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阵图对于保卫地球联盟争取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才使得保卫地球联盟在最艰难的时候扛了过来。
“你要把这当成真正的战场,打战可不是儿戏。你华夏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的,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易三一边忍着凯尔在耳边叨叨叨,一边拿着合金机关炮冲锋陷阵。
“我跟你说啊,刀枪无眼,你别看这点阵图看起来逼真。但是战场上,流矢飞箭可不是计算机能够模拟的。你知道么,我有个兄弟啊。在敌人扔的炸弹的射程百米外了,还是被弹片削去一只耳朵。”凯尔继续叨叨叨。
易三忍住怒火,恨不得亲身拿着合金大刀狠狠削凯尔一顿。一定还要配上:“叫你叨逼,叫你叨逼,叨叨叨。”一边踹一边喊才能解气。
易三一个不注意,一道激光炮射穿易三的腹部,易三感觉腹部一凉,随即一阵剧痛传遍全身。
易三低头一看,腹部的伤口是一个切面光滑的圆洞,边缘有灼烧的痕迹,因为激光带的能量在射穿腹部的同时,将易三伤口的皮肤组织灼烧的凝结了,没有血液溅出。易三呆呆的看着这个贯穿身体的大洞,随即脊椎传来一阵剧痛,易三倒了下去。因为激光炮已经把易三的脊椎打断了。再也支撑不了易三的体重。
易三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易三觉得越来越冷,眼皮好重,眼睛快要睁不开了。易三看到一个类人生物正在靠近他,手里拿着一把冲锋枪,对准易三的头颅。
“崩。”易三看到那个类人生物全身爆开,蓝色的血液一股脑的洒在不能动弹的易三身上。
这种类人生物,其实在易三想象里,这就是外星人。类人身材矮小,头颅巨大,光滑的头皮只有稀松的黄白色的软毛,眼睛上没有眉毛,眼里没有眼白,全是黑瞳,鼻子没有鼻梁,两个鼻孔贴在脸中央。朝易三下巴呼气。这个类人生物还没有死绝。
它的手搭在易三的肩膀上,狠狠地抓住易三腋下,指甲深深嵌入易三的皮下组织内。不知是因为怨恨还是疼痛。
它的肢体纤细,手指细长,指节上面还长有鳄鱼皮般的褶皱,指甲墨绿。
易三闭上眼睛之前,看到一个帅气的身影,戴着头盔,黑色的谷歌眼镜,灰色的贴身战衣。战衣各处都有口袋和绑绳,他腹部别满匕首短刃。奇怪的是,他战衣靠近腰侧处的口袋里还装着一瓶饮料。
“小子,不用谢我。他们欠你的。现在我就去帮你讨回来。”这个人对易三说道。
易三看到这个人了,是王小明。
易三对王小明伸了伸手似乎要说什么。
“不用谢,都是了不用谢。”王小明摆摆手,大气地说道。
王小明惊觉会有危险,想一个倒扑。可是迟了。一记激光炮直接轰掉王小明整个大脑,脖子剩下碗口大的灼烧性伤疤。轰然倒在易三面前,扬起的灰尘盖了易三一脸。
“小明,小心身后。”小明倒下的那一刻易三的这句话才艰难地说出口。
在三维点阵图之外,易三和王小明的体征各种指数全线飘红,滴滴滴滴的警告音同时响起。
医护人员按照流程立刻给他们予以施救。片刻他们体征指数回到正常。
王小明直接跑过来对易三说:“你个神坑,专坑队友。”
凯尔看不下去了,幽幽地说道,“还恶人先告状了。你没看当时易三的眼神么,他在提示你有危险。你们是默契不够,在战场上,忧犹寡断是大忌。单枪匹马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尝试,合作才是正途,组团才是王道!”
“拜托,你不要再叨叨叨了好么,都一个月了。走,我们继续,这次让我选地图。我要在阿尔卑斯山脉作战。奇怪为什么没有我们基地战场的地图。”易三终于提出了这个问题。
凯尔对易三作了一个嘘声的动作。表示这个时候不应该问这个。
“我待会再跟你解释。”凯尔小声对易三说道。
“赶紧赶紧的,我就要进刚才那个图,看看是哪个四脚虫子杀的我。”王小明愤愤不平道。
“也好,是时候练习一下我们的默契度了。”凯尔说道。
凯尔、凯文、王小明和易三同时连上一台点阵图,进入了战斗模式。
他们四人匍匐在一个防御工事的战壕里,战壕的四周已经填满同伴和类人生物的尸体。干涸的血迹渗入战壕的泥壁,泥土被染成葡萄紫了。
凯尔搜了一下旁边倒下的同伴尸体的口袋,拿出一包香烟。自顾自地点着抽了起来。
“少抽点。”易三提醒到。
“小屁孩懂什么,要不是看你不到十八就硬塞你一支了。”凯尔重重地抽了一口。眼神变得迷离了起来。
“你知道为什么点阵图内没有各基地的地图么?”凯尔问道。
“我现在有点明白了,是要保密对么?”易三想想觉得应该是出于保密。
“你说的没错,五年前,我们把基地附近地图和我们的防御工事输入点阵图,让我们的士兵参与训练,那场战斗。简直是单方面屠杀啊。我们杀的他们落流水。”凯尔握着拳头作出拿着大刀横劈的动作。
“然后呢?”易三知道应该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接着,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其他基地,其他基地也用的十分好。我们以为我们就要胜利了。可是,接下来,‘他们’直接发起总攻。‘他们’在完全熟悉我们的防御工事的条件下,先用导弹炸掉我们的防御系统和指挥联络线路,再用重甲推毁我们的炮台。最后指派一群基因怪物和我们前线战士殊死拼搏。我们前线的战士在没有任何后援和与通信无望的情况下,几乎全军覆灭。我们在那一战几乎崩溃,各基地的通信几乎全毁。伤亡都统计不出来。现在依然有一些落单的基地在苦苦支撑,寻求救援。”凯尔悲怆地掐灭烟头。
“是间谍么?”易三猜到了。
“对。他们演的好一出苦肉计,大开城门诱敌深入,然后再来个瓮中捉鳖。”凯尔又点了一根烟。
“所以你知道点阵图为什么没有基地地图了吧。”凯尔随即又把烟掐了。
“那间谍怎样?”易三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据说是太平洋的东京基地,但是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出来。话说还把王小明关了几个月。”凯尔看了一下表情凝重沉默的王小明。
“为什么?”易三随口问道。
“我活了下来。”王小明淡淡地说道,好像这件事看起来无关紧要。
“对不起。”易三抱歉道。
战争的残酷有时不是死去的人,反倒是活下来的人。要一直曾受这战争带来的后遗症。
易三伸手想让凯尔给一支烟。
凯尔拿着烟盒抖了抖,发现已经没有烟了。随即手把烟盒捏扁扔在脚下。将手里的半根烟伸过来。
易三接过烟,一缕白烟沿着凯尔的手的轨迹缓缓升空。
“把它掐了,误事。”王小明看着升起的白烟觉得会暴露他们的位置。
易三还没将烟放入口中,一个金属罐子落在他们面前,吱吱的冒着白烟。
“这是啥?”易三没有反应过来。
“fu*k!”凯尔和凯文闭上了眼睛。
“崩。”一道火光夹杂着血雾弥漫整个战壕。
他们四个回到现实。
“我都说了吧,误事,这次敌人的脸都没看到。”王小明无奈着看着凯尔。
“哎,是该向工程师反映一下程序问题了。特么的烟没放一整包就算了。这味道也太特么假了。”凯尔怪刚才那支烟不好。
“味蕾是人体差异性最大的器官之一。能够模拟到这种程度你就知足吧。”凯文也对凯尔无语。
易三无语地看着三人。
这个时候,指挥室下达了一道命令,是关于搜寻地球基地的命令。
第十四章 噬土细菌()
“搜寻计划?不是要准备大战了么?”易三惊讶道。
“说你是两百年前的人我还不信,现在我信了。”凯尔拍了拍易三的头。
“这是掩人耳目用的。”王小明说话向来简洁。
“不过,这倒是个不错的计划。”凯文点点头说道。
原来,这是基地组织惯用的手法。因为五年前的间谍渗入让基地对任何事都畏手畏脚。因而在每次大行动之前都会发布一个子任务,而每个小分队都有各自的首要任务。在首要任务完成的情况之下就可以完成子任务,或者在首要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再展开子任务。
这就避免了信息的全部泄露。并不是子任务不重要,但不是首要。这样就可以做到人力资源的极大发挥,也给一些接到艰巨任务的小分队有一个子任务作为第二选择,缓解任务压力。
这次凯尔他们接到的任务就十分艰巨。
凯尔接到的任务很简洁:寻找失落的朱洛巴石盘!
“组织允许我带五个人。王小明,你?”凯尔迟疑地看着王小明。
“我一定要去,无论哪个分队!”王小明眼中有亮光。
“恩,那好。”凯尔点点头不说什么。
凯尔知道其实王小明将搜寻计划放在首要任务了。无论在哪个分队,他都会这样做。
王小明其实并不是阿尔卑斯基地的人员,他原本属于金三角基地。他爷爷的爷爷的故乡是在中国美丽的云南。他是在五年前那场战争中活下来的。
他的基地基本全军覆没,他浴血奋战,从金三角的险恶森林的毒瘴中逃脱了‘他们’的追捕,当时他所有的细胞修复液已经用尽。身体被射线和森林的毒瘴腐蚀的千疮百孔,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
大战一个月后,本来以为金三角的基地已经全部被摧毁,但是,阿尔卑斯基地却意外的收到他们的信号。信号维持的时间十分短,而且杂乱无章。跟东京基地的一样。
但是,从华夏基地传来的信息表示,东京基地已经全军覆没,那段信息是信号台在切断电源后,信号源在接触空气中带电粒子在某种情况下,会与信号源形成回路,变成短暂的信号塔。按照信号源之前设定的频率发射的脉冲信号。所以信号杂乱无章。又因为空气中的带电粒子提供的电流过大,所以,信号源被烧毁。
这些信号仿若一曲悲歌。在为末路的英雄唱的最后的挽歌。
所以,金三角基地的情况应该也是这样的。
但是,王小明并没有死心,因为那里有他牵挂的人。
不止王小明,凯尔也是。凯尔和她分别的时候是七年前,她是一位年轻的毒理病理专家,被委派去金三角研究植物的抗辐射成因以及开发“不眠勇士”试剂。五年前的大战失去了联系。
易三听完凯文给他大致解释的原因之后心里百感交集。
“我也想加入。”易三对凯尔说道。
“这可不是游戏。”凯尔并没有拒绝。
“我虽然不能对过去做点什么,但是我可以对未来做些事。”易三坚定了想法。
凯尔感激地点了点头。
准备工作做了一天,凯尔选择四个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代号:ss04(searchforsurvivors)。
随行的人中除了王小明和易三之外,还加入了一个年轻的毒理病理兼医护人员的伊芙和一个爆破专家兼密码学专家的詹姆斯。
凯文并没有随凯尔出行,而是留在基地继续深入研究时空理论。确切地说,凯尔和凯文还没有同时出过任务。即使在同一个任务里他们也会在不同的组。这不仅是组织的安排,也是他们的主意。不过他们对这件事都是三缄其口。逢人问就跟人说怕他们这一家绝种,保留香火。
易三他们乘坐着四旋翼直升机往金三角基地的方向出发。
从天空往下看地球,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沙尘暴和裸露的山丘,那星星点点的绿色像粘在泥土墙壁上的苔藓。让人看得心痛。干涸的河床露在地表,地球像欲开裂的核桃,仿佛一个石子便能砸碎地球,露出滚烫的岩浆。易三看得一片痛心。
“对了,地球的氧气含量是多少来的?”易三发现现在地球的植被覆盖率低的可怜。
“20%,但是目前还在上升。这个大难题,不过我们无暇理会这个问题了。”凯尔盯着屏幕上的雷达,头也不回的说道。
“是这样的,二十二世纪中期,地球荒漠化已经相当严重。加上地球人口膨胀,资源的过度开发,大气含氧量急剧下降,空气质量堪忧。当时的中国一个科研小组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一盏长明灯,已经燃烧了500多年,曾轰动一时。经过研究发现,古墓中有一种远古厌氧细菌,能够分解岩层中的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让人惊讶的是,这种细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就像草履虫一样。就像这样,它依靠古墓长明灯微弱的光线分解岩层生成二氧化碳,再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这真是一个奇迹。”随行的毒理病理专家伊芙娓娓道来。
“一个细菌都比我们努力,我们凭什么不努力。”詹姆斯在微型电脑上敲着代码。
“你是说,地球表面上都是这些细菌,在分解地表岩层?”易三不可思议地说道。
“对,要不你以为这些沙尘暴都哪来的啊。”凯尔叫易三给他递瓶饮料。
“这么说,这种细菌已经遍布全球了。”易三看着苍茫大地担忧地说道。
“是的,南北极也发现了这种细菌的存在了。”伊芙也满脸愁容。
“为什么会扩散的?”易三比较关心这个。
“为了拯救人类,当时植树造林已经追不上沙漠化的程度了,氧气含量的降低使得全球已经要上百万人因此死亡,地球一半人受此影响。所以,联合国国会不理会毒理病理研究协会的反对,在没有经过环境评估的情况下大量定点投放这类细菌。暂时缓解了人类危机。”伊芙耐心解释道。
“暂时?后来呢?”易三追问道。
“后来,这类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氧气,缓解了那次危机。可是接着问题出现了,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分解了地表之后,长生了更严重的荒漠化,虽然不影响氧气含量,但是加剧了物种灭绝。这些大量繁殖的细菌也伴随着大量死亡,它们的尸体带着活菌随风扩散,现在一般看到的血红色的沙尘暴就是这些细菌群了。英国有一句老话,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伊芙悲伤地说道。
“红色的细菌群,我来的那天是这个么?”易三想起刚来那天看到的红色沙尘暴,随即问凯尔是怎么一回事。
“对,就是这些玩意。”凯尔头也不回。
“等一下,如果说那细菌团中有活菌,那我们吸入会怎样?”易三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他们是厌氧菌,能够在我们血液里存活。沿着循环系统,最后依附在在含有钙质的骨骼上,你觉得结果怎样?”伊芙反问。
“那我岂不是?”易三担心到。
“你已经注射过细胞修复液了。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在地表要用细胞修复液了吧,不止是为了防辐射而已。要不你现在已经牙齿脱落,脆骨症发作了。”凯尔向易三解释道。
“细胞修复液是怎么一回事?”易三对细胞修复液也感兴趣。
“细胞修复液其实也可以叫细胞生成液,不是为了修复损坏的细胞,而是生成新的细胞而且加快衰老和损坏的细胞的死亡。打个比方,一条尾巴腐烂的蚯蚓,要想恢复原样,那就直接剪掉尾巴,然后生成新的。”伊芙尽量讲的浅显一些。
“那些细菌呢?”易三还是不解。
“哎呀,你没学过生物么?细胞死亡的时候,溶酶体裂解,释放的酶将细胞所有东西都溶解了,最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伊芙听说易三是两百年前的人本来还不信,现在信了。
“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细胞跟那些细菌同归于尽了么?”易三突然觉得人真是一个奇迹,不应该消失在时空之中而成为历史。
“对,是的。所有已灭绝的生物也是这样。”詹姆斯为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打抱不平。
“那要怎么控制?”易三问伊芙。
“我这行的目的之一便是找寻抵抗噬土细菌的耐药性以及天然抗体。这种细菌的学名叫噬土细菌。也叫嗜土细菌。”伊芙说道。
“我们自身都难保了,哪里有空理这个,先活下来要紧。”詹姆斯说道。
王小明不发一言,眼睛深情地盯着那片他熟悉的大地。眼睛已经泛满泪光。
“我们到了。”凯尔看着显示器上的经纬坐标对大家说道。
“在哪里?”易三问道。
“湄公河,沧澜江。”凯尔简洁的回答道。
四旋翼直升机缓缓下降,降落在平坦的河床上。吹起一阵红色的沙子。易三再也无法直视这些沙子。想到这些沙子都是那些死去的细菌还带着活着的细菌,让易三都不愿多呼吸一口,要不是迫于生存。
五个人,背着厚重的背包,带着墨镜,从直升机走下。看着这片荒凉的大地,都呆了好一会儿。
每个人的心里都各有想法,但是,他们都清楚。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易三还觉得,自己回去2017年同样重要。
第十五章 沧澜江遇敌()
“信号源就在这附近,这里二十公里有地下城市。小心这里的基因怪物。”凯尔看着绑在手臂上的显示器对大家说道。
他们五人走在干涸的河床上,脚下的鹅卵石被嗜土细菌分解的坑坑洼洼。澜沧江是湄公河在华夏地段的河流称谓,源出原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华夏原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最终流入中国南海。这本来是一条常年河,滚滚的河水常年不断,滋养水土,造福万民。但是,由于气候关系,这条河流已经变成季节性河流,只有在夏季的时候源头冰川融化才会有一些河水,但是河水留到上游的时候已经被干涸的河床吸收殆尽,剩余的被引入地下城市作为生活用水了。
奇怪的是,这河床上还长着一些绿色的蕨类植物。生命的力量真是不可忽视。
伊芙跪在地上,手里穿着白色手套,往地上洒一些粉末状物体。拿着一个取样瓶,用镊子小心翼翼的将一株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