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号狙击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小时零五分钟时,腾建军手中的步话机响了起来:“腾参!腾参!一连呼叫!”
    腾建军面上虽然平静,心里也急得很:“收到,请讲!”
    “一连三班抓获一名潜伏狙击手,完毕!”


本书由《大学百科网下载中心》//。upicture。/down/收集自互联网;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更多精彩好书尽在大学百科网//。upicture。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14 本章字数:1009


    “好,继续搜索!”
    “明白!”
    话音未落,三营的呼叫也到了。“腾参!九连二班发现两名狙击手,完毕!”
    报告完毕,腾建军和两位营长心里踏实了。这说明狙击手隐蔽的位置比较高,同时也预示着搜索分队马上将有更大的收获。
    果然,此后腾建军的步话机不断响起。一个又一个狙击手被搜索分队抓获。下午14时,十五名狙击手中的十三名被搜索分队发现,并带下山来。
    “一共上去几个?”腾建军问田炼。
    “十五个。”
    “嗯……那就是说还有两个没搜到。继续搜索,一定给我把人揪出来!”
    两个搜索分队已经在山上搜索了三个小时,战士们都疲惫不堪了。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腾建军的步话机没有再接到抓获狙击手的报告。
    腾建军没想到搜索这么一座小山还会有问题:“可以啊小田,你这俩狙击手我看够实战水平了。老耿、老范,你们两个营各以一个排,从东西两侧向山顶搜索,一定把人给我揪出来!必须的!”
    两个营长调兵遣将,很快,下午16时20分,两个武装侦察排分别从山的两侧,向山顶搜索前进。士兵与士兵之间间隔不到10米,像篦子一样把山头梳理一遍。
    半个小时后,第十四名狙击手史思被发现了。搜索队发现他的时候,他正隐蔽在一棵距地面四五米高的树枝上。浑身插满了现地采撷的新鲜树叶,紧紧贴抱在树干上。如果不是搜索分队的一名战士眼尖,史思几乎已经躲过众人的视线。
    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最后一名狙击手还没有被找到。腾建军也有点坐不住了:“田炼,到底是十四个还是十五个?”
    田炼见腾参谋长急了,暗自觉得好笑:“报告腾参,真的是撒出去十五个,还有一个。”
    “是谁?”腾建军还是有点不信。
    田炼扫了一眼旁边集合的狙击队,“何准。那个矮个。”
    已经17时半了,虽说华东的夏日里天长,但距离天黑也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了。腾建军命令:“警卫连,调军犬。”
    为了特种大队驻地的警卫,警卫连专门设了一个军犬班。不一会儿,四条训练有素的军犬在警卫连战士的牵引下,加入了搜索。这四条军犬清一色是素有“天然警犬”之称的德国黑背。相比士兵,军犬的嗅觉、听力以及暗视能力都优越得多,此时调军犬参加搜索,腾建军是破釜沉舟了。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5)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16 本章字数:1206


    腾建军紧握着步话机,期待着抓获何准的报告。然而又是一个小时,天已经见黑了,苦等的报告依然没有传来。一名一营的战士从山上下来汇报,手中拿着一件插满了树叶伪装的伪装衣。
    “报告参谋长,这是我们在山背面半山腰处发现的。”
    田炼拿过来一看,对腾建军说:“何准的!没错!”
    腾建军真着急了。凭借多年的侦察经验,他暗暗思索:“这么一座小山,动用了两个排的兵力,还有军犬,怎么会搜不到呢?莫非何准这小子挖了地洞藏进去?不可能,即便那样,军犬也会嗅到气味。现在连伪装衣都扔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突然,腾建军眼睛一亮,一挥手说了句:“跟我来!”趁着最后一点天光,腾建军带着田炼、两位营长等七八人,沿着山脚向山沟那一侧转去。警卫连连长范长江一挥手,两名牵着军犬的战士也紧跟了上去。转到山沟一侧,腾建军没有上山,而是让士兵们仔细搜索山脚下和山沟中。腾建军猜测,何准很有可能并没有上山。
    突然,一营长范伟发现在山沟下的小河中,竖着一根东西。由于天色已黑,那物体是黑色的,距离河边又有一定距离,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如果换作新战士,也就不对那东西深究了。但敏锐的范伟凭直觉肯定,那东西肯定不正常。范伟让几个战士脱了鞋袜,涉水去看。几个战士走到近前,突然一声惊叫。随即水花四溅,从水底站起一个人来。岸边,两条军犬显然受了刺激,或许是对手巧妙的隐身让它们“搜索犬”的颜面尽失,两条军犬对着水中的人影歇斯底里地狂吠。
    腾建军、田炼仔细看,那人正是何准。何准左手握着一根枪管,也就是一营长范伟看到的那个水面上的黑东西,右手捏着一根短“绳子”。何准走到岸边,众人才发现,何准右手捏的“绳子”,是一条两拃来长的水蛇。
    其实,何准最初和史思一起隐蔽在山上。透过瞄准镜,他们发现大队派出搜索分队来找他们。面对突然到来的对抗演习,何准和史思的想法出奇地一致:躲到树上去。两个人一进山就采撷了大量现地的鲜草和树叶,插在伪装衣和头盔上。两人各自在靠近山顶的位置找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爬了上去。就这样,何准和史思成为狙击队十五名狙击手中躲过搜索队第一波搜察的两个人。
    何准透过瞄准镜,发现更多的搜索部队向“笨蛋山”开来。何准觉得在树上也并不安全了。“笨蛋山”太小,搜索分队人手够用后,会像梳子一样对整个山梳理一遍。那样的话,即便在树上也不安全。怎么办?何准绞尽了脑汁,最后,想到了山谷里的小河。
    “藏在水里!”当这个念头冒出来时,何准自己都吓了一跳。水里不是能藏住人的地方,谁也不会想到狙击手藏在了水里,而且即便搜索部队带有军犬,军犬也闻不到水里有人。何准也知道那条小河的水冰冷刺骨,潜在里面绝对好过不了。顾不了那么多了!于是,在两拨搜索队搜索的空当,何准下了树,把树叶伪装丢弃在树林中,趟水下了河。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6)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18 本章字数:1369


    初一下河,何准顿感河水钻心的凉。然而此时何准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一步步向河中走去。在水深齐胸处,何准蹲了下来,并用拆卸好的枪管作为呼吸管。潜入水下,何准睁开眼,泉水非常清澈,何准可以透过水面看到天空,也能看到水中偶尔游过的小鱼和青蛙。就在被一营长范伟发现之前几分钟,一条水蛇蜿蜒着从何准眼睛上方游过。何准小时常在老家的池塘里游泳,见过水蛇。这条水蛇不大,大约二三十厘米,就在水蛇游到何准身边时,何准右手一把捏住了蛇身。因为要腾出左手扶着枪管呼吸,何准只能一只手对付水蛇,没料想水蛇在水中非常灵活,翻身咬中了何准的手。何准感觉手一麻,但没有撒手,而是用力把蛇身拦腰捏扁了。水蛇没有立即死去,头和尾还在不停地摆动。这工夫,何准被发现了。
    腾建军、田炼、一营长范伟、三营长耿力都惊呆了。何准浑身湿透,嘴唇青紫,身体剧烈地发抖。他上身只穿一件迷彩背心,迷彩服被后面的士兵从水中捞了上来。原来,何准为了用枪管做呼吸管,用迷彩服将拆卸后的狙击步枪包了起来。腾建军拍了拍何准的肩膀,冰凉冻手。何准为了躲过搜索分队,在这冰凉的河水里隐蔽了一个小时。
    腾建军眼眶湿润了。他举起手,向何准敬了一个军礼。
    眼尖的田炼发现何准的手上有一道伤口:“怎么弄的?是不是蛇咬的?”
    “没事,就是蹭破点皮。”何准满不在乎。
    “不行,水蛇都是有微毒的。赶紧回大队处理一下。”田炼赶忙拉着何准向回走。正走着,“哧”“哧”两枚绿色信号弹划破了蓝色的夜空。潜伏训练结束了。
    狙击专题之九:
    狙击手的战场伪装
    关于战场伪装,南京军区某部狙击手何祥美曾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几位电视台记者到部队采访何祥美。一下车,特种大队首长就给见多识广的军事记者们出了一个情况:“何祥美就潜伏在前方路边,请把他找出来。”小路不过一二百米,路边的草木并不十分茂盛,大活人怎么可能藏得住?记者们先是来回走了几趟,最后像过篦子一样将小路两边梳理了一遍,何祥美踪迹全无。记者挠头了。参谋长干脆把记者们带到何祥美潜伏处:“我们的狙击手就在这路边,你们能不能发现?”记者们死死盯着路边。路边除了草,还是草。“出来吧!”随着首长一声口令,两名身披伪装的狙击手赫然站起,仿佛是从草皮下钻出来的一般。记者们猝不及防,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到了眼前。记者们这才发现,何祥美潜伏的位置,距离他们不过2米。这就是狙击手战场伪装的效果。
    欺骗大脑和眼睛
    军队特种部队的作战,狙击手面临的总是以寡敌众的局面。狙击的实质,就是对敌重要目标发动偷袭。因此,伪装对于军队狙击手来说至关重要。战场上,一名不善于伪装的狙击手,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亡。
    伪装一词源自法语,原意是“恶作剧”。对于狙击手来说,伪装既要有想象力,更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狙击伪装,是一个与人的大脑和眼睛较量的过程。学习伪装,必须要先了解人的大脑与眼睛是如何协作的。人们容易忽略大脑在观察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在观察和捕捉目标前,大脑会不自主地预期寻找一个轮廓明显的目标。目标与周围环境的反差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相反,如果目标与背景环境相似,那么人的眼睛就会在大脑的指挥下,忽略该目标。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7)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20 本章字数:1394


    识别目标时,大脑主要通过目标的外形轮廓来辨别。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白色或黑色的物体最容易被辨别,这是因为白色和黑色与纷繁复杂的背景反差明显,这两种颜色可以使物体的轮廓外沿显得更为明显。除了模糊目标的外沿,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也可以改变大脑对物体轮廓的判断。迷彩服的伪装原理,就是利用深浅不一的色块干扰观察者,弱化人体的外部轮廓。如果想取得理想的伪装效果,迷彩服的颜色、图案与曲线,一定要接近所隐蔽的环境。不过,对于执行野战任务的军队狙击手来说,单纯使用迷彩服的效果总显得差强人意。尽管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有丛林、沙漠、沼泽等不同花色的迷彩服可供选择,但狙击作战的特点决定了对狙击手的伪装要求比普通士兵高得多。也许仅仅因为黑色作战靴的鞋跟反光,就会使狙击手暴露目标。
    美军狙击手在城市作战时,常在军服的两肩部、臀部和手臂位置喷上黑色的伪装膏。这种伪装方法尽管很简单,但经实战证明非常有效,因为一般物体的轮廓线是最明显的部位,但当人体在这些部位呈现黑色,会打乱人体的外形轮廓,使对手不容易辨别。
    狙击手面部的伪装,同样是与敌方观察者的眼脑较量的过程。在野外潜伏的狙击手,无一例外地要涂抹面部伪装油彩。也许有人认为,佩戴迷彩面罩简单便捷,但根据美军的测验,没有一种面罩佩戴起来的效果能超过正确涂伪装油彩。
    当人们看到黑色的物体时,就会产生一种该物体距离自己较远的错觉,相反,白色物体会让人感到距离自己较近。涂抹伪装油彩要做的,就是通过黑白的对比来颠倒人脸的高低位置,从而迷惑对方。人的面部,眼睛、鼻子周边、下巴与嘴唇之间、耳朵孔等部位都是凹陷的,在这些部位涂抹白色油彩;在鼻子、颧骨、额头、下巴尖等突起部位涂抹黑色。在涂抹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先上白色,再上黑色的顺序。新手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油彩涂得过于对称。要知道,自然环境的景象是不对称、没有规律的,因此要注意用油彩打破人脸部的对称。那么,这种面部油彩伪装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专业狙击手伪装好后,即便脸贴着脸地观察,你也看不出那是一张经过伪装的人脸。
    不同距离上的分辨
    距离,是伪装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很容易理解,从伪装的角度考虑,距离越近就越容易被发现。在狙击作战的历史上,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毙目标的战例并不罕见。对于狙击手来说,击毙几百米距离上的敌人并不困难,行动的关键在于发现目标。
    了解距离对伪装的影响,首先要弄明白一个概念——角分。角分是个几何概念,是衡量角度的单位,60角分等于1度。角分也是衡量眼睛精度的单位。实验证明,人眼的分辨精度是1角分。这个分辨精度意味着,如果目标与周围环境反差比较大,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裸眼可以在90米的距离上分辨2。5厘米大小的物体,在180米的距离上分辨5厘米大小的物体,在360米的距离上分辨10厘米大小的物体,以此类推。如果目标对于观察者小于1角分时,人眼就不能识别。
    了解人眼的这个特性,对于狙击手的伪装非常重要。野战中,军队狙击手距离目标至少要在200米开外,否则狙击步枪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反而不如突击步枪好使。通常情况下,狙击手距离目标会在360米以上。因此,狙击手如果要不被敌方发现,就要对自己和所携装备超过10厘米以上的部分进行伪装。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8)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21 本章字数:1475


    在分辨距离时,颜色搭配也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伪装时颜色搭配合理,就可以降低人眼的分辨能力。举个例子,如果将一块边长2。5厘米的黑色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人可以在90米的距离上裸眼清晰地看到,但如果将一块同样大小的绿色方块放在绿色的树叶背景上,观察者就很难发现。其实,人们很早就发现了不同颜色军服伪装效果的问题。在野战部队普遍装备迷彩服前,军队作战服普遍以暗色为主。远的不说,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八路军青灰色军服和侵华日军的土黄色军服,都是伪装效果不错的单色军服。此外,德军的灰色军服、美军的暗绿色军服、英军的土黄色卡其布军服都是基于此原理。
    当然,在实际战场,一名搜寻几百米外是否隐藏狙击手的士兵,是不可能单靠裸眼进行观察的,他一定会借助军用望远镜或是狙击瞄准镜。从理论上讲,20倍率的望远镜可以把距离拉近20倍。美军特种部队做过测试,在460米的距离上,裸眼很难分辨出12厘米的目标,使用20倍的望远镜理论上可以观测0。25厘米的目标,但实际上分辨的目标大小在0。5厘米左右。尽管比理论数据低,但也足以看出光学器材对狙击手的威胁。
    巧妙地利用环境
    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是成功伪装的重要因素。狙击手要想成功伪装、融入自然环境,就要对当时当地的色彩、条纹、树枝形态、植被密度和景深有所了解。
    对于野战狙击手来说,一些野外绿色植被的规律应当掌握。比如,针叶松具有不同于其他植被的条纹和景深,树叶向阳与背阴的两端颜色由浅变深,一堆野草的平均深度为30厘米……狙击手在转移阵地时,要养成根据周边景物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伪装的习惯。比如在树林中隐蔽时,最好在伪装服上插上树枝树叶,转移到草地时,要及时丢弃树枝,换成草堆伪装。
    当然,狙击手毕竟不是变色龙,不可能在行进过程中随时随地根据环境变换伪装。那么,有一条基本原则应当牢记:在战场条件无法满足成功伪装的要求时,尽量使用深色进行伪装。这还是考虑到人眼的特点。读者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走到窗边,眺望远方的一个场景,找出其中颜色最深和颜色最浅的物体。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浅色的物体总是最先被发现。这是因为人眼对深色物体的敏感度,要比对浅色物体低很多。
    在潜伏待机时,绝大多数狙击手都会在自己前方摆放一些树枝、草叶作遮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自己的身后设置遮蔽物同样有效。在身后设遮蔽物,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背景进行调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战例:一战期间,美军上尉麦克•;布雷德与德军遭遇。当时,他身着卡其布军服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棵树前。由于与背景色良好地融入,450米外的德军居然没有看见站着的布雷德上尉。
    在野外,有些原则是用鲜血换来的,每一名狙击手都必须时刻谨记。不要站在浅色的岩石上,浅色的岩石可以将人的轮廓清晰地映衬出来。同时,当敌方士兵准备向你射击时,浅色的岩石又会使步枪的黑色的缺口(觇孔)、准星看起来很清晰,便于瞄准。理论听起来有些枯燥,如果你手头有一支玩具枪的话,不妨做这样一个试验。把一枚硬币分别放在黑色和白色的背景前,一定是在白色背景前瞄准快而准确。如果光线昏暗的话,黑色背景将更难瞄准。
    背景色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山地行进的技巧中。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当必须要沿山脊行进的时候,他一定会设法让自己的身影低于山脊,因为对于隐蔽在山下的敌方狙击手来说,天空是最佳的背景。一旦狙击手把自己的身影映衬在天空的背景里,等待他的将是对手的子弹。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一章(9)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23 本章字数:1014


    伪装图案的优劣
    对军事爱好者来说,伪装图案并不陌生。如果你想有个感性的认识,不妨回顾一下1999年国庆50周年的阅兵分列式。参阅的陆军步兵官兵军服的图案是丛林迷彩,空降部队是城市战迷彩,海军陆战队是海洋迷彩。选择正确的伪装图案,可以避免被敌人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