靼护卫,见四面八方长盾长枪围攻上来,大惊失色,便引弓劲射,羽箭为长盾所挡,明军无一伤亡,护卫一轮弓箭未毕,明军阵里,射来无数铁弹,正是鸟铳所发,打得马匹负伤受惊,将护卫颠簸下背。
郭鉴见鞑靼骑兵变成步兵,优势已失,大喜,忙命停止扫射,只用长枪刺扎。一千名明军围攻五十名鞑靼兵,果然大获全胜,明军无一伤亡,尽歼鞑靼护卫。桃松鱼见护卫死去,吓得花容失色,下马跪地求饶,只求保住性命,郭鉴哈哈大笑,抱起桃松鱼,疾回大同。
郭鉴在边境抢得美人,军中细作早已向张文锦报讯,张文锦也是好色之徒,便思横刀夺爱。郭鉴刚到北门,张文锦先派了一百名兵士守住城口,当即讨要,郭鉴无奈,只得将到嘴的肥肉,送给上司。张文锦得了桃松鱼,见果然不愧为鞑靼第一美女,身材容貌,比之汉家美女,不逊分毫,当下欣喜不已。
却说方龙仪升任宣大总督,位从一品,何等显贵?是大同宣府,两边重镇之首,比之两镇藩王,更加实权在握。郭鉴丢了美人,心头怨恨,暗道你张文锦以权压人,独享美人,这口怨气,实是憋忍不住,我须得让你不得安生。当下修书一封,上报方龙仪,言及桃松鱼美貌无比,自己冒死抓来,原为孝敬总督大人,不想张文锦半路打劫,坏了属下一片孝心,求方总督主持公道。
方龙仪得信,愤怒不已。暗道你张文锦,敢抢老夫贡品,你虽然与施首辅交好,但与我相比,自是差之甚多。若不给你教训,他日你在首辅面前,更不把我放在眼里。当下派一千骑兵,闯入大同城,就到张文锦府上,也不召示谕令,提了桃松鱼自回宣府,如此猖狂行径,明显不将张文锦放在眼中。
张文锦知道方龙仪已知悉此事,料到是郭鉴告密,但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方龙仪城府极深,与施明宗关系紧密,自己招惹不起。待要拿住郭鉴出口恶气,但郭鉴手下也有几个贴心千户,若激起后变,后果不堪设想。张文锦美人被夺,怒火万分,鞭笞了前来讨首饰的小妾,又杀了一名犯错下人,办法用尽,终究无法平息怨气。思来想去,一怒之下,修书一封给辛达,言曰贵夫人边境狞猎,被方总督派兵捉住,抢作侍妾,贵我本是友邦,我实看不过去,故而送信给小王子,望小王子提兵向方总督讨要。
辛达得讯,火冒三丈,当即提五万铁骑,杀到宣府,向方龙仪要人。方龙仪见鞑靼重兵包围宣府,大骇之下,本想将桃松鱼送还。转念辛达得到美人,仍不撤兵,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宣府本有十万精兵,虽然进攻不足,防守却绰绰有余。当下命令兵士,齐上城头,用鸟铳射住阵脚,启动床子弩,当先进攻,射死了数百名鞑靼骑兵。辛达本来小觑方龙仪,大兵围城之下,谅他不敢不从,方才放言要人,现下被乱箭射死不少骑兵,大怒,喝令猛攻城池。
方龙仪曾为浙江巡扶,倭贼攻打杭州,他也亲见了贺长风守城雄风,若是短兵相接,官兵不是鞑靼兵对手,论到防守,明军擅长。当下仿效抗倭战法,准备了无数辣椒石灰包,掺进毒药,用抛石机兜头打向鞑靼。鞑靼兵从未见过明军还有这种武器,猝不及防,眼睛着了灰粉,变成瞎子,惨叫连天,苦不堪言。
辛达见损兵折将甚巨,怒不可遏,但方龙仪守得严密,不给他丝毫机会。辛达大怒之下,纵兵抢掠集镇,将大同宣府两镇之中,数十个集镇,夷为平地。唯有右玉城守得严密,虽然只有一千兵士,但守将李尚威命令百姓,齐上城头防御,打得辛达损兵折将,辛达大怒,团团围住右玉,日夜攻打。朝庭得报鞑靼兵犯大同,大惊,派出钦差,责令方龙仪和张文锦,克日将鞑靼兵赶出国境,否则军法无情。方龙仪得令,上书请求增兵,一面又催促张文锦发兵攻打。张文锦受钦差和方龙仪两头重压之下,只得放下颜面,求助郭鉴,郭鉴日思暮想,一心要得到桃松鱼,张文锦投其所好,许诺只要击退鞑靼兵,一定将桃松鱼送上。
郭鉴虽然好色,并不愚蠢,当下进言张文锦,鞑靼兵锋所指,明军无人能敌,不如就势投降鞑靼。即刻派兵,捉住大同府里的藩王代王爷,送给辛达作为献礼,然后率兵诈开宣府城门,拿了方龙仪,也献给辛达,如此定获重用。当然桃松鱼便要留给郭鉴享用。张文锦若不投降,只有发兵攻打鞑靼,他镇守大同多年,知道战场交锋,明军不是鞑靼兵对手。无奈之下,将心一横,当夜派兵捉住代王,出城投降了辛达。
辛达不战而获大同,欣喜无比,当即许诺郭鉴,若破宣府,定将桃松鱼赐予为妾。郭鉴自然誓言愿效犬马之劳,先提五千兵马,赚开宣府城门。辛达欣然应允。却说张文锦投降辛达,方龙仪早得探子密报,在西城门内,连夜砌了一瓮城,专待张文锦前来,瓮中捉鳖。等了两天,不见张文锦来送命,却见郭鉴前来诈城。当下方龙仪故作不知,放进郭鉴前头部队,兵丁一进瓮城,高呼中计。但两边城门落下千斤闸,四面城头兵士,射下一阵箭雨,进入瓮城的两千兵士,无一幸免。郭鉴只得退兵,和辛达围攻右玉。方龙仪杀了二千叛军,割下首级,自去朝庭邀功,顺带求其增兵。
朝庭见方龙仪大胜,当即嘉奖,兼任兵部尚书,并令其克日收复大同,救回代王,击退来犯之敌。方龙仪无奈,只得令手下参将丘仁义,领骑兵三万,收复大同。丘仁义颇为骁勇,熟读兵书,早有杀贼报国之心,他原是昔年宣大总督杨实甫手下战将,身经百战,并不惧怕辛达。当下准备了冲车和攻城锤,鸟铳无数,誓言收复大同。
丘仁义杀到大同,见张文锦早有准备,四面城头布好弓弩手,防卫森严。丘仁义略一深思,命令骑兵,先用鸟铳射击城上露头守卫,一阵铁弹打过,果然城头守卫不敢露面。丘仁义大喜,命令冲车打头,攻城锤随后,官兵冲到城前,奋力攻打。张文锦投敌,手下兵丁多有不服,虽然身份低微,不敢反抗,但此际丘仁义攻城,有了靠山,当下一齐哗变,众守卫率性杀掉张文锦心腹,打开城门,迎接丘仁义入城。张文锦见势不妙,领一万兵马,打开北门,自去找辛达会合。
(本书新浪网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转载,请与作者冰原画蝶联系,QQ:460334039。)。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十章 桃松鱼(下)
丘仁义进了大同,受到百姓夹道欢迎,丘仁义肃清城内叛军,当即张榜安民。张文锦引败兵找到辛达,言极计划泄密,大同城破一事。辛达大怒,自率十万大军,分兵围住大同宣府,日夜攻打,张文锦和郭鉴率兵五万,猛攻右玉。方龙仪城内守军虽有七万,但他是文官,兵书战策不熟,虽然学得贺长风一鳞半爪,但面对强敌昼夜攻城,先已胆寒。当下学习海宁守城经验,命令全城百姓,齐上城头,就用辣椒石灰包抛砸。
这一招果然厉害,鞑靼擅长硬拼,攻城策略不多,这掺了剧毒的辣椒石灰包,专害人眼睛。士兵刚爬上云梯,辣椒石灰粉铺天盖地,打将下来,少不得眼睛沾染少许,痛不可忍。过不一刻,双眼盲瞎,便成废人一个,损兵折将甚巨,只得收兵计议。
方龙仪打退鞑靼进攻,也是心有余悸,因为宣府食不多,若鞑靼围城日久,城中断粮,便不攻自破。当下唯有派出信使,急催朝庭派兵来援。却说丘仁义守大同,面对鞑靼日夜进攻,虽然勉强守住城池不失,颇是左支右绌,力不从心。危急之时,思得一计,他是山西代县人,有一侠客朋友,这朋友姓张名合武,是大漠大风城主。张合武武功高强,年约三十四五,擅使一把长剑,名为麒麟牙。城中有千余名好汉,专在大漠里抢劫富商驼队,以剪径为生。当下丘仁义修书一封,趁黑派三千骑兵出城劫营,趁鞑靼兵大乱之际,将信使送了出去。
辛达见久攻大同宣府不下,心下焦急,便找张文锦商议破城之策。张文锦武功不俗,又谙熟兵书战阵,当下心生一计,说道:“王子,大同城内守卫,叫丘仁义,此人虽然勇猛,但谋略不足,我等可以让数千兵士,换上明军兵服,待到入夜,从阵后袭来,诈说是宣府援军,必然可赚他开城。”辛达闻言大喜,着其依计而行。
是夜三更,果然鞑靼营后杀声震天,无数兵士高呼宣府官军来援,让丘仁义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大破鞑靼。丘仁义闻言大喜,提了三千兵马,打开城门,便要接援军入城。守城老军,在城头望见那队官兵虽然大声呐喊,并不与鞑靼真刀真枪交战,疑点颇多,当下急向丘仁义言明,丘仁义恍然大悟,慌忙调转马头,回城坚守。假明军杀到城前,城门刚闭,城头即刻下起箭雨,射死一片,张文锦计败,只得悻悻回营。
若非老军提醒,大同城便被鞑靼所破,鞑靼对明军坚守不降的城池,历来奉行屠城战略,城破之后,大同必定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杳无人烟。当下丘仁义冷汗直流,命令全城百姓,齐上城头,轮班守御,誓死守住大同。
大同、宣府和右玉被鞑靼重重包围,太原近在咫尺,并不发兵来援。京师也早得奏报,但因鞑靼以往侵袭,只抢掠钱物人口,不久自行退回。现下情势,谅来不会例外,故而兵部并不派兵。方龙仪坚守数日,见无一名官兵前来,又写信给施明宗,陈情鞑靼此次来势汹涌,有攻城略地,长住不走之意,今次不同往日,朝庭务必引起重视,应发大兵速援。施明宗得信,不敢疏忽,立即去西苑奏报皇帝。皇帝因有前朝土木堡惨败先例,面对鞑靼,不想轻率出兵,训道:与鞑靼交战,兵精为上,兵多反受其累。浙江胡莫言,以数千兵力,打得数万倭贼溃不成军。尔在宣大,陈兵二十万,还要朕发兵支援,真是岂有此理。若然宣大有失,唯你是问。
施明宗悻悻跪退,惊慌不已,回府急与其子施三才商议。施三才道:“父亲,您不必焦虑,此事只要与张濯协商,他自然有计力保宣大不失。”施明宗大喜,急与张濯商议对策。张濯虽然不齿施明宗为人,但心系国家安危,不能因小失大,当即提议杨实甫官复原职,仍为宣大总督,方龙仪调任兵部侍郎。杨实甫颇有谋略,才高八斗,又经略宣大多年,熟知鞑靼战事,自然可解边患。施明宗闻言,依计而行。
杨实甫赋闲多年,无日不思报效母国,扫除边患,一朝得了张濯举荐,官复原职。大喜,当即率骑兵一千,杀至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