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其实对于文人儒士,夫君您有非常便利地条件,只是夫君太重武事,一直没有涉足罢了。老爷创立西凉学宫,这是天下所有读书人地圣地,加以利用,自然水到渠成。”
“文姬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
“只需在各地学宫开办论道大会,让文人们畅谈国事,夫君派人将您的思想讲出,自然会有人将其传播四方。夫君爱民,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地。现在西北之地,百姓莫不对夫君感恩戴德,只要宣扬出去,那不是事半功倍。“有道理,这个事情。我让师兄陈琳帮助你来做吧,由你挂帅,我也当当文姬手下的兵丁如何。嘿嘿…………”
“妾身是妇道人家,怎可如此。其实这个事情以夫君您的名义来做最好。老爷当年名传天下,是一代大儒。夫君您作为他地儿子,向来也对文人尊敬。由您出面效果更好。”
“恩。是这个道理,还有岳丈大人的名声那么响亮。我也想以你的名义去号召一些士林清流参与,你看可好。”
蔡文姬默然不语,泪水却下来了。郑啸顿时头大,好好地说蔡邕做什么,这女人都是水做的……掉眼泪还真快…………
“文姬莫哭,岳丈大人一声清名。这样也能让人们都记得岳丈大人的功绩,是好事啊。你可别哭,你一哭我这心就乱了。”
听着自家夫君这笨拙的情话。蔡文姬心中也是高兴。郑啸何等英雄人物,综合驰骋,天下谁人可敌。居然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语来,看这郑啸棱角分明的脸庞一副着急的样子,蔡文姬的心也醉了……
轻轻靠在郑啸怀中:“夫君这般英雄。却委屈自己,我自然是十分开心,真不知该如何报答夫君了。”
“嘿嘿…………你现在人都是我的了,还说什么报答。既然这样,不如在多给我生几个儿子吧。”郑啸抱起蔡文姬就向房中走去。
“夫君,现在还是白天呢。”
“管他白天黑夜呢。哈哈…………”
一场云雨之欢,郑啸却越发地精神了。蔡文姬疲惫的睡下了。郑啸却起身了,因为蒙捷求见………………
“蒙叔,什么事情。”
“老爷,益州那边有情况了。”
“益州的情况?可是刘焉死了?”
“还没有,只是刘焉的子嗣们之间并不太平。刘范遇刺神往,刘璋也受重伤,生死未卜。”
“怎么只有刘诞没有事情,难道是刘诞下的手?”
“这个还没有确切消息,当时刘诞身在军营。听说也受到了袭击。但是没有得逞。”
“这个事情有蹊跷啊。看样子刘焉地性命不久了,这几个孩子之间已经开始行动了。恩,这样,通知我们在益州的人,密切注意,一有消息就来报告。”
“是。”
“还有。趁着这个机会。派人尽量多拉拢一些文臣武将,为日后进军巴蜀做好准备。”
“是。”
看着老蒙捷远去的身影。郑啸也陷入了沉思。巴蜀看来也快不太平了,现在刘焉诸子争位,汉中张鲁也有自立的倾向。暂时还威胁不到自己,现在就是袁绍了,搬掉袁绍是当务之急啊。
荆州,刘表将刘备安排在南乡郡养兵,关羽张飞两人是猛将中的猛将。刘表打算以后在和袁术的大战中用到刘备三兄弟。
南乡郡有刘备,樊城有文聘。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调集到樊城,刘表对袁术动手地日子也不远了。现在袁术的主力大军还在豫州歼灭孔柚。
一旦开战,樊城大军出发,刘备从南乡出兵,对袁术形成两线夹击之势。一举将袁术打败,只是让蒯良等人心急的是,刘表迟迟不发兵,让他们无可奈何。
刘备在南乡郡却也很得人心,现在的刘备更是一天将仁义挂在嘴边。只有关羽张飞两人知道刘备笑脸之下那阴郁的表情。
自从被郑啸射成废人后,刘备冷静下来后显示出了枭雄本色。并不在乎自己成了阉人,反而更激发了他的雄心,并且行事更加的不择手段了…………
蔡瑁对于刘备的到来,非常不爽,因为刘备现在和荆州氏族大家的关系都很好,不能为蔡瑁控制。蔡瑁自己虽然有兵权,但是一直有文聘和他对抗,现在又加入了刘备,更是分薄了他地权力,偏偏刘表对刘备又委以重任,不断地调拨士兵给刘备。
刘备投靠刘表的时候手下士兵还不满千人,现在却已经是手握万余士兵的统兵大将了。
蔡瑁心中,其实一切都罢了,最可恨的就是刘备这小子居然敢不投靠我。不知道我蔡家的威势吗?难道不知道庞,黄,蔡,蒯,马几大荆州世家中以我蔡家为首吗?
在蔡瑁这里恼怒而没有好办法的时候,刘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地计划。一个巨大到难以想象的计划。
刘备现在结好荆州各个大家族,更与刘表地长子刘琦甚为亲善。只是还没有人能看到刘备的用心而已…………
第一百九十九章 马钧改良
“主公,主公。大喜啊。”一大早陈琳就跑来找郑啸。
郑啸刚从貂蝉床上爬起来,还在梳洗。***,昨天晚上用力过度,这貂蝉,实在是个妖精啊,不过我喜欢,嘿嘿…………
听到陈琳在那大喊,郑啸吐出漱口水,随便到前厅:“师兄,什么事情啊,让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拜见主公……”
郑啸打断了陈琳的礼仪:“我说师兄,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别这么多礼了,你怎么总不听啊。”
“唉…………礼不可废啊。”说完陈琳就开始长篇大论的给郑啸讲解起礼仪。对于陈琳熟悉无比的郑啸连忙打断说:“那个,什么喜事,你这么大早的就跑来找我?”
“主公可还记得马钧。”
“记得啊。怎么了?”
“马钧这小子不负众望,真的研究出来了。别看他年纪不大,厉害啊,这水车,真的被他改良成功了。”
“果真?”
“当然。”
一得到真实答案,郑啸拉着陈琳就走。水车得到改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农田的灌溉效率提升,对于农业异常重视的郑啸怎么会不急。
现在这年头,粮食是命根子。没有粮食你什么也做不了,天下大乱,很多地方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粮食就是命啊。
陈琳带着郑啸一路策马狂奔,让郑啸部属惊讶无比,什么事情让郑啸这么着急?几十个卫士也急急跟着郑啸而去。
到了长安城外一片田地中。远远的就看见一部龙骨水车。几个孩童在上面玩耍,郑啸很好奇,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让几个孩子在上面。
马钧看见陈琳和郑啸来了:“拜见……”
“好了。德衡不必多礼了。这水车改良是怎么回事?怎么让这几个孩子在上面玩耍啊?太儿戏了吧。”
马钧看了看在水车上的孩子,笑呵呵的对郑啸说:“大人多虑了,这些孩子不是在玩耍,是在操纵水车灌溉。”
“什么……”所有人都惊讶了。小孩子也能操纵水车?简直是奇迹嘛。
郑啸也好奇起来:“你居然能让孩子们来操作这水车,这些孩子才多少力气啊。”
“大人,其实这还不是我心中最理想地水车。现在这个脚踏装置,不需要多少力气,小孩也可以操作。我还想继续改良。一直到不用人来操作,借助风力和水力自行灌溉。”
所有人都被马钧的想法震住了,不用人力控制的水车,那更好了。
“恩,不错,继续努力,有什么需要你就直接找蒙明,我会吩咐他全力满足你的要求。对了,德衡,你这水车改良后造价如何?”
“只是改动了一部分。比普通水车贵不了多少。”
“那就好,这个水车我要在领地内全面使用。德衡不错,我升你为水曹掾史,呃…………你不用管地方水力,专心推广改良这个水车就行了。”
马钧也欣然应命:“大人。还有一事我要禀报。”
“恩,说吧。”郑啸现在心情不错,不管马钧说什么都必然应允了。
“我对于军队内地弩有一点改良方案,还请大人应允我去改良。”
这话一出,郑啸两个眼睛瞪的老大。现在的秦弩已经是千锤百炼,这马钧居然还能改良?
“好,好,你且说说。”
“这个还请大人随我来。”
看马钧神神秘秘的样子,郑啸好奇心也起来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冲到了马钧住处。
“大人。还请大人赎罪。”马钧却跪下请罪了。
郑啸纳闷了:“德衡你先起来吧,你改良了水车,有大功。怎么会有罪呢?怎么回事?”
在郑啸治下,郑啸按照老爹的意志。所有的人,只要没有犯罪过,见谁都是不需要跪的,这会马钧一跪也弄地郑啸很摸不着头脑。
“大人。在华夏学宫之中。我看到陈列的军弩,非常好奇。就拿了一架回来改良研究。没有通报,还请大人赎罪。”
郑啸一听,无奈的看着陈琳:“罢了,你是改良的心思,我也就不怪你了。”原来郑啸自开始使用秦弩之后,就对秦弩的管制极为严格,所有发给战士的弩都是有编号的,谁的弩丢失了是重罪。
虽然秦弩制作繁杂,成本极为高昂,诸侯很多人也有制作秦弩的实力,但是却没有人大规模去装备部队,大都是装备一部分。制造一张秦弩花的钱可以制作至少五张弓了,也就郑啸这个败家子会大规模装备部队了…………
但是郑啸对于弩地管制依然很严格,因为弩的杀伤力太大了,一旦流入民间可就麻烦了。而马钧这样没有报备就拿了弩是要问罪的。
听到郑啸开口饶恕了罪过,马钧才起身从内室拿出一架秦弩:“主公,现在秦弩的很多方面几乎都是完善的,无法改进地了。只有一点,这个绞盘,我想到一些办法来改良。”
郑啸一看,可不就是现在自己军队大规模使用的秦弩么:“德衡你说说看。”
“大人,现在这中弩是军中常用的弩,力量巨大,抛射射程可以达到三百五十步,而望山的精巧也让抛射能有更精准的打击。这些我都无法改进了,我想到的就是这个绞盘。”
郑啸一看,这不是自己老爹发明的绞盘吗。原先的秦弩要拉开需要相当的力量,力气小一点的人就要脚踩住,双手才能拉弦上弩。
而郑啸他老爹针对这一点发明了一个精巧地绞盘,通过机械传动。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就能弩拉开上弦,这是一个鬼神莫测的发明。只是相对耗费一些时间,但是却能保证弩手们能发更多的箭支。
据家族典籍中记载,秦弩兵作战时都是配发五十支箭。可在一场战役中,一个弩手能发射三十支箭就不错了,就是因为要开弩耗费地力气太大,时间越长弩兵作战就越困难了,而且因为手臂无力也很难保证射击的精度了。
而郑啸他老爹加入这个绞盘后,现在郑啸麾下的弩兵可以轻松地射出九十支弩箭,还能保证精准度。这已经被誉为神迹了,现在马钧居然提出还能改造。让郑啸实在是意外中地意外。
“这个绞盘的发明者实在是天才,有了这个绞盘,弩兵地作战能力被大大的提高了。但是这个绞盘有一个缺点,就是耗用地时间有些长,用手开弩不过一次呼吸间的事情,而这个绞盘却需要两息的时间,这就让弩箭发射时间延长了。”
“德衡你有办法让这个时间缩短?”
郑啸不信有比他老爹更厉害的人物。不过要是他老爹知道他这个想法的话,估计也一巴掌就过去了。你老子我前世又不是学机械的,能搞到这步就知足了,你小子。个人崇拜也不是这样滴嘛…………
“有,我扩大了这个绞盘中的一些部件,可以用同样的力量上弦,但是速度和手开是一样快捷的。”
说完马钧绞开了弩箭,果然在一息之间就完成了。也看的郑啸目瞪口呆。吩咐取过一部现在使用地弩,亲手上弩,效果高下立判。
郑啸大喜过望,这个改良虽然对自己的铁骑没有多少作用,但是对于步军中的弩手却是大有帮助。
自己的铁骑就是因为以前秦弩的上弦时间太麻烦,所以每次作战前都是上好弦地。一旦开始冲锋作战,射出一箭后立即挂弩,投掷短矛,而后拔刀冲杀。因为骑兵的冲锋速度太快,是不容的骑兵们在上弦开弩的。
但是对于步军中的弩手意义就不一样了。有了马钧的改良。步军的上弦开弩的速度快了一倍,那就意味着可以更快的射出弩箭。
郑啸现在似乎已经看到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弩箭向着敌人射去了。
“好……好……好……。”郑啸连叫三声好才问到:“这个改良地绞盘造价如何?我要全军改装,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这个,我只知道一架弩来说的话,改造费用大约五十钱左右。应该不算太多。”
郑啸看着马钧心虚的眼神,心中高兴。自己治下还算太平。一石粮谷不过八百钱。这还都是因为老爹当初给自己定下一个官位,议物从事。
这个议物从事的权利极大。虽然是从事之名,但是和别驾一职位却是平起平坐了。这个议物从事管理的就是自己领地内的物价,根据每年的各地收入订立统一地物价,一石谷物多少钱,一匹布多少钱,这都是议物从事订立地。
而现在郑啸手下的议物从事是杨松,自上任议物从事阎昆病逝后,郑啸启用了华阴名士杨松为议物从事,颇有成绩。
郑啸一听改装一架弩需五十钱,并没有多少钱,但是却能提高弩兵作战能力很多,值得,太值得了。
“德衡,让你做这个水曹掾史太委屈你了。这样,你便做我地匠造从事吧,专司改良一切工具器械,不管是何种军械,你都有权力调动改造。”
“多谢大人。”
“这改良的水车和弩我会安排匠造坊全力生产的。这水车是你改造的,便叫马钧车吧,听起来有点奇怪,不过算了。也算让你青史留名了,哈哈…………”说完郑啸起身大笑而去。
马钧大喜过望,这般荣宠,实在是比高官厚禄都开心啊。这样一来,有使用水车的地方都会有人知道他马钧的名字,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高兴呢?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和郑啸一起回来的陈琳却给郑啸提出了一个难题,显然这年头没有知识产权一说………
第两百章 百家争鸣
“主公,这水车改良应用之后。我们的粮食产粮提高了,可这水车并不复杂,别的诸侯很容易也就仿制了。这马钧车不但利于我们自己,也利于敌人啊。”
郑啸也是无奈,想了想:“师兄,这个就不要太追究了。诸侯之间的战争总归都是汉子内部的争斗,这马钧车能造福百姓,别人学去就学去吧。至少能让各地的百姓日子过好一点。
虽然诸侯也能得到一些便利,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难道没有马钧车诸侯就征不到粮食,不打仗了吗?能多让百姓们喘口气就行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尽快统一天下。”
陈琳不禁赞叹郑啸的胸襟,有这样的人,是百姓的福气啊。陈琳现在看这个小师弟实在是顺眼,这天也该变一变了,由自己小师弟统治,百姓应该会好过很多吧。=
现在陈琳执掌着西凉学宫和华夏学宫,在这里的教育中,陈琳早早就加入了效忠郑啸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在学宫中求学的学子,这对以后郑啸是非常有利的。
“对了,师兄,既然今天有空,我也和你讨论下关于学宫的问题。这个事情我爹那个时候就提出来过,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
“什么事情?”陈琳很好奇,他执掌学宫,自然很关系这个问题。
“就是开百家之学。”
郑啸这一说,陈琳就想起来了。当年郑啸的老爹郑睦就提出这一点了,主张学宫开百家之风,恢复春秋时期百家学说并立的氛围。^^^^但是由于整个大汉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阻力太大不得已只有放弃。
而现在到了郑啸这个时候,这个就不是问题了。首先汉庭正统已绝,现在是诸侯混战的时代。就是有人反对也没有办法。更不要说现在郑啸雄踞西北,那些文人更拿郑啸没有办法了。
同时,现在的学宫名气已经非常大了。和颍川书院并称南北两院。成为读书人的圣地。现在发起这样的改制,也不会有多少问题,有识之士自然明白这百家争鸣自然要比独尊儒术好,只是这个论调没有生存环境而已。
现在一旦郑啸提出,从汉武帝时代起被压制数百年的百家之学,必然群起响应。至于儒家地反弹,这个似乎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首先。郑啸的身份。作为大儒郑睦地儿子,清流蔡邕的女婿。郑啸虽然被认为是个武夫,但是在士林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更不要说还有陈琳这位名满天下的名士掌舵。
其次。郑啸的实力。现在郑啸作为西北的土霸王,谁能拿他怎么样?就是这些儒生想反对。又有什么用?郑啸在西北得到百姓拥戴,麾下雄兵十万,谁还会为这点事情和郑啸刀兵相见不成?
“是啊,这个心愿师傅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但是一直得不到实行,这个是师傅的遗愿,一定要完成。主公你可有具体方案?”
郑啸一听心中乐了,具体方案,这个还需要**心地话我要你们做什么?在说了。^^^^老爹当年早就有方案了,执行就是了。
“这个我爹当年就有具体反感,我也找出来了。给,这个就是大体的,具体还需要如何操作你就自行处置。若是有人反对的话,你只管找折冲将军华雄,华将军自然会去说服这些反对地人。”
华雄去说服人?刀剑皮鞭之下还需要说服…………
陈琳擦擦头上的汗开始研究郑睦留下地方案。这小师弟什么都好。就是武夫气太重了。
看着看着,陈琳也是拍案叫绝。书中阐述了很多经典的地方,也非常适合现在学宫的发展。
首先区分对待,百家学说设立在太学宫中,营造一个自由的气氛,让百家之士畅所欲言,所言皆无罪。
在太学宫外在建立军学宫,专门培养军事人才,教授兵书战策。与太学宫平级,可谓一文一武。
同时,在少学宫的基础上,细分学科,医学,商学,音律,建筑,天文,地理,水力,农耕,锻造等等学科,看的陈琳是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这些都被视为贱业的居然划出专门的学科,还好少学宫以寒门百姓地孩子为主,不怕没人去。若是放在太学宫,怕是没有人愿意去这些科目学习吧。
看着这些,陈琳不禁心虚,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学科。郑啸能同意吗?看样子是郑啸还没有细看这些。
“主公,你细致的看过这些分类吗?”
“当然看过了,这些学科要细分,阻