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沈溪等于是舍弃精良的“海军”,跟随陆军行军行动,不但走得慢,而且战斗力还弱,船队那边无人指挥也容易出问题。

    沈溪摆摆手示意马九不用紧张,道:“没事,不用急行军,此番北上最重要的是稳扎稳打。”

    说是三个月内结束战斗,但其实并没有硬性要求,只要后勤跟得上,打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成问题。

    ……

    ……

    三月初六正式出征,结果提前五天,四千兵马已经集结完毕,广州港变得热闹起来,大军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征。

    官兵年前跟着沈溪打了胜仗,拿到犒赏,年后又获得军功的赏赐,这会儿手头上有的是钱,少部分进了广州城里秦楼楚馆那些窑姐儿的腰包,大部分寄回家中养活妻儿老小,剩下的则变为行军打仗的物资。

    而所有物资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干粮。

    随军饿不死,但想吃饱不太现实,每个人每天的口粮多少是固定的,那些胃口大的就需要提前准备一些。

    南方人以米食为主,米团是不错的充饥之物,但米团的保质期比较短,不利于携带。在所有干粮中,最受欢迎的要数面食中的干饼,这东西虽然硬,但在三四月份能放十几天,甚至发霉了后同样可以吃。

    当然,如果钱多的,还可以储备一些牛肉干、肉松、鱼干等荤食,耐饥耐饿,吃下肚子喝几口水就涨涨的。

    沈溪于三月初三、初四两次巡查军营,这会儿士兵已经把发下来的干粮,连同自己从家里带的、买的都放好,或者用随军的马车运输,或者是准备随行李装船,有的直接把干粮背在身上。

    士兵武器装备基本都是自备,箭矢相对较缺,虽然年初这段时间由沈溪牵头,地方官府加班加点打造了一批,仍旧不够用。

    不但箭矢缺,兵器也有一定的问题。

    南方潮湿,兵器非常容易生锈,士兵不但要带着兵器,还要带磨刀石,随时在兵器钝了或者锈了时磨一磨。

    “大人,看情况不太好啊,这三四月一过,南方雨水很多,不管是行船还是行路,都不好走!”荆越过来跟沈溪说道。

    荆越经历年前的战事,以军功从百户晋升副千户,算是晋升幅度比较大的,年后他仍旧担任沈溪的亲卫队长,负责保护沈溪的安全,以及传达沈溪的军令。

    沈溪脸色带着一丝忧虑,摇摇头道:“还能怎么办?车到山前必有路呗。”

    此时沈溪也发觉,或者是年前的剿匪作战打得太容易,让他有些飘飘然,对年后战事的困难有些估计不足。

    兵器问题不大,相对来说,官军的兵器已经算好的了,由于大明实施铁器专营,那些匪寇的武器更加落后,很多都是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两军对上短兵相接的话,优势不要太明显!但缺乏马匹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通常来说,盗匪打不赢就跑,需要骑兵追击,盗匪喜欢躲在山寨里不出来,又需要攻城器械攻打山寨。

    就算山寨不是砖石结构,只是厚重的木栅栏,也需要撞车撞开,那些木栅栏都经过特殊处理,想用放火烧这招不好使,而沈溪手头上的火药数量也严重不足……

    沈溪视察军营回来,不由琢磨这些个问题。

    现在有点儿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如果是小规模的海盗和山匪没有大碍,就怕遇到相对精良的倭寇兵马,由大明世袭军户组成的军队一向上不了台面,经不起血战,沈溪真怕遇到硬茬子时会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而酿成大败。

    广东左布政使陆珩在三军出征前,亲自过来跟沈溪商议粮草补给的事情,等沈溪把困难跟陆珩说出来后,陆珩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陆珩道:“沈中丞,如今广东地面上能凑给您的已悉数征调,若再缺少,或者可以等个一年半载之后出征,又或者从福建、广西两地征调。不过想来沿海匪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沈中丞无须过虑!”

    陆珩在西北跟鞑靼和瓦剌人交过战,自然看不起东南沿海的这群盗匪,可问题是,盗匪在海上流窜作案,讲究的是利用天时地利来跟官军周旋,轻视的结果就可能是落败,沈溪丝毫不敢大意。

第九二五章 谢谢老爷()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沈溪该上报的都上报了,地方也准备好必要的后勤补给,连出征的日期也早就定了下来,没有丝毫退缩的理由。

    三月初六出征,出征前的这几天,是沈溪最忙的时候……忙着慰妻。

    谢韵儿或许大度些,有丈夫疼有孩子哄的女人心境开阔,可林黛和谢恒奴就不那么轻易“放过”沈溪了。

    尤其是林黛,入门三年都未怀孕,她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至于谢恒奴,知道又要分离,对沈溪百般痴缠,乔迁新居之后连牌也不打了,只要沈溪坐下来,小妮子就含情脉脉望着沈溪,如若要用温柔的眸子把沈溪的心融化。

    家里尚有尹文和陆曦儿,但她二人毕竟年少无知,又未过门,不懂闺房之乐,沈溪随便逗弄她们两下,她们便已经开心得睡不着觉。

    沈溪最放心不下的,是有孕在身的惠娘。

    惠娘是个傻女人,她一旦开始做一件事,就没有停手和罢休之时,沈溪给她的生意她打理得很好,就算怀孕已经快七个月,还是忙里忙外。

    沈溪每次过去都提醒她多休息,惠娘嘴上答应,可只要沈溪一走,她又继续忙着做事,李衿作为闺中姐妹却无计可施,因为在外宅里,李衿名义上是作为惠娘从属侍婢的身份存在的。

    “这时候呢,我本不该出征,因为这一去,很可能到你分娩时都不能陪伴在你身边。你如果再继续这么操劳,岂不是让我人在战场都不能安心?”

    三月初五这天,沈溪下午很早就过来,因为入夜后要早些回府准备来日一早出征的事情,沈溪只能留一下午的时间给惠娘和李衿。

    已经是老夫老妻了,沈溪在闺房之事上看得也就相对淡了许多,毕竟惠娘有七个月的身孕,而李衿对闺房中事又不是那种苛索无度的女人,更多地是曲意逢迎。

    惠娘道:“老爷,妾身还好,并不辛苦,只是怕误了老爷交待的差事。”

    这话让沈溪有些无奈。

    虽然惠娘从身体到心理都接受了他,但仍旧把她自己当作一个奴婢看待,相比于以前惠娘作为他的长辈,那时无论是斥责,又或者是嬉笑怒骂,都颇有亲情和家的味道。那种温情,对沈溪来说有些久违了。

    但沈溪没有勉强,自己本来就是“霸占”的惠娘,如果还要追求对等关系的话,那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惠娘毕竟是有自尊心的,她之所以接受成为沈溪的女人,更主要是在心中说服她自己,我是被迫于权势,而非动了心,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被迫的。

    沈溪走过去坐在床边,朝李衿一招手,李衿老老实实走到他身旁,然后被他一把揽在怀中。

    沈溪道:“我走之后,照顾好你姐姐,切不可再让她多忙碌,若有事我唯你是问!”

    惠娘给沈溪出难题,沈溪就把难题转嫁到李衿身上,此时的李衿很无辜,她眼中的惠娘简直是女强人的代表,而且精力旺盛得可怕,让她自愧不如,她在惠娘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若惠娘继续刻薄自身,她能有什么办法?

    “老爷……”

    李衿螓首微颔,脸上带着几分委屈和无奈,可她又不敢拒绝沈溪的话。

    惠娘倒是替姐妹撑腰,道:“老爷,您别为难衿儿了,是妾身想多做事情来为老爷分忧,老爷只管安心去打仗就好,妾身会注意休息,不至因操劳而影响腹中孩儿。”

    这是典型的敷衍,知道沈溪要走,她说这种话来宽慰人,回头没人能看得住她,沈溪出征在外哪里知道她是否有多休息?

    沈溪知道多说无益,便没再多提,将惠娘扯过来,**苦短,正是三月里万物复苏的季节,沈溪又是大好青年精力旺盛,既然是特意过来慰妻的,他就算再辛苦,他也要懂得体谅身边的女人。

    闺房中的惠娘,多了几分温柔和善解人意,但仍旧让沈溪觉得她有时候非常不解风情,本来有些事应该水到渠成了,惠娘却委屈地说道:“老爷,既然有衿儿在,而妾身已有七月身孕,恐怕……”

    沈溪没好气道:“没事,我自有分寸。”

    ……

    ……

    三月里春雨连绵,中午沈溪过来的时候外面天色就有些阴沉,下午从房里出来,院子里雨下得雾蒙蒙的,屋檐水滴在地上“啪啪”作响。

    惠娘从李衿手里接过伞,上前为沈溪撑好,她宁可让自己淋雨,也不想沈溪身上被雨水打湿。

    沈溪板起面孔:“既知道下雨,还不快回房里去?”

    “老爷,您……”

    惠娘又用幽怨的目光望着沈溪。

    沈溪道:“我有事,会跟衿儿说。衿儿,先扶你姐姐进房,再跟我到堂中说话。”

    沈溪不想让惠娘多费心,有事只能跟李衿交代,所以坚持让惠娘回房休息。

    惠娘就算是个工作狂,在沈溪面前她还是不能太任性,只能乖乖地回房。

    正堂里,沈溪把桌上的账本拿起来随便翻看了一下,这些账目尽管采用了他教授的复式记账法,但依然让他感觉头疼。李衿和惠娘都是善于做生意之人,不用他担心什么,而且他也不用怀疑惠娘和李衿的忠诚,因为两个连本来身份都失去的女人,有了钱财在这世道也寸步难行。

    李衿和惠娘的生意都是建立在有督抚衙门关照的情况下,别人并不知道,其实广东地面上火速崛起的商业组织,其实背后当家的是两个女人。

    “老爷。”

    李衿莲步轻移,来到正堂,向沈溪施礼,身姿娉婷。

    “过来。”

    沈溪笑了笑,示意她坐在自己腿上。

    李衿有些扭捏,沈溪瞪了她一眼:“自己家里,怕什么?又无外人。”

    在礼教中,正堂是一家人接待来宾和祭祖的地方,非常神圣,作为妾侍无登正堂的资格,就算是被传叫过来,也要恭谨有礼不能有任何懈怠。

    沈溪并不起管这些。在他看来,自己家里,只要别人没看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亲昵些,就算在家中,他也经常会跟谢韵儿她们在正堂里有一些小的亲昵举动。

    可对于恪守礼法的李衿来说,沈溪的要求让她很为难。但她还是依言走过去,拘谨地坐在沈溪腿上。

    沈溪道:“你们姐妹在这里的生活清苦了些,但你放心,我说过不会亏待你们,就一定会做到,将来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把你和你姐姐正式纳进门。”

    “谢老爷。”

    李衿对于沈溪的承诺,不敢抱有任何期冀,她从牢里出来之后,就已经认清楚现状,自己只是沈溪幕后没有任何名分的一个女人罢了。

    沈溪拿出一些官牒来,都是营商到地方所需要的,沈溪将其交到李衿手上,道:“别让你姐姐看到,她这个人最是固执,未来两三个月我不在,你要好好照顾她。”

    在平日相处中,李衿能清楚感受到沈溪对惠娘的那种爱意,这种爱是让她觉得无比羡慕,就算没有名分,能得到男人如此的眷恋,在她想来也是一种幸福,可惜沈溪始终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女人。

    李衿低下头道:“奴婢谨遵老爷的吩咐。”

    沈溪笑道:“让你别自称奴婢了,还是喜欢刚认识你时候,你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股自尊自强的傲气。说起来你我也算是有缘吧,全因一幅画,而那幅画,却是我心中对你最初的印象。”

    “老爷……”

    李衿抬头看着沈溪,杏眼圆睁,满脸震惊之色。沈溪之前曾用很多方法来证明其实当初的那幅有些旖旎的画卷,是根据某一幅仕女图所画的,如今沈溪终于承认,那画里的主人翁不是别人,正是她李衿。

    沈溪道:“怎么,害羞了?其实当时不过是惊鸿一瞥,我对你很欣赏,可惜始终没曾想过会有一天让你留在我身边,说起来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李衿虽然很传统,但她也是相信缘分之人,当下颔首道:“贱妾……自从见到老爷,就很崇慕老爷。”

    就好像表白一样,沈溪把当初的一个秘密说出来,李衿也把藏在心中很多年的秘密说出。

    当年的李衿,不过是个十五六岁情窦初开的少女,与沈溪见面带着几分尴尬,可沈溪所表现出来的才华非同一般,又帮李家解决了《清明上河图》的危机,算是李家的大恩人。李衿毕竟不是养在深闺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无知妇孺,她有自己的主见,更可以有自己的爱恨。

    当初李家落难时,李衿所想到的就是让婢女去找沈溪,希望能得沈溪的庇佑,可惜当时沈溪出征往西北,没能在关键时候拯救李家,可最后还是救了她出来。

    “是吗?”沈溪笑了笑道。

    李衿轻轻点头:“嗯。”

    沈溪没想到一向拘谨的李衿也会有这么洒脱和大胆的时候,居然会在他面前说出当年的小秘密,突然之间二人之间的关系感觉亲近了许多。

    沈溪笑道:“之前总是觉得缺少什么,现在想起来,你入门之后,都没好好给你画一幅画。去准备笔墨,我要亲自为你画一幅,当作送你的礼物。”

    “是,老爷。”

    李衿粉颊染红,走到后堂去拿了笔墨纸砚出来,亲自为沈溪研墨,等红袖添香之后,却伸手去解自己的衣带,被沈溪笑着拿开她的手。

    沈溪横了她一眼道:“你当老爷是什么人?这春寒料峭的……你就站在那儿,要不了多久就能画好,完成后你先过目,然后拿给你姐姐看,等她分娩后,我也会给她和孩子画上一幅。”

    沈溪拿起毛笔来作画,虽然不是很习惯,但仍旧将李衿的容貌和衣着惟妙惟肖地呈现于纸上。

    最后李衿拿着那幅画,突然想到第一次与沈溪见面时的情景,眼泪“唰”地便落了下来。

    “不喜欢?”沈溪问道,“若不喜欢,撕了便是。”

    李衿擦擦眼泪道:“不是,贱妾很喜欢,谢谢老爷。

    〃

    〃

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 
三月初六一大清早,沈溪亲率几十名亲卫,骑马往城南港口而去。

    此次出征沈溪仍旧统率四千人马,多数将士年前就跟沈溪出征过,就算不知根知底也算熟悉,这次仍旧两千兵马走水路,两千兵马走陆路。

    沈溪之前就已经商定好,这次出征他走陆路,水军方面由广州前卫指挥使章承来负责,马九负责船上的火炮发射等事宜。

    沈溪刚到港口,便见到马九身后跟着一个精神抖擞的小兵,这小兵一身鸳鸯战袄,明显改小过穿起来很合身,看起来小胳膊小腿儿的,见到沈溪后,一挺腰板,倒有几分军人的气魄。

    沈溪没有说话,荆越笑道:“哟,这不是六丫吗?”

    年底出征返回广州后,那些老兵油子都知道六丫是女儿身,明白马九收的不是义弟,而是义妹,关于六丫是怎么上的船倒是众说纷纭,荆越没敢把六丫的真实来历说明,怕影响沈溪和李彻的声名。

    毕竟六丫本来就是李彻送给沈溪的“礼物”。

    六丫听到荆越的话,朝荆越瞪了一眼。马九走过来向沈溪行礼:“大人,六子想……随军出征,领几分战功回来。”

    沈溪未置可否,荆越问了一句:“想当花木兰?”

    六丫仰着头道:“想当花木兰怎么了?”

    “闭嘴!”

    马九喝斥一句,“大人面前,不得放肆。”

    六丫有些不忿,好像自己随军打仗理所当然,而且她自负水性很好,能把马九从海里给救出来,就好像随军后战功唾手可得,可以很容易便分到银子和田地。

    荆越请示道:“大人,要不让六丫兄弟跟着打仗,咱也照顾她一点……再不行让她跟着您,路上也好有人给大人暖被窝。”

    荆越话说完,旁边几个老兵油子都在笑,六丫愤愤然道:“谁说我随军就只能给大人暖被窝?”

    “不然呢?”荆越嘻笑着问道。

    沈溪知道这些老兵油子都放肆惯了,现在听说有女娃子随军,还是“老相识”,又欺负六丫是个刚年满十三岁的小丫头,都在打趣她,以此为乐。沈溪摆了摆手,道:“叫人送她回去。”

    “是,大人。”

    马九转过身,正要带六丫走,六丫冲过来死死抓住沈溪的胳膊,怎么都不肯松开,马九又不想伤了义妹,顿时无可奈何地看着沈溪。

    这下旁边那些老兵油子笑得更开心了。

    沈溪脸色漆黑:“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成何体统?”

    一句话,那些兵痞赶紧收敛笑容,一个个笔直地站着,六丫则不管那么多,就是抓着沈溪的胳膊,这次却被马九直接给扯了过去。

    “出发!”

    沈溪一声令下,正要上马,却见六丫一个箭步往沈溪平日乘坐的马车冲了过去,一头钻进车厢里面,马九对此无可奈何。

    马九正要过去把义妹拉出来,沈溪道:“由着她吧,你早些上船,一路上听我的命令行事!”

    “是,大人!”

    马九神色一喜,匆忙带着几个车马帮的弟兄乘小船往佛郎机大船的方向而去。

    沈溪抬起头看了看东升的旭日,轻叹一句:“希望这几天少下雨。”

    荆越问道:“大人,咱先往何处去?”

    沈溪跳上马,随口道:“先往惠州府,从归善,往海丰、海阳方向去。”

    ……

    ……

    因三省督抚沈溪在广州城坐镇,珠江口右岸以及大鹏湾一线原来也闹海盗,但这半年基本销声匿迹,海盗和倭寇开始往北逃窜,广东和福建交界两不管的地区,有大批海盗和倭寇存在。

    处于闽粤两省交界处的南澳山,是广东境内第一大岛,同时也是沈溪出征的第一站,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此之前,大军基本处于赶路的状态。

    此时广东各州府基本得到沈溪带兵北上的消息。

    大军行进沿途的惠州府、潮州府除了动员民众配合官军的行动,也大多开始准备犒劳将士的钱粮,地方上开始纳捐,为沈溪筹措物资。沈溪走陆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