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0后国学青年之漫漫求学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我们揭开锅炉的盖一看,柴和只剩下一点火星,煤块还是黑黑的躺在那里,并没有烧着。初战以失败告终,当即决定再来一次,打开炉门,把里面的柴禾棍、煤块,一点点地掏出来。重新进行开始的环节,点纸,加小木棍,加大木棍,加煤,工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再来一次,结果同样以失败告终。

  看着自己的两只手弄得乌七抹黑,身上的衣服也脏的不成样子,我一生气把火钩一丢,跳上来往沙发上一躺,生闷气。

  她们几个女生看我生闷气了,也不敢来劝我,不声不响的捡起火钩,重复着我刚开始的动作。我坐在屋子里,听到她们把柴禾掰断,觉得很刺耳,我一个大男人,居然连几个女生都不如,她们没有泄气,还在那里努力,我却躲到屋里生闷气。越这样想,心旦越难受,进退两难。

  第二天下午,老师的侄子来了,可能是听说我们烧锅炉出了点麻烦。他也跟着女生一起干,看到他来了,我再也坐不住了,又出去跟她们一起干起来。在我们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再次烧了一把火,这次有几个小煤块着了,依然不成气候,独柴难着,我在生活中是体会到了。到底问题是出在了哪里呢?

  恰好,隔壁一位大叔来了,看到我们烧锅炉碰到问题,就很热心的来指导我们。首先他说引火的材料可以用玉米棒子比较好,门口有很多别人丢的,第二,煤块太大,烧不着,必须用斧头砸小一点。有了这两点建议,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到门口捡玉米棒子,一路砸煤,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我们再次点火,这一次终于点着了。大叔走的时候,还告诉我,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添煤,并把煤渣清理出来。这样我每天又多了两份工作,每天晚上睡觉前,添煤,把火势压住,并且封住炉门,让它足够烧一晚上;早上五点半的起床,披着袄跑到锅炉房添煤,如果看到火势正旺,心里就踏实,如果不好,就要采取一些紧急措施。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们几个女生对我慢慢的生气的信任之感,老师开始夸奖我几句,说我干了男人该干的事情。

  这时又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搬过来了,多了一个男生林,我们商量分工,晚上封炉子和早上的添煤两项工作,我俩一人一项。我主动承担了工作量大些的早上添煤工作,林负责晚上封炉子的工作,他还必须在头天晚上把煤砸好,送到锅炉房,我早上不用砸煤,免得影响邻居睡觉。这样的分工也比较公平合理,尽管我认为自己多承担一些,林的到来,干什么都是减轻了我的工作。刚开始几天我们合作的还比较好,后来,林老是忘了准备我早上要添的煤,一次两次,渐渐的我就有些情绪,一次,我有点忍不住了,跑到他的屋子里用很冷淡的语气跟他说:以后,我们换一下分工,我负责晚上封炉子,并给你准备早上要添的煤块。说完就出去了,当时并没有要生气,只是想换一下,彼此理解一下,可能当时说话的态度过于平淡,也可能长期在山里学习,慢慢的变得不考虑人情世故了,说话不注意,让他觉得我很有意见。自从说了这些话,林对我要好像在跟我暗中较劲似的,平时也不怎么跟我说话,每天默默无闻的干着分内的工作,在班上也好像无形中分成两派,他们原本住在清华的几个关系比较近,我们住西山的几个关系比较近,虽然是在同一个班级,但好像总是有点什么隔阂,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

  自从那次以后,我一直后悔当初的鲁莽和冲动,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如果我当初大度一些,即使把所有工作都干了,那不是我曾经都干了吗,还是自己心量太小,说话不注意分寸和表情,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说来说去,还是做人不行。一个班的人因为我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产成了隔阂,这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团结一致该多好啊。后来学了《易经》才知道,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易经&;#8226;序卦》曰:“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意思是说人多了,自然就会有一些人关系比较好。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烧锅炉这件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教训,作为一个男人,要学会担当,男人要做一棵大树,能够撑起一片蓝天,给别人遮风挡雨;碰到困难不要气馁,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要注意言语,有时候一言足以伤天地之和;

  这件事是一个模板,以后处理很多的事情时,都会以这件事情为参照,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事情跟事情之间表面是不相同的,但其中的规律是形同的,解决的方法也是相通的,所以古人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类似的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治理好了,就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这是何其的微言大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漫漫求学路 (九)开荒辟地
住在村里,由于没有菜市场,我们必须经常坐车出去买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老师家也是一样。又一次,村里有人给了老师一块河滩地,老师跟我们商量,我们要把这块贫瘠的河滩地改造成菜地,这样我们吃菜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一个周末,我们上完课,就拿起了铁锨和镐,着手开垦这篇贫瘠的土地。首先是烧荒,要把上面长得荆棘杂草除掉,然后点火烧掉。烧完之后,就开挖,要把石头挖出来丢到一边。由于是河边的地,土少的可怜,十分就有六七分是石头,最大的石头有洗脸盆那么大,十多个人挖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开出那么一小块地,丢在一旁的石头累得老高。我拿着铁镐挖地,刚开始还抡的挺有劲,越往后,手渐渐的发麻,特别是铁镐挖到了石头,那一颤,震的手直哆嗦。悲观逃避抱怨的情绪逐渐生了起来,挖地也不像开始那么有精神。老师走过来,接过我手中的铁镐风风火火的抡起来,似乎比我抡的还有劲。我在一旁看的傻眼了,老师是四十岁的女人了,挖得这么起劲,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干站在一边算什么回事,于是不好意思的从老师的手中接过铁镐继续挖起来,连要了三次,老师才把铁镐还给我,不经意间,我看到老师手上起了血泡,血泡也磨破了,我很心痛老师:“老师,您的手破了”。老师说:“没事。”然后继续干其它的活。

  经过我们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总算是开出了两块地来,爷爷迫不及待的种上了菜籽。可能是这块地实在是太贫瘠了,而且又是新开垦的地,种上的菜籽虽然发芽了,但怎么也长不高。究其原因,土地不够肥沃。老师又把我们几个男生找来商量,为了让这块地长出菜来,必须要施肥了。化肥是不行的,施化肥长出来的庄稼不是绿色食品,我们这些读书人要吃绿色食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所以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挑大粪来灌溉这块土地。老师跟我们说:“我们前面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还是长不出庄稼来,如果不灌点大粪,就等于前功尽弃了。爷爷都七十多岁了,总不能让他再去挑大粪吧。这块地要是种好了,我们所有人吃菜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和另外一个男生—“钱总”经过老师这么一说,立马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的努力可以解决所有人吃菜的问题,古人当仁不让,我俩今天也义不容辞,否则就不是男子汉。

  经过这么慷慨激昂的一想,挑起了一担粪桶就往村里的公厕走去。走进厕所,看见粪坑里的东西,我们的头皮就开始发麻,但是既然来了,还是要硬着头皮干,拿着铁锹我们憋着一口气,铲一下,跑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从来我们都是上这个厕所,今天居然要掏这个厕所,想想心理就觉得恶心。小时候爷爷勉励我们要好好读书时曾经这样说:“成,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啊,否则长大了就只有挑粪桶了。”仿佛读书跟挑大粪是势不两立的,今天奇怪了,挑大粪居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读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好不容易铲完了一桶,我跟钱总抬起来就往地里走,村里人看见了,说我们真不简单,现在的年轻人居然能干得了这个。倒是鱼塘边钓鱼的人受不了我们一趟一趟的抬着大粪从旁边经过,破坏他们的闲情逸致。很快,鱼塘的老板就跟我们抗议,我们只好绕道而行。

  当我们干得有些懈怠的时候,老师过来了,跟我们一起干。看见老师都干了,我们有苦也不敢言哪,硬着头皮干吧。看到我们抬得很难受,老师说:“来吧,我来抬。”说完就接过去了。

  很快男厕掏完了,要掏女厕,我们两个男生有些为难,老师说:“我进去看看,要是没有人,你们就进去,我在外面看着。”就这样干了整整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大约抬了二十来桶。

  经过我们的努力,第二年,地里的菜长得飞快,特别是西红柿,长得又大又红,吃不完,都烂了很多。还有芹菜、南瓜、玉米等等,由于是天然绿色食品,味道真得比市面上买的要好得多。只是可怜我们“钱总”,自从那次掏了大粪之后,再也不敢吃老师家的菜了,每次都是干吃白饭,害得爷爷经常批评老师:“都怪你,出得馊主意,害得我们钱总吃不下饭。”

  后来,菜地的事情渐渐地理顺了,不需要积肥了,我们慢慢的淡出菜地的工作,上完课,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就经常跑到菜地里去看看,回顾一下曾经奋斗的日子,心里有些淡淡的幸福。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大粪都能挑的了,很多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 想看书来

漫漫求学路 (十)浪子回头
自从零二年进京以来,爸妈从来没有到北京来过,所以我在北京做过所有的事情,家里是不知晓的,包括转专业、退学、学计算机、找工作,到再拜师学国学,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做得决定,而且一直都是瞒天过海,家里还以为我一直安稳地待在学校里,平平安安。直到跟老师开始学国学一年的时候,漂浮不定的心也开始安下来了,我开始反思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并把它整理成文字,认为自己,心中暗自庆幸,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了许多出格的事情,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大道,我觉得现在是时候,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跟家里说了,让他们放心。同时也是因为一直没有人理解,硬着头皮一个人在走,内心非常孤单,想要家人理解我。

  谁最能理解我呢?经过反复的筛选,我决定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三叔,家里唯独三叔上过军校,有点文化,在外面也闯荡过,我相信他会理解我的。于是把这些年的经历整理成电子邮件,发给了他。回信中他表示了对我的认可,觉得我真得不容易,同时也表示了一些担忧,他还看不到我走这条路的前途。不管怎样,我感觉说出去了,自己心中也轻松点了。

  过年回家,妹妹结婚,好多年没有回家的三叔也回家了。兄弟俩一坐,他就跟爸谈起了我的情况,把我在电子邮件中的内容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爸爸,爸妈听到这样的情况,非常伤心和担忧。回头找到我,用异常伤心的语气跟我说:“这些年我为了你在北京安心上学,跑到南方打工,已经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要跟一群二十多岁的人一起做事,为的是什么哟!为的就是你能有一个好的前途。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希望一代胜过一代呀!”语重心长地说了很多,我能感受得到,爸爸在用非常克制的心情在跟我说这些话,怕给我太大的压力。话里话外就只有一个意思: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还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啊,连个文凭都么有,将来怎么找工作,在社会上立足呀。他的这些话给我如火如荼的国学热情狠狠地浇了一盆冷水,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第一次感到人跟人之间的思想是不同的,没有办法沟通。一直都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思想受父母影响很大,一直以来很难走出父母的影子,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父母的影子下生活和思考,从来都没有觉得父母有什么做得不对,因为我的思想就是父母的思想,自己跟自己是不会产生冲突的。很多人就这么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影子,长江后浪没法超过前浪。我很庆幸在北京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是她让我有了新的思想,这些思想远远地超出了父母的高度,我得以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但是我的这些新思想却跟父母的思想产生了冲突,因为这个冲突,我跟父母,特别是爸爸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我学国学的这两三年里,几乎每年过年都会跟爸爸因为前途问题而发生矛盾,有一年正月初七的晚上,我即将回京,爸爸不免又要交待嘱咐我几句,还是那样一套思想,我不知哪来的火气,一生气把凳子给摔了个粉碎。爸爸对此大为恼火,大骂:“你在北京就学了这些呀,读书人的礼貌都哪里去了,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你这个逆子!”

  我听不过去,一生气就要走。听说我现在就要走,他在卧室说:“你走,你走了就别进这个门!”话说的这么绝了,我拿起书包就要走,但是看到妈妈伤心的眼神,我强忍住心中的情绪,没有走出门。

  还有一次,我也是为了这事跟爸爸闹得不可开交,我拎起书包就走了,谁也没有拦住我。我直奔车站,坐完汽车,准备坐火车,不巧此时已经没有去北京的车,只好在火车站边的旅馆投宿。晚上睡到床上,平时的好哥们、同学、妹妹轮番劝我,说服我,让我回家。我打消了回京的年头,但也没有想回家,而是答应去高中的好哥们家,他家离我家有些距离,但必须坐车其先回到汽车站。当我下了汽车,独自一个人背着个打包走在田野里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妹妹发来短信说:“哥,妈妈因为你跟爸吵架,已经生病躺在床上两天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就如晴天霹雳一样,我当即决定步行回家,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妈妈因为我而生病,妈妈是我生命的重心。

  直到零八年,老师看到我们年龄也到了工作的年龄,学习也有一定的基础,就决定让我们毕业了。在老师的介绍之下,我顺利在北京某私塾当了一名国学老师。工作找了,也减轻了父母心中的担心,之前他们不同意我学国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我找不到工作。现在工作了,他们的心也稍微宽慰一些了。

  在私塾里,我所学的国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孩子们非常喜欢我的课,这让我很欣慰,自己终于成为一个读社会有用的人了。

  期间我接触到了王善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情绪是造成人生病的主要原因,比如恨怨恼怒烦。读到这里心中生起了无限的愧疚,进来跟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爸爸说他的胃不好,要去医院打一个月的针,拍片子拍出来胆里面长了一个小瘤子。我觉得这爸爸得的这些病都是因我而起,这两三年以来,让爸爸一直处于担心和恼怒之中,气血不畅,才得了这些病症。善人还告诉我疗病的方法是认不是,忏悔。

  时间终于到了零九年的春节,我领了工资,给爸爸买了一条毛裤,因为他总是骑摩托车,容易吹风,伤了关节。还花了一百来块买了件衬衫。从电视广告中听说三九胃灵对胃病有奇效,又花了三百多块钱买了一个疗程。经过了漫长的旅程,终于回到了家里。

  大年三十,两个妹妹都已经出嫁,家里就只有我们三个了,吃过年夜饭,看了会春晚,妈妈就睡觉去了,爸爸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出了给他买的毛裤,走到他的面前,跟他说:“爸,这是我从北京给您带的毛裤,你总是骑摩托车,小心着凉,伤了关节。”说完在爸爸面前双膝跪下,手托毛裤于胸前,“爸,我错了,这些年为了学国学,让您操了很多心,你得的病都是因我而起,是我不好,我不孝。”说完泣不成声。爸爸一把拉我起来,我迟迟不肯起来,我要跟爸爸忏悔这些年所犯下的过错。爸爸,我错了,我不该让你生气,不该让你担心啊,不该跟您发火,您都是为了我好啊,爸爸,我爱你!为了我能够安心学习,你不顾四五十岁的年龄,跑到外面打工,我错了,爸爸……

  从那次以后,爸爸不再反对我学国学了,又一次回家,爸爸跟我说他有时没事,也在电视里看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他告诉我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讲得非常好,讲话一个子都不带停顿的。还有一次看到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我告诉他:“爸,我们学得正是这个,《易经》和《黄帝内经》正是我的主攻方向,如果我的年龄和资历够了,其实我也可以去讲的。”爸爸没有说什么,他以前觉得我爱说大话,说了又不能实现,现在似乎说得能够实现,比如学完国学能够找到工作。在他的眼里,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到底是什么样,估计他也说不清。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顺利地在海淀企业家大讲堂和中关村图书大厦给三四十岁的企业界中高层管理人士讲过三次课,虽然有些纸上谈兵,但反应非常好。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站在四十岁的人面前讲课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出去给成人讲课的来龙去脉,将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详细来讲。

  (未完待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漫漫求学路 (十一)假期实践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能读死书,要把书读活,这是老师教学的重要特色,老师的课总是能够把社会生活跟经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经书来知道生活。所以假期里,我们走出书斋,探访名胜古迹。

  跟老师学习后的第一个暑假,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是离我们很近的西山大觉寺,第二个是老师常去的大钟寺,第三个是儒学圣地—孔庙国子监。北京给我们这些传统文化的人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那就是名胜古迹多。

  游历这些名胜,我有个原则,就是花最少的钱,得最大的收获。所以去之前,查好路线,花一块钱买一张大饼,杯子里装满水,带上本子和钢笔,随时记录所见所闻。

  第一站,游西山大觉寺。精确的计算好所需钱数,不多带一分钱,包括车费和门票,不允许自己乱花钱。实在有意外,那就自己解决,正好锻炼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首先坐346路公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