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与沉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丽楣说:“他们两个一起打你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早恋之温柔的疼痛(2)
刘城说:“不,是三个,还有一个家伙不认识。”

  宋丽楣说:“那,你是怎么跑掉的呢?”

  刘城大笑一声,道:

  “什么?我跑掉?笑话,是他们夹起尾巴逃跑了。要不然,哼!”

  刘城为自己能以一敌三,并且大获全胜而自豪,那一哼哼得特别有力,仿佛敌人就在眼前的话,不被他哼死也只剩半条命。寻思要当着宋丽楣的面将自己吹捧一番,道:

  “老实说,像他们那种小混混,别说三个,就是十个也不在话下。”

  “你有那么厉害吗?”

  宋丽楣有些不信。

  “你不信?”

  刘城的虚荣心多少受了点打击,但依然吹兴不减,遂又抬出其表兄,道:

  “要说呀,我这点功夫的确算不了什么,但要提起我表兄,那可是真的厉害。他是少林寺第三十二代俗家弟子,曾在我们中学所在的那个镇开了家武馆。我的武功就是他教的。”

  “哦!”宋丽楣见他说得有板有眼,稀里糊涂也就相信了。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就到期中考试了。

  对刘城来说,这期中考试来得太突然了点,就像六月天的暴风雨,虽然下雨前有些征兆,却不为刘城所感到。这些日子,他的心一直在文学社和宋丽楣之间转悠,丝毫没想到要考试。但考试并不因他的想到与否而停止,依然如期进行。几场试考下来,刘城觉得心里闷得慌,感觉上每场试都考得不是那么顺心,这是他以前考试从未有过的感觉。考完最后一场化学时,他甚至有点儿沮丧。化学十有###要挂红灯。晚上,刘城感到百无聊赖,因为大考过后就放假,是学校雷打不动的规矩,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回家了。刘城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感到无限地落寞。偌大个校园只剩下了一架躯壳。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映着月光,树影斑驳陆离,愈发使人感到孤独与凄迷。忽想起宋丽楣,不知她回去没有,忙打电话叫宋丽楣。宋丽楣果然在。不到五分钟,宋丽楣就从宿舍下来了。刘城的脸上写满了忧郁,被宋丽楣一眼看出,忙问:

  “阿城,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

  “丽楣,我心里很烦,大概是受了考试的影响吧。”刘城说,一脸的沮丧。

  “别太在意,阿城,不就一次考试么,这次不行下次来。”宋丽楣轻轻的安慰道。

  “是吗?那只好寄希望于下次了。”刘城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陪你去逛逛吧?”宋丽楣说。

  “好吧,那咱们干什么呢?”

  “你说吧。”

  “打台球吧。”

  “好啊。”

  别看校园里冷冷清清,游乐场所却是热闹非凡。“民威”俱乐部里充满了夜的狂欢的气息,那些在学校里受了压抑的学生,在这里尽情地释放着他们的郁闷。刘城和宋丽楣挑了一个灯光和位置俱佳的台桌。但宋丽楣的台球技术臭极,和刘城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想当年刘城在中学时就被人称为“神杆”,何况现在又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战斗的洗礼,那台球技术可谓炉火纯青,只差没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了。

  刘城和宋丽楣打了几杆,见宋丽楣根本沾不上自己的边儿,便越打越心烦。再加上隔壁溜冰场里震天价响的流行歌曲和摇滚乐,让他如芒在背,强忍着打了几杆,不料一杆劲使得太大,将球打飞,遂将球杆一摔,道:

  “不打了。”

  恰在此时,溜冰场里的音乐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一阵女孩子的尖叫声和男孩子的哄笑声,只差没将溜冰场震翻转来。刘城忙拉了宋丽楣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有个狂妄无知的家伙,自恃溜冰技术高超,蹲着身子单腿着地,结果因方向失灵,高速运动下刹车不及时,撞倒了一队结成一条龙的女生。刘城随着众人一起,也嘲笑了一番那个无聊的家伙,结果更感无聊,忽然天地一片黑暗。

  “停电了——”

  有人狂呼。

  刘城只得拉了宋丽楣踏着月光悻悻地回了学校。

  第二天,刘城决定回家一趟,一来腰包瘪了,二来离家也快三个月了,多少有那么点儿思乡的愁绪。

  回到家里,刘城见整个山乡都变了,由离开时的大红大紫变成了一片灰暗,恍然大悟已时至深秋,不觉有些凉。于是,心情更加灰暗,一如深秋。幸好刘母见儿子好久没回家了,特地为他做了丰盛的饭菜。席间,刘父刘母不断地向刘城问寒问暖——实际上是问暖,因为没到冬天,所以不必问寒。

  在家住了几天,刘城的心情稍微有所好转,考试带来的影响已基本消失殆尽。临走时,刘父刘母不断地叮嘱:

  “城哪,到了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谈恋爱,不能跟城里娃子比吃比穿,咱生在农村,你是农村娃,应该多懂些事,你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这些,想必你都知道。在学校,不比家里,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经刘父刘母这么一叮嘱,刘城的心就又变得沉重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父母的期望带给他的压力。父母是爱他的,他想。忽然之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小了,变压抑了,到学校去,他有一种走向地狱的感觉。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仔细回想自己在市一中这几个月来的生活,他忽然有一个惊骇莫名的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厌学了。这个发现让他郁闷不已,惊骇不已,忧心不已,揪心不已。如果真的厌学了?自己以后的学习怎么办?父母的期望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怎么办?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刘城一回校,期中考试成绩就公布出来了,刘城总成绩在班上排第二十名,并且有代数和化学两门挂了红灯。刘城大为震惊,要知当初他是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进校的,可如今下滑到了二十名,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距离啊!他想起了他以前考试,每次想的都是能否考第一名,从没想过考试会不及格,而现在,他竟然有两门没及格。一种考场落弟的感觉让他想哭。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的成绩才是唯一让学生骄傲的资本。学生应以学为主,除啃教科书外,干其他的虽不致被视为旁门左道,但至少也要落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骂名。班主任郝梅几次找刘城谈话,让他以后小心点,成绩下滑得太厉害了,如不及时补救,恐怕就得步方仲永的后尘,变成刘仲永。教训完毕顺便询问了一下刘城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刘城大脑一片空白,在郝梅面前草草地敷衍了一下,便借故离开了郝梅的办公室。

第五章 明媚的忧伤(1)
期中考试带给刘城的创伤不轻。痛定思痛,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特制定了如下学习计划。该计划目标明确,既有近期任务,又有远景规划。内容如下:一是在期末考试中,坚决消除不及格现象,并且将名次提升到前十名。二是在二年级时,一方面要夺取文学社社长的宝座,另一方面继续努力学习,将名次提升到前三名内,最好是第一名。三是在三年级时,集中精力向黑色的七月发出攻坚战,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最好是清华、北大。

  订了计划,刘城心里踏实多了。计划就是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奋斗的力量。刘城这回是决计不想再做折断翅膀的小鸟,他要做一个健康的,奋进的,努力的,充满力量的小鸟。他要飞,飞得很高,很远。

  可是,计划毕竟是计划。实施起来远没有计划时那么容易。学习上,一些文科科目对刘城来说,还算小菜一碟。可理科就不同了,那是大菜,大得刘城的脑子不足以消化其中的任何一盘。懊恼之余,刘城便在心中暗骂自己:刘城呀刘城,你他妈的是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没用了,不就是几本小书么?怎么就啃不动了呢?你以前的学习功夫呢?哪去了?狗吃了吗?骂是骂了,可一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脑子依然不开窍,x、y、z还是照样在刘城的眼皮子底下逍遥,趾高气扬如一只只胜利的斗鸡,丝毫不把刘城放在眼里。刘城无能为力,只得望书兴叹。

  其实,刘城啃不动理科,也在预料之中。初中二年级时,刘城最喜欢的数学老师时运不济,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摔断了双腿,自此不能上讲台。由于刘城对原来的数学老师感情深厚,悲哀之余便对后来的数学老师厌恶得不行。事实上后来的数学老师水平确实不如前任老师,无怪乎人家厌恶他。从此,刘城的数学成绩便开始下滑。后来多亏全校对偏科的,特别是蔑视数理化的学生狠批狠斗,才使刘城的理科成绩没有滑下红线——六十分以下,并逐渐有所回升。

  星转斗移,时光如水而逝,转眼间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几次测验下来,刘城大失所望,分数仍然在警戒线——六十分上下挣扎。有人高喊“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号。刘城竟觉得这个口号十分中肯,遂记在心上,闲睱之余,聊以自慰。

  刘城虽然在学习上失意,但在文学社里却春风得意。期中考试后,在社长方静的倡导下,文学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来的天下一家分为四家。爱好文学的一批人编为审稿组,擅长文艺的一批人编为文艺组,书法绘画有所专的一组人编为办报组。善口才、管理、交际的一批人编为外联组。各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组长采取自愿报名申请、社长任命的方式产生。刘城见机会难得,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遂写申请书一份,欲担任审稿组组长一职。

  刘城的申请很快被批准。原因是方静早对他有好感,欲委以重任。范珠等人也无异议,所以他的审稿组组长顺理成章地当成了。

  同时被批准担任正副组长的还有以下七人,审稿组副组长冯松;文艺组组长刘倩,副组长田龙 ;办报组组长文亮,副组长何梅;外联组组长李强,副组长高加富。以上诸人,除高加富被任命为外联组副组长使刘城心中略有不快外,其他倒无不妥。对于高加富,刘城的确不怎么感冒。与此同时,高加富对于刘城也更不怎么感冒。

  刘城当上了审稿组组长之后,顿觉身价百倍,前途无量。审稿组是个大组,组员达三十人之多。

  上任的第一天,刘城就召开了个小组会议。会议上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高谈阔论了一翻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文学的前景如何美好,道路如何广阔。听得众组员云里雾里,零星的鼓了几下掌,刘城也就云里雾里了,以为自己的权威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众人已在他脚下臣服。

  文学社召开编委及组长会议,大致确定了后半学期的工作计划,主要就是关于《追梦》征稿的事。接着又召开了一次全体社员大会,会上通过了这项工作计划。同时宣布,各组活动时间如下:星期一,外联组。星期二,办报组。星期三,审稿组。星期四,文艺组。星期五,编辑部成员和各组组长。每天的活动时间为中午12点30分至1点30分,下午5点30分至6点30分。特殊情况除外。

  文学社,顾名思义,办好所属社刊才是立社之本。因此,社长方静和主编范珠对编书十分重视,要求尽快贴出征稿启事。同时,组织一批精英社员,到各班去做口头宣传。

  写征稿启事是审稿组的事。但遍寻该组,却无一人能写毛笔字,无奈之余,只好到办报组找了一位大师,方才完成。宣传任务当然就是外联组的了。在这次宣传活动中,高加富脱颖而出。由于众社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宣传活动,缺乏信心和经验,临上台时都望而却步,你推我我推你半天确定不了代言人。组长李强急了,心说都不上,那不就该我的了吗?不行,心里没底,好歹也得先找个垫背的。略一扫视,见高加富负手而立,眼望虚空,笑而不语。灵机一动,心说,活该,就该你高加富来垫背了。便以命令的口吻让高加富先上。谁知此着正中高加富下怀,他正愁没机会表现,现机会到来,哪肯放过。便欣然领命,每到一处,均打头阵,一副勇冠三军的模样。宣传完毕,方静问宣传效果如何。李强如实汇报,方静便将高加富着实表扬了一番,说一名新社员,在初次活动中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实属不易,并号召其他社员要向高加富学习。高加富得了表扬,心中暗笑不已。李强此刻大悔,悔不该让高加富抢了头功,无奈为时已晚,追悔莫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明媚的忧伤(2)
征稿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一个周过去,就收了近百篇稿件,主编范珠指示,不光是审稿审组,文学社的每一位社员都必须参加审稿。这样,作为审稿组组长的刘城,权力无形中又大了许多。四组兵马全由他一人调配,颇有“沙场秋点兵”的味道。不过,让刘城遗憾的是,他对稿子没有终审权,只能走马观花地瞧上一遍,然后附上自己的意见,再将稿子交给副主编陈琳。陈琳的权力可比刘城大多了,虽然也没有终审权,却有权力将稿子分个三六九等。主编是不会吃饱饭没事干地将那些定为末流的稿子也拿来重审的。

  有了具体工作,刘城天天上班,周一至周五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早把前些日订的学习计划给忘了。上课时,喜欢的老师,听一听,不喜欢的老师,索性连书都懒得往出拿。做作业时,含蓄一点,就将某位仁兄的肩一拍:“喂,老兄,我那道题怎么有点不开窍,把你的拿来参考参考。”或者干脆道:“老兄,把作业拿来让我抄抄。”

  刘城的同桌王玲,被刘城抄作业日久。人家说日久生情,她这却日久生厌,见刘城日日兴致高昂,休息时间大都不在教室,学习一塌胡涂,遂起了疑心。

  这天,刘城又要抄王玲的作业,王玲就不干了。

  王玲说:“刘城,我说你老抄别人的作业不对吧?”

  刘城说:“有什么不对,不就是抄一下作业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玲说:“你抄起来当然舒服,可你想过别人的感受没有,很影响别人的学习耶?”

  刘城理亏,闹了个大红脸,说:

  “大不了以后不抄你的了。”停了一下,又说:

  “我自己做还不行吗?”

  王玲“嘻嘻”一笑,说:“如此甚好。”

  过了一会儿,王玲又说:

  “刘城,我发现你这段时间特别高兴,休息时间又大半不在教室,老实说,你干什么去了

  刘城见是问这个问题,心下大悦,一下就将将刚才的不快忘记了,说:

  “你不知道我已经加入文学社了吗?”

  王玲说:“哦!这我倒不知道。恭喜恭喜,你什么时候加入文学社的?”

  “喂!我说你闹了半天,连这都不知道。”刘城不高兴地道,“当初还贴了光荣榜的呢,你真是读书读成书呆子了。”

  “谁说我是书呆子,我只是没注意罢了。”王玲忙为自己辩解。

  “哈哈……没注意看?”刘城狂笑出声,“你这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你怎么恶语伤人哪?”王玲瞪着刘城问。

  “我这叫恶语伤人吗?哼,如果这也叫恶语伤人的话,那天下也就再没有文明话了。”刘城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你——”王玲气得心头火起,想起平时因刘城抄自己作业而自己不能好好写作业的恶气来,那火顿时喷出胸膛,挖苦道:

  “刘城呀,大作家。哦,我忘了,现在叫你作家,恐怕太早了点吧?八字还没一撇呢。请问,你在文学社里身居何职呀?是不是一无名小卒呀?”

  “哈!这你放心。”刘城道,“本人不才,虽然现在只是个组长,但你等着瞧吧,一年以后,我一定将社长弄到手。”

  一想到要当社长,刘城心里甜蜜得不行,露出一个自我陶醉的微笑。

  “哟哟哟,没想到刘……刘……牛也想当文学社社长,真稀奇!只怕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吧。”

  王玲为自己的绝妙讽刺开心不已,捧腹大笑。刘城则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半天说不出话来。

  “怎么样啊,大作家,好受吗?”

  王玲扮一个鬼脸,又道。

  “你——”刘城恨王玲恨得咬牙切齿,半天才道:

  “罢罢罢,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两人话不投机,各自将对方狠狠地剜了一眼后,都闭口不语,两节晚自习在沉默中过去。

第六章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1)
转眼之间,秋去冬来。一学期已快接近尾声。学校召开期末汇考动员大会,要学生们加紧复习。特别强调的是考场纪律。言明,这学期教务处将严打考试作弊者,如有谁胆敢以身试法,绝不姑息迁就。市一中不愧为市重点,人人聪明透顶,作弊手段年年革新,确切地说是半年一革新。学校这几年一年比一年抓得紧,每学期考试因作弊被当场“枪毙”——试卷作废——者至少有一百多人次。然而,市一中的学生似乎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前抓后继,作弊队伍日益壮大,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继学校之后,郝梅又到班上强调了一番。说本学期谁若胆敢给一班抹黑的话,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开除班籍。说得声色俱厉。听得人胆战心惊。一提到考试,刘城不得不暂时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特别是每当面对郝梅那冷竣而严肃的目光时,心中那道伤疤又隐隐作痛。期中考试带给他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这就像潜伏在人体里的某些疾病一样,平时没什么,一旦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发作。

  旧病复发,不比新病。新病是初次经历痛苦,那痛苦真切而具体,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明确的感受到。而旧病就不同了,那痛苦有些模糊,不强烈,却又全身不舒服,搞得周身神经都紧张兮兮的。这模糊的病不能对症下药。刘城属旧病,一想起那个第二十名和两盏红灯,心里就难受,可这难受又没达到让他非逼着自己去啃书本不可。每当他翻开数理化那几本书,那陌生的感觉简直让他吃惊,书里面光光的,连一笔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