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武皇-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天的手按住李秋水脸上的伤疤,真元透过皮肤,迅速的修复着已经坏死的细胞,片刻间,那个折磨了李秋水多年的伤疤就已经消除。

    看到秦天放下了手,表示已经治好了。李秋水露出不信的目光,困扰自己多年,让自己带了这么多年面纱的伤疤就这么轻易就被秦天祛除了?

    伸手慢慢的摸向自己脸上原来伤疤所在的地方,感受到手上光滑的触感,李秋水露出不敢置信的目光,渐渐的眼泪从眼中流了出来,这是喜悦的泪水。

    眼看李秋水的注意力不再放在自己身上,多年来折磨她的伤疤被祛除了,正是情绪激动的时候,秦天趁机身形闪动,飞速离去。
第六十一章 少林大会
    秦天出了西夏皇宫,径直往巨灵门赶去、算算时间,距离少林寺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召开大会的时间只剩几天了,秦天打算先回巨灵门一趟,带上弟子去参加少林大会。

    秦天一路上紧赶慢赶,只花费了短短三天时间就从西夏回到了巨灵门。

    秦天刚到议事大厅,留在门内的几个亲传弟子已经得到守门弟子的通报,都赶来了,还有段延庆三个秦天收服的收下。

    秦天的大弟子赵天一开口就给秦天说出了已经高兴的事。

    “你已经向曼陀山庄提亲了?”秦天不确定似的高兴的问道。他原本是想先征求到王夫人的同意,等自己回来再亲自上门去提亲的。

    赵天点头道:“是啊。段先生回来的时候,带来消息说曼陀山庄的王夫人已经同意将王姑娘嫁给师尊。那曼陀山庄也是大户人家,在苏州也算是有些地位,弟子便做主送去十万两银子,算是给曼陀山庄下的聘礼。”

    秦天点了点头,以自己对王语嫣的喜欢,十万两做聘礼刚好合适,还能在王夫人面前凸显出自己对王语嫣的重视。

    而且秦天也不在乎钱,十万两银子虽然多了些。但是以秦天回来的路上见识到的‘好汉酒’的火爆程度,想来这几个月来应该赚了不少钱,区区十万两还是不差的。

    “那成亲的日子定了吗?”秦天问道。

    赵天点头,说道:“已经定好了,是无崖子前辈做的主,就定在下个月的八号。”

    秦天默默算了一下,九月九日参加完少林大会,十五号大概能回来,那么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来准备,时间上还算充裕。

    之后,秦天拿出收到的少林寺请帖,让弟子们以及段延庆三人轮流看过后,又吩咐他们准备一下,明天便启程去少林赴会。

    “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请天下英雄,于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驾临嵩山少林寺,广结善缘,并睹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风范。”

    三个月来,少林寺派出大批弟子,将写着如此内容的英雄帖撒遍江湖,但凡是叫得响字号的人物,差不多都受到邀请。有些人不明内情,不知少林寺为何要摆出与姑苏慕容为难的架势。寻人打听,才知道近年来有不少英雄好汉丧生在自己的独门绝技之下,连少林玄字辈高僧玄悲大师都被人以其成名绝技“韦陀杵”击杀在大理国身戒寺,人人都道下手之人用的是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少林寺上下亦不例外,曾先后两次派人到慕容氏庄上拜访,却都未见到正主。无奈之下,只有以这种方式邀请慕容复亲赴少林,将此事说个明白,顺便请天下英雄做个见证。

    江湖上的朋友好的便是热闹,对此等大事,哪一个不想亲临其境,耳闻目睹一番?因此自接到英雄帖时起,各方的英雄好汉们便纷纷起身赶往嵩山。岂知许多人才出家门,便又接到第二份英雄帖,发帖之人赫然正是姑苏慕容氏当代家主慕容复。

    在慕容复所发的英雄帖上,明明白白地书写着:“下愚慕容复,应玄慈方丈之邀,将于九月初九亲赴少林解释误会,以洗刷慕容氏所受不白之冤。同时,下愚有感近年江湖颇为不靖,欲与玄慈方丈商酌,立一位领袖中原武林的盟主,并订下若干章程,使武林同道一齐遵守,还江湖一清平。”这帖上的言语虽然谦逊,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言外之意分明是:“武林盟主舍我其谁?”显然慕容复此上少林,除了分辨是非曲直,竟还有凭一己之武功力挫少林群僧,压倒少林数百年执武林牛耳的威风,取而代之,领袖群伦。

    这一来,各方豪杰对此次大会更增期待,都想能看一看少林与慕容氏互争雄长的盛世,便是许多没有接到双方英雄帖的武林中人也纷纷上路赶往嵩山。

    却是原来秦天带着天山童姥去到西夏皇宫后,慕容复、不平道人、乌老大等人寻找良久还未找到,怕被秦天泄露消息,便干脆直接攻入灵鹫宫。由于童姥失踪,九天九部大多数人都外出寻找童姥,使得灵鹫宫实力虚落,没抵抗几下,就被慕容复、乌老大等率领的一群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人攻破。

    不平道人、乌老大等一干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人遍寻灵鹫宫也没有找到天山童姥的身影,只能哭丧着脸无奈的离去。

    而慕容复却不知怎么的,来到了灵鹫宫中的那个武学密室。看过密室中的武学后,慕容复领悟颇深,修为顺利突破先天达到了武宗的境界。

    慕容复感受着和突破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心里霸气横生,自己定能做到慕容氏一直以来做不到的事,成功使大燕复国。

    慕容复回到燕子坞后,便听说了少林举办大会对付自己的事,心里募得冒出一个念头,所以才有第二份英雄帖的产生。

    到了九月九日这一日,少林寺中群雄云集,天南海北无数武林中人应邀而来。一方面固然是少林派作为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武学源流,号召力极大。

    另外一方面却也是大家都知道此番少林派召开武林大豪,旨在向姑苏慕容氏兴师问罪,很可能说不好就是一场大战,一个是执武林牛耳数百年的武林圣地,另一个则是名垂江湖百余年的武林第一世家,这等热闹岂能错过?

    因为来客人数远远超出预期,少林寺中不免有些应接不暇。总算知客院首座玄净大师是位经理长才,而少林寺又是家底丰厚,寺中低辈僧侣倾巢而出受玄净分派接待群豪,过了初时的一段手忙脚乱之后,渐渐地开始井井有条,礼数周全完备。使得群豪皆赞少林能享誉少林数百年绝非侥幸,单是这一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底蕴,当今武林便没有任何一家门派可以媲美。

    因为来的宾客实在太多,即使最宽广的大雄宝殿也决计容纳不下这近万的好汉。玄净大师在请示了玄慈方丈之后,便将此次大会的会场安排在少林寺内的演武场。因那脍炙人口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典故,自唐代初年始,少林寺便得朝廷特许,可训练僧兵护卫少林产业,少林寺里也就有了这个特大的演武场。这场地既可供少林寺的僧兵放开手脚舞枪弄棒,其宽广程度可想而知。近万好汉安排在这里,绝对是宽宽绰绰,丝毫不见拥挤。

    玄慈方丈正和一众玄字辈的高僧招待四方宾客,忽见一知客僧快步跑了进来,合十禀道:“方丈,大理国镇南王段殿下驾到。”

    少林众僧自玄慈以下无不欣喜。大理段氏与少林,近年来一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互为奥援。此番姑苏慕容来者不善,虽还不清楚慕容复一个后生晚辈凭什么敢以一己之力来挑战少林数百年威严,却也猜到他必有倚恃。

    由于秦天的关系,玄慈也提前得知了无名神僧的存在,但玄慈也了解到无名神僧无为的品性,知道除非少林遇到灭寺之危,否则无名神僧是不会出手的,所以这些天来来心中一直不安。此刻听大理段氏来人,实是多一强助。

    玄慈笑道:“段王爷亲临,老衲当前往迎接。”说罢便率众迎了出去。

    到了少林寺山门,果然看到了段正淳以及随行护卫的三公四卫。此外,稍后一点还站着一名儒雅俊秀的青年公子,那公子身边又站一矮小枯瘦的老者。在两人身后,还有形貌各异的八人,其余七个都是生面孔。另外的一个却又不少少林高僧识得,正是号为“阎王敌”的薛神医。

    玄慈上前与段正淳见礼,双方寒暄了几句,段正淳唤过那青年公子,笑道:“方丈,此为段某犬子段誉。玩劣得很,此次带他来见见世面。誉儿,还不来拜见诸位大师!”

    段誉急忙上前,向着玄慈深深地摆了下去:“小子段誉,拜见方丈大师!”

    “段公子免礼!”玄慈伸双手相搀,同时对段正淳笑道,“老衲看令郎一表人才,看来段氏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他看段誉斯斯文文不似身怀武功,伸手相搀时也未用多大的力气,岂知对方竟是丝毫不觉,自顾自地拜了下去。玄慈微微一惊,手上用出三四分力道,想阻止段誉下拜,但段誉的下拜之势仍然丝毫未见停顿。玄慈大奇,下意识地将力道用到了七分,然而段誉也只是稍稍停顿了一瞬,终究还是从容自若地将这个头磕到了地下。

    玄慈生受了段誉的大礼参拜,转头对段正淳竖起大拇指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大理段氏后继有人,可喜可贺!”他将同一句话说了两遍,前一遍只是客气,第二遍却是诚信诚意,毫无夸大。

    段正淳将儿子方才的表现看在眼里,又听武林泰山北斗的人物玄慈方丈如此盛赞,嘴上连声谦逊,脸上却露出掩饰不住的自得微笑。

    段誉又将自己身边那些人唤过来介绍给少林众僧。那八人却是从新纳入“聪辩先生”苏星河门下的“函谷八友”,是段誉在少林山下碰到的,由于也算是熟识之人,便一起结伴而来。

    见礼已毕,玄慈将段正淳父子一行人让入寺内与群雄相见。

    此刻时间已到巳时,作为正主之一的慕容复却还未到,有些性急之人便开始骂骂咧咧,埋怨慕容家的人未免太过作大。

    正当众人不耐之时,忽地听到一个声音远远地从少室山下传来:“姑苏慕容复前来赴约!”

    这声音在少林寺上空回荡,初时还不甚响亮,到后来竟如隆隆雷声,震得钟楼中那口巨大的铜钟嗡嗡作响,久久不息。
第六十二章 信口开河
    秦天等人在赶往少林的路上,也听说了慕容复发出第二份请帖的事情。行走在山间路上,罗云问道:“师尊,你说慕容复是什么意思?他真的会来么?”

    赵天道:“我看够呛,这次少林寺摆出这么大的阵势,摆明了就是腰对付他们姑苏慕容家,来了就是凶多吉少,怎么可能会来?“

    秦天却摇摇头道:“小天,这你就错了,正是因为少林寺摆下了这么大的阵势,所以慕容复是非来不可。”

    赵天奇道:“哦?师尊为何这样说?”

    秦天道:“慕容家世代做着复国美梦,这次少林寺摆下这么大的阵势,请帖都送到姑苏慕容家去了。如果他们慕容家没人前来,那姑苏慕容氏势必从此名声扫地,为天下人所不齿,孤家寡人,还谈什么复国?”

    赵天恍然的点了点头。

    一行众人来到少林寺中,少林方丈玄慈等一众少林玄字辈高僧急忙出来迎接,今时不同往日,秦天年纪虽然不大,但如今在武林中的地位却是极高,而且秦天的巨灵门声望日盛,便是少林寺自恃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却也不敢对秦天有丝毫怠慢。

    叶二娘看到玄慈这个老相好过来,顿时满含热泪,激动的不已。不过,玄慈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秦天的身上,并没有看到站在秦天身后的她。秦天见了也只能叹息的摇了摇头,如果自己不插手的话,这次少林大会他们的生命就会走向终点。

    本来少林寺有规矩,是不接待女客的,想当初阿朱就是要进少林寺遭拒,赌气之下,便乔装假扮成少林僧人,潜入少林寺中,盗取了少林寺中的易筋经,并巧遇萧峰,这才结下了一段良缘。

    不过如今少林寺要请天下英豪召开武林大豪,虽然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孤身男人,但也有不少携带女伴而来,或者江湖侠女之类的,如果尽数拒之门外,那也显得少林寺未免太过无礼,因此少林寺众僧便也临时通融,不再提这条规矩了。

    秦天在玄慈等人的接待下进入少林寺中,入寺一看,发现已经来了许多江湖豪杰,不少人都认识他,想来是以前在聚贤庄等地见过他,但能够让他记住的人却不多。

    玄慈等人待了一会儿就又出去接待来客了,秦天一行人也就近找了一个地方待了下来。

    “姑苏慕容复前来赴约!”

    玄慈刚带着段正淳、段誉等人进来,忽然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秦天一听这个声音,就知是慕容复来了。看到声音造成的声势,秦天知道肯定是慕容复不知什么原因突破到武宗的境界了。暗道:看来是突破到先天的境界给了慕容复很大的信心,才使得他敢来少林寺赴会,并还想着藉此机会坐上武林盟主的宝座。

    慕容复此举可谓先声夺人,少林寺内除了秦天一行人之外的群豪顿时鸦雀无声,彼此间面面相觑,皆为此人展示出来的深厚内力而心惊。在大家的印象中,慕容复名声虽大,但终究是后起之秀,便是天分再高,武艺再精,内功修为总要受年龄的限制而难臻绝顶。然而从刚刚这一手千里传音的功夫来看,此人内力竟是渊深若海,难以测度。

    玄慈禅定精深又是久历江湖,脸上虽也不免现出震惊之色,却只一闪而逝,双手合十道:“恕老衲失礼,竟不知慕容公子大驾已临,尚请入寺一晤。”他的声音低沉柔和,便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轻轻地飘出寺外又远远地飘向山下,尽显江湖前辈功力火候的醇厚造诣。

    不多时,一大群人在知客僧的引领下走进演武场,在场的群豪一见之下,无不大吃一惊。只见当先走的是一个英挺俊朗、丰神如玉的年轻公子,身后紧跟四名龙行虎步、形貌各异的大汉。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得,却也能猜到来的必定是慕容复及他属下四大高手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而在慕容复等六人身后,紧紧跟随的居然是一大群胼手胝足、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仔细一看,丐帮六大长老除了一个据说已在前年过世的执法长老白世镜外,尚存的五人居然一个不缺地全部到场。

    “怎么回事?丐帮怎么会与慕容氏走到一起?而且看他们的神色,似乎对慕容复甚是恭敬!”

    “看丐帮的架势,似是要力挺慕容复。素闻少林与丐帮两大帮派数代交好,丐帮为何要反助少林的对头?”

    群雄惊诧万分地议论纷纷,少林寺众僧的脸色却有些难看。而秦天也很是惊奇:这丐帮怎么和慕容复搅合到一起了?倒是要看看这慕容复能搞出什么名堂。

    慕容复回头吩咐同来的诸人在场边等候,独自步入场内站定,风度翩翩,卓尔不群。他向着四周团团一揖,含笑道:“在下慕容复,见过少林诸位高僧,见过各位英雄!”说罢又特意向玄慈拱手再拜道:“数蒙方丈宠召,晚辈只因俗务缠身而未能负约,未料到竟累得贵派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晚辈甚是过意不去,在此先向方丈赔罪。”

    玄慈合十道:“阿弥陀佛,慕容公子不必多礼。敝寺此举颇有冒昧之处,还请公子不要怪罪才是。”

    慕容复笑道:“哪里,方丈此举乃是为晚辈提供了一个洗清冤屈的机会,晚辈感激还来不及。”

    听慕容复如此说,玄慈脸上现出一丝异色,问道:“听公子言下之意,对近年来众多武林中人丧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之下一事,定然有所解释,便请在天下豪杰面前分说一番,以明是非曲直。”

    慕容复环顾四周群豪,面上现出坦然淡定神色,朗声道:“诸位英雄,这一桩悬案涉及到我慕容氏,若是由我本人来辩解未免难以使人信服。丐帮侠义之名,天下共仰。下面在下请一位丐帮的好汉出来说一件事情,请大家在听完后自己来判断,我慕容复是否是杀害多位武林豪杰的凶手!”说完这段话,他转头对同来的丐帮众人拱手道:“吴长老,烦请你将崔大哥介绍给大家,然后由他将事情详细说上一说。”

    丐帮五长老中人缘最好、在武林中亦交游广阔的吴长风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神色中透着精明之气的老丐走了出来。他先向慕容复拱手道:“慕容公子是咱们丐帮的大恩人,能为您洗清这不白之冤,是我等分内之事!”

    听吴长风如此一说,众人又是一惊。当初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人以成名绝技“锁喉功”杀害,丐帮中人一度认定慕容氏为凶手,到后来却又传出消息,说杀害马副帮主的另有其人。却不知双方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慕容复如何竟成了丐帮的“大恩人”。

    两丐走到场中,吴长风向四周抱拳致意,而后指着身边的老丐道:“诸位,这位是本帮的崔大壮崔兄弟。六年前,他奉本帮前任帮主差遣,远赴西夏潜伏,探听消息。这六年间,崔兄弟前后送回数十次重要情报,其中不乏关乎大宋安危的重要军情。非是老吴自夸,崔兄弟这六年远居异国,不仅为本帮立下汗马功劳,便是对咱们大宋江山亦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众人听了,不由对崔大壮肃然起敬,纷纷抱拳向他致意。

    崔大壮连连摆手道:“诸位不可如此,此事崔某虽也出了一点力,但真正的大功臣另有其人,崔某绝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见崔大壮说到“大功臣另有其人时”,不自觉地向慕容复投去敬佩与感激的目光,众人都隐隐猜到些什么。

    崔大壮又道:“在下受乔帮主差遣,率领十名兄弟前往西夏刺探消息。咱们到了西夏后,便在西夏王城兴庆府开了一间酒楼,每日从来来往往的食客口中收集些消息,不过其中多是些道听途说之言,很少什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