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部侍郎刘宗周皱眉说道:“微臣看未必,多半是张逆在耍花招。”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也说道:“张逆只是送来了捷报,焉能看出他的立场转变?之前的屡屡教训,大家难道忘记了?”
傅宗龙只想讨崇祯皇帝的欢心,从工部尚书外放一方大员,立刻反驳说道:“上次黄县大捷,张准不曾主动的送来捷报吧?这次主动的送来捷报,不是改变是什么?”
这倒是实情。上次黄县大捷,张准的确没有跟朝廷说半个字,仿佛当朝廷不存在似的。就连鞑子的首级,还是史可法主动去捞回来的。换了别人,拿到这么多鞑子的首级,还不欣喜若狂,屁颠屁颠的主动送来京师啊这次张准在战斗获胜以后,主动的送来捷报,好像的确是进步了不少。
乔允升打定主意为张准说话,便插口说道:“上次张逆既不送捷报,也不送首级,这次急巴巴的将捷报送来,或许未来几天,还有首级送来也尚未可知。微臣认为,张逆是在向朝廷抛出橄榄枝,我等应该慎重研讨才是。毕竟,鞑子势大,要是能借助张逆的力量,逼退鞑子,拱卫京师,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刘宗周自认已经看透了张准的本质,皱眉说道:“吉甫此言差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微臣觉得张准是断断不会归顺朝廷的。从此逆颁布的均田令来看,此逆的野心,绝对不小,危害远在高迎祥等人之上。此次送来捷报,肯定是别有用心。”
乔允升皱眉说:“启东的意思,是要拒绝张准的好意了?那好,启东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对付张准?光说不练假把式,那可不行”
刘宗周当然没有办法对付张准,他又不掌管军务,却坚持说道:“微臣坚信,张逆的好意,必然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乔允升毫不掩饰的说道:“刘启东,你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都是会改变的,或许张准现在已经改变过去的立场了。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朝廷必须迅速的做出决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刘宗周正要反驳,温体仁已经不耐烦的瞪了两人一眼,沉声说道:“安静恭请皇上圣裁”
乔允升和刘宗周才悻悻的闭嘴。
崇祯的内心,其实也有点七上八下的。温体仁要他圣裁,他根本裁决不下来。他当然希望张准是真心依附。虎贲军的战斗力,是人都羡慕。问题是,张准是真心的吗?他是真心的吗?朝廷已经安抚张准好多次了,结果,每次都不欢而散。
崇祯好生为难,想要多点时间仔细的衡量,再做决定,忽然看到有人一直不说话,便随口说道:“户部有什么建议?”
户部尚书侯恂一直不说话,闻言才慢吞吞的说道:“户部太仓银只有三十万两了……”
崇祯挥挥手,让侯恂不要说了,又是钱粮……不说钱粮会死吗?我是要你给建议,如何对付张准,而不是整天长着一副死人脸,说国库空虚,手上没钱没粮。哪个皇帝愿意整天听这个啊?
要是以前,崇祯只要挥挥手,侯恂马上就会闭嘴。但是这一次,却有点反常。侯恂居然继续说道:“……微臣认为,哪怕张准只是暂时归附,朝廷也应该接纳。战事结束得越快越好,否则,朝廷需要耗费的钱粮,只会越来越多。刘启东,打仗是需要钱粮的。打鞑子需要钱粮,打张准需要钱粮,让张准去打鞑子,不需要钱粮。”
刘宗周顿时面色涨红,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他的学问和名声,的确是不错,一般人不敢指责他。但是,侯恂的年纪,要比他大得多,官职也要比他高,是名副其实的前辈中的前辈,他挨了侯恂的训斥,还真是无法反驳。
崇祯眼前却是微微一亮,原本纠结的思路,瞬间被侯恂打通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没错,打鞑子需要钱粮,打张准同样需要钱粮,但是,让张准去打鞑子,不需要钱粮。这样的好事,朝廷有什么理由拒绝?
沉吟片刻,崇祯果断的说道:“户部言之有理,朕决定,接纳张准的归附。”
皇帝金口玉言,崇祯既然开口了,其他人当然没有意见。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驱使张准去打鞑子了。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没有足够的利益,张准是绝对不会出动的。他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可是,朝廷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打动张准呢?
崇祯目光熠熠,欣慰的说道:“朕决定派人前往董家堡劳军,哪位卿家愿意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开玩笑呢去给张准劳军好处肯定是没有的,搞不好,连脑袋都保不住。张准那混蛋,据说是杀人不眨眼的。那份杀气腾腾的《讨奸檄》,在场的好几位,都是榜上有名的。自己送上门去,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乔允升见没有人反应,便主动站出来,朗声说道:“皇上,微臣愿意前往。”
崇祯满意的看着乔允升,赞赏的点点头,欣然说道:“很好就劳烦乔爱卿了”
乔允升说道:“微臣斗胆问一句,皇上准备用什么劳军?”
崇祯顿时沉默。
是啊,劳军劳军,顾名思义就是犒劳大军,手上没有点礼物,那可不行啊问题是,朝廷可不愿意出钱,也不愿意出粮。但是,一点礼物都没有,那是劳军吗?万一张准误会,麻烦又大了。哪怕是名义上的,口头上的礼物,那也是必须的。
乔允升循循善诱的说道:“皇上,以张准的战功,可以封爵……”
崇祯眉头皱了皱,沉吟着没有说话。
给张准封爵?封爵不是问题,给他一个伯爵,完全说得过去。问题是,这边才刚刚封了爵,那边张准又立刻起来造反,岂不是拿朝廷的威严来开玩笑?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面子,还没有廉价到那样的地步。
刘宗周立刻反对,脸色慎重的说道:“皇上三思,爵位乃是国家利器,轻易不可以授人。”
乔允升试探着说道:“那……让张准兼管山东军务?”
刘宗周立刻说道:“反对”
乔允升转身看着刘宗周,恼怒的说道:“刘启东,你是让我两手空空的前去劳军?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了?你说,你有什么好建议?”
刘宗周只知道反对,却是没有什么好建议。他只知道,张准的危害很大,决不能让他再从这里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利益。给张准爵位,那就是让天下人都承认张准的地位。兼管山东军务,那更是不得了,张准目前掌控两府之地,已经如此了得,要是掌控一省,那岂不是要飞到天上去?
乔允升怒气冲冲的说道:“皇上,微臣建议,派遣刘启东前往劳军”
刘宗周顿时哑口无言。
温体仁暗自好笑,嘴角边不经意的露出一丝丝轻蔑的笑意。
崇祯发现了,立刻说道:“温爱卿?”
温体仁急忙说道:“微臣认为,还是让张准暂时兼管山东军务好些,秘而不宣。”
乔允升好奇的说道:“秘而不宣,是什么意思?”
温体仁娓娓的说道:“暂时将朱大典调往其他地方,但是不撤销其职务,让张准兼管山东军务。”
刘宗周急忙说道:“我反对,张准要是霸占了山东,实力会越来越大,以后再也无法收拾。”
杨一鹏也担心的说道:“万一张准切断了山东漕运,那又如何?”
温体仁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才缓缓的说道:“你们不明白我的意思。既然秘而不宣,那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对付张准,我们一定要采取主动权,要集中优势兵力,一举灭之。若是张准真的打败了鞑子,则辽东、宣大、秦军三大军团,可以迅速南下,围攻山东。”
傅宗龙拍掌叫道:“好计当张逆以为朝廷无力反扑之时,给他来个泰山压顶,以千钧之力,将他碾成齑粉以三十万大军,扑灭虎贲军的三万人,应该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崇祯的脸色,明显有些激动起来。
没错,温体仁的计策,足够毒辣。张准撵走了鞑子,相信鞑子肯定会狼狈逃窜,无暇他顾。届时,辽东、宣大两个军团,还有从中原抽调来的洪承畴、卢象升军团,滚滚南下,围攻山东。以三十万大军之威势,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山东碾为平地。张准哪怕再有本事,也架不住朝廷军队人多啊何况,朝廷军队,全部都是精锐。崇祯的自信,一下子又回来了。
乔允升脸色微微一变。没想到温体仁还有这样的后手。要是张准猝不及防,说不定真的要吃一个大亏。他迅速稳定了自己的思绪,稳重的说道:“若是如此,在大军南下之前,一定要好好的让张准宽心才是。微臣建议,不若给其一个爵位,又让其兼管山东军务,使其完全放松警惕才好。”
刘宗周欲言又止,忧心忡忡的样子。
乔允升绝对不给他反驳的机会,厉声说道:“李启东,你要是没有好的建议,你就闭嘴”
温体仁也深深的看了刘宗周一眼,意思当然是要他不要节外生枝。
刘宗周只好无奈的叹息一声,沉默不语。大势已去矣。朝廷的人都以为张准好算计,以为可以动用三十万大军去对付张准,若是张准真的那么容易对付,他就不是张准了。张准的根基,不在虎贲军,而在于均田令的巨大威力。三十万大军很多吗?要是张准愿意,随时可以动员五十万大军山东一地,多的是迫切需要土地的穷人,他们才是张准最坚实的支持者。唉,你们要折腾就继续折腾了,你们很快就会后悔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无所谓的说道:“既然如此,就给他一个伯爵吧。大家想一想,封个什么伯爵为好。”
皇帝既然开口了,众人也就没有异议。反正是秘而不宣的,就算给个国公,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等消灭了张准,一切都将被掩盖起来,再也无人知晓。很快,大家拟定,决定赐封张准为平度伯。明朝的爵位名称,基本上是按照地名来授予的。在张准控制区域内,平度州的面积最大,朝廷也好借此大官**汤。
诸事都安排妥当以后,众人散去,只有崇祯在西暖阁里面来回的踱步。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一举解决鞑子和张准的问题,崇祯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是的,他深深的认为,大明朝还有希望。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七千字大章遍地打滚求月票】
正文 第620章 皇太极的亲笔信……被尿了……
472201142920110429025557819。gif〃align=〃enter〃border=0》ln
正文 第621章 大年初一,“访问”天津水师!
472201143020110430090516386。gif〃align=〃enter〃border=0》ln
正文 第622章 捞到了船,还捞到了人,满载而归!【继续求月票!】
第622章捞到了船,还捞到了人,满载而归!【继续求月票!】
(0622)
昏迷的祁海年,很快被救醒。(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这位天津水师的参将,最希望自己“醒来”以后,再也见不到张准那张人畜无害的脸。但是,非常的遗憾,他还是看到了。因为,张准还没有离开。张准仿佛准备在大沽口常驻了,他居然优哉游哉的在港口周围慢悠悠的参观起来。
若是往日的大沽口港口,肯定到处都是脏乱不堪,臭气熏天的。但是,这不是新年吗?无论天津水师多么没有战斗力,这打扫卫生的力量还是有的。正好祁海年在过年之前,下令天津水师进行过大扫除,所以,现在的大沽口码头,看起来还是非常整洁的,也难怪张准有这样的闲情雅致。
但是,张准的行为,在祁海年看来,完全是在折磨自己啊你老人家都已经成功的将天津水师的全部战船,都拖走翻新了,难道还不满足,还要帮大沽口港口也翻新不成?有那个本事,你最好是将京师也翻新一下。想到这里,祁海年忍不住说道:“都督大人,你……还准备在这里逗留多久呢?”
张准斜眼看着他,轻飘飘的说道:“我在等人。”
祁海年满腹的疑问,欲言又止。
等人?
等什么人?
这大沽口,乃至是天津卫,有什么人是值得你老人家等候的?看你这个样子,就是崇祯皇帝前来,恐怕你老人家都不买账啊
张准要等的人,其实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就驻扎在天津卫里面。大沽口到天津距离很短,大沽口这边发生的事情,吴三桂很快就能知道。要是吴三桂出兵的话,只要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可以从天津卫杀到大沽口。是的,只要一个时辰。
张准看看天色,现在是未时。要是吴三桂出兵的话,申时肯定来到了。要是在申时还没有见到吴三桂,就说明他是肯定不会来了。对于吴三桂的军事素质,张准从来不怀疑。这家伙绝对是打仗的好手,做事也不会拖泥带水。
吴三桂驻守的天津卫,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如果朝廷真的在酝酿什么大阴谋的话,肯定会提醒吴三桂相机行事的。自己只要根据吴三桂的行动,就能判断出朝廷是否真的酝酿阴谋准备对付自己。
祁海年看到张准迟迟不走,忍不住又说道:“大人,你……”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都说了,我是在等人。”
祁海年感觉自己满头都是包,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说起。在失去了天津水师以后,他开始感觉到有些害怕了。以崇祯皇帝的个性,对于臣下,一个不喜欢,可能就是人头落地的结果。他丧失了天津水师,还能有什么活路?天下之大,好像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没办法,祁海年只好苦涩的说道:“大人,你能不能将我也带走?”
张准斜眼看着他,神情冷漠的说道:“怎么?你也要翻新翻新?”
祁海年无奈的说道:“都督大人,我的船都在你那边翻新了,我是不是要过去看看?”
张准再次看了看祁海年,漠然的说道:“你确信真的要去看看?”
祁海年下定决心,坚定的说道:“我确信。”
张准看看四周,慢慢的说道:“除了你,还有谁愿意去看看?”
祁海年松了一口气,急忙说道:“我去问问。相信愿意跟我去的人不少。”
张准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如此,你去问吧,快去快回。”
祁海年急忙答应着去了。
张准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看来自己年初一出动,收获的确不少。没收了天津水师的所有战船不说,还捞得了一些有用的人才。好像祁海年这样的庸才,虎贲军当然不需要。但是,在天津水师的下层官兵里面,未必就没有一些有用的人。好像黄世军、王成林、凌四少等人,不也是从天津水师里面出来的吗?
随着更多的剑牙舰下水,虎贲军海军需要更多的专业的水手。要是可以从天津水师掏得一些有用的人才,这对于虎贲军海军的迅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认真说起来,大明水师的底子,比虎贲军海军还是要强大的,只是因为指挥不力,内部**,朝廷又没有足够的军费投入,才会**到这样的地步。
人还是那样的人,物还是那样的物,但是换一个地方,换一套管理模式,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可能完全不同。张准有足够的信心,普通的天津水师官兵,要是加入了虎贲军海军,他有能力将这些人的潜力都发挥出来,再也不是以前的浑浑噩噩,人浮于事。
很快,祁海年就回来了。他带回来一个让张准惊讶的消息——天津水师居然有三四百人愿意到山东去。不得不说,这样的数字,完全出乎张准的意料之外。他原本估计可能就几十人。不过,仔细的想想,张准也就明白了。
天津水师的待遇,的确不咋样。在大明朝的军队序列里面,水师向来都是附庸,从来没有过独立的地位。朝廷往往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设置水师,在不需要的时候,又将水师解散。因为这个原因,相对于步军而言,水军的各方面待遇,都要差不少。
比如说,在军户田地的分配上,水军就很吃亏。很多水军士兵的田地,都被分配到海岛上。例如之前的东海中所,就是一个水军卫所,大部分官兵的田地,都在郁洲山上面。相对于内陆的田地而言,这些海盗上的田地,当然没有那么肥沃。同样面积的田地,收成至少要少三成。
何况,到了明末,大部分的军户,都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田地,只能依靠微薄的钱粮过日子。水军和步军不同,相对要专业不少。这注定了水军不可能在要爆发战斗的时候,才临时招募。而招募来的人员,服役的时间肯定也比较长。你总不能指望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水手。这样的训练本领,即使是张准都做不到。
因此,在水军里面,大部分的官兵,其实都是水军卫所的军户。对于他们来说,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两点。第一点,是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可以自由耕种,赋税合理。第二点,就是可以废除军户的世袭身份。刚好这两点,虎贲军都能够提供。因此,他们准备投向虎贲军,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至于天津水师部分的军官,也宁愿投靠虎贲军,完全是为了个人的未来着想。比如说,祁海年积累了十几万两的家产,其实也不安全,要是惹恼了哪个大员,搞不好就被抄家灭族。大明的水师,向来都没有什么地位,能欺负他们的公公婆婆,实在是太多了。当年抗日援朝,大明水师提督陈璘,也不过是副总兵的头衔而已。现在,天津水师的战船,被张准全部抢走,万一朝廷追究起来,他们绝对有麻烦。
因此,尽管张准收拾了天津水师,算是天津水师的仇敌,但是,祁海年还是觉得张准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