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号狙击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刘晓再一偏头,野性一班站在中方的目标阵地上,八个人挥动红旗,高声欢呼。
    “好的!”刘晓和指导员同时长舒了一口气。九连的红旗终于在俄军之前插上了目标阵地。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1)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37 本章字数:1220


    第九章
    和平时期,没有让两支王牌部队并肩冲击更具对抗性的了。毕竟,战场无亚军。现在九连赢了,不过俄军输得很服气。演习结束后,俄军特种侦察连连长卡夫金上尉带着俄军官兵们来到了九连在军演期间的临时营地。
    卡夫金上尉很年轻,看上去顶多三十岁冒头。他手拎着头盔的颌带,走在队伍最前,远远看到刘晓,卡夫金赶忙摇摇手打招呼,俄军独有的硕大头盔随着他强壮的手臂摆来摆去。
    俄军来九连不是军演安排项目,刘晓和指导员也是刚刚接到电话。卡夫金快步走到刘晓面前,握着刘晓的手兴奋地大声说着,翻译几次想插嘴翻译,都没插进话来。刘晓上军校时过了英语四级,要是听美军或英军说话还能听懂几个词,但碰上这位语速极快的俄军军官,刘晓只是微笑着干瞪眼。
    卡夫金终于说完了,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不是别的,卡夫金那一长串话把翻译搞蒙了,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起。好在刘晓和卡夫金都是特种部队出身,性格豪爽,看着翻译犯难的神情,两个人相视大笑,算是救了翻译的场。
    片刻,翻译对刘晓说:“刘连长,这老外是个急性子,他一下说太多我也不全翻了。这么说吧,他是向你们九连道歉,刚才那个机枪是他们一辆伞兵战车打的,因为爆炸的烟雾看不清目标。他说你们的士兵太勇敢了,他想见见扛着红旗冲过封锁线的那些士兵。”
    “没问题!”刘晓对卡夫金笑了笑,扭头用外交辞令对翻译说,“你告诉他,我们是朋友,今天他可以参观这个驻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和九连任何一个士兵聊天。”
    翻译翻给卡夫金。卡夫金哈哈大笑,拽着刘晓拥抱了一下。刘晓也笑着拍着卡夫金的后背:“毛子就爱来这手,忒假!”
    刘晓和指导员带着卡夫金等一行来到了一班。一见戴志国,卡夫金又笑着上去就是一个拥抱。翻译对戴志国说:“他说你是英雄。”
    戴志国闯弹雨插红旗是把好手,跟老外扯片儿汤话可是一点不灵。刘晓机灵,对翻译说:“你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连的尖刀班,军事素质贼过硬!”
    卡夫金听了翻译的话,对刘晓说:“我在车臣打过仗,是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但是这些士兵让我感到非常钦佩。我有一个请求。”
    翻译翻到这儿,停了下来。翻译是总部专门搞外事工作的军官,与外军打交道的行家里手。他对刘晓说:“刘连长,他的请求你可以不答应,我来搞定。”
    刘晓说:“他什么请求?”
    翻译答:“他说他们刚才在演习场上输了,但是他们连是俄军空降兵76师在车臣战场的功勋连队,官兵都很优秀。他希望,能和一班比一比射击。”说到这儿,翻译再次提醒刘晓,“刘连长,这不是演习的项目,你有权拒绝。”
    翻译的话反而激起了刘晓军人的胆气,他高傲地一扬头:“我们奉陪。”
    翻译神色凝重:“刘连长,这个连的俄军可不是一般部队,你要考虑好后果,如果输了对我军形象不利。”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2)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39 本章字数:1102


    这话在刘晓听来实在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刘晓有些反感,脸上直接带了出来,生硬地说:“输了枪毙我!”
    卡夫金看到翻译和刘晓在对话,怕情况有变,赶忙问翻译:“他们答应吗?”
    翻译点了点头:“答应。”
    于是,刚刚在演习场上较量过的两个连队,又拉到了射击场。
    说是射击场,其实就是一座山坡前的空场,临时营地没有修建射击场。九连官兵扛来了两个半胸靶,安放在山坡下。
    卡夫金扭头向俄军队列喊了一句,一个5人小组在俄军队列前列队。这是一个BMD…3空降战车的乘员小组,从装束上看,有四名突击队员,队尾是一名身披吉列伪装披肩、手持德拉古诺夫狙击步枪的狙击手。
    刘晓一挥手,戴志国会意,将一班整队带出,在临时射击地线边与俄军小组面对面排开。
    卡夫金说了几句,然后从一名俄军手中抢过一支AK…74步枪,卧倒在地,瞄准左侧半胸靶,扣动了扳机。
    翻译对刘晓说:“他说你们作为连长,应该给这场比赛开个球。”
    卡夫金打的不是单发精度射,而是三个短点射。第一下3发,第二下2发,第三下还是3发。
    “可以。”刘晓不用看靶,光听枪声就能估摸出射手的素质。卡夫金的点射已经告诉刘晓,他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射手。点射是战场上最常用的射击方式,既可以追求单发射击的精度,又可以保持一定的对敌压制火力,但点射比通常的单发射击难度要大得多。射手的手指仿佛也是一个机关,要灵敏地控制扳机,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击针每次只击发两三发子弹。不是经验老到的射手,很难做到。
    片刻,报靶员直接把半胸靶扛到了射击地线边。众人围上去一看,10环的白圈内,赫然钻出了三个弹孔,9环区也钻出一个弹孔,还有三个弹孔散布在靶纸边缘。8发点射打出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好!”指导员带头鼓起掌来。掌声中,卡夫金非常得意。
    刘晓点了下头,从戴志国手里接过95步枪,左手撑地,轻盈地卧倒,出枪。随即,枪就响了。
    “啪”“啪”“啪”“啪”“啪”……刘晓打的不是点射,而是急促的单发射击。队列中的何准被连长的射击震撼了。从新兵连到特种大队,何准一直自认为自己的射击算得上是尖子,但何准从未见过这么快的单发射击,枪声几乎连在一起。
    一口气,刘晓将95步枪中的30发子弹全部射出。报靶员送来半胸靶,众人一看,白色的10环区域已经被打烂了。
    卡夫金向刘晓伸出大拇指:“哈勒少!”
    翻译说:“刘连长,他说你打得很好!”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3)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40 本章字数:1210


    刘晓始终冷峻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微笑:“这句我明白。”
    第一个回合算是打了个平手。这个回合看似风平浪静,一切顺理成章,实则是卡夫金先给刘晓设了个套,但是刘晓巧妙地避开了。
    连长打完,该轮到士兵了。两名报靶员扛着靶子准备返回靶区,卡夫金见了,赶忙摆手:“不要这个。我们是在战场上滚过来的特种部队,我们不打这个靶子!”说罢,卡夫金一挥手,一名俄军中尉拿着一瓶啤酒,跑到了山坡底下。刘晓明白了,对指导员悄声说:“毛子这是要斗狠呐!”
    不出刘晓所料,那名中尉站定后,平伸右臂,右手中握着啤酒瓶的嘴儿。
    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会进行这种射击训练,俄军玩这手,是在向中国特种部队挑战。毕竟,俄军这个特种侦察连上过战场,是真正打过实战的。他们心里,多少有点看不起年轻稚嫩、从未经历过实战的这支中国特种部队。
    这时,一名俄军狙击手出列,卧姿验枪,瞄准100米开外中尉手中的啤酒瓶。“砰!”一声枪响,中尉手中的啤酒瓶爆裂开来,酒水喷洒了一地。俄军官兵一片欢呼。
    “不行,不能这么干。一班没有狙击手,这样打太危险了!”这回,不等刘晓说话,翻译直接对卡夫金说:“卡夫金上尉,这比赛不太公平,你指定的这个班没有狙击手。”
    “哦!”卡夫金耸了耸肩,做了一个难以理解的表情,“他们不是特种部队吗,怎么没有狙击手呢?这应该是特种部队间的比赛。”
    翻译没有把这些话翻过来,但刘晓看了卡夫金略显傲慢的神态,心火当时就上来了。他转过身,背对着卡夫金,轻声问戴志国:“毛子这招,你们一班能不能打?”
    “能打!放心吧连长!”戴志国不假思索地应了下来。在戴志国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回避对手挑战的选择。
    “好!”刘晓转过身,准备接受挑战。这工夫,指导员和翻译走到了刘晓身边。指导员对卡夫金说:“卡夫金上尉,用狙击步枪向突击步枪发起挑战,这恐怕不公平吧?”
    在翻译向卡夫金转达意思之时,指导员低声对刘晓说:“连长,这你可不能应下来。这太危险,一旦出了问题你我可负担不了。”
    刘晓也不想如此,但他不甘服输的军人性格却不允许他在外国军人面前认输。刘晓再次转过身,盯着戴志国问:“谁有把握打这一枪?”
    戴志国的脑子在飞快地旋转。谁来射击,谁拎酒瓶?戴志国本想自己来打这一枪,但他也知道,用突击步枪、而非狙击步枪这么打,在前面拎酒瓶的人非常危险,所以戴志国又决定自己来拎这个酒瓶。那么谁来打这一枪呢?他一时有些犹豫不定。
    “报告连长,我行!”众人目光聚集处,竟然是平时话极少的何准。
    “酒瓶比10环目标大,100米距离我打得上!”何准异常坚决。
    何准的态度坚定了戴志国的信心,他对刘晓说:“何准射击,我拎瓶子。”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42 本章字数:1293


    刘晓也犹豫了一下:“不行,我来拎瓶子!”
    “连长!毛子是和我们班较量,你上让他笑话咱一班,笑话咱中国人民解放军!”
    要搁在平时,刘晓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战士去冒这个风险,他会自己拎着酒瓶上。刘晓还要说些什么,背后卡夫金又说了一长串话。翻译走过来说:“卡夫金说,他没想到中国特种部队的战斗班里没有狙击手,他为俄方这个提议给九连带来的困难表示道歉。九连可以不比这个项目。”
    指导员刚要说“好”,被刘晓一把拉住。刘晓转过身冲着卡夫金笑了笑:“卡夫金上尉,虽然一班没有狙击手,但是这个比赛还是要比的。”刘晓向背后一挥手,“戴志国,何准,出列!”
    刘晓知道,这时不能在俄军面前再争了。再争着拎酒瓶,就是明摆着告诉俄军我们对自己的射手没信心,拎酒瓶就是玩命,真要是那样的话,那接下来的冒险就是白费了。关键时刻,军人崇尚的是果断而自信。
    戴志国和何准向前跨出一步。一名俄军士兵把一瓶啤酒递给戴志国。戴志国接过啤酒,对何准说了句“准备”,就头也不回地向靶标处跑去。
    何准开始检查自己的步枪。
    这时,刘晓的感觉非常复杂——后悔、担心、期望、祈祷,这些感觉像是一堆水果被捣烂榨出的混合果汁。何准,新兵+突击步枪,能行吗?刘晓的脑子反复闪现着一个强烈的念头:“把何准换下来,从二排找一名狙击手来!”
    这时,何准已经趴在射击地线上检验子弹了。二班长拿来一盒子弹和一个已经上好子弹的弹夹。何准推开了二班长递过来的上好实弹的弹夹。他拿起一包步枪子弹,轻轻一撮,包装纸被挤破,子弹撒了一地。何准抓起一把子弹,仔细地挑选着。很快,他选出了一枚形状最正、手感最均匀的子弹,填进了弹夹。何准只备了这一枚子弹。
    这会儿居然还能想到要亲自挑选子弹,何准的沉稳出乎刘晓意料。其实,凭刘晓骨子里的傲劲儿,他是不愿在俄军眼皮底下把准备射击的射手换下来的,那样其实就证明自己输了。于是,刘晓走上射击地线,对着何准隐秘地哼哼了几句:“枪口往边上偏一点,宁可打不着也别伤了人!”
    何准没吭声。刘晓火儿又上来了,刚要发作,指导员一把把他拉开。指导员清楚刘晓的坏脾气,他怕刘晓此时的命令,扰乱何准的心态。对于狙击手来说,稳定的心态最为关键。
    戴志国站在山坡下,平伸右臂,举着啤酒瓶。戴志国算是个心理素质超级稳定的老兵,但此时心里也不免打鼓。毕竟,他面对的是一百米外、装着实弹的黑洞洞的枪口。95式突击步枪的威力戴志国心里清楚得很,一旦何准的枪口歪一歪、自己被迎面射来的子弹“咬”上,那自己绝对难逃一死。95式突击步枪在300米的距离上可以洞穿10毫米厚的钢板,这区区百米距离上击碎血肉之躯毫无悬念。想着想着,戴志国举着的手臂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你大爷个〓!”戴志国心中怒骂了自己一句。给中国人争口气、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挣个脸,就算死了也值了!戴志国四肢较劲,停止了刚才外人根本无法觉察的微微颤抖,静静地等待着即将从射击地线上迎面飞来的那枚子弹。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5)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44 本章字数:1458


    射击地线前,何准卧倒,拉动枪栓,子弹上膛。透过觇孔,何准将百米开外的绿色酒瓶死死地压在准星下面。令何准自己都很惊奇的是,他并没有自己事先想象的那么紧张。“抛开杂念,注意要领!”何准不自觉地默念着秦玉军部长送给自己的八字口诀。透过觇孔,他将准星轻轻压在了戴志国手中的啤酒瓶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随着何准子弹上膛的金属撞击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用没有瞄准镜的突击步枪打真人手中的酒瓶,大家都以为何准要瞄上几分钟,刚才俄军狙击手也瞄了半分钟。没想到,何准枪托抵肩后也就五秒钟,枪就响了。戴志国感觉手中的酒瓶就像被弹了一下似的,紧接着传来玻璃碎裂酒水喷洒的声音,随后手臂感到一阵阴冷的凉风直刺过来——那是子弹裹挟的气流。
    何准一枪命中。
    “好!”九连一片欢腾。刘晓带头扯着嗓子大喊。俄军也很兴奋,卡夫金走到何准身旁,俯下身去抱了抱何准的肩膀。刘晓对翻译说:“你告诉他,这是一名刚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一班里最年轻的战士。”
    卡夫金听完翻译,冲着趴在地上的何准伸出了大拇指:“中国狙击手,很棒!”这一幕恰巧被跟随报道演习的记者拍摄了下来,卡夫金的话,成为了当天“胜利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最具人气的报道。翻译后来告诉刘晓,卡夫金在比赛之后曾说,俄方曾准备了几个类似的比赛项目,其实就是想看看没打过实战却在演习中拔得头筹的中国特种兵的技能和胆气。但当何准轻松击碎了戴志国手中的酒瓶后,卡夫金认为没必要再比了。最后,卡夫金对采访他的中俄记者说:“能和这样的军人并肩战斗,我感觉非常荣幸!第76空降师是俄军的骄傲,九连也是中国军队的骄傲。”
    狙击专题之八:
    国产狙击步枪体验
    在100米的距离上,一名熟练的射手使用81式自动步枪命中茶杯大小的目标并非难事,而如果使用85式狙击步枪,这个距离至少可以延长一倍。狙击步枪以其高精准度称雄战场,因此,国产狙击步枪也始终是狙击爱好者们讨论的焦点,不少人甚至能把相关枪械的性能诸元倒背如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数人是纸上谈兵,对枪械的性能没有直接的体验,只有真正打上几枪,才能对狙击步枪有个更为直观的感受。
    从莫辛—纳甘到KBU88
    国外装备狙击步枪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8世纪末期,欧洲的军队就装备了可实现精确瞄准的专用狙击步枪。二战中,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1930和毛瑟98K狙击步枪更是名噪一时,成为狙击手的最爱。然而,中国军队在很长时期里都未装备狙击步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使用的狙击枪多为采用机械瞄准具的莫辛—纳甘1944步枪,也有部分狙击手装备了缴获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志愿军王牌狙击手张桃芳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支普通的莫辛—纳甘1944步枪。据国内某些媒体报道,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后不久曾装备过配有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但我一直未找到确切的资料。
    石家庄陆军学院军事技术教研室主任胡德利介绍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关单位曾在部分56式半自动步枪的机匣上铆装燕尾槽插座,配上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使用。不过,这种改装的狙击步枪因使用效果不好而未列装。1965年,我国曾尝试研制过专用狙击步枪,但因一些原因而未定型。在20世纪中后期的几次边境作战中,中国军队最常用的狙击枪就是采用机械瞄准具的56式半自动步枪。由于56式半自动步枪不是专用狙击枪,因此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正文 《1号狙击手》:第九章(6)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5:45 本章字数:1528


    1979年,中国军队在南部边境还击战中深切感受到了敌人狙击手的威胁。由于对方狙击手装备的苏制7。62毫米SVD狙击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因此解放军难以实施反狙击。有关部门后来对缴获的SVD进行仿制,定型为1979年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简称79式)。1981年,79式狙击步枪投入批量生产并配发在边境地区作战的步兵狙击手,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在持续多年的边境战争中,使用79式狙击步枪的中国狙击手取得了优异的战绩,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
    由于79式狙击步枪是在战争环境下匆忙仿制的,因此在性能上与其原型苏联SVD狙击步枪相差不少,显得有些“糙”。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又对79式狙击步枪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发展出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从外观上看,两种枪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与79式相比,85式的内部构造有了不少改进,如79式的瞄准镜内是一个小灯泡,在夜间使用的时候,瞄准镜的光亮容易暴露目标;85式则使用发光二极管照亮瞄准镜分划板,增强了狙击步枪的夜战性能。
    虽然85式已诞生了近20年,但目前仍是解放军、武警反恐部队及公安部门的主力狙击步枪。随着狙击技术的发展和反恐斗争中面临的新问题,79式及85式狙击步枪的一些问题逐渐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