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坎欢显獾酱镅雍孤示肭郑朗琢熘荒芟蚰媳叩拿魍⑶笤

    以前大明跟鞑靼人关系较为亲密,主要是为防备强大的瓦剌人的入侵,明廷需要与鞑靼部抱团取暖。但随着鞑靼达延汗崛起,火筛率兵马入侵北关后,明朝与鞑靼人的蜜月期正式结束,大明需要重新在草原上找盟友,瓦剌人和鞑靼人都跟大明朝交恶,而兀良哈人也遭到鞑靼人入侵,正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于是一拍即合。

    沈溪有些迟疑:“谢阁老似乎忘了,下官并不懂草原上的语言。”

    谢迁皱眉道:“你不懂自然会有人代为转译,你只管应了这差事……嗨,给你表现的机会你不知道好好把握,就没想过若明天太子考核不过关,陛下撤了你的东宫讲官后该做什么?年轻人,要为未来打算啊!”

    沈溪很想说,对未来的打算就是先给自己找好退路?

    若真是如此的话,我的退路可多了,户部尚书让我去户部办差,国子监祭酒想让我去国子监教书,您老除了喜欢让我去接待使节,还老是给我编排差事,连修《大明会典》也有我的份儿。

    但不管怎么说,外交无小事,能参与迎接使节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更况且这还是由谢阁老亲自安排,就当多走两步路,怎么都得应承下来。

    沈溪行礼领命,心想,这下你总该走了吧?

    却没想到谢迁依然没有离开的打算。

    谢迁舒展双臂,活动了一下筋骨,突然叹道:“老夫这身子骨,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以前就算策马狂奔也没问题,可现在,连马背都上不去喽。”

    沈溪哑然……您老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让我给您捏肩捶腿?

    只听谢迁道:“陛下以文治国,不过时间长了会显得文盛武衰,陛下准备在中秋后举行一场围猎,嗯……你是文臣不假,可陛下的想法是,若文臣文能治国,武能上马平天下,那自是最好不过……”

    沈溪听到这里,已经隐约感觉到几分不妙。

    “……至于这次围猎,佛郎机和兀良哈使节都会出席,你作为迎接的使节,责无旁贷会同往,到时候若是让你……”

    沈溪赶紧道:“谢阁老的意思……莫不是想让我学骑马,拉弓射箭,为大明扬国威吧?”

    谢迁上下打量沈溪一番,不屑地摇头:“看你这小身板,有那本事?”

    沈溪差点儿脱口而出,我当然没那本事,你连想都不要想!

    谢迁微微摆手:“你小子就会岔开话题,我的意思是……既然你作为使节同往,还肩不能挑手无缚鸡之力,起码也要强身健体,不至于被佛郎机人和兀良哈人耻笑……”

    沈溪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鞑靼人犯边对弘治皇帝触动太大,令朱佑樘开始反思自己的治国是否有问题。

    说起来,弘治皇帝的治国方针无非是仁政、文治,对周边国家的态度是尽量拉拢,就算有小的冲突也会忍让,尽量让国内保持安稳,连对西北一战,也是觉得哈密人太过放肆,加上对手相对较弱,这才派马文升出马收复西北,大大地给他长了回脸,结果花费军资千万,令国库空虚。

    眼下弘治皇帝感觉大明如此窝囊,瓦剌和鞑靼简直把边关当作他们的牧场,想来便来想走便走,于是想在外国使节面前表现一下大明朝的军威。

    可要比弓马娴熟,显然没法跟人家马背上长大的兀良哈人相比,但若比火器,又在佛郎机人面前又不够瞧。

    难道要比谁的人多,找几万将士列在围场,靠人多势众来威慑四夷?

    但问题是弘治皇帝举行围猎,他自己就是个病秧子,再找一群跟病秧子类似的老弱文臣在旁歌功颂德,番邦人想不耻笑都难。

    或者兀良哈人一看,这大明朝除了城池坚固点儿一无是处,既然鞑靼人能抢,我们也来抢吧。佛郎机人一看,也会赶紧回去通禀,要派更多的船只和军队来……这个国家很弱,但是富得流油,来这里抢很有油水。

    沈溪问道:“如何做,才算强身健体,不被人耻笑?”

    谢迁没好气地道:“你小子自己琢磨,非要把话说明白才可?还有,你找人运回来的佛郎机炮,工部的人看过,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工部的意思是要将炮销毁。”

    沈溪非常清楚佛郎机炮的威力,在轰城门以及城墙上,或者不如大明自行铸造的发实心弹的土炮,可若说于战场上的实用性,佛郎机炮的优势不是一星半点。

    可惜工部的人没亲眼见识佛郎机炮的威力,尚停留在这是什么大口径鸟铳的误区中,竟然连宝贝在手都没察觉,居然还想销毁?

    亦或者是说工部的人不想承认外藩的武器比大明朝先进,担心被皇帝怪责,所以要赶紧销毁罪证?

    沈溪道:“下官在泉州亲眼见过佛郎机人火炮的威力,此事请谢阁老三思。若佛郎机人火炮不可取,何至于佛郎机舰队所过之处,大小国家皆被其侵占?”

    谢迁不屑地回答:“让我大明战船过去,照样可以令那些大小国家灭亡。但山长水远,实不可取!”

    沈溪心道,大明朝的船过去是能把人家给灭了,但那完全是靠人海战术取胜,根本不是靠军队强横的战斗力。纵观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总共有多少?每支派出去的舰队也就几百人吧,但人家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走一路抢一路灭一路,你当人家的火器是小孩子的玩具?

    沈溪道:“兀良哈人没见过佛郎机人的火炮,或许可以给他们开开眼界。”

    谢迁眼睛露出些微精光……年老成精,沈溪稍微一点拨,他立马明白个中深意,那便是扬长避短。

    蒙古人没火炮,就让他们见识一下火炮的厉害,佛郎机人善于操舟却没多少骑兵,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明朝万骑狂奔的壮观景象。

    谢迁指着沈溪,笑道:“你小子倒是出了个好点子,不过要给兀良哈人看的,不是佛郎机人的火炮,而是我大明朝的火炮,如此才能扬我国威!”

    沈溪心想,你那种发个大铁球出去砸人的火炮,就算打得再准又如何?

    人家草原人可不会建座城池给你去轰!

    兀良哈人看到后只会想,这是什么傻逼玩意儿?嗯,回头倒是可以抢几门炮回来,对着北关的关口轰,如此劫掠中原会方便、更有效率!

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 
沈溪并非是理工男。

    理工男若是穿越到古代,首先想的便是搞各种发明创造,大炼钢铁,来一个工业救国,而像沈溪这样的文科男,所做的无非是改变国人的********,先救人心再救国。

    只有掌握权力才会在大明朝这个封建****发展到巅峰的朝代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也就是说要先往朝廷高层爬。

    理科男更重实干,但沈溪不是那种只会耍嘴皮子的人,他自己也想做点儿实事,至少不能让大明朝继续贫瘠积弱下去。

    从谢迁手里领到两个差事,沈溪回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把宣纸铺好,再从工具房拿来专门的制图工具和特制染料……

    沈溪准备画一副佛郎机炮的结构图。

    这可并非沈溪擅长,一些外表能看到的东西容易画,比如说外观,又比如说各个部件的比例,但里面的构造,足够让他这个文科男吃一壶。好在沈溪于泉州城时曾将缴获的佛郎机炮仔细研究过,又找来些泉州的工匠分析框架结构,当下能根据记忆将结构图大致画出来。

    佛郎机炮是一种早期的后填装滑膛加农炮,属于“子母炮”,由一个主炮筒和五到九个子炮筒组成,分别称之为母铳和子铳。

    发射之前,先将子铳内装满弹药,轮番将子铳装入母铳的弹室,发射之后退出子铳,轮换填装,如此可大大提高射击效率。

    佛郎机炮的优点是可以作为火力压制的守城炮来使用,火炮对着的方向,覆盖面相当广,相当于散弹炮,一炮下去铺天盖地,无论骑兵、步兵必定要折损不少,尤其适合北部边境关隘守城之用。

    这种炮的缺点是子铳和母铳之间缝隙太大,在发炮时无法形成密闭的气体环境,以至于射程不远。

    但即便如此,也远比大明朝笨重的发射大铁球的火炮先进许多。

    沈溪想过,在暂且无法对佛郎机炮进行改进之前,首先就要学会这种技术,哪怕是照猫画虎,也比夜郎自大要好许多。

    大明朝军械所其实是有能人的,有了他的先进理念作为支撑,不难在几年时间里赶超西方的火炮技术,未来甚至可以继续发展,制造出领先世界的尖端武器。

    沈溪全凭一股雄心壮志做事情,他知道自身有许多不足,因为他只是个对物理、化学了解得不多的文科男,但他至少知道后膛装火器比之前装火器的巨大优势,明白炮管膛线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太过高深的不行,但把他脑海中的东西拿来引导大明朝工匠,捅破阻碍科技进步的那层窗户纸还是可以的……

    沈溪在这边忙活,谢韵儿和林黛则在旁边看稀奇!对她们来说,沈溪画的东西太过深奥复杂,她们连普通的大明火炮都没见过,何曾见过造型更为复杂的佛郎机炮?

    到晚饭时,沈溪仍旧没有罢休的意思,谢韵儿不想打搅沈溪,便让朱山把饭菜继续在灶上热着,等沈溪忙完。

    等沈溪做完手头一切,林黛已熬不住回房去了,只有谢韵儿挑灯默默陪着他。

    “不知不觉天都黑了,几时了?”

    沈溪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夜色,感觉有些疲倦。

    “已经快三更了!”

    谢韵儿稍微带着埋怨道:“相公也是,在外面忙公事也就罢了,回来也不知道爱惜身体……灶房那边还让小山给您热着饭菜呢。”

    沈溪惭愧一笑,道:“为夫下次会注意。”

    谢韵儿亲自出去叫朱山,过了一会儿跟朱山一道把饭菜端了过来,朱山伸了个懒腰,随后打着呵欠道:“终于可以回去睡觉喽。”

    谢韵儿白她一眼:“年纪不老小了,还没学个正形?看来都被咱家老爷给带坏了。”

    朱山偷瞧沈溪一眼,发觉沈溪没生气,这才悻悻离开书房,等人走了,谢韵儿才坐下来,陪沈溪一起吃饭。

    “你也没用饭?”沈溪看着谢韵儿。

    谢韵儿摇摇头道:“咱们家里可没那么多臭规矩,没说老爷不吃饭下面的人就要挨饿,妾身跟黛儿都已用过了,不过有人陪着相公才吃得香,等相公吃过妾身再收拾。”

    沈溪听了心里一阵温暖。

    谢韵儿聪明贤惠,又会持家,最重要的会疼人,有大妇的风范能镇得住家宅,这样的妻子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沈溪吃饭时,谢韵儿在书桌前打量沈溪所画的火炮结构图,她小心翼翼,生怕烛泪滴在上面,不敢伸手去摸,只是觉得沈溪画的东西好神奇,看过上面描述的文字,才知道是火炮,而且是佛郎机人的火炮。

    “相公不是将佛郎机人打败了吗,而今为何还要画狄夷的东西?”谢韵儿回过头看向沈溪。

    沈溪正色道:“因为他们火炮先进,我们要取长补短,工部的人查看后觉得没有可取之处,我觉得就此放弃太可惜了,便亲自动手把图纸给画下来,回头连同奏本一道交给谢阁老,让他上呈天听。”

    谢韵儿笑道:“相公身为翰苑学官,所虑事情是否多了些?人家做官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到了相公这儿,却主动把活计揽到身上。”

    沈溪闻言不由叹了口气,他自己何尝不想轻松一点儿?可身为穿越者,身上背负的责任让他轻松不起来。

    以佛郎机炮为例,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直到嘉靖年间才开始仿制,这就延后了三十多年,等于在这期间大明朝的武器制造水平基本停滞不前,自己故步自封,外面的世界却万象更新,佛郎机炮之后是红衣大炮,再就是线膛炮和榴弹炮……

    世界在进步,一旦大明停步不前,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后于世界。

    沈溪道:“这大概就是韵儿你说的能者多劳吧。”

    听到沈溪称呼自己闺名,谢韵儿粉颊上涌现一抹红晕,在烛光照耀下显得明媚动人,她轻声问道:“那相公今日可忙完了?”

    “嗯。”

    沈溪放下碗筷,微笑点头。

    谢韵儿越发羞赧,连耳朵和脖子都红透了,她迈着细碎的步子走到沈溪跟前,像是要收拾碗筷,但目光更多地落在自家相公身上,轻声细语:“相公今日那么忙,妾身本不该缠着相公……”

    她话没说完,沈溪便已明白,谢韵儿情动了。此时他已不是之前那个毛头大的孩子,更懂得体谅妻子,而且也不再力不从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默默上前,将谢韵儿横抱起来。

    “相公……”

    谢韵儿没想到沈溪如此霸道,不过既然是她自己开的口,沈溪强势些,她心里反而欣喜异常,至少心里对“老牛啃嫩草”的负罪感轻一些,“等妾身将碗筷收拾了再……”

    沈溪笑道:“有小山她们,等明天收拾也不迟,与娘子百年之好,却是片刻都耽误不得。”

    谢韵儿含羞带臊地白了沈溪一眼:“相公越来越不正经了,嘘,小声些,别把黛儿和小山她们吵醒……”

    ……

    ……

    八月十四是太子朱厚照的“期中考试”之期,这天天刚亮沈溪就到詹事府点卯,因为考核在下午,上午他得继续去东宫给太子讲课。

    进了紫禁城,在前往撷芳殿前,他折道内阁,把自己昨天辛苦大半夜的劳动成果交给谢迁。

    谢迁看过后,脸上眉毛胡子挤成了一块儿,问道:“这是什么鬼画符?既然要上奏,该去通政使司,给我算怎么回事?”

    沈溪笑道:“这不是让谢阁老您检查一遍,免得递交上去,依然会被您老给打回来?”

    谢迁瞥了沈溪一眼,轻哼一声:“你小子有些鬼机灵……不过,难道不是当日老夫压下你的上疏,因此而打趣?”

    “不敢不敢,其实给谢阁老看的主要目的,是想让阁老帮忙斧正,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学生也好回去修改。”

    “这还像句人话……”

    话说了一半,谢迁停下来,瞪向沈溪……我身为内阁大学士,公事繁忙,平日里就是给你改奏本的?谢迁转而又想:“以后用这小子的时候还多,眼下帮他一回无可厚非,他画的东西,看起来有模有样,倒是可以拿回去好好研究。”

    谢迁道:“奏本和图纸留下,你先回去,东宫进讲,那可是片刻也不能耽误。”

    目送沈溪走远,谢迁把奏本和图纸顺手揣进怀里,嘴里小声嘀咕:“帮你斧正?那得看看我何时有时间……”

    当天有午朝朝会,由于手头尚有几个奏本没有拟好票拟,谢迁返回内阁,跟刘健、李东阳进行商议,根本就无暇管沈溪的奏本。

    等商议完,时间差不多了,谢迁简单收拾过便去皇帝的日常便殿乾清宫,连怀里有份奏本的事情都给忘了。

    本来午朝之期是明天,可大概是为了节前把所有事情都给处置完毕,来日中秋佳节朝廷会有一天休沐,官员自己家中午一般会有庆祝阖家团圆的宴席,到晚上宫廷也会赐宴,一天有两顿好吃好喝。

    节日前的朝会氛围,相对轻松,毕竟眼下大明内部安稳,华北以及中原地区的旱灾得到及时治理,高明城人已经回京,另一头鞑靼人撤走,边疆算是安定下来了。

    眼下还算重要之事,莫过于佛郎机和兀良哈人遣使到京,朝廷如何接待,还有中秋之后的围猎应该怎么举行,都需要商定好。

    大明已多年没有举行过围场围猎活动,这种活动一向被文臣诟病,儒家思想里,天子应该用德治、仁治、礼治、孝治来治国,围猎这种事情根本是荒淫嬉戏,只是今年相继遭遇外敌入侵,朝中反对的声音才不那么强烈。

    这也是吏治清明,下面文官相对开明的结果。像朱佑樘这样的皇帝已经很不错了,总跟皇帝唱反调,以为当皇帝的时时刻刻都会有好脾气能容忍臣子撒野?

    况且秋围素来是盛世王朝所推崇的,官员正好可以离开京城到外面休闲放松,即便不会骑马,等总算能跟着到围场去吃几顿好的,秋高气爽再喝点儿小酒,想想日子似乎挺逍遥。

    官员们带着轻松的心态到了乾清宫,可等朝会一开始,议题就没那么轻松了。

    兵部尚书马文升上来就奏请,北关将士装备陈旧,战时无法与鞑靼骑兵正面相抗,恳请弘治皇帝加大军费投入,改善装备,增加军饷。

    ************

    ps:第二更到!

    今天还有一章,明天开始天子逐步恢复状态,争取保底更新五章,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订阅)() 
大殿内参与午朝的大臣尽管都没有说话,但对马文升的奏请却颇有些不以为然。

    鞑靼人犯边,你们军方龟缩不出,分明是怯战,却要把责任归咎到武器落后上,这是要找理由开脱啊!

    但马文升怎么都是名臣,而且还是功绩卓著的老臣,弘治十三年朝堂七卿的更替中,只有他跟刚上任户部尚书不久的刘大夏没有变动职位,其余各部尚书、左都御史,皆致仕或者是调离本来职位。

    吏部尚书屠滽被理科都给事中魏玒等人弹劾,说他结交外放外地大臣,给这些大臣升迁行方便,尽管弘治皇帝没有接纳弹劾,但屠滽自行请求致仕,最后得到弘治皇帝准允,皇帝赐屠滽每月米三石、杂役四人返乡,这样的能臣只能落得个黯然回家种地的下场。

    如今代替屠滽担任吏部尚书的是刚从南京回来的倪岳。

    倪岳可是位牛人,弘治六年便是礼部尚书,但因为挡了与张皇后家有姻亲关系的徐琼的道,弘治九年调任南京吏部尚书,随后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等徐琼致仕,他又回到京城,担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

    刑部尚书白昂致仕,代替他的是左都御史闵圭,左都御史如今为前南京刑部尚书戴珊,礼部尚书由原来的礼部左侍郎傅瀚充任。

    工部尚书徐贯致仕,代替他的是工部左侍郎曾鉴。

    因为坐到六部尚书的位子上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