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狭路相逢-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摆摆手打断了他的顾虑,从桌上拿起了一本书,“《西洋神机》、《经武全要》这两本书是你写的吧。徐爱卿向朕推荐了你,你过去的那些所学所著,朕也有所耳闻。从书中可以看出来,你在火器与火。药的制作上很有自己的心得。朕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了统规这种测量火炮仰角度的仪器,你也已经在实战中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下去,在宁远的两场战役中都功不可没。不过,看书总不如你亲口说来的明白,你说说这些年来的心得吧。”

    孙元化听到这个问题,问专业知识好,不会没有话说了。他如同倒豆子一样把这些年的事情说了起来。要说宁远的那些大炮,还真不是朝廷心甘情愿拿钱配的,想想那个时候魏忠贤也不会出这样一笔钱。孙元化与徐光启到处奔走集资,再不断地拉关系,终于从澳门那里,从葡萄牙人手中买来了十一门红衣炮,其中有两门这时威力最大的佛朗机火炮。孙元化亲自把火炮运到宁远后,又运用他的数学知识设计了炮台,还为火炮装上灵活的转动支架,让它们的射程覆盖的更远。所以努。尔哈赤被火炮重伤,孙元化背后的功劳不小。而这次的宁锦守城之战,更是如此。

    朱由检不住点头,孙元化没有士大夫出身的四书五经知识,也在人际关系上稍有欠缺不是一个圆滑做事的人,所以他做不了大官,但他却是明末独一无二的火炮制造和弹道学的专家。

    然而,走在在时代前面的人,往往是寂寞的。也难怪他只能与汤若望这样的传教士成为了至交好友。

    “朕听说你与汤若望的关系不错,你先留在京中吧,与那些传教士多多多探讨一下。火炮在哪里都可以设计,不一定要在宁远。京城去年火药厂的大爆炸,你应该听说了。火器的制造不是一般事情,朕打算把火药厂一分为二,技术成熟又危险低的,还有一些组装的活就放在原先的老地方。而另一些不成熟的,需要反复试验的活就迁到房山京郊一带。孙卿家,朕希望你能专心设计出比西洋佛朗机火炮更加厉害的,也更加适合大明的火器来。这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白了吧。”

    朱由检了解了孙元化这些年的经历,这位是个技术性人才,就是天生做研究的,心肠不够狠,为人上犹豫不定,你让他领兵打仗反而会像原来历史上那样坏了事情。所以,请尽情地把智慧都用在制造火器上,而这些火器会找到更适合它们的大将。

    ***

    七月初七,这天京城闹腾了一阵子的营务大检查终于落下了帷幕。朱由检送走了孙元化,还关照了一下徐光启看着一些这个徒弟。然后,他突然觉得耳根清净了下来。

    “王承恩,去太上皇那里看看。今夜朕与皇兄一同用膳。”朱由检总算是忙中偷闲有了闲工夫,想起来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朱由校了,也打算把他从木头堆里挖出来。

    王承恩凑近了朱由检的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禀皇上,太上皇不在瀛台。”

    “不在?”朱由检不解地问,“回宫了?太上皇不怕热吗?”

    王承恩用更加低的声音回答,“不是回宫。皇上您忘了,今天城里有放灯。太上皇与张皇后乔装出去了。”

    ‘鱼龙白服。’朱由检脑子一转,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七夕乞巧节,京城入夜后很热闹,这两位是偷偷去玩了。“朕倒是忘了今天是七夕,后宫那里加一两道菜吧。天气热,挑一些清爽的去吧。”

    “是。”王承恩也不问皇上是不是要去周皇后那里用晚膳,多半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中午朱由检看过了土豆几个孩子,吴无玥说他们的身体都不错,顺便把雨佑仁抱回了家,现在朱由检听说朱由校溜出去了,他也不想傻呆着,“准备便服,朕去找皇兄。”

    当然了,找朱由校不难,他背后是有锦衣卫跟着的。可人不能做电灯泡,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这个东西,但朱由检自觉地没有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而是走到了锦衣卫卫所边上的槐树阴影下,在夕阳中等着雨化田下班。

    雨化田走出卫所的时候,就感到有一束目光锁在了自己的身上,他抬眼看去,与朱由检的眼神交汇在了一起。这时,两人都心跳漏了一拍,日落余晖照在彼此的身上,镀上了一层光晕,好像看到的人影都有一点不真切。

    许多年后,两人都不会忘了这个黄昏,一个在门外等待,另一个缓缓走出来的场景,四周一切的声音都渐渐远去,只留下眼中的这个人存在与天地间。

    “走吧,今天我们也去凑凑热闹,七夕节在外面吃一顿饭,许久没有吃到民间的东西了。”朱由检看向雨化田,脸上的笑容是他自己想像不出的温柔。

    雨化田这次没有再慢一步,而是与朱由检并肩而行,语气中也十分的柔和,“隐之不爱甜的,那么有一家馄饨店,不如去试试?”

    “好,你说的地方,味道必然不错。”两人踏着余晖穿入了小胡同。
第五十九章
    京营共有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概括地说,在设立的最初当然是希望这三大营的军士可以有效地保护大明的心脏——京城的安危。

    五军营的军士不只是来自京师,还有周边省份例如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卫所的班军,他们会定期轮番前来操练。三千营则是由骑兵三千组成,分管皇上所需的一切。神机营则是一个拥有精良火。器装备的军营,时刻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热。武。器保护皇上的安全。

    虽然听上去这三大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但是经过了土木堡之变,再加上这些年的荒废,除了在张居正执政的年代被整顿过营务,后来就是充斥着一堆无用之人。到了朱由检接手这个摊子的时候,‘呵呵’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了。

    李定国与朱彝经在五军营的营地前等着接应他们的人,没有想到来的居然会是朱由检本人,他的身边跟着雨化田,还有一位穿着正三品官服的中年人。

    “这是兵部侍郎王家彦,王卿家。”朱由检简单地为二人介绍了一下。“这是代王世子朱彝经,那个是朕以前认识的小家伙李定国。”

    “王大人好!”这个奇奇怪怪的礼节让王家彦嘴角一抽,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学来的,不过对方才是十岁不到的孩子,皇上又站在边上,他也只能笑笑。

    “今天不要拘束,你们同朕一起去看看所谓的京城三营到底是什么样子。”朱由检走在前头,后边王家彦一脸的苦笑。进营的时候,看守见了是熟面孔王家彦大人带人进来,居然连问也没有问其他人是做什么的,就把人都给放了进去。

    “皇上,五军营与三千营的情况都不太好。”王家彦一边说着,一边心中揣揣地领路。朱由检让他升任兵部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以来他查清了京营的情况,已经不能用不容乐观来形容了,简直到了要大换血的地步才行。

    一路走一路上就没有看到人在训练场。现在是下午两点,要说吃了饭想要午休应该也过了点,可是除了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像是在晒太阳的人之外,连拿着兵器的人都没有。

    “朕记得京营的俸禄一直都没有拖欠,他们拿钱也不训练,这个时候都去哪里玩了?”

    “臣也不太清楚他们具体在哪里,也许是躲懒在家中?”王家彦是文官,具体训练不归他管。而京营的高级官员里面有一个武职的总督掌管三大营的军务,还有兵部侍郎作为文职协理京营戎政。原来的总督是天启帝时期魏忠贤一派的人,在朱由检登基后就已经撤职,而后的四个月一直空置着。

    为什么看上去这样重要的位置居然可以空置?因为在明朝后期太监掌管营务已经司空见惯了,特别是魏忠贤这样有着实权的大太监,他自然不会放过京营这块肥肉。

    而当所有的训练都已经荒废,有没有那个总督还有什么区别。财政大权掌握在监军太监的手中,满营上下贪污成风,京城大营的早就名存实亡。

    朱由检没有生气,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已经无从生气了。当年号称有着几十万人的京营如今荒废到了这个田地,不是一代两代的问题,而是在失去了常年对外作战的应。激反应后,他们都成了吃空饷又根本不能面对任何战火的废人。“你不知道也正常,朕看过你核实的名册了,虽然在名册上面没有一个忘记去拿军饷的,但朕估计有些人就连踏也没有踏进来过。这些人的日子比朕过的好啊!”

    王彦成不敢接话,人数最多的五军营空空荡荡就没有见到操练的人,紧接着的三千营也是差不多,不过这里好歹还有一些人,有的在打盹,有的甚至在屋子里面赌钱,这个兴奋的叫嚷声,简直让人想掩耳盗铃都不行。

    李定国有些傻了,京师的军营居然是这样的,连那些流。民都不如。那夜洛阳城外一群人攻击朱由检的精气神,都比这里的军士要好上很多。更加深有体会的就是朱彝经,流民冲到代王府的杀伤力他可是亲眼见识,要不是他躲到了井里,小命已经没有了。京营颓废至此,地方上又好到哪里去。怪不得那些流民会如此的明目张胆。

    “神机营呢?你说前面两个的情况不好,那么剩下的那一个如何?”朱由检想起了去年的大爆。炸,听说那以后神机营的训练也受到了一些限制。神机营其实是三大营中的主力军,因为他们使用着先进的火。器,也配有最强的兵力。

    而神机营需要的火器都是由火。药厂局来制造的,在京城内先后设立过六处这样的厂局。现在是由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制造。可是在去年,也就是天启六年的五月,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死。伤十分严重,影响范围过于巨大。

    不只是在紫禁城中的天启帝感到了强烈的震感,正在吃着早饭就从乾清宫里头逃了出来。许多当街行走的百姓被炸。伤,房屋倒。塌损毁,就连通州、密云、房山等地方都受到了严重的波及。火。药厂当场就被夷为平地,有记录的伤。亡就有几万人之多,可谓是一场十分可怕的灾。难。

    “皇上,去年的爆。炸后,火。药厂差不多就处于停工的状态了。”王家彦低声说着,大家曾经还说这是上天要示警天启帝不让魏忠贤把持朝政,才有天降异象。那个灾后的情况他现在还记得,最离奇的是许多死伤的人身上的衣服都没有了。

    于此天启帝无奈下过罪己诏,和他退位用的那个当然不一样。这个也就是敷衍一下,不过后来鉴于魏忠贤的威势,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当然,像他这样多说的就被免职了。

    王家彦又把话题说回了神机营上,“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神机营虽然还有操。练,但用的弹。药都是往年留下的,练兵的事情也就不是十分勤快了。”

    “什么事情都能找到一些借口,嗯?!”朱由检话音中带着嘲讽,火。药厂爆。炸了却成为正大光明的理由,因为火。器研制危险,索性大家都不要玩了。

    进入神机营时,他们还是费了一番口舌,因为不能暴露朱由检的身份,着实被盘查了一段时间。而这里的情况确实要好上一些,终于看到军营中应该有的样子了,在训练场地上有着士兵们列队在训练,只是他们也没有用荷。木仓。实。弹,看着训练的架势有不少人也就是徒有其表,连举着刀的手也是有气无力的。

    “朕应该庆幸虽然这里的情况也不堪入目,但是好歹终于有人出现能让朕看看了。”朱由检为今天的三大营半日游做了一个总结,“京城有这样的三大营,朕很怀疑无论是后金的军队,还是民间的反。贼要是冲入了京城,是朕冲在前面呢,还是他们先做鸟兽散了。”

    朱由检不想去回忆历史上崇祯时期的京营荒废到了什么地步,战斗力又弱鸡到了什么地步,他绝不允许在京城所谓能近而保护天子的就是这么一堆垃圾。想到那些后来接连不断的流民起义,身边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绝对的力量如何能够心安。

    毕竟一个雨化田能带着他逃出生天,但是也抵挡不住千军万马强攻京城。

    “王卿家,把你调查的关于在编军士的名册都送到过来。”朱由检回到瀛台后马上下了一道圣旨,“另外调任大名府卢象升进京。”
第五十八章
    吴无玥连夜上路前往宁远,随行的有一个马钱子,还有一个锦衣卫花岚,这位顺便还要去河南的孙承宗家送密旨,请他一同急速前往辽东。

    以前就说过大半夜被锦衣卫敲门的经历在明朝绝对算不上是喜气东来的好事,孙承宗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被下人的传信给弄醒过来。对于一个已经有六十多岁的人来说,在一清早接到了这样一个噩耗绝对很受打击。他对袁崇焕算得上有份不浅的师徒之情,如今徒弟刚刚取得了大捷,不管这个大捷中掺杂了一点什么,但是他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吴无玥麻利地给了孙承宗几针,稳定了一下他的脉搏。“孙大人,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辽东那里的局势会因为袁督师的死而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还请孙大人节哀,以大局为重,尽快与我一起赶路。早一刻达到辽东,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孙承宗忍住哽咽的情绪,他深吸了几口气才将眼泪憋了回去,“吴先生言之有理,请等某片刻,待我稍稍整理一下,马上就同先生一起赶路。”

    有些时候,人连伤心的权力也没有。孙承宗趁着赶路的空隙向吴无玥了解辽东的情况,毕竟他已经赋闲在家有几年了,“吴先生,皇上可有什么特别交代的地方?”

    “如果孙大人问的是对于皇太极的态度,皇上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决定。”吴无玥回答。他估计孙承宗虽然离开了战场,但仍旧关心着那里的一举一动,所以基本的情况不会陌生,也知道这次胜利的正负双方面影响,“虽然这一仗是继去年的宁远之捷后的又一次胜利,但是我们赢了名声,实际的损失也不小。孙大人曾经修建的宁远防线,还有袁督师来后动工的锦州防线,这一大条防线其实也都被毁的差不多了。孙大人应该明白如果重建会要用到多少钱,于此皇上的意思是要仔细斟酌。若是在胜利的时候骤然撤防,后金也许会有异动,但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在虚虚实实间布下迷阵。”

    孙承宗听懂了吴无玥的话,他何尝不知道打仗其实打的是银子,所以当初对于袁崇焕主张再修建锦州一路防线也是拿捏不定的。哎,如今赢是赢了,但是后遗症却是一大堆。

    “对了孙大人,皇上说您要有个准备,先前袁督师与王之臣大人不和,一个主关外,一个主事关内,这样的做法其实对于蓟辽的军事布局是不利的,所以王大人将被召回京城,而您将任职辽东经略。”

    吴无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虽然辽东整个一个地方归孙承宗管了,但是在京城的兵部尚书也要换人做了,这一位与孙承宗的关系不算融洽,毕竟他们曾经激辩七天七夜,还是孙承宗赢了,定下了辽东建立宁远防线,而不是王在晋的以山海关为屏障的防御政策。

    “王在晋大人将升任兵部尚书,皇上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够齐心协力的合作,莫要让过去的事情影响以后的政事。”

    孙承宗连忙对京城方向抱了抱拳说,“臣定当不负圣恩。”

    可孙承宗听到吴无玥的这句叮嘱,心情却复杂起来。他与王在晋两人之间不算有什么私人的龌。龊。说起来他们都不是会因为政见不和就相互攻。歼的小人,反而他们都为了大明着想,希望自己的主张是于国家有利的,更明白如果两人坦诚合作对于国家的好处。

    而孙承宗感觉到心情复杂的地方在于朱由检的用人手段。王在晋确实不会在大是大非上为难自己,可是对于一些问题比如说是军饷的发放一定不会那么爽快,他一定要看到每一钱银子的使用必要性,才会松口。也许正是明白了王在晋与自己的为人,皇上才会这么做吧。有了这样一个限制,想要延续袁崇焕的防线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还要从长计议才行。

    孙承宗又想到了京城之中的内阁首辅之争,他叹了一口气,恐怕这次钱谦益是绝对没有希望了。自己作为东林一员坐镇辽东,皇上不会允许内阁再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东林党人。哪怕东林党之中也不是连成一气,自己与钱谦益也没有什么交集。

    事实上也不出孙承宗的意料,京城的风平浪静永远都是假象,这个集聚了天下权柄的地方从来不可能真正的平静。

    朱由检一顿邪火把大臣们骂愣在朝会上,可是事情不会到此结束。周延儒没有放弃首辅位置的竞选,他再接再厉地上书,“皇上,袁大人虽然在此战役中有功,但是并没有达到可以以功抵过的地步。这次虽然袁大人有功,但是最多只占了两分。”

    “赵率教大人以弱旅守孤城,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下坚持不动摇,才能坚守了锦州城。后来也他不顾生死安危,从后方攻打皇太极,才使得袁大人能守住宁远城。

    满桂大人从山海关及时地发兵救援,若是没有他率领部队在宁远城外与皇太极激烈的决战,袁大人也根本保不住宁远城。

    还有监军纪用大人同样也是功劳卓绝,他面对皇太极的多次劝降一直归然不动,这样的意志与决心才让辽东局势逆转。

    相比而言,袁大人在此战之中的功劳并不出众。”

    朱由检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还别说,周延儒说的事情居然都全对了,这场战役不是袁崇焕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多方的共同努力。就连被诟病的太监监军问题,在这次的战役中起到的也是正面作用,没有纪用这个坚定的太监监军力拒皇太极的劝降,后果还不得而知。

    可惜,一切都晚了,人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功过两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