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军指挥使,统管三千人的城防军。原来在战场上,周捷明只率领过五百的明军。五百人和三千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皇太极的前锋营到来,的确让周捷明也有点紧张。他是去过辽东的老人,知道鞑子的前锋营是怎么回事。当初,鞑子最厉害的士兵,就是白摆牙喇,也就是俗称的白甲兵。明军和鞑子白甲兵的战斗,可谓是凶险万分,往往要付出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代价,才能杀了一个鞑子的白甲兵。
皇太极的前锋营,就是集中了大量的白甲兵和红甲兵的队伍。在前锋营里面,最普通的士兵,都有资格穿着暗红色的盔甲。十夫长以上的鞑子,基本上都是白甲兵。可想而知,这个前锋营的战斗力到底如何。现在,前锋营杀到了德州,他不能不紧张。这可是鞑子里面,最强悍的力量所在啊
周捷明更担心的是,城防军的士兵,是否有和鞑子作战的勇气。作为军队中的老人,周捷明很清楚,当初报名的时候,确实有部分人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的,认为可能没有那么快和鞑子对阵,还可以得过且过一段时间。
没想到,鞑子这么快就来了,而且来的还是最精锐的部队。这部分人不被吓到就怪了。要是他们顶不住压力,在这个时候出现逃兵,他这个指挥使的脸上,可是不太好看。但是,看张准的意思,却是没有任何阻拦的必要,甚至,连鼓舞打气的话都没有说。显然,张准是要将这部分人都剔除出去。
奇怪的是,周捷明感觉肯定会有人被剔除出去的,可是最后,始终没有见到畏缩逃跑的人。某些士兵的脸色明显有点苍白,显然是被吓到了。但是,他们还是坚持着,没有做出逃跑的动作。这一点,让周捷明感觉很是惊讶。要是换了在别的军队,这些人早就跑散了。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张准才不经意的点点头,目光横扫一眼,慢悠悠的说道:“比我预想中的好一点,我还以为你们会有人撒腿就跑呢。没想到,是我估计错了。”
下面的人顿时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热,特别是那些刚才想着逃跑的人,张准的话语,就好像是重重的巴掌打在了他们的脸上一样。其实,张准的语调,还是挺平静的,并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有些人心虚,感觉张准好像是发现了他们内心的丑陋一样,感觉到无比的羞愧。
张准目光又扫了所有人一眼,慢慢的说道:“我就奇怪了,你们觉得自己哪里不如鞑子了?嗯?鞑子算什么?不过是一群深山老林里面出来的野蛮人罢了。难道,你们就这么看低自己?”
“只要是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脑袋砍下去,所有的人都会死没有人可以例外兵凶战危,生死无算。两军对阵,要的就是敌人的脑袋你不要敌人的脑袋,敌人就要你的脑袋”
张准没有太多的废话,用力的挥挥手,凛然说道:“现在,你们可以看看,虎贲军是怎么杀鞑子的没卵蛋的人,早点滚蛋”
说罢,张准转身上来城墙。
城防军指挥使周捷明也带着城防军上来。
这时候,闯字营和顺字营的战士,都已经在城头上布防了。黑洞洞的枪口,都对着德州城的外面。闯字营的战士,都是经历过登州城攻坚战的,对鞑子的到来,的确有点无动于衷。连多尔衮、多铎、孔有德都被他们给抓了,皇太极的前锋营,有啥了不起的?
顺字营的战士,固然是新兵居多,部队的组建时间也不长。但是,顺字营在组建以后,一直都在青州城驻守,没日没夜的训练,就是为了抵御鞑子的进攻。他们成功的击溃了阿巴泰对青州城的骚扰。因此,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的。而且,在虎贲军的战斗序列里面,新部队的求战**,往往比老部队更加的旺盛。没别的,就是想打出自己的名气来。
张准举起千里镜观察一下外面,发现到来的,的确是前锋营的士兵。这些鞑子,清一色的银白色或者暗红色的盔甲。没有盔甲的鞑子,根本不存在。换言之,前锋营的鞑子,每个都是白甲兵或红甲兵。从装备来说,的确是精锐中的精锐。
但是,鞑子并没有攻城。有过董家堡的教训,鞑子轻易不敢进攻虎贲军驻守的城镇了。而且,白痴都能看出来,德州城的城墙,要比董家堡的高得多。攻打这样的坚城,岂不是找死吗?
鞑子骑兵只是绕着德州城,飞快的疾驰。距离最近的鞑子斥候,也在一百五十米开外。有过董家堡的教训,鞑子的大部队,距离德州城的城墙不敢太近。虎贲铳的杀伤距离,可是在几百米开外的。
“刘芒”
张准恬然自若的叫道。
刘芒上来,将手中的虎贲铳递给张准。
张准接过虎贲铳,随手举起来,瞄准了鞑子的一个斥候。
“砰”
片刻之后,枪响了。
只看到一百五十米之外,一个鞑子斥候身子一晃,就从马背上摔倒下来。血花飞溅,染红了周围的原野,那么大一片,肉眼看过去,都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其他的鞑子斥候大吃一惊,急忙向后退。其他的鞑子大部队,也急忙向后退开。很快,所有的鞑子,就退到了距离德州城城墙足足五百米远的地方。
“噢”
城防军的战士,都低声的惊呼起来。
天啊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居然一枪就撂倒了鞑子难怪虎贲军如此的厉害,原来张准还有这样的本事张准既然都可以做到,别的虎贲军,相信也可以做到。在惯性思维里面,士兵都是要比军官厉害的。
张准目光横扫,缓缓的说道:“你们也可以做到的”
城防军的士兵,顿时兴奋起来。对于鞑子的恐惧感,也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如果他们真的可以做到张准这样,一枪毙敌的话,祖上只怕也是要无上荣光的。要是能够亲手杀死一个鞑子,以后就有了吹嘘的资本了。这个年头,有几个人亲手杀死过鞑子?
其实,即使是懦夫,即使是每次遇到战斗,都想要逃跑的人,对于立功的希望,都是非常迫切的。甚至,他们要比一般的人更加的迫切。因为,没有人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懦夫,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是勇士,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成为英雄。
只是,在原来的军队里面,成为勇士,成为英雄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时候,他们乃是炮灰,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牺牲品。明军每次和鞑子的作战,自身的伤亡人数,都是鞑子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在这么大的伤亡比率下面,想要杀死鞑子,当真是难过登天。没有人不怕死,出现大量的逃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虎贲军提供给了他们立功的机会。虎贲军的战斗方式,和明军是完全不同的。虎贲军的伤亡,也要比明军小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勇士,成为英雄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最起码,杀死一个鞑子的机会,是很大的。没有人不向往荣誉,不向往功勋,而荣誉和功勋,是可以成功的撵走恐惧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初的倭寇战争。在倭寇肆虐的时候,有关倭寇的战斗力,那可是吹嘘得神乎其神,好像倭寇是杀不死似的。各地卫所的军队,听说倭寇要来,自己首先就腿软了。根本不敢接战,转身就跑。结果,几十人的倭寇,就能让几千的卫所军一溃而散。甚至,几十个的倭寇,就敢闯到南京城的下面去游荡。
但是后来,随着戚继光等人的持续打击,倭寇身上的光环,逐渐的消退,慢慢的,大家就发现,原来倭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恐惧感慢慢的消失,一般的人,都敢拿起武器和倭寇作战了。到后期,根本不需要军队出动,一般的民壮,甚至是护院、家丁之类的,都敢上去杀倭寇。结果,群情激奋,倭寇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鞑子的前锋营既然不肯攻城,虎贲军也就懒得理会,只是派人密切监视,其他的部队,继续日常的训练。特别是城防军,加大了训练的强度,务求要将对鞑子的恐惧感,尽快的消除干净。张准还专门抽时间,给城防军上了一天的理论课,协助他们克服对鞑子的恐惧。
尽管鞑子的前锋营到来了德州城,德州城的一切,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有虎贲军驻守在这里,民众并不觉得担心,城内的治安秩序,也算良好。其实,鞑子的围攻,是有缺口的。这个缺口,就在城西。大运河从德州的西门附近经过。鞑子的骑兵,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否则,虎贲铳会直接将他们扫下马来。
事实上,有过董家堡的教训,鞑子的前锋营,根本不敢过于靠近。而张准刚才那一枪,更是让鞑子骑兵继续往后退。现在,鞑子骑兵距离德州城的城墙,至少有五百米的距离。因此,漕船什么的,要是喜欢的话,还是可以在德州城的西门靠岸的。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正文 第678章 洪承畴要雄起
第678章洪承畴要雄起
(0678)
“洪承畴……”
张准站在德州城的西门城楼山,默默的想事情。(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临清漕船上的粮食,是准备供应洪承畴的,虎贲军要是抢劫过来,就等于是和洪承畴交恶了。这不是针对朝廷,而是专门针对洪承畴本人。可以想见,洪承畴得知消息以后,一定会恨透自己的。
洪承畴这个人,在明末的历史上,还是大大有名的。先不说他和满清那啥太后之间的那啥,此人的谋略胆识,其实都是相当不错的。他的人性表现,其实也非常的复杂。松山之战的失败,责任不在他。因此,拿松山之战来诟病洪承畴,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他投降清朝以后,皇太极一直对他都不放心,没有给他任何的官职,甚至还派人监视他的居住。直到多尔衮掌权,洪承畴才有机会担任官职,成为清朝的首位汉人宰相。在担任官职以后,洪承畴利用自己的权力,是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事情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比如说,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五省的时候,采取以民为本的政策,积极想办法减轻人民的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相对于吴三桂来说,洪承畴做的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要多得多。
从本质上来讲,洪承畴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等大汉奸,是有些许的差别的。只是,汉奸的污点,一旦染上,就永远都无法洗干净。以致孙大炮才会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的说法。至于其中的含义,就留给大家慢慢的琢磨了。
“现在的洪承畴,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张准轻轻的自言自语。
要对付朝廷,首先要对付几个强势人物,一个就是洪承畴,一个是孙传庭,另外一个是杨嗣昌。至于王坤和高起潜等废物,根本不在张准的眼里。本来还有一个卢象升的,此人军事上绝对是个大能,但是他已经被崇祯皇帝自己搞掉了。至于史可法,还没成型,根本不够看的。
洪承畴目前的情况,其实不太好。他正在陕西好好的围剿李自成,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鞑子打进来了。结果,他匆匆忙忙的,就率军北上勤王了。李自成等人由此逃出生天不说,洪承畴到了真定城以后,就陷入了鞑子的包围,再也无法动身了。
现在的真定城,可谓是大军云集,戒备得比往日更严。真定城的四个城门,早就全部封闭起来了。站在真定城的城头上,可以看到外面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斥候在游荡。自从得知洪承畴在真定城,皇太极就专门派了蒙古科尔沁部落的骑兵,前来对付洪承畴,显然对此人还是挺重视的。
此时此刻,太子太保挂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陕西、三边总督兼摄河南等五省军事的洪承畴,眼下就和张准一样,默默的站在城楼的上面,打量着城外的动静。这是他每天的习惯。总是憋着身体要出毛病的,每天沿着城墙走一走,就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洪承畴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身,登第时年岁很轻,从此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风顺,几年前就做了陕西、三边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实际上也只有五十出头年纪。多年的戎马生活使他的丰满而白皙的脸孔染上了风尘颜色,显得有些苍老。
奇怪的是,他一方面统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纵兵杀良冒功,一方面却保持高级文官生涯所养成的服饰整洁和伪装的儒雅风度。愈是饱经世故,他愈是磨去棱角,将心中的狠毒与奸诈深藏不露,能够遇事不骄不躁,深谋远虑。
正因为他有这些长处,所以手下的将领都愿意为他效力,梁廷栋、张凤翼等人对他毫不嫉妒,而多忌多疑的崇祯皇帝也对他十分倚重。在围剿陕西乱民的战事中,他基本上是总指挥,卢象升也是给他打下手的。卢象升这个下手,也是打得心甘情愿。要不是鞑子横来插上一脚,洪承畴有信心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彻底的剿灭李自成他们。
城外的蒙古鞑子,还在不断的游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发现了洪承畴,悄悄的试图靠过来,结果,真定城立刻开炮轰击,将他们远远的撵走。战事处于僵持状态。真定城内的明军,想要出去,有点困难。但是,城外的蒙古骑兵,想要杀入真定城,同样困难。
其实,鞑子这个词语,最先是称呼蒙古人的,后来才转移到了女真人的身上。这次北上,洪承畴基本没有见到真正的鞑子,只是见到了这些蒙古骑兵。这让洪承畴感觉怪怪的,好像自己是被忽略了一样。无论是被自己的上司忽略,还是被鞑子的奴酋忽略,都是一件不好受的事情。
卢象升的事故,让洪承畴多少觉得有些意外。皇上居然直接将卢象升逮捕下狱,这的确是有点处罚过重了。让卢象升远途增援高阳城的决定,是兵部做出的,应该是兵部的人承担责任。卢象升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能力,不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
可是,为人臣子的,当然不能诽谤皇上的不是。因此,洪承畴也只有为卢象升默默的叹息了。接替洪承畴的杨嗣昌,暂时还没有和他会面,洪承畴也不知道,这个杨嗣昌,是不是好打交道。他和卢象升的配合,还算默契,万一杨嗣昌要一心居上,事情就麻烦了。
董家堡的战报,洪承畴早就知道了。但是,洪承畴对所谓的鞑子的伤亡数字,不太相信。按照他的一般的概念,都是要将这个数字减去八成的。减去八成其实算好的了,有的甚至需要减去九成。
对于张准这个人,洪承畴的感受很复杂。这人是个将才,却不能为朝廷所用,这是洪承畴最基本的判断。他潜意识里感觉,自己总有一天,是会和张准直接面对的。不知道这个张准,要比李自成等人强出多少?
背后脚步声响,却是孙传庭来了。孙传庭要比洪承畴年轻一些,看起来很干练,不像是文官出身。和洪承畴相比,孙传庭的处事手法,要更加的直接,更加的狠辣。陕西乱军原来觉得洪承畴的杀人手段,已经非常凶悍了,后来见识到孙传庭的手腕,才明白,洪承畴都比不上孙传庭。
“消息确实吗?”
洪承畴不动声色的问道。
“恩师大人,消息确实。多路探马回报,栾城、赵州、宁晋等地的蒙古鞑子,都向河间府集中去了。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是东虏又要和虎贲军开战了。”
孙传庭恭敬而谨慎的说道。
他是洪承畴的学生,洪承畴的官职,又在他之上,所以,他称呼洪承畴为恩师大人。洪承畴南征北战,几乎都带着孙传庭。可以说,孙传庭是洪承畴的得力门生,也是他的得力部下。洪承畴要是无法亲临现场指挥,都是孙传庭代替的。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洪承畴缓缓的问道。
“应该是好事。栾城等地的蒙古鞑子撤走,我军刚好出击,打通和临清之间的路上通路,方便我军的后勤补给。如果粮食都从山西运来,路途遥远,路上也不安全。山西南部,灾民非常多,浩浩荡荡,漫山遍野,杀之不绝。”
孙传庭干练的说道。
“如果是东虏布设的陷阱呢?”
洪承畴慢慢的思索着,有点忧心的问道。
“恩师大人,依晚生看来,应该不会。奴酋黄台吉目前也是两线作战,既要应付虎贲军,又要防止我们的出击。情报显示,虎贲军给他的压力非常大。他将蒙古鞑子调回来,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孙传庭自信的说道。
“岳托的事情,确切吗?”
洪承畴又谨慎的问道。
“情报方面已经核实,说是岳托的确带着东虏正蓝旗的主力北上了。有探马亲自目睹他们越过雄县、新城北上。”
孙传庭再次干练的回答。
“岳托北上……你怎么看?”
洪承畴依然显得非常的谨慎,慢慢的问道。
和鞑子作战,没有人不敢小心谨慎。因为,粗心大意的后果,就是全军覆没。有杨镐的教训在前,有谁敢掉以轻心?更何况,即使小心谨慎,也未必是鞑子的对手。洪承畴非常清楚,自己的军力,明显不如王坤和高起潜,最多也就是比接替卢象升的杨嗣昌稍微强一点。但是,杨嗣昌深得皇帝的信任,万一有事,肯定会比他洪承畴得到更多的援助。因此,出门在外,为了自身的安全,洪承畴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孙传庭斟酌着说道:“晚生估计,黄台吉是对自己的后路不放心。”
洪承畴点点头,赞成孙传庭的提议,随即有点感慨的说道:“东虏在董家堡的伤亡,或许真的不小,否则黄台吉也不会考虑退路了。”
孙传庭却有些异议,摇头说道:“老师,这虚报战果的习惯,从来都有,虎贲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