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不乖-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答应了你,帮你从中周旋,就一定会办到,但前提是,他必须是品行端正,值得你下嫁之人。”
  曹中妍十分笃定地道:“田公子他是。”说着小脸红彤彤地道:“他……他从来对我都是以礼相待的。”
  听了这话,俞筱晚不禁暗自揣测,若是田秀才不以礼相待,难道现在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
  她如今被逸之惯得胆子越来越大了,不将世俗礼法放在眼里了,却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婚前生米煮成熟饭的,光是淫秽这一条,就足以让任何一个有封号的大家闺秀,沦为贱妾。而且听表妹的意思,四舅父并不怎么看好那个穷秀才,她觉得穷秀才不错,也是听表妹说的,怀春少女的眼光是片面的,只看得心上人的长处,看不到短处。
  好在她已经求逸之差了人去打探田秀才的品行,家里穷一点、出身低一点、才华平凡一点都不打紧,只要他是个品行端正的君子,她就愿意成人之
  俞筱晚正打算再好好跟表妹沟通一下,门外便来报,“二少夫人,刘嬷嬷来了。”
  俞筱晚坐正了身子,笑道:“快请。”
  刘嬷嬷笑咪咪地走进来,深深一福,“老奴给二少夫人请安。老奴是奉王妃之命,特来请曹小姐到春景院一叙。”
  曹中妍顿时紧张了起来,俞筱晚安抚地看着她笑了笑,问刘嬷嬷道:“不知母妃为何会想见我家表妹?”
  刘嬷嬷笑咪咪地道:“听闻曹小姐温柔可人,王妃便想见一见。老奴是从客院过来的,绕了一大圈,恐怕王妃已经等急了。”
  这是催人快点走呢,俞筱晚只得让刘嬷嬷带走了曹中妍,随后又让蔡嬷嬷差个人去春景院打听一下消息,随后安了心,楚王妃见过曹中妍之后,赏了好几件精美的首饰,想来是十分满意的。
  待君逸之从外面回府,俞筱晚便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俏皮地笑道:“母妃似乎对妍表妹十分满意呢,看来只要再加把劲,过两天就能成了
  君逸之觉得好玩,便自告奋勇地去找大哥,要他再“加一把劲”。
  加一把劲的意思就是,次日一早,所有人都在春晖院围丰着楚太妃凑趣的时候,君琰之低声跟春晖院的小丫鬟道:“将曹小姐的茶换成玉兰香片,她不喜欢老君眉。”
  声音虽然很低,可是对时时刻刻关注着他的一众娇客们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世子爷居然这般关心曹小姐!
  世子爷知道曹小姐的喜好,还记在了心里!
  其中脸孔最为扭曲的,就属原宛婷了,尤其是看到姑母看向曹中妍的眸光显得十分满意的时候!她恨恨地揉着手中的绢子,觉得自己真的不能再等了。于是回到客院的房间,原宛婷就提笔写了一封信,递给喜鹊道:“你快将信带回府中,千万要告诉母亲,姑母已经不打算帮我了,让母亲快些来劝说姑母。”

  高妈妈一直在一旁伺候笔墨,觉得小姐写得过分了一些,不由得劝阻道:“王妃也不是不帮你,只是说想纳曹小姐为妾而已,这样就请夫人来,只怕会让王妃不满。”
  原宛婷气急地道:“妈妈你知道什么?你平日里又不能进屋去伺候,是没瞧见琰之哥哥看那小贱蹄子的样子,真是……真是恶心!他为何从来就不这般看我呢?”说着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我这还没进门,就要失宠了,若只是个独守空房的世子妃,当着有什么意思?”
  她父亲没有儿子,为了生个儿子出来,不知纳了多少妾室,母亲表面上风光,实际过的是什么日子,原宛婷最是清楚不过。这样的当家主母她可不愿意当,她要当就要象俞筱晚那样,随便走到哪儿,逸之哥哥的眼睛就跟到哪儿。
  高妈妈劝不得,只好让喜鹊拿着信去了,送到门外小心叮嘱,“你千万将信收好,可莫给王妃或是她的仆妇瞧见了。”
  喜鹊见高妈妈这般慎重,忙点头应下。
  这会子梦海阁里十分忙乱。
  事情是这样的,俞筱晚一大早从春晖院请安回来之后,就发觉一张取首饰的凭条不见了。那是新婚之日,逸之送给她的金镶珠宝半翅蝶簪,前几日蝶翅上的碎钻掉了一颗,送去银楼修补,今日正要拿那条凭条去取,却那张凭条不见了。她使了丫鬟们仔细找了内室和起居室,最后闹腾得将整个梦海阁都翻了一遍,仍没见到。
  俞筱晚伤心不已,明亮的眸中泛起泪光,君逸之心疼娇妻,便命令从文去前院,请齐总领来查一查案子。
  从文能说会道,拉着齐总领在二门处仔细分解,说到要紧处,压低了声音,“昨日还在的,梦海阁的下人倒是好查,就是这客人不好查,倒不是怀疑她们,只是想弄个明白。”
  齐总领还有什么听不明白的,正要拍着胸脯打包票,一抬眼,瞧见喜鹊在这儿递牌子,要出府,便伸手一拦,“喜鹊姑娘,这是到哪去啊,没有夹带什么物品吧?”
  若是没有高妈妈的那句叮嘱,喜鹊肯定十分坦然,现在却是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一面回话一面用手捂住腰腹之间,那儿正放着信封呢。
  齐正山眼光何其锋利,立时喝道:“怀里有什么?拿出来看看。”
  喜鹊一惊,色厉内荏地道:“不知齐总领何故要搜查婢子?婢子虽是卑贱,却也是王府娇客的人,不是你们王府的人。”
  “现在王府里丢了一样极重要的物品,只要你在我们王府,想出府就得搜!”
  齐正山并不怎么把王妃放在眼里,这里面有个缘故:朝廷会按每位王爷的品秩派驻侍卫,并任命总统领,他们都隶属于兵部,俸禄是朝廷发,若无过错,楚王爷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任免都是由兵部说了算的。而楚王爷这样的肱股大臣又可以培养八名亲卫,并任命一名副统领,这位副统领岳胜才是王爷的心腹。
  齐正山在楚王府算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他也不是没往楚王爷身边凑过,只是为人贪了一点,王爷对他始终不冷不热,所以也就淡了心思,有点破罐子破摔了,什么事都按章来办。王爷倒还没什么,就是王妃,她特别喜欢特权的感觉,常常被齐正山给堵得呼吸不畅。
  这府里也就二少爷看得起他,有事没事找他去喝花酒,今天他是帮二少爷办事,哪会将一个客人的婢女放在眼里?
  见齐正山挥手叫来二门处的几个婆子,要给自己搜身,喜鹊慌忙左右瞧了瞧,正是未时,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四下无人,求助无门,她急得眼泪水都掉下来了,哭喊道:“你们欺人太甚了,若是我身上没有贼脏,定要叫你们好看。”
  听了这话,齐正山迟疑了一下,从文余光瞟到从安打来的手势,忙出来打圆场,“说起来,喜鹊姑娘是王妃亲侄女的贴身婢女,要搜也当是由王妃派人来搜,不如咱们去春景院,请王妃的示下吧。”
  齐正山也觉得有理,忙让两个婆子跟着喜鹊,免得她半路上转移贼脏。喜鹊这才松了口气,想必王妃不会为难自己。
  这会儿君逸之正带着俞筱晚在春景院里,楚王妃正兴奋不已,想亲自带人去梦海阁里搜查一番。君逸之不咸不淡地道:“孩儿已经请齐总领来侦查了,若有结论,自然会禀报给母妃。”
  俞筱晚低头不语,她们完全没对外说起这事儿,婆婆会知道,多半是二娇禀报的,她原本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给人监视着的感觉真的很不好,看来这事儿完结之后,还是得想办法将二娇给打发出去。
  正说着,齐总领在外求见,说是看见喜鹊鬼鬼祟祟要出府,特过来请王妃的示下。
  喜鹊被人给推进来,扑通就跪倒在地,哭诉道:“婢子正奉了小姐的命,出府办点事,不知怎么就得罪了齐总领,非说婢子是贼,求王妃给婢子作主啊。”
  王妃还未说话,刘嬷嬷就在一旁笑劝道:“齐总领莫不是忘了,喜鹊姑娘是表小姐的贴身婢女,国公府里什么好东西没有,哪里会眼皮子浅到要偷一根簪子?”
  一个老嬷嬷,置疑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齐正山立即正色道:“既然已经发觉丢了东西,搜一搜也是应当的,搜完了,也正好可以证明表小姐的清白,日后也不会有人拿这事儿来说嘴。所以属下请王妃派人搜上一搜。”
  刘嬷嬷又插嘴道,“齐总领,你就不怕搜不出什么来,不好向王爷、王妃和国公爷交待吗?”
  齐正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君逸之轻哼了一声,痞痞地笑道:“母妃,原来你这里,凡事都是刘嬷嬷拿主意的么?怎么齐总领请您示下,都是她在这里说三道四的?我王府里丢了东西,搜查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么?为何还要向舅父交待了?似乎只有下级向上级交待的吧?”
  刘嬷嬷期期艾艾地不敢再说话。

  楚王妃倒不觉得刘嬷嬷的话有什么过分的,只是被儿子这几句话挤兑得下不来台,说得好象王府比国公府还低了似的,传到王爷的耳朵里,有她好看的。她只好出面道:“既然如此,喜鹊,你就让这两个婆子搜一搜,多大的事儿,要哭成这样。”
  喜鹊的脸皮立即变了,这下子连王妃都狐疑了起来,她自然是相信自家侄女的,可是婢女,就要另说了。楚王妃面色一整,厉声道:“还不带她到后面去!”
  两个婆子拉着喜鹊往下走,喜鹊忙道:“王妃容禀,婢子是替小姐送信的,小姐想念夫人了,写了封问候信。”说着自觉地将信拿出来晃了一晃,希望以此减轻王妃的戒心,放她出府。
  俞筱晚轻笑道:“原来是宛婷妹妹思念母亲了,还写信问候,真是孝心可嘉。”
  君逸之接着话道:“以前有信不都是让回事处递的吗?莫不是宛婷妹妹受了什么委曲,一定要喜鹊你回去诉说?”
  楚王妃听得心中一动。楚王爷是辅助大臣之一,王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给住进来的,住进来了,就有些规矩要守着,比如说,信件之类的,一般得由王府的人递送,就是怕客人们将重要的事情透露了出去,虽然书房重地闲人免入,这类事情不会发生,但规矩是这般定的。以前有事,宛婷都是让下人回府去说,今日为何会在写信?
  联想到那日宛婷的表现,楚王妃不由得产生了一些猜测,示意婆子将信拿过来。
  喜鹊急得不行,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楚王妃打开信封,取出信纸。
  楚王妃越看脸色越差,原宛婷在信中说她是一个虚伪的老女人,根本就没有为自己着想,自己门都没进,就鼓动儿子纳妾,请母亲过来好好教训她一番。大概是觉得那天在楚王妃这里受了气,顺道还诅咒了楚王妃一番。
  整封信看完,楚王妃气得呼吸急促,脸色铁青,君逸之忙上前为母妃顺背,俞筱晚在一旁端茶打扇。
  好容易等楚王妃顺过了这口气,楚王妃指着喜鹊,手指抖了半晌,方道:“去,把表小姐叫来!再派个人去请原夫人!”
  原宛婷被人叫到了春晖院,一听说是自己的信被姑母给看了,也骇得不清,扑通一声就给楚王妃跪下了,痛哭流涕地求饶,“宛婷是一时鬼迷心窍了,才会写出那样的东西来,求姑母饶了宛婷这一次吧。”
  君逸之在一旁用斥责道:“母妃为了你的事,不知操了多少心,别说你是鬼迷心窍,就是做梦时,也不当对母妃如此无礼!想一想都是罪过!你却还将信写下来,写完后难道不想想这样对不对吗?还要送给舅母,这不是挑拨母妃和舅母的关系么?”
  有丈夫开了头,俞筱晚才好接话,不过她不跟原宛婷说,而是先薄责了丈夫一声,“你莫在这里火上浇油,宛婷才多大年纪,一时没了分寸,也是常有的,要怪也当怪纵容她的人。”又劝慰楚王妃道:“母妃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宛婷这信一瞧就孩子气,哪有请舅母来教训您的呀,舅母不过是一品国公夫人,您却是超品的亲王妃,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呐。”
  这番安慰却让楚王妃心里咯噔一下,大嫂可没少仗着大嫂的身份对她说教,平时里倒还不觉得什么,今日回想一下,就觉得分外膈应。是啊,她一个一品国公夫人,就算是长辈又如何,君臣有别!她凭什么教训我啊!
  楚王妃刚转完念头,君逸之又警告般地对原宛婷道:“有你表嫂给你求情,若这是你第一次写这样的信,我就暂且放你一马。你说,是不是第一次写?”
  原宛婷忙道:“是、是,当然是。”
  楚王妃却不信了,眯着眼睛盯着原宛婷心虚的小脸,心中暗怒,好几次大嫂忽然到访,说的都是宛婷的事儿,莫非那时宛婷就写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信?
  正转着心思,忠勇公夫人来了,听明白了原委,当即将女儿臭骂了一通,又向小姑子赔罪,说自己没有教好女儿。
  大嫂已经放低了身段,又是赔罪道歉,是又是掐宛婷的,楚王妃不好再说什么,便将此事揭过了。
  原夫人本是要来提一些要求的,但这会子却不方便提了,只得告辞回府
  楚王妃这回却是长了一个心眼,招手让银杏过来,去前院调了一名王爷的亲卫,跟着原夫人的马车,听一听原夫人私底下都说了自己一些什么。
  刘嬷嬷劝阻道:“冤家宜结不宜结,还是算了吧。”
  这回楚王妃坚决不听她的。过了半个时辰,那名亲卫回来了,在门帘外回话道:“原夫人直到过了北大街,才在马车里说了一句,‘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论相貌比不过周氏,论才华比不过何氏,人老珠黄了还当自己是二八年华的姑娘,成天穿红着绿的,这些年若没我们照应着,早就失了宠了,还能当这高高在上的王妃?,”
  那名亲卫连语气都学得惟妙惟肖,当场将楚王妃气翻。
  打发走亲卫之后,就开始在屋子里来回磨地毯,“我用得着她们照应?若不是为了照应她们,老祖宗哪里会对我这么生分?现在倒好,话都反过来说了!”
  刘嬷嬷不住嘴地劝,“都是亲戚,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退个屁!”楚王妃情急之下也顾不得风度了,粗话也往外蹦,“我一片好心被人当成了驴肝肺,我为何还要拿她们当亲戚?”
  说着正转到玻璃制成的落地长镜前,看到自己正红色的刻金丝常服,大怒道:“我是王妃,常服就是紫、红、杏黄这几色,她想穿也没得穿!居然说我不尊重,学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她才象个老鸨子!”
  这些话,最后都让君逸之给问到了,笑着学给晚儿听,又感叹道:“这以后母妃应当不会再管舅父家的事了,那一烂摊子,唉。”

  俞筱晚笑了笑,随即问道:“你觉不觉得,刘嬷嬷总喜欢挑得母妃与父王闹似的。”
  君逸之奇怪地看她一眼,“没有吧,她是母妃的陪嫁丫头,母妃同父王闹起来,她有什么好处?她是从忠勇公府出来的,自然也会向着那边,你想多了。”
  俞筱晚手托香腮,想了半晌,实在无法解释,这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比如说,妍表妹的事儿,已经从银杏那儿打听到,刘嬷嬷是帮着说了好话的,按说若是帮着忠勇公府,明知宛婷不喜欢妍表妹,她为何要说好话?这不是自相矛盾么?由此可见,刘嬷嬷是有些希望王府里越乱越好的。
  ------题外话------
  哦哦,好象偶已经连续万更好几天鸟,坚持十天的话,打滚要月票哇~





  133。都是陷阱

  虽然君逸之并没有这种感觉,但好在他这人有个长处,十分听得进旁人的意见,尤其是晚儿的意思,于是当即派了四侍卫中武功最高的平安和从武二人,每日轮流监视刘嬷嬷,瞧她平日与谁有过接触,尤其是出府后,要求他二人寸步不离。
  次日一早去请安的时候,楚王妃待俞筱晚热情了不少,虽然没到楚太妃那个地步,但是笑容明显多了许多,还赠了一支赤金镶红蓝宝石的芙蓉花双股钗,说是补偿给她的。
  俞筱晚受宠若惊,忙福了福,谢了赏,又讨巧地奉承了婆婆几句,楚王妃也和蔼地笑着应答,一时间满屋子天伦美景。
  其实楚王妃能这样善待俞筱晚,与楚太妃和楚王爷有莫大的关系。亲卫们办了差后,都会向王爷禀报,楚王爷知道老妻被娘家人羞辱了,少不得要来安慰一番,顺便将老祖宗的意思告知,只要你日后少帮着娘家提要求,友爱妯娌关怀晚辈,老祖宗说可以让你帮着打理内院。
  能掌管内院的大权,是楚王妃心心念念的事,虽然只是暂时帮忙,但到底是几十年来迈出的第一步,楚王妃自然要拿出几分诚意来,比如说,善待婆婆大人亲自挑的儿媳妇。
  君逸之瞧在眼里,喜在心里,作为儿子和丈夫,他自然是希望母妃与妻子能和睦相处,不禁同俞筱晚耳语,“看来母妃已经想通了,以后咱们家就不会闹腾了。”
  其实对婆婆已经完全想通这一点,俞筱晚持保留态度,不是说婆婆不记事,而是那边到底是婆婆嫡亲的大哥大嫂,对她的大嫂,生气了,不理会是真的,毕竟没有血缘,可是对她的大哥呢,恐怕婆婆没有这么硬的心肠。
  所以还要防微杜渐,免得忠勇公府的人再寻着借口,与婆婆重修旧好,再缠上来。只看原宛婷的态度就知道了,闹出那么大的事儿,几乎是要撕破脸皮了,她还能赖在楚王府里,还能坚持每日去给楚王妃请安,楚王妃对她的态度冷得犹如数九寒天的冰雪,她也坚持不懈着、热情洋溢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目前楚王府最大的事,就是八月初八的赏莲宴。宾客名单几番修整,今日终于拟定了,多数官员府上的请柬,由府中笔墨好的知客来书写,但是一些亲戚府上、关系密切的府上的请柬,为表尊重,却要由主人来书写。
  楚王爷虽是朝中重臣,可惜一手烂字,倒是君逸之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练得一手极漂亮的颜体。楚太妃便将这些请柬都交给君逸之写。
  俞筱晚同楚太妃商议好了宴会上的一些细务之后,便回了梦海阁。
  她没回内院,而是在前院就下了小轿,转到君逸之的书房内。君逸之正坐在桌边奋笔疾书,从文正拿了熏笼在一旁的小几上烘烤墨迹,待烤干后便折叠好放在左手边,此时已经有厚厚一叠请柬了。
  俞筱晚抿唇一笑,走到桌案边,拿象牙柄的绢扇轻轻地为某人搧风。君逸之抬头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