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登州府各地的民众,还有来自莱州府各地的支前民工,都纷纷聚拢在一起,跳起了秧歌舞。很多听到消息的商人,也纷纷到来登州城凑热闹。其中,有不少的商人,还是张准熟悉的,他们纷纷的来到张准的面前问好,满脸的恭敬。
商人的眼光都是最毒的,他们现在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张准的未来,肯定不可限量。在这个时候,和张准搞好关系,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有人主动地提出,捐献部分的资金,帮助重建登州城。张准自然是乐呵呵的答应了。
被生擒的多尔衮和多铎,都被虎贲军推出来亮相。这是虎贲军第一次活捉到大金国的重要人物,自然引起了无数有心人的关注。他俩一出现,就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尤其是来自各方势力的探子,更是睁大了双眼,想要看得更清楚一点。这可是了不得的战果啊
多尔衮是什么?那是野猪皮的十四儿子,是连皇太极都要忌惮的人明国高层甚至推测,这家伙极有可能在皇太极死了以后,登上大金国的汗位。多铎是什么人?同样野猪皮的儿子他是多尔衮最坚实的支持者现在,两个人都被活捉。这样的战功,明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多尔衮脸色苍白,一言不发。经过两天的折腾,多尔衮已经逐渐的冷静下来了。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是彻彻底底的阶下囚,无论他怎么努力,命运都不会继续操纵在他的手上。虎贲军的人对他实行十二个时辰的全方位的监视,他就算想要自杀都不可能。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麻木的接受眼前的一切。
多铎神志不清,口中喃喃自语,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根据肖狒儒的鉴定,多铎已经变成了白痴,这辈子大概是无法复原了。换言之,就算张准不杀多铎,他也已经是一个废物了。对于一个废物,张准自然是懒得理他。
孔有德也被推了上台。这个投降鞑子的大汉奸,一上台就引发了民众强烈的仇恨。是的,民众仇恨鞑子,更仇恨汉奸。无数的唾沫落在孔有德的身上,将他全部覆盖起来。失去了双手的孔有德,再次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惩罚。早知道如此,或许他应该自杀了算了。
虎贲军收复登州城的捷报,向西面八方飞散,莱州府和登州府各地,都举行庆祝活动,欢庆胜利。两府的民众,心情当然十分的高兴,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气氛。但是,在皇太极这边,气氛就有点暗淡了。
……
北直隶,怀柔。
年初五的中午,怀柔没有任何新年的气氛,甚至,有点惨淡的气氛。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到太阳。好像是要下雪,却始终没有下。黑压压的云层,很低很低,好像就在人的头顶上,举手就能摸到。但是当你真的举起手来,想要将云层戳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触摸不到。
按照皇太极的命令,大金军各路军的统帅,纷纷从各地赶到怀柔聚集。他们的心情,同样不是很好。尽管皇太极禁止外传,严禁有关阿济格战败的消息泄露出去,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的人还是很多了。大金军的各路统帅,其实在阿济格战败以后的第二天,就隐约的知道了消息。只是皇太极禁止提起,他们也只好装傻。
毕竟,阿济格带着正红旗回到了怀柔休整,这么大的事情,别人不可能不知道。而其中的原因,只要稍微动一动脑子,就能想到。要不是出现了意外,阿济格怎么会率军撤回来怀柔?他应该是杀入了山东,直接向登州城进击才是。阿济格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击登州城,将自己的两个弟弟救出来。他既然灰溜溜的回来了,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没有任何的赏赐,自然是出现了意外。
意外?能够有什么意外?最大的意外,当然是被打败了。只有打了败仗回来的人,才会受到如此的“礼遇”。只有打了败仗的部队,才会无声无息的从前线撤回来。只有打了败仗的部队,在回来以后,就被封闭起来,严禁和外界接触。阿济格回来以后,就没有人见过他,以致有传言说,皇太极已经下令阿济格自杀,免得丢了大金国的颜面。
阿济格的正红旗,在八旗序列里面,实力的确不是很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阿济格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可以肯定的,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阿济格立下的战功可不少。阿济格被打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妙的消息,甚至是噩耗。因为,这意味着,在明国的内部,有敌人的实力,比阿济格率领的正红旗更强。
满洲八旗其他各旗的实力,虽然要比正红旗强一些,牛录的数量更多一些,但是,也不会强大得太多。即使是实力最强的正黄旗,牛录的数量也不会超过四十个。万一遇到这样的敌人,岂不是也要遭受强有力的抗击?简单的推算,对方既然能够打败正红旗,当然也可以打败其他各旗。
到后来,得知了张准指挥的虎贲军,各个奴酋的心思就越发的复杂了。又是这个张准又是虎贲军当真是阴魂不散啊大金军怎么走到哪里,都要吃虎贲军的亏呢?虎贲军不好好的在山东,跑到北直隶来做什么?不懂,真的不懂。好多奴酋怎么都想不明白,张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北直隶,然后硬生生的给了阿济格一顿暴揍。
以前,虎贲军只敢在辽东的沿海小打小闹,其实不敢上岸来和大金军正面交战的。但是现在,都发展到敢和大金军硬磕了,当真是越来越了得了。看来,这次南略,恐怕是要破费一番周折了。要是不尽快的铲除张准,不尽快的铲除虎贲军,大金军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加的难过。
当然,也有人的想法完全相反。比如说,豪格。豪格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消灭张准的机会。张准在海上,大金军抓不到他们,只能是徒叹奈何。现在,他们居然在陆地上和大金军大打出手,大金军刚好抓住机会,将他们一举荡平。北直隶一马平川,最适合大金军的大规模骑兵行动。有骑兵的优势在手,虎贲军有什么可怕的?
正红旗被张准打败,只能说是正红旗无能。其他的各旗,尤其是豪格自己率领的镶黄旗,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但牛录的数量要比正红旗多,而且每个牛录都是满员的,单兵战斗力也要比正红旗要强。豪格有充分的信心,一旦和虎贲军开战,绝对不让虎贲军逃得了好去。
此次军事会议,蒙古多个王族也参加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大部落的首领。科尔沁部落的代表,自然是宰桑布和,也就是布木布泰(即孝庄太后)的父亲。哈喇慎部落的首领,乃是哈丹巴特尔,在蒙古语里面是刚毅英雄的意思。土默特部落的首领,乃是阿日斯兰,蒙古语是雄狮的意思。
在他们三个大首领的身后,还有其他数个地位较低的首领。自从蒙古人退出中原,逐渐的衰落以后,蒙古人就分裂成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大小部落的首领,经常征战不休,都试图通过征服别人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因此,在蒙古人的内部,其实是非常混乱的。
当初的林丹汗,就无法有效的控制蒙古各部落。他只是蒙古人名义上的黄金汗,其实很多人根本不买他的帐。同样的,三大部落的首领,也只是控制本人的附近势力,部落的边缘,基本上是控制不到的。因此,一些实力较强的小首领,也被皇太极邀请前来参加会议。
阿济格的战败,对于蒙古人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当初他们积极跟随建虏南下,可从来没有想到过,建虏居然会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阿济格的名声,他们是知道的,这人绝对是建虏里面的一员骁将。现在,带着整整一旗兵力的他,居然被张准打败了,当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说来说去,蒙古人依附大金国,无非也是想获得利益所在。蒙古草原只出产马牛羊,其他什么的都欠奉。如果不从汉人这里生活物资,他们就无法活下去。以前,他们和明国其实是和平相处的,双方的关系,其实还算和谐。但是袁崇焕这个混蛋,将蒙古人的财路给截断了,双方的关系就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以前,蒙古人拿到一个建虏的人头,是可以兑换几十两银子的。如果不要银子的话,可以兑换茶叶、棉布、盐巴、铁器、药材等生活必需品。这些生活必需品,对于蒙古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蒙古人就无法生活。但是,袁崇焕取消了这样的兑换规定,结果蒙古人一怒之下,就投靠了建虏。
刚开始的时候,最先投靠建虏的科尔沁部落,的确是获得了不少的好处。两次南略,科尔沁部落的蒙古骑兵都参与了,抢掠到了大量的物资。科尔沁部落的实力,也因此得到了壮大,一跃成为蒙古所有部落中最强大的一个。在投靠建虏之前,科尔沁部落的实力,可真是不咋的。
别的部落看到这个情况,当然眼红了。和明国做生意,要遭受明国人的诸般刁难,还要给予各种各样的回扣,到头来其实自己还是亏大了,还是抢掠来的直接而有效。因此,当林丹汗死去以后,他们立刻投靠了建虏,准备跟着建虏南略,好好的也抢掠一把,然后壮大自己部落的实力。但是没想到,东西还没有抢到多少,这边却传来了建虏战败的消息。
气势汹汹的正红旗,居然遭受了如此之大的挫折,的确让蒙古人都觉得有点不安。他们都有点担心,万一明国人里面,再出现一个朱元璋又或者是朱棣,那他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想起当初的蓝玉,很多蒙古人都不寒而栗,更不要说比蓝玉更加凶残的朱棣了。
说真的,蒙古人对虎贲军的了解,要比大金国更少。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皇太极的封锁消息。这些不好的消息,负面的消息,皇太极当然不会告诉蒙古人的。但是,蒙古人也不是傻蛋。他们对明国的了解,其实要比建虏更加的深刻。因为,他们吃过明国人的太多亏,深深明白,汉人在某些时候的确是可以被欺负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却是碰一碰都要引来灭顶之灾的。
现在的明国,的确是非常的虚弱,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啃一口。问题是,明国的内部,好像正在酝酿极大的变动。风云际会,风云激荡,谁也无法保证,明国会不会改朝换代。谁都知道,汉人的新兴王朝,从来都是非常可怕的。要是惹怒了他们,随时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正红旗在河间府遇到了小小的麻烦。”
皇太极开门见山的缓缓的说道,脸色肃然。
从会议一开始,阿济格就一直耷拉着脑袋,毫不掩饰自己打了败仗的事实。事情到了这个份上,皇太极就算想隐瞒,都隐瞒不住了。因此,他只能是尽量的淡化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打败仗,在大金国里面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如果长期隐瞒的话,后果会更加的严重。
“张准率领的虎贲军,在河间府设计了一个陷阱,正红旗不慎遭遇埋伏……”
皇太极谨慎的说道。
他将正红旗的战斗经过,做了精心的修正。按照皇太极的说法,正红旗的败亡,不是因为他们不够骁勇,不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不够强,而是因为汉人军队的狡猾。当然,这还不能完全的抹去正红旗失败的影响。因此,在座的蒙古人,情绪还是有些低落。
“这个张准,是明国最后一个能打仗的人。”
“只要除掉他,我们就没有对手了。”
皇太极脸色阴沉,缓缓的说道。
“父汗说得没错,我们只是一不小心,猝不及防,上了汉狗的当而已下次我们再次遇到张准,一定会要他的狗命大家都知道,汉狗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大金国的勇士,杀起汉狗来,就好像是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的容易”
豪格冷冷的接口说道。
他左一个汉狗,右一个汉狗,完全不管在座的有范文程、尚可喜、耿仲明三个汉人,仿佛根本将他们当做是透明似的。事实上,豪格对于汉人,真的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多尔衮喜欢和汉人打交道。他和多尔衮是对头,既然多尔衮喜欢汉人,他就不喜欢。
“阿浑,你将详细的战况说说。”
皇太极沉声说道。
济尔哈朗点点头,有条不紊的开始介绍董家堡之战。
皇太极让济尔哈朗来解说战况,当然是有目的的。因为,这个战况,是他和济尔哈朗精心修饰过的战况。要是让阿济格来解说,搞不好就要被人看出破绽了。蒙古人同样是狡猾狡猾的,墙头草一点都不少。如果他们察觉到大金国已经是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搞不好他们马上又会去托明国人的大腿。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七千字大章求月票月票不给力啊名次不断的往下掉……难道,又要我开单章?】
正文 第631章 皇太极的部署
第631章皇太极的部署
(0631)
【上一章不小心写错,皇太极应该是叫济尔哈朗“阿兜”,而不是“阿浑”。(顶点小说手打小说)阿兜是弟弟,阿浑是哥哥。不好意思,已经改过了。】
济尔哈朗详细的解释了阿济格为什么会战败。根据他的解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阿济格轻敌了,结果中了虎贲军的埋伏。他还解释说,虎贲军的兵力也相当的雄厚,张准将虎贲军的主力,都全部集中到董家堡附近来了。虎贲军的兵力,是正红旗的两倍以上。
“两倍以上?”
阿济格轻轻的哼了哼。
“阿济格,你没有资格说话,你只需要听”
皇太极恼怒的说道,毫不留情的削阿济格的面子。
阿济格微微冷笑一声,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神情,明显引起了某些蒙古王公贵族的好奇。他们不是白痴,自然感觉到,阿济格的失败,肯定是有些古怪的。而皇太极,正是要掩饰其中的古怪。
“情况就是这样。”
济尔哈朗最后说道。
“我们必须报复”
“没有人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皇太极凛然为这次的军事会议定下了基调。
对于这一点,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他们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掠人口和物资。现在,这种抢掠行为,受到了强烈的抵制,他们当然要想办法将其摧毁。虎贲军乃是大金国的心头大恨,大金军吃了亏,肯定是要想办法报仇雪恨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报复呢?
“南下,推平董家堡”
豪格站起来,大声的说道。
这是绝大多数鞑子头目的想法,
既然张准在董家堡,那就全军南下,和张准拼个你死我活。
大金军目前可谓是兵强马壮,即使折损了正红旗的力量,依然还有七八万人。还大部分都是机动能力超强,擅长齐射的骑兵部队。如此雄厚的兵力,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如果手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最后却不能满载而归的话,是要撞墙的。
济尔哈朗沉吟着说道:“谁愿意南下主动进攻董家堡?”
豪格迫不及待的说道:“我去”
宰桑布和也说道:“科尔沁草原的勇士,也愿意前往。”
在蒙古的各个部落里面,和大金国关系最亲密的,当然是科尔沁部落了。除了相互之间的联姻不说,两者的利益也是最亲密的。前面两次入寇,科尔沁部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尝到了甜头的他们,自然是紧紧的跟在大金军的屁股后面。在地盘上,两者也是接壤的,可以随时沟通有无。科尔沁部落的东面,就是大金国控制的广宁城。
这次南略,科尔沁部落出动了足足一万八千名的骑兵,人数绝对是最多的。林丹汗当年号称四十万铁骑,其实都是吹牛皮吹出来的,真正属于他的还不到五万人。现在,科尔沁部落一口气就出动了一万八千人,一点折扣都没有,几乎比得上当年林丹汗的全部主力了。
“草原勇士是满洲勇士的好朋友”
“这是毋庸置疑的”
皇太极对宰桑布和的表态非常的满意。
宰桑布和的表态非常的关键。他是三大部落中实力最强大的,他的表态,对蒙古其他部落的首领,影响是非常大的。宰桑布和既然表态了,其他的蒙古部落首领,其实内心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也不敢真实的显露出来。
所谓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要是南略过程一切都顺风顺水的话,皇太极也看不到蒙古部落的实质性心态。但是,现在阿济格的正红旗出现了麻烦,南略似乎遇到了一些挫折,蒙古各部落心思迥异,他就能从其中看出很多的门道来了。
科尔沁部落是可以无条件信任的,哈喇慎部落暂时没有大的问题,唯独土默特部落的心态,可能会摇摆。如果大金军继续失利的话,这种摇摆的心态,会更加的明显。
土默特部落向来都是跟随林丹汗的。阿日斯兰当初也是林丹汗的亲信之一。林丹汗病死,他的儿子额哲无能,碌碌无能,无法继续统帅蒙古各部,结果被大金军所灭。林丹汗的八个老婆(福晋),也被皇太极、豪格、济尔哈朗、代善、阿巴泰等人全部接收,其中就包括美女娜木钟。
其实,林丹汗的这几个福晋,美色都是罕见的,的确让不少人艳羡。在蒙古人内部,就有不少人试图打她们的主意。尤其是在林丹汗病重期间,他的这些福晋,也不甘寂寞,多半和其他的蒙古首领有联系。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日斯兰就是其中之一。
游牧民族的女子并没有什么贞洁观念,改嫁过户乃是家常便饭。昔日成吉思汗的一个老婆,被自己的敌人抢去,**怀孕,后来又被成吉思汗抢回来,也没有怎么处理,依然是成吉思汗的老婆之一。她的孩子生下来,也列为成吉思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