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朱厚照一时间没弄明白其中内在关系。
沈溪再道:“若刘瑾一心造反,今晚便会谋朝篡位,若陛下不当机立断,恐怕会有祸事发生。但若将刘瑾捉拿归案,将潜在的威胁清除,若最后证明刘瑾是清白的,臣愿以死谢罪!”
“不用,沈先生言重了,朕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觉得这么做太过冒失,总归现在什么事都还没发生……”
朱厚照犹豫不决,他一方面想相信沈溪,一方面又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以至于他这个当事人竟然想抽身事外。
谢迁上前道:“陛下,请您相信臣等,刘瑾如今已调动五城兵马司人马,甚至开始指派五军都督府出兵,宫内或许也有人要对陛下不利……如今朝中大多数人均附逆刘贼,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必须当机立断啊!”
张苑也在旁帮腔:“陛下,不能犹豫了。”
“那……那该怎么办?”朱厚照一脸茫然。
沈溪道:“请陛下即刻调遣英国公张老公爷,由张老公爷坐镇五军都督府,将城内叛逆肃清。五城兵马司需要有人接管……陛下不可在此久留,京师内刘贼眼线众多,陛下不妨跟臣出去看看,以证明微臣并无虚言。”
“好!就这么办,赶紧去找张老公爷,再就是派人接管五城兵马司,还有……哎呀,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沈先生你来安排吧。”
朱厚照慌乱不已,不过还是觉得沈溪言之在理。
就算刘瑾只有一成谋逆的可能,也要把这件事当成十成来办,没时间找证据,大不了将人拿下后细查,如果证明刘瑾是被冤枉的,再还其清白就是。
这也是朱厚照从来都不把太监当成人看待,在他眼里阉人本为家奴,用得顺手,或许会给好脸色,若生出二心,无需任何理由就能宰了。
浏览阅读地址:
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
朱厚照跟随沈溪一起出了院子。
谢迁没有停留,带上朱厚照的手信去找张懋,至于张苑、花妃和张永,则换了身便装跟在身后。
一行人离开小院,摸黑向右边的小巷走去,张苑突然一指后方:“陛下,大事不妙。”
朱厚照回首看了过去,但见左面临近大街的巷口涌进不少兵丁,举着火把,挨家挨户敲门,夜色中传来惨叫声和哭喊声。
看到这画面,朱厚照身体抖个不停,心中为及时离开院子而庆幸不已。
“沈先生,这”
朱厚照只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沈溪。
沈溪道:“陛下,这还不够明显吗?刘瑾察觉有异样,开始出动兵马在城内大肆搜捕了。”
“那当如何?”朱厚照紧张地问道。
沈溪看了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的张苑和张永一眼,道:“此时应当命令张苑张公公领上直二十二卫人马,再以张永张公公往三千营营地,接管军权如今三千营可在刘瑾掌控中,不及早拿下来恐变生不测。”
“哦沈先生刚才怎么不说?张苑、张永,你们赶紧带朕的兵符去”
朱厚照正要找兵符,忽然想起自己出宫时太过匆忙,根本没记着带这些东西,在身上摸索半天后苦着脸问道:“沈先生,朕忘了带兵符,如何是好?”
沈溪发现朱厚照做事丢三落四,当即道:“陛下不妨让两位张公公自行前去,只要携带陛下手谕或信物便可侍卫上直军和三千营将校知道二位公公在陛下跟前的地位,有他二人,保管没人敢造次。”
“行,那你们现在就不忙,先等朕把谕令写好。”
朱厚照急忙找纸笔,可惜依然遍寻不得。
好在沈溪早有准备,引导众人走进另一条胡同,来到一间紧闭的茶肆前,轻轻敲了敲门板。很快房门从里面打开,沈溪凑上前简单说了两句,便得到允许可以暂时借地方一用这里的掌柜和伙计都是沈溪手下的情报人员,根本就不缺桌椅和文房四宝。
借助昏暗的烛光,朱厚照仓促地写了两份诏书,交到刘瑾和张苑手里。
张永和张苑临行前,沈溪嘱咐道:“你们领军后,直接带人查抄刘瑾府宅,最好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拿下,再便是将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等人逮捕归案,参与谋逆之人,一个都不能放过,由陛下亲审!”
“是,是!”
张永和张苑应声后匆忙而去。
朱厚照急切地问道:“沈先生,接下来我们去何处?”
沈溪想了想,道:“先往沈府吧相信刘贼发现臣失踪,定会派人四处找寻。他们不会想到这个时候臣会自投罗网,返回自家府宅正所谓灯下黑,有时候最危险之所就是最安全之所。”
“这可真是出其不意啊行,就按沈先生说的办。”
这个时候朱厚照对沈溪可谓完全信任,浑然忘记自己身边没有侍卫保护,甚至连个服侍的太监都没有,孤家寡人跟着沈溪到处跑,从未想过沈溪会害他。
一行人出了茶肆,沈溪假装向老板谢过,然后带着人穿过胡同,小心翼翼往城北而去,这一路上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到处砸门的五城兵马司官兵。
至此朱厚照已完全相信沈溪的话。
等来到沈府大门附近的巷口,沈溪突然停下脚步,朱厚照不明所以,探头向前看了一下,然后惊讶地问道:
“先生为何不走了?以朕所知,前面就是先生的家”
“人还没撤!情况不太妙啊”沈溪指着远处道。
朱厚照仔细一打量,果然发现夜色掩映下,大批黑影在沈府门前晃动,顿时有些发怵。
沈溪脸色一沉,向马九一摆手,马九马上带人悄悄靠了过去。
不多时,马九赶回来复命,身后除了两具尸体外,还有一人五花大绑,嘴巴被塞上了烂布条。
沈溪上前,扯下塞嘴布,厉声喝问:“可知我是谁?”
“沈沈沈大人?”
那人看清楚是沈溪,吓得说话都结巴了。
沈溪没让此人见到朱厚照,事实上就算见了也不认识,沈溪继续喝问:“你是哪里来的贼人,胆敢围在我府宅周围,不想活了?”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小的乃是北城兵马司副指挥焦上榆,刘公公调遣小的领兵在这里候着,随时听从调遣,只要他一声令下,便一把火将您府宅给烧了小人只是奉命办事,求大人开恩哪!”
朱厚照一听火冒三丈,冲上去喝斥:“直娘贼,你乃兵马司所属,居然敢奉乱命烧朝廷命官府宅,还有脸求饶?给朕拿兵器来,看朕不砍了他!”
朱厚照是个暴脾气,之前他还有所怀疑,等亲自见到沈溪府宅被人围困,现在听到口供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兵,顿时再无怀疑,心中已把刘瑾当成实打实的逆贼看待。
他正要找刀砍人,却被沈溪伸手阻拦,“陛下岂能为区区贼人脏了手?微臣自会找人处理”
本来沈溪没打算杀这个焦上榆,但现在朱厚照主动跳出来表明身份,为确保安全,不杀不行了。
马九等人跟着沈溪从战场死尸堆里爬出来的,杀人自然是毫不含糊,沈溪一摆手,命令将人带到旁边解决掉。
“沈先生,你说现在该怎么办?京师已乱成这样,怕是皇宫那边也出事了如果刘瑾找不到朕,恐怕会在城内大肆搜捕。”朱厚照担心地道。
沈溪安慰:“陛下不必担心,谢阁老已去请张老公爷出山,再加上有张永和张苑两位公公带兵肃清叛逆,相信要不了多久,京城局势便会安定下来。”
朱厚照颔首道:“希望如此吧!那现在就干等着?”
“嗯。”
沈溪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怕是没有任何事情做马九,你在附近随便找个院子,先从院墙摸进去,把人控制住,请陛下进去休息!”
“是,大人。”
刚刚杀过人返回来的马九再次领命而去。
不多时,马九打开一户人家院门出来,朱厚照进到院子,见柴房那边亮着灯,原本这家人被强行带进柴房,在刀刃相逼下谁都不敢吭声,沈溪随即让马九带了银子进去安定人心,把这里当成临时落脚地。
就在沈溪请朱厚照出宫,计划顺利展开时,刘瑾刚从皇宫出来,根本不知道一出大戏已开锣。
尽管刘瑾对朱厚照有诸多不满,但尚未转化为仇恨,就算平日偶尔想到谋反自己当皇帝,事后也会吓得出一身冷汗理智告诉他篡位绝无成功可能。
刘瑾带着孙聪回到府宅,张文冕一直等候在那儿。
张文冕上前,紧张兮兮地问道:“不知今日公公在宫中是否一切顺利?”
刘瑾笑而不语,孙聪也笑了,安慰道:“炎光多虑了,不但沈尚书没有在陛下跟前说什么,就连张永和杨应宁也未敢多言,旁人更不用提了。”
“沈之厚果真什么都没说?”张文冕有些不可思议,“这似乎跟他的性格不相符啊,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提?”
说话间,张文冕蹙眉沉思,觉得事情太过出人意料,但具体哪里不对去无头绪。
刘瑾道:“今日之事暂告一段落,陛下已同意让沈之厚去三边任总制,便宜这小子了还是要趁早将其解决掉,最好让他在西北任上暴毙之前几次刺杀都没成功,他不但不收敛反而行事越发肆无忌惮,老是给咱家添麻烦,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行不能让他这么嚣张下去了。”
孙聪非常为难:“可是公公,此人身边护卫很多,且为人小心谨慎,之前他在宣府时,几个月连总督府大门都不出,实在难以找到机会下手。”
“就不能买通他身边人?他带去的人收买不了,就收买地方上的人,在井水和他们买的米粮中下毒,咱家权倾天下,难道连个沈之厚都解决不了?若明年,陛下御驾亲征打鞑子,出了状况可如何是好?只要姓沈的小子死了,陛下绝不敢贸然开战”
刘瑾丝毫没感觉危机临近,依然在跟孙聪和张文冕商议除掉沈溪。
张文冕道:“公公,先不说如何除掉沈之厚,在下担心,沈之厚有别的办法跟陛下进言他今天举动太过反常,公公岂可掉以轻心?”
“炎光,说你多心了你还不信!”
孙聪见刘瑾脸色不好看,忍不住出言责怪,“沈尚书怕家人出事,岂敢轻易向陛下进言?你没见到当时的情况,沈尚书多次想开口说话,都被公公怼了回去,只能黯然提前退场,而且跟踪的人亲眼看着他回府,如今沈府周边戒备重重,只要他一天不出京师,一天就会被盯着!绝对不会出事。”
“唉!希望如此吧。”
张文冕忧心忡忡,“就怕沈之厚背后有阴谋。”
刘瑾笑道:“炎光,有时候你就是太小心了,朝廷如今已尽在咱家掌控中,沈之厚锐气早挫,现在京师一切都是咱家说了算!沈之厚出京后再也没机会回来,这将是他在京师的最后时光!”
刘瑾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
朱厚照全面放权后,满朝上下的确再无人能对他构成威胁。
除了朝堂外,他的手更是伸向了军队,京城没有人比他的权势大,甚至他觉得连朱厚照都要靠边站。
只是刘瑾忘了,他的一切都来自于皇帝赐予,如果皇帝收回,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就在刘瑾高枕无忧准备好好睡一觉,以化解这几日为防备沈溪回京而造成的劳累时,京师内由沈溪策划,朱厚照参与执行的除刘瑾行动还在继续中。
这次行动可说异常顺利。
谢迁去见张懋,本来张懋不会在深夜见客,但这次谢迁带着圣旨前来,尽管张懋满脸不可思议,但却相信谢迁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
“于乔,你可别拿你身家性命开玩笑,说刘瑾谋逆,且陛下下旨稳定京师,若最后证明是虚报的话,可是要掉脑袋的!”
张懋对谢迁“好言相劝”,但谢迁手上拿着的由朱厚照亲手书写的谕令不假,除了字迹稍显奇怪外,上面留有朱厚照的随身印玺。
谢迁板着脸:“张老公爷,你是觉得先后服侍三位皇帝的老夫,有胆子欺君罔上,是吗?现在京师安定,全系于你一身,刘瑾趁着之厚回朝,密谋造反,形势危急你是相信老夫,还是相信刘瑾?”
张懋并不认为谢迁会谋逆,但觉得这祖孙二人可能会假借朱厚照的名义杀刘瑾,来个“先斩后奏”,张懋最希望的当然是见到朱厚照,从皇帝口中得到证实,于是道:“于乔,陛下现如今人在何处?老朽此时可能进宫面圣?”
“陛下不在皇宫内苑,如今已转移到安全之所”谢迁道。
张懋听到后有些难以置信,不认为生性轻佻的朱厚照会慎重到这地步,居然能在刘瑾谋反时提前转移。
谢迁道:“你派人先去稳定五军都督府,我这就带你去面圣。”
“你带我咳咳,容老朽先想想”
张懋此时心情七上八下,跟朱厚照之前的反应类似,他认为很多事经不起推敲,刘瑾谋逆前居然没有任何征兆,太过匪夷所思。他不觉得一个太监有胆量造反,只是谢迁言之凿凿,让他无法生出怀疑。
“京营那边才是关键”
张懋想提醒谢迁,让谢迁去找寿宁侯和建昌侯。
毕竟张氏兄弟负责掌管京师安全,张懋不过是名义上的军队统帅罢了,不觉得关键时刻自己的名望能发挥多大作用。
谢迁没好气地道:“现在尚不知外戚党是否被刘瑾收买,我只知道张老公爷你绝对不会归附阉党,今日事态严重非要你出马不可,或者张老公爷你点一部分人马,跟我一起去端了刘瑾的老巢!”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张懋是有名的老狐狸,没有立功的打算,因为他知道立再大功劳,也还是世袭的公爵,最多是赏赐一些田宅,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最终张懋还是答应站出来主持大局。
不过不是因为谢迁说服,而是因为五军都督府来人,告知张懋一些情况。
在张懋做出决定前,城内兵马调动频繁,除了五城兵马司异常外,御林军也出动了。
张懋顾不得别的,先去五军都督府坐镇在没有兵部调令的情况下,他只能保证都督府这边不乱,其余的事情则要静观其变。
朱厚照和沈溪仍旧在距离沈宅不远的小院中等候。
在朱厚照焦急不安的等候中,一直过了午夜,外面突然传来剧烈的马蹄声,马九进来奏禀:“御林军往沈府方向来了。”
沈溪点头:“看来是张苑张公公带侍卫上直军的兵马前来护驾。”
“沈先生,你可一定要确定是张苑如果认错人的话,可能会有大麻烦。”朱厚照担心地说道
沈溪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带着朱厚照一起出了小院。从院门这边看过去,但见那些包围沈宅的黑衣人已悉数被拿下,再仔细一打量,人前人后指挥这一切的正是张苑。
“张苑!沈尚书不是让你先去查抄刘府吗?为何你在这里?”
张苑知道皇帝就在沈宅这边,立功心切,优先跑来护驾,谁知道刚见到朱厚照后,就被劈头盖脸一通教训。
张苑委屈地道:“陛下,奴婢已派人去捉拿贼逆,但惦念陛下您的安危,这才亲自领人马来护驾。”
朱厚照见到身前黑压压跪倒一片,手拥大军顿时有了底气,满意地点了点头:“朕这次要亲自带人去捉拿贼逆”
没了后顾之忧,朱厚照便想逞个人英雄主义。
沈溪道:“陛下不宜亲自前往,困兽犹斗,若刘瑾知道计划败露,必定铤而走险,那时圣驾可能会受到惊扰。”
“有这么多人马,怕什么?”朱厚照显得无所畏惧。
沈溪可不会让朱厚照亲自去捉拿刘瑾,甚至不会让朱厚照见刘瑾,否则刘瑾打感情牌,朱厚照必然会心软,而且刘瑾谋反这件事一时间无法坐实,先得找出证据来,务必要让朱厚照先入为主,如此刘瑾才没有狡辩的机会。
沈溪道:“陛下还是回宫坐镇较为安稳,现在城中局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微臣来解决,陛下身为帝王不宜亲自出面。”
朱厚照固执己见:“朕要亲自动手。”
沈溪见朱厚照决心很大,不由摇头苦笑:“陛下先待整理好兵马再往微臣前去打头阵。”
“好,沈先生先去,朕随后就到。”
朱厚照被沈溪说得有点儿担心,只是碍于面子才一直坚持要亲自出马,心想沈溪先把贼逆拿下,自己只管去捡现成便可。
在朱厚照授意下,沈溪点齐人马,大概有两百多人,风风火火往刘府而去。
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
沈溪领军抵达刘瑾府宅前时,朝廷两路人马已到达,一路系由张苑派来围住刘瑾府宅的御林军,另一路则是由张懋、谢迁和张鹤龄所率京营兵马。
看到御林军按兵不动,沈溪暗忖:“张苑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派兵过来围而不攻,不是给刘瑾提供翻盘的机会吗?他所派兵马,看起来不少,但若被刘瑾以司礼监掌印的身份进行威胁,不是要被缴械?”
“刘瑾执掌朝政多年,权势熏天,一向作威作福惯了,侍卫上直军将校稍有犹豫,就会被其所趁……这个时候,只有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刘瑾拿下,才不会让其有反扑的机会。”
好在这里还有五朝元老张懋坐镇。
沈溪骑在高头大马上,略一观察就发现张懋带来的官兵数量明显在他之上,仅刘府门前就有四五百京营兵,再加上封堵刘府其余门庭和院墙的兵马,总数当在千人以上。
张懋、谢迁和张鹤龄此时已进了刘府,沈溪翻身下马,正要带兵入内,却被京营兵拦了下来,沈溪大喝一声:“怎么,连本官都不认识了?”
“沈大人,您这是从何而来?”
京营中下层将领基本都认识沈溪,这些人多数都是几年前京师保卫战中拔擢起来的,隔了这么久依然记得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事中沈溪如何挽狂澜于既倒,在他们心目中,沈溪俨然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沈溪举起朱厚照手谕,道:“本官奉皇命而来,捉拿逆贼刘瑾!”
如果是旁人,京营将士或许还要求证真伪,但现在面对的人是沈溪,当沈溪把朱厚照手谕高高举起时,刘府门前已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