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禾也赶紧申辩:“大人,卑职也敢保证,江赣兵绝对不敢有背叛朝廷之事!”

    沈溪最后看向张永和刘瑾,张永嚷嚷道:“沈大人,您可不能公报私仇……什么奸细,有证据吗?自从咱家进了营地,从来就没跟外界有过联系,您要指证咱家是奸细,先得拿出证据来!”

    苏敬杨瞥了张永一眼,道:“张公公,刘公公,沈大人又没点你二人的名字,紧张个甚?莫非做贼心虚?”

    张永骂道:“什么叫做贼心虚,这叫自辩!姓苏的,信不信咱家回头就跟朝廷参你一本,说是污蔑监军?”

    张永面红耳赤,显然气得不轻。

    之前苏敬杨、王禾对他和刘瑾还有些许敬意,但现在态度明显转冷,显然军中上下都跟沈溪一心,连监军的面子都不想给了。

    刘瑾赶忙说和:“诸位,不是正在说叛军献粮的事情吗?怎就扯到奸细上了?这军中好端端的,怎可能有奸细?沈大人,您赶紧说句话啊……叛军把粮食送来,还没怎么着呢,军中便起了内讧,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沈溪一抬手,大帐内原本闹腾成一片,顷刻间鸦雀无声。

    “这批粮草大约有十万斤,稍微节省点可支持半个月左右,外出平叛的事暂告一段落,兵马不得妄动。不过,营地周边的防御也要加强,如果有谁擅自离营,一律以军法处置,有问题吗?”

    沈溪再度环视一圈。

    苏敬杨表态:“大人放心,卑职回去就可劲儿操练他们,把你传授的练兵方法从头到尾实施一遍!如此一来,他们累得返回帐篷就睡觉,哪里还有心思出去捣乱?”

    王禾也道:“乘着天气凉爽,正好练兵,卑职保证我们江赣兵绝不给大人找麻烦!”

    沈溪点点头,挥挥手表示散会。

    ……

    ……

    等粮食入仓,沈溪仍没弄清楚状况。

    沈溪派云柳和熙儿出去调查,暂且没什么结果。

    随军而来的几百名负责赶车的车夫,经过兵士询问,才知道全都是周边的汉族百姓,只是身着苗寨的衣装,而非苗人。

    详细问及,这些人说是被苗人胁迫运送粮食到临桂,押解的苗人大概有一百多人,在车队被官军发现时便迅速翻身上马撤离。

    沈溪派人前出搜寻,没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南下以来遇到的一系列奇怪事,让沈溪感到匪夷所思,好像这一路上都有人帮他,至于到底是谁暗中相助,却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临近黄昏时,云柳带来最新消息……虽经过斥候严密排查,依然没有查获任何结果。

    云柳站在沈溪跟前,满脸的惭愧和自责:“大人,卑职受命调查临桂周边五十里内的山林,仍旧未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说是苗人送粮,但一个苗人都没见到,卑职担心这其中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沈溪道:“送来的粮食,已通过检验,试毒的鸡和狗都没有丝毫中毒的迹象。有经验的军需后勤官说这批粮食都是今年的新粮,质量很好。对了,我给你说的几个区域调查过了?”

    云柳行礼:“回大人,临桂周边山头的村寨空无一人,看样子已荒废数月之久。至于北面的兴安、全州之地,因路途遥远,尚无回报。”

    沈溪苦笑不已,摇头道:“真让我开眼了,带了几年兵,从没听说这等稀奇的事情,难道是朝廷遣人暗中帮助本官平叛?这一路都有人通风报信,甚至叛军想袭营都有人放火提醒……如果再找寻不到蛛丝马迹,岂非我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算计中?”

    沈溪习惯掌控局势,一切计划实施都由他一手包办,在战场上做到知彼知己。

    但现在,暗中帮他的人,让他惴惴不安,居然有人藏在他的眼皮底下行事,这些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来无影去无踪,甚至做了事情,沈溪都调查不出个所以然。

    ……

    ……

    接下来几天,沈溪没有带兵进城,也没有派兵大面积搜查临桂周边。

    在沈溪看来,自己能想到的事情,暗中帮助的人也能想到,大张旗鼓纯属徒劳。

    现在他要做的,是保证自闽粤之地运送粮草而来的宋小城的船队的绝对安全,他怕有人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让他将注意力放在临桂,真正的目的是寻机袭击运粮队。

    沈溪将王禾和苏敬杨叫来,问询一下,看看谁愿意去接应粮草。

    苏敬杨想都不想,打量王禾:“末将看来,王将军最合适!听大人说船队已到梧州,这一去一回,大约半个月时间,营地这边,自然由末将来镇守……王将军,这立功的大好机会,我可让给你了!”

    王禾直想骂娘,强忍心头的怒火:“苏将军为何不去?我赣军练兵已到关键时候,此时出兵相当于半途而废,实不可取。倒是苏将军最近经常带兵出营进行拉练,此番护送粮草岂非更好的训练方式?再则末将怕自己做得不好,坏了大人的大事!”

    沈溪打量二人,这两位一个比一个精明,在出兵护送粮草的问题上,都在帮对方争取,生怕错过更为关键的消灭叛军的战事。

    沈溪摇头:“本官叫你们来,只是想问问你们的意见,如果谁都不想去,那本官就让风将军领军,不过到时候别怪本官没有给你们建功的机会!”

第1509章 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 
很快到了九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凉。

    广西之地就算是寒冬腊月也不会特别寒冷,沈溪本就是闽西人士,对广西的天气比较能适应,如今秋高气爽,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扎营训练,都比酷夏好多了,只是沈溪现在需要考虑大军过冬的问题。

    朝廷没有给沈溪规定平叛的期限,因为地方叛乱持续多年,很多叛乱都是循环往复,但凡灾荒年景必然有叛乱发生。

    沈溪领西南六省兵马,何时归权朝廷没有明确的说法,沈溪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执掌西南六省兵权,就算地方三司衙门和部分文官对他的工作不配合,也改变不了他在西南六省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年头,只要手上有兵,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别人就必须要听从,这是个比拳头的时代。

    沈溪依然没调查到苗寨暗中通风报信以及送粮究竟是个什么状况,他现在最关心的,其实是湖广和江西两地推广新作物的成果。

    此时新作物应该顺利收获了第一季,如果一切顺利,地方上能留下不少种芽,来年就可以在江西和湖广两省大面积推广,甚至在西南六省展开推广试验田,地方民生就会进一步的好转。

    但在选种问题上,沈溪必须找合适的人来做,沈溪之前在湖广曾试图培养一批人,但成果不理想,现在他人在广西,暂时顾不上湖广那边的事情,所有事情都需要地方三司衙门配合。

    湖广和江西好说,云贵估计也没太大问题,沈溪最头疼的反而是广西和四川。

    ……

    ……

    九月二十四,这天沈溪得到带着斥候队陪同风昭原出征的熙儿的奏报,说是运粮队已经顺利到了阳朔,再有几天时间,粮食就能运到临桂。

    为了迎接运粮船队,沈溪再次派出一路兵马前出,生怕粮食在临桂附近被叛军所劫。

    苏敬杨和王禾仍旧不愿承担运送粮草的责任,沈溪只能派部属前去,甚至将云柳也派去迎接。

    沈溪之前已派人去柳州府征调马九,让马九带所部兵马,护送堆放在柳州府的粮草辎重北上,沈溪这边兵马开始集结,在外人看来,沈溪最缺的就是粮食,一旦粮食问题得以解决,沈溪再要平叛,就可以挨个山头推平。

    但沈溪并无攻打那些坐落在深山中的村寨的打算,与其说他是来平叛的,不如说他是来混日子。

    沈溪就想把弘治末的这一两年以及正德初的几年给混过去,偶尔他想想,回避其实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因为历史上造成正德初年混乱的刘瑾,这会儿还在他的军中当监军,如果要避免麻烦,完全可以杀了刘瑾,一了百了。如果怕朝廷追究,大可找个机会,让刘瑾“死于乱军”之中。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刘瑾只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新皇跟朝中文官势力的矛盾,就算没有刘瑾,也会有其他太监趁势崛起,就好像张苑,或者是谷大用等人,都有这个机会。

    当天,临桂城内派出使者跟沈溪接洽,商议撤兵事宜。

    临桂解除叛军围困的窘况后,地方上让沈溪撤兵的意图已非常明显,广西三司衙门,尤其是布政使司,一直在给沈溪施压,希望他能带兵回撤到湖广或江西。

    代表藩司的从三品布政使司左参政,是个年近六旬的老儒官,态度恶劣,强调说沈溪现在驻军临桂城下纯属白白浪费粮食,并没有消灭多少叛军,甚至提出要向朝廷参劾沈溪不作为。

    沈溪从开始领兵到临桂,便知道广西地方文官对自己非常不友好,这只能说明,这边的官员主要是以刘健和李东阳为首的文官集团成员,这些人看刘健等人的脸色行事,知道沈溪在朝中不得志,干脆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力,给沈溪找麻烦,迎合朝中大佬。

    当天,沈溪召开会议,商议了一下驻兵之事,按照王禾跟苏敬杨的意思,实在没必要留在临桂,不如带兵撤回湖广,最好是让广西地方的叛乱死灰复燃,让这些忘恩负义的官员受点儿教训,求着沈溪派兵来援。

    但沈溪完全没有开拔的意思,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做,这件事困扰了他很久,他一直想做,却又怕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承受巨大的压力。

    ——平交趾。

    ……

    ……

    交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一百年,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七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

    一直到唐朝末期,中原王朝都对交趾实施有效的统治,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由于中原王朝衰弱,加上两宋疲弱,无力收复,导致交趾脱离中土,立国称藩。

    明初交趾发生变乱,陈氏和胡氏争夺王位,事件最后以大明国公张辅领兵平定交趾而告终。应当地官吏耆老“原复古郡县”的请求,明成祖朱棣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自此以后,丢失了四百年的交趾再次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明宣宗三杨辅政,大明各条战线全面收紧,大明丧失交趾之地的控制权,以至于其后几十年,交趾一直为黎氏王朝控制。

    宣宗后,交趾进入后黎朝时代。

    之前几十年时间,交趾国经常侵犯大明边境,尤其这次地方少数民族叛乱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后,交趾国趁着大明西南边军自顾不暇的空当,再次出兵劫掠西南边境,到现在大明已丧失不少国土。

    沈溪在确定地方少数民族叛乱不成大碍后,首先想到的便是教训一下交趾国,让大明西南的小兄弟知道天朝威严。

    只是现在他没有足够的粮食,自然谈不上平交趾,但他怎么都要去南边晃悠一下,就算不将交趾全境光复,至少要带兵将大明境内的交趾侵略军击退,亦或者将大明疆域往南拓一拓。

    但是沈溪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压力究竟有多大,首先便是西南叛乱暂且尚未平定,朝廷不会容许他擅自带兵跟交趾开战。

    朝中的阻力,除了刘健和李东阳之外,尚包括马文升和刘大夏等人,这些人中,没有一人支持沈溪在交趾问题上做文章。

    尤其是刘大夏,当初成化帝在位,汪直有西南拓土倾向,准备趁交趾黎灏在老挝兵败,趁机收复交趾,却为朝中百官阻挠。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的刘大夏干脆将太宗派兵收复安南的行军图隐藏,以至于此事不了了之。

    现在刘大夏作为沈溪背后的支持力量,如果沈溪轻言对交趾一战,刘大夏或许会转变之前对他的支持态度,对他领兵形成钳制。

    这正是沈溪在战前必须要考虑到的困难。

    在当前尚未平定西南叛乱的情况下,交趾一战基本不可能开打,即便打,沈溪也只能在大明境内做文章,无法进入交趾境内。

    沈溪计算过,要平交趾,其实不需要额外增兵,手头上这四五千兵马已足够。

    只是在出兵上,不能贸然行事,雨季出兵很不恰当,打交趾,最重要的是要应付复杂多变的气候,因为来自湖广、江赣的将士对热带气候非常不适应,沈溪尚未真正下定决心,已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

    沈溪大致估摸了一下,西南叛乱可能会打到年底,交趾之战再来个一年半载,朱祐樘就该寿终正寝,待朱厚照登基时,西南战事正酣,他完全不用考虑回京城的问题。

第1510章 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两条心() 
宁化县。

    经过十多天的周旋,沈家终于把家分完,难得地恢复了平静。

    沈家大宅和老宅,从非正常的渠道落进周氏和沈明钧两口子手中,为此周氏高兴得几晚上都没睡着觉。

    房子是小事,面子是大事。

    周氏争来争去,不过是为争一口气,她要将沈明文夫妇给比下去,让整个宁化县的人都知道,沈家真正当家人是她沈周氏,而不是长房的沈明文,她是老太太李氏指定的接班人,将来沈家中兴,全寄托在她一人身上。

    “……相公,宅子终于回归沈家,娘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咱家将来兴衰荣辱,全看咱这一脉了,相公,你高不高兴?”

    周氏有了好消息,自然而然想要跟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

    儿子在外做官,不能时常陪伴身边,周氏真正能信赖的人只有自己的相公,可当她把这“好消息”告诉丈夫后,沈明钧脸上明显有些不悦,甚至有一丝愁容,让周氏心头多了一丝阴霾。

    作为妻子,她很清楚自己丈夫心中在想什么,但她不想让沈明钧“得逞”。

    沈明钧恳切地道:“娘子,娘临走前不是说,不让沈家分家么?你怎么……”

    沈明钧欲言又止,这让周氏意识到,丈夫的心始终跟他那些兄长在一起,她很想破口大骂,但又不忍心,而且也不能这么做,这个时代三纲五常是铁律,夫为妻纲,冒犯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周氏已在尽量收敛,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个淑妇。随着本月中旬朝廷旨意下达,如今她和儿媳谢韵儿一样,已是三品诰命,尊贵的官太太,而不是凡夫俗子家里的妇人,她要顾着儿子的脸面。

    周氏所学榜样,自然是自己的儿媳妇,连谢韵儿平时说话做事的语气和习惯,都尽量模仿,可惜始终是东施效颦。

    周氏叹道:“相公,账不是这么算的,娘临走时说不让分家,但你看看大伯和大嫂他们的反应,恨不能将两处宅子都归到他们名下,将其他几房人都赶走……分家的事本来就是由大房提出,跟咱没多大关系,咱是尽自己的本份,把沈家宅子给保了下来,这可是娘临走时最放心不下的!”

    沈明钧点了点头,他也承认宅子是李氏临过世前最在意的东西,但他觉得自己夫妻俩把宅子据为己有,这对几位兄长不公。

    犹豫了一下,沈明钧道:“娘子,可宅子始终是咱沈家的,怎能据为己有呢?以后小郎在外地当官,咱也不经常回宁化来,与其空置在那里荒废,留给大哥和三哥、四哥他们住不挺好吗?”

    “不行!”

    这回周氏的态度异常坚决,“让三伯和四伯住进来,我没意见,但大伯……说什么都不行。他们一家以前是怎么对我们的,相公难道忘了?”

    “当初我们吃糠咽菜的时候,大嫂依然拼命欺压我们,憨娃儿那时瘦成什么模样了?后来咱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儿,他们就来捣乱,到现在依然阴魂不散。两个宅子都是咱五房出钱买的,理应物归原主,怎能便宜大房?”

    沈明钧脸色难看,他这人没什么主见,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听老娘和妻子的话,以优先顺序来说,先听老娘的,再听周氏的,这让夫妻间一直有隔阂,直到沈溪中了状元,隔阂才慢慢消除。

    周氏见丈夫脸色难看,道:“相公,老宅和大宅已经在我们名下这件事,你千万不要传出去,否则你那几个兄长会说我们联合外人窃夺沈家财产。咱以后搬离宁化县城,这宅子就算烂了,也不能留给大房……”

    “我知道相公你很为难,等以后我会个机会,让三房和四房以为是我们托人赎买回来的,回头给他们住,再将二房的人接来……相公,这样你可满意?”

    沈明钧望了妻子一眼,神色有些迟疑:“荷儿,你别忘了,大哥、大嫂他们一大家子,现在住在城郊的破庙里,咱……不能忘本啊!”

    听到这里,周氏简直想揍自己丈夫一通。她是个急脾气,谁跟她作对,她就跟人急,甚至不惜撕破脸。可惜沈明钧是她丈夫,将来的依靠,她不敢任性妄为。在这种情况下,她有些烦躁地说:

    “让你保密,就一定不能说出去,宅子是娘留给咱的,咱一定要把它保护好,怎么都不能让大房跑来占便宜!”

    ……

    ……

    沈明钧夫妇办完李氏的丧礼,便准备动身回湖广武昌府。

    进入九月下旬,周氏和谢韵儿安排人把东西收拾了一下。之前保护沈溪家眷南下的御林军,已跟随宣旨的钦差一道离开宁化,留下来的车马帮弟兄准备好东西准备上路,跟随他们一起走的,还有自武昌府回来省亲的宋小城夫人絮莲。

    絮莲带着孩子在身边,因宋小城在闽粤之地帮沈溪运粮,没时间照顾妻儿,干脆让絮莲回宁化,一来可以让絮莲看望家中的父母和回趟娘家,二来是顺便帮沈家打理丧礼,走的时候也好有个照应。

    絮莲跟周氏、谢韵儿关系一向和睦,甚至沈家上下跟她的关系也都不错,家中的丫鬟,包括小玉、红儿、绿儿等人都与絮莲姐妹相称。

    为了避嫌,沈家一直住在宁化县的官驿,由于人太多,还分出一部分住在周边的客栈。

    现如今虽汀州商会已不存在,但余威犹存,宁化县很多商铺都曾加入过汀州商会,谢韵儿和周氏都是曾经汀州商会的半个当家人,到了宁化县,商界中人对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周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