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号狙击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志国的话引得战士们哄笑。
    “可笑吗?这可是大实话。你说你背个降落伞挂在天上,那不正好成为人家机枪和狙击手的靶子。一枪一个,谁都甭想活着落地。所以,我们要练自由开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开伞时间,尽可能地缩短滞空时间。你练就了这手功夫,才能算是特种部队的兵。”
    戴志国道破了伞降训练的真谛。无论是空军空降兵,还是陆军特种部队,跳伞都是一个高风险的训练课目。毕竟要从几百上千米的空中降到地面,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自由开伞的变数更大。因为要在接近开伞极限高度的极限打开降落伞,也就意味着一旦主伞打不开,跳伞者就没有开备份伞的时间。同时,跳伞者要在飞速下落的时候自己判断开伞时机,如果判断失误,也会酿成伞毁人亡的惨剧。因此,一般部队很少训练这个课目,也不是大纲必须要求的训练课目。但是田敏不这么想。
    如果国家真有危难,需要动用特种部队,那么伞降是特种部队抵达目标区域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就凭训练大纲上那种四平八稳的跳伞,如果是在敌火猛烈的地区,田敏认为跳伞员能够活着到地的机会不大。部队有句话,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不过真的做到,却不容易。田敏坚持特种大队要完成自由开伞训练,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班务会上,戴志国给战士们做了明确的要求:“大家要胆大心细,跳伞前伞具由每个人自己、我和冉雄、跳伞教员检查三道,一定要认真仔细。另外这个自由开伞是高风险课目,新同志不参加。抓紧时间把自己的弱项提上去!”
    班务会结束,戴志国塞给何准一罐奶粉:“何准,就剩半个月了,加油!不能给一班丢人!”
    何准想推辞,但戴志国塞奶粉的手非常有力,不容推托。这工夫,黄兴国凑了过来:“哇噻,班长,一看你就不喝奶,你买的这是婴儿奶粉。”
    黄兴国一说,班里几个人都来了兴致。大家凑过来一看,奶粉桶身上印着一个大头外国娃娃,煞是可爱,旁边几个大字:精装婴儿奶粉。
    戴志国也发现了自己这个失误,叹了口气:“操,我跟售货员说给我挑一个最好的,我也没买过奶粉啊,这个咱不专业啊!”
    戴志国的调侃引来一阵哄笑。何准也笑了,但觉得很感动。班长是买了一桶最贵的奶粉给自己。
    “班长,我要参加跳伞。”
    “不行,自由开伞比较危险。”
    “班长,以后也许我就没机会了!我能行,我当了三个月特种兵,不让我跳伞我会后悔一辈子!”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六章(3)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4:52 本章字数:1468


    何准说得有些悲壮。
    戴志国本想一口拒绝,他认为这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当他看到何准的眼睛的时候,戴志国犹豫了。按照特种大队的惯例,新兵不参加跳伞,但特种大队没有一条条令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新兵参加跳伞。相反,按照对新兵三个月考察的规定,新兵必须接受所在单位全部军事训练课目的训练。其实,何准的话打动了戴志国。尽管一班、戴志国和何准都在向好的结果努力,但特种部队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并非全凭主观意志就能够适应,换句话说,戴志国此时也认为,何准被退兵的可能,要大于留队。
    戴志国抿着嘴唇,点了点头:“试就试一下吧。要注意要领,保证绝对安全!”
    “是!”
    自由开伞训练安排在一个周五上午。天气格外晴朗,是个跳伞的好日子。
    跳伞在特种大队是个大事。大队首长全员出动,保障训练。在机场,政委冯仑亲自带着几名业务骨干军官,为跳伞官兵检查伞包,鼓舞士气。大队长田敏则在预备降落点对空观察,引导跳伞员着陆。
    三营先跳。刘晓哨音响起,九连一班率先登机。戴志国和冉雄对全班又检查了一遍。临了,戴志国看何准始终一言不发,就用巴掌拍着何准的脖颈:“紧张你大爷个紧张!”全班闻声一齐大叫!连长刘晓见了,赞叹道:“够野性!我喜欢。”身旁的一排长邓辉接了一句:“‘野性一班’!连长,这名字不错!”
    刘晓仰天干笑。
    戴志国一挥手:“登机!”士兵们鱼贯进入机舱。上飞机后,何准的紧张达到了顶峰。何准是个不易紧张的人,但是看着舷窗外的大地,何准感觉头晕目眩。
    现在想不跳已经不行了。戴志国排在第一个,回头冲着何准大喊:“不能〓,没忘吧!”尽管舱内机器的噪音巨大,但何准还是听清了班长的话。一时间,那只狼的样子又出现在何准的脑海中。
    “无限忍耐后,发起必杀一击!”何准在心里默念着。何准前面是黄兴国。看得出,除了何准外,他是一班唯一一个看上去也有些紧张的人。何准拍拍黄兴国的背后伞包,对战友送上一份鼓励。黄兴国感觉到,扭过头勉强地笑笑:“小准子,你黄哥没事!我跟你说,据专家研究,新兵第一次跳伞不是最害怕的,一闭眼就到地了。最害怕的是跳过几次,在空中敢睁眼的,这是最害怕的阶段,就是你黄哥现在这阶段。”
    何准被黄兴国逗笑了。很神奇,人真的会心笑出来后,紧张感一下减轻了不少。
    飞机从1400米低空进入降落场上空。机舱指示灯亮起,指挥员拉开舱门,全体人员起立,准备离机。
    “跳!”指挥员一声命令,戴志国第一个纵身跃出机舱,紧接着是冉雄、付辉、王长富、黄建刚……
    何准跟随队列向机舱门移动。到机舱口,眼见一只大手拍了前面黄兴国的伞包一下,然后黄兴国屁股一晃,就消失在碧空之中。容不得何准多想,那只大手又拍在了自己身上,何准咬着牙纵身跳出了舱门。
    出舱的一瞬间,何准感到异常强烈的恐惧感,不过他没有忘记跳伞的要领,在心里默数着“1001,1002,1003,1004……”训练要求跳伞员在800米空中开伞,也就是说跳伞员出舱后11秒钟打开降落伞。何准数到5时,前下方已经张开了朵朵伞花。
    1008,1009,1010,1011!何准没有打开降落伞。已经拉开了降落伞的戴志国,在空中看到何准急速坠下,急得眼前一黑。
    地面也发现了异常。地面指挥车用对空高音喇叭喊:“注意开伞!最后一名,立即开伞!”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六章(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4:53 本章字数:1028


    何准背后的伞花依然没有开。
    “开伞!立即开伞!”地面指挥车严厉地叫着,高音频率透过碧空,在空中的每一名士兵都听得清清楚楚。从地上看去,一个小黑点从空中急速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指挥经验丰富的军官们目测,那个士兵离地面已经不到500米了。如果再不开伞,几秒钟后,人就会摔落到地上,绝无生还希望。
    一向沉稳的大队长田敏也沉不住气了,抢过对讲机:“最后一名,要冷静,开备份伞!立即开备份伞!”
    就在地面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时,何准的伞终于开了。绿色的迷彩伞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漂亮。
    三营长耿力凑到大队长田敏旁边,嘀咕了一句:“整个一以色列‘野小子’啊田大,只有在总参侦察营才能看到这出啊!这才是自由开伞!”
    田敏虽看不清是谁这么干的,但干得确实漂亮!田敏点点头:“有种!咱们大队的兵要都这样……”
    “那您绝对急死!”耿力见缝插针敲着边鼓。
    “那咱们也能来个奔袭恩德培机场。”田敏说。奔袭恩德培机场指的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一次经典作战,部队往返奔袭8000公里,在敌对国家的机场大厅解救被劫持的飞机和人质。在田敏心里,中国特种部队也要打几个那样经典的特种作战范例。
    “去看看是谁这么干的?是不是戴志国那小子?”田敏对耿力说。
    400米开伞到落地,也就分分钟的时间。不一会儿,何准跳到地上,地面勤务人员跑上去,帮他解脱了伞具。这时,耿力也跑过来看,居然是何准。看到自己营的兵玩得这么潇洒,耿力觉得非常有面子,笑着对何准说:“你这小子又跑这儿玩命来了?”
    何准笑了笑,算是回营长话。
    “走,跟我走,田大找你!”
    耿力带着何准走到指挥车旁时,田敏黑着一张脸等着。耿力有些纳闷儿。
    田敏问:“你哪个连的?”
    “报告大队长,九连一排一班,何准!”
    “哦。”田敏记起了何准,“你们班长怎么教的你?离机后多长时间开伞?”
    “报告大队长,理论课上说离机11秒开伞!”
    “你离机多少秒开的伞?”
    “报告大队长,我离机14秒开的伞。”
    “为什么?为什么迟开3秒钟?你知不知道你再晚开1秒钟会发生什么!”
    “报告大队长,我知道!”
    “你知道?那你说说,你知道什么?”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六章(5)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4:55 本章字数:1261


    “报告大队长,这种伞具标称的极限开伞高度是370米。我计算过,离机后14秒钟开伞,可以在400米高度开伞。”
    何准的回答让田敏一怔。田敏没想到一个列兵会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来验证自己对特种作战的理解。“你下次要事先和指挥员沟通,服从命令,不要蛮干!”
    “是!”何准立正,敬礼。转身向空降场走去,准备归队。
    田敏回了礼,对身边的参谋说:“记住这个兵,三营九连一排一班,何准,团嘉奖一次。”
    参谋搭了一句:“田大,新兵这么干是不是有点想出风头?”
    田敏斜了参谋一眼:“你小子要这么出风头,我也给你嘉奖。”
    这时,一班都落地了,欢呼着冲这边跑过来。耿力冲着气喘吁吁跑过来的戴志国说:“新兵带得不错!是他妈我带的兵。”“野性一班”的兵们围过来,揪着何准的胳膊腿,一下子荡到空中。特种兵们都清楚得很,何准刚才的超低空开伞有多么可贵。那才是特种部队真正需要锻炼的本领。何准做了,而且是在大队众多首长眼皮底下漂亮地完成,这就是一班的荣誉。在被抛到空中的一刹那,何准知道,自己在特种大队的第一炮,打响了。
    狙击专题之六:
    特种部队的远程投放
    低空自由开伞是特种部队训练中的高危险性项目。像何准这样的新兵其实是很难争取到参加的机会的。作为战略打击部队,特种部队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前往任何作战区域展开行动,因此,熟练掌握各种机动方式是特种部队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举个例子,虎攻击捕猎时,最难的并不是给予猎物致命一击,而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前进至猎物身边。特种作战也同此理。纵览世界各国军队,真正称得起“王牌”的特种部队,必然在远程投放方面独树一帜。在此,本书选取了两个经典战例,为读者回放世界著名特种部队上演过的生死奔袭。
    震惊世界的8000公里
    从西奈半岛向东南,穿过红海,在红海与亚丁湾交界的吉布提折向西南,登陆非洲大陆,穿越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的领空,俯瞰壮观的东非大裂谷,沿茂密的山岳丛林向西南飞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紧接着一个漂亮的急转,直插西北方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不远处的维多利亚湖还在夜色下隐隐地泛着波光。53分钟后,从恩德培机场起飞,向东南方经内罗毕飞入印度洋上空,绕过索马里半岛,穿越红海,返回西奈半岛。全程,8000公里!
    这并非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一次震惊世界的远程奔袭。
    奔袭背景。1976年6月27日,4名武装分子劫持了一架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法航“空中客车”,飞机辗转降落在非洲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劫机者占领了候机大厅,以242名乘客(其中以色列籍83人)和12名机组成员为人质,胁迫以色列政府释放羁押在以色列、西德、肯尼亚、瑞士和法国的53名在押人员。7月1日下午1点,劫机者释放了大部分人质,将94名乘客(其中大多数为以色列人)和机组成员扣留。至此,这起劫机事件针对以色列已经非常明朗了。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六章(6)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4:57 本章字数:1476


    劫机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就做了A、B两套方案,其中B方案就是采取军事行动,动用特种部队,强行解救被扣人质。然而,对于以色列特种部队来说,解救人质面临着重重困难:时间紧迫、人质数量众多、劫机者得到了乌干达总统阿明及其武装部队的支持等等,而最严重的难题是——以色列距离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有4000多公里,并且沿途经过的大多是敌视以色列的国家,特种部队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由乌干达武装部队守卫的恩德培机场,几乎是天方夜谭。
    机型选择。以色列特种部队设想了多套远程投放方案:使用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机降突击分队;突击分队搭乘直升机进行夜袭;突击分队搭乘运输机在恩德培机场上空伞降。方案一个个提出,又被一个个否定。恩德培机场可供降落的跑道只有200多米,C…130正常的起飞滑跑距离是1091米,着陆距离是1478米,在如此短的距离上完成降落滑跑是难以想象的。以色列当时装备的CH…53A运输直升机,虽然能够空中加油飞行,但最大速度不到300公里/小时,以这个速度对4000多公里外的目标发动突袭,显然是太慢了。使用C…130伞降突击分队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部队降落后,需要一段时间收拢集结,很难达到奇袭的效果。
    行动未开始,便几乎陷入了绝境。经过特战专家的再三考虑,最终决定:使用C…130运输机在恩德培机场强行降落。这个计划看起来有些疯狂,然而它却是三个方案中唯一有一线希望的,直升机夜袭和伞降突击分队两个方案的缺点都是无法弥补的。
    以色列装备的C…130E/H可以加挂副油箱,航程较远,并且可以空中加油。C…130的货舱十分宽大,战斗中需要用作战场机动和火力突击的无后坐力炮吉普车、装甲输送车、伪装成阿明总统坐车的奔驰轿车等装备,都可以装下。飞机着陆后,作战车辆可以从机尾舱门踏板迅速驶出,投入战斗。不过,恩德培机场可用跑道距离不足却非常棘手。以军飞行员模拟恩德培机场的跑道,进行了强化训练。为了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飞起来,飞行员把副翼全部放下,将四台发动机开到最大,同时打开机尾两侧的八个火箭助推器,然后突然松开刹车,使飞机如同直升机一般冲向天空。降落则更加疯狂。飞行员关闭了三台发动机,驾驶着这个7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单发大角度砸向跑道。从地面看,机翼弯曲得几乎要折断了,不过飞机竟然神话般地在210米处停了下来,而且由于降落时只使用一台发动机,C…130的降落噪音大大降低。整个强行起降的过程非常刺激,以至以色列军队参谋长古尔都感到提心吊胆。以色列官兵不无自豪:“敢这么干,要么是疯子,要么是我们以色列飞行员!”
    人员遴选。参与这次行动的突击队员,主要来自第35空降旅和“戈兰尼”旅。作为以色列特种部队的队员,这些战士的军事素质和强烈的求战欲望毋庸置疑,而从奔袭的角度考虑,重点在于突击部队的规模和任务分组。
    突击分队的宗旨是精悍强干。确定突击部队规模,首先要确保其兵力能够完成任务。行动中,突击部队必须同时完成三项任务:突击候机楼,控制劫机者并解救人质;压制乌干达守备部队,摧毁机场的雷达和米格歼击机,以防后患;同时,还必须抽出一部分队员守卫座机,准备接应前两批部队。
    从机型方面考虑,在不需要伞降的情况下,一架C…130可以搭乘92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情报显示,当时被劫机者扣押的人质共有106名,而在返程途中,突击队员和人质很可能出现伤员,因此要在空间上打出一些富裕量。此外,突击分队的车辆装备也要纳入机上空间的计算。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六章(7)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24:59 本章字数:1526


    从以色列奔袭乌干达,毕竟要飞行4000多公里,并且考虑到恩德培机场的实际情况,运输机群不宜过大,突击分队人数不能太多。最终,综合几方面因素,以色列特种部队确定这样的方案:突击分队分为4组,分乘4架C…130。其中第一组突击候机楼,营救人质;第二组压制乌干达部队,运送人质;第三组摧毁机场雷达和乌干达歼击机;第四组作预备队,4号机运载整个编队的补充燃油。由于运输机载力有限,被任命为营救分队指挥官的内塔尼亚胡中校优中选优,挑选了280名突击队员,很多未被选中的特战队员甚至失声痛哭。
    支援分队则准备了两架波音707和两架C…130。空军司令佩莱德乘坐1号波音在空中统管全局,2号波音和一架C…130停留在内罗毕机场,分别作为重伤员抢救室和备用加油机,另一架C…130用作突击分队与以色列特拉维夫作战室的无线电联络中转机。此外,以色列空军还准备了8架配备单独加油机的F…4E歼击机为整个飞行编队护航。
    航线选择。由于肯尼亚与以色列相距遥远,并且沿途均为敌对国家,因此航线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肯尼亚对以色列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以色列特种部队最终制订了本节开头介绍的那条迂回曲折的空中航线。为了隐蔽,编队起飞后严格沿民航路线飞行。进入红海后,为躲避阿拉伯国家巡逻艇的雷达,编队采取惊险的超低空飞行。在编队接近恩德培机场时,又遭遇了大片的积雨云,闪电就在飞机四周劈开,能见度极差。C…130编队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成功地将突击分队投送到恩德培机场的,沿途所有国家的雷达,无一发现。至今,以色列特种部队往返8000公里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仍然是特种部队远程投放最成功的战例。
    多机种混编奔袭战俘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